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连载,免费得《中国古代实战兵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5:57:03


(友情链接)欣赏更多前文请戳:
读《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连载,免费得《中国古代实战兵器图鉴》!

活动详情:
楼主将在本周内,陆续连载《透过镜头看历史001》(了解更多本书内容或购买请点击)一书中的经典章节《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欢迎朋友们在下面留言,讨论,写感想、写书评,获得支持数(点击)最多的那位朋友,将会免费得到指文新书《中国古代实战兵器图鉴》(了解更多本书内容或购买请点击)一本!



《中国古代实战兵器图鉴》一经推出,就好评如潮,相关帖子地址请乘电梯→避槊和夺槊技法大考证:《中国古代实实战兵器图鉴》抢鲜看(1)   想要免费获得此书,就在下面留言吧!




========================================分割线,下面开始连载========================================

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布列斯特的前世今生

本文节选自《透过镜头看历史001》中《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过时防御工事中的悲怆绝唱与英雄豪气》一文。

在之前对要塞进行进攻的过程中,攻城的炮兵需要在城下对城墙进行轰击。而随着线膛炮的出现和火炮射程的提高,炮兵不需要抵近要塞,只需要在一定距离上就可以对要塞内部进行炮击。于是为了防止敌炮兵直接炮击要塞,防守方又在要塞外围建造新的堡垒防御圈来保持要塞与敌炮兵的距离。可火炮射程的不断提高,又会再次越过新的防御圈直接威胁要塞本身。如此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矛”与“盾”不断的较量、升级过程中,“盾”一方始终是处于被动的状态。要塞是死的,无法移动的,攻城方是活的,可以灵活机动。这种“矛”与“盾”的较量进行下去,最终的结果必然是作为“盾”的要塞无法与作为“矛”的火炮相抗衡,早晚会退出历史舞台。
过去的战争中,要塞是攻击方进攻道路上无法回避的一个点。之所以无法回避,并不是因为要塞的位置就横在路中间,无法绕过;而是因为在作战兵力规模不大的年代,绕过敌方一线屯兵点向敌纵深挺进,势必会遭遇敌方纵深阻击兵力和一线屯兵点袭击兵力的双重夹击。分出一支兵力来对一线屯兵点进行包围,则会因兵力分散,使得深入进军部队和包围屯兵点部队在数量上都不足以应对以逸待劳的敌军。在这种情形下,进攻方不得不先将一线屯兵点逐个拔掉,才能放心继续向敌方纵深推进。因此,将一线屯兵点进行大规模的改造,使其成为坚固的要塞,对于建立稳固防线是有着重要意义的。防守方在要塞里屯以重兵,敌方如若绕过,则重兵机动出击,歼敌于野外;敌方若攻城,则依托坚固的防御工事,将敌方拖在要塞之外,使其疲于消耗,最终丧失继续进攻的能力。
随着军队动员人数规模的逐渐增大,进攻方的兵力规模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准备向纵深推进的进攻一方只需要分出一支优势兵力将要塞包围,防止要塞驻军偷袭主力后队即可,主力则放心大胆地继续向纵深进军了。防守方如果将大量兵力囤积于要塞之中,则无法对进攻方庞大的深入进攻主力进行阻击;如果不在要塞中囤积大量兵力,则进攻方也不会投入太多兵力用来围城。这样一来,本来是防线上关键点的要塞,一下子对攻防双方来说都没什么意义了,要塞时代也逐渐落幕。
在布列斯特要塞落成后,沙俄一直没有对其进行扩建。相反,由于沙俄边界西进后布列斯特不再是一个边境城市,布列斯特要塞只是作为一个纵深屯兵点而存在。直到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为了防止德军对纵深的进攻,沙皇才下令在布列斯特要塞外围开始建造第二圈堡垒群。此时离战争爆发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
就在沙皇着手对布列斯特要塞等西部边境防御重地进行重新整修的时候,西线战场上的一系列要塞保卫战用事实向世人展示了要塞时代的落幕。一场场要塞保卫战,均以要塞防守方的失败告终。1914年8月,德军向比利时列日发起进攻。列日拥有当时最完备的要塞防御体系,在城市外圈建有12个要塞组成的要塞群,结果在德军炮兵和飞艇部队的进攻之下,10天即全部陷落。在德军对列日要塞进行攻击的过程中,大口径火炮发挥了重要作用。德军使用了210毫米、305毫米甚至420毫米的火炮,将看上去坚固无比的要塞彻底破坏。列日要塞陷落后不久,德军仅用了3天就通过重炮狂轰攻克了列日西南方向的那慕尔要塞。


