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又黑中国?也许是中国人惹的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0:31:26
转载自观察者网
http://www.guancha.cn/yangyunfei/2015_09_16_334381_s.shtml


在笔者平时逛的一个军事论坛上,最近常有人发“投毒帖”。按照发帖人的话说,就是这些帖子太恶心了,不能光自己恶心,还要发出来让大家一起恶心。而这些帖子,都是打着俄媒的名头,对中国军工大肆嘲笑,或宣称如果没有俄罗斯技术,中国将如何如何。“这几年的俄媒怪怪的”,发帖人如此宣称。
虽然说俄媒确实一贯怪怪的,但是作为对俄国媒体有相当了解的笔者,却很少在正规俄媒上看过听过类似的观点。
多翻看几个“投毒帖”后,果然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首先是来源高度统一,往往是一家刊物最先发表;其次,原始新闻来源很杂乱,俄罗斯联邦级的媒体被引用的情况很少,大多数是一些犄角旮旯翻出来的内容;标题都极具刺激性,而通常标题又和内容不完全一样;仔细观察最近两个帖子,又发现一处细节——文末落款是“编译(某某)”。看到这里,笔者不由得哈哈大笑。
中俄正在经历两国交往史中最古怪的阶段,政治上紧密互动合作,经贸关系却迟迟没有突破。2015年,中俄举行了多次双边高峰经济论坛,会谈中被重复最多的话题是,“我们不明白你们”。
这种不明白其实很正常,1980年后中国社会将英语作为主要对外交流工具,向培养英语人才倾斜资源,而俄语人才培养则处于自生自灭自负盈亏的状态。当然要强调的是,这里并非要批评或是抱怨什么,这一现象的形成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但中国的俄语人才存在严重缺口,甚至影响了两国正常合作交往与信息交流,这一状况应该得到正视。早在2010年,当时的俄罗斯驻华大使便总结了中俄经贸层次难以提高的四个原因,其中之一就是缺乏大量高级别的中俄翻译人才,而这一问题至今无明显改善的迹象。当然俄国的中文人才也极度缺乏,所以说这是历史形成的现象,无需指责,但必须重视。
其实很多媒体现象,都能反映上述情况。比如中国教师去英国授课一事,短短一周内国内媒体和当地媒体就经历过多次“攻防”,对事件从各自描述变为了有问有答,最终获益的是读者,因为可以从多角度多方位了解事实真相。又或者某网络大V引述美国领导人的讲话,结果引用的翻译错误当天就被发现,并成了网络笑柄。
然而,这种互动在其他语种上是很难做到的,俄语尤其不可能。不然也不会有人几年如一日地以“编译”“俄媒”的新闻谋生,搞得一大批人闻鸡起舞、欲仙欲死,始作俑者却几乎不曾被戳破画皮。
180度的“编译”
下面就以一篇发表于国内知名网络媒体,被作为“投毒帖”转到论坛上的新闻为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在网上搜索到。
【投毒】俄新社9月5日报道:美国研究机构指出,中国现在更依赖俄罗斯,靠山寨俄军技术
这条“新闻”的主要内容是美国的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在2015年9月1日发布的一份中国军力报告。中国网友在看到投毒帖后,不到一个小时就找到了报告英文版全文。对比中英文两个版本,惊得很多人目瞪口呆,几乎完全对不上。“英文到中文的过程中一定是有个创作的环节啊……”某网友如是说。那么,这个创作环节主要是俄媒吗?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报告封面
回过头看俄文媒体,相关文章最早出现在9月3日的《真理报》。《真理报》引述的不是报告原文,而是美国某媒体根据该报告发表的评论文章《给巨龙喂食——俄罗斯对中国军队提升水面目标打击能力的贡献》。美媒回顾了冷战结束后,双方军事合作对中国的积极影响,也提到中国当下军力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很多地方已经缩减对俄罗斯军事技术的依赖,但在某些领域还有不足。
《真理报》发表的文章是另外一个名字:“中俄同盟让美国对自己的海军感到担忧”。说实话现在全世界媒体都一样,不搞“标题党”没法运营。而且这标题很符合俄文媒体中的大气氛,因乌克兰危机而与欧美陷入半冷战状态的俄罗斯社会,很愿意在各种场合以中俄同盟的面貌出现。这也很正常,不久前有人回忆说,当年中国的报刊上曾写道:如果台海危机爆发和美国打海战怎么办?答案是不用害怕,俄罗斯的太平洋舰队会南下援助我们作战。
9月5号俄新社也发表了有关文章,当然同样也是标题党——“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俄罗斯技术保护中国免受来自假设中的美国空中打击”。这个标题其实又代表了俄罗斯当下社会的另一个倾向:“虽然说要和中国加强合作乃至同盟,在两国国力逆转的今天,俄罗斯会不会成为合作中的弱者乃至小弟?”去年今年中国学界因此出台了一个“长姐理论”,大意是中俄合作不是大哥和小弟的关系,而是大姐和小弟的关系,嫁出去的姐姐泼出去的水,无权处置小弟的家产。

