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文新书《哈尔科夫1942》内容选登:别列卡河畔的挽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7:48:02


|引子| 别列卡河畔的挽歌

选自《哈尔科夫1942》


作者:张大卫



1942年5月26日

德军已经将戈洛德尼扬斯基将军和其麾下的第6集团军团团围住,整个集团军连同大批友邻部队的十几万人被压缩在别列卡河畔数十平方公里的包围圈里动弹不得。对于将军来说,现在惟一可行的办法就是组织手下每一名拿得起步枪的士兵奋力向东突围,返回己方战线继续为祖国而战。他相信自己能够办到这一点,毕竟就在8个月前的1941年10月,他就在首都西南方的布良斯克附近成功率部突出了德国人的重围,并在随后1941—1942年的苏军冬季大反攻中狠狠地教训了那些可恶的法西斯侵略者。但事情却没有将军想象得这么顺利,当面的德军已经将包围圈彻底封死,德国空军无休止的轰炸已经彻底打乱了第6集团军和下属部队的联系。当突围发起时,戈洛德尼扬斯基将军失望地发现自己只能组织起3个步兵师的残部和坦克第21 军剩下的为数不多的几辆坦克。显然,将军拒绝了乘坐坦克突围这一相对保险的做法,决定像属下绝大部分士兵一样徒步冲出德军的重围。他相信凭借自己的经验一定能够将更多的部下带离这个死亡之地。

就这样,在1942年春末夏初乌克兰东部这个阳光灿烂的上午,戈洛德尼扬斯基将军带领他的部下以极为密集的阵形发起了冲锋,德军以密集的机枪火力构筑起了地狱之门。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生存,或战死!

起初,苏军突围进展得极为顺利,高呼着乌拉声的苏军士兵在坦克支援下成功压垮了当面德军第60摩托化步兵师摩托车营的防线,向东杀去,但越来越多的德军赶来增援,并封锁了突破口。只有一小批极为幸运的苏。只有一小批极为幸运的苏军官兵和坦克成功冲出了德军的火网,而戈洛德尼扬斯基将军和更多的苏军官兵在这里为祖国贡献出了自己最宝贵的生命。很快,这片河谷再次重归于平静,只有四处堆积的苏军尸体和散落各处的双方装备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的激战……

难以置信的是,就在2周前,第6集团军还是整个西南方向上苏军最为强大的集团军,拥有超过10万大军和400余辆坦克,正作为苏军春季攻势中最为重要的——哈尔科夫攻势的主力,冲向乌克兰的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准备在那里与友邻的几个集团军会师后围歼德军第六集团军,进而冲向第聂伯河上的渡口。5月16日,也就是进攻开始后的第4天,第6集团军仍旧势如破竹将沿途的德军部队打得溃不成军。

指挥第6集团军的戈洛德尼扬斯基将军绝非等闲之辈,他早在1918年就加入了红军,在俄国内战中担任步兵军官。当德军1941 年6月入侵苏联时,戈罗德尼扬斯基指挥步兵第129师在铁木辛哥麾下参加了斯摩棱斯克战役,因在战役中表现突出被提升为第13集团军司令员。当年10月初,他率部参加了维亚济马—布良斯克防御战役(即德军进攻莫斯科的“台风”行动第一阶段),在那里他的集团军被德军第二装甲集团军包围,他率部成功冲出了德军包围圈重回己方战线,并于2个月后在叶列茨附近作为科斯坚科集群的一部率先对德军第二集团军第三十四军发动反攻,一举包围并重创了这个军。之后他调任第6集团军司令员,指挥该集团军参加了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进攻战役,并成功地在德军战线上撕开了个大口子,建立了巴尔文科沃突出部,从这里,他的集团军将冲向北面的哈尔科夫……

那么,究竟出现了什么事情,使得苏军第6集团军在短短的10天之内竟落到如此境地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要追溯到1942年1月那个大雪纷飞的时刻,从建立巴尔文科沃突出部的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进攻战役,这场已经被大多数人遗忘的战役谈起……

307752252677510109小.jpg
768021579685139753小.jpg

===============================================================================



指文图书淘宝店双12大促

全场任意凑,4免1狂购!

4免1.jpg

●全场所有商品,包括单本书、套装书、模型等等,每款宝贝任意搭配,只要购满4件,立减最低1件商品价格!

●满额还返微信红包,买的越多,返的越多!确认收货后,加微信:zven_haojiao (指文小编元宝),将成交信息和淘宝ID截图给她,就可获得相应微信红包:

