从陆到海——博福斯46倍径120mm单管自动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3:49:21




本帖内容整理自navweaps.com、《世界舰载兵器 火炮卷》,原定作为《绿色权杖》一文的姊妹篇一起发上来,不过因为从书里摘录整理资料,拖延了一阵子,好在是有那么几张漂亮的图,大约也不枉费这一番吧。

在博福斯公司1963年的一本产品宣传册里,可以看到有这样一款46倍径的120mm自动高射炮。编号为Lvakan 4501的这种重型防空炮采用重型拖车牵引,是一种半固定部署,最少只需两人操作的重型高炮系统。火炮由底座和炮塔两部分组成,炮塔部分采用类似裂开式炮塔的设计,容纳射击控制设备的炮架与火炮-装弹机系统隔离开来。火炮-装弹机系统采用了瑞典惯常使用的炮尾后弹舱设计,在炮尾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大型弹舱,炮身为了满足高射速的要求,采用液冷身管和可更换的内膛。为了方便再装填,火炮的轻装甲外壳仅覆盖炮架部分,以保护控制设备和操作席,应当具有一定核生化防护能力。陆基型的动力来自于一台汽油引擎驱动的发电机。陆基型的全炮重量为23吨。一些说法还认为博福斯公司为其研制了用于拦截轰炸机的尾翼稳定脱壳弹药,这种弹药具有更高的初速与更大的射高,适合拦截高高度飞行的轰炸机。


陆炮型数据
行军状态总重(含弹药)23吨
携行弹药数量52发
射速70~80发/分
火线高度1950mm
底盘离地高395mm
最少操作人数2人
高爆弹重量21kg
弹头装药3.2kg
全弹总重35kg
炮口速度800米/秒
射至5000米高耗时8.0秒
最大射程18500米
俯仰速度25°每秒
回转速度32°每秒
俯仰行程-5°~+85°
水平行程不受限
然而与其英国前辈“绿色权杖”命运相同,防空导弹的出现使重型高射炮几乎在一夜之间退出了防空作战的第一线。1961年,瑞典从英国进口“警犬”防空导弹,Lvakan 4501还未诞生就已被时代抛弃。痛定思痛权衡良久,瑞典人决定把它改造成舰炮,取“炮塔”“自动”“火炮”三个词汇的首字母,命名为TAK 120。

TAK 120舰炮系统的开发是从1963年着手进行的,1967年完成原型,进行了各种射击试验。虽然瑞典海军对其评价如何我们并不知晓,但最早采用这门炮的并非瑞典海军,而是芬兰海军。
舰炮型数据
口径120mm
炮管长46倍径
初速800米/秒
最大射程18,500米
射速80发/分
俯仰范围-10~+80°
旋转范围360°
俯仰速度32°/秒
旋转速度40°/秒
即用弹量52发
炮塔重量28.5吨
高爆弹头重量21kg
高爆弹头装药3.2kg
全弹重量35kg


TAK 120配备与Lvakan 4501基本相同的全自动装填机构,是一款射速高、操纵性能良好的高平两用炮。相比于其他120mm级的舰炮,如美国的54倍径127mm Mk.45自动炮,意大利的奥托梅莱拉127mm自动炮,博福斯的炮要格外地轻,仅有28.5吨,可以装到500吨级的小型舰艇上,不失为一大特色。


本炮由甲板上的炮塔、甲板下的机械室、最下方的供弹室构成。下方的供弹室有一具扬弹机,由2名装填手从弹药库中搬出120mm炮弹,经由扬弹机向上送弹。120mm炮弹使用了炮弹和药筒一体化的定装弹药。
供弹室上面的是机械室,里头有操作台、操炮电机与油压伺服机械以及扬弹机,配置1名操作员,负责扬弹控制作业。


6d8ba68ba61ea8d31faa0894910a304e241f5803.jpg (53.19 KB, 下载次数: 44)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2-21 11:14 上传