【德国克虏伯公司制造的“大贝莎”超重型臼炮及其 420 毫米炮弹。该炮标准名称是“L12 M-1914 短舰炮”。出于保密的目的,德国人将这种重炮赋予了一个舰炮的名字。420 毫米的口径使得“大贝莎”成了当时世界上口径最大的火炮之一。其重达 820 公斤的炮弹足以摧毁任何坚固的要塞围墙。在列日战役和那慕尔战役中,德军将两门“大贝莎”投入作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奥匈帝国斯柯达工厂生产的 305 毫米 M1911 型重型臼炮及其重达 420 公斤的炮弹。在列日战役和那慕尔战役中,奥匈帝国将该炮借给德军使用,并与“大贝莎”一起为摧毁列日要塞和那慕尔要塞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沙俄军队来说,坚固的要塞一直在其防御作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论是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还是日俄战争中的旅顺要塞,都是俄军花费重金打造的坚固防御工事。但俄国人也认识到了要塞在保卫战中的作用正在逐渐变弱。当德军在西线连克列日、那慕尔两座要塞后,沙俄也停止了对布列斯特要塞的扩建工程,要塞驻军被撤走投入其他作战方向。1915年,德军在东线发动进攻时,俄军主动放弃了布列斯特要塞。这种作战思路无疑是正确积极的,可以保存有生力量,而不是与敌军在要塞攻防战中消耗兵力。
1939年苏军重新回到布列斯特要塞,早在一战时就已经过时的要塞在苏军手中更不能发挥其原有的作用了。钢筋混凝土修筑的要塞尚且在大口径火炮、烈性炸药面前毫无抵抗力,更不要提十九世纪初修建的砖石结构城墙了。此时的大型火炮比一战时口径更大,威力更甚,继续单纯地加固要塞外围城墙是没有多少意义的。在这种情况下,要塞与其说是坚固的防御工事,不如说是一个单纯的屯兵点、一个军队大院。原有的要塞建筑物除了继续作为防御工事发挥一定作用外,主要还是作为军队的营房和仓库来使用。前面说过,布列斯特要塞中央堡垒的环状兵营楼可以驻军一万两千人,并可以储存下与之规模匹配的给养。苏军在进驻要塞之后,也正是这么做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国和法国的边界就出现了两条互相对峙的防线——齐格菲防线和马奇诺防线。芬兰为了防御苏联的进攻也在两国边境建设了曼纳海姆防线。今天的我们回过头来看“防线”,这个名字听上去很“高大上”的东西,其实就是庞大的线状地堡工事群,并辅之以前方的鹿砦、铁丝网、雷场和后方的保障设施。由于一战中地上要塞在大口径火炮面前的彻底失败,此后的防线逐渐改为地下或半地下,例如法国和德国在两国边境各自修建的马奇诺防线和齐格菲防线。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地堡不仅可以为步兵提供防御遮蔽并提供射击孔,也可以在其中安装火炮,甚至医院、兵营、发电厂、有轨电车通道都可隐蔽其中,形成现代意义上固若金汤的堡垒。然而这些防线并没有发挥什么决定性的作用。马奇诺防线被德军绕过,从背后被瓦解;齐格菲防线在二战后期虽然迟滞了盟军五个月,但最终也被强大的机动部队所击破。


