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不愿离去的缅北难民 缅北战争后遗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5:32:03
逃往云南滇康的缅甸难民刘氏一家在吃晚餐,他们暂时还没有离开中国的打算。 (于冬/图)欧洲正为难民危机而焦头烂额,“难民”其实距离中国并不遥远。不过,他们更多地被称为“流离失所者”。与奔赴欧洲的多数难民不同,这些暂栖中国的难民正经历着痛苦的国家与自我认同危机:已然不是中国人,但也不愿承认是缅甸人。倘若自称“果敢人”,又怕招致祸端——这正是缅北战火燃起的原因之一。如今,周期性的战争告一段落,但归国后安居乐业的生活谈何容易?这些“难民”将何去何从?随着缅甸全国停火协议的签署,缅北和平的曙光乍现。这些滞留的难民并不愿离去,他们已厌倦周期性的战乱,家中房屋、财物也毁于战火,中国还有着更多的就业机会。云南镇康县城东郊的一处土坡上,刘氏老人背着三岁的孙女眺望家乡。她的家乡腊戍是缅甸北部重镇,距离云南镇康县城150公里。古稀之年的老人不时地在胸前画着十字,祈祷“上帝”护佑战火中的家人。不过,一个多月前,留守的亲人还托人捎来口信:“我们还活着,等等看,暂时不要回家。”缅北的时局依旧飘忽不定。2015年10月15日,缅甸政府与八个民族武装签署全国停火协议,而克钦独立军等武装作为重量级“民地武”缺席和会。零星的交火依旧。2015年10月27日黎明,老街方向又传来几记枪声。一名边防人员说,这可能是小股“同盟军”,脱下军装、藏匿于城中,被执行清剿任务的缅甸政府军发现。“很想念家乡和平的日子,而不是为亲人提心吊胆,也用不着靠别人的救助过日子。”刘氏老人说。就像缅北山间的云雾,永久的和平看不到尽头。“向中国迁移”2014年腊月二十四午夜,经过几天的家庭聚会商讨,刘氏一家决定只留下“老头和尚未娶妻的大儿子守院”,她则带着小儿子一家三口人,每人支付100元人民币后,搭上摇摇晃晃的三轮摩托车,经过六个多小时颠簸,投奔到中国镇康的远房亲戚家。“不走不行了。”刘氏老人回忆说,政府军大规模进攻果敢,一枚未爆的炮弹落到竹顶的牛棚上,砸出“玉米棒”大小的洞。多数缅北人的祖籍是中国。正是沿袭传统的乡土中国,多数华人女子并没有名字。解放战争后期,年幼的刘氏随父母漂泊到缅甸躲避战火,迄今已经失去中国国籍,不过他们中不少人还与中国边民沾亲带故。镇康县城东郊一座废弃小院落中,两三块花岗岩,刘氏一家架起一口大铁锅,“耳朵”处还裂了一道缝。“厨房”旁边是“卧室”——由稻草和塑料布混搭而成的窝棚。灶台旁的石板上,还放着昨天晚饭时剩下的一碗稀粥,3岁的小孙女端起来舔了一口,又匆匆放下——粥已变质。如此陋室,却给这一家人带来前所未有的安全感。院落中,竹竿上挑着一面五星红旗。镇康是中国云南的一处边陲小县城,与果敢首府老街仅隔一条数米宽的小水沟。数月前,曾有几枚炮弹误入小城,造成人员伤亡。南方周末记者沿中缅边境采访发现,几乎家家户户都飘扬着国旗,这是在提醒战争双方:中国领土不容侵犯。一年多来,解放军大大小小的演习也从未间断。天空中,偶有“歼-10”等战机飞过。山那边,天空很清澈,黄昏时分,翠绿的山坳间升起袅袅炊烟,缅北人也开始生火造饭。“冒烟,(意味着)亲人还好好的。”这一幕,驱散了刘氏心头的惆怅。山那边,足有十几公里远。老人却坚持说,她能看到家中的炊烟。连绵的战火,让不少缅北人自发地向中国方向迁徙。2011年夏天,缅北新一轮战火燃起,刘氏一家就从150公里的腊戍,迁移到果敢首府所在地老街附近的村落,这里距离云南镇康十四公里左右,全家以种甘蔗、养猪为生。他们认为,缅甸政府军或许会“投鼠忌器”,不敢轻易将战火蔓延到中国边境。战争的创伤不会因迁徙而被抚平。这处院落中还寄居着段氏一家,老太太正束手无策,两岁大的小孙子额头被地上露出的石头划破,哇哇直哭。接过南方周末记者递上的巧克力,这名顽皮的小男孩停止哭泣,眼泪却依旧在流淌着。奶奶说,只要有雷声、闪电、爆竹声,或者轰鸣的汽车马达声,孩子会很害怕。