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占领江南时,掠夺的资源能够覆盖占领成本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2:50:40
侵略战争是一项代价高昂的冒险活动。入侵者必须承担由此而来的各种成本,如派遣部队的开支,维持军事占领的费用等;这些开支和费用只有从占领区掠夺,别无他法。被占领区遭受战争所带来的各种创伤和损失:财产流失,基础设施毁坏,生产能力下降,而且所有这些破坏都不可能迅速恢复。农场主丧失劳动力、耕畜和市场。集中在城镇工业区的工厂易遭到入侵者的轰炸和没收;即使还有能力投入生产的企业,如我们在镇江案例中所看到的那样,也因为缺少原材料和可靠的运输系统而关闭。

除了恢复战争创伤的费用外,还有复苏经济的成本:重新开放交通要道,保证投资的安全,补充被战争损毁的资产等。如果不立即投入生产,“占领政府”将无所依靠,无生存能力;这反过来又使政府无力支付必要的经济投入,来规避财政瘫痪的恶性循环。地里没有庄稼,政府的税收将无从谈起;如果没有经费雇用警察来保护征税人员,即使有收成也白搭。

伪政府最初的困境是其在短期内不能收回成本,合法的财政收入枯竭,战后重建费用又很庞大。不稳定因素有增无减,且继续蔓延,到占领中期,入不敷出。在这章的结尾,我将思考日本征服长江流域的成本问题,它汲取的资源能支付占领的成本吗?尽管数据不完整也不太可靠,但能说明其汲取的资源不足以支付成本。既然如此,那么合作者又能得到什么奖赏呢?可是,就有那么多人愿意去赌一把。



镇江没有设防。当长江下游地区的县城被日军陆续占领时,国民政府内政部下令:凡日军有可能推进的路线,坚壁清野,撤走所有的运输工具。当时的镇江是江苏省的省会,沪宁铁路和大运河在此交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且易受攻击,因此它是日军打击的重要目标。有钱人最先逃离,他们躲到上海或者远离长江的地方;接着省府和市府的官员于11月中旬开始撤离,23日前大部分人都走了,这时镇江只剩下少数巡警在交通路口值勤;24日,银行也关门了。此时日军已断断续续地开始空袭。三天后,日军对镇江进行狂轰滥炸,那些还在犹豫要不要逃走的人这时拿定了主意。但此时从长江水路逃离已不可能,因为政府和军队征调了所有的船只。对大多数人来说,唯一的选择就是用双脚逃到西南面的小山里。到11月底,该市的21万居民或该县的47.6万人口到底还有多少没撤走,已无法估计了。

那些留下的人,有的无处可去,有的年纪太大跑不动,有的留下来照看家当。在这批留下的人中还有很多伤兵,他们是在东边战场受伤的。伤兵是从丹阳或东南面乘火车到这里的,也有人花了好几天时间从运河上乘船而来。可是现在没有更多的交通工具将他们带走了,他们滞留在火车站的站台上、城墙边的驳船里,患病、痛苦、死去,一天半后,镇江国民政府驻军撤离,留下一小部分人殉职。最后一批国民党官员也离开了,大街上留下了大量的标语鼓励人民“保卫镇江”。

中国军队撤离镇江九天后,日军第十三和十一师团的两个支队从东门入城。12月8日中午,一阵枪响,宣布他们进城了。日军不断地炮击城外少数仍坚守阵地的中国军队。居民躲避家里,大门紧闭。第二天一早,抢劫便开始了。在日军军官的指挥下,有组织地、彻底地搜查了市内的每一户人家,翻箱倒柜,扯坏撬开所有的地方,搜劫财物,搬走了所有能搬动的东西。祖宗的画像也被当作有价值的艺术品带走了。电灯装置被砸碎了,灯泡被取走了,大概日军灯泡已用完了。他们把不想要的东西扔到大街上,一把火烧掉。抢劫持续了很多天,每天士兵都闯入居民住所五六次,寻找他们在第一次、第二次、第二十次落下的东西。

第一轮抢劫后的一两天内,大火开始燃烧。大概有十天,烟雾弥漫,夜间“满天红光”。焚烧具有选择性,但凡城市较繁荣的地区如主要的商业区都毁于一旦,还有为数众多的学校以及该省五座最有名的佛教寺庙也化为灰烬。 “宣抚班”的报告承认,占领镇江后,日本兵可能毁掉了这座城市60%的商业区。



“宣抚班”到达镇江的时间不十分清楚。“满铁上海事务所”给“特务部”的3月份报告上记有镇江“宣抚班”抵达的时间,是12月19日,但镇江“宣抚班”的工作报告说他们是26号开始工作的。“满铁”报告是根据“宣抚班”工作日志编写的,第一项工作的时间是26号,记录了“宣抚班”和驻防部队司令官的一次会议,讨论如何获取食物供应难民的问题。第二天,“宣抚班”班长中山四郎和他五个职员一起去省医院难民营,现场调查情况。某日军军官集合大照电气公司的难民,做了一场报告,宣扬日军士兵是非常守纪律的,他们应受到难民极大的尊敬。这或许是中山四郎试图给人们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但是他失败了。

再现沦陷时期一个县的财政运作状况是不容易的,部分原因是缺乏统计数据,部分原因是大多税收没有记录,大多支出记录不规范。大多数县财政记录冗长、互相矛盾完全不可靠,但镇江有所不同,最起码其文献记录要比其他县稍好些,因为加藤总结了1938年秋冬季的预算概要。这些资料包括不断变化但前后一致的信息,例如,10万元的救济金是宣抚班从前镇江商会会长账户上没收的,加藤于1938年12月5日将之移交给“县公署”。这些信息集中在一篇关于镇江经济的文章中,发表在《南京新报》上,试图暗示县政府和镇江人民努力恢复经济和财政支付能力(二者不是一回事)。这个资料揭示了日军被武装反抗势力所激怒,而且日军也无法提供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正常治安环境。

战前镇江经济包括高度商业化的农村经济和少量的城市工业经济。刚开始,“宣抚班”不明白这些经济是如何运作的,其资源是由什么组成的。他们被初生的现代工业弄得心烦意乱,因为他们试图从这里找到经济发展的动力。加藤在1938年8月报告中插进了简短的镇江经济分析,他花了几个月时间才弄清楚镇江的繁荣主要是依赖商品流通。工业对沦陷时期的镇江也很重要,但关键部分是商业,而且商业也不依靠镇江的物品,而是取决于水路交通网的有效运转。