【法国阿尔萨斯地区一处马其齐防线地下工事的入口】


【齐格菲防线内的一段“龙牙”反坦克障碍】


【美军士兵越过齐格菲防线向德国进军】

苏联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为了防御帝国主义国家从西线的进攻,在西部国境线开始了一系列防御工程建设。这一系列防御工程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并得到了一个非正式的名称——“斯大林防线”。整个斯大林防线其实是十三个堡垒群组成的防御地带,每个堡垒群以钢筋混凝土建成,如同马奇诺防线和齐格菲防线一样,地下工事群的地下或半地下暗堡通过坑道相互连接,防御地带前方布置有障碍物,后方有医院、发电厂、兵营和仓库。
与马奇诺防线和齐格菲防线不同,苏联人的斯大林防线要比法国人的和德国人的强一些。首先,斯大林防线并不是紧紧挨着国境线建造的,而是距离国境线有一定距离——二十至一百公里不等,这样一旦遭受突然袭击,可以留出一定的缓冲空间,供防线内的守军集结。今天的人们都认为,当面对敌军大兵团袭击的时候,把敌人放进来再打比御敌于国门之外更有效。这一点在中国工农红军的历次反“围剿”作战中得到了充分证明。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中国工农红军在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的指挥下,在中央苏区北部效仿苏联的斯大林防线建立了部分简陋的防御工事。这些工事对阻挡国民党军队进攻没有发挥任何作用。李德曾经在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从他的作战思路上可以看出当时苏联军队是如何看待防线和堡垒的。但是在中国战场,这种死板的教条战术并不适用。事实证明,中央苏区北部广昌等地临时构筑的简陋防御工事,在国民党军队的优势火力面前不堪一击,守卫工事的红军大多战死。
其次,斯大林防线不是一条连续不断的防线,而是若干不相连的堡垒群。这样的部署不似马奇诺防线一般死死钉在原地,而是为大兵团进行机动防御作战提供了一定的进退空间。在不需要这些进退空间的时候,则可以通过布雷,或者设置鹿砦、龙牙等障碍物的方式来将其封闭。


【斯大林防线上的一处暗堡】
第三,斯大林防线一般来说是没法被正面进攻之敌绕过去的。德国人在对法国作战的时候通过占领荷兰和比利时绕过了马奇诺防线,而如果德国人想要绕过斯大林防线,在欧洲西部的苏德边境线上是不可能的。除非德军绕路芬兰走卡累利阿地峡,或者绕路土耳其走高加索,这明显是不太现实的。卡累利阿地区自苏芬战争后并入苏联,芬兰人的曼纳海姆防线残址也被苏军加以利用,依然成了一道阻碍德军进攻的屏障。

苏联为了建设斯大林防线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然而 1939 年的苏德联合军事行动却改变了这一切。随着苏联吞并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占领比拉萨比亚,降服波罗的海沿岸三国,苏联西部边境向西延伸了一百五十到三百公里,原来的斯大林防线一下子变成了国土内部,看上去失去了作用。这时候苏联开始着手在新的领土上修建新的防线,人们一般称呼这道新防线为“莫洛托夫防线”,大概是因为莫洛托夫与里宾特洛甫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为苏联获得了一大片新领土的缘故吧。
苏联人是吃过防线的亏的。在 1939 年的苏芬战争中,苏联红军由于准备不充分,在突破卡累利阿地峡时,面对芬兰人并不是很坚固的曼纳海姆防线,进攻受挫,吃了大亏。但是经过调整后,苏联红军很快就突破了曼纳海姆防线。为了给苏芬战争初期的受挫找个借口,苏联军方一直强调曼纳海姆防线的坚固程度。而实际上曼纳海姆防线远没有苏军宣称的那么坚固,苏军在曼纳海姆防线面前受挫,只不过是自身的问题罢了。