寄人篱下,这些“难民”更愿自力更生。农忙时,刘氏的小儿子会帮助中国农民砍甘蔗,闲时则骑着摩托车载客,绕着县城一圈只收5元人民币,儿媳妇则在一家宾馆找到工作,打扫卫生,每个月有几百元的收入。这么低的薪酬待遇,镇康当地人鲜有问津。2015年6月,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后,仅有数百人的果敢地方武装,不敌三千多人的缅甸政府军,果敢老街失守,进入“军管”时期。 (于冬/图)“我是外国人”“我是外国人。”初见南方周末记者,刘氏紧张地用云南话做自我介绍。她正经历着艰难的国家与认同危机:我是谁?已然不是中国人,但也不愿承认是缅甸人。倘若自称“果敢人”,又怕惹来不必要的麻烦——这正是缅北战火燃起的原因之一。中国分别在1951年和1967年签署《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梁淑英在一篇名为《非法入境难民的处理原则》的文章中解释说,认定一个人是“难民”,要满足三个条件:“栖身于本国或经常居住国之外,不能或不愿受本国保护和不能或不愿返回经常居住国,并且由于他的种族、宗教、国籍、属于某一社会团体或持有某种政治见解的原因,有正当理由畏惧迫害。”2011年8月,中国外交部曾经解释说,“许多在近期越过中国边境的克钦人并非难民,他们中的一些人在白天返回缅甸境内劳作,晚上在中国境内临时居住。中方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投入大量人财物力,向这些缅甸边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政策悄然嬗变。2009年8月,缅甸北掸邦第一特区(俗称果敢特区)自治武装发生内战,随即缅甸政府军介入。当时,近万名果敢难民,包括大量“同盟军”士兵涌入云南南伞、耿马等口岸避难。得到难民遣返回境的承诺后,中方迅速组织收容、甄别、安置。2014年2月,中国红十字会的救援车队还进入克钦邦边境,首度公开援助缅北难民。这被认为是中国在难民问题上的重大改变。自此,“难民”一词,也取代“流离失所者”、“缅甸边民”等,出现在新华社等官方媒体。2015年春天,缅北新一轮战火又起。刘氏老人说,来到中国境内几天后,当地政府就送来生活必需品:大米、面粉各一袋,还有一桶12升的植物油。这些“难民”还有更多的诉求,石磊正为一纸暂住证而困惑。这名19岁的果敢青年,其父是来自四川南充的甘蔗商人,母亲则是果敢老街人。石磊在镇康读初中一年级时,就因未能成功办理一张中国身份证而辍学。随着父亲死于战乱,他对于中国国籍的期待也变得遥遥无期。难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整个果敢地区没有一所高中,大部分滞留的难民几乎没有经济来源。在当地组织的一次清查行动中,因为没有持有暂住证等,石磊失去了西双版纳一家超市做搬运工的工作,也失去两千元的月收入。无奈,石磊和他24岁的小姨夫做起“蛇头”,帮助过往客商出入边境。这是风险不小的生意,如果“被边防部队抓到,罚坐两三个小时就放了”,倘若遇上警察不仅要面临两三千元的罚款,还有可能遭到行政拘留。2015年10月初,送走一批“客人”到果敢的闲暇,石磊悄悄溜回老街看望母亲。老街已失守,由缅甸实行“军管”,商铺打烊,做生意的中国人和果敢人也都逃走。这几天,微弱的越境手机信号也已消失,身在镇康的石磊很担心母亲的安危。小城的喜与忧镇康县城只有十几万人口,绕小城一圈只需要五分钟,而12个座位的电动车是这里唯一的公共交通工具。大批缅北难民的涌入,给小城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机遇。“那边一打仗,我们这边的生意就兴盛起来。”安然大酒店的一名工作人员说,云南当地政府严禁“涨价”。临近口岸,这座豪华酒店的宣传册上说,能够“欣赏老缅悠然地走过老街”。