镇江市城墙内的经济还仰仗诸多因素,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需要资本雄厚的商人来操作和促进商品贸易。加藤迫切希望中国人的生意尽快恢复运行。正如返回人口的多少与发行通行证的数量具有相关性一样,商业繁荣的标志是“自治会”发放的营业执照数量。他的报告中通常包括这些。截止到 1938年2月底,有 1239个商家接到营业执照,大多数是小规模的服务性行业。最多是茶馆(169个);其次是小商品零售点,出售油、酒、干货(87个);再次是米店(65个)、五金店(34个)和肉店(32个);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小商小贩,这是镇江大多数男人所从事的业务。

然而,这不是加藤想召集的那种大商人和大工厂主,希望他们站到“占领政府”一边,来推动商业经济大规模发展。他还希望日本商人来复兴镇江的商业经济,但在占领初期,他也只有想想而已,根本无法实现。日本人只在城市商业区建立小的零售店,2月份注册了几个,接下来的几个月越来越多。到5月,加藤很兴奋地报告说,城市人口已达15万。他指出,日商的存在是“有利于”镇江经济复兴的三个因素之一。但日本商号数量不多,四个月后,加藤统计只有 18家商号与扬州进行贸易,再加上 20个餐馆老板和小零售商。尽管他们为经济复兴带来了具有重要意义的资本并参与经济活动,但还没有达到加藤的期望,他要解决下半年已迫在眉睫的谷物短缺问题。

9月份的财政记录中,“县公署”预算显示月财政收入下降到可怜的 6500元,这大多数来自于货物搬运税;另一方面,月支出费用达到49,333元。 “县公署”仍在办公,但财政收入岌岌可危。所以,必须要重建本县战前财政的基础:田赋。“宣抚班”决定敦促“占领政府”的中方人员制定税收目标:10月份完成一万元的征收目标; 11月底使田赋征收系统恢复正常。整个占领期间,向土地所有者征收田赋,一直是本县财政收入无法企及的幻想。前四个月各区累计征收的田赋只占国民政府时期的1%。失望之余,加藤于11月下旬召集区长会议,向他们施加压力:必须改进征收方法,提高征收数量。

镇江财政赤字日益加深,并不是管理者经营不善、腐败或短视,主要原因是战争带来的经济危机。1939年1月底,《南京新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通过对比战前镇江的谷物产量和流通量来估算下一年的情况。它是以最中立的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语气来介绍这些信息的,没有作评论,也没有得出结论。有心的读者或许会被这糟糕的情形吓坏,也或许不会。该县战前生产大米300,000担(大约合20,000公吨),估计1939年将颗粒无收。该县战前消费大米500,000担,预计1939年的消费量下降40%。该县战前出口面粉100万袋,预计1939年只能达到这个数据的 40%。后来证明这还是个乐观的估计,1月份面粉厂因小麦短缺而关闭。当人们看到这些数据时,应该一点也不奇怪。镇江是个谷物净进口县,因为战前该县消费的粮食是产出的近两倍,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真正的问题是该县大米流通减少一半,小麦流通减少三分之二。在夏季前,加藤明白了商品流通是镇江经济的关键。流通量缩减是本地经济陷入危机的根本原因,但它无力依赖自身财力来解决这个危机。

1939年1月上旬,郭“知事”派主管救济工作的第二负责人去苏州恳求“省政府”资助。一周后,他又向“省政府”申请,说镇江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与此同时,他全力以赴对付冬季的来临。郭自己拿出一些钱缝制了100套冬衣,分发给穷人。他的慷慨激发了其他慈善家又捐赠了100套衣服。然而,这不是普通的衣服,因为每件上衣的背后都印有醒目的两句话:“致力中日亲善,支持东亚和平”。为了在公共场所粉饰“占领政府”,郭在镇江老公园的中央移栽了一些樱花树。《南京新报》向读者许诺,这些樱花树在春天里将绽放出美丽的花朵。但是这些园林里的宣传,除了吸引日本人的眼球外,有谁会留意?



征服合算吗?彼得•利伯曼(Peter Liberman)有一本著作就以此为书名。书中指出,一个国家征服另一个国家能增加物质资源,进一步增强其经济基础。对占领者来说,这些新增资源的多少是变化不定的,它依赖于被占领国的经济发展程度和占领者严加管制的意愿。战争期间只能维持生存的农业国是没有什么资源可被占领者榨取的。被占领国要具备相当程度的现代经济成分——特别是工业化、有效的运输和信息等基础设施,这样占领者才有利可图,否则,剩余产品太少,汲取费用太高。入侵时的战争破坏程度也影响占领者的获利前景,因为恢复现代工业所需的时间取决于损失的大小,因此也影响着占领者的汲取能力。至于占领者,利伯曼发现,其限制条件是是否打算积极无情地捞回征服成本。“占领政府”的经济汲取率不可避免地低于本国政府控制时期。如果占领国不愿意强迫被占领国服从,那么汲取率将降到零。占领者必须试图通过严厉的镇压迫使被占领国屈服,尤其是被占领国民族主义情绪特别强烈的时候。

利伯曼研究得出,1937至1945年日本占领中国,维持占领的费用庞大,而从这些支离破碎的占领地区汲取财富和资源的前景暗淡,且贯穿战争之始终。中国当时现代经济部门极其不发达,以至于不能快速产生回报;其通信设施落后,以至于不能执行高压政治;民族主义力量又是如此强大,以至于日本占领者不支付巨额镇压费用就无法进行经济剥削。

从沦陷时期的镇江来看,证实了利伯曼的观点,日本人没能收回征服成本,然而原因不是缺少残酷暴力。从各项指标来看,本地经济在征服时期的生产能力低于沦陷之前。本地大部分行业要么任其崩溃,要么在补贴下开工生产。这取决于日本人的理解,对战争重要的经济部门进行补贴,其他的任其自生自灭。不可能计算出日本人占领镇江到底花了多少钱,但是有证据表明,在经济上,日本人从镇江几乎没有捞到好处。

