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转帖』战后60周年,我们该追问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3:03:30
战后60周年,我们该追问什么?
战后有两点决定了日本的命运,一个是日本的宪法体制,再一个是日美安全保障体制。
在上个世纪50年代,日本面临着许多选择。首先有吉田路线。它主张建立一个轻武装的通商国家,把经济放在了第一位。其次是社会党主张的非武装中立路线。第三是岸信介、鸠山一郎的对美自立、制定自主宪法的国家主义路线。这里面吉田路线是最现实的一种选择。但也正是因此,在日本形成了对美从属的同盟构造,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把和平条款写进宪法,是由种种原因造成的。1946年2月24日,币原总理对麦克阿瑟说,上次的战争使日本的国际信誉一落千丈,所以我们希望向全世界发表一个放弃战争的声明。麦克阿瑟听了以后很感动,立即同意了。但是没有想到麦克阿瑟把它写进了日本宪法,币原知道后吃了一惊。
日本的占领时期的改革充满了矛盾。为了实现日本的非军事化,就必须移入民主主义。但美苏冷战愈演愈烈以后,改革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美国的占领政策开始向促进日本经济复活这一方面转变。
在二战以前,基本上日本每10年发动一次战争,但二战以后的60年没有再发生以日本为主体的战争。亚洲太平洋战争对日本人来说,让他们充分知道了战争的悲惨,体验了军部的专制、贫困饥饿,有大量的人员在战争中死去,日本人知道和平与民主的重要性,不论是保守派还是革新派,这一点是共识的。吉田茂就是用宪法第9条来抵抗扩军压力的。
我们认为,随着1972年冲绳岛回归日本,日中邦交正常化,到了70年代,日本的战后就可以说是结束了。但是到了90年代,“从军慰安妇”问题让人们对战争的认识发生了转变。韩国的原慰安妇在发表证词时昏倒,人们用担架把她抬了出去,我们从电视上看到时,又觉得战争远没有结束。
1960年体制与经济高速成长
日本有个概念叫做“1955年体制”,这是个很有名的概念,但我们认为如果叫做“1960年体制”的话,更能说明安保斗争、三池斗争之后,政治出现的变化。60年代日本进入到经济高速成长的时代,大众消费社会也是在这个时候建立起来的。并且60年代让日本的基本结构固定了下来,而真正让这个结构发生变化的是90年代。我们认为60年代是日本的展望台,90年代是日本的分水岭。
可以说在60年代日本完成了在经济上对美国的过渡依赖。当时中国实现了社会主义,与日本的贸易基本上断绝,日本和东南亚的关系还不深,只有美国市场对日全面开放,使日本实现了经济上的高速成长。在贸易自由化体制中,通商立国、大众消费让日本人感受到了新的生活,日本人是从60年代开始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的,但这个过程也是对美依存的形成时期,结果到了80年代,贸易摩擦开始井喷。
上个世纪80年代,西德总理施密特访问日本时,听说日本出口贸易中有30%到40%是对美国的,他大吃一惊。施密特问:“日本除了美国以外就不能再结交个朋友了吗?这是日本的弱点!”西德使用的政策是魔法4角形,他们与别国的贸易基本上不会超出总体贸易的10%,他们有这个方针。
我们认为有4点是经济高速成长的原因。第一技术革新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第二日本使用了间接金融方式,在60年代,日本的储蓄率超过了20%,属于世界最高。存款都集中到了银行,企业在进行设备投资时,能从银行那里贷到款;第三是劳动力。义务教育的成果,使得日本的工人比美国工人质量高;第四是出口,特别是对美出口。除了以上这些让经济高速成长的原因外,我们还要看到当时的国际条件是石油非常的便宜。
从国内政治上看,50年代可以说是政治的季节,但池田总理让国民把精力都放在经济成长上,经济高于一切以后,日本开始进入到经济的季节。
向战后60年转变
进入90年代后半期以后,日本又发生了一次转变。有些人认为对战争的反省是自虐史观。新国粹主义者的行动也开始引人注目。
这种变化的背景是,保守政权做出的对战争责任的反省,是受到中国、韩国的批判后做出的不得已的一种反省,这让新国粹主义者看来,连保守政权都开始谈及战争责任,这是很危险的。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主张日本需要拿出战争赔款、追负战争责任的人,他们往往强调日本整体的加害者责任,而新国粹主义者正是看到了这点予以反驳的。我们需要的是分清日本普通国民与战争指导者的区别。
编译:陈落雁日本《世界》杂志2005年1月战后60周年,我们该追问什么?