【曼纳海姆防线上的一处暗堡。苏联军方一直宣称曼纳海姆防线是十分坚固的,苏军受挫是难免的。而反苏联的一方则认为曼纳海姆防线十分脆弱,完全不堪一击,只是苏军自身作战能力低下而造成的受挫】
在苏芬战争中,斯大林曾经说过:“没有突不破的防线。”这意思也就是告诉苏军将领们不要迷信防线的作用。但是苏联人在不迷信防线的同时,自己也十分重视防线的建设。不过,苏联在建立莫洛托夫防线的时候,居然把斯大林防线给拆了!
拆掉斯大林防线,一方面是“拆东墙补西墙”,将斯大林防线的武器装备用于莫洛托夫防线的建设;另一方面,在国土纵深处已经失去了防御作用的防线,对于大兵团集结和物资运输是不利的。据俄罗斯历史作家瓦西里·苏沃洛夫在《破冰船,“M”日》中所叙述,在朱可夫的领导下,苏军制定了一个对德主动进攻的计划,这个计划的进攻日期是 1941 年 7 月 6 日。为了做好战前准备,向边境集结部队和物资,斯大林防线被拆除。不过根据德军发起“巴巴罗萨”行动时苏军的松懈备战程度来看,这个所谓的“作战计划”应该只是苏军总参谋部将军们的一个纸面设想,并没有上升为军队战略加以实施。
在影片开头,出现的是在布列斯特市文化宫城市公园举行的一场舞会。苏军军人们和市民在公园里跳舞,其乐融融;影片主人公、步兵第三三三团军乐排学员亚历山大·阿基莫夫则在舞会上演奏,而他的哥哥、炮兵少尉安德烈·阿基莫夫则和驻地女青年亲密地在一起挽着手,营造出一派和谐的军地共建的军民鱼水情氛围;边防军上尉科热瓦托夫与家人在拍照合影。当镜头回到要塞内时,我们可以看见要塞内除了军人外,仍然有大量穿便装的平民,要塞内还有平民开的酒吧向军人们出售酒水,电影放映员在周末也会拉着电影胶片来要塞播放。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军队大院,军事气息和生活气息都很浓郁。军队在此驻扎,军人家属随军居住,大院内也居住有大量普通居民,军人和地方老百姓和谐相处。在这种松懈的战备状态下,德军的突然袭击必然会给苏军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边防军上尉科热瓦托夫一家在拍全家福。在布列斯特要塞,像科热瓦托夫这样拖家带口的苏军军官并不是少数。影片一开始,步兵第八十四团政治副团长福明也想要把妻儿接到要塞来,只是因为没有火车票而作罢】


【电影中俯拍中央堡垒,普通的一栋栋营房,河对岸是一马平川,看不出有什么坚固的防御】
电影中,我们也能够获得对战前的布列斯特要塞的一个总体印象:绿树成荫,不像是要塞更像是公园。要塞除了像一个军队大院外,好像没有什么坚固的防御工事,四处只是普普通通的砖结构营房。中央堡垒南侧通向沃伦堡垒的霍尔姆门上面,居然还继续悬挂着波兰的鹰徽!其实,当苏军开始建设莫洛托夫防线的时候,距离德军发起进攻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莫洛托夫防线是按照斯大林防线的建设思路进行的,在这种思路下,像布列斯特要塞这种传统的防御工事注定无法在新的防线中扮演什么重要角色。而苏军接手布列斯特后,也没有为布列斯特要塞的修复工程设定一个较高优先级,要塞的修复工程一直进展缓慢。


【电影中的霍尔姆门,上方依然悬挂着波兰鹰徽没有更换,要塞修复工程进度可见一斑】






(友情链接)欣赏更多前文请戳:
读《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连载,免费得《中国古代实战兵器图鉴》!

活动详情:
楼主将在本周内,陆续连载《透过镜头看历史001》(了解更多本书内容或购买请点击)一书中的经典章节《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欢迎朋友们在下面留言,讨论,写感想、写书评,获得支持数(点击)最多的那位朋友,将会免费得到指文新书《中国古代实战兵器图鉴》(了解更多本书内容或购买请点击)一本!