俄新社的页面截图,所用配图为中俄“和平使命2013”军演时的照片
而日本《外交家》刊物上的相关文章,也与俄国的这几篇大同小异。上述媒体虽然在编译或编写的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取舍和“标题党”行为,但与原报告相比,只有些许差异,本质上差不多。

日本《外交家》页面截图
搞清楚了正规国际媒体的“编译”,一路捋顺下来,就很清楚中国媒体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仔细比较“投毒帖”和俄新社的原文,会发现该文把俄新社里面的这句:“С точки зрения CSIS, Китай стал более независимым от России, чем раньше”,愣是给“编译”成: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认为,中国现在比以前更加依赖俄罗斯。而正确的翻译应该是:“CSIS认为,中国已经比过往更少地依赖俄罗斯。”
即使根据百度在线翻译的“机翻”,得到的结果也是:“中国已经成为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的角度,从俄罗斯的比以前更独立”,稍微顺下句子,基本也能翻译正确,不会错得像“投毒帖”那样离谱。可见,这已经不是打所谓“编译”的擦边球,很可能是为了吸引眼球而篡改原文。更加可悲的是,不知有多少人被人恶意“投毒”后信以为真,每吃一道来历不明的“投毒帖”就跟着嚷嚷一通。
“编译”事小,坑爹事大
“翻译”和“译”意义相同,是指将一种语言或文字完整地用另一种语言或文字表达出来。
“编译”是将一种语言或文字的大致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或文字表达出来,可以删减或增补。
网友“中毒”看似无甚大碍,但历史上因为“翻译”闹出矛盾乃至战争的情况并不少见。
众所周知,蒋介石和史迪威矛盾很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史迪威认为蒋介石言而无信不断骗他,证据是每次他找蒋介石提要求,后者都回答:好,好。史迪威的理解是,既然说好了就是同意了,而熟悉蒋交谈习惯的人都知道,蒋说好的意思是我知道了,不代表答应了。

