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国演义》中有那么多‘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1:23:54

  文革前曾听过一个相声,逗角问为什么书名是《三国演义》,捧角说因有魏蜀吴三个国家;逗角驳之说,大部分时间只有一国,即汉,如诸侯都算国,反董卓时是十八国,后来只魏吴两国,最后只晋一国,为什么不叫一国演义,十八国演义,两国演义……。接着就口若悬河的告诉观众,是因《三国演义》中从桃园三结义始,‘三’出现的特别多,所以才叫《三国演义》。
  把相声中的诡辩放在边,翻翻这本书,就会发现‘三’出现的确实相当多。即使把因历史记载或地理名词而出现的‘三’除外,《三国演义》中的‘三’也还有不少,如桃园三结义、陶谦三让徐州、关羽约三事、刘琦三求计、三气周瑜以及诸葛亮给出的锦囊常也是三个等。
  除了《三国演义》,在水浒传中则有,三拳打死镇关西、三打祝家庄、三败高太尉等。在西游记中有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等。
  可见在传统的文学中,‘三’的出现绝非个别现象。
  其实近代文学中,‘三部曲’也是多出现的。
  但‘三’的特殊,绝非文学中特有的。

  在宗教上,例如佛教寺院正殿中常看见三座雄伟佛像,这就是三世佛。佛教义中还有三身、三界、三宝、三毒等与‘三’相关的名词。
  道观中供的神仙也常是三位,即所谓三清。
  《易经》中有三才。
  基督教中有三位一体(不容易理解,为什么不是圣父圣子两位一体,非要加上圣灵凑成三)?
  
  为什么会这样呢?
  也是在几十年前,曾看过一本相当严肃的数学方面的科普书籍,在讲到无穷大分为几阶时,提到在原始人类在有了最初那么点智商,开始有了点数值的观念时,3曾经是最大的数,当事物的数量超过3时,就只能称之谓一大堆或很多个。也就是说‘三’曾经是人类所能理解的最大的数值。
  这应该是真的。年青时,曾接触几种外语,都属于印欧语系。它们的数的表示,123这三个数有相似之处,现列出英法俄三种语言的前四个数:
  汉语                一                        二                        三                        四
  英语                one                        two                        three                four
  法语                un                        deux                        trois                        quatre
  俄语                один                два                         три                        четыре
  这三种印欧语系的数字表示,前三个都有共同之处,1的发音都是元音始,2都是t或d这两个相似的音始,而3都是tr始的。但是,它们之间4的差别就相当明显了。
  也许这可以解释作在持原始印欧语的先民们是在已经初步有数值观念,已经知道了一二三这几个数,对于其发音确立之后,而还没有更多的数的概念(或只是相当模糊)时,它们就分离了,去分别发展自己的语言了。
  如果分别比较英语和德语,或法语和西班牙语,它们的数的表达相似的更多一些,也可能他们分属日耳曼语族和拉丁语族,分离的要更晚一些,是在理解了比‘三’更大数值的意义之后。
  
  如果确是这样,在一定场合以‘三’代表着大量或很多,则似乎不奇怪了。
  前述文学作品中的‘三’多有重复多次的意思。例如‘三气周瑜’就是说气了足够多次,三打祝家庄,意味着打了足够多次才打下来。
  在日常语言中,‘三’也有这样的功能,例如事不过三,再三……等。
  《道德经》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左传》中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古代以三揖三让为迎宾之礼。权臣篡位不论怎样急迫,也要虚伪的让三次,曹丕就是这样表演的(《三国演义》80回)。末代的袁世凯也搞过三让的闹剧。
  可见‘三’确有一种意味,即三个或三次就代表足够多了。
  
  即使是这样,仍然有问题。
  蒙昧之初真以为‘三’是最大的数,那应该是在人类在进入农业社会之前的事了,很可能在万年之前,能用来解释后世语言以‘三’表示甚多吗?
  据说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先天就存在“种族记忆”、“原始意象”等,是超越个人经历的一种意识。这种在古老祖先心目中最大的数,会不会就存在于后来的人们的潜意识之中。于是,在需要一个数来表示足够多时,‘三’就冒了出来。
  似乎这是个勉强的、或唯一可以说得通的解释了。
  文革前曾听过一个相声,逗角问为什么书名是《三国演义》,捧角说因有魏蜀吴三个国家;逗角驳之说,大部分时间只有一国,即汉,如诸侯都算国,反董卓时是十八国,后来只魏吴两国,最后只晋一国,为什么不叫一国演义,十八国演义,两国演义……。接着就口若悬河的告诉观众,是因《三国演义》中从桃园三结义始,‘三’出现的特别多,所以才叫《三国演义》。
  把相声中的诡辩放在边,翻翻这本书,就会发现‘三’出现的确实相当多。即使把因历史记载或地理名词而出现的‘三’除外,《三国演义》中的‘三’也还有不少,如桃园三结义、陶谦三让徐州、关羽约三事、刘琦三求计、三气周瑜以及诸葛亮给出的锦囊常也是三个等。
  除了《三国演义》,在水浒传中则有,三拳打死镇关西、三打祝家庄、三败高太尉等。在西游记中有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等。
  可见在传统的文学中,‘三’的出现绝非个别现象。
  其实近代文学中,‘三部曲’也是多出现的。
  但‘三’的特殊,绝非文学中特有的。