#实际付款金额#达200元,返10元微信红包

#实际付款金额#达400元,返20元微信红包

#实际付款金额#达600元,返30元微信红包

#实际付款金额#达800元,返40元微信红包

#实际付款金额#达1000元,返50元微信红包

(以此类推,上不封顶)。

●活动期间单笔(或合并)订单满168元全国免邮!(港澳台除外)


|引子| 别列卡河畔的挽歌

选自《哈尔科夫1942》


作者:张大卫



1942年5月26日

德军已经将戈洛德尼扬斯基将军和其麾下的第6集团军团团围住,整个集团军连同大批友邻部队的十几万人被压缩在别列卡河畔数十平方公里的包围圈里动弹不得。对于将军来说,现在惟一可行的办法就是组织手下每一名拿得起步枪的士兵奋力向东突围,返回己方战线继续为祖国而战。他相信自己能够办到这一点,毕竟就在8个月前的1941年10月,他就在首都西南方的布良斯克附近成功率部突出了德国人的重围,并在随后1941—1942年的苏军冬季大反攻中狠狠地教训了那些可恶的法西斯侵略者。但事情却没有将军想象得这么顺利,当面的德军已经将包围圈彻底封死,德国空军无休止的轰炸已经彻底打乱了第6集团军和下属部队的联系。当突围发起时,戈洛德尼扬斯基将军失望地发现自己只能组织起3个步兵师的残部和坦克第21 军剩下的为数不多的几辆坦克。显然,将军拒绝了乘坐坦克突围这一相对保险的做法,决定像属下绝大部分士兵一样徒步冲出德军的重围。他相信凭借自己的经验一定能够将更多的部下带离这个死亡之地。

就这样,在1942年春末夏初乌克兰东部这个阳光灿烂的上午,戈洛德尼扬斯基将军带领他的部下以极为密集的阵形发起了冲锋,德军以密集的机枪火力构筑起了地狱之门。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生存,或战死!

起初,苏军突围进展得极为顺利,高呼着乌拉声的苏军士兵在坦克支援下成功压垮了当面德军第60摩托化步兵师摩托车营的防线,向东杀去,但越来越多的德军赶来增援,并封锁了突破口。只有一小批极为幸运的苏。只有一小批极为幸运的苏军官兵和坦克成功冲出了德军的火网,而戈洛德尼扬斯基将军和更多的苏军官兵在这里为祖国贡献出了自己最宝贵的生命。很快,这片河谷再次重归于平静,只有四处堆积的苏军尸体和散落各处的双方装备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的激战……

难以置信的是,就在2周前,第6集团军还是整个西南方向上苏军最为强大的集团军,拥有超过10万大军和400余辆坦克,正作为苏军春季攻势中最为重要的——哈尔科夫攻势的主力,冲向乌克兰的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准备在那里与友邻的几个集团军会师后围歼德军第六集团军,进而冲向第聂伯河上的渡口。5月16日,也就是进攻开始后的第4天,第6集团军仍旧势如破竹将沿途的德军部队打得溃不成军。

指挥第6集团军的戈洛德尼扬斯基将军绝非等闲之辈,他早在1918年就加入了红军,在俄国内战中担任步兵军官。当德军1941 年6月入侵苏联时,戈罗德尼扬斯基指挥步兵第129师在铁木辛哥麾下参加了斯摩棱斯克战役,因在战役中表现突出被提升为第13集团军司令员。当年10月初,他率部参加了维亚济马—布良斯克防御战役(即德军进攻莫斯科的“台风”行动第一阶段),在那里他的集团军被德军第二装甲集团军包围,他率部成功冲出了德军包围圈重回己方战线,并于2个月后在叶列茨附近作为科斯坚科集群的一部率先对德军第二集团军第三十四军发动反攻,一举包围并重创了这个军。之后他调任第6集团军司令员,指挥该集团军参加了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进攻战役,并成功地在德军战线上撕开了个大口子,建立了巴尔文科沃突出部,从这里,他的集团军将冲向北面的哈尔科夫……

那么,究竟出现了什么事情,使得苏军第6集团军在短短的10天之内竟落到如此境地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要追溯到1942年1月那个大雪纷飞的时刻,从建立巴尔文科沃突出部的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进攻战役,这场已经被大多数人遗忘的战役谈起……

307752252677510109小.jpg
768021579685139753小.jpg

===============================================================================



指文图书淘宝店双12大促

全场任意凑,4免1狂购!

4免1.jpg

●全场所有商品,包括单本书、套装书、模型等等,每款宝贝任意搭配,只要购满4件,立减最低1件商品价格!

●满额还返微信红包,买的越多,返的越多!确认收货后,加微信:zven_haojiao (指文小编元宝),将成交信息和淘宝ID截图给她,就可获得相应微信红包:

#实际付款金额#达200元,返10元微信红包

#实际付款金额#达400元,返20元微信红包

#实际付款金额#达600元,返30元微信红包

#实际付款金额#达800元,返40元微信红包

#实际付款金额#达1000元,返50元微信红包

(以此类推,上不封顶)。

●活动期间单笔(或合并)订单满168元全国免邮!(港澳台除外)
文笔我不喜欢
“并封锁了突破口。只有一小批极为幸运的苏。只有一小批极为幸运的苏军官兵”

书上也是这样写的?
这种书,给人感觉文笔上始终有欠缺!虽然我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
zz96 发表于 2015-12-10 15:09
“并封锁了突破口。只有一小批极为幸运的苏。只有一小批极为幸运的苏军官兵”

书上也是这样写的?
应该是复制错了
重山 发表于 2015-12-10 15:50
这种书,给人感觉文笔上始终有欠缺!虽然我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
确实,拖沓,平铺,像网络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