蒋介石夫妇与史迪威
还有一个例子是近代日本幕末时期的萨英战争,其开战的原因与结果,也和翻译有关。日后大名鼎鼎的福泽谕吉,当时还是给德川幕府打工的坑爹年轻翻译——是货真价实的坑爹翻译,幕府后来灭亡也和他那次坑爹有直接关系。生麦事件(观察者网注:1862年9月14日,在日本神奈川县生麦村,四个英国人不肯给大名让路,遭武士攻击。)之后,英国大使向幕府发恐吓信,要求赔偿和交出杀人主谋来偿命。福泽谕吉当时也是愣头青,就照直把主谋翻译为了首领。结果信一传到萨摩藩,那里当时就“炸”了,按照武士的理解,首领只可能是藩主岛津茂久,要砍了藩主的脑袋给外人偿命,这还了得?所以萨摩藩武士群情激昂,纷纷策划各种野路子奇袭英国舰队,而英国方面则完全没有作战准备,认为军舰开过去就能要到赔偿、抓住犯人。这直接导致了萨英双方对此战的态度完全不同,最终萨摩方首先发动攻击,英国舰队虽然火力远超对手,但是遭到突袭损失很大,事后认为得不偿失。更深远的影响是,萨英双方都认可了对方的能力,反而签署了合作协议,联手对抗德川幕府,这在1868年的倒幕战争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日本人描绘的生麦事件
有人会说这些都是历史了,现在已是网络信息时代。其实到了信息时代,很多事情的基本原则和情况还是没有多少改变,即使不算前述的篡改,翻译误解还是层出不穷。比如一条新闻里的这句话:“米哈伊洛夫补充称,目前已经完工的2号舰‘埃森上将号’和‘马卡洛夫上将号’,原定于2014年和2015年服役,现在也很难确定最终交付的日期。”
这句话翻译是对的,但是中国人和俄国人听起来的理解就截然不同。中国人的普遍理解是:完了,这是跳票的说辞,交船遥遥无期了。而俄国人的理解是,因为很多细节配套的原因,具体交船日期无法确定。俄国企业搞这种大型工程的“截止日期”跨度都很长,比如某某年某季度,时间跨度几个月,所以一般很难确认具体时间。
可见,编译实际上是翻译的必要补充,目的是在完整表达原意的基础上,贴近受众的理解习惯。但在中俄今天的实际交往中,所谓的“编译”成了很多人学艺不精的借口。一种是为了掩盖基础语法水平和理解能力的不足,大量删改和削减应该翻译的内容,导致剩下的内容文不对题。前面提到的俄新社文章,在某翻译网站上也有翻译稿,但该稿有一些翻译错误,并删去了超出译者水平的内容。不过这很正常,翻译网站本来就是爱好者玩票的地方,能花时间翻译本身就值得鼓励。而且译者给出了文章的来源,并附上了俄文原文,诚意可嘉。
第二种情况则是完全恶意的操作,从利用错误翻译搞商业诈骗,到蓄意制造新闻噱头、增加点击率。
下面就再举个“哗众取宠”的例子,也一并了结关于苏-35合同的“网络公案”。
[投毒]中俄上月未能签署苏-35合同 但已确定交付方式
这篇“投毒帖”采用了与前述帖子相同的“编译”手法,用网络上的俗话说,就是“自己制造高潮自己爽”。
该帖提到了“万众期待的向中国供应苏-35S歼击机的合同”,实际情况却是,在莫斯科航展期间,从来没有任何一家正规俄国新闻媒体,或厂方代表、政府发言人谈起过对华出售苏-35的事情。与之相反,主办方在开幕当天就对俄罗斯商业电视台的记者称:“展会的目的不以销售意向为主,大部分产能安排都很紧张。”苏霍伊工厂在展会上倒真提到了销售合同,但那是俄罗斯国防部准备在年底前与工厂签订的合同,在现有的48架苏-35完工后,再订购48架。
是的,与国内网络流传的苏霍伊嗷嗷待哺、等着中国买苏-35好有米下锅这一印象不同,2009年俄罗斯国防部已经与苏霍伊签署了购买48架苏-35的合同。这一交易应该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合同金额为660亿卢布,其中包括设备更新与测试费用等。按照俄罗斯的国防采购法,每个阶段的款项都是提前100%支付给本国军工企业的。所以过去六年来,苏霍伊的共青团工厂就算不是富得流油,也绝不至于饿肚子。更别提其产能有限,为了完成这48架订单就已经焦头烂额了。

2014年珠海航展上,中国空军人员参观苏-35
国防部在接收这批飞机之后,再下了48架订单,新的合同金额达1000亿卢布。这次在航展上没有正式签署合同,是因为今年俄罗斯财政预算削减,国防部付款不像过去那么痛快,要由主管金融的副总理出面,协调银行为苏霍伊公司贷款。而厂方代表、国防部和副总理都表示在年底前将完成合同的签署工作。
这一合同签署后,到2020年之前苏35的产能又被排满了。那么问题来了,这几年里苏霍伊既不缺钱,也没有多余产能,究竟是谁急吼吼地替苏霍伊卖了大批苏-35给中国,乃至成了“万众期待的向中国供应苏-35S歼击机的合同”?
虽然语言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但中国的大型网络媒体,应该还是有实力把好语言关的。毕竟,成天为了眼球而“投毒”,最终伤害的是自己的信誉。如果损害了中俄两国的民间感情,那就更是令人痛心了。转载自观察者网
http://www.guancha.cn/yangyunfei/2015_09_16_334381_s.shtml