“(炮声)感觉就像在打雷,中国的边防部队就驻扎在旁边,还有装甲车,没什么好怕的。”姚军(化名)原是福建晋江的富商,由于13年前出境赌博,输得精光无颜返乡,他和妻子在镇康县城开了家杂货店。和平时期,姚军驾驶着三轮摩托车,把中国的牙膏牙刷、电子手表等日用品送到缅北偏远的村落,再把猪仔、鸡鸭等运回中国;战火燃起,这名年近花甲的异乡人告别“货郎担”,有偿地为难民提供住宿、就业等中介服务。多数的难民住不起豪华的酒店,经济条件稍好的选择小型旅馆,一家数口人挤在一个房间里,每天只需支付十几元钱。一名浙江籍的吴姓房地产投资商说,镇康的房价也是以2011年新一轮战乱为节点,之前每平方米不过千元。如今,已经涨到四五千元,业主大多是果敢地区的富商或者军政官员的家属。同处一县城,城东侧的楼盘稍微远离边境,就比西南方向的楼盘每平方米略贵千元左右,“缅甸的炮弹不会轻易打过来”。亦有例外。2015年5月14日晚8点30分左右,从缅甸南天门山方向,两枚炮弹落入县城驻地南伞镇文明新村的一家饭店门口,正在就餐的一名中国人和四名难民死伤,数名路人轻伤,事发地与边防口岸直线距离足有3公里,炮弹也是穿过数座高楼直接落在狭窄的小区过道中。家住富康小区的一名六岁儿童清晰记得爆炸的惨景,尽管他早已习惯了对面山上传来的炮声。孩子的父亲说,自从目睹血肉模糊的爆炸场景,孩子经常夜里从噩梦中惊醒,“炮弹又来了!”2015年6月中旬,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后,仅有数百人的果敢地方武装,不敌三千多人的缅甸政府军,退守天门山。石磊说,凭借地势,“同盟军”虽然只有数百人,只有轻武器和少量迫击炮,却顽强抵抗十倍于己的政府军,后者死伤过千,包括一名师长。危境之中,不少镇康居民还是冒着炮火,站在边境口岸东侧的国门广场上,眺望一公里之外异域的激战。附近一家米粉店的老板段政说,难民的涌入让淳朴的镇康小城社会治安变得复杂,“炮弹都能打过来,都死了人,谁还敢来吃饭?”为避免那些腰间别着镰刀的缅北山民“吃霸王餐”,这家店主还在店门口贴出告示:“先付钱,后吃饭。”以往,当战火消停之后,涌入中国境内的大部分难民会返乡。如今,越来越多的难民更愿意选择滞留在中国境内。一名边防管理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些难民“无法解决户口和身份证,出不了远门,打不了工,办不了驾驶执照,就业无法保障。”2015年10月,缅甸全国停火协议签署,缅北和平的曙光乍现:集中安置在“展览馆”、“体育馆”等处的难民,大多已自愿返回缅甸境内,而“投亲靠友”的难民仍不愿离去,他们已厌倦了缅北几呈周期性的战乱,家中房屋、财物也毁于战火,更有吸引力的还是中国的就业机会。不过,也有一小部分曾参战的“难民”流落中国。当地的外事工作人员说,这类人曾长期与缅族斗争,他们的国籍也不被缅甸政府承认,担心“归国”后遭到清算,这类人更不愿离开中国。“那里已是一座空城。”站在镇康南伞镇东郊的土坡上,刘氏老人遥望果敢。她希望子孙能留在中国并且接受“华文教育”,她读小学时的第一课便是“我爱北京天安门”。缅北难民困扰三邻国自1948年独立以来,缅甸一直为民族矛盾、族际冲突而困扰,内战产生大批的难民。该国一直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难民来源国,联合国的一项调查数据说,2011年缅甸难民总数为1359358人,其中国内有859403人,流落在国外的共有499955人。地域分布上,缅甸难民多为居住在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每当国内局势动荡,他们便跨境逃往邻国寻求安全。缅北的克钦族、傈僳族分别与中国云南边境的景颇族、傈僳族是跨国境线而居的同一民族,他们语言相通,习俗相同,血脉相连。一旦遇有战事,他们优先选择到中国避难。1987年5月,缅军对克钦军进行大规模围剿,克钦军“中央政府”被迫退守崃鑫,这里距云南省盈江县边缘数百米,由此诞生了著名的“岔河难民村”。