本帖内容整理自navweaps.com、《世界舰载兵器 火炮卷》,原定作为《绿色权杖》一文的姊妹篇一起发上来,不过因为从书里摘录整理资料,拖延了一阵子,好在是有那么几张漂亮的图,大约也不枉费这一番吧。

968de7cec3fdfc037734b628d23f8794a5c22647.jpg (17.32 KB, 下载次数: 43)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2-21 11:14 上传


在博福斯公司1963年的一本产品宣传册里,可以看到有这样一款46倍径的120mm自动高射炮。编号为Lvakan 4501的这种重型防空炮采用重型拖车牵引,是一种半固定部署,最少只需两人操作的重型高炮系统。火炮由底座和炮塔两部分组成,炮塔部分采用类似裂开式炮塔的设计,容纳射击控制设备的炮架与火炮-装弹机系统隔离开来。火炮-装弹机系统采用了瑞典惯常使用的炮尾后弹舱设计,在炮尾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大型弹舱,炮身为了满足高射速的要求,采用液冷身管和可更换的内膛。为了方便再装填,火炮的轻装甲外壳仅覆盖炮架部分,以保护控制设备和操作席,应当具有一定核生化防护能力。陆基型的动力来自于一台汽油引擎驱动的发电机。陆基型的全炮重量为23吨。一些说法还认为博福斯公司为其研制了用于拦截轰炸机的尾翼稳定脱壳弹药,这种弹药具有更高的初速与更大的射高,适合拦截高高度飞行的轰炸机。

9dbfe7fdfc03924530f9b49f8194a4c27c1e2547.jpg (52.71 KB, 下载次数: 44)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2-21 11:14 上传


d4f39d014a90f60346d7e0d73f12b31bb151eda8.jpg (30.7 KB, 下载次数: 44)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2-21 11:14 上传


陆炮型数据
行军状态总重(含弹药)23吨
携行弹药数量52发
射速70~80发/分
火线高度1950mm
底盘离地高395mm
最少操作人数2人
高爆弹重量21kg
弹头装药3.2kg
全弹总重35kg
炮口速度800米/秒
射至5000米高耗时8.0秒
最大射程18500米
俯仰速度25°每秒
回转速度32°每秒
俯仰行程-5°~+85°
水平行程不受限
然而与其英国前辈“绿色权杖”命运相同,防空导弹的出现使重型高射炮几乎在一夜之间退出了防空作战的第一线。1961年,瑞典从英国进口“警犬”防空导弹,Lvakan 4501还未诞生就已被时代抛弃。痛定思痛权衡良久,瑞典人决定把它改造成舰炮,取“炮塔”“自动”“火炮”三个词汇的首字母,命名为TAK 120。

9d8cd8039245d688334ee734a2c27d1ed31b2447.jpg (45.42 KB, 下载次数: 43)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2-21 11:19 上传


TAK 120舰炮系统的开发是从1963年着手进行的,1967年完成原型,进行了各种射击试验。虽然瑞典海军对其评价如何我们并不知晓,但最早采用这门炮的并非瑞典海军,而是芬兰海军。
舰炮型数据
口径120mm
炮管长46倍径
初速800米/秒
最大射程18,500米
射速80发/分
俯仰范围-10~+80°
旋转范围360°
俯仰速度32°/秒
旋转速度40°/秒
即用弹量52发
炮塔重量28.5吨
高爆弹头重量21kg
高爆弹头装药3.2kg
全弹重量35kg

cd62947eca80653886cac68391dda144ac3482eb.jpg (54.98 KB, 下载次数: 44)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2-21 11:19 上传



TAK 120配备与Lvakan 4501基本相同的全自动装填机构,是一款射速高、操纵性能良好的高平两用炮。相比于其他120mm级的舰炮,如美国的54倍径127mm Mk.45自动炮,意大利的奥托梅莱拉127mm自动炮,博福斯的炮要格外地轻,仅有28.5吨,可以装到500吨级的小型舰艇上,不失为一大特色。

9d8cd8039245d6882004d434a2c27d1ed31b2489.jpg (66.36 KB, 下载次数: 43)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2-21 11:21 上传



