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战新书啊-挡车之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日军反坦克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6 16:38:28


丛书系列:战史系列
作者:王法 编著
装帧:平装、哑粉纸
页数:198页
开本:16开
书号:
内容简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轴心国阵营中实力最强的两个国家,德国与日本都以各自的坦克和反坦克作战能力而闻名。本书参考很多文献和资料,图文结合,详细介绍了二战中日军炮兵和步兵的各种反坦克武器及其战术,包括反坦克炮、野战炮、高射炮、岸防炮、反坦克枪榴弹、反坦克雷、日军步兵反坦克战术等等内容。


编辑推荐


国内罕见的日本陆军反坦克题材专著,聚焦“武士道”狂热精神下日本陆军“螳臂当车”式的反坦克战,近800张图片,大量史料和历史照片,系统披露二战日军反坦克战武器、战术和战史。


目录


◆ 前 言

◆ 日军炮兵反坦克武器与战术

反坦克炮

野战炮兵

高射炮

岸防炮

日军炮兵反坦克战术


◆ 日军步兵反坦克武器与战术

反坦克枪

反坦克枪榴弹

火焰喷射器

反坦克火箭筒/无后坐力炮

反坦克雷

反坦克障碍

日军步兵反坦克战术


文摘

1932年11月,日军以八九乙中型坦克和法制NC27“雷诺”轻型坦克为目标,再次进行了反坦克武器的射击试验。日军发现,13.2毫米重机枪和十一年式37毫米平射步兵炮发射的十二年式榴弹很难击穿这些新型坦克的装甲。

基于这些试验,日军认识到了装备反坦克炮的必要性。1933年6月30日,日军的军需会议通过了研制新型反坦克炮的决议。9月14日,在陆密第456号新研究方针中,日军提出了新型反坦克炮的技术指标:口径37毫米左右;水平射界50°以上;仰俯角-10°+15°;射速30发/分;在1000米距离上发射的穿甲弹能击穿20毫米装甲,并在车体内产生足够的破片;马匹可以驮载或人力可以牵引,战斗全重300公斤以下。

1933年12月,新型反坦克炮的试验型号研制完毕。试验的结论是新型反坦克炮的人机工程设计良好,但是瞄准具和炮闩闭锁还需要改进。1934年2月,日军对其进行了弹道性能的试验,对结果也较为满意。1934年4月至5月,日本陆军步兵学校对新型反坦克炮进行了试验,并提出了诸如进一步降低重量和缩小轮廓的要求。1934年9月至1935年1月,日本陆军步兵学校再次对其进行了试验。期间,新型反坦克炮也在中国东北进行了冬季低温作战条件下的试验。

1935年3月29日,新型反坦克炮进行上报时,其定型为“九四式37毫米炮”(九四式三十七粍砲),而并非九四式37毫米速射炮。后来所谓“九四式37毫米速射炮”的称谓仅是九四式37毫米反坦克炮的俗称。

九四式37毫米反坦克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产量最多的反坦克炮。1936年-1941年,日军共生产3400门该型炮。

九四式37毫米反坦克炮最大的优点就是射速高。其装有半自动横楔式炮闩,利用火炮的后坐力抛出空炮弹药筒,退壳器会将火炮的炮闩保持在打开的状态。当第2发炮弹入膛后,退壳器松开,炮闩会在弹簧的作用下关闭。其车轮有两种:一种是木制的车轮和铁质的轮胎,另一种是带孔的铁质圆盘车轮。在炮位时,大架尾部的驻锄要打在地下。运输的时候,可以由1匹马拖拽;或者也可以将火炮拆成4个部分,由4匹马驮载运输;或者也可以拆卸成4个部分之后由人员背负携带。

日军步兵、装甲兵和速射炮兵都广泛装备了九四式37毫米反坦克炮。以日军挽马型步兵师团的4个步兵联队为例,每个步兵联队都下辖1个速射炮中队;每个速射炮中队下辖4个速射炮分队(通常称为“战炮队”),共装备4门该型反坦克炮;每个速射炮分队下辖1门反坦克炮和11名速射炮兵。这11名速射炮兵包括1名分队长、1名炮手、1名预备炮手、1名装填手、1名传令兵、1名整理火炮的清洁手和5名同时负责近距离防御的弹药手。如果有汽车,还会额外配属1名司机。相比之下,日军驮马型步兵师团的4个步兵联队就没有下辖速射炮中队,而是以步兵炮中队代替。

