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转帖』战后日本经济增长方式的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9 20:26:42
战后日本经济增长方式的分析
战后日本经济从废墟上起飞是一大奇迹到1968 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跃居世界第二
位直到1991 年“泡沫经济”崩溃前日本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战后日本的经济增长
是属于“追赶型”的经济增长经历了从高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化高速度增长到低投入高效率的
低速增长的转换1955-1973 年的高度集约化的经济增长是属于设备投资主导型的经济增长
作为一个典型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国家当时的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对推动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
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都是日本经济增长的特色所在本章着重分析了日本60 70 年代经济增长
的特点对90 年代“泡沫经济”崩溃后经济增长的停顿和减慢乃至“零增长”出现的原因进行了
阐述
第一节日本经济增长的阶段
二战以后日本经济经过10 年左右的恢复时期从50 年代中期开始走上了高速增长的道
路用不到20 年的时间就把日本变成了一个经济技术高度发达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对日本经济增长阶段的划分
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1 1945-1955 年的经济恢复时期
二战后日本处于混乱之中1947 年5 月3 日实行的日本国宪法明确指出“政治民主
化是经济民主化不可缺少的前提而有了经济民主化之后生产力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战后初
期实行的解散财阀农地改革劳动立法等三项经济民主化的改革使日本完成了明治维新以后
理应完成而尚未能完成的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为恢复经济进而为经济起飞准备了条件1946
年12 月政府决定实行“重点生产方式” 把煤炭钢铁肥料和电力作为重点发展部门并以此
为突破口实现整个日本经济的良性循环这样1946-1955 年经济恢复期间GNP 年均增长率为
9.2% 到1955 年日本的工业生产指数已达160 以1936 年为100 一些主要工业产品的产
量也都超过了战前水平日本初步具备了经济起飞的基础条件
2 1955-1965 年经济高速增长的第一阶段
1955 年日本正式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1956-1957 年上半年日本经济取得历史罕见
的高速增长被经济学界称为“神武景气” GNP 的年均增长率达7.8% 1958 年下半年-1961 年
底日本经济再次出现高涨的局面年均增长率达12.2% 被称为“岩户景气” 这两个景气的主
要动力都是企业设备投资的增长而这种大规模企业设备投资的根源是不断兴起的技术革新浪

3 1965-1973 年经济高速增长的第二阶段
1965 年初日本陷入了一次较为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为了摆脱困境佐藤政府实行了赤字
财政政策以1965 年为转折点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由设备投资主导型转向国家财政主导型
1965 年11 月-1971 年7 月日本经历了长达57 个月的高速发展时期1966-1970 年度经济的
年均增长率达11.6% 被称为“伊梵诺景气” 这一期间日本逐步实现了资本自由化产业国际
化和贸易自由化从1965-1968 年日本的GNP 先后超过了法国英国和西德成为仅次于美国
的第二大经济强国1970 年日本的工业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三位主要工业品占世界总量的比
重收音机40% 电视机30% 合成纤维20% 粗钢16% 日本各主要工业部门居世界领先地位
总之1955-1973 年日本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的高速增长是以高投入高产出为特征的粗放型
的经济增长这期间GNP 年均增长率为9.7% 其中1950-1960 年经济增长率中靠要素生产率
提高获得的比例是31.2% 1960-1970 年上升到45.1% 均属粗放为主型据世界发展报告
1985 年资料这期间日本的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了5.7 倍这一阶段是最具日本特色的经
济增长时期
4 1973-1991 年经济低速增长时期
随着1973 年以后的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日本所面临的国际环境
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日本经济也结束了近20 年的高速增长进入低速增长时期它一方面反映了
日本经济的成熟化同时也反映了高速增长的局限性
1973-1980 年日本的年均GDP 增长率为4.3% 接近典型的高收入国家经济的增长率
1986--1990 年日本年均经济增长率高达4.6%,1970-1980 年经济增长率中靠要素生产率提高
获得的比例进一步上升为71.2% 据世界发展报告1985 年资料从而使日本的粗放型经济
增长转变成集约型经济增长1980-1992 年日本GDP 的年均增长率是4.1% 其中劳动力的增长
为0.8% 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为3.3% 世界银行1994 年世界发展报告中的数据整理经济
增长率中靠要素生产率提高获得的比例进一步上升为80.5% 这说明日本的经济增长已经变成高
度集约化1973-1991 年18 年间经济增长年份的增幅一般都不大增长率最高年份是1988 年
为6.2% 其次是1977 1979 年均为5.3% 经济衰退年份降幅也不大仅有一年即1974 年负增
长降幅为1.4% 经济增长过程表现为中低速稳定增长
5.1991 年以后,经济陷入“零增长”
随着1986-1990 年形成的“泡沫经济”在1991 年的崩溃导致了进入90 年代日本空前的经
济衰退1991--1997 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下降为1.7% 而1997 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于
刚刚恢复一点元气的日本经济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导致1997 年的增长率降到-0.7% 1998 年度
的增长率为1.9 这是因为民间需求完全崩溃仅凭政府1998 年4 月提出的总额超过16 万
亿日元的综合经济对策已无法支撑特别是由于金融机构惜贷民间特别是由于金融机构惜贷
民间企业的设备投资已跌至-10.1% 是自1993 年来的首次下跌空前的经济衰退不仅使日本蒙
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和经济上的损失也给世界经济特别是亚太地区的经济带来了诸多不利影

日本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变化
库兹涅茨在一系列关于经济增长的著作中提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知识存量的增加劳动
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结构方面的变化从日本最具代表性的高速增长时期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到
技术创新资本投入带来了高的经济增长率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分析50 年代中期以后日本的技术革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 以
合成纤维塑料电视等家庭电气设备为代表的新产品核心产业的蓬勃发展2 生产向高速
化大型化和连续化发展企业越来越追求规模效益3 原材料革命石油化学工业开始兴
起4 自动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企业的经营组织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提高技术水平的一个方
法是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据日本政府统计技术进口在50 年代每年平均230 件60 年代猛
增到1000 件进入70 年代后每年超过2000 件截至1975 年12 月为止日本一共引进外国技
术25777 件通过对引进的技术迅速“日本化” 对主要工业部门进行了生产技术的全面革新到
60 年代末日本的钢铁工业纤维工业化学工业及机械工业等的技术水平居世界最前列
从70 年代中叶开始经过了两次石油危机和日元升值的冲击日本的经济开始进入低投入
高效率的低速增长阶段日本工业也进入大力发展技术与知识密集型工业的时期80 年代初提出
了“科学技术立国”战略加速发展高技术密集型工业日本工业化自进入技术与知识密集型工业
阶段并向高技术密集型工业发展以来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慢
从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可见由于引进新技术和加强对工人的技术训练和管理人员的管理水
平的培训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指数以1955 年为100 1970
年为604 年平均增长率为12.7% 提高了5 倍这一点从表-1 中也可以看到进入60 年代后
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对经济高速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
表-1 高速增长的要素单位%
年份实际增长率就业者增长率生产率增长率
1950~195510.92.78.21955~19608.72.26.51960~19659.71.78.01965~197012.21.810.4
资料来源香西泰高度成长的时代日本评论社1981 年
库兹涅茨在其著作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和生产结构中指出,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
是:”人均产出增长率的加速伴随着一个同样明显的生产结构变化率的加速.”日本的快速经济增长
同样体现了产业结构的变化.50 年代初,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提出了规划产业结构的两条基准:把
生产率上升高和收入弹性高的产业作为战略产业,重点发展.从这两条基准看,重工业比轻工业,轻
工业比农业占优势.日本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正是以农业为主导到以轻工业为主导再到以重工业
为主导发展的.图2 就显示出日本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
1960 年时,农业,建筑业,纺织业,通讯业及商业是主要产业,1985 年时,金属加工业,机械,电
机及汽车工业已成长为日本的主要产业,第二产业的变动趋势大致为先升后降再趋于稳定.第二产
业是以“产业结构高度化”为目标,有计划发展的,首先是工业化,接着是重化学工业化,知识密集化
和现在的电子信息化.早在1986 年,电子工业的产值就已经超过汽车工业,成为日本第一大产业.