本炮由甲板上的炮塔、甲板下的机械室、最下方的供弹室构成。下方的供弹室有一具扬弹机,由2名装填手从弹药库中搬出120mm炮弹,经由扬弹机向上送弹。120mm炮弹使用了炮弹和药筒一体化的定装弹药。
供弹室上面的是机械室,里头有操作台、操炮电机与油压伺服机械以及扬弹机,配置1名操作员,负责扬弹控制作业。



甲板上的炮塔大致呈左右平、前面圆的外形,是一个宽3.8米,长4.1米(不含炮管),高3.3米的箱型结构,与英国、意大利等国舰炮相比显得不够精巧。不过炮塔本身是由4mm钢板制造,有一定程度的破片防御能力,有着能够抵御风雨波浪的构造,并且为了应对核生化环境设计了超压防护装置。
46倍径120mm炮装在炮塔中央的炮架上,炮塔左右留出了操纵手与瞄准手座席以及观察窗,但火炮平时的瞄准操作都是通过射击指挥装置遥控进行的,并不配置操纵手和瞄准手,炮塔内操作席只在方位盘故障的紧急情况下作为备份操作。
46倍径身管的120mm舰炮身管本体并不是特别粗大,但由于有着高射速、大初速,所以采取水冷式强制冷却方式,炮管外部设有水冷套,外观显得比较粗,在身管外可以看到冷却液管从炮管基部一直延伸到炮口位置。
本炮最大特征,就是在炮塔内炮尾两侧设有装填即用弹的弹舱。美国海军的54倍径127mm炮Mk42、Mk45,意大利海军的奥托梅莱拉127mm炮是把装填即用弹的弹舱设在炮塔下面,通过扬弹机构连续地从弹舱向炮塔内供弹,而博福斯46倍径120mm炮则是采用了由炮尾两侧的弹舱供弹的同时,还可以连续地从炮塔下方的弹药库向炮塔内输送弹药的设计,这在西方海军舰炮里可说是绝无仅有的。
呈箱型的弹舱位于炮尾两侧,左右各一个;每个弹舱可容纳4列每列5发,各20发炮弹,再加上左右送弹盘上各6发,合计是52发即用弹。炮塔内后壁上还可收纳12发预备弹,呈竖直放置。弹舱可以同时存放两种不同的弹药并装填,也可以自由选择首发炮弹的弹种进行装填。炮弹从弹舱经由旋转式供弹机构逐一送往送弹架,再由推弹机推入炮膛,炮尾闭锁发射。发射后炮尾开锁,空弹壳弹出落到弹壳收集器,经由抛壳口排到炮塔外。通过上述机构,可以在不加补充弹药的情况下连续发射52发炮弹,并有每分钟80发的高射速。弹舱的重新装填需要由人力进行。也就是将火炮指向80°仰角,0°方向的装填位置,然后把弹药库里搬出来的120mm炮弹送入扬弹机,连续向炮塔内送弹。炮塔内配置两名装弹手,从左右两弹舱的装弹口向里面补充120mm炮弹。装填时间大约2.5分钟。装填角设在80°,主要是因为这个角度最有利于将直立的炮弹迅速地送进弹舱内。另外前面说到炮塔内还存放有12发备用弹,紧急情况下也可以调用备用弹重新装填。
火炮的旋转、俯仰、扬弹机都采用电液操纵,有各自的电液机构,旋转、扬弹机的动力装置在炮塔下的机械室内,火炮的俯仰动力装置则在炮塔内。火炮的旋转、俯仰、射控通常都由射击指挥装置管控,进行旋转、俯仰、发射等操作,但如前述在射击指挥装置故障的时候,也可以从炮塔内直接操纵完成瞄准并发射。如前所述,最早采用博福斯46倍径120炮的是芬兰海军,装备在1968年建造的Turunmaa级护卫舰(图鲁玛级炮艇,有的分类也将其划为护卫舰,排水量660吨,满载排水量770吨,该级艇共有两艘:FNS 03 图鲁玛,FNS 04 卡累利阿)和1979年完工的布雷训练舰Pohjanmaa上(FNS 01 博滕,1979年至2013年间担任芬兰海军旗舰。该舰于1996-1998改装时拆除了120mm炮,更换为57mm炮),但不如同时期法国的55倍径100mm舰炮、意大利奥托梅莱拉54倍径127mm舰炮那么普及,除了芬兰以外,只有印度尼西亚海军的Fatahillah级护卫舰(法塔西拉级护卫舰,标准排水量1160吨,满载排水量1450吨,该级舰共有三艘:KRI 361 法塔西拉, KRI 362 马拉哈亚蒂, KRI 363 纳拉)装备了这门炮。