缅甸的另两个邻国泰国和孟加拉国,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缅甸难民收容国。泰国与缅甸共享2401公里陆地边界线。泰国境内的缅甸难民主要是克伦人、克伦尼人、孟人、掸族人、罗兴伽人等少数民族。其中,泰缅边境泰国境内的克伦人和克伦尼人最多。当前,居住在泰缅边境泰国境内缅甸难民达15.46万人。这些难民营分布在泰缅边境线上,梅拉谷地难民营栖居着近5万名缅甸难民,他们生活在长达5公里的竹屋群中,设有医院、学校、教堂和寺庙,还提供国际长途和国际汇款业务。(南方周末记者于冬根据公开资料整理)http://m.toutiao.com/i6211004394893296130/?iid=3149153802&app=news_article&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tm_source=sm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逃往云南滇康的缅甸难民刘氏一家在吃晚餐,他们暂时还没有离开中国的打算。 (于冬/图)欧洲正为难民危机而焦头烂额,“难民”其实距离中国并不遥远。不过,他们更多地被称为“流离失所者”。与奔赴欧洲的多数难民不同,这些暂栖中国的难民正经历着痛苦的国家与自我认同危机:已然不是中国人,但也不愿承认是缅甸人。倘若自称“果敢人”,又怕招致祸端——这正是缅北战火燃起的原因之一。如今,周期性的战争告一段落,但归国后安居乐业的生活谈何容易?这些“难民”将何去何从?随着缅甸全国停火协议的签署,缅北和平的曙光乍现。这些滞留的难民并不愿离去,他们已厌倦周期性的战乱,家中房屋、财物也毁于战火,中国还有着更多的就业机会。云南镇康县城东郊的一处土坡上,刘氏老人背着三岁的孙女眺望家乡。她的家乡腊戍是缅甸北部重镇,距离云南镇康县城150公里。古稀之年的老人不时地在胸前画着十字,祈祷“上帝”护佑战火中的家人。不过,一个多月前,留守的亲人还托人捎来口信:“我们还活着,等等看,暂时不要回家。”缅北的时局依旧飘忽不定。2015年10月15日,缅甸政府与八个民族武装签署全国停火协议,而克钦独立军等武装作为重量级“民地武”缺席和会。零星的交火依旧。2015年10月27日黎明,老街方向又传来几记枪声。一名边防人员说,这可能是小股“同盟军”,脱下军装、藏匿于城中,被执行清剿任务的缅甸政府军发现。“很想念家乡和平的日子,而不是为亲人提心吊胆,也用不着靠别人的救助过日子。”刘氏老人说。就像缅北山间的云雾,永久的和平看不到尽头。“向中国迁移”2014年腊月二十四午夜,经过几天的家庭聚会商讨,刘氏一家决定只留下“老头和尚未娶妻的大儿子守院”,她则带着小儿子一家三口人,每人支付100元人民币后,搭上摇摇晃晃的三轮摩托车,经过六个多小时颠簸,投奔到中国镇康的远房亲戚家。“不走不行了。”刘氏老人回忆说,政府军大规模进攻果敢,一枚未爆的炮弹落到竹顶的牛棚上,砸出“玉米棒”大小的洞。多数缅北人的祖籍是中国。正是沿袭传统的乡土中国,多数华人女子并没有名字。解放战争后期,年幼的刘氏随父母漂泊到缅甸躲避战火,迄今已经失去中国国籍,不过他们中不少人还与中国边民沾亲带故。镇康县城东郊一座废弃小院落中,两三块花岗岩,刘氏一家架起一口大铁锅,“耳朵”处还裂了一道缝。“厨房”旁边是“卧室”——由稻草和塑料布混搭而成的窝棚。灶台旁的石板上,还放着昨天晚饭时剩下的一碗稀粥,3岁的小孙女端起来舔了一口,又匆匆放下——粥已变质。如此陋室,却给这一家人带来前所未有的安全感。院落中,竹竿上挑着一面五星红旗。镇康是中国云南的一处边陲小县城,与果敢首府老街仅隔一条数米宽的小水沟。数月前,曾有几枚炮弹误入小城,造成人员伤亡。南方周末记者沿中缅边境采访发现,几乎家家户户都飘扬着国旗,这是在提醒战争双方:中国领土不容侵犯。一年多来,解放军大大小小的演习也从未间断。