资料来源日本银行调查局国际比较统计1985 年,1991 年,1996 年
日本经济企划厅2010 年的选择1991 年
与美国相似,日本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也是很快的,从GNP 来看,1970 年服务业产值仅占全
国GNP 的49.5%,1983 年增加到57.9%,1987 年增加到59%;从就业人数看,1970 年服务业从业人
员仅占全日本从业人员的47.3%,1983 年增加到56.6%,1987 年增加到58%,就业比率大大高于第
一,二产业.不仅如此,在各产业内部服务性业务所占的比中也有所提高用于直接生产产品的人
员费用的比例在下降1987 年就业人员中直接从事生产的人员仅占总就业人数的13.7
企业费用中增长最快的也是教育培训费试验研究费处理调查资料费计算及服务费等
第二节日本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不外乎包括资源劳动力资金技术和制度本节就对这些因素进行
了具体的剖析
一高投资高储蓄与高速度增长
日本经济增长根源的分析开始于渡边-依加佐1967 1968 的著名研究以及由大日川组
织的希多茨贝西大学小组分析日本经济增长的根源以战前和战后两个时期的长期时间序列数据
为基础佐滕1971 和大日川-罗索夫斯基1972 认为在50 年代中期战后日本经济从战
争毁坏中恢复到战前经济水平并开始了新的经济增长其主要根源是总要素生产率TFP 的巨
大上升即快速技术进步在这一期间的经济增长中TFP 的贡献是相当大的大多数经济学家
认为是30-40% 渡边-依加佐1967 认为是70% 佐腾认为是30-45% 1950-1960 年间TFP
占优势的增长主要来源于用迅速增长的国内资本积累来支持从西方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并且安
装在国内另一方面此间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小于资本投入的贡献50 和60 年代劳动
投入对经济增长总量的贡献小于20% 据生产率与中美日经济增长研究中的数据和分析
根据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 计算1960-1970 年日本名义GNP 平均每年增长16.0%
1970-1980 年是11.63% 同期实际GNP 的增长率分别达到10.23%和4.75% 1960-1985 年其
间劳动生产率几乎提高了4 倍资本生产率提高了大约30% 劳动和资本之间存在较高的替

就GNP 总量而言1960 年日本是440 亿美元人均468 美元1985 年增加到1340 亿美
元人均11098 美元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2.6% 产出增长的根源可分解为总量技术变化率和总
量资本及劳动投入的贡献在1960-1985 年间平均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部门生产率对于总量
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是14% 54% 32% 劳动投入的年均增长率是1.72% 在60 年代其增长率超
过2% 石油危机后由于节约了劳动费用在1970--1975 年是负增长资本投入在1960--1985
年的年均增长率是7.61%,尤其是在60 年代, 资本投入的年均增长率超过10% 虽然石油危机之
后增长率恶化但平均仍超过5% 1960--1985 年间部门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2.2% 其中1960-
-1972 年是3.41% 1972--1985 年是1.11% 石油危机后部门生产率的增长率也异常地恶化
了比石油危机前降低了30% 结论是在日本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有极大的贡献在60 年代
高增长时期尤其是1965-1970 年部门生产率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40% 而在石油危
机之后尽管劳动投入增长率衰退而劳动投入的贡献明显增加了
日本经济增长的根源大约32%归因于技术变化55%归于资本投入13%归于劳动投入日本
经济快速增长来自技术变化的迅速增长以及资本投入的积累产出和投入的配置变化是日本经济
的主要因素60 年代后期的高速增长是以民间的固定资本投资为主导的以著名的“伊梵诺景
气”时期的1966-1970 年
为例此其间日本民间企业设备投资的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2.8% 但是从1970-1973 年民间设
备投资失去了引导经济增长的主导地位经济增长率开始由公共需求及民间最终消费支撑石油
危机后的1975-1978 年对经济恢复起重要作用的是出口和公共需求的增长从1978 年开始
日本的经济增长率渐趋下降此时出口的增加对经济增长作出了贡献而且固定资本投资也再次
开始推动经济的增长但不如60 年代后期那样强劲有力从表-2 可以看出经济增长率与投资增
长率的关系
表-2 经济增长率和投资增长率的变化(1966-1984 年) (单位%)
年份经济增长率投资率投资率名义实际名义实际名义实际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16.1 17.2
18.5 17.7 17.9 10.1 14.7 21.8 19.1 10.6 12.3 11.5 10.2 8.5 8.2 7.0 5.0 4.0
6.410.5 10.4 12.5 12.1 9.5 4.3 8.5 7.9 -1.4 2.7 4.8 5.3 5.2 5.3 4.3 3.7 3.1 3.2
5.130.4 32.1 33.3 34.5 35.6 34.3 34.1 36.4 34.8 32.5 31.2 30.2 30.4 31.6 31.6
30.7 29.7 28.2 27.827.6 29.4 31.4 33.2 35.4 35.4 35.8 37.4 34.4 33.0 32.4 32.0
33.0 33.0 31.6 31.5 30.8 29.7 29.615.5 17.9 18.8 20.2 21.1 19.1 17.5 18.5 18.4
16.4 15.2 14.2 13.7 14.8 15.7 15.5 15.1 14.8 15.312.2 14.2 15.5 17.2 18.8 17.6
16.6 17.7 17.0 15.6 14.9 14.3 14.3 15.3 15.7 15.9 15.8 15.8 16.6 注投资率=
总固定资本投资额/国民总支出*100%; 投资率= 企业设备投资额/国民总支出
*100%; 资料来源经济企画厅国民经济计算年报1986 年版
高积累和高储蓄支撑了日本的高投资1952-1970 年间日本的积累率高达33.71% 日
本的积累率1955 年是25.1%,60 年代一直保持在35%以上,到1970 年高达39.1% 1952-1960
年日本GDP 的年均增长率为8.31% 同期年均积累率为25.23% 1961-1970 年GDP 的年均增
长率上升到10.76%以后同期的年均积累率也进一步提高到34.52% 可见其积累率的上升是建
立在GDP 的提高的基础之上的
战后日本企业的资本结构中外部资本的比重远远大于内部资本在外部资本的来源中以
商业银行的贷款为主日本的储蓄率比欧美各国都高也是日本高速增长的一个反映在高速增
长时期日本的家庭储蓄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是逐步上升的1955 年为9.2% 1960 年为
14.9% 1965 年为16.8% 1970 年为19.9% 1972 年为21.0% 1974 年为25.3% 1975 年为
23.0% 这一指标远远高出同期欧美各国的储蓄率
日本高速增长的资金来源中还有一个利用外资的问题不过日本政府对吸收外资一直采取
谨慎的态度目的是限制外国资本在本国竞争以保护本国企业的发展1950-1970 年之间日
本净利用外资只有95 亿美元大约只占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2.15%
二经济增长中的人力资本因素
生产者是生产力中的决定性因素,教育优势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关键战后
日本之所以能够通过大量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获得经济发展上的成功根源就在于重视教育重
视发展相应的科技队伍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日本政府重新改组了旧
的教育体制使之更加大众化和社会化主要特点是
大力普及高中学生的技术职业教育推行“高中多样化”政策除设有普通课程外还设有
工农商水产卫生等职业课程1966 年设在职业高中的学科有218 种1975
年达245 种职业高中的学生经过一定的科学考察后就可以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
书一到社会上就业很快就会成为有关生产部门胜任的技术工人或职员这对提高
企业的生产效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重视教育的多样化培养大量的技术人员和科研人才战后日本的四年制正规大学发展很
快1950-1975 年不仅在数量上从200 所增加到400 所而且毕业生人数也从1.9
万人增加到31.3 万人其中还包括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高级科技人才这些人成
为日本科技队伍的主力军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保证
重视对在职工人和技术人员的广泛业务训练提高他们的技术业务水平以适应日益发展的
现代化生产的需要从而获取高额利润大公司大企业一般都设有单独的专门教育
机构负责长期或短期的培训因此职业技术教育成为日本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