1.jpg (42.33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0-20 09:49 上传



《中国古代实战兵器图鉴》一经推出,就好评如潮,相关帖子地址请乘电梯→避槊和夺槊技法大考证:《中国古代实实战兵器图鉴》抢鲜看(1)   想要免费获得此书,就在下面留言吧!


中国古代实战兵器图鉴果图760.jpg (125.09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0-20 09:51 上传



========================================分割线,下面开始连载========================================

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布列斯特的前世今生

本文节选自《透过镜头看历史001》中《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过时防御工事中的悲怆绝唱与英雄豪气》一文。

在之前对要塞进行进攻的过程中,攻城的炮兵需要在城下对城墙进行轰击。而随着线膛炮的出现和火炮射程的提高,炮兵不需要抵近要塞,只需要在一定距离上就可以对要塞内部进行炮击。于是为了防止敌炮兵直接炮击要塞,防守方又在要塞外围建造新的堡垒防御圈来保持要塞与敌炮兵的距离。可火炮射程的不断提高,又会再次越过新的防御圈直接威胁要塞本身。如此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矛”与“盾”不断的较量、升级过程中,“盾”一方始终是处于被动的状态。要塞是死的,无法移动的,攻城方是活的,可以灵活机动。这种“矛”与“盾”的较量进行下去,最终的结果必然是作为“盾”的要塞无法与作为“矛”的火炮相抗衡,早晚会退出历史舞台。
过去的战争中,要塞是攻击方进攻道路上无法回避的一个点。之所以无法回避,并不是因为要塞的位置就横在路中间,无法绕过;而是因为在作战兵力规模不大的年代,绕过敌方一线屯兵点向敌纵深挺进,势必会遭遇敌方纵深阻击兵力和一线屯兵点袭击兵力的双重夹击。分出一支兵力来对一线屯兵点进行包围,则会因兵力分散,使得深入进军部队和包围屯兵点部队在数量上都不足以应对以逸待劳的敌军。在这种情形下,进攻方不得不先将一线屯兵点逐个拔掉,才能放心继续向敌方纵深推进。因此,将一线屯兵点进行大规模的改造,使其成为坚固的要塞,对于建立稳固防线是有着重要意义的。防守方在要塞里屯以重兵,敌方如若绕过,则重兵机动出击,歼敌于野外;敌方若攻城,则依托坚固的防御工事,将敌方拖在要塞之外,使其疲于消耗,最终丧失继续进攻的能力。
随着军队动员人数规模的逐渐增大,进攻方的兵力规模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准备向纵深推进的进攻一方只需要分出一支优势兵力将要塞包围,防止要塞驻军偷袭主力后队即可,主力则放心大胆地继续向纵深进军了。防守方如果将大量兵力囤积于要塞之中,则无法对进攻方庞大的深入进攻主力进行阻击;如果不在要塞中囤积大量兵力,则进攻方也不会投入太多兵力用来围城。这样一来,本来是防线上关键点的要塞,一下子对攻防双方来说都没什么意义了,要塞时代也逐渐落幕。
在布列斯特要塞落成后,沙俄一直没有对其进行扩建。相反,由于沙俄边界西进后布列斯特不再是一个边境城市,布列斯特要塞只是作为一个纵深屯兵点而存在。直到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为了防止德军对纵深的进攻,沙皇才下令在布列斯特要塞外围开始建造第二圈堡垒群。此时离战争爆发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
就在沙皇着手对布列斯特要塞等西部边境防御重地进行重新整修的时候,西线战场上的一系列要塞保卫战用事实向世人展示了要塞时代的落幕。一场场要塞保卫战,均以要塞防守方的失败告终。1914年8月,德军向比利时列日发起进攻。列日拥有当时最完备的要塞防御体系,在城市外圈建有12个要塞组成的要塞群,结果在德军炮兵和飞艇部队的进攻之下,10天即全部陷落。在德军对列日要塞进行攻击的过程中,大口径火炮发挥了重要作用。德军使用了210毫米、305毫米甚至420毫米的火炮,将看上去坚固无比的要塞彻底破坏。列日要塞陷落后不久,德军仅用了3天就通过重炮狂轰攻克了列日西南方向的那慕尔要塞。