↑FNS 03图鲁玛

↑FNS 01博滕

↑KRI 361法塔西拉

结语
从濒临北极的“千湖之国”芬兰到横贯赤道的“千岛之国”印尼,总产量只有6门的TAK 120就这样天各一方,静静地日复一日。作为陆基防空炮经历多方辗转,最终在海上寻得自己的归宿,时也?命也?不得而知。幸运地逃脱被早早扼杀的悲剧,却只能无奈虚度四十年时光,喜乎?悲乎?谁解真味?
姑且搁笔不提他吧,下次再见。

25ba2e46f21fbe090018a5846d600c338644ad49.jpg (56.55 KB, 下载次数: 4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2-21 11:28 上传


甲板上的炮塔大致呈左右平、前面圆的外形,是一个宽3.8米,长4.1米(不含炮管),高3.3米的箱型结构,与英国、意大利等国舰炮相比显得不够精巧。不过炮塔本身是由4mm钢板制造,有一定程度的破片防御能力,有着能够抵御风雨波浪的构造,并且为了应对核生化环境设计了超压防护装置。
46倍径120mm炮装在炮塔中央的炮架上,炮塔左右留出了操纵手与瞄准手座席以及观察窗,但火炮平时的瞄准操作都是通过射击指挥装置遥控进行的,并不配置操纵手和瞄准手,炮塔内操作席只在方位盘故障的紧急情况下作为备份操作。
46倍径身管的120mm舰炮身管本体并不是特别粗大,但由于有着高射速、大初速,所以采取水冷式强制冷却方式,炮管外部设有水冷套,外观显得比较粗,在身管外可以看到冷却液管从炮管基部一直延伸到炮口位置。
本炮最大特征,就是在炮塔内炮尾两侧设有装填即用弹的弹舱。美国海军的54倍径127mm炮Mk42、Mk45,意大利海军的奥托梅莱拉127mm炮是把装填即用弹的弹舱设在炮塔下面,通过扬弹机构连续地从弹舱向炮塔内供弹,而博福斯46倍径120mm炮则是采用了由炮尾两侧的弹舱供弹的同时,还可以连续地从炮塔下方的弹药库向炮塔内输送弹药的设计,这在西方海军舰炮里可说是绝无仅有的。
呈箱型的弹舱位于炮尾两侧,左右各一个;每个弹舱可容纳4列每列5发,各20发炮弹,再加上左右送弹盘上各6发,合计是52发即用弹。炮塔内后壁上还可收纳12发预备弹,呈竖直放置。弹舱可以同时存放两种不同的弹药并装填,也可以自由选择首发炮弹的弹种进行装填。炮弹从弹舱经由旋转式供弹机构逐一送往送弹架,再由推弹机推入炮膛,炮尾闭锁发射。发射后炮尾开锁,空弹壳弹出落到弹壳收集器,经由抛壳口排到炮塔外。通过上述机构,可以在不加补充弹药的情况下连续发射52发炮弹,并有每分钟80发的高射速。弹舱的重新装填需要由人力进行。也就是将火炮指向80°仰角,0°方向的装填位置,然后把弹药库里搬出来的120mm炮弹送入扬弹机,连续向炮塔内送弹。炮塔内配置两名装弹手,从左右两弹舱的装弹口向里面补充120mm炮弹。装填时间大约2.5分钟。装填角设在80°,主要是因为这个角度最有利于将直立的炮弹迅速地送进弹舱内。另外前面说到炮塔内还存放有12发备用弹,紧急情况下也可以调用备用弹重新装填。
火炮的旋转、俯仰、扬弹机都采用电液操纵,有各自的电液机构,旋转、扬弹机的动力装置在炮塔下的机械室内,火炮的俯仰动力装置则在炮塔内。火炮的旋转、俯仰、射控通常都由射击指挥装置管控,进行旋转、俯仰、发射等操作,但如前述在射击指挥装置故障的时候,也可以从炮塔内直接操纵完成瞄准并发射。如前所述,最早采用博福斯46倍径120炮的是芬兰海军,装备在1968年建造的Turunmaa级护卫舰(图鲁玛级炮艇,有的分类也将其划为护卫舰,排水量660吨,满载排水量770吨,该级艇共有两艘:FNS 03 图鲁玛,FNS 04 卡累利阿)和1979年完工的布雷训练舰Pohjanmaa上(FNS 01 博滕,1979年至2013年间担任芬兰海军旗舰。该舰于1996-1998改装时拆除了120mm炮,更换为57mm炮),但不如同时期法国的55倍径100mm舰炮、意大利奥托梅莱拉54倍径127mm舰炮那么普及,除了芬兰以外,只有印度尼西亚海军的Fatahillah级护卫舰(法塔西拉级护卫舰,标准排水量1160吨,满载排水量1450吨,该级舰共有三艘:KRI 361 法塔西拉, KRI 362 马拉哈亚蒂, KRI 363 纳拉)装备了这门炮。