“日本式”教育=学校教育的彻底性由此产生了能够掌握先进技术的高质量的优秀劳动力下
表是日本1960-1985 年间积累对增长的积极作用从世行的计算可以看出增长的58%归功
于较高的小学入学率中学入学率紧随其后而有形投资的作用位居第三
1960-1985 年间积累对增长的积极作用
对增长的积极作用全部预测增长的百分比小学入学率中学入学率人口增长平均投资
/GDP2.72 1.94 0.10 1.8058 41 2 38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东亚的奇迹
1955 1975 年日本教育经费从4373 亿日元增加到96114 亿日元增长了20 倍日本教育
经费占国民收入的比重1955 年为6 1960 年为5.7 1965 年为6.8 1970 年为5.8
1975 年为7.7 1968 年日本受过9 年以下教育的人数比例为55.3 1977 年为43.9
下降11.4 同期受过12 年教育的人数比例从33.6 上升为40.7 上升7.1 受
高等和中等技术教育的人数由10.3 上升为14.6 上升4.3 战后日本国民教育水平的
提高使劳动者的素质大大提高据日本经济研究中心的资料由普通教育所引起的劳动力
的质量指标年均提高幅度1953 1960 年为0.3 1960 1965 年为0.2 1965 1970 年
为0.4
三经济增长中的产业政策
世界银行把产业政策定义为政府为改变产业结构促进以劳动生产率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所进
行的努力生产率为基础的增长可能源于学习技术改造或赶上世界先进经验的努力日本实施
了一套最具系统性的政策以调整产业结构
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是日本是一个集团化的国家其产业政策的立足点主要是以大
企业作为调节的对象日本在50 年代后开始实行的一些有意识的政策调整被公认是一种颇为有
效的经济增长模式对于经济集约化的高速增长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
1957 年经过战后的恢复时期日本制定了新的长期经济计划期望通过国际收支的改进和
资本积累的增进使实际GDP 的年增长率达到6.5% 并促进日本经济结构实现制造业中的工业化
和农业中的现代化
1958 年正在担任日本开发银行经济研究所所长的下村治通过对国内和国外的供给能力的数
量分析认为日本经济已经进入了“历史的勃兴时期” 他论证了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潜力提出
著名的“下村理论” 认为当时的日本经济具有强大的增长潜力政府应该采取积极政策调动日
本经济的增长潜力高速地发展国民经济“下村理论”在当时引起了日本上下的很大震动下村
治批评了岸信介内阁的“新长期经济计划”的保守性和紧缩的财政政策池田勇人首相从战略高度
支持了“下村理论” 1960 年池田内阁以此为根据制定了著名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这是日本
经济进入高增长时期的开端确定了在下一个十年中收入翻一番和实际GNP 每年增长率为7.2%
该计划的目标一是使经济增长极大化二是鼓励市场上参与者的竞争实现资源的有效分配三
是发展基础结构提高私营部门的产业活动的生产率四是逐步消除二元经济结构60 年代初期
日本经济的这些短期和长期目标已经在连续后面的1/4 世纪的经济增长过程中逐渐实现该计划
的历史意义在于政府用经济计划的形式明确了产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因而可以认为是高速发
展时期日本产业政策的具体化
日本早期产业政策的目的在于鼓励这样一些行业即在国际市场上面临具有收入弹性的需
求具有规模经济和高固定成本并有借鉴经验的潜力这一政策出了纯经济上的考虑外也考
虑到某些行业对本国的士气及在国际上所受尊敬程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后来产业政策
的重点范围缩小并集中在技术方面例如鼓励为大规模电路建立技术基地在早期受到格外关照
的行业包括炼钢汽车制造纺织造船和炼铝业而后来则是电子和半导体业直到70 年代早
期日本的产业政策由许多部分组成政府向大型企业提供指导性贷款并保护国内市场以帮助
企业实现静态的和动态的经济规模通产省将外汇分配给大型企业并尽力保证对外国公司的技
术的支付既不过高也不重复还要求获得许可证的公司与其它日本公司分享他们的信息相对较
高程度的保护作法也做为帮助企业出口成功战略的一部分直到1978 年整个制造业的平均实际
保护率是22 正是由于这么高的保护率使得制造业进口产品很少
日本政府对经济的中长期管理是以产业政策为重点以通产省为中心展开的通产省的产
业政策的核心是产业结构高级化政策通产省大约每10 年提出一个“产业结构设想” 60 年代初
提出了“重化学工业化”设想70 年代初又提出了“发展创造性的知识密集型产业”设想作为中长
期宏观管理的指导方针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够在不长的时间里得到十分迅速的发展主要是由于
60 年代中实现了重化学工业化设想通产省在每个时期都制定产业部门政策把产业分为成长产
业新兴产业衰退产业和一般产业对成长或新兴产业实行保护和扶助政策对衰退产业实行
调整或救济政策
日本产业政策的目标始终是使新兴工业免于外国竞争的冲击并通过各种政策促进出口的增
长通产省的作用也主要表现在以下4 个主要方面为所有的产业建立所需的基础设施在各产
业之间分配资源对个别的产业实行结构调查扶持中小型企业的发展60 年代政府优先支持的
产业包括造船电力合成纤维化肥石化机械电子钢铁和煤炭工业等政府的产业
政策对于具有规模经济要求的产业来说是成功的如钢铁工业而对于不具有规模经济要求的
产业如煤炭工业来说就收效甚微通产省制定产业政策的目的是强化企业的自我能力采取
的措施包括组织大规模的企业兼并协调投资规划以避免生产能力过剩帮助中小型企业走向
专业化制定全面的能源政策等
进入70 年代通产省改变了过去追求增长的产业政策转而重视污染治理和环境问题政策
的制定也更多的基于功能方面的考虑而减少了有选择的激励机制泡沫经济崩溃后为了恢复
增长通产省公布的“1995 年度通商产业政策的重点”包括五个方面1.通过强化市场机能推进经
济改革整顿社会资本2.通过开拓新的经济领域促进产业结构转变3.推进综合性能源政策
4.以自我负责为基础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5.建立协调的对外经济关系和研究地球环境问题对
策等由此可以看出1995 年新政策的重点是继续推进强化市场机能整顿社会资本和推行新产
业结构政策的三位一体的经济改革从有选择性的激励机制到功能性的激励机制从经济高速增
长时期的以竞赛为基础的竞争到90 年代的以市场为基础的竞争是日本产业政策的特点的变化
日本政府的产业政策有着基本的功绩那就是根据一定的政策目的以很少的成本将有限
的资源调动起来的能力在日本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诸如在市场协调设备调整及技术开发等过
程中这种能力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然而基于许多所谓的行业法进行的行政指导以及政府与
民间企业之间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产生了不透明的利与权的结合进入90 年代后的证券及银行
业的一系列丑闻就是在这种不透明且封闭的结构中产生的而且由“系列”所象征的企业之间的
合作也关系着各种好处“纵向”系列的生产系列在零件的共同开发等方面发挥了作用不过
系列关系也时常成为进行不透明的互惠交易的温床如果这种关系互相渗透对外必定会加强封
闭为了维护企业之间有效的合作必须严厉地排除这种不透明不公正的关系和习惯日本模
式的资本主义被认为是以政府控制和干预为特征的但在90 年代后日本仍旧固守高速经济增长
时期的经营方式坚持大规模的工业发展日本企业采用独有的终身雇佣制在经营困难时也不
愿裁员日本的金融汽车建筑零售等许多行业都存在严重壁垒外国企业很难进入日本国
内市场与其竞争市场机制无法充分发挥作用这些都是人们对泡沫经济后的日本经济体制进行
的反思战后日本经济增长方式的分析
战后日本经济从废墟上起飞是一大奇迹到1968 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跃居世界第二
位直到1991 年“泡沫经济”崩溃前日本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战后日本的经济增长
是属于“追赶型”的经济增长经历了从高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化高速度增长到低投入高效率的
低速增长的转换1955-1973 年的高度集约化的经济增长是属于设备投资主导型的经济增长
作为一个典型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国家当时的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对推动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
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都是日本经济增长的特色所在本章着重分析了日本60 70 年代经济增长
的特点对90 年代“泡沫经济”崩溃后经济增长的停顿和减慢乃至“零增长”出现的原因进行了
阐述
第一节日本经济增长的阶段
二战以后日本经济经过10 年左右的恢复时期从50 年代中期开始走上了高速增长的道
路用不到20 年的时间就把日本变成了一个经济技术高度发达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对日本经济增长阶段的划分
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1 1945-1955 年的经济恢复时期
二战后日本处于混乱之中1947 年5 月3 日实行的日本国宪法明确指出“政治民主
化是经济民主化不可缺少的前提而有了经济民主化之后生产力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战后初