天空中,偶有“歼-10”等战机飞过。山那边,天空很清澈,黄昏时分,翠绿的山坳间升起袅袅炊烟,缅北人也开始生火造饭。“冒烟,(意味着)亲人还好好的。”这一幕,驱散了刘氏心头的惆怅。山那边,足有十几公里远。老人却坚持说,她能看到家中的炊烟。连绵的战火,让不少缅北人自发地向中国方向迁徙。2011年夏天,缅北新一轮战火燃起,刘氏一家就从150公里的腊戍,迁移到果敢首府所在地老街附近的村落,这里距离云南镇康十四公里左右,全家以种甘蔗、养猪为生。他们认为,缅甸政府军或许会“投鼠忌器”,不敢轻易将战火蔓延到中国边境。战争的创伤不会因迁徙而被抚平。这处院落中还寄居着段氏一家,老太太正束手无策,两岁大的小孙子额头被地上露出的石头划破,哇哇直哭。接过南方周末记者递上的巧克力,这名顽皮的小男孩停止哭泣,眼泪却依旧在流淌着。奶奶说,只要有雷声、闪电、爆竹声,或者轰鸣的汽车马达声,孩子会很害怕。寄人篱下,这些“难民”更愿自力更生。农忙时,刘氏的小儿子会帮助中国农民砍甘蔗,闲时则骑着摩托车载客,绕着县城一圈只收5元人民币,儿媳妇则在一家宾馆找到工作,打扫卫生,每个月有几百元的收入。这么低的薪酬待遇,镇康当地人鲜有问津。2015年6月,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后,仅有数百人的果敢地方武装,不敌三千多人的缅甸政府军,果敢老街失守,进入“军管”时期。 (于冬/图)“我是外国人”“我是外国人。”初见南方周末记者,刘氏紧张地用云南话做自我介绍。她正经历着艰难的国家与认同危机:我是谁?已然不是中国人,但也不愿承认是缅甸人。倘若自称“果敢人”,又怕惹来不必要的麻烦——这正是缅北战火燃起的原因之一。中国分别在1951年和1967年签署《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梁淑英在一篇名为《非法入境难民的处理原则》的文章中解释说,认定一个人是“难民”,要满足三个条件:“栖身于本国或经常居住国之外,不能或不愿受本国保护和不能或不愿返回经常居住国,并且由于他的种族、宗教、国籍、属于某一社会团体或持有某种政治见解的原因,有正当理由畏惧迫害。”2011年8月,中国外交部曾经解释说,“许多在近期越过中国边境的克钦人并非难民,他们中的一些人在白天返回缅甸境内劳作,晚上在中国境内临时居住。中方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投入大量人财物力,向这些缅甸边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政策悄然嬗变。2009年8月,缅甸北掸邦第一特区(俗称果敢特区)自治武装发生内战,随即缅甸政府军介入。当时,近万名果敢难民,包括大量“同盟军”士兵涌入云南南伞、耿马等口岸避难。得到难民遣返回境的承诺后,中方迅速组织收容、甄别、安置。2014年2月,中国红十字会的救援车队还进入克钦邦边境,首度公开援助缅北难民。这被认为是中国在难民问题上的重大改变。自此,“难民”一词,也取代“流离失所者”、“缅甸边民”等,出现在新华社等官方媒体。2015年春天,缅北新一轮战火又起。刘氏老人说,来到中国境内几天后,当地政府就送来生活必需品:大米、面粉各一袋,还有一桶12升的植物油。这些“难民”还有更多的诉求,石磊正为一纸暂住证而困惑。这名19岁的果敢青年,其父是来自四川南充的甘蔗商人,母亲则是果敢老街人。石磊在镇康读初中一年级时,就因未能成功办理一张中国身份证而辍学。随着父亲死于战乱,他对于中国国籍的期待也变得遥遥无期。难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整个果敢地区没有一所高中,大部分滞留的难民几乎没有经济来源。在当地组织的一次清查行动中,因为没有持有暂住证等,石磊失去了西双版纳一家超市做搬运工的工作,也失去两千元的月收入。无奈,石磊和他24岁的小姨夫做起“蛇头”,帮助过往客商出入边境。