这个证明不完善,因为这章只涉及占领第一年的情况。巩固和强化征服,一年时间可能不充分。但是接下来的几年,仍没有巩固的迹象,因为《南京新报》上零零星星刊文证明,经济不稳定仍在继续。1939年7月,好几篇文章报道了镇江农村动荡不安。报纸很有把握地说,正在准备清乡,然而第二年春天的饥荒使这个地区更难获得安全了。最终于1941年夏开始“清乡”,中国士兵被派遣到农村地区,并在已“清乡”的地区构筑篱笆墙。但是士兵们白天搭起的篱笆墙,晚上就被游击队烧毁了,游击队烧毁的速度几乎与士兵们建造的速度一样快。当士兵们建造了91公里的篱笆墙时,2/3已化为灰烬。1943年3月一个更全面的计划开始执行,但是农村地区依然无法控制。由于没有足够的经费来整合农村地区的合作者,日本人无法将镇江农村地区纳入到“占领政府”的控制之下,也无法汲取农村地区的资源。只有镇江市在新政权里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合作者和反抗者一样都付出了巨大的成本。我们不知道合作者是否合算,但占领者确实不合算。侵略战争是一项代价高昂的冒险活动。入侵者必须承担由此而来的各种成本,如派遣部队的开支,维持军事占领的费用等;这些开支和费用只有从占领区掠夺,别无他法。被占领区遭受战争所带来的各种创伤和损失:财产流失,基础设施毁坏,生产能力下降,而且所有这些破坏都不可能迅速恢复。农场主丧失劳动力、耕畜和市场。集中在城镇工业区的工厂易遭到入侵者的轰炸和没收;即使还有能力投入生产的企业,如我们在镇江案例中所看到的那样,也因为缺少原材料和可靠的运输系统而关闭。

除了恢复战争创伤的费用外,还有复苏经济的成本:重新开放交通要道,保证投资的安全,补充被战争损毁的资产等。如果不立即投入生产,“占领政府”将无所依靠,无生存能力;这反过来又使政府无力支付必要的经济投入,来规避财政瘫痪的恶性循环。地里没有庄稼,政府的税收将无从谈起;如果没有经费雇用警察来保护征税人员,即使有收成也白搭。

伪政府最初的困境是其在短期内不能收回成本,合法的财政收入枯竭,战后重建费用又很庞大。不稳定因素有增无减,且继续蔓延,到占领中期,入不敷出。在这章的结尾,我将思考日本征服长江流域的成本问题,它汲取的资源能支付占领的成本吗?尽管数据不完整也不太可靠,但能说明其汲取的资源不足以支付成本。既然如此,那么合作者又能得到什么奖赏呢?可是,就有那么多人愿意去赌一把。



镇江没有设防。当长江下游地区的县城被日军陆续占领时,国民政府内政部下令:凡日军有可能推进的路线,坚壁清野,撤走所有的运输工具。当时的镇江是江苏省的省会,沪宁铁路和大运河在此交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且易受攻击,因此它是日军打击的重要目标。有钱人最先逃离,他们躲到上海或者远离长江的地方;接着省府和市府的官员于11月中旬开始撤离,23日前大部分人都走了,这时镇江只剩下少数巡警在交通路口值勤;24日,银行也关门了。此时日军已断断续续地开始空袭。三天后,日军对镇江进行狂轰滥炸,那些还在犹豫要不要逃走的人这时拿定了主意。但此时从长江水路逃离已不可能,因为政府和军队征调了所有的船只。对大多数人来说,唯一的选择就是用双脚逃到西南面的小山里。到11月底,该市的21万居民或该县的47.6万人口到底还有多少没撤走,已无法估计了。

那些留下的人,有的无处可去,有的年纪太大跑不动,有的留下来照看家当。在这批留下的人中还有很多伤兵,他们是在东边战场受伤的。伤兵是从丹阳或东南面乘火车到这里的,也有人花了好几天时间从运河上乘船而来。可是现在没有更多的交通工具将他们带走了,他们滞留在火车站的站台上、城墙边的驳船里,患病、痛苦、死去,一天半后,镇江国民政府驻军撤离,留下一小部分人殉职。最后一批国民党官员也离开了,大街上留下了大量的标语鼓励人民“保卫镇江”。

中国军队撤离镇江九天后,日军第十三和十一师团的两个支队从东门入城。12月8日中午,一阵枪响,宣布他们进城了。日军不断地炮击城外少数仍坚守阵地的中国军队。居民躲避家里,大门紧闭。第二天一早,抢劫便开始了。在日军军官的指挥下,有组织地、彻底地搜查了市内的每一户人家,翻箱倒柜,扯坏撬开所有的地方,搜劫财物,搬走了所有能搬动的东西。祖宗的画像也被当作有价值的艺术品带走了。电灯装置被砸碎了,灯泡被取走了,大概日军灯泡已用完了。他们把不想要的东西扔到大街上,一把火烧掉。抢劫持续了很多天,每天士兵都闯入居民住所五六次,寻找他们在第一次、第二次、第二十次落下的东西。

第一轮抢劫后的一两天内,大火开始燃烧。大概有十天,烟雾弥漫,夜间“满天红光”。焚烧具有选择性,但凡城市较繁荣的地区如主要的商业区都毁于一旦,还有为数众多的学校以及该省五座最有名的佛教寺庙也化为灰烬。 “宣抚班”的报告承认,占领镇江后,日本兵可能毁掉了这座城市60%的商业区。



“宣抚班”到达镇江的时间不十分清楚。“满铁上海事务所”给“特务部”的3月份报告上记有镇江“宣抚班”抵达的时间,是12月19日,但镇江“宣抚班”的工作报告说他们是26号开始工作的。“满铁”报告是根据“宣抚班”工作日志编写的,第一项工作的时间是26号,记录了“宣抚班”和驻防部队司令官的一次会议,讨论如何获取食物供应难民的问题。第二天,“宣抚班”班长中山四郎和他五个职员一起去省医院难民营,现场调查情况。某日军军官集合大照电气公司的难民,做了一场报告,宣扬日军士兵是非常守纪律的,他们应受到难民极大的尊敬。这或许是中山四郎试图给人们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但是他失败了。

再现沦陷时期一个县的财政运作状况是不容易的,部分原因是缺乏统计数据,部分原因是大多税收没有记录,大多支出记录不规范。大多数县财政记录冗长、互相矛盾完全不可靠,但镇江有所不同,最起码其文献记录要比其他县稍好些,因为加藤总结了1938年秋冬季的预算概要。这些资料包括不断变化但前后一致的信息,例如,10万元的救济金是宣抚班从前镇江商会会长账户上没收的,加藤于1938年12月5日将之移交给“县公署”。这些信息集中在一篇关于镇江经济的文章中,发表在《南京新报》上,试图暗示县政府和镇江人民努力恢复经济和财政支付能力(二者不是一回事)。这个资料揭示了日军被武装反抗势力所激怒,而且日军也无法提供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正常治安环境。