34.jpg (447.65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0-20 09:56 上传


【德国克虏伯公司制造的“大贝莎”超重型臼炮及其 420 毫米炮弹。该炮标准名称是“L12 M-1914 短舰炮”。出于保密的目的,德国人将这种重炮赋予了一个舰炮的名字。420 毫米的口径使得“大贝莎”成了当时世界上口径最大的火炮之一。其重达 820 公斤的炮弹足以摧毁任何坚固的要塞围墙。在列日战役和那慕尔战役中,德军将两门“大贝莎”投入作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35.jpg (899.28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0-20 09:57 上传


【奥匈帝国斯柯达工厂生产的 305 毫米 M1911 型重型臼炮及其重达 420 公斤的炮弹。在列日战役和那慕尔战役中,奥匈帝国将该炮借给德军使用,并与“大贝莎”一起为摧毁列日要塞和那慕尔要塞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沙俄军队来说,坚固的要塞一直在其防御作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论是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还是日俄战争中的旅顺要塞,都是俄军花费重金打造的坚固防御工事。但俄国人也认识到了要塞在保卫战中的作用正在逐渐变弱。当德军在西线连克列日、那慕尔两座要塞后,沙俄也停止了对布列斯特要塞的扩建工程,要塞驻军被撤走投入其他作战方向。1915年,德军在东线发动进攻时,俄军主动放弃了布列斯特要塞。这种作战思路无疑是正确积极的,可以保存有生力量,而不是与敌军在要塞攻防战中消耗兵力。
1939年苏军重新回到布列斯特要塞,早在一战时就已经过时的要塞在苏军手中更不能发挥其原有的作用了。钢筋混凝土修筑的要塞尚且在大口径火炮、烈性炸药面前毫无抵抗力,更不要提十九世纪初修建的砖石结构城墙了。此时的大型火炮比一战时口径更大,威力更甚,继续单纯地加固要塞外围城墙是没有多少意义的。在这种情况下,要塞与其说是坚固的防御工事,不如说是一个单纯的屯兵点、一个军队大院。原有的要塞建筑物除了继续作为防御工事发挥一定作用外,主要还是作为军队的营房和仓库来使用。前面说过,布列斯特要塞中央堡垒的环状兵营楼可以驻军一万两千人,并可以储存下与之规模匹配的给养。苏军在进驻要塞之后,也正是这么做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国和法国的边界就出现了两条互相对峙的防线——齐格菲防线和马奇诺防线。芬兰为了防御苏联的进攻也在两国边境建设了曼纳海姆防线。今天的我们回过头来看“防线”,这个名字听上去很“高大上”的东西,其实就是庞大的线状地堡工事群,并辅之以前方的鹿砦、铁丝网、雷场和后方的保障设施。由于一战中地上要塞在大口径火炮面前的彻底失败,此后的防线逐渐改为地下或半地下,例如法国和德国在两国边境各自修建的马奇诺防线和齐格菲防线。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地堡不仅可以为步兵提供防御遮蔽并提供射击孔,也可以在其中安装火炮,甚至医院、兵营、发电厂、有轨电车通道都可隐蔽其中,形成现代意义上固若金汤的堡垒。然而这些防线并没有发挥什么决定性的作用。马奇诺防线被德军绕过,从背后被瓦解;齐格菲防线在二战后期虽然迟滞了盟军五个月,但最终也被强大的机动部队所击破。