在布设阵地时,各个速射炮分队之间距离100米;每2个速射炮分队编成1个速射炮小队,小队指挥部位于速射炮分队后方200-300米处,通过传令兵进行通信;小队指挥部后方200-300米处为步兵联队属速射炮中队指挥部,通过电话进行通信。





一个挡车之螳居然这么多不满意,我想要是:

挡车之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军反坦克战
挡车之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军反坦克战
挡车之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军反坦克战
挡车之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军反坦克战

我想你们就没这么多话了


丛书系列:战史系列
作者:王法 编著
装帧:平装、哑粉纸
页数:198页
开本:16开
书号:
内容简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轴心国阵营中实力最强的两个国家,德国与日本都以各自的坦克和反坦克作战能力而闻名。本书参考很多文献和资料,图文结合,详细介绍了二战中日军炮兵和步兵的各种反坦克武器及其战术,包括反坦克炮、野战炮、高射炮、岸防炮、反坦克枪榴弹、反坦克雷、日军步兵反坦克战术等等内容。


编辑推荐


国内罕见的日本陆军反坦克题材专著,聚焦“武士道”狂热精神下日本陆军“螳臂当车”式的反坦克战,近800张图片,大量史料和历史照片,系统披露二战日军反坦克战武器、战术和战史。


目录


◆ 前 言

◆ 日军炮兵反坦克武器与战术

反坦克炮

野战炮兵

高射炮

岸防炮

日军炮兵反坦克战术


◆ 日军步兵反坦克武器与战术

反坦克枪

反坦克枪榴弹

火焰喷射器

反坦克火箭筒/无后坐力炮

反坦克雷

反坦克障碍

日军步兵反坦克战术


文摘

1932年11月,日军以八九乙中型坦克和法制NC27“雷诺”轻型坦克为目标,再次进行了反坦克武器的射击试验。日军发现,13.2毫米重机枪和十一年式37毫米平射步兵炮发射的十二年式榴弹很难击穿这些新型坦克的装甲。

基于这些试验,日军认识到了装备反坦克炮的必要性。1933年6月30日,日军的军需会议通过了研制新型反坦克炮的决议。9月14日,在陆密第456号新研究方针中,日军提出了新型反坦克炮的技术指标:口径37毫米左右;水平射界50°以上;仰俯角-10°+15°;射速30发/分;在1000米距离上发射的穿甲弹能击穿20毫米装甲,并在车体内产生足够的破片;马匹可以驮载或人力可以牵引,战斗全重300公斤以下。

1933年12月,新型反坦克炮的试验型号研制完毕。试验的结论是新型反坦克炮的人机工程设计良好,但是瞄准具和炮闩闭锁还需要改进。1934年2月,日军对其进行了弹道性能的试验,对结果也较为满意。1934年4月至5月,日本陆军步兵学校对新型反坦克炮进行了试验,并提出了诸如进一步降低重量和缩小轮廓的要求。1934年9月至1935年1月,日本陆军步兵学校再次对其进行了试验。期间,新型反坦克炮也在中国东北进行了冬季低温作战条件下的试验。

1935年3月29日,新型反坦克炮进行上报时,其定型为“九四式37毫米炮”(九四式三十七粍砲),而并非九四式37毫米速射炮。后来所谓“九四式37毫米速射炮”的称谓仅是九四式37毫米反坦克炮的俗称。

九四式37毫米反坦克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产量最多的反坦克炮。1936年-1941年,日军共生产3400门该型炮。

九四式37毫米反坦克炮最大的优点就是射速高。其装有半自动横楔式炮闩,利用火炮的后坐力抛出空炮弹药筒,退壳器会将火炮的炮闩保持在打开的状态。当第2发炮弹入膛后,退壳器松开,炮闩会在弹簧的作用下关闭。其车轮有两种:一种是木制的车轮和铁质的轮胎,另一种是带孔的铁质圆盘车轮。在炮位时,大架尾部的驻锄要打在地下。运输的时候,可以由1匹马拖拽;或者也可以将火炮拆成4个部分,由4匹马驮载运输;或者也可以拆卸成4个部分之后由人员背负携带。