战前镇江经济包括高度商业化的农村经济和少量的城市工业经济。刚开始,“宣抚班”不明白这些经济是如何运作的,其资源是由什么组成的。他们被初生的现代工业弄得心烦意乱,因为他们试图从这里找到经济发展的动力。加藤在1938年8月报告中插进了简短的镇江经济分析,他花了几个月时间才弄清楚镇江的繁荣主要是依赖商品流通。工业对沦陷时期的镇江也很重要,但关键部分是商业,而且商业也不依靠镇江的物品,而是取决于水路交通网的有效运转。

镇江市城墙内的经济还仰仗诸多因素,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需要资本雄厚的商人来操作和促进商品贸易。加藤迫切希望中国人的生意尽快恢复运行。正如返回人口的多少与发行通行证的数量具有相关性一样,商业繁荣的标志是“自治会”发放的营业执照数量。他的报告中通常包括这些。截止到 1938年2月底,有 1239个商家接到营业执照,大多数是小规模的服务性行业。最多是茶馆(169个);其次是小商品零售点,出售油、酒、干货(87个);再次是米店(65个)、五金店(34个)和肉店(32个);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小商小贩,这是镇江大多数男人所从事的业务。

然而,这不是加藤想召集的那种大商人和大工厂主,希望他们站到“占领政府”一边,来推动商业经济大规模发展。他还希望日本商人来复兴镇江的商业经济,但在占领初期,他也只有想想而已,根本无法实现。日本人只在城市商业区建立小的零售店,2月份注册了几个,接下来的几个月越来越多。到5月,加藤很兴奋地报告说,城市人口已达15万。他指出,日商的存在是“有利于”镇江经济复兴的三个因素之一。但日本商号数量不多,四个月后,加藤统计只有 18家商号与扬州进行贸易,再加上 20个餐馆老板和小零售商。尽管他们为经济复兴带来了具有重要意义的资本并参与经济活动,但还没有达到加藤的期望,他要解决下半年已迫在眉睫的谷物短缺问题。

9月份的财政记录中,“县公署”预算显示月财政收入下降到可怜的 6500元,这大多数来自于货物搬运税;另一方面,月支出费用达到49,333元。 “县公署”仍在办公,但财政收入岌岌可危。所以,必须要重建本县战前财政的基础:田赋。“宣抚班”决定敦促“占领政府”的中方人员制定税收目标:10月份完成一万元的征收目标; 11月底使田赋征收系统恢复正常。整个占领期间,向土地所有者征收田赋,一直是本县财政收入无法企及的幻想。前四个月各区累计征收的田赋只占国民政府时期的1%。失望之余,加藤于11月下旬召集区长会议,向他们施加压力:必须改进征收方法,提高征收数量。

镇江财政赤字日益加深,并不是管理者经营不善、腐败或短视,主要原因是战争带来的经济危机。1939年1月底,《南京新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通过对比战前镇江的谷物产量和流通量来估算下一年的情况。它是以最中立的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语气来介绍这些信息的,没有作评论,也没有得出结论。有心的读者或许会被这糟糕的情形吓坏,也或许不会。该县战前生产大米300,000担(大约合20,000公吨),估计1939年将颗粒无收。该县战前消费大米500,000担,预计1939年的消费量下降40%。该县战前出口面粉100万袋,预计1939年只能达到这个数据的 40%。后来证明这还是个乐观的估计,1月份面粉厂因小麦短缺而关闭。当人们看到这些数据时,应该一点也不奇怪。镇江是个谷物净进口县,因为战前该县消费的粮食是产出的近两倍,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真正的问题是该县大米流通减少一半,小麦流通减少三分之二。在夏季前,加藤明白了商品流通是镇江经济的关键。流通量缩减是本地经济陷入危机的根本原因,但它无力依赖自身财力来解决这个危机。

1939年1月上旬,郭“知事”派主管救济工作的第二负责人去苏州恳求“省政府”资助。一周后,他又向“省政府”申请,说镇江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与此同时,他全力以赴对付冬季的来临。郭自己拿出一些钱缝制了100套冬衣,分发给穷人。他的慷慨激发了其他慈善家又捐赠了100套衣服。然而,这不是普通的衣服,因为每件上衣的背后都印有醒目的两句话:“致力中日亲善,支持东亚和平”。为了在公共场所粉饰“占领政府”,郭在镇江老公园的中央移栽了一些樱花树。《南京新报》向读者许诺,这些樱花树在春天里将绽放出美丽的花朵。但是这些园林里的宣传,除了吸引日本人的眼球外,有谁会留意?



征服合算吗?彼得•利伯曼(Peter Liberman)有一本著作就以此为书名。书中指出,一个国家征服另一个国家能增加物质资源,进一步增强其经济基础。对占领者来说,这些新增资源的多少是变化不定的,它依赖于被占领国的经济发展程度和占领者严加管制的意愿。战争期间只能维持生存的农业国是没有什么资源可被占领者榨取的。被占领国要具备相当程度的现代经济成分——特别是工业化、有效的运输和信息等基础设施,这样占领者才有利可图,否则,剩余产品太少,汲取费用太高。入侵时的战争破坏程度也影响占领者的获利前景,因为恢复现代工业所需的时间取决于损失的大小,因此也影响着占领者的汲取能力。至于占领者,利伯曼发现,其限制条件是是否打算积极无情地捞回征服成本。“占领政府”的经济汲取率不可避免地低于本国政府控制时期。如果占领国不愿意强迫被占领国服从,那么汲取率将降到零。占领者必须试图通过严厉的镇压迫使被占领国屈服,尤其是被占领国民族主义情绪特别强烈的时候。

利伯曼研究得出,1937至1945年日本占领中国,维持占领的费用庞大,而从这些支离破碎的占领地区汲取财富和资源的前景暗淡,且贯穿战争之始终。中国当时现代经济部门极其不发达,以至于不能快速产生回报;其通信设施落后,以至于不能执行高压政治;民族主义力量又是如此强大,以至于日本占领者不支付巨额镇压费用就无法进行经济剥削。