这是风险不小的生意,如果“被边防部队抓到,罚坐两三个小时就放了”,倘若遇上警察不仅要面临两三千元的罚款,还有可能遭到行政拘留。2015年10月初,送走一批“客人”到果敢的闲暇,石磊悄悄溜回老街看望母亲。老街已失守,由缅甸实行“军管”,商铺打烊,做生意的中国人和果敢人也都逃走。这几天,微弱的越境手机信号也已消失,身在镇康的石磊很担心母亲的安危。小城的喜与忧镇康县城只有十几万人口,绕小城一圈只需要五分钟,而12个座位的电动车是这里唯一的公共交通工具。大批缅北难民的涌入,给小城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机遇。“那边一打仗,我们这边的生意就兴盛起来。”安然大酒店的一名工作人员说,云南当地政府严禁“涨价”。临近口岸,这座豪华酒店的宣传册上说,能够“欣赏老缅悠然地走过老街”。“(炮声)感觉就像在打雷,中国的边防部队就驻扎在旁边,还有装甲车,没什么好怕的。”姚军(化名)原是福建晋江的富商,由于13年前出境赌博,输得精光无颜返乡,他和妻子在镇康县城开了家杂货店。和平时期,姚军驾驶着三轮摩托车,把中国的牙膏牙刷、电子手表等日用品送到缅北偏远的村落,再把猪仔、鸡鸭等运回中国;战火燃起,这名年近花甲的异乡人告别“货郎担”,有偿地为难民提供住宿、就业等中介服务。多数的难民住不起豪华的酒店,经济条件稍好的选择小型旅馆,一家数口人挤在一个房间里,每天只需支付十几元钱。一名浙江籍的吴姓房地产投资商说,镇康的房价也是以2011年新一轮战乱为节点,之前每平方米不过千元。如今,已经涨到四五千元,业主大多是果敢地区的富商或者军政官员的家属。同处一县城,城东侧的楼盘稍微远离边境,就比西南方向的楼盘每平方米略贵千元左右,“缅甸的炮弹不会轻易打过来”。亦有例外。2015年5月14日晚8点30分左右,从缅甸南天门山方向,两枚炮弹落入县城驻地南伞镇文明新村的一家饭店门口,正在就餐的一名中国人和四名难民死伤,数名路人轻伤,事发地与边防口岸直线距离足有3公里,炮弹也是穿过数座高楼直接落在狭窄的小区过道中。家住富康小区的一名六岁儿童清晰记得爆炸的惨景,尽管他早已习惯了对面山上传来的炮声。孩子的父亲说,自从目睹血肉模糊的爆炸场景,孩子经常夜里从噩梦中惊醒,“炮弹又来了!”2015年6月中旬,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后,仅有数百人的果敢地方武装,不敌三千多人的缅甸政府军,退守天门山。石磊说,凭借地势,“同盟军”虽然只有数百人,只有轻武器和少量迫击炮,却顽强抵抗十倍于己的政府军,后者死伤过千,包括一名师长。危境之中,不少镇康居民还是冒着炮火,站在边境口岸东侧的国门广场上,眺望一公里之外异域的激战。附近一家米粉店的老板段政说,难民的涌入让淳朴的镇康小城社会治安变得复杂,“炮弹都能打过来,都死了人,谁还敢来吃饭?”为避免那些腰间别着镰刀的缅北山民“吃霸王餐”,这家店主还在店门口贴出告示:“先付钱,后吃饭。”以往,当战火消停之后,涌入中国境内的大部分难民会返乡。如今,越来越多的难民更愿意选择滞留在中国境内。一名边防管理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些难民“无法解决户口和身份证,出不了远门,打不了工,办不了驾驶执照,就业无法保障。”2015年10月,缅甸全国停火协议签署,缅北和平的曙光乍现:集中安置在“展览馆”、“体育馆”等处的难民,大多已自愿返回缅甸境内,而“投亲靠友”的难民仍不愿离去,他们已厌倦了缅北几呈周期性的战乱,家中房屋、财物也毁于战火,更有吸引力的还是中国的就业机会。不过,也有一小部分曾参战的“难民”流落中国。当地的外事工作人员说,这类人曾长期与缅族斗争,他们的国籍也不被缅甸政府承认,担心“归国”后遭到清算,这类人更不愿离开中国。“那里已是一座空城。”站在镇康南伞镇东郊的土坡上,刘氏老人遥望果敢。她希望子孙能留在中国并且接受“华文教育”,她读小学时的第一课便是“我爱北京天安门”。