36.jpg (2.83 M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0-20 10:06 上传


【法国阿尔萨斯地区一处马其齐防线地下工事的入口】

37.jpg (186.28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0-20 10:06 上传


【齐格菲防线内的一段“龙牙”反坦克障碍】

38.jpg (399.95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0-20 10:06 上传


【美军士兵越过齐格菲防线向德国进军】

苏联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为了防御帝国主义国家从西线的进攻,在西部国境线开始了一系列防御工程建设。这一系列防御工程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并得到了一个非正式的名称——“斯大林防线”。整个斯大林防线其实是十三个堡垒群组成的防御地带,每个堡垒群以钢筋混凝土建成,如同马奇诺防线和齐格菲防线一样,地下工事群的地下或半地下暗堡通过坑道相互连接,防御地带前方布置有障碍物,后方有医院、发电厂、兵营和仓库。
与马奇诺防线和齐格菲防线不同,苏联人的斯大林防线要比法国人的和德国人的强一些。首先,斯大林防线并不是紧紧挨着国境线建造的,而是距离国境线有一定距离——二十至一百公里不等,这样一旦遭受突然袭击,可以留出一定的缓冲空间,供防线内的守军集结。今天的人们都认为,当面对敌军大兵团袭击的时候,把敌人放进来再打比御敌于国门之外更有效。这一点在中国工农红军的历次反“围剿”作战中得到了充分证明。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中国工农红军在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的指挥下,在中央苏区北部效仿苏联的斯大林防线建立了部分简陋的防御工事。这些工事对阻挡国民党军队进攻没有发挥任何作用。李德曾经在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从他的作战思路上可以看出当时苏联军队是如何看待防线和堡垒的。但是在中国战场,这种死板的教条战术并不适用。事实证明,中央苏区北部广昌等地临时构筑的简陋防御工事,在国民党军队的优势火力面前不堪一击,守卫工事的红军大多战死。
其次,斯大林防线不是一条连续不断的防线,而是若干不相连的堡垒群。这样的部署不似马奇诺防线一般死死钉在原地,而是为大兵团进行机动防御作战提供了一定的进退空间。在不需要这些进退空间的时候,则可以通过布雷,或者设置鹿砦、龙牙等障碍物的方式来将其封闭。

39.jpg (195.44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0-20 10:07 上传


【斯大林防线上的一处暗堡】
第三,斯大林防线一般来说是没法被正面进攻之敌绕过去的。德国人在对法国作战的时候通过占领荷兰和比利时绕过了马奇诺防线,而如果德国人想要绕过斯大林防线,在欧洲西部的苏德边境线上是不可能的。除非德军绕路芬兰走卡累利阿地峡,或者绕路土耳其走高加索,这明显是不太现实的。卡累利阿地区自苏芬战争后并入苏联,芬兰人的曼纳海姆防线残址也被苏军加以利用,依然成了一道阻碍德军进攻的屏障。

苏联为了建设斯大林防线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然而 1939 年的苏德联合军事行动却改变了这一切。随着苏联吞并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占领比拉萨比亚,降服波罗的海沿岸三国,苏联西部边境向西延伸了一百五十到三百公里,原来的斯大林防线一下子变成了国土内部,看上去失去了作用。这时候苏联开始着手在新的领土上修建新的防线,人们一般称呼这道新防线为“莫洛托夫防线”,大概是因为莫洛托夫与里宾特洛甫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为苏联获得了一大片新领土的缘故吧。
苏联人是吃过防线的亏的。在 1939 年的苏芬战争中,苏联红军由于准备不充分,在突破卡累利阿地峡时,面对芬兰人并不是很坚固的曼纳海姆防线,进攻受挫,吃了大亏。但是经过调整后,苏联红军很快就突破了曼纳海姆防线。为了给苏芬战争初期的受挫找个借口,苏联军方一直强调曼纳海姆防线的坚固程度。而实际上曼纳海姆防线远没有苏军宣称的那么坚固,苏军在曼纳海姆防线面前受挫,只不过是自身的问题罢了。