从沦陷时期的镇江来看,证实了利伯曼的观点,日本人没能收回征服成本,然而原因不是缺少残酷暴力。从各项指标来看,本地经济在征服时期的生产能力低于沦陷之前。本地大部分行业要么任其崩溃,要么在补贴下开工生产。这取决于日本人的理解,对战争重要的经济部门进行补贴,其他的任其自生自灭。不可能计算出日本人占领镇江到底花了多少钱,但是有证据表明,在经济上,日本人从镇江几乎没有捞到好处。

这个证明不完善,因为这章只涉及占领第一年的情况。巩固和强化征服,一年时间可能不充分。但是接下来的几年,仍没有巩固的迹象,因为《南京新报》上零零星星刊文证明,经济不稳定仍在继续。1939年7月,好几篇文章报道了镇江农村动荡不安。报纸很有把握地说,正在准备清乡,然而第二年春天的饥荒使这个地区更难获得安全了。最终于1941年夏开始“清乡”,中国士兵被派遣到农村地区,并在已“清乡”的地区构筑篱笆墙。但是士兵们白天搭起的篱笆墙,晚上就被游击队烧毁了,游击队烧毁的速度几乎与士兵们建造的速度一样快。当士兵们建造了91公里的篱笆墙时,2/3已化为灰烬。1943年3月一个更全面的计划开始执行,但是农村地区依然无法控制。由于没有足够的经费来整合农村地区的合作者,日本人无法将镇江农村地区纳入到“占领政府”的控制之下,也无法汲取农村地区的资源。只有镇江市在新政权里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合作者和反抗者一样都付出了巨大的成本。我们不知道合作者是否合算,但占领者确实不合算。
你的想法有问题。二战爆发的主因是产能过剩,其它的都是结果。战争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殖民地的意义也是如此。宗祖国可以向殖民地倾销商品,而那些没有殖民地的后起工业国产能过剩只能发动战争消耗产能。
仅仅是靠它本土和满洲的收入鬼子哪能发动的了太平洋战争。
华北驻屯军从41年开始已实现就地征粮。至于东北就更不要说了,每年从东北征集的各种粮食资源一直支撑日本大东亚战略,所谓镇江的问题,只不过是新占领区的问题和兵力问题。
非洲那类殖民地经济,估计也要靠矿产木材来平衡,人员效率太低
实际上即便是到了44年,日本的占领区内(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日本对各种物资的掠夺还是大于自身的消耗的,换句话来说,宏观的看,日本“以战养战”的军国主义经济体制是行之有效的。

但是(啥事都怕这个但是),为啥上面俺说“宏观的看”呢,因为日本的后勤学思路实在是太感人了(不是特指局部战场和战役的后勤,更多的时候需要上升到战区,甚至是国家经济体系的高度进行物资调配),而且要命的是层次越高问题越大,加上美国人也不停地做“贡献”,最后形成了这样一种情况:

   四面打仗,到处掠夺,东北的铁,南洋的橡胶、婆罗门的石油,东南亚的大米等等,单就总量来说每一样抢来的都比实际消耗的要多,但实际却是每样东西都奇缺————东西抢了不少,但缺乏一个成功的物流体系(往高了说就是国民经济体系),把该用的东西输送到该用的地方去。

  打个更简单的比方,本土出产棉布,东南亚可以抢到优质的大米,于是经过鬼子物流体系的运作之后,本土的居民衣着光鲜的饿死,东南亚的“皇军”每天只能吃得饱饱的裸奔。。。。。

因为作为一个岛国,本子的战时经济体系,对于物流和物资的调配,以及海上运力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认识的太天真了。最后每种物资都有富裕(指生产、掠夺的总量大于实际的消耗量),但是运力严重不足,无法把该用的东西输送到真正需要的地方去。出现了“公司每个部门都在盈利,但是公司最后倒闭了”这种奇葩现象。
实际上即便是到了44年,日本的占领区内(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日本对各种物资的掠夺还是大于自身的消耗的, ...
绕来绕去就还是一个实力问题。
问:为什么后勤不济生产力不足?因为运力不足。为什么运力不足?因为美国潜艇破交。为什么没办法增加反潜护航和大量补充运输船?因为生产能力不足………………
如果真的是入不敷出,那鬼子早放弃占领了。
没价值。休息。
如果真的是入不敷出,那鬼子早放弃占领了。
撤退又不可能  只能占中心点城市,然后土共在广大乡村来去自如建根据地。
幼稚!人家谋求的是长期吞并!你以为日本打一枪就回家啊
关键是抢了东西运不回日本啊~猎杀潜航玩过吗?米国潜艇等着呢~哈哈哈
仅仅是靠它本土和满洲的收入鬼子哪能发动的了太平洋战争。
恰恰是因为资源不够,所以才南下的。(1940年鬼子就推不动了)
关键是抢了东西运不回日本啊~猎杀潜航玩过吗?米国潜艇等着呢~哈哈哈
美国潜艇发威都得1943年末了。
这篇文章有意思
美国潜艇发威都得1943年末了。
马克十四的问题对老手很大~他们都是正中几乎九十度侧面~鱼雷不炸~对于新手不是问题~因为打的都不准~哈哈~经常小角度命中~反而是炸了~~~
马克十四的问题对老手很大~他们都是正中几乎九十度侧面~鱼雷不炸~对于新手不是问题~因为打的都不准~哈哈~ ...
鱼雷如果没问题,战果得翻一番……
豹较瘦 发表于 2015-11-19 00:32
仅仅是靠它本土和满洲的收入鬼子哪能发动的了太平洋战争。
你这也纯粹是拍脑袋发明历史,事实就是日本还真就是单靠本土的血,去补贴中国战场的巨坑,连东北对日本都是亏损的

  为什么发动太平洋战争?就是因为日本经不起在中国的长期亏本,不得不去东南亚抢一把。


日本的原定战略是一口一口吃,结果打着打着暴走了,改了主意要一口吞,然后消化不良就出不去了。
testora 发表于 2015-11-19 00:35
华北驻屯军从41年开始已实现就地征粮。至于东北就更不要说了,每年从东北征集的各种粮食资源一直支撑日本大 ...
纯属胡说八道,我要把史实摆出来,你根本都接受不了

1,不要说华北,华北日军是巨亏的,而且还得从东北调粮,而东北有限的粮食也是日本亏本弄出来的
2,日本侵华战争第三年,日本经济就破产了

你以为呢?用现代战争的成本,去进攻一个当时连矿产资源和初级农产品产量在全球都是倒数的穷大国,靠掠夺能抵消那天文数字的成本?

