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徐向前打晋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2:30:28
1948年5月上旬,中共中央在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召开了会合后的第一次书记处扩大会议,研究了夺取全国胜利的各项战略部署和方针政策。根据会议精神,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在会后对华北和中原两大战略区进行了调整和加强。其中将晋冀鲁豫、晋察冀两解放区及领导机关合并,组成华北军区。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华北军区第一兵团,下辖原晋冀鲁豫第8、第13、第15纵队,由华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徐向前兼任兵团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在延安休养的晋绥军区副司令员周士第任副司令员兼副政委。徐向前和周士第都是黄埔一期生,当时徐向前是在一队,周士第是在二队。只不过周士第是一期生中活跃的共产党员,徐向前则不显山不露水,直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前夕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二人在校学习时并不熟悉。与周士第相比,徐向前是个晚起步者,但后来居上,成为了威震敌胆的一代名将。很巧的是,徐向前也是个老病号,患结核性胸膜炎在延安卧病多年,连去山东战略区指挥作战的机会也错过了。这次二人搭档,徐向前还笑着对周士第说:“我们俩都是老病号,俩顶一吧。”
在一年前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后,时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的徐向前就扛起了重担,在内线指挥部队作战,与自己的老乡、山西军阀阎锡山部和胡宗南一部顽强周旋。徐向前把留在晋冀鲁豫的一些地方游杂武装整合起来,硬是连打了运城、临汾两场硬仗,经过72天艰苦攻坚打下了有“卧牛城”之称的晋南军事重镇临汾,解放了晋南全境,将晋冀鲁豫解放区和晋绥、西北解放区连成了一片,完全改观了山西战场的形势。这次组成华北军区第一兵团的部队,就是徐向前这一年多带出来的主力。对于协助徐向前指挥部队解放山西,周士第是充满了信心,带着未愈的病体像以前一样忘我投入了工作。
由于晋中地区素来有山西粮仓之称,盛产的小麦对于双方军队维持战斗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中共中央、华北局和华北军区的指示,第一兵团的任务是保卫晋中麦收,相机在运动中歼灭阎军1-2个师。此时阎锡山的统治区已被压缩到南起灵石、北至忻县,东达榆次,西抵汾阳,以太原为核心的晋中15县及附近乡村地区,手上还有正规军和总队、保安团、警备大队约13万余人,另组织了“民卫军”3万余人。而徐向前、周士第手上能够集中作战的只有第一兵团及地方部队共6万之众,敌我兵力对比为2.2:1。加上阎军依托经营多年的碉堡、据点防守,武器装备上也较有优势,这一战若想取胜很是不易。根据敌我态势,徐向前和周士第对如何打这一仗进行了仔细研究。最后确定:战役第一步采取分进合围战术,割裂阎军防御体系,斩断其交通,分割包围其要点,肃清外围某些据点,确保晋中麦收;第二步相机攻取某些要点,诱敌主力出援,在野战中求得消灭敌主力大部,以达到削弱阎军实力,缩小敌占区,创造攻取太原之有利条件的目的。战役决心上报中央军委后,很快得到了批准。