在笔者平时逛的一个军事论坛上,最近常有人发“投毒帖”。按照发帖人的话说,就是这些帖子太恶心了,不能光自己恶心,还要发出来让大家一起恶心。而这些帖子,都是打着俄媒的名头,对中国军工大肆嘲笑,或宣称如果没有俄罗斯技术,中国将如何如何。“这几年的俄媒怪怪的”,发帖人如此宣称。
虽然说俄媒确实一贯怪怪的,但是作为对俄国媒体有相当了解的笔者,却很少在正规俄媒上看过听过类似的观点。
多翻看几个“投毒帖”后,果然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首先是来源高度统一,往往是一家刊物最先发表;其次,原始新闻来源很杂乱,俄罗斯联邦级的媒体被引用的情况很少,大多数是一些犄角旮旯翻出来的内容;标题都极具刺激性,而通常标题又和内容不完全一样;仔细观察最近两个帖子,又发现一处细节——文末落款是“编译(某某)”。看到这里,笔者不由得哈哈大笑。
中俄正在经历两国交往史中最古怪的阶段,政治上紧密互动合作,经贸关系却迟迟没有突破。2015年,中俄举行了多次双边高峰经济论坛,会谈中被重复最多的话题是,“我们不明白你们”。
这种不明白其实很正常,1980年后中国社会将英语作为主要对外交流工具,向培养英语人才倾斜资源,而俄语人才培养则处于自生自灭自负盈亏的状态。当然要强调的是,这里并非要批评或是抱怨什么,这一现象的形成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但中国的俄语人才存在严重缺口,甚至影响了两国正常合作交往与信息交流,这一状况应该得到正视。早在2010年,当时的俄罗斯驻华大使便总结了中俄经贸层次难以提高的四个原因,其中之一就是缺乏大量高级别的中俄翻译人才,而这一问题至今无明显改善的迹象。当然俄国的中文人才也极度缺乏,所以说这是历史形成的现象,无需指责,但必须重视。
其实很多媒体现象,都能反映上述情况。比如中国教师去英国授课一事,短短一周内国内媒体和当地媒体就经历过多次“攻防”,对事件从各自描述变为了有问有答,最终获益的是读者,因为可以从多角度多方位了解事实真相。又或者某网络大V引述美国领导人的讲话,结果引用的翻译错误当天就被发现,并成了网络笑柄。
然而,这种互动在其他语种上是很难做到的,俄语尤其不可能。不然也不会有人几年如一日地以“编译”“俄媒”的新闻谋生,搞得一大批人闻鸡起舞、欲仙欲死,始作俑者却几乎不曾被戳破画皮。
180度的“编译”
下面就以一篇发表于国内知名网络媒体,被作为“投毒帖”转到论坛上的新闻为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在网上搜索到。
【投毒】俄新社9月5日报道:美国研究机构指出,中国现在更依赖俄罗斯,靠山寨俄军技术
这条“新闻”的主要内容是美国的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在2015年9月1日发布的一份中国军力报告。中国网友在看到投毒帖后,不到一个小时就找到了报告英文版全文。对比中英文两个版本,惊得很多人目瞪口呆,几乎完全对不上。“英文到中文的过程中一定是有个创作的环节啊……”某网友如是说。那么,这个创作环节主要是俄媒吗?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报告封面
回过头看俄文媒体,相关文章最早出现在9月3日的《真理报》。《真理报》引述的不是报告原文,而是美国某媒体根据该报告发表的评论文章《给巨龙喂食——俄罗斯对中国军队提升水面目标打击能力的贡献》。美媒回顾了冷战结束后,双方军事合作对中国的积极影响,也提到中国当下军力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很多地方已经缩减对俄罗斯军事技术的依赖,但在某些领域还有不足。
《真理报》发表的文章是另外一个名字:“中俄同盟让美国对自己的海军感到担忧”。说实话现在全世界媒体都一样,不搞“标题党”没法运营。而且这标题很符合俄文媒体中的大气氛,因乌克兰危机而与欧美陷入半冷战状态的俄罗斯社会,很愿意在各种场合以中俄同盟的面貌出现。这也很正常,不久前有人回忆说,当年中国的报刊上曾写道:如果台海危机爆发和美国打海战怎么办?答案是不用害怕,俄罗斯的太平洋舰队会南下援助我们作战。
9月5号俄新社也发表了有关文章,当然同样也是标题党——“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俄罗斯技术保护中国免受来自假设中的美国空中打击”。这个标题其实又代表了俄罗斯当下社会的另一个倾向:“虽然说要和中国加强合作乃至同盟,在两国国力逆转的今天,俄罗斯会不会成为合作中的弱者乃至小弟?”去年今年中国学界因此出台了一个“长姐理论”,大意是中俄合作不是大哥和小弟的关系,而是大姐和小弟的关系,嫁出去的姐姐泼出去的水,无权处置小弟的家产。

