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军晋升标准严:超重100克跑5千米不合格都没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8:51:45
外军晋升标准严:超重100克跑5千米不合格都没戏


2015年10月22日  来源:中国国防报



  巴基斯坦维和仪仗班。季压西摄

  本文作者是我军一名高级军事译员,多次出国执行军事外交、外军培训、维和行动等任务。这些经历给他留下许多难忘印象。本文选取作者在刚果(金)维和分队担任联络官和译员以及其他出国经历的片段,以飨读者。

  巴基斯坦仪仗班,要“跺地有声”

  参加联合国维和,笔者很幸运亲眼一见巴基斯坦维和连仪仗班的训练情景。

  那一天,笔者带着几名官兵去机场接机。因为要等的飞机晚点,笔者便在候机室外,跟来此接机的巴基斯坦维和旅工程参谋聊天。

  只听到一阵“左!右!左!”的口令声传来。循声望去,机场维和连营地方向走来一班士兵。看着他们扛着枪、扎着白腰带,笔者知道,是仪仗班来了。工程参谋说,今天新任旅长要来,这是准备迎接他呢。从他口中笔者得知,巴方仪仗班出动的频率很高。各级领导的迎来送往,都要举行这种仪式。

  这个仪仗班一到,就抓紧最后的时间开始练习。他们的枪就是平日里用的枪,长长的,不好耍。笔者看在眼里,老担心枪托打在他们的脸上。这个班的士兵个子高矮不一,如果按仪仗队的要求,他们的动作确实还差得很远。笔者问工程参谋,仪仗班是不是由专门挑选出来的,或者由固定的几名士兵来担任?他摇摇头,说轮流当。轮到哪个班,哪个班就当仪仗班。

  笔者注意到,巴基斯坦士兵们特别重视“跺腿”这个动作。据说,印巴边境线上有个检查站最吸引人,一到时辰,就围满看热闹的人。他们不为看边境景色,而是要看两军人员打开路闸时的“跺腿”。一要抬得高,二要跺得有力,三要跺出国威、军威。

  眼前这个仪仗班练跺腿就练得十分卖命,真正做到“跺地有声”,“啪啪”地响。

  不久,巴军维和连连长来了,前来验收,提几条意见。

  接着,巴军维和营长来了,再验收一次,又提了几条意见。

  再过了一会儿,巴军维和副旅长也来了,又验收一次,又提了几条意见。

  每一次被提意见,班长就领着士兵们一丝不苟地刻苦练。就这样,来来回回,一直练到有人跑过来通知:旅长的飞机到了!这班士兵方才气喘吁吁地停下来,好让自己把气赶紧喘匀了,再把汗用袖子擦干净。

  旅长终于出现了。

  班长一声令下,仪仗队的动作奇迹般地整齐异常,跟刚来时真的是大不一样。

  只可惜,本来嗓门清亮的班长,由于刚才练习时吼得太狠了,这会儿嗓子完全哑了。他脸憋得通红,也没能把气势喊出来。好在他的兵们太熟悉口令了,只需听班长鼻子哼一哼,就立马知道该做什么动作了,按着要领,干净利落地耍枪、踢腿、跺脚,相当给力。

  旅长很满意,褒奖了几句。

  看完整个过程,笔者不得不对他们刮目相看,肃然起敬。不到一个小时,巴基斯坦士兵们就把队列动作练到这种程度,真是相当出色了。笔者也突然意识到巴军让各个班轮流当仪仗队的用心了。仪仗队的英文是“guardofhorror”,直译就是“荣誉的保卫者”。只有在这种压力下,队列训练才会更加有效。班里每名战士都必须为保卫本班的荣誉、保卫自己的荣誉而流汗。

  贝宁营进行防暴操练。季压西摄

  老大在场,手下都得乖乖的

  笔者在国内一所军校当外训翻译时,正赶上来自某国的外军军官受训。其中有一个军衔是上校,其他人都比他低。上校上厕所时,没有一个肯与之共同方便,都在外面憋着,等他方便完了,再进去方便。这是笔者头一次见识外军的等级森严。

  出了国后,这样的情况就更多了。

  有一次出国,笔者所在的专家组被安排住在一个步兵营。那个营长当得相当有范儿。每次他一出营院,营地里高挂的旗子就会降下来:营长出门了。他一回营地,这面旗子再升上去:营长回来了!

