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汉服 民族自觉还是标新立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01:59:04
“十一”长假期间,一群来自天津、上海、苏州、广东、乌鲁木齐的“汉服”提倡者相约在北京。他们举办了全国汉服倡导者的聚会,一起穿汉服,组织“霓裳恋”汉服知识竞赛。部分参加者隔日更把汉服穿上天安门广场、明十三陵、长城。
  把真正属于汉族(而非满族)的传统服装,重新推介到生活里--这是汉服青年的志向。这项民间发起的活动从两年前开始组织,以“汉网”为平台进行关于汉服课题的讨论与汉服知识考证,渐渐形成了一定影响。
  上个月,《中国新闻周刊》出现一组关于“汉服”的专题报道,正是主流媒体对汉服认可的一个信号。
  这一次,年轻人把汉服穿上天安门广场,吸引了大批游人围观,也成了北京《新京报》的一则图片新闻。
  据来自苏州的汉服倡导者徐惠英事后告诉本报,她与同伴穿汉服到长城游览,一路吸引大批人围观。有的群众很吃惊,有人以为他们在拍电视剧。不过,经她们解释,旁观者都很认可她们的努力。
  像拍电视剧,这也是记者亲身出席汉服聚会的第一感觉。
  本月3日上午,记者在汉服青年于北京怡青泉茶馆举行的聚会上,经历了一次视觉与文化的震荡。
  现场一片时代符号交错--身穿唐朝或明朝装束的年轻人,手持数码相机、录像机,麦克风正忙碌着。另一些坐着聊天的汉服打扮者,虽然不使用现代工具,但言谈举止和身体语言,依然是现代的。
  现场40余名套汉服,展现各种不同款式:有员外装、富家太太装、小姐装,小家碧玉装,最多的是儒装(书生装)。不过,穿者有的衣、帽、鞋全副古装上阵;也有人身上穿汉服,头却是光的,露出现代发型。细看下,“汉网”管理员李敏辉脚上踩着一双运动鞋。
  也有女士将现代饰物与汉服搭配在一起。一名夫人打扮的女士指着腰带说,找不到古代的腰带,就以一条带古意的腰带与服装相配。
  在这群热情的汉服倡导者看来,细节与完整性并非最重要的。
  来自上海的王允是现场积极分子之一,也是“霓裳恋”汉服知识竞赛参赛者。他告诉记者说:“中国56个民族中只有汉族没有自己的传统服装。满洲人入关后在300年时间里使汉族服装消失,我们要用30年时间将汉服复兴。”
  徐惠英则介绍说,交领(领子外形看起来如字母“Y”)右衽宽袖博带(没有纽扣)的汉服,才是汉族服装的特色。目前人们印象中的中华传统服装--旗袍、马褂,其实是受到满族文化的影响。
  对于自发投入资源组织活动的中国青年而言,穿汉服不是表演,而是为了和汉族祖先融为一体。
汉服理念中含有
文化排他性因子
  汉服,作为汉文化的标志,成为年轻人复兴民族文化冲动的载体与寄托。通过挽回在历史中失落的汉服,年轻人也在寻找自清朝到文革期间,被政治变动渐次摧残的汉文化骄傲。
  不过,正如一些学者指出:汉服复兴是非常大的问题。 
  汉服倡导者思想的出发点,是旗袍马褂不能代表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撇开其中的政治性不谈,汉服理念中含有文化排他性的因子。然而文化的发展又是要求融合的。
  即使在清以前,汉族传统服饰与外来文化的相互融合也从未中断,赵武灵王强制推行“胡服骑射”、唐代的圆领窄袖,都是中国服装史上几次“混血”。
 随着汉服活动的发展,这个问题将更尖锐地被提出。
  3日上午的活动结束时,许多年轻人争取机会拍照留影。一些女士摆出婀娜的造型,依靠石桌亲身体验中国古代女性的情趣。
  美,也是年轻人热衷汉服的原因之一。在西式服装充斥眼帘的现代,飘逸灵动的汉服,为青年提供另一种美的选择。
  而这场汉服复兴的活动,基本上也是一项年轻人的活动。据了解,“汉网”的活跃分子以20多岁的在校大学生,或刚踏入社会不久的年轻人。32岁的王允就自称是同伴当中“最老的”。
  热血青年凭个人努力,带起社会对汉服的注意。而这场运动,尚需更多人继续进行理论的填充,实践(例如设计更多适合现代生活的汉服款式)的积累,才能显示出今人努力的意义。“十一”长假期间,一群来自天津、上海、苏州、广东、乌鲁木齐的“汉服”提倡者相约在北京。他们举办了全国汉服倡导者的聚会,一起穿汉服,组织“霓裳恋”汉服知识竞赛。部分参加者隔日更把汉服穿上天安门广场、明十三陵、长城。