缅北难民困扰三邻国自1948年独立以来,缅甸一直为民族矛盾、族际冲突而困扰,内战产生大批的难民。该国一直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难民来源国,联合国的一项调查数据说,2011年缅甸难民总数为1359358人,其中国内有859403人,流落在国外的共有499955人。地域分布上,缅甸难民多为居住在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每当国内局势动荡,他们便跨境逃往邻国寻求安全。缅北的克钦族、傈僳族分别与中国云南边境的景颇族、傈僳族是跨国境线而居的同一民族,他们语言相通,习俗相同,血脉相连。一旦遇有战事,他们优先选择到中国避难。1987年5月,缅军对克钦军进行大规模围剿,克钦军“中央政府”被迫退守崃鑫,这里距云南省盈江县边缘数百米,由此诞生了著名的“岔河难民村”。缅甸的另两个邻国泰国和孟加拉国,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缅甸难民收容国。泰国与缅甸共享2401公里陆地边界线。泰国境内的缅甸难民主要是克伦人、克伦尼人、孟人、掸族人、罗兴伽人等少数民族。其中,泰缅边境泰国境内的克伦人和克伦尼人最多。当前,居住在泰缅边境泰国境内缅甸难民达15.46万人。这些难民营分布在泰缅边境线上,梅拉谷地难民营栖居着近5万名缅甸难民,他们生活在长达5公里的竹屋群中,设有医院、学校、教堂和寺庙,还提供国际长途和国际汇款业务。(南方周末记者于冬根据公开资料整理)http://m.toutiao.com/i6211004394893296130/?iid=3149153802&app=news_article&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tm_source=sm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
从种族角度,我同情他们,也愿意接纳他们。
一定要接纳,就是中国人,怎么就不是了!?凭什么不给发户口!?很难过!
这些人比较容易融入我们社会,绿教的就算了。
我倒是想知道被炸死的边民得到赔偿没有
和中国人同文同种的果敢汉人,克钦人我个人意见不大,最多两三代人就会融入中国了。但罗兴亚和黑人必须要赶走,这些才是"非我族类"。
呵呵,果敢克钦。→_→
我们还有没有老龄化危机了,接纳年轻人和少年儿童不是很好吗?起码挑选一部接纳吧?愿意听从佤帮指挥的战斗人员子女优先发中国国籍。
felixcat 发表于 2015-10-30 12:27
我们还有没有老龄化危机了,接纳年轻人和少年儿童不是很好吗?起码挑选一部接纳吧?愿意听从佤帮指挥的战斗 ...
绿教徒和黑人,是绝对不行的。一天会奸杀你全家的。。。其它的,根本就是中国人,是因为当年的领土划分问题,才变成了缅甸人的。当然都可以自动获得中国国籍。
DDJSWS 发表于 2015-10-30 12:34
绿教徒和黑人,是绝对不行的。一天会奸杀你全家的。。。其它的,根本就是中国人,是因为当年的 ...
果敢是当年杨姓土司所为,结果就比中国完几年土司地位也完了。
先发给一部分青壮年暂住证工厂吸收打工,从小孩里面一些精英培养出来送回缅甸,无论哪族都要培养,将来出息一个也是中国影响力的提升。。
武装他们,打回去。
凤凰台有个片子叫果敢少女,里面的妹子理想就是找个中国男人嫁过来,
容得下黑人和罗兴亚人,难道就容不下果敢人?
容得下黑人和罗兴亚人,难道就容不下果敢人?
我总算知道,欧洲白皮为什么有那么多圣母…………
验DNA符合我族类的想要户口就发放,其他的就算了
算了 发表于 2015-10-30 13:34
我总算知道,欧洲白皮为什么有那么多圣母…………
我为你的语文老师教出你这样的学生感到悲哀。
和中国人同文同种的果敢汉人,克钦人我个人意见不大,最多两三代人就会融入中国了。但罗兴亚和黑人必须要赶 ...