  在宗教上,例如佛教寺院正殿中常看见三座雄伟佛像,这就是三世佛。佛教义中还有三身、三界、三宝、三毒等与‘三’相关的名词。
  道观中供的神仙也常是三位,即所谓三清。
  《易经》中有三才。
  基督教中有三位一体(不容易理解,为什么不是圣父圣子两位一体,非要加上圣灵凑成三)?
  
  为什么会这样呢?
  也是在几十年前,曾看过一本相当严肃的数学方面的科普书籍,在讲到无穷大分为几阶时,提到在原始人类在有了最初那么点智商,开始有了点数值的观念时,3曾经是最大的数,当事物的数量超过3时,就只能称之谓一大堆或很多个。也就是说‘三’曾经是人类所能理解的最大的数值。
  这应该是真的。年青时,曾接触几种外语,都属于印欧语系。它们的数的表示,123这三个数有相似之处,现列出英法俄三种语言的前四个数:
  汉语                一                        二                        三                        四
  英语                one                        two                        three                four
  法语                un                        deux                        trois                        quatre
  俄语                один                два                         три                        четыре
  这三种印欧语系的数字表示,前三个都有共同之处,1的发音都是元音始,2都是t或d这两个相似的音始,而3都是tr始的。但是,它们之间4的差别就相当明显了。
  也许这可以解释作在持原始印欧语的先民们是在已经初步有数值观念,已经知道了一二三这几个数,对于其发音确立之后,而还没有更多的数的概念(或只是相当模糊)时,它们就分离了,去分别发展自己的语言了。
  如果分别比较英语和德语,或法语和西班牙语,它们的数的表达相似的更多一些,也可能他们分属日耳曼语族和拉丁语族,分离的要更晚一些,是在理解了比‘三’更大数值的意义之后。
  
  如果确是这样,在一定场合以‘三’代表着大量或很多,则似乎不奇怪了。
  前述文学作品中的‘三’多有重复多次的意思。例如‘三气周瑜’就是说气了足够多次,三打祝家庄,意味着打了足够多次才打下来。
  在日常语言中,‘三’也有这样的功能,例如事不过三,再三……等。
  《道德经》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左传》中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古代以三揖三让为迎宾之礼。权臣篡位不论怎样急迫,也要虚伪的让三次,曹丕就是这样表演的(《三国演义》80回)。末代的袁世凯也搞过三让的闹剧。
  可见‘三’确有一种意味,即三个或三次就代表足够多了。
  
  即使是这样,仍然有问题。
  蒙昧之初真以为‘三’是最大的数,那应该是在人类在进入农业社会之前的事了,很可能在万年之前,能用来解释后世语言以‘三’表示甚多吗?
  据说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先天就存在“种族记忆”、“原始意象”等,是超越个人经历的一种意识。这种在古老祖先心目中最大的数,会不会就存在于后来的人们的潜意识之中。于是,在需要一个数来表示足够多时,‘三’就冒了出来。
  似乎这是个勉强的、或唯一可以说得通的解释了。
1   人有10个手指 10个脚趾 曾用来计数

2  中国的乘法表是9乘以9  印度的听说是22乘以22

3  楼主列出的三种外语  如果没记错的话 曾经都是罗马帝国领土  或者后代法兰克王国势力 或者欧洲大通婚  反正是一家子。。。。。

4  某些古书里 四也是很频繁出现的
康斯坦丁诺维奇 发表于 2015-11-11 08:55
1   人有10个手指 10个脚趾 曾用来计数

2  中国的乘法表是9乘以9  印度的听说是22乘以22
呵呵
不要信口YY好吗。
罗马帝国的统治区只在多脑河以南莱茵河以西。以你的名字看,你应对斯拉夫的历史知道一些,罗马帝国从来没包括东欧大草原,日尔曼人主要居住地也不在罗马帝国统治之列。
本文说的历史是人类智力开化最早阶段,不要向中世纪扯。
康斯坦丁诺维奇 发表于 2015-11-11 08:55
1   人有10个手指 10个脚趾 曾用来计数