1948年6月11日,徐向前、周士第指挥部队发起了晋中战役。他们首先派小股部队在晋南风陵渡征集船只,摆出了解放军将西渡黄河去支援西北战场的假象;同时以一部在汾阳、孝义地区活动,诱敌主力出动;一部向北挺进,相机攻占灵石县城;兵团主力则分别从临汾、洪洞出发,由太岳山区东侧隐蔽向晋中之敌侧后集结。阎锡山果然上当,相继派出第34军军长高倬之率10余个团组成的“闪击兵团”及有“亲训”之称的第72师、炮兵团出动增援。徐向前、周士第立即指挥地方部队一部吸引高倬之兵团向西,对其坚决抗击,同时一兵团主力绕过子洪口要塞,从平遥、祁县地区迅猛突破,拦腰近迫同蒲铁路,直插晋中腹心地区。阎锡山大惊,急命高倬之兵团回师向东迎击解放军。徐向前、周士第见战机已至,即指挥兵团主力冒雨直插介休、平遥地区,对高倬之兵团张开了网。6月21日,一兵团主力在地方部队配合下,于平遥西南张兰镇地区一举歼灭了阎锡山的“亲训师”和“亲训炮兵团”近万人,高倬之吓得率兵团主力慌忙逃回了介休。徐向前、周士第指挥部队继续进击,又在北营村和张兰镇地区歼灭了敌暂编第40师大部、“亲训师”残部和暂编第45师“老虎团”,胜利结束了晋中战役第一阶段。
6月底,周士第受徐向前委托前往西柏坡,向中央军委汇报了晋中战役第一阶段的总结。之后毛泽东特意留周士第在自己的住处吃了顿饭,并指示晋中战役是保卫麦收的战役,但主要目的还是消灭敌人,只有消灭了敌人才能最有效地保卫麦收。周士第赶回兵团后,向徐向前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随即向全军提出了“消灭敌人就是最有效地保卫麦收”的口号,部队斗志更加高昂。
“亲训师”的覆灭令阎锡山痛心疾首,这时蒋介石通报说山西并无解放军主力,只有几万地方部队,要他大胆决战。阎锡山也知道不能坐困待毙,于是孤注一掷,命令自己的亲信山西保安副司令兼野战军总司令赵承绶、野战军副总司令日本战犯原泉福(原名元香馨,原侵华日军驻长治的独立步兵第14旅团旅团长),率领由原数千名侵华日军组成的第10总队前出祁县,统一指挥附近的第33军、第34军、第9总队等部作战,企图固守晋中。
对于徐向前和周士第而言,这真叫“来得正好”!二人一边上报军委一边组织部队,决心继续围逼调动敌人,集中主力于平遥、祁县以东地区同赵承绶集团决战。战役第二阶段开打后,徐向前、周士第指挥部队不断诱敌,调动敌人,前堵后截,终于将赵承绶集团第33军、第34军的5个师和第10总队共3万余人,包围在太谷、徐沟、榆次间的大常镇东西一线长10余公里、南北不足5公里的狭长地带。激战至7月16日,干净利落地将这一大坨子敌人歼灭,生俘赵承绶,原泉福在战斗中负伤后命令部下开枪将其打死。之后,晋中地区阎军各部惧怕被歼,纷纷向太原撤退。徐向前、周士第指挥部队乘胜追击,以“横扫千军如卷席”之势又连续歼灭敌暂编第9总队和第43军军部,第70师和第61军军部,第 69师、暂编第37师、第40师各一部。7月21日,解放军各部队解放了除太原外的晋中各县,并直逼太原城下,至此战役结束。
在历时40天的晋中战役中,徐向前、周士第指挥华北一兵团及地方部队灵活用兵,连续作战,以少胜多,连克县城14座,歼灭阎锡山野战军总司令部、5个军部、9个师、2个总队及保安、警备团队7.4万人,民卫军等2.6万人,共计10.03万人;活捉赵承绶、杨城、沈瑞等将官;缴获各种火炮3700多门、轻重机枪1000余挺、长短枪支3万余支,取得了山西战场上的空前大捷。并胜利保卫了晋中麦收,为尔后夺取太原创造了有利条件。战后,中共中央发来祝捷电报,其中赞扬道:“晋中战役在向前、士第两同志直接指挥之下,由于全军奋战,人民拥护,后方努力生产支前,及各战场的胜利配合,仅仅一个月中,获得如此辉煌的战绩,对于整个战局帮助极大。”