  他的座驾是一辆路虎车,车前保险杠上挂有一块红色金属牌,上面醒目地写着“指挥官”。有一次,他们军内举办大型活动,他和我们中国专家组都参加了。活动结束时,笔者注意到,他的路虎座驾让给一位级别更高的军官去坐,自己则换乘到一辆略为寒酸的吉普车上。他的司机却不忘立即把“指挥官”的牌子从路虎车上卸下来,然后安到寒酸的吉普车上。

  笔者随专家组去某国家,每顿吃饭,外方都安排车接车送。有一天下大雨,笔者所在的专家组晚了10多分钟下楼,只见驾车的士兵在大雨中淋着,站得笔挺。等人全上了车,他敬礼,大声请示:“长官,我能开车了吗?”听到“可以”后,他敬礼,关门,坐到自己的驾驶位上,用手草草抹去脸上的雨水,发动汽车。

  有一次在国外,面包车上除了中国的专家组,坐满了外国军官,却只能听得见那个军衔最高的外军中校在跟笔者侃侃而谈,其余外国军官,一律洗耳恭听,没一个敢吱声,更不要说插嘴了。这位中校偶尔扭身与他的手下说上两句,满车厢只听到“是的,长官”或“不,长官”的回答。

  有个与笔者平常很熟识、很谈得来的少校军官也在车上,笔者跟他说两句话,他吓得不敢吱声,只是点头、摇头或动动眉头。看得出,他很不愿意在这时跟笔者说话,生怕抢了上司的风头,惹上司生气。

  想晋升?先背数百页条令才行

  还有一次,笔者在国外培训外军人员。一到课间休息,就见到榴弹炮连中尉连长捧着一本厚厚的材料在看。笔者询问他在看什么,他说自己在背条令。原来,在这个国家的军队,若想官升一衔,都得准备掉两层皮。

  首先,要过“硬杠杠”:没到申请晋升的年头、体重超标,哪怕只超了100克、无法在规定时间内跑完5000米,就最好打消升官的念头。这就是为什么不少外军学员在学习期间,不断称体重、坚持跑步锻炼的主要原因。总之,“硬杠杠”都没过,晋升免谈!

  如果这些“硬杠杠”都达标了,就可以申请了。申请一递,紧张的考核就开始了。

  据这名中尉连长说,考核他的将是全军一个军官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是按一定规则,从全军够资格的军官中随机抽取的。不到考核现场,你根本不知道他们都是谁,所以没人费心费力去跑关系。考核不是考一两天,而且要考一周甚至半个月。考核内容中有一项,就是你对条令是不是了如指掌。在他们军队看来,一个军官连条令都背不下来,还想晋升?没门!

  笔者拿过厚厚的条令汇编,足有六七百页。“都得背吗?”“都得背!”一条没记住,可能晋升的事儿就没戏了。

  南非维和分队的“躺地操”。季压西摄

  各国出操训练,千姿百态

  维和期间,笔者特别注意观察友邻维和分队的出操情况。有的出操内容,跟我们的一样,比如走路、跑步。有一点不一样,我们喊“一、二、三、四!”他们却由一个人领着唱一种歌,其他人只是和这首歌,听起来很像劳动号子。

  他们也有队列训练。乌拉圭维和连的队列训练有两点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一是他们的队列训练是带枪的。二是他们扛枪的姿势跟我们不一样,不是握枪托,而是抓枪管。