fa7e6ffbfbedab6415322f50f136afc378311e4a.jpg (23.73 KB, 下载次数: 4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2-21 11:28 上传


↑FNS 03图鲁玛

0d32dff2b211931337029d2063380cd790238d4a.jpg (26.94 KB, 下载次数: 43)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2-21 11:28 上传


↑FNS 01博滕

5752f954564e9258170ee47e9a82d158cdbf4edd.jpg (43.31 KB, 下载次数: 43)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2-21 11:28 上传


↑KRI 361法塔西拉

结语
从濒临北极的“千湖之国”芬兰到横贯赤道的“千岛之国”印尼,总产量只有6门的TAK 120就这样天各一方,静静地日复一日。作为陆基防空炮经历多方辗转,最终在海上寻得自己的归宿,时也?命也?不得而知。幸运地逃脱被早早扼杀的悲剧,却只能无奈虚度四十年时光,喜乎?悲乎?谁解真味?
姑且搁笔不提他吧,下次再见。
看性能不错 可能是太老了 中国海军没有引进
sszzrr 发表于 2015-12-21 13:58
看性能不错 可能是太老了 中国海军没有引进
这个炮看着射速高,主要是因为爆发射速高,就像个大号左轮枪,但是持续射击就不行了
这个炮看着射速高,主要是因为爆发射速高,就像个大号左轮枪,但是持续射击就不行了
炮管没冷却?还是供弹问题?
木马夺舰涅尔爪 发表于 2015-12-21 14:29
炮管没冷却?还是供弹问题?
之前讨论这个炮的帖子 http://lt.cjdby.net/thread-989434-1-1.html
木马夺舰涅尔爪 发表于 2015-12-21 14:29
炮管没冷却?还是供弹问题?
炮尾两侧,两个6发弹鼓,用的是定装弹,所以打这些炮弹的时速度很快。打完之后再慢慢装填,这样算起来,和MK45这样的普通舰炮相比优势也不太大
求教,120高射炮和5英寸的127、128、130高射炮的关系是怎样的?彼此有何区别?和122加农炮比呢?
这种自动装填机构在现在的MK110 57毫米自动炮上也能看到,应该算是一种复古传承吧?
核突的猩猩 发表于 2015-12-21 17:46
这种自动装填机构在现在的MK110 57毫米自动炮上也能看到,应该算是一种复古传承吧?
想起了 小鬼子的歪把子
虽然瑞典在军工方面一向很有一套,但这炮实在……
这个设计思路很是独特。 话说自动炮非常考验这种传统机械设计的功力啊, 瑞典家的自动炮设计在世界上都独树一帜。
这口径听奇葩,十三不靠。哈哈。
sszzrr 发表于 2015-12-21 13:58
看性能不错 可能是太老了 中国海军没有引进
比起国产一百都不如。要他弄啥。
CVN超级航母 发表于 2015-12-30 10:49
这口径听奇葩,十三不靠。哈哈。
那你认为现代坦克上的那一票120滑也是十三不靠?
bjskyhorse 发表于 2015-12-21 14:42
炮尾两侧,两个6发弹鼓,用的是定装弹,所以打这些炮弹的时速度很快。打完之后再慢慢装填,这样算起来, ...
你没看正文嘛,不是6发弹鼓,是2个各20发的大型弹箱,这货可以一次性打出52发炮弹。
那你认为现代坦克上的那一票120滑也是十三不靠?
人家说的是舰炮
bjskyhorse 发表于 2015-12-21 14:42
炮尾两侧,两个6发弹鼓,用的是定装弹,所以打这些炮弹的时速度很快。打完之后再慢慢装填,这样算起来, ...
不是弹鼓,是两个5发弹仓
你可以理解为大号的博福斯40炮
其实LZ贴的图上已经有了。。
hukehao111 发表于 2016-1-12 15:09
不是弹鼓,是两个5发弹仓
你可以理解为大号的博福斯40炮
其实LZ贴的图上已经有了。。
不是5发弹仓,是20发的大型弹箱(叫弹仓也可以),就是图上画的,横的是4发,竖的是5发。