期实行的解散财阀农地改革劳动立法等三项经济民主化的改革使日本完成了明治维新以后
理应完成而尚未能完成的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为恢复经济进而为经济起飞准备了条件1946
年12 月政府决定实行“重点生产方式” 把煤炭钢铁肥料和电力作为重点发展部门并以此
为突破口实现整个日本经济的良性循环这样1946-1955 年经济恢复期间GNP 年均增长率为
9.2% 到1955 年日本的工业生产指数已达160 以1936 年为100 一些主要工业产品的产
量也都超过了战前水平日本初步具备了经济起飞的基础条件
2 1955-1965 年经济高速增长的第一阶段
1955 年日本正式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1956-1957 年上半年日本经济取得历史罕见
的高速增长被经济学界称为“神武景气” GNP 的年均增长率达7.8% 1958 年下半年-1961 年
底日本经济再次出现高涨的局面年均增长率达12.2% 被称为“岩户景气” 这两个景气的主
要动力都是企业设备投资的增长而这种大规模企业设备投资的根源是不断兴起的技术革新浪

3 1965-1973 年经济高速增长的第二阶段
1965 年初日本陷入了一次较为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为了摆脱困境佐藤政府实行了赤字
财政政策以1965 年为转折点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由设备投资主导型转向国家财政主导型
1965 年11 月-1971 年7 月日本经历了长达57 个月的高速发展时期1966-1970 年度经济的
年均增长率达11.6% 被称为“伊梵诺景气” 这一期间日本逐步实现了资本自由化产业国际
化和贸易自由化从1965-1968 年日本的GNP 先后超过了法国英国和西德成为仅次于美国
的第二大经济强国1970 年日本的工业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三位主要工业品占世界总量的比
重收音机40% 电视机30% 合成纤维20% 粗钢16% 日本各主要工业部门居世界领先地位
总之1955-1973 年日本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的高速增长是以高投入高产出为特征的粗放型
的经济增长这期间GNP 年均增长率为9.7% 其中1950-1960 年经济增长率中靠要素生产率
提高获得的比例是31.2% 1960-1970 年上升到45.1% 均属粗放为主型据世界发展报告
1985 年资料这期间日本的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了5.7 倍这一阶段是最具日本特色的经
济增长时期
4 1973-1991 年经济低速增长时期
随着1973 年以后的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日本所面临的国际环境
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日本经济也结束了近20 年的高速增长进入低速增长时期它一方面反映了
日本经济的成熟化同时也反映了高速增长的局限性
1973-1980 年日本的年均GDP 增长率为4.3% 接近典型的高收入国家经济的增长率
1986--1990 年日本年均经济增长率高达4.6%,1970-1980 年经济增长率中靠要素生产率提高
获得的比例进一步上升为71.2% 据世界发展报告1985 年资料从而使日本的粗放型经济
增长转变成集约型经济增长1980-1992 年日本GDP 的年均增长率是4.1% 其中劳动力的增长
为0.8% 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为3.3% 世界银行1994 年世界发展报告中的数据整理经济
增长率中靠要素生产率提高获得的比例进一步上升为80.5% 这说明日本的经济增长已经变成高
度集约化1973-1991 年18 年间经济增长年份的增幅一般都不大增长率最高年份是1988 年
为6.2% 其次是1977 1979 年均为5.3% 经济衰退年份降幅也不大仅有一年即1974 年负增
长降幅为1.4% 经济增长过程表现为中低速稳定增长
5.1991 年以后,经济陷入“零增长”
随着1986-1990 年形成的“泡沫经济”在1991 年的崩溃导致了进入90 年代日本空前的经
济衰退1991--1997 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下降为1.7% 而1997 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于
刚刚恢复一点元气的日本经济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导致1997 年的增长率降到-0.7% 1998 年度
的增长率为1.9 这是因为民间需求完全崩溃仅凭政府1998 年4 月提出的总额超过16 万
亿日元的综合经济对策已无法支撑特别是由于金融机构惜贷民间特别是由于金融机构惜贷
民间企业的设备投资已跌至-10.1% 是自1993 年来的首次下跌空前的经济衰退不仅使日本蒙
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和经济上的损失也给世界经济特别是亚太地区的经济带来了诸多不利影

日本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变化
库兹涅茨在一系列关于经济增长的著作中提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知识存量的增加劳动
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结构方面的变化从日本最具代表性的高速增长时期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到
技术创新资本投入带来了高的经济增长率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分析50 年代中期以后日本的技术革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 以
合成纤维塑料电视等家庭电气设备为代表的新产品核心产业的蓬勃发展2 生产向高速
化大型化和连续化发展企业越来越追求规模效益3 原材料革命石油化学工业开始兴
起4 自动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企业的经营组织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提高技术水平的一个方
法是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据日本政府统计技术进口在50 年代每年平均230 件60 年代猛
增到1000 件进入70 年代后每年超过2000 件截至1975 年12 月为止日本一共引进外国技
术25777 件通过对引进的技术迅速“日本化” 对主要工业部门进行了生产技术的全面革新到
60 年代末日本的钢铁工业纤维工业化学工业及机械工业等的技术水平居世界最前列
从70 年代中叶开始经过了两次石油危机和日元升值的冲击日本的经济开始进入低投入
高效率的低速增长阶段日本工业也进入大力发展技术与知识密集型工业的时期80 年代初提出
了“科学技术立国”战略加速发展高技术密集型工业日本工业化自进入技术与知识密集型工业
阶段并向高技术密集型工业发展以来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慢
从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可见由于引进新技术和加强对工人的技术训练和管理人员的管理水
平的培训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指数以1955 年为100 1970
年为604 年平均增长率为12.7% 提高了5 倍这一点从表-1 中也可以看到进入60 年代后
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对经济高速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
表-1 高速增长的要素单位%
年份实际增长率就业者增长率生产率增长率
1950~195510.92.78.21955~19608.72.26.51960~19659.71.78.01965~197012.21.810.4
资料来源香西泰高度成长的时代日本评论社1981 年
库兹涅茨在其著作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和生产结构中指出,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
是:”人均产出增长率的加速伴随着一个同样明显的生产结构变化率的加速.”日本的快速经济增长
同样体现了产业结构的变化.50 年代初,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提出了规划产业结构的两条基准:把
生产率上升高和收入弹性高的产业作为战略产业,重点发展.从这两条基准看,重工业比轻工业,轻
工业比农业占优势.日本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正是以农业为主导到以轻工业为主导再到以重工业
为主导发展的.图2 就显示出日本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
1960 年时,农业,建筑业,纺织业,通讯业及商业是主要产业,1985 年时,金属加工业,机械,电
机及汽车工业已成长为日本的主要产业,第二产业的变动趋势大致为先升后降再趋于稳定.第二产
业是以“产业结构高度化”为目标,有计划发展的,首先是工业化,接着是重化学工业化,知识密集化
和现在的电子信息化.早在1986 年,电子工业的产值就已经超过汽车工业,成为日本第一大产业.