日军步兵、装甲兵和速射炮兵都广泛装备了九四式37毫米反坦克炮。以日军挽马型步兵师团的4个步兵联队为例,每个步兵联队都下辖1个速射炮中队;每个速射炮中队下辖4个速射炮分队(通常称为“战炮队”),共装备4门该型反坦克炮;每个速射炮分队下辖1门反坦克炮和11名速射炮兵。这11名速射炮兵包括1名分队长、1名炮手、1名预备炮手、1名装填手、1名传令兵、1名整理火炮的清洁手和5名同时负责近距离防御的弹药手。如果有汽车,还会额外配属1名司机。相比之下,日军驮马型步兵师团的4个步兵联队就没有下辖速射炮中队,而是以步兵炮中队代替。

在布设阵地时,各个速射炮分队之间距离100米;每2个速射炮分队编成1个速射炮小队,小队指挥部位于速射炮分队后方200-300米处,通过传令兵进行通信;小队指挥部后方200-300米处为步兵联队属速射炮中队指挥部,通过电话进行通信。





一个挡车之螳居然这么多不满意,我想要是:

挡车之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军反坦克战
挡车之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军反坦克战
挡车之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军反坦克战
挡车之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军反坦克战

我想你们就没这么多话了
第一册是介绍武器装备
第二册是反坦克战史

闪电战出的

http://www.zven.cn/index.php?a=catlist&m=Book&cid=1
指文官网
我来补图吧


两本书加在一起也不过四百多页,干嘛非要分成两本呢?合成一本不行吗?
挡车之螳


呕吐先
二战时的日军才真心是螳臂挡车的暴徒啊。
覆铜钢 发表于 2015-7-19 10:51
二战时的日军才真心是螳臂挡车的暴徒啊。

何必呢,要是改成苏军美军德军英军就觉得没问题了吗?只不过是切合主题的标题,又不是给屠夫洗地
真奇怪真奇怪 发表于 2015-7-19 11:08
何必呢,要是改成苏军美军德军英军就觉得没问题了吗?只不过是切合主题的标题,又不是给屠夫洗地
有实力的那不叫螳臂挡车,没实力的又不会螳臂挡车(比如意军)。
覆铜钢 发表于 2015-7-19 11:23
有实力的那不叫螳臂挡车,没实力的又不会螳臂挡车(比如意军)。

步兵阻挡坦克,标题曰:挡车之螳,用在哪个国家都没问题吧
真奇怪真奇怪 发表于 2015-7-19 12:31
步兵阻挡坦克,标题曰:挡车之螳,用在哪个国家都没问题吧
是这词本身很有喜感!太TMD的滑稽了!
折剑头 发表于 2015-7-19 10:29
两本书加在一起也不过四百多页,干嘛非要分成两本呢?合成一本不行吗?
胶装的话400页可能就有点吃力了,另外也要考虑装备党战史党各有所好的问题
覆铜钢 发表于 2015-7-19 11:23
有实力的那不叫螳臂挡车,没实力的又不会螳臂挡车(比如意军)。

日本这明显就是没实力还要硬挡,所以这个书名再切题不过了
日军的反坦克战,是个有意思的话题。
战神魏特曼呢,还出不
为什么不用现成的螳臂当车,这个自造词很别扭。
看起来不错啊
起码80元++
lzgadsl 发表于 2015-7-19 14:56
为什么不用现成的螳臂当车,这个自造词很别扭。
螳臂挡车是形容性的,而挡车之螳明显指代性的
螳臂挡车是形容性的,而挡车之螳明显指代性的
说的太到位了
757245774 发表于 2015-7-19 19:43
螳臂挡车是形容性的,而挡车之螳明显指代性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日军反坦克战是副标题,那么螳臂当车来形容副标题的效果是很贴切的,这个生造词反而不连贯。
这本书,作者从搜集资料到撰写,再到出版,用了近五年的时间才出版,绝对称得上是良心之作!
真奇怪真奇怪 发表于 2015-7-19 12:31
步兵阻挡坦克,标题曰:挡车之螳,用在哪个国家都没问题吧
步兵完全可以战胜坦克,用挡车之螳来形容不合适。
折剑头 发表于 2015-7-19 10:29
两本书加在一起也不过四百多页,干嘛非要分成两本呢?合成一本不行吗?
定价策略问题