40.jpg (195.61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0-20 10:17 上传


【曼纳海姆防线上的一处暗堡。苏联军方一直宣称曼纳海姆防线是十分坚固的,苏军受挫是难免的。而反苏联的一方则认为曼纳海姆防线十分脆弱,完全不堪一击,只是苏军自身作战能力低下而造成的受挫】
在苏芬战争中,斯大林曾经说过:“没有突不破的防线。”这意思也就是告诉苏军将领们不要迷信防线的作用。但是苏联人在不迷信防线的同时,自己也十分重视防线的建设。不过,苏联在建立莫洛托夫防线的时候,居然把斯大林防线给拆了!
拆掉斯大林防线,一方面是“拆东墙补西墙”,将斯大林防线的武器装备用于莫洛托夫防线的建设;另一方面,在国土纵深处已经失去了防御作用的防线,对于大兵团集结和物资运输是不利的。据俄罗斯历史作家瓦西里·苏沃洛夫在《破冰船,“M”日》中所叙述,在朱可夫的领导下,苏军制定了一个对德主动进攻的计划,这个计划的进攻日期是 1941 年 7 月 6 日。为了做好战前准备,向边境集结部队和物资,斯大林防线被拆除。不过根据德军发起“巴巴罗萨”行动时苏军的松懈备战程度来看,这个所谓的“作战计划”应该只是苏军总参谋部将军们的一个纸面设想,并没有上升为军队战略加以实施。
在影片开头,出现的是在布列斯特市文化宫城市公园举行的一场舞会。苏军军人们和市民在公园里跳舞,其乐融融;影片主人公、步兵第三三三团军乐排学员亚历山大·阿基莫夫则在舞会上演奏,而他的哥哥、炮兵少尉安德烈·阿基莫夫则和驻地女青年亲密地在一起挽着手,营造出一派和谐的军地共建的军民鱼水情氛围;边防军上尉科热瓦托夫与家人在拍照合影。当镜头回到要塞内时,我们可以看见要塞内除了军人外,仍然有大量穿便装的平民,要塞内还有平民开的酒吧向军人们出售酒水,电影放映员在周末也会拉着电影胶片来要塞播放。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军队大院,军事气息和生活气息都很浓郁。军队在此驻扎,军人家属随军居住,大院内也居住有大量普通居民,军人和地方老百姓和谐相处。在这种松懈的战备状态下,德军的突然袭击必然会给苏军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41.jpg (265.07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0-20 10:18 上传


【边防军上尉科热瓦托夫一家在拍全家福。在布列斯特要塞,像科热瓦托夫这样拖家带口的苏军军官并不是少数。影片一开始,步兵第八十四团政治副团长福明也想要把妻儿接到要塞来,只是因为没有火车票而作罢】

42.jpg (326.07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0-20 10:18 上传


【电影中俯拍中央堡垒,普通的一栋栋营房,河对岸是一马平川,看不出有什么坚固的防御】
电影中,我们也能够获得对战前的布列斯特要塞的一个总体印象:绿树成荫,不像是要塞更像是公园。要塞除了像一个军队大院外,好像没有什么坚固的防御工事,四处只是普普通通的砖结构营房。中央堡垒南侧通向沃伦堡垒的霍尔姆门上面,居然还继续悬挂着波兰的鹰徽!其实,当苏军开始建设莫洛托夫防线的时候,距离德军发起进攻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莫洛托夫防线是按照斯大林防线的建设思路进行的,在这种思路下,像布列斯特要塞这种传统的防御工事注定无法在新的防线中扮演什么重要角色。而苏军接手布列斯特后,也没有为布列斯特要塞的修复工程设定一个较高优先级,要塞的修复工程一直进展缓慢。

43.jpg (226.38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0-20 10:20 上传


【电影中的霍尔姆门,上方依然悬挂着波兰鹰徽没有更换,要塞修复工程进度可见一斑】


淘宝滚图.jpg (542.72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0-20 10:30 上传



{:soso_e179:}林克济先生观察得好细致呀!连霍尔姆门上挂的是波兰单头鹰而不是俄罗斯双头鹰都能发现呀!
透过镜头看历史啊,此书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