资料来源日本银行调查局国际比较统计1985 年,1991 年,1996 年
日本经济企划厅2010 年的选择1991 年
与美国相似,日本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也是很快的,从GNP 来看,1970 年服务业产值仅占全
国GNP 的49.5%,1983 年增加到57.9%,1987 年增加到59%;从就业人数看,1970 年服务业从业人
员仅占全日本从业人员的47.3%,1983 年增加到56.6%,1987 年增加到58%,就业比率大大高于第
一,二产业.不仅如此,在各产业内部服务性业务所占的比中也有所提高用于直接生产产品的人
员费用的比例在下降1987 年就业人员中直接从事生产的人员仅占总就业人数的13.7
企业费用中增长最快的也是教育培训费试验研究费处理调查资料费计算及服务费等
第二节日本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不外乎包括资源劳动力资金技术和制度本节就对这些因素进行
了具体的剖析
一高投资高储蓄与高速度增长
日本经济增长根源的分析开始于渡边-依加佐1967 1968 的著名研究以及由大日川组
织的希多茨贝西大学小组分析日本经济增长的根源以战前和战后两个时期的长期时间序列数据
为基础佐滕1971 和大日川-罗索夫斯基1972 认为在50 年代中期战后日本经济从战
争毁坏中恢复到战前经济水平并开始了新的经济增长其主要根源是总要素生产率TFP 的巨
大上升即快速技术进步在这一期间的经济增长中TFP 的贡献是相当大的大多数经济学家
认为是30-40% 渡边-依加佐1967 认为是70% 佐腾认为是30-45% 1950-1960 年间TFP
占优势的增长主要来源于用迅速增长的国内资本积累来支持从西方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并且安
装在国内另一方面此间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小于资本投入的贡献50 和60 年代劳动
投入对经济增长总量的贡献小于20% 据生产率与中美日经济增长研究中的数据和分析
根据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 计算1960-1970 年日本名义GNP 平均每年增长16.0%
1970-1980 年是11.63% 同期实际GNP 的增长率分别达到10.23%和4.75% 1960-1985 年其
间劳动生产率几乎提高了4 倍资本生产率提高了大约30% 劳动和资本之间存在较高的替

就GNP 总量而言1960 年日本是440 亿美元人均468 美元1985 年增加到1340 亿美
元人均11098 美元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2.6% 产出增长的根源可分解为总量技术变化率和总
量资本及劳动投入的贡献在1960-1985 年间平均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部门生产率对于总量
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是14% 54% 32% 劳动投入的年均增长率是1.72% 在60 年代其增长率超
过2% 石油危机后由于节约了劳动费用在1970--1975 年是负增长资本投入在1960--1985
年的年均增长率是7.61%,尤其是在60 年代, 资本投入的年均增长率超过10% 虽然石油危机之
后增长率恶化但平均仍超过5% 1960--1985 年间部门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2.2% 其中1960-
-1972 年是3.41% 1972--1985 年是1.11% 石油危机后部门生产率的增长率也异常地恶化
了比石油危机前降低了30% 结论是在日本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有极大的贡献在60 年代
高增长时期尤其是1965-1970 年部门生产率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40% 而在石油危
机之后尽管劳动投入增长率衰退而劳动投入的贡献明显增加了
日本经济增长的根源大约32%归因于技术变化55%归于资本投入13%归于劳动投入日本
经济快速增长来自技术变化的迅速增长以及资本投入的积累产出和投入的配置变化是日本经济
的主要因素60 年代后期的高速增长是以民间的固定资本投资为主导的以著名的“伊梵诺景
气”时期的1966-1970 年
为例此其间日本民间企业设备投资的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2.8% 但是从1970-1973 年民间设
备投资失去了引导经济增长的主导地位经济增长率开始由公共需求及民间最终消费支撑石油
危机后的1975-1978 年对经济恢复起重要作用的是出口和公共需求的增长从1978 年开始
日本的经济增长率渐趋下降此时出口的增加对经济增长作出了贡献而且固定资本投资也再次
开始推动经济的增长但不如60 年代后期那样强劲有力从表-2 可以看出经济增长率与投资增
长率的关系
表-2 经济增长率和投资增长率的变化(1966-1984 年) (单位%)
年份经济增长率投资率投资率名义实际名义实际名义实际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16.1 17.2
18.5 17.7 17.9 10.1 14.7 21.8 19.1 10.6 12.3 11.5 10.2 8.5 8.2 7.0 5.0 4.0
6.410.5 10.4 12.5 12.1 9.5 4.3 8.5 7.9 -1.4 2.7 4.8 5.3 5.2 5.3 4.3 3.7 3.1 3.2
5.130.4 32.1 33.3 34.5 35.6 34.3 34.1 36.4 34.8 32.5 31.2 30.2 30.4 31.6 31.6
30.7 29.7 28.2 27.827.6 29.4 31.4 33.2 35.4 35.4 35.8 37.4 34.4 33.0 32.4 32.0
33.0 33.0 31.6 31.5 30.8 29.7 29.615.5 17.9 18.8 20.2 21.1 19.1 17.5 18.5 18.4
16.4 15.2 14.2 13.7 14.8 15.7 15.5 15.1 14.8 15.312.2 14.2 15.5 17.2 18.8 17.6
16.6 17.7 17.0 15.6 14.9 14.3 14.3 15.3 15.7 15.9 15.8 15.8 16.6 注投资率=
总固定资本投资额/国民总支出*100%; 投资率= 企业设备投资额/国民总支出
*100%; 资料来源经济企画厅国民经济计算年报1986 年版
高积累和高储蓄支撑了日本的高投资1952-1970 年间日本的积累率高达33.71% 日
本的积累率1955 年是25.1%,60 年代一直保持在35%以上,到1970 年高达39.1% 1952-1960
年日本GDP 的年均增长率为8.31% 同期年均积累率为25.23% 1961-1970 年GDP 的年均增
长率上升到10.76%以后同期的年均积累率也进一步提高到34.52% 可见其积累率的上升是建
立在GDP 的提高的基础之上的
战后日本企业的资本结构中外部资本的比重远远大于内部资本在外部资本的来源中以
商业银行的贷款为主日本的储蓄率比欧美各国都高也是日本高速增长的一个反映在高速增
长时期日本的家庭储蓄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是逐步上升的1955 年为9.2% 1960 年为
14.9% 1965 年为16.8% 1970 年为19.9% 1972 年为21.0% 1974 年为25.3% 1975 年为
23.0% 这一指标远远高出同期欧美各国的储蓄率
日本高速增长的资金来源中还有一个利用外资的问题不过日本政府对吸收外资一直采取
谨慎的态度目的是限制外国资本在本国竞争以保护本国企业的发展1950-1970 年之间日
本净利用外资只有95 亿美元大约只占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2.15%
二经济增长中的人力资本因素
生产者是生产力中的决定性因素,教育优势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关键战后
日本之所以能够通过大量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获得经济发展上的成功根源就在于重视教育重
视发展相应的科技队伍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日本政府重新改组了旧
的教育体制使之更加大众化和社会化主要特点是
大力普及高中学生的技术职业教育推行“高中多样化”政策除设有普通课程外还设有
工农商水产卫生等职业课程1966 年设在职业高中的学科有218 种1975
年达245 种职业高中的学生经过一定的科学考察后就可以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
书一到社会上就业很快就会成为有关生产部门胜任的技术工人或职员这对提高
企业的生产效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重视教育的多样化培养大量的技术人员和科研人才战后日本的四年制正规大学发展很
快1950-1975 年不仅在数量上从200 所增加到400 所而且毕业生人数也从1.9
万人增加到31.3 万人其中还包括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高级科技人才这些人成
为日本科技队伍的主力军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保证
重视对在职工人和技术人员的广泛业务训练提高他们的技术业务水平以适应日益发展的