hxfssl 发表于 2016-1-12 15:55
不是5发弹仓,是20发的大型弹箱(叫弹仓也可以),就是图上画的,横的是4发,竖的是5发。


唔,你是对的
Note:  This gun had a ready-use magazine on each side of the breech casing.  Each breech magazine had four ammunition compartments that each held five rounds.  These magazines supplied dual feed tables located on the sides of the auto loader and beneath the magazines.  Each tray held six rounds, giving a total of 52 rounds in the feed system.  The gun normally alternates between the two magazines but it can be fed only from one of the breech magazines, which allows two different kinds of ammunition to be used.  However, it appears that only HE rounds were developed for the naval version of this gun as only one type is mentioned in the Bofors product document.  In addition to the ready rounds in the feed system, there were also 16 rounds stored along the rear of the gun house as a "ready reserve" supply.  More rounds were stored in a below-deck magazine, but I do not have information as to how many rounds were actually stored in the below-deck magazine for the ships that carried this weapon.

hxfssl 发表于 2016-1-12 15:55
不是5发弹仓,是20发的大型弹箱(叫弹仓也可以),就是图上画的,横的是4发,竖的是5发。


唔,你是对的
Note:  This gun had a ready-use magazine on each side of the breech casing.  Each breech magazine had four ammunition compartments that each held five rounds.  These magazines supplied dual feed tables located on the sides of the auto loader and beneath the magazines.  Each tray held six rounds, giving a total of 52 rounds in the feed system.  The gun normally alternates between the two magazines but it can be fed only from one of the breech magazines, which allows two different kinds of ammunition to be used.  However, it appears that only HE rounds were developed for the naval version of this gun as only one type is mentioned in the Bofors product document.  In addition to the ready rounds in the feed system, there were also 16 rounds stored along the rear of the gun house as a "ready reserve" supply.  More rounds were stored in a below-deck magazine, but I do not have information as to how many rounds were actually stored in the below-deck magazine for the ships that carried this weapon.
hukehao111 发表于 2016-1-12 16:04
唔,你是对的
Note:  This gun had a ready-use magazine on each side of the breech casing.  Each  ...
是的啊,老实说,现代海战里一次性打出50发以上炮弹的机会估计也没多少,就是不知道它这个补弹的速度怎么样,如果能在3分钟内补满还是挺实用的。
早20年如果能引进这货也许还有戏,可惜现在已经有个76高出来抢生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