  有的国家的维和分队还经常把防暴内容作为出操内容来训练。起先笔者门外的哨兵见了,大惊小怪地跑来报告:“贝宁营防暴队正在出动,估计什么地方出事了!”后来笔者才知道,这只是他们的日常训练课目而已。

  也有的出操内容跟我们的不一样。有一天,笔者起床去看南非维和分队出操,发现所有官兵围着一个花坛散开,面向花坛,由站在花坛边缘上的一位军官,用英语大声喊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口号,所有人就按节奏做10下俯卧撑,同时也大喊一二三四五。也许是睡了一夜好觉,他们个个精神头十足,因此喊声格外宏亮。他们仿佛是在进行一种类似篮球队员正式训练之前的热身运动。

  所有官兵按着口令的节奏将自己的脚尖踮起,两手高举过头顶,使劲地在原地跑10下。然后又是俯卧撑,又是踮脚跑。做操的时候,他们该躺就躺,该卧就卧,全然不顾地面有多脏。有的战士戏称这为“躺地操”。

  最难忘乌拉圭哨兵

  站岗,是军人的一项很重要的使命。到了维和任务区,笔者看到最多的,便是各国士兵站岗的情景。但有一天笔者见到的情景却最难忘。

  这一天,我们维和工兵要到一个采石场去挖砾石,运到工地平整机场。乌拉圭作战分队派出了自己的护卫,这是一个长得很精神的小伙子。

  到了采石场,中国官兵开始干自己的活儿。这个乌拉圭士兵也开始了自己警卫任务。那天太阳很毒,他就穿着防弹背心,汗流浃背地站在大太阳地里,附近一棵树都没有。这里没有其他任何乌拉圭士兵,更没有乌拉圭的军官,也没有中国人要求他这样做,但他却像在自己营房门前站岗一样,一直很认真地端着枪,一本正经地站在那里,没有挪动位置。

  这个士兵的举动打动了我们所有在场的中国官兵。

  这就是一个士兵的素质!战士的责任!军人的荣誉!

  (季压西)




http://www.chinanews.com/mil/2015/10-22/7584156.shtml


外军晋升标准严:超重100克跑5千米不合格都没戏


2015年10月22日  来源:中国国防报



  巴基斯坦维和仪仗班。季压西摄

  本文作者是我军一名高级军事译员,多次出国执行军事外交、外军培训、维和行动等任务。这些经历给他留下许多难忘印象。本文选取作者在刚果(金)维和分队担任联络官和译员以及其他出国经历的片段,以飨读者。

  巴基斯坦仪仗班,要“跺地有声”

  参加联合国维和,笔者很幸运亲眼一见巴基斯坦维和连仪仗班的训练情景。

  那一天,笔者带着几名官兵去机场接机。因为要等的飞机晚点,笔者便在候机室外,跟来此接机的巴基斯坦维和旅工程参谋聊天。

  只听到一阵“左!右!左!”的口令声传来。循声望去,机场维和连营地方向走来一班士兵。看着他们扛着枪、扎着白腰带,笔者知道,是仪仗班来了。工程参谋说,今天新任旅长要来,这是准备迎接他呢。从他口中笔者得知,巴方仪仗班出动的频率很高。各级领导的迎来送往,都要举行这种仪式。

  这个仪仗班一到,就抓紧最后的时间开始练习。他们的枪就是平日里用的枪,长长的,不好耍。笔者看在眼里,老担心枪托打在他们的脸上。这个班的士兵个子高矮不一,如果按仪仗队的要求,他们的动作确实还差得很远。笔者问工程参谋,仪仗班是不是由专门挑选出来的,或者由固定的几名士兵来担任?他摇摇头,说轮流当。轮到哪个班,哪个班就当仪仗班。

  笔者注意到,巴基斯坦士兵们特别重视“跺腿”这个动作。据说,印巴边境线上有个检查站最吸引人,一到时辰,就围满看热闹的人。他们不为看边境景色,而是要看两军人员打开路闸时的“跺腿”。一要抬得高,二要跺得有力,三要跺出国威、军威。