俄新社的页面截图,所用配图为中俄“和平使命2013”军演时的照片
而日本《外交家》刊物上的相关文章,也与俄国的这几篇大同小异。上述媒体虽然在编译或编写的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取舍和“标题党”行为,但与原报告相比,只有些许差异,本质上差不多。

日本《外交家》页面截图
搞清楚了正规国际媒体的“编译”,一路捋顺下来,就很清楚中国媒体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仔细比较“投毒帖”和俄新社的原文,会发现该文把俄新社里面的这句:“С точки зрения CSIS, Китай стал более независимым от России, чем раньше”,愣是给“编译”成: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认为,中国现在比以前更加依赖俄罗斯。而正确的翻译应该是:“CSIS认为,中国已经比过往更少地依赖俄罗斯。”
即使根据百度在线翻译的“机翻”,得到的结果也是:“中国已经成为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的角度,从俄罗斯的比以前更独立”,稍微顺下句子,基本也能翻译正确,不会错得像“投毒帖”那样离谱。可见,这已经不是打所谓“编译”的擦边球,很可能是为了吸引眼球而篡改原文。更加可悲的是,不知有多少人被人恶意“投毒”后信以为真,每吃一道来历不明的“投毒帖”就跟着嚷嚷一通。
“编译”事小,坑爹事大
“翻译”和“译”意义相同,是指将一种语言或文字完整地用另一种语言或文字表达出来。
“编译”是将一种语言或文字的大致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或文字表达出来,可以删减或增补。
网友“中毒”看似无甚大碍,但历史上因为“翻译”闹出矛盾乃至战争的情况并不少见。
众所周知,蒋介石和史迪威矛盾很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史迪威认为蒋介石言而无信不断骗他,证据是每次他找蒋介石提要求,后者都回答:好,好。史迪威的理解是,既然说好了就是同意了,而熟悉蒋交谈习惯的人都知道,蒋说好的意思是我知道了,不代表答应了。

蒋介石夫妇与史迪威
还有一个例子是近代日本幕末时期的萨英战争,其开战的原因与结果,也和翻译有关。日后大名鼎鼎的福泽谕吉,当时还是给德川幕府打工的坑爹年轻翻译——是货真价实的坑爹翻译,幕府后来灭亡也和他那次坑爹有直接关系。生麦事件(观察者网注:1862年9月14日,在日本神奈川县生麦村,四个英国人不肯给大名让路,遭武士攻击。)之后,英国大使向幕府发恐吓信,要求赔偿和交出杀人主谋来偿命。福泽谕吉当时也是愣头青,就照直把主谋翻译为了首领。结果信一传到萨摩藩,那里当时就“炸”了,按照武士的理解,首领只可能是藩主岛津茂久,要砍了藩主的脑袋给外人偿命,这还了得?所以萨摩藩武士群情激昂,纷纷策划各种野路子奇袭英国舰队,而英国方面则完全没有作战准备,认为军舰开过去就能要到赔偿、抓住犯人。这直接导致了萨英双方对此战的态度完全不同,最终萨摩方首先发动攻击,英国舰队虽然火力远超对手,但是遭到突袭损失很大,事后认为得不偿失。更深远的影响是,萨英双方都认可了对方的能力,反而签署了合作协议,联手对抗德川幕府,这在1868年的倒幕战争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日本人描绘的生麦事件
有人会说这些都是历史了,现在已是网络信息时代。其实到了信息时代,很多事情的基本原则和情况还是没有多少改变,即使不算前述的篡改,翻译误解还是层出不穷。比如一条新闻里的这句话:“米哈伊洛夫补充称,目前已经完工的2号舰‘埃森上将号’和‘马卡洛夫上将号’,原定于2014年和2015年服役,现在也很难确定最终交付的日期。”
这句话翻译是对的,但是中国人和俄国人听起来的理解就截然不同。中国人的普遍理解是:完了,这是跳票的说辞,交船遥遥无期了。而俄国人的理解是,因为很多细节配套的原因,具体交船日期无法确定。俄国企业搞这种大型工程的“截止日期”跨度都很长,比如某某年某季度,时间跨度几个月,所以一般很难确认具体时间。
可见,编译实际上是翻译的必要补充,目的是在完整表达原意的基础上,贴近受众的理解习惯。但在中俄今天的实际交往中,所谓的“编译”成了很多人学艺不精的借口。一种是为了掩盖基础语法水平和理解能力的不足,大量删改和削减应该翻译的内容,导致剩下的内容文不对题。前面提到的俄新社文章,在某翻译网站上也有翻译稿,但该稿有一些翻译错误,并删去了超出译者水平的内容。不过这很正常,翻译网站本来就是爱好者玩票的地方,能花时间翻译本身就值得鼓励。而且译者给出了文章的来源,并附上了俄文原文,诚意可嘉。
第二种情况则是完全恶意的操作,从利用错误翻译搞商业诈骗,到蓄意制造新闻噱头、增加点击率。
下面就再举个“哗众取宠”的例子,也一并了结关于苏-35合同的“网络公案”。
[投毒]中俄上月未能签署苏-35合同 但已确定交付方式
这篇“投毒帖”采用了与前述帖子相同的“编译”手法,用网络上的俗话说,就是“自己制造高潮自己爽”。
该帖提到了“万众期待的向中国供应苏-35S歼击机的合同”,实际情况却是,在莫斯科航展期间,从来没有任何一家正规俄国新闻媒体,或厂方代表、政府发言人谈起过对华出售苏-35的事情。与之相反,主办方在开幕当天就对俄罗斯商业电视台的记者称:“展会的目的不以销售意向为主,大部分产能安排都很紧张。”苏霍伊工厂在展会上倒真提到了销售合同,但那是俄罗斯国防部准备在年底前与工厂签订的合同,在现有的48架苏-35完工后,再订购48架。
是的,与国内网络流传的苏霍伊嗷嗷待哺、等着中国买苏-35好有米下锅这一印象不同,2009年俄罗斯国防部已经与苏霍伊签署了购买48架苏-35的合同。这一交易应该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合同金额为660亿卢布,其中包括设备更新与测试费用等。按照俄罗斯的国防采购法,每个阶段的款项都是提前100%支付给本国军工企业的。所以过去六年来,苏霍伊的共青团工厂就算不是富得流油,也绝不至于饿肚子。更别提其产能有限,为了完成这48架订单就已经焦头烂额了。