战后有两点决定了日本的命运,一个是日本的宪法体制,再一个是日美安全保障体制。
在上个世纪50年代,日本面临着许多选择。首先有吉田路线。它主张建立一个轻武装的通商国家,把经济放在了第一位。其次是社会党主张的非武装中立路线。第三是岸信介、鸠山一郎的对美自立、制定自主宪法的国家主义路线。这里面吉田路线是最现实的一种选择。但也正是因此,在日本形成了对美从属的同盟构造,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把和平条款写进宪法,是由种种原因造成的。1946年2月24日,币原总理对麦克阿瑟说,上次的战争使日本的国际信誉一落千丈,所以我们希望向全世界发表一个放弃战争的声明。麦克阿瑟听了以后很感动,立即同意了。但是没有想到麦克阿瑟把它写进了日本宪法,币原知道后吃了一惊。
日本的占领时期的改革充满了矛盾。为了实现日本的非军事化,就必须移入民主主义。但美苏冷战愈演愈烈以后,改革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美国的占领政策开始向促进日本经济复活这一方面转变。
在二战以前,基本上日本每10年发动一次战争,但二战以后的60年没有再发生以日本为主体的战争。亚洲太平洋战争对日本人来说,让他们充分知道了战争的悲惨,体验了军部的专制、贫困饥饿,有大量的人员在战争中死去,日本人知道和平与民主的重要性,不论是保守派还是革新派,这一点是共识的。吉田茂就是用宪法第9条来抵抗扩军压力的。
我们认为,随着1972年冲绳岛回归日本,日中邦交正常化,到了70年代,日本的战后就可以说是结束了。但是到了90年代,“从军慰安妇”问题让人们对战争的认识发生了转变。韩国的原慰安妇在发表证词时昏倒,人们用担架把她抬了出去,我们从电视上看到时,又觉得战争远没有结束。
1960年体制与经济高速成长
日本有个概念叫做“1955年体制”,这是个很有名的概念,但我们认为如果叫做“1960年体制”的话,更能说明安保斗争、三池斗争之后,政治出现的变化。60年代日本进入到经济高速成长的时代,大众消费社会也是在这个时候建立起来的。并且60年代让日本的基本结构固定了下来,而真正让这个结构发生变化的是90年代。我们认为60年代是日本的展望台,90年代是日本的分水岭。
可以说在60年代日本完成了在经济上对美国的过渡依赖。当时中国实现了社会主义,与日本的贸易基本上断绝,日本和东南亚的关系还不深,只有美国市场对日全面开放,使日本实现了经济上的高速成长。在贸易自由化体制中,通商立国、大众消费让日本人感受到了新的生活,日本人是从60年代开始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的,但这个过程也是对美依存的形成时期,结果到了80年代,贸易摩擦开始井喷。
上个世纪80年代,西德总理施密特访问日本时,听说日本出口贸易中有30%到40%是对美国的,他大吃一惊。施密特问:“日本除了美国以外就不能再结交个朋友了吗?这是日本的弱点!”西德使用的政策是魔法4角形,他们与别国的贸易基本上不会超出总体贸易的10%,他们有这个方针。
我们认为有4点是经济高速成长的原因。第一技术革新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第二日本使用了间接金融方式,在60年代,日本的储蓄率超过了20%,属于世界最高。存款都集中到了银行,企业在进行设备投资时,能从银行那里贷到款;第三是劳动力。义务教育的成果,使得日本的工人比美国工人质量高;第四是出口,特别是对美出口。除了以上这些让经济高速成长的原因外,我们还要看到当时的国际条件是石油非常的便宜。
从国内政治上看,50年代可以说是政治的季节,但池田总理让国民把精力都放在经济成长上,经济高于一切以后,日本开始进入到经济的季节。
向战后60年转变
进入90年代后半期以后,日本又发生了一次转变。有些人认为对战争的反省是自虐史观。新国粹主义者的行动也开始引人注目。
这种变化的背景是,保守政权做出的对战争责任的反省,是受到中国、韩国的批判后做出的不得已的一种反省,这让新国粹主义者看来,连保守政权都开始谈及战争责任,这是很危险的。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主张日本需要拿出战争赔款、追负战争责任的人,他们往往强调日本整体的加害者责任,而新国粹主义者正是看到了这点予以反驳的。我们需要的是分清日本普通国民与战争指导者的区别。
编译:陈落雁日本《世界》杂志200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