养猪的,有中国姓的,就收
武装他们,打回去。
能武装到什么程度?如今同盟军轻武器应有尽有,可是火炮战机这是...除非明目张胆,否则也送不过去啊。
量子时代 发表于 2015-10-30 12:04
和中国人同文同种的果敢汉人,克钦人我个人意见不大,最多两三代人就会融入中国了。但罗兴亚和黑人必须要赶 ...
和中国人同文同种的果敢汉人,克钦人我个人意见不大,最多两三代人就会融入中国了。但罗兴亚和黑人必须要赶走,这些才是"非我族类"。
呵呵,逃到中国来的缅甸难民,怎么不是十字教就是绿教的
量子时代 发表于 2015-10-30 12:04
和中国人同文同种的果敢汉人,克钦人我个人意见不大,最多两三代人就会融入中国了。但罗兴亚和黑人必须要赶 ...
只需要同文同种的,什么克钦人,不应该回他的缅甸去?干我们什么干系?被赶走以后就跑到中国来据地为王?

别忘了他们当时才是对中国土地有觊觎的,基督教,要独立建国。又不同于佤族。
来自:关于超级大本营
暂时避战乱可以,不同意接纳为永久居民,要是接纳以后其余各国仿效,找各种借口挤兑华裔,外迁侨民不但几辈子财产被没收,还要回中国来争夺土地和各种资源。看到这样做好处的某黑手一定会资助这种行为。
复制粘贴阿巴瑟 发表于 2015-10-30 15:18
能武装到什么程度?如今同盟军轻武器应有尽有,可是火炮战机这是...除非明目张胆,否则也送不过去啊。
能武装到什么程度?榴弹炮火箭炮装甲车战术导弹........
我为你的语文老师教出你这样的学生感到悲哀。
我怕某些人的语文老师要买块豆腐撞死…………教出一个“高才生”,破罐子破摔,还能博得圣母称号…………白皮圣母后继有人…………
这个消息已经看过了。
你妹妹的 下次转帖的话 麻烦分段啊  我一口气看下来 现在眼睛都快成斗鸡眼了
算了 发表于 2015-10-30 16:57
我怕某些人的语文老师要买块豆腐撞死…………教出一个“高才生”,破罐子破摔,还能博得圣母称号………… ...
圣母是你   跟赖在广州不走的黑鬼和罗兴亚人比起来,我宁愿国家接纳果敢人。你这么喜欢黑鬼和罗兴亚人  接到你家可好?
圣母是你   跟赖在广州不走的黑鬼和罗兴亚人比起来,我宁愿国家接纳果敢人。你这么喜欢黑鬼和罗兴亚人   ...
果敢人也接到你家吧。
感觉南周就喜欢唱反调,总想搞个大新闻
圣母是你   跟赖在广州不走的黑鬼和罗兴亚人比起来,我宁愿国家接纳果敢人。你这么喜欢黑鬼和罗兴亚人   ...
破罐子破摔…………难道需要高级“语文老师”才能教会…………你怎么看出我喜欢黑人和罗兴亚人,我好像没说过吧…………语文老师难道不教理解能力…………哈哈…………

987654s 发表于 2015-10-30 17:35
果敢人也接到你家吧。


如果果敢汉人需要接济,我会募捐。如果驱逐镇压广州黑人需要经济支援,我也会毫不犹豫的支持。
987654s 发表于 2015-10-30 17:35
果敢人也接到你家吧。


如果果敢汉人需要接济,我会募捐。如果驱逐镇压广州黑人需要经济支援,我也会毫不犹豫的支持。
果敢克钦等缅北地区应该由中国代管
南方周末为啥不把这些非法移民管理起来呢。。。
我认为只要不是信仰绿教的,可以接受汉文化的,人种接近的,可以接收同化。
987654s 发表于 2015-10-30 17:35
果敢人也接到你家吧。
我遵纪守法 照章纳税  援助果敢难民就有我的税款,比你这样啃老的强多了,你的工资估计连个税起征点都不到吧?
胆敢接收绿教,脑子进屎了
为什么不排版?这种版面有法看吗?
我遵纪守法 照章纳税  援助果敢难民就有我的税款,比你这样啃老的强多了,你的工资估计连个税起征点都不 ...
嚯!碉堡!先不说我达不到达得到标准,看您这高高在上的样子,啧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