  眼前这个仪仗班练跺腿就练得十分卖命,真正做到“跺地有声”,“啪啪”地响。

  不久,巴军维和连连长来了,前来验收,提几条意见。

  接着,巴军维和营长来了,再验收一次,又提了几条意见。

  再过了一会儿,巴军维和副旅长也来了,又验收一次,又提了几条意见。

  每一次被提意见,班长就领着士兵们一丝不苟地刻苦练。就这样,来来回回,一直练到有人跑过来通知:旅长的飞机到了!这班士兵方才气喘吁吁地停下来,好让自己把气赶紧喘匀了,再把汗用袖子擦干净。

  旅长终于出现了。

  班长一声令下,仪仗队的动作奇迹般地整齐异常,跟刚来时真的是大不一样。

  只可惜,本来嗓门清亮的班长,由于刚才练习时吼得太狠了,这会儿嗓子完全哑了。他脸憋得通红,也没能把气势喊出来。好在他的兵们太熟悉口令了,只需听班长鼻子哼一哼,就立马知道该做什么动作了,按着要领,干净利落地耍枪、踢腿、跺脚,相当给力。

  旅长很满意,褒奖了几句。

  看完整个过程,笔者不得不对他们刮目相看,肃然起敬。不到一个小时,巴基斯坦士兵们就把队列动作练到这种程度,真是相当出色了。笔者也突然意识到巴军让各个班轮流当仪仗队的用心了。仪仗队的英文是“guardofhorror”,直译就是“荣誉的保卫者”。只有在这种压力下,队列训练才会更加有效。班里每名战士都必须为保卫本班的荣誉、保卫自己的荣誉而流汗。

  贝宁营进行防暴操练。季压西摄

  老大在场,手下都得乖乖的

  笔者在国内一所军校当外训翻译时,正赶上来自某国的外军军官受训。其中有一个军衔是上校,其他人都比他低。上校上厕所时,没有一个肯与之共同方便,都在外面憋着,等他方便完了,再进去方便。这是笔者头一次见识外军的等级森严。

  出了国后,这样的情况就更多了。

  有一次出国,笔者所在的专家组被安排住在一个步兵营。那个营长当得相当有范儿。每次他一出营院,营地里高挂的旗子就会降下来:营长出门了。他一回营地,这面旗子再升上去:营长回来了!

  他的座驾是一辆路虎车,车前保险杠上挂有一块红色金属牌,上面醒目地写着“指挥官”。有一次,他们军内举办大型活动,他和我们中国专家组都参加了。活动结束时,笔者注意到,他的路虎座驾让给一位级别更高的军官去坐,自己则换乘到一辆略为寒酸的吉普车上。他的司机却不忘立即把“指挥官”的牌子从路虎车上卸下来,然后安到寒酸的吉普车上。

  笔者随专家组去某国家,每顿吃饭,外方都安排车接车送。有一天下大雨,笔者所在的专家组晚了10多分钟下楼,只见驾车的士兵在大雨中淋着,站得笔挺。等人全上了车,他敬礼,大声请示:“长官,我能开车了吗?”听到“可以”后,他敬礼,关门,坐到自己的驾驶位上,用手草草抹去脸上的雨水,发动汽车。

  有一次在国外,面包车上除了中国的专家组,坐满了外国军官,却只能听得见那个军衔最高的外军中校在跟笔者侃侃而谈,其余外国军官,一律洗耳恭听,没一个敢吱声,更不要说插嘴了。这位中校偶尔扭身与他的手下说上两句,满车厢只听到“是的,长官”或“不,长官”的回答。

  有个与笔者平常很熟识、很谈得来的少校军官也在车上,笔者跟他说两句话,他吓得不敢吱声,只是点头、摇头或动动眉头。看得出,他很不愿意在这时跟笔者说话,生怕抢了上司的风头,惹上司生气。

  想晋升?先背数百页条令才行

  还有一次,笔者在国外培训外军人员。一到课间休息,就见到榴弹炮连中尉连长捧着一本厚厚的材料在看。笔者询问他在看什么,他说自己在背条令。原来,在这个国家的军队,若想官升一衔,都得准备掉两层皮。

  首先,要过“硬杠杠”:没到申请晋升的年头、体重超标,哪怕只超了100克、无法在规定时间内跑完5000米,就最好打消升官的念头。这就是为什么不少外军学员在学习期间,不断称体重、坚持跑步锻炼的主要原因。总之,“硬杠杠”都没过,晋升免谈!