2  中国的乘法表是9乘以9  印度的听说是22乘以22
十个数目字都会出现,这没有问题。
请你在三国演义的目录中找个‘四’字,好吗?
至于乘法表,多说也只有三五千年历史,和人类具有最初的智力时期比晚的太多了。
以‘九’为最大数是在十进位出现之后的事,晚的太多了。
让我想起了侯宝林大师的相声,幸好楼主到了最后不是硬凑3的
比如说三擒孟获……
中文古文中三表示多的含义,这个含义是怎么形成的,平常人确实不太了解,这是可以写一篇论文来论证的。
让我想起了侯宝林大师的相声,幸好楼主到了最后不是硬凑3的
比如说三擒孟获……
七等于十减三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我估计要是写成,二生三,三生四,四生五,……,九九九八生九九九九,这样可以多赚点稿费
阿宅发发 发表于 2015-11-12 11:16
中文古文中三表示多的含义,这个含义是怎么形成的,平常人确实不太了解,这是可以写一篇论文来论证的。
可惜大多数回复的对于严肃的思考都没兴趣。
不过写这样的论文恐怕是很难的,坚实的证据很难找。
sunbamboo124 发表于 2015-11-12 14:59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我估计要是写成,二生三,三生四,四生五,……,九九九八生九九九 ...
问题是为什么不停在二或四?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5-11-13 07:13
问题是为什么不停在二或四?


据百度解释说二代表阴阳,三就代表阴阳生成的不确定性。
刚才记错了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5-11-13 07:13
问题是为什么不停在二或四?


据百度解释说二代表阴阳,三就代表阴阳生成的不确定性。
刚才记错了
研究三不如研究二,有些三是泛指,如三生万物。又如二仪生四象,则根据思维习惯推理的成分更多。
sunbamboo124 发表于 2015-11-13 09:30
据百度解释说二代表阴阳,三就代表阴阳生成的不确定性。
刚才记错了
人类有了123这三个数的概念,远在有阴阳之类概念之前。
张载 发表于 2015-11-13 18:19
研究三不如研究二,有些三是泛指,如三生万物。又如二仪生四象,则根据思维习惯推理的成分更多。
‘三’固有泛指之时,但是,‘三’和‘九’在传统文化中暗指最大或相当大,也是有的。‘九’指最大当然是在十进制产生之后的事,这历史最多只有几千年。
有许多概念,如二仪生四象之类,是远在人类脱离了原始蒙昧之后才产生的。
而拙文中提到‘三’可能是人们认知的最大的确切的数,应是在智人刚产生不久的事,至少离农业社会还远着哩。
张载 发表于 2015-11-13 18:19
研究三不如研究二,有些三是泛指,如三生万物。又如二仪生四象,则根据思维习惯推理的成分更多。
在成语中除一之外的数字常可以代表许多,如三番五次、三男四女之类。
但只有一个数代表多,三字似有此功能,如三省吾身、三思而行、三折肱、三人成虎、三缄其口等。
九也有类似功能,如九死不悔、九霄云外等。
以上成语中的三或九都可以改为多,而大意不变。
九显然是在十进制确立外,才有此功能的。三又如何?
有点苏批三国的味道!{:soso_e113:}
当年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里时学到随机现象抽样三次统计结果就相当精确了,可惜我现在已全忘光光了。
我觉得是来源于中国古人解释宇宙起源的认识论,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古人认为“三”构成了万事万物的基础。因此“三”可以解释“万事万物”的“道”。故中国自古以来带有“三”的词语、成语很多。如“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等。
柳依依 发表于 2016-1-20 18:34
我觉得是来源于中国古人解释宇宙起源的认识论,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古人认为“三”构 ...
有时确应是三,如三光日月星等。
但为什么会把三看成万物的基础,实在进一步追究的价值。
为什么不是五(手指数),不是九(个位最大数),十等?偏偏是三?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6-1-21 08:00
有时确应是三,如三光日月星等。
但为什么会把三看成万物的基础,实在进一步追究的价值。
为什么不是五 ...


我觉得古人在概括事物的规则、规律上,是遵循微言大义的原则,尽量的化简为最基础的“元素组合”。因此“三”成为最佳的选择。但是这不是说“三”可以取代其它一切,其实中国的数字从一到九,都有不同的重要意义。如: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州,十天干、十二地支、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宿、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等等。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6-1-21 08:00
有时确应是三,如三光日月星等。
但为什么会把三看成万物的基础,实在进一步追究的价值。
为什么不是五 ...