现代化生产的需要从而获取高额利润大公司大企业一般都设有单独的专门教育
机构负责长期或短期的培训因此职业技术教育成为日本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

“日本式”教育=学校教育的彻底性由此产生了能够掌握先进技术的高质量的优秀劳动力下
表是日本1960-1985 年间积累对增长的积极作用从世行的计算可以看出增长的58%归功
于较高的小学入学率中学入学率紧随其后而有形投资的作用位居第三
1960-1985 年间积累对增长的积极作用
对增长的积极作用全部预测增长的百分比小学入学率中学入学率人口增长平均投资
/GDP2.72 1.94 0.10 1.8058 41 2 38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东亚的奇迹
1955 1975 年日本教育经费从4373 亿日元增加到96114 亿日元增长了20 倍日本教育
经费占国民收入的比重1955 年为6 1960 年为5.7 1965 年为6.8 1970 年为5.8
1975 年为7.7 1968 年日本受过9 年以下教育的人数比例为55.3 1977 年为43.9
下降11.4 同期受过12 年教育的人数比例从33.6 上升为40.7 上升7.1 受
高等和中等技术教育的人数由10.3 上升为14.6 上升4.3 战后日本国民教育水平的
提高使劳动者的素质大大提高据日本经济研究中心的资料由普通教育所引起的劳动力
的质量指标年均提高幅度1953 1960 年为0.3 1960 1965 年为0.2 1965 1970 年
为0.4
三经济增长中的产业政策
世界银行把产业政策定义为政府为改变产业结构促进以劳动生产率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所进
行的努力生产率为基础的增长可能源于学习技术改造或赶上世界先进经验的努力日本实施
了一套最具系统性的政策以调整产业结构
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是日本是一个集团化的国家其产业政策的立足点主要是以大
企业作为调节的对象日本在50 年代后开始实行的一些有意识的政策调整被公认是一种颇为有
效的经济增长模式对于经济集约化的高速增长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
1957 年经过战后的恢复时期日本制定了新的长期经济计划期望通过国际收支的改进和
资本积累的增进使实际GDP 的年增长率达到6.5% 并促进日本经济结构实现制造业中的工业化
和农业中的现代化
1958 年正在担任日本开发银行经济研究所所长的下村治通过对国内和国外的供给能力的数
量分析认为日本经济已经进入了“历史的勃兴时期” 他论证了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潜力提出
著名的“下村理论” 认为当时的日本经济具有强大的增长潜力政府应该采取积极政策调动日
本经济的增长潜力高速地发展国民经济“下村理论”在当时引起了日本上下的很大震动下村
治批评了岸信介内阁的“新长期经济计划”的保守性和紧缩的财政政策池田勇人首相从战略高度
支持了“下村理论” 1960 年池田内阁以此为根据制定了著名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这是日本
经济进入高增长时期的开端确定了在下一个十年中收入翻一番和实际GNP 每年增长率为7.2%
该计划的目标一是使经济增长极大化二是鼓励市场上参与者的竞争实现资源的有效分配三
是发展基础结构提高私营部门的产业活动的生产率四是逐步消除二元经济结构60 年代初期
日本经济的这些短期和长期目标已经在连续后面的1/4 世纪的经济增长过程中逐渐实现该计划
的历史意义在于政府用经济计划的形式明确了产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因而可以认为是高速发
展时期日本产业政策的具体化
日本早期产业政策的目的在于鼓励这样一些行业即在国际市场上面临具有收入弹性的需
求具有规模经济和高固定成本并有借鉴经验的潜力这一政策出了纯经济上的考虑外也考
虑到某些行业对本国的士气及在国际上所受尊敬程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后来产业政策
的重点范围缩小并集中在技术方面例如鼓励为大规模电路建立技术基地在早期受到格外关照
的行业包括炼钢汽车制造纺织造船和炼铝业而后来则是电子和半导体业直到70 年代早
期日本的产业政策由许多部分组成政府向大型企业提供指导性贷款并保护国内市场以帮助
企业实现静态的和动态的经济规模通产省将外汇分配给大型企业并尽力保证对外国公司的技
术的支付既不过高也不重复还要求获得许可证的公司与其它日本公司分享他们的信息相对较
高程度的保护作法也做为帮助企业出口成功战略的一部分直到1978 年整个制造业的平均实际
保护率是22 正是由于这么高的保护率使得制造业进口产品很少
日本政府对经济的中长期管理是以产业政策为重点以通产省为中心展开的通产省的产
业政策的核心是产业结构高级化政策通产省大约每10 年提出一个“产业结构设想” 60 年代初
提出了“重化学工业化”设想70 年代初又提出了“发展创造性的知识密集型产业”设想作为中长
期宏观管理的指导方针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够在不长的时间里得到十分迅速的发展主要是由于
60 年代中实现了重化学工业化设想通产省在每个时期都制定产业部门政策把产业分为成长产
业新兴产业衰退产业和一般产业对成长或新兴产业实行保护和扶助政策对衰退产业实行
调整或救济政策
日本产业政策的目标始终是使新兴工业免于外国竞争的冲击并通过各种政策促进出口的增
长通产省的作用也主要表现在以下4 个主要方面为所有的产业建立所需的基础设施在各产
业之间分配资源对个别的产业实行结构调查扶持中小型企业的发展60 年代政府优先支持的
产业包括造船电力合成纤维化肥石化机械电子钢铁和煤炭工业等政府的产业
政策对于具有规模经济要求的产业来说是成功的如钢铁工业而对于不具有规模经济要求的
产业如煤炭工业来说就收效甚微通产省制定产业政策的目的是强化企业的自我能力采取
的措施包括组织大规模的企业兼并协调投资规划以避免生产能力过剩帮助中小型企业走向
专业化制定全面的能源政策等
进入70 年代通产省改变了过去追求增长的产业政策转而重视污染治理和环境问题政策
的制定也更多的基于功能方面的考虑而减少了有选择的激励机制泡沫经济崩溃后为了恢复
增长通产省公布的“1995 年度通商产业政策的重点”包括五个方面1.通过强化市场机能推进经
济改革整顿社会资本2.通过开拓新的经济领域促进产业结构转变3.推进综合性能源政策
4.以自我负责为基础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5.建立协调的对外经济关系和研究地球环境问题对
策等由此可以看出1995 年新政策的重点是继续推进强化市场机能整顿社会资本和推行新产
业结构政策的三位一体的经济改革从有选择性的激励机制到功能性的激励机制从经济高速增
长时期的以竞赛为基础的竞争到90 年代的以市场为基础的竞争是日本产业政策的特点的变化
日本政府的产业政策有着基本的功绩那就是根据一定的政策目的以很少的成本将有限
的资源调动起来的能力在日本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诸如在市场协调设备调整及技术开发等过
程中这种能力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然而基于许多所谓的行业法进行的行政指导以及政府与
民间企业之间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产生了不透明的利与权的结合进入90 年代后的证券及银行
业的一系列丑闻就是在这种不透明且封闭的结构中产生的而且由“系列”所象征的企业之间的
合作也关系着各种好处“纵向”系列的生产系列在零件的共同开发等方面发挥了作用不过
系列关系也时常成为进行不透明的互惠交易的温床如果这种关系互相渗透对外必定会加强封
闭为了维护企业之间有效的合作必须严厉地排除这种不透明不公正的关系和习惯日本模
式的资本主义被认为是以政府控制和干预为特征的但在90 年代后日本仍旧固守高速经济增长
时期的经营方式坚持大规模的工业发展日本企业采用独有的终身雇佣制在经营困难时也不
愿裁员日本的金融汽车建筑零售等许多行业都存在严重壁垒外国企业很难进入日本国
内市场与其竞争市场机制无法充分发挥作用这些都是人们对泡沫经济后的日本经济体制进行
的反思
四经济增长重的贸易拉动
促进出口战略通过采用基本政策和干预手段鼓励出口高速增长是日本使用的很成功的
干预手段在日本激励出口的措施对于进口替代和出口之间是中性的促进出口的措施与保护
国内市场的措施共存对工业和企业而言促进出口的措施是为了促进特定出口工业的发展通
过提供出口信贷补贴和将本国货币贬值抵消对国内市场的保护日本鼓励出口的措施主要有
减免出口税优先给出口产业和企业分配外汇允许出口厂商实行特别折旧制度建立出口准备
金制度降低出口厂商的风险负担允许贸易商结成卡特尔允许它们在价格商品数量和质量
等方面结成关于出口以及进口的协定等等
“贸易立国” 向来就是日本的重要国策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日本的出口贸易依存
度1950 年为18.3 1960 年为24.9 1971 年达到34.4 70 年代以后一些主要工业品
如汽车船舶合成纤维等的贸易依存度都在55 以上有的甚至高达85 以上1960 年6
月日本正式发表了内阁会议通过的贸易和汇兑自由大纲标志着日本经济开始向开放体制
转换这个大纲规定了日本经济自由化政策的基本方向方针和步骤日本推行的贸易自由化
一方面是适应了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也是把贸易自由化作为增强国际竞争能力的手
段1950-1975 年的25 年间日本出口贸易扩大了67 倍出口扩大一方面使日本主要产业建立
