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中国科学家揭示28万年来西太平洋降雨带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02:03:56
http://www.chinanews.com/sh/2015/12-02/7653010.shtml
中国科学家揭示28万年来西太平洋降雨带移动规律


2015年12月02日 20: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合肥12月2日电 (杨保国 吴兰)记者2日从中科大获悉,中国科学家研究揭示28万年以来西太平洋低纬度降雨带移动规律,发现其变化受到地球围绕太阳的轨道周期等控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台湾大学等研究团队,利用位于西太平洋暖池的巴布亚新几内亚东缘、近岸1660米的深海底所获得的海洋沉积物岩芯的地球化学记录,重建了28万年以来西太平洋低纬度降雨带的迁移历史,发现其变化受到地球围绕太阳的轨道周期控制,同时受到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高压影响;并发现东亚-澳大利亚的季风系统两者虽为相依的气候带,却有着不对称的轨道周期性。
  热带辐合带是地球上最大、最重要的降雨带,是全球生物与人类最重要的栖息地,直接影响中国、印度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季风降雨和天气变化。此低纬度降雨带在不同季节在南北半球的位置若有持续性的细微变化,往往会造成毁灭性的自然与文明灾难。
  据论文第一作者、中科大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刘羿副教授介绍,地处西南太平洋热带辐合带的巴布亚新几内亚,低纬度降雨带每年12月、1月、2月北半球冬季即南半球夏季,从北半球南移至此。科研人员通过分析海洋沉积物岩芯中不同年代的浮游性有孔虫碳酸钙壳体的稀土族元素含量变化,还原了该区域降雨变化及低纬度降雨带的迁移历史。
  他们进一步研究发现,同属于东亚-澳大利亚季风系统的南方澳大利亚夏季季风,竟然更受到地球自转轴倾斜角影响,呈现显著的四万一千年(倾角)周期的律动。
  结合海洋记录和气候模拟发现,当地球自转轴倾斜角度较大时,12、1、2月的北半球高纬地区吸收到的日照总量非常少,会造成极度寒冷的欧亚大陆西伯利亚高压带,进而增强东亚冬季季风强度,一路南下,穿过赤道,携带充沛水气,将西太平洋低纬降雨带推向更南方,为北澳大利亚带来甘霖。相反地,澳大利亚面积远小于欧亚大陆,而且地处中纬度,所以影响高纬地区的“倾角”轨道力,很难透过澳大利亚冬季季风影响东亚夏季季风变化。
  该成果近日发表在《自然-通讯》上,并被《科学》杂志编辑子特选报道,认为对研究当今全球暖化下的热带降雨带的变迁有重要意义。(完)http://www.chinanews.com/sh/2015/12-02/7653010.shtml
中国科学家揭示28万年来西太平洋降雨带移动规律

2015年12月02日 20: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合肥12月2日电 (杨保国 吴兰)记者2日从中科大获悉,中国科学家研究揭示28万年以来西太平洋低纬度降雨带移动规律,发现其变化受到地球围绕太阳的轨道周期等控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台湾大学等研究团队,利用位于西太平洋暖池的巴布亚新几内亚东缘、近岸1660米的深海底所获得的海洋沉积物岩芯的地球化学记录,重建了28万年以来西太平洋低纬度降雨带的迁移历史,发现其变化受到地球围绕太阳的轨道周期控制,同时受到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高压影响;并发现东亚-澳大利亚的季风系统两者虽为相依的气候带,却有着不对称的轨道周期性。
  热带辐合带是地球上最大、最重要的降雨带,是全球生物与人类最重要的栖息地,直接影响中国、印度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季风降雨和天气变化。此低纬度降雨带在不同季节在南北半球的位置若有持续性的细微变化,往往会造成毁灭性的自然与文明灾难。
  据论文第一作者、中科大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刘羿副教授介绍,地处西南太平洋热带辐合带的巴布亚新几内亚,低纬度降雨带每年12月、1月、2月北半球冬季即南半球夏季,从北半球南移至此。科研人员通过分析海洋沉积物岩芯中不同年代的浮游性有孔虫碳酸钙壳体的稀土族元素含量变化,还原了该区域降雨变化及低纬度降雨带的迁移历史。
  他们进一步研究发现,同属于东亚-澳大利亚季风系统的南方澳大利亚夏季季风,竟然更受到地球自转轴倾斜角影响,呈现显著的四万一千年(倾角)周期的律动。
  结合海洋记录和气候模拟发现,当地球自转轴倾斜角度较大时,12、1、2月的北半球高纬地区吸收到的日照总量非常少,会造成极度寒冷的欧亚大陆西伯利亚高压带,进而增强东亚冬季季风强度,一路南下,穿过赤道,携带充沛水气,将西太平洋低纬降雨带推向更南方,为北澳大利亚带来甘霖。相反地,澳大利亚面积远小于欧亚大陆,而且地处中纬度,所以影响高纬地区的“倾角”轨道力,很难透过澳大利亚冬季季风影响东亚夏季季风变化。
  该成果近日发表在《自然-通讯》上,并被《科学》杂志编辑子特选报道,认为对研究当今全球暖化下的热带降雨带的变迁有重要意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