我觉得古人在概括事物的规则、规律上,是遵循微言大义的原则,尽量的化简为最基础的“元素组合”。因此“三”成为最佳的选择。但是这不是说“三”可以取代其它一切,其实中国的数字从一到九,都有不同的重要意义。如: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州,十天干、十二地支、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宿、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等等。
也許是從氣節變化來的,三個月為一季。三之後意味一個新的變數?
Manx 发表于 2016-1-22 04:59
也許是從氣節變化來的,三個月為一季。三之後意味一個新的變數?
四季为一年,为什么不是四?
柳依依 发表于 2016-1-21 19:53
我觉得古人在概括事物的规则、规律上,是遵循微言大义的原则,尽量的化简为最基础的“元素组合”。因此 ...
虽然后来人数字用的很多样,如十三太保,一百单八将等。
但我仍认为,最大的可能是人类在原始状态时,三可能是所能认清楚的最大的数。后来虽然人们认识了百千万,但没有受教育,没有接触商业交换,没有农业的人们对大于三的数仍是闹不清楚。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6-1-22 07:24
四季为一年,为什么不是四?
在中國古文化中四這個數用到的更多,只是這幾年才被八取代了。
八路军为什么那么多8
关宁铁骑 发表于 2016-1-25 10:16
八路军为什么那么多8
老蒋给的。又不是老毛摇号
从哲学上的理解,一代表那个混沌的一,即初始存在,二代表用语言来表达这个存在,即认识,三代表一和二之间的关系,即存在和认识的关系,人类的一切思考都从这123开始,如果从传统语境上说,参(3)表示人参与到天地之事中,并做为独立的一极,而巧的是,黑格尔的辨证法中,由一的否定分裂成二,由二的反思同一成三,而这个反思成的三其实是二处理和一的关系,因此综合的说,三代表着关系,即二者间的关系,我想这是古书中三的真正寓意,捎的是一种错宗复杂的关系
从哲学上的理解,一代表那个混沌的一,即初始存在,二代表用语言来表达这个存在,即认识,三代表一和二之间 ...
楼主在讲三国演义,你说的内容好像过于间接且难于证实主题吧?
楼主在讲三国演义,你说的内容好像过于间接且难于证实主题吧?
呵呵,随意发恢一下,楼主估计也是戏说,我凑个热闹
楼主不知道事不过三的道理吗?

皓月无双 发表于 2016-2-2 10:48
从哲学上的理解,一代表那个混沌的一,即初始存在,二代表用语言来表达这个存在,即认识,三代表一和二之间 ...



并非戏说,提到三国只是个引子。
老夫所讲的时代比你说的要早的多。
在原始人类所曾知道最大的数是三,这种遗留就给后人赋于三以特殊意义的基础。
皓月无双 发表于 2016-2-2 10:48
从哲学上的理解,一代表那个混沌的一,即初始存在,二代表用语言来表达这个存在,即认识,三代表一和二之间 ...



并非戏说,提到三国只是个引子。
老夫所讲的时代比你说的要早的多。
在原始人类所曾知道最大的数是三,这种遗留就给后人赋于三以特殊意义的基础。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6-2-4 06:57
并非戏说,提到三国只是个引子。
老夫所讲的时代比你说的要早的多。
在原始人类所曾知道最大的数是 ...


既然不是戏说,那我也较真一下,老先生主要的论据是123和4明显不同,外文我搞不清楚,但中文甲骨文中4和123的字型并无明显不同,是在三上加一横,构字方法和一二三基本相同,从这点上说,似乎证据并不充分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6-2-4 06:57
并非戏说,提到三国只是个引子。
老夫所讲的时代比你说的要早的多。
在原始人类所曾知道最大的数是 ...


既然不是戏说,那我也较真一下,老先生主要的论据是123和4明显不同,外文我搞不清楚,但中文甲骨文中4和123的字型并无明显不同,是在三上加一横,构字方法和一二三基本相同,从这点上说,似乎证据并不充分
让我想起了侯宝林大师的相声,幸好楼主到了最后不是硬凑3的
比如说三擒孟获……
苏文茂的相声。
皓月无双 发表于 2016-2-4 09:52
既然不是戏说,那我也较真一下,老先生主要的论据是123和4明显不同,外文我搞不清楚,但中文甲骨文中4 ...
辨认不了三以上的数只是在人类发展的最低级状态吧,至少部落间还没有多量的交换,应在进入农业社会之前。
甲骨文产生要晚的多。
当然欧洲的文字产生的很晚,但远古时代的语音却可能在拼音文字中有所反映。
我记得中国人在计算时经常选择以12为基础单位的,对应着甲乙丙丁,掐指一算指的是除了拇指以外的4个手指的指肚,每个手指3个指肚,一共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