既要利润最大化,又不能单价过高吓跑顾客,拆分就是个好办法
被帽铜 发表于 2015-7-19 20:39
步兵完全可以战胜坦克,用挡车之螳来形容不合适。
书写的是日军反坦克武器,不是步兵本身
lzgadsl 发表于 2015-7-19 20:09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日军反坦克战是副标题,那么螳臂当车来形容副标题的效果是很贴切的,这个生造词反而不 ...
螳臂挡车是形容词,而挡车之螳是名词,书的正标题用形容词是不太合适的
对当时的日军来说,在与美军交战之前反坦克不是主要任务
良心不良心且不说,这标题倒是表明作者写作的文化水平不高。
redenemy_ak 发表于 2015-7-20 09:03
良心不良心且不说,这标题倒是表明作者写作的文化水平不高。
你很有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轴心国阵营中实力最强的两个国家,德国与日本都以各自的坦克和反坦克作战能力而闻名。

为什么没有人吐槽这一句??!!
Josef 发表于 2015-7-20 09:13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轴心国阵营中实力最强的两个国家,德国与日本都以各自的坦克和反坦克作战能力而闻 ...
本子的坦克,汗,也就欺负咱们没坦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轴心国阵营中实力最强的两个国家,德国与日本都以各自的坦克和反坦克作战能力而闻 ...
真的要吐了
Josef 发表于 2015-7-20 09:13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轴心国阵营中实力最强的两个国家,德国与日本都以各自的坦克和反坦克作战能力而闻 ...
这段话只是摘取了前言的开头一小段,后面一段有讲德军强大而鬼子。。。的话,你们到时买本看看前言就知道了
Josef 发表于 2015-7-20 09:13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轴心国阵营中实力最强的两个国家,德国与日本都以各自的坦克和反坦克作战能力而闻 ...
其实也不为过,德军的坦克和反坦克作战能力是出名强,日军是出名弱
redenemy_ak 发表于 2015-7-20 09:03
良心不良心且不说,这标题倒是表明作者写作的文化水平不高。
这个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你到时买本看就知道好不好了
题材有人喜欢 有人不喜欢
不否认,题材很好,就是被某些功力不够的人给毁了。找材料不容易,理出脉络不容易,辨析史料不容易,写好文章就更不容易。现在这些写书人太年轻,就图三个字,来钱快!
redenemy_ak 发表于 2015-7-20 12:35
不否认,题材很好,就是被某些功力不够的人给毁了。找材料不容易,理出脉络不容易,辨析史料不容易,写好文 ...
大哥,你看都没看,怎么就知道被毁了,这题材参考资料都是散见于各种材料当中,光搜集就是要花不少心思
其实我倒是希望他能好好把日军火炮说清楚了
身为作者我在病床上来解释一句吧。书名到底合适还是不合适,大概是见仁见智。我自己没太纠结这个问题,书的内容更重要吧。如果哪位看官会因为认为书名不恰当就否定这本书的内容,我亦无所谓。至于网友发来的简介中,有日本和德国都以坦克和反坦克能力闻名。其实我的原文上后面还有一句,只不过德国是出奇地强,日本是出奇地弱。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书商在网上的简介上没有引用后一句。我觉得,大概负责料理网站的人员并不了解军事,人家也只是负责把文字字数贴够了了事,没可能进行详细地思考。这我不怨人家,不过我也得声明既然我能写这个题材,不至于连日军坦克和反坦克能力都很弱还不知道吧?不知道以上解释能否让想吐槽的朋友不再吐槽,或者能否让想呕吐的人止住呕吐。仍然在病中不能及时回复,各位看官见谅。
对于有看官认为的诸如“年轻”,“来钱快”之类的观点,要说年轻我还算年轻吧,今年不过30岁。不过,来钱快,抱歉我可无法赞成。这书稿的第一版2011年就写好了,现在才出版,这叫来钱快?图来钱快何必写这种冷门题材?又何必等4年也不放弃?当然,有一点我是一定承认的,那就是文化水平不高。我就是一个很普通的本科学历毕业,确实不敢称有什么文化水平。这题材写起来如同自虐,西方也几乎没有专著,资料要像大海捞针一样去找。所以我认为,就这个题材来说,我写的一定是比较初级的。像上面哪位认为我功力不够还毁了这个题材的看官,我觉得想必您对这个题材的各种知识一定了如指掌。像您这样如此高超的水准,确实不用看我写的这种初级读物。也希望您能对本书的内容多加批评,指点,更希望您这样功力非凡的高水平研究者能写出高级的二战日军反坦克战书籍。届时我一定购买,拜读,向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