2014年珠海航展上,中国空军人员参观苏-35
国防部在接收这批飞机之后,再下了48架订单,新的合同金额达1000亿卢布。这次在航展上没有正式签署合同,是因为今年俄罗斯财政预算削减,国防部付款不像过去那么痛快,要由主管金融的副总理出面,协调银行为苏霍伊公司贷款。而厂方代表、国防部和副总理都表示在年底前将完成合同的签署工作。
这一合同签署后,到2020年之前苏35的产能又被排满了。那么问题来了,这几年里苏霍伊既不缺钱,也没有多余产能,究竟是谁急吼吼地替苏霍伊卖了大批苏-35给中国,乃至成了“万众期待的向中国供应苏-35S歼击机的合同”?
虽然语言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但中国的大型网络媒体,应该还是有实力把好语言关的。毕竟,成天为了眼球而“投毒”,最终伤害的是自己的信誉。如果损害了中俄两国的民间感情,那就更是令人痛心了。
一直知道翻译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毒翻译那就更恶毒了。比如英国列兵帖。当然英国列兵帖有翻译之外的其他问题。这个不谈。
其实没多少人会因为这些“俄媒”说了些什么废话就去质疑中俄关系。

不过各国媒体现在都喜欢发些无厘头的消息,比如那个《共青团真理报》有时也煞有介事地发些UFO坠毁、外星人降临之类的“耸闻”。
虽然很多挑拨中俄的帖子确实别有用心,但是军事比赛毛子作弊也是事实,打铁还需自身硬
  俄媒又怎么了,俄罗斯传媒被NGO控制的不在少数。
我们了解的世界,其实就是各种媒体让我们了解的世界。
当媒体失去公正中立后,那我们看到的只是面哈哈镜。
所以大家看各种“外媒”新闻的时候,一定要多留个心眼。
让我想到高层,话说貌似高层明天就解封了
我有知识我自豪 发表于 2015-9-16 13:59
让我想到高层,话说貌似高层明天就解封了
貌似是今天
roymand 发表于 2015-9-16 13:57
我们了解的世界,其实就是各种媒体让我们了解的世界。
当媒体失去公正中立后,那我们看到的只是面哈哈镜。 ...
绝大多数的平民都是信息弱势群体,当信息不对称的时候,非常容易被操控,参见如今的弯弯,都被媒体人玩傻了
中俄政热经冷是现实,问题在俄罗斯,但文章意指中国。来自: iPhone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