天真还是缺少起码常识?





znbcr 发表于 2015-11-19 01:12
实际上即便是到了44年,日本的占领区内(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日本对各种物资的掠夺还是大于自身的消耗的, ...



你说了一大堆,除了自欺欺人,就是骗那些没一丁点常识的人。


“这样,企划院对经济国力的判断就极为悲观。我国国力于1938年度达到最高水平,1939年开始下降,在日中战争第三年就处于严重状态。 不管陆、海军的武器装备生产如何增长,基础国力还在不断下降,国家计划没到日中战争第三年就开始破产。 ”



                                         --------日本《大东亚补给战》



“日本的力量究竟还有多大?外强中干是我国今日的写照。时间一长就维持不住了,畑陆相也是这样认为的。”“加重了中央统帅部首脑的痛苦和压力”-------39年10月就任陆军参谋次长泽田茂的困惑
(日)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卷三第一分册P96,中华书局1981年版。



紧随粮食危机而来的是电力与煤炭危机,由于煤炭不足,发电量只能满足80%的需求,为此,日本大搞经济管制,1940年7月7日,又下令禁止奢侈品生产及销售,将电风扇,收音机等均列为奢侈品,
  而对日本来说,对其侵华战争影响最大的是资源危机,到1941年,日本所控制的资源只能满足煤炭需求量的88.3%,石油的18.4%,铁矿石的42.4%,铜的43%,铝的15%,铅锌的18.4%,

在侵华战争的巨大消耗下,日本在1936-1941年的国际收支逆差达50亿日元,黄金外汇已所剩无几,以至日本不得不开始动用战略储备物资,而日本采取的扩大出口,压缩进口,掠夺占领地,对外借款等各种办法均已无效。


 以主要战略物资的生产指数为例,以1938年为100,普通钢材由1940年的93降至1941年的87,煤炭由126降至124,铜由105降至89,柴油由50降至36,碱由73降至65[8]359。由上观之,军需生产投资过大,导致日本国内工业结构失调,严重削弱了日本的综合国力。从1939年起,日本国力以大约10%的速度逐年下降。到1941年,即太平洋战争尚未爆发前,由于侵华战争,日本国力衰退已达到最严重的时期


  -------------这就是你所谓的“通过战争掠夺中国的结果”?
  侵华战争爆发前的日本(包括台湾,朝鲜及伪满)对外依赖度为:铁矿石52.3%,铁矾土100%,橡胶100%,石油80%,盐63%,棉花及羊毛99.9%,废钢铁67%,铜.铝.铅锌等均为一半及一半以上, 日本扩充军备,发展重工业,虽然使军事重工生产得到很大发展,如钢材产量1929年为203万吨,至1936年为410万吨,煤产量1931年为2800万吨,1936年为4100万吨,化学工业增长1.5倍,而资源进口也为之大增,仅石油进口一项,即从1931年的228万千升增长至1936年的451万千升,导致国际收支逆差大增,1936年1-6月,出超2.7亿日元,而1937年的同期,则入超6.2亿日元,3-7月的黄金输出额为3亿日元,实际情况则更坏,1936年全年,日本入超1.29亿日元,扣除对伪满的出超2.46亿日元,实际入超达3.76亿日元,1937年的入超达6.38亿日元,扣除对伪满及侵华日军占领地区的出超3.21亿日元,实际入超9.59亿日元,而到了1939年,在大幅度的削减了民用物资进口之后,日本的进口为29.18亿日元,出口为35.76亿日元,但扣除对无法获取黄金外汇的“日元圈(伪满及侵华日军占领地区)”进出口,进口为22.35亿日元,出口为18.29亿日元,日本经济力的不足,在1939-1940年度即开始表面化。首先出现的是粮食供应不足,1939年的日本本土之大米需求量为8千万石,比1936年上升了近1千万石,而在侵华战争爆发前,日本本土每年需从台湾,朝鲜输入1300-1400万石大米,而此时,由于战争的因素,日本本土的粮产量自1939年起即一直在下降,自台湾,朝鲜输入大米由于战争及当地的军需等因素,输入额逐年下降,1938年为225万吨,1939年为145万吨,1940年则为48万吨,日本为此想尽了办法,下令农民要将生产的大米及麦子等粮产品,除自己食用及种子外,都要以官价卖给政府,实行粮食配给,禁止一般的饭店,餐馆出售米饭,大力宣传食用代用食品,规定早饭不能超过1日元,中饭2.5日元,晚饭5日元,即便如此,仍有900万石的缺口,为此,日本不得不拿出2亿日元的外汇向法属印度支那,泰国进口了800万石大米,

再看看日本人的《大东亚补给战》

  “钢铁工业由于矿石、生铁和废钢铁不足,10-30%的炼钢、轧钢设备停工待料。钢材尤为不足,减产30%。 ”
  “这样,企划院对经济国力的判断就极为悲观。我国国力于1938年度达到最高水平,1939年开始下降,在日中战争第三年就处于严重状态。
  不管陆、海军的武器装备生产如何增长,基础国力还在不断下降,国家计划没到日中战争第三年就开始破产。 ”


  显然在满洲重工业开放没有成型的时候,日本本不该短缺的矿石开始供应不足了.这也就是为什么37年38年间日本钢铁产量持续下降的原因

  "铁矿石也是88%依靠进口和从海外运进。其中,90%从英属马来亚、海峡殖民地和中国进口,部分则从满洲和朝鲜运进。"
  可见,日本37年之前铁矿的12%是本土开采,79.2%从英属马来亚、海峡殖民地和中国进口,其余8.8%靠满洲和朝鲜运输



  -------------这就是你所谓的“实际上即便是到了44年,日本的占领区内(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日本对各种物资的掠夺还是大于自身的消耗的”?


以主要战略物资的生产指数为例,以1938年为100,普通钢材由1940年的93降至1941年的87,煤炭由126降至124,铜由105降至89,柴油由50降至36,碱由73降至65




znbcr 发表于 2015-11-19 01:12
实际上即便是到了44年,日本的占领区内(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日本对各种物资的掠夺还是大于自身的消耗的, ...