  如果这些“硬杠杠”都达标了,就可以申请了。申请一递,紧张的考核就开始了。

  据这名中尉连长说,考核他的将是全军一个军官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是按一定规则,从全军够资格的军官中随机抽取的。不到考核现场,你根本不知道他们都是谁,所以没人费心费力去跑关系。考核不是考一两天,而且要考一周甚至半个月。考核内容中有一项,就是你对条令是不是了如指掌。在他们军队看来,一个军官连条令都背不下来,还想晋升?没门!

  笔者拿过厚厚的条令汇编,足有六七百页。“都得背吗?”“都得背!”一条没记住,可能晋升的事儿就没戏了。

  南非维和分队的“躺地操”。季压西摄

  各国出操训练,千姿百态

  维和期间,笔者特别注意观察友邻维和分队的出操情况。有的出操内容,跟我们的一样,比如走路、跑步。有一点不一样,我们喊“一、二、三、四!”他们却由一个人领着唱一种歌,其他人只是和这首歌,听起来很像劳动号子。

  他们也有队列训练。乌拉圭维和连的队列训练有两点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一是他们的队列训练是带枪的。二是他们扛枪的姿势跟我们不一样,不是握枪托,而是抓枪管。

  有的国家的维和分队还经常把防暴内容作为出操内容来训练。起先笔者门外的哨兵见了,大惊小怪地跑来报告:“贝宁营防暴队正在出动,估计什么地方出事了!”后来笔者才知道,这只是他们的日常训练课目而已。

  也有的出操内容跟我们的不一样。有一天,笔者起床去看南非维和分队出操,发现所有官兵围着一个花坛散开,面向花坛,由站在花坛边缘上的一位军官,用英语大声喊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口号,所有人就按节奏做10下俯卧撑,同时也大喊一二三四五。也许是睡了一夜好觉,他们个个精神头十足,因此喊声格外宏亮。他们仿佛是在进行一种类似篮球队员正式训练之前的热身运动。

  所有官兵按着口令的节奏将自己的脚尖踮起,两手高举过头顶,使劲地在原地跑10下。然后又是俯卧撑,又是踮脚跑。做操的时候,他们该躺就躺,该卧就卧,全然不顾地面有多脏。有的战士戏称这为“躺地操”。

  最难忘乌拉圭哨兵

  站岗,是军人的一项很重要的使命。到了维和任务区,笔者看到最多的,便是各国士兵站岗的情景。但有一天笔者见到的情景却最难忘。

  这一天,我们维和工兵要到一个采石场去挖砾石,运到工地平整机场。乌拉圭作战分队派出了自己的护卫,这是一个长得很精神的小伙子。

  到了采石场,中国官兵开始干自己的活儿。这个乌拉圭士兵也开始了自己警卫任务。那天太阳很毒,他就穿着防弹背心,汗流浃背地站在大太阳地里,附近一棵树都没有。这里没有其他任何乌拉圭士兵,更没有乌拉圭的军官,也没有中国人要求他这样做,但他却像在自己营房门前站岗一样,一直很认真地端着枪,一本正经地站在那里,没有挪动位置。

  这个士兵的举动打动了我们所有在场的中国官兵。

  这就是一个士兵的素质!战士的责任!军人的荣誉!

  (季压西)




http://www.chinanews.com/mil/2015/10-22/7584156.shtml


不同军队风格不同,我们是要求官兵一致,打仗要军事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