起大批量生产体制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加强了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能力加速了技术
革新的步伐日本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出口商品结构的重化学工业化和出口市场的多面化十
分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是战后日本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之一尤其是70
年代后整个经济处于稳定发展期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但对外贸易却以较快的速度发展成为
支撑这一时期日本经济能够继续超过其他国家发展速度的一个主要因素首先对外贸易扩大了
原料和燃料的来源保证了重化学工业的高速发展其次对外贸易扩展了国外市场扩大了重
化学工业品的销路最后对外贸易改善了国际收支增加了外汇储备
根据中村隆英的出口增长率理论假定进口额的大小完全依赖于出口额的大小进口于GNP
的比值是稳定的则出口增长率进口增长率经济增长率的上限这一因果关系成立日本之所
以能够维持较高的出口增长率其原因如下第一国内资源低生产率的制约必须依靠进口来解
决而保持出口的高增长对维持进口是至关重要的第二当时世界性出口规模的扩大第三
日本出口量对世界进口量的弹性系数一直保持在2.0 左右即日本以世界贸易增长率两倍的速度
不断扩大出口这一变化标志着在国际市场中日本产业的竞争能力得到了加强出口迅速增长
的结果带来了日本开放程度的扩大
日本开放程度的变化(%)
1970 年1980 年1985 年1988 年0.190.250.230.11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东
亚的奇迹
第三节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与发展潜力
一9 0 年代后经济衰退的原因
泡沫经济的崩溃使日本陷入较长时期的低增长阶段1993 年的阪神大地震和日元连续升
值1996 和1997 年的金融危机及政局动荡更使日本金融界负债累累企业元气大伤投资急
剧下降经济回升乏力在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导向型转化过程中困难重重归纳日本经济增长
停滞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生产能力过剩劳动生产率大大降低
大规模的设备投资曾是支撑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最重要因素但现在这个因素的作用被
大大降低了日本许多产业的生产能力已经严重过剩迫使企业不得不削减设备投资1998 年
度日本的民间企业设备投资比1997 年度缩减了12.4% 由于企业减少设备投资目前日本制造
业厂房和设备的平均年龄已经超过美国同行业的水平根据日本开发银行的推算日本国内制造
业厂房和设备的平均年龄在1997 年是10.5 年而美国早在1996 年就已经降到10.2 年日本
企业的过剩设备和过剩投资造成国内供大于求的局面阻碍企业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
制造业设备的老化也阻碍了国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降低1994--1996
年日本的劳动生产率增长连续三年在12 个发达国家中位居第11 位
科技后劲不足错过了80 年代后期的信息革命浪潮
作为一个追赶型的国家日本的经济发展主要是靠引进欧美国家的科技成果加以消化
和创新而取得的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高科技领域和基础科学的研究因此在当今需要技术创
新的情况下日本就没有了这方面的后盾日本科研经费虽然也不少但是80%以上来自私人企
业因而长期重技术开发轻科学研究日本科学家发表的论文仅占世界科学路论文总数的
8% 远低于欧盟的28%和美国的36% 在过去的30 年中日本靠开发别国发明的录像机存储
器和数控机床等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在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后再也无法靠模仿或开发他国科研成果
前进80 年代形成的制造业的全球性竞争优势又使其盲目自负未能及时认识到信息产业所产
生的数字化和小型化的意义因而错过了80 年代后期的信息革命浪潮与美国产业差距越来越
大再加上日本的官僚主义使电脑技术难以推广信息高速公路的思想雏形虽然产生于日本
但最终被美国先用而且在广泛吸收和引进国外优秀的技术人才方面日本远没有美国具有强
大的吸收能力
据日本经济审议会的预测到2020 年日本将出现36 万科技人员的缺口从事高深层次
研究的高级人才更是非常匮乏从每10 万人口中的博士人数看理科为美国的19% 工科为美
国的42% 这可能是日本在基础研究方面落后于美国的原因之一每年能培养100 名以上博士的
理工科大学美国有47 所日本仅有3 所这对日本亟待加强的基础研究是一个致命的弱点
产业结构调整滞后
日本在战后形成的追赶欧美型的产业结构日益暴露其局限性主要问题在于相对优势产
业相对劣势产业和非贸易部门之间存在生产能力和效率之间的巨大差距形成日本产业结构上
的“三重构造型” 特定的相对优势产业具有较高的生产能力和效率带来贸易的大量出口劣势
产业方面的输入低于优势产业的输出产生了大量的贸易黑字带来日元升值的压力优势产业
必须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和效率如此循环造成国内的“产业空洞化”现象国内各部门成本的
提高限制了新兴产业的创立日本经团联会长认为日本经济正面临着“制造业空洞化” “金
融业空洞化” “信息空洞化” “技术空洞化” 其中“制造业空洞化”是最严重的日本的出口长
期以来主要依靠制造业中的4 大类汽车电子产品精密仪器和钢材现在“制造业空洞化”致
使曾是日本经济增长主要动力的制造业占日本GDP 的比重从20 年前的30%以上下降到目前的不
到22%
今后几年内将是一个“大竞争时代” 只有支配知识产业才可能在竞争中获胜制造业与知
识产业的不同之处在于当制造业的生产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收益递减”的情况而
知识产业则与此相反呈现“收益递增”的局面日本的制造业是强大的在整个世界占优势但
在金融证券流通和信息软件等领域欧美却占有明显的优势日本的银行和证券业都是靠
“效仿他人”或以“综合性”的方式经营的缺少战略性美国经过80 年代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已
成功地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并开始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日本如果没有在高技术领域和知识密集
型产业中占优势经济增长的动力没有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从出口转向内需其经济也难以恢
复生机早在80 年代后期美国信息产业产值占GDP 的比例已超过60% 据OECD 的预测统计显
示1979 年日本信息产业的产值占GNP 的35.4% 预计到2000 年这一比重将上升到48% 而美
国到2000 年时信息产业产值占GDP 的比例将达到90% 因此日本在后工业社会中与美国的
差距是非常明显的
经济体制调整失误
日本是属于行政导向型的市场经济的国家战后为了弥补市场缺陷政府实施了广泛的国家
规制但是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科技的进步以及信息化和全球化在全世界的迅速发展当初
建立规制的基础已开始弱化规制体系的消极作用越来越显现国家规制的大量存在使市场经
济机制的作用受到限制后发效应的消失和“制度疲劳”的出现使违背市场经济规则带来的问题
暴露无遗与欧美之间贸易摩擦的频繁发生更显露出经济结构的闭塞性和排他性高技术产业
的创业动力的关键在于政府作用和教育体制日本建立的经济体系对大公司的依赖性太大这种
环境不利于新创办的公司通过规制来维持垄断结构日益不切实际因此“日本式的大公司产
业政策”阻碍了新创办公司阻碍了支持信息产业发展的中小企业的发展
在向以市场机制为中心的新的经济和社会体制的转变迟迟不得进展如果继续保存旨在保
护既得利益的历来的政治和经济体制依然采取以公共事业为中心的财政政策最终的结果只会
造成财政赤字的增大和企业外流
金融机构存在巨额的不良债权影响经济的复苏
高新技术要想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必须有金融业尤其是风险投资的大力支持这一点已
经在美国得到印证泡沫经济的崩溃使日本金融机构背上了沉重的不良债权包袱到1998 年9
月末日本所有银行对各自不良债权审核的结果总额高达730270 亿日元这使得银行不愿意
向企业贷款并千方百计地收回以前放出的款项这就造成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筹资困难致
使许多企业破产1998 年度由于银行“惜贷”造成的企业破产数目达656 件比1997 年度增加了
73.1% 由于近两年来以政府出台一系列稳定金融形势的法案和银行自身加大改革力度为背
景银行的处境已有明显好转收益状况的改善使1999 年度不良债权的实际处理额比原来的计
划处理额有了大幅增加从而使不良债权问题的严重性相对下降但是问题在于不良债权问题
处理并非没有完结而且至今还时有反复企业倒闭数量的增加特别是象崇光百货商店那样的
大型破产事件的相继发生增加了不良债权问题处理的难度使得老病未除又添新灾按照国际
通货基金IMF 在2000 年9 月11 日公布的国际金融市场报告中所做的试算到2000 年3 月