你说了一大堆,除了自欺欺人,就是骗那些没一丁点常识的人。


“这样,企划院对经济国力的判断就极为悲观。我国国力于1938年度达到最高水平,1939年开始下降,在日中战争第三年就处于严重状态。 不管陆、海军的武器装备生产如何增长,基础国力还在不断下降,国家计划没到日中战争第三年就开始破产。 ”



                                         --------日本《大东亚补给战》



“日本的力量究竟还有多大?外强中干是我国今日的写照。时间一长就维持不住了,畑陆相也是这样认为的。”“加重了中央统帅部首脑的痛苦和压力”-------39年10月就任陆军参谋次长泽田茂的困惑
(日)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卷三第一分册P96,中华书局1981年版。



紧随粮食危机而来的是电力与煤炭危机,由于煤炭不足,发电量只能满足80%的需求,为此,日本大搞经济管制,1940年7月7日,又下令禁止奢侈品生产及销售,将电风扇,收音机等均列为奢侈品,
  而对日本来说,对其侵华战争影响最大的是资源危机,到1941年,日本所控制的资源只能满足煤炭需求量的88.3%,石油的18.4%,铁矿石的42.4%,铜的43%,铝的15%,铅锌的18.4%,

在侵华战争的巨大消耗下,日本在1936-1941年的国际收支逆差达50亿日元,黄金外汇已所剩无几,以至日本不得不开始动用战略储备物资,而日本采取的扩大出口,压缩进口,掠夺占领地,对外借款等各种办法均已无效。


 以主要战略物资的生产指数为例,以1938年为100,普通钢材由1940年的93降至1941年的87,煤炭由126降至124,铜由105降至89,柴油由50降至36,碱由73降至65[8]359。由上观之,军需生产投资过大,导致日本国内工业结构失调,严重削弱了日本的综合国力。从1939年起,日本国力以大约10%的速度逐年下降。到1941年,即太平洋战争尚未爆发前,由于侵华战争,日本国力衰退已达到最严重的时期


  -------------这就是你所谓的“通过战争掠夺中国的结果”?
  侵华战争爆发前的日本(包括台湾,朝鲜及伪满)对外依赖度为:铁矿石52.3%,铁矾土100%,橡胶100%,石油80%,盐63%,棉花及羊毛99.9%,废钢铁67%,铜.铝.铅锌等均为一半及一半以上, 日本扩充军备,发展重工业,虽然使军事重工生产得到很大发展,如钢材产量1929年为203万吨,至1936年为410万吨,煤产量1931年为2800万吨,1936年为4100万吨,化学工业增长1.5倍,而资源进口也为之大增,仅石油进口一项,即从1931年的228万千升增长至1936年的451万千升,导致国际收支逆差大增,1936年1-6月,出超2.7亿日元,而1937年的同期,则入超6.2亿日元,3-7月的黄金输出额为3亿日元,实际情况则更坏,1936年全年,日本入超1.29亿日元,扣除对伪满的出超2.46亿日元,实际入超达3.76亿日元,1937年的入超达6.38亿日元,扣除对伪满及侵华日军占领地区的出超3.21亿日元,实际入超9.59亿日元,而到了1939年,在大幅度的削减了民用物资进口之后,日本的进口为29.18亿日元,出口为35.76亿日元,但扣除对无法获取黄金外汇的“日元圈(伪满及侵华日军占领地区)”进出口,进口为22.35亿日元,出口为18.29亿日元,日本经济力的不足,在1939-1940年度即开始表面化。首先出现的是粮食供应不足,1939年的日本本土之大米需求量为8千万石,比1936年上升了近1千万石,而在侵华战争爆发前,日本本土每年需从台湾,朝鲜输入1300-1400万石大米,而此时,由于战争的因素,日本本土的粮产量自1939年起即一直在下降,自台湾,朝鲜输入大米由于战争及当地的军需等因素,输入额逐年下降,1938年为225万吨,1939年为145万吨,1940年则为48万吨,日本为此想尽了办法,下令农民要将生产的大米及麦子等粮产品,除自己食用及种子外,都要以官价卖给政府,实行粮食配给,禁止一般的饭店,餐馆出售米饭,大力宣传食用代用食品,规定早饭不能超过1日元,中饭2.5日元,晚饭5日元,即便如此,仍有900万石的缺口,为此,日本不得不拿出2亿日元的外汇向法属印度支那,泰国进口了800万石大米,

再看看日本人的《大东亚补给战》

  “钢铁工业由于矿石、生铁和废钢铁不足,10-30%的炼钢、轧钢设备停工待料。钢材尤为不足,减产30%。 ”
  “这样,企划院对经济国力的判断就极为悲观。我国国力于1938年度达到最高水平,1939年开始下降,在日中战争第三年就处于严重状态。
  不管陆、海军的武器装备生产如何增长,基础国力还在不断下降,国家计划没到日中战争第三年就开始破产。 ”


  显然在满洲重工业开放没有成型的时候,日本本不该短缺的矿石开始供应不足了.这也就是为什么37年38年间日本钢铁产量持续下降的原因

  "铁矿石也是88%依靠进口和从海外运进。其中,90%从英属马来亚、海峡殖民地和中国进口,部分则从满洲和朝鲜运进。"
  可见,日本37年之前铁矿的12%是本土开采,79.2%从英属马来亚、海峡殖民地和中国进口,其余8.8%靠满洲和朝鲜运输



  -------------这就是你所谓的“实际上即便是到了44年,日本的占领区内(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日本对各种物资的掠夺还是大于自身的消耗的”?


以主要战略物资的生产指数为例,以1938年为100,普通钢材由1940年的93降至1941年的87,煤炭由126降至124,铜由105降至89,柴油由50降至36,碱由73降至65



fugui 发表于 2015-11-19 02:58
如果真的是入不敷出,那鬼子早放弃占领了。
天真和拍脑袋自卑的人就是多


看看日本人自己的交待


  “这样,企划院对经济国力的判断就极为悲观。我国国力于1938年度达到最高水平,1939年开始下降,在日中战争第三年就处于严重状态。 不管陆、海军的武器装备生产如何增长,基础国力还在不断下降,国家计划没到日中战争第三年就开始破产。 ”



                                         --------日本《大东亚补给战》



“向中国战场投入如此大的兵力和巨额军费这一事实,足以说明最终日本是败给了中国。根据以上的数字分析,能够再次清楚地看到中日之间15年的战争在整个亚洲太平洋战争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
P-196