1948年5月上旬,中共中央在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召开了会合后的第一次书记处扩大会议,研究了夺取全国胜利的各项战略部署和方针政策。根据会议精神,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在会后对华北和中原两大战略区进行了调整和加强。其中将晋冀鲁豫、晋察冀两解放区及领导机关合并,组成华北军区。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华北军区第一兵团,下辖原晋冀鲁豫第8、第13、第15纵队,由华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徐向前兼任兵团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在延安休养的晋绥军区副司令员周士第任副司令员兼副政委。徐向前和周士第都是黄埔一期生,当时徐向前是在一队,周士第是在二队。只不过周士第是一期生中活跃的共产党员,徐向前则不显山不露水,直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前夕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二人在校学习时并不熟悉。与周士第相比,徐向前是个晚起步者,但后来居上,成为了威震敌胆的一代名将。很巧的是,徐向前也是个老病号,患结核性胸膜炎在延安卧病多年,连去山东战略区指挥作战的机会也错过了。这次二人搭档,徐向前还笑着对周士第说:“我们俩都是老病号,俩顶一吧。”
在一年前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后,时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的徐向前就扛起了重担,在内线指挥部队作战,与自己的老乡、山西军阀阎锡山部和胡宗南一部顽强周旋。徐向前把留在晋冀鲁豫的一些地方游杂武装整合起来,硬是连打了运城、临汾两场硬仗,经过72天艰苦攻坚打下了有“卧牛城”之称的晋南军事重镇临汾,解放了晋南全境,将晋冀鲁豫解放区和晋绥、西北解放区连成了一片,完全改观了山西战场的形势。这次组成华北军区第一兵团的部队,就是徐向前这一年多带出来的主力。对于协助徐向前指挥部队解放山西,周士第是充满了信心,带着未愈的病体像以前一样忘我投入了工作。
由于晋中地区素来有山西粮仓之称,盛产的小麦对于双方军队维持战斗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中共中央、华北局和华北军区的指示,第一兵团的任务是保卫晋中麦收,相机在运动中歼灭阎军1-2个师。此时阎锡山的统治区已被压缩到南起灵石、北至忻县,东达榆次,西抵汾阳,以太原为核心的晋中15县及附近乡村地区,手上还有正规军和总队、保安团、警备大队约13万余人,另组织了“民卫军”3万余人。而徐向前、周士第手上能够集中作战的只有第一兵团及地方部队共6万之众,敌我兵力对比为2.2:1。加上阎军依托经营多年的碉堡、据点防守,武器装备上也较有优势,这一战若想取胜很是不易。根据敌我态势,徐向前和周士第对如何打这一仗进行了仔细研究。最后确定:战役第一步采取分进合围战术,割裂阎军防御体系,斩断其交通,分割包围其要点,肃清外围某些据点,确保晋中麦收;第二步相机攻取某些要点,诱敌主力出援,在野战中求得消灭敌主力大部,以达到削弱阎军实力,缩小敌占区,创造攻取太原之有利条件的目的。战役决心上报中央军委后,很快得到了批准。