末为止日本17 家大银行尚未处理的不良债权损失额仍多达21 万亿日元估计不良债权余额
将达65 万亿日元可见不良债权的处理仍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财政危机严重削弱了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
日本一直奉行凯恩斯主义的赤字财政政策政府的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财政收支日
益失去平衡日本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中财政危机最为严重的国家自泡沫经济崩溃以后大型景
气对策的不断出台使日本财政状况日趋恶化1996 年桥本内阁时期鉴于经济形势的一度好转曾
着手进行财政改革一方面大幅提高了消费税另一方面大量消减了公共投资但此后的经济萧
条不仅使得财政改革随之宣告破产也注定了桥本内阁下台的命运使得小渊内阁只能重新回到
“景气优先”的方针上来不言而喻这一方针所必然导致的无疑是公共投资数量的急剧增加和税
收的减少结果是政府发行国债的数量与日俱增财政危机愈演愈烈1999 年日本政府的债务
余额达500 万亿日元之巨与名义GDP 比率为105.4 100 在财政预算支出中用于偿还国债本
息部份的比重高达24.4% 可见现行财政政策虽然对刺激当前的景气恢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也顾此失彼,留下了巨大的后患所以很多人对于它究竟能维持多久持有疑问大藏大臣宫泽
喜一在回答记者专访时曾明确表示今后将不会编制景气刺激型的预算,言外之意今后要对预
算和公共投资的规模以及公共投资内容进行调整显然这说明目前的森喜朗内阁在坚持小渊内
阁所制定的景气优先原则时,表现出很大的灵活性,在财政政策的调整问题上实际上做的是两手准
备尽管目前经济形势出现好转但还没有达到能够使日本政府从景气恢复与重建财政顾此失彼
的困境摆脱出来的程度因此事实上如何实现向重建财政过渡的问题事实上并没有得到解决
受到财政危机的制约日本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和余地已经十分有限
综上所述日本经济增长的停滞并不是个别的局部的问题而是综合的体制性的问
题面对困境1997 年初日本政府提出了六大改革方案包括财政结构改革金融体制改
革行政改革产业结构改革社会保障机制改革和教育改革但是改革的过程与结果还是一个
未知数通产省也确定了11 个“有增长潜力的行业”进行重点扶植并以新型批发业信息服务
业住房建筑业垃圾处理业和娱乐业为重中之重来带动经济的增长据政府统计“有增长
潜力的行业”目前多为中小企业85%以上的信息服务业的企业雇工人数都在100 人以下通产
省在扶植资本密集型的大型企业方面有成功经验但是如何恢复中小企业的活力却是这一政府
部门面临的新课题
西方不少经济学家认为日本官方准备采取的措施没有完全抓住问题的要害放松对企业
的管制改革经济体制才是日本经济恢复增长的根本出路所在
如何评价日本经济的发展能力
就目前来看尽管日本经济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利因素但同时也有不少经济增长的有利
条件
从国内来看日本具有如下一些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有利条件
勤劳的国民和高素质的劳动力
日本是世界上国民受教育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教育的发达使国民的平均素质得到提高这
是日本能够实现经济赶超在许多科研领域走在世界前列的宝贵的基础条件这个基础在今后仍
将存在并且有可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当前日本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造就合乎21 世纪国
内外形势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如果教育改革取得成功将为21 世纪的日本经济发展奠定坚实
的基础
大量的储蓄和充裕的资金
战后日本的储蓄率一直是发达国家中最高的随着人口结构的老龄化整个社会的储蓄
率反而增加1990 1995 年日本的老龄化率由12.05 上升到14.57 同期的个人平均储
蓄倾向由12.1 上升到13.1 到1996 年3 月日本的个人存款余额约为5.7939 万亿美元
分别相当于日本和美国1996 年名义GDP 的126%和76.6 日本资金的充裕程度也反应在对外
收支方面日本是主要发达国家中经常收支盈余最多的国家1995 年达到了1112.5 亿美元日
本资金的充裕还体现在外汇储备方面到1997 年10 月末日本的外汇储备已达到2281.5 亿美
元这说明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里日本经济发展基本上不存在资金方面的障碍
三拥有丰富的技术积累和较强的实用技术开发能力
同美国相比日本的强项在于实用技术开发能力和精加工能力强将技术产品化的经验积
累丰富一个国家的技术实力强弱不仅要看它的基础科学研究方面的发明或发现还要看它能
否将这些发明和发现转变为产品日本具有较强的实用技术开发能力是其能够在未来维持经济
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有利因素日本可以充分发掘以往的技术发现和发明通过对现有的各种
发明的组合和再开发创造出新的产品同样可以带动经济的增长
四发展优先的企业传统和文化
日本企业文化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把企业的发展放在优先的地位这与欧美有着明显
的差异同欧美相比日本企业的经营是以企业的长远发展为目标其具体表现是日本的股票
分红率虽然低有时甚至不分红但企业把经营的获利用于大规模增加新产品开发的投资使企
业的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迅速扩大近年来日本出现了要求重视股东利益的呼声这种呼声
有其一定的道理总的来看对股东利益的重视以及股东对企业经营发言权的提高不致于彻底
走到否定企业传统文化的程度将发展放在首位的企业经营方式根植于企业的传统文化是日
本企业文化的特长之一不管是在过去追赶的年代还是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它都构成日
本经济发展的文化底蕴
从国际环境上看也有不少日本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首先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
为世界的主流世界对发展民用产业的需求迅速膨胀日本在开发实用技术和民用产业上具有优
势可以利用这种优势加快本国经济的发展其次经济领域的国际竞争所具有的重要性突出起
来由于日本对国际市场的变化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上日本也是走在前
面的因此日本具有明显的优势第三日本处在经济发展活跃的亚太地区这一地区的大多数
国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亚太地区具有经济增长的总趋势这对日本而言也是一个有利的外部
条件
虽然日本经济困难重重但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少数国家之一日本经济仍有增长的潜
力按照函数推测法测算日本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在通货膨胀率不变的前提下可达到的最大限
度的增长率即使资本和劳动力最大限度地得到利用所能形成的适度增长率在过去的20 年间
的变化是70 年代后期80 年代大致为4 左右1992 年以后明显下降不到2.5 今后日
本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大约在2.5%左右这就是说如果日本能够克服其经济体制中的弊端在
今后的10-20 年内经济将恢复常速增长
参考书目
1 “生产率与中美日经济增长研究”
李京文,D.乔根森,郑友敬,黑田昌裕等著; 1993 年,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罗伯特.M.索洛等著; 1991 年1 月, 商务印书馆
3 “日本的起飞与选择” 郭昭烈著1993 年12 月上海人民出版社
4 “日本经济论” 桥本寿朗著1997 年4 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5 “日本现代化研究” 刘天纯著1995 年5 月东方出版社
6 “1997-1998 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滕藤谷源洋主编1998 年2 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7 “论日本的设备投资主导型经济增长”
江瑞平杜亚军著日本学刊1998.1
8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换”
张纪康著世界经济情况1997.9.30
9 “东亚的奇迹” 1993 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
10 “冷战后的日本经济”
孙景超张舒英主编1998 年10 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1 “日本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及其前景”
田中景池元吉著世界经济2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