  “可以说,当时的处境是,面临注定的战败,虽然想要撤军,但已深深陷入泥沼而不能自拔,最终陷入了持续损兵折将、加剧国力消耗的困境。‘中日十五年战争’自以柳条沟事件为起因发生的九一八事变开始,经卢沟桥事件而发展为全面战争,耗尽了日本的主要战力,国力亦疲惫不堪。在战争之初,中国不堪一击以及压制论弥漫了日本政府和军部,舆论界和媒体也大肆宣扬对中国的战争必胜。在这样的国内舆论形势下发动了侵华战争,陷入了如同美国对伊拉克战争一样的泥沼。为了摆脱这一困境,当时采取了对东南亚地区武力进攻的对策,并由此引发了对英美的战争。总之,对英美的战争,可以说是作为中日战争的延伸而启动的”P-198


《何谓中日战争?》日本 纐缬厚  
掠夺的原材料再多也不能在最短时间转化为扩大战争所需的工业产品,有个卵用?
鱼雷如果没问题,战果得翻一番……
是啊~游戏里最好把这项关了~吼吼吼~
是啊~游戏里最好把这项关了~吼吼吼~
WITP?           
不是成熟的工业区争夺意义不大,无法迅速补偿战争需要,虽然是农业区人比工业国还顽强难征服,大量的兵力都消耗在里面。
日本从侵华战争一开始就贩毒,进口波斯鸦片卖到中国,日军推进到哪里,就把鸦片卖到那里,后来稳定占领,日本就在华北和东北种植鸦片,拿到华东和华南贩卖,赚死了,累计利润在15亿美元以上,可买大型航空母舰8艘,加上其他收入,支付占领费用不在话下,只是把中国榨干害惨了,这个罪行从来没得到清算。
倭国在华最大的问题是,当时中国本就是穷国,经济上虽有巨大潜力但短时间内开发不出来!掳获的工业又太少,除了东北外,中国其它地区基本没有工业,不能扩大日本的工业规模和增强日本的战争能力!农业品可以抢到一些,但对日本来说意义又不是很大!反观他对华用兵,每天都要支出!枪、炮、弹药等等军需品(吃喝穿戴也不能完全由中国占领区供给,日本本土也要帮办),还有运费都得日本出钱!所以从经济上看,不能快速消灭中国,日本会被拖垮!
江平镇瑞金 发表于 2015-11-19 10:23
日本从侵华战争一开始就贩毒,进口波斯鸦片卖到中国,日军推进到哪里,就把鸦片卖到那里,后来稳定占领,日 ...

你在历史区瞎吹日本武士,又跑到这来继续哈日?笑死人,日本卖鸦片确实赚死了,但赚的钱还不够一个日本师团在中国的军费

呵呵


中国跟欧洲不一样~德国占领区除了资源还有高素质的人口跟工厂~中国太落后了~资源有~但是要把资源变成生产力就很困难~缺少电~工厂也没招~鬼子抢了大量的煤炭粮食棉花~必须运回本土加工才行~就靠上海武汉那点工业~根本养不活占领军~
WITP?
游戏里有鱼雷失效的选项~不选的话~发发命中都会炸!!哇咔咔
游戏里有鱼雷失效的选项~不选的话~发发命中都会炸!!哇咔咔
说好的史实模式呢→_→
你在历史区瞎吹日本武士,又跑到这来继续哈日?笑死人,日本卖鸦片确实赚死了,但赚的钱还不够一个日本 ...
你赚的钱连一个儿子都养不起,也能叫赚死了?笑死你,你没见过什么是赚钱吧,呵呵。中国人是好男不当兵,明朝那些流民混混组成的军队打不过日本浪人武士很正常,你说那是王直海盗,有证据吗?靠想当然胡扯,没啥意思。
说好的史实模式呢→_→
哈哈~我一般就开真实损害跟有限弹药~别的都关了~不然真的太痛苦了~
江平镇瑞金 发表于 2015-11-19 10:41
你赚的钱连一个儿子都养不起,也能叫赚死了?笑死你,你没见过什么是赚钱吧,呵呵。中国人是好男不当兵, ...
问题是你日本在中国卖鸦片的那点钱,比起日本侵华成本来确实是一个儿子都养不起。

呵呵,日本武士正规军在朝鲜被少量明军横扫,至于所谓53人横行到安徽还真是王直的海盗“其所经历八郡,转战三千里,凡人材、物力、地形,靡不了然于胸中,不杀人,不掠财,不奸妇女。周流深入,其志讵可测焉”

  日本武士会对一路如此漫长的人物地理如此熟悉?他们奔这么远,冒天大危险,跑汪直和胡宗宪的家乡歙州不为财不为女人,就为了代表汪直跟胡宗宪示威

  你说是什么?

  王直当时在日本势力何其大,“虽有一二新发番船,皆请五峰(王直)旗号,方敢海上行驶”,当时在华倭寇又是真倭仅居十一二的状况。

   你说,他们不是王直的人是什么?






  
然后呢,楼主得出结论:日本入侵中国是慈善业?
问题是你日本在中国卖鸦片的那点钱,比起日本侵华成本来确实是一个儿子都养不起。

呵呵,日本武士正 ...

请你说说,日本在华卖鸦片赚了多少钱?一个侵华师团军费又需要多少钱?这里可以不讨论你那份养不起儿子的低保,得几个大子就惊呼赚死了。同理,关于流窜中国的日本武士,你说他们是王直海盗,也请拿证据来说话,没人听你信口胡扯。
二战日本没有现代化的后勤保障体系。
江平镇瑞金 发表于 2015-11-19 11:11
请你说说,日本在华卖鸦片赚了多少钱?一个侵华师团军费又需要多少钱?这里可以不讨论你那份养不起儿子 ...
这样跟你说吧,40年,在没有什么大战事的东北,关东军一个师团一年军费约一亿日元。而在关内恶战的师团,军费无疑倍之。而抚顺煤矿的煤,是日本认为东北最优质的煤,日本开采了20年,这20年采了1亿吨煤,总利润不过2亿日元。

  你自己说,卖鸦片的钱好意思跟它们比?

可惜那就是证据,天底没有非要史书上写“这是王直的人”才能算证据的。

  你要输不起玩人身攻击,我的话保准让你难受,如何?





   

这样跟你说吧,40年,在没有什么大战事的东北,关东军一个师团一年军费约一亿日元。而在关内恶战的师团, ...
你少在这里胡扯,谁告诉你一个日本师团一年军费一亿,说出来听听。你又胡扯日本卖鸦片利润可怜,请你说说其利润究竟是多少,别跟我耍二五眼。王直的事情很简单,拿史实说话,与本国军队作战,他何曾有过如此以少胜多跨州越府的流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