  把真正属于汉族(而非满族)的传统服装,重新推介到生活里--这是汉服青年的志向。这项民间发起的活动从两年前开始组织,以“汉网”为平台进行关于汉服课题的讨论与汉服知识考证,渐渐形成了一定影响。
  上个月,《中国新闻周刊》出现一组关于“汉服”的专题报道,正是主流媒体对汉服认可的一个信号。
  这一次,年轻人把汉服穿上天安门广场,吸引了大批游人围观,也成了北京《新京报》的一则图片新闻。
  据来自苏州的汉服倡导者徐惠英事后告诉本报,她与同伴穿汉服到长城游览,一路吸引大批人围观。有的群众很吃惊,有人以为他们在拍电视剧。不过,经她们解释,旁观者都很认可她们的努力。
  像拍电视剧,这也是记者亲身出席汉服聚会的第一感觉。
  本月3日上午,记者在汉服青年于北京怡青泉茶馆举行的聚会上,经历了一次视觉与文化的震荡。
  现场一片时代符号交错--身穿唐朝或明朝装束的年轻人,手持数码相机、录像机,麦克风正忙碌着。另一些坐着聊天的汉服打扮者,虽然不使用现代工具,但言谈举止和身体语言,依然是现代的。
  现场40余名套汉服,展现各种不同款式:有员外装、富家太太装、小姐装,小家碧玉装,最多的是儒装(书生装)。不过,穿者有的衣、帽、鞋全副古装上阵;也有人身上穿汉服,头却是光的,露出现代发型。细看下,“汉网”管理员李敏辉脚上踩着一双运动鞋。
  也有女士将现代饰物与汉服搭配在一起。一名夫人打扮的女士指着腰带说,找不到古代的腰带,就以一条带古意的腰带与服装相配。
  在这群热情的汉服倡导者看来,细节与完整性并非最重要的。
  来自上海的王允是现场积极分子之一,也是“霓裳恋”汉服知识竞赛参赛者。他告诉记者说:“中国56个民族中只有汉族没有自己的传统服装。满洲人入关后在300年时间里使汉族服装消失,我们要用30年时间将汉服复兴。”
  徐惠英则介绍说,交领(领子外形看起来如字母“Y”)右衽宽袖博带(没有纽扣)的汉服,才是汉族服装的特色。目前人们印象中的中华传统服装--旗袍、马褂,其实是受到满族文化的影响。
  对于自发投入资源组织活动的中国青年而言,穿汉服不是表演,而是为了和汉族祖先融为一体。
汉服理念中含有
文化排他性因子
  汉服,作为汉文化的标志,成为年轻人复兴民族文化冲动的载体与寄托。通过挽回在历史中失落的汉服,年轻人也在寻找自清朝到文革期间,被政治变动渐次摧残的汉文化骄傲。
  不过,正如一些学者指出:汉服复兴是非常大的问题。 
  汉服倡导者思想的出发点,是旗袍马褂不能代表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撇开其中的政治性不谈,汉服理念中含有文化排他性的因子。然而文化的发展又是要求融合的。
  即使在清以前,汉族传统服饰与外来文化的相互融合也从未中断,赵武灵王强制推行“胡服骑射”、唐代的圆领窄袖,都是中国服装史上几次“混血”。
 随着汉服活动的发展,这个问题将更尖锐地被提出。
  3日上午的活动结束时,许多年轻人争取机会拍照留影。一些女士摆出婀娜的造型,依靠石桌亲身体验中国古代女性的情趣。
  美,也是年轻人热衷汉服的原因之一。在西式服装充斥眼帘的现代,飘逸灵动的汉服,为青年提供另一种美的选择。
  而这场汉服复兴的活动,基本上也是一项年轻人的活动。据了解,“汉网”的活跃分子以20多岁的在校大学生,或刚踏入社会不久的年轻人。32岁的王允就自称是同伴当中“最老的”。
  热血青年凭个人努力,带起社会对汉服的注意。而这场运动,尚需更多人继续进行理论的填充,实践(例如设计更多适合现代生活的汉服款式)的积累,才能显示出今人努力的意义。
本事一个多民族国家何必要单一提倡一族服饰呢?况且汉服不一定是这个国家最合适的代表啊。
又没有要大家都穿啊!!!算是保护我们的文化吧。
支持!!!!!!!!!!!!!!
恩支持 汉族也是一个民族,怎么就TMD连自己穿自己的民族服装都有人鬼叫.
无论是民族自觉还是标新立异,都没什么不好.
坚决支持!
请楼主补齐出处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