1948年6月11日,徐向前、周士第指挥部队发起了晋中战役。他们首先派小股部队在晋南风陵渡征集船只,摆出了解放军将西渡黄河去支援西北战场的假象;同时以一部在汾阳、孝义地区活动,诱敌主力出动;一部向北挺进,相机攻占灵石县城;兵团主力则分别从临汾、洪洞出发,由太岳山区东侧隐蔽向晋中之敌侧后集结。阎锡山果然上当,相继派出第34军军长高倬之率10余个团组成的“闪击兵团”及有“亲训”之称的第72师、炮兵团出动增援。徐向前、周士第立即指挥地方部队一部吸引高倬之兵团向西,对其坚决抗击,同时一兵团主力绕过子洪口要塞,从平遥、祁县地区迅猛突破,拦腰近迫同蒲铁路,直插晋中腹心地区。阎锡山大惊,急命高倬之兵团回师向东迎击解放军。徐向前、周士第见战机已至,即指挥兵团主力冒雨直插介休、平遥地区,对高倬之兵团张开了网。6月21日,一兵团主力在地方部队配合下,于平遥西南张兰镇地区一举歼灭了阎锡山的“亲训师”和“亲训炮兵团”近万人,高倬之吓得率兵团主力慌忙逃回了介休。徐向前、周士第指挥部队继续进击,又在北营村和张兰镇地区歼灭了敌暂编第40师大部、“亲训师”残部和暂编第45师“老虎团”,胜利结束了晋中战役第一阶段。
6月底,周士第受徐向前委托前往西柏坡,向中央军委汇报了晋中战役第一阶段的总结。之后毛泽东特意留周士第在自己的住处吃了顿饭,并指示晋中战役是保卫麦收的战役,但主要目的还是消灭敌人,只有消灭了敌人才能最有效地保卫麦收。周士第赶回兵团后,向徐向前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随即向全军提出了“消灭敌人就是最有效地保卫麦收”的口号,部队斗志更加高昂。
“亲训师”的覆灭令阎锡山痛心疾首,这时蒋介石通报说山西并无解放军主力,只有几万地方部队,要他大胆决战。阎锡山也知道不能坐困待毙,于是孤注一掷,命令自己的亲信山西保安副司令兼野战军总司令赵承绶、野战军副总司令日本战犯原泉福(原名元香馨,原侵华日军驻长治的独立步兵第14旅团旅团长),率领由原数千名侵华日军组成的第10总队前出祁县,统一指挥附近的第33军、第34军、第9总队等部作战,企图固守晋中。
对于徐向前和周士第而言,这真叫“来得正好”!二人一边上报军委一边组织部队,决心继续围逼调动敌人,集中主力于平遥、祁县以东地区同赵承绶集团决战。战役第二阶段开打后,徐向前、周士第指挥部队不断诱敌,调动敌人,前堵后截,终于将赵承绶集团第33军、第34军的5个师和第10总队共3万余人,包围在太谷、徐沟、榆次间的大常镇东西一线长10余公里、南北不足5公里的狭长地带。激战至7月16日,干净利落地将这一大坨子敌人歼灭,生俘赵承绶,原泉福在战斗中负伤后命令部下开枪将其打死。之后,晋中地区阎军各部惧怕被歼,纷纷向太原撤退。徐向前、周士第指挥部队乘胜追击,以“横扫千军如卷席”之势又连续歼灭敌暂编第9总队和第43军军部,第70师和第61军军部,第 69师、暂编第37师、第40师各一部。7月21日,解放军各部队解放了除太原外的晋中各县,并直逼太原城下,至此战役结束。
在历时40天的晋中战役中,徐向前、周士第指挥华北一兵团及地方部队灵活用兵,连续作战,以少胜多,连克县城14座,歼灭阎锡山野战军总司令部、5个军部、9个师、2个总队及保安、警备团队7.4万人,民卫军等2.6万人,共计10.03万人;活捉赵承绶、杨城、沈瑞等将官;缴获各种火炮3700多门、轻重机枪1000余挺、长短枪支3万余支,取得了山西战场上的空前大捷。并胜利保卫了晋中麦收,为尔后夺取太原创造了有利条件。战后,中共中央发来祝捷电报,其中赞扬道:“晋中战役在向前、士第两同志直接指挥之下,由于全军奋战,人民拥护,后方努力生产支前,及各战场的胜利配合,仅仅一个月中,获得如此辉煌的战绩,对于整个战局帮助极大。”
打太原的时候就比较吃力了,不过还是老将出马~
德云班主 发表于 2015-9-1 16:37
打太原的时候就比较吃力了,不过还是老将出马~
他手里就没什么像样的部队

和刘邓陈带走的相比天上地下
老早之前,有个电视剧好像就是临汾战役“。里面有位年轻的旅长牺牲,还有解放军挖地道,鬼子帮敌人找地道
LZ好意思说是原创?沈晨曦作品里抄出来的
可惜了许继慎

有他在,徐向前当小弟可能就没有那么吃力了
这是原文的链接http://www.fyjs.cn/thread-1309976-1-1.html
阎锡山太不经打,十多万被几万打光。缴获火炮3700门是否搞错,比机枪缴获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