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评二战时西班牙芬兰的生存之道:两边下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20:15:01
2015-07-17 08:59:44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董磊
核心提示:佛朗哥和曼纳海姆都成功令本国与纳粹德国若即若离,避免与其正式结盟。因此,1945年5月,他们并未被划为战败一方。
参考消息网7月17日报道 德国《世界报》网站7月14日发表题为《西班牙人和芬兰人如何与希特勒保持距离》的文章,作者为约翰·阿尔特豪斯,全文编译如下:
审时度势 两边下注
某一国家出兵或以物资支援他国的战争,则两国通常被视为同盟。但只要两国未签署盟约,彼此间就没有正式同盟关系。
自1941年起,多达1.8万西班牙人随德军在东线战斗,他们的正式身份是志愿军。这支名为“蓝色师”的部队在德军入侵苏联后立即组建,辖5个团。
与德国国防军入侵苏联的300多万人相比,这支部队规模很小,甚至也远逊于第三帝国的盟友提供的部队。例如,罗马尼亚和意大利共派兵约75万人。匈牙利也派了这么多军人支援德国国防军。但1.8万西班牙人足以激怒希特勒的西方敌人。虽然奉行民族主义的西班牙军人独裁者佛朗哥在二战中一直强调西班牙保持中立,但他懂得审时度势,与战争双方做生意,同时允许盟国和德国的情报机构在西班牙活动。
西班牙公司向德国大量供应炼钢所需的钨。这是为了回报德国在1936年到1939年西班牙内战中给予佛朗哥阵营的支持。当时,“兀鹰”军团的德国空军部队和多艘德军战舰为佛朗哥领导的叛军击败共和国军和苏联支持的人民阵线部队发挥了关键作用。
尽管如此,佛朗哥坚定拒绝追随第三帝国参战,也拒不加入“柏林-罗马-东京轴心”或《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1940年10月底,佛朗哥甚至在会见希特勒时当面反对德国进攻战略要地英国殖民地直布罗陀——尽管西班牙两个多世纪来一再要求英国人撤出那里。
佛朗哥政府只是在1939年3月底加入了针对苏联的《反共产国际协定》——这是在距二战爆发还有5个月时对希特勒作出的不值一提的让步。尽管西班牙在政治上肯定更接近意大利法西斯式政权而非西方民主国家,但佛朗哥一直避免正式与德意结盟。
这有几个原因。一方面,佛朗哥治下的西班牙因内战而满目疮痍,资源短缺,所以同时与战争中敌对的双方做生意对西班牙更有利。另一方面,佛朗哥非常谨慎。他与敌对双方保持同等接触,以便自己能及时与胜利在望的一方合作。
1943年下半年,希特勒败局已定。西班牙承受的外交压力加大,佛朗哥于是抛弃了“蓝色师”,撤回并解散了这支部队。但他仍允许真正的西班牙志愿军继续为德国作战。西方盟国当然看透了佛朗哥的伎俩。然而,在战胜希特勒后,西方盟国需要西班牙在冷战中充当自己的盟友。独裁者佛朗哥的谨慎没有白费:他一直掌权到1975年去世前夕。
若即若离 背信弃义
芬兰的情况则比较复杂。苏联在1939年到1940年间对该国发动了血腥的侵略战争。前沙俄军官卡尔·曼纳海姆当时是芬兰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和赫尔辛基的实际控制者。他利用德国侵略苏联的意图,于1941年6月发动了对苏联的复仇战争。
德国国防军几乎得以畅通无阻地从芬兰出击,而且往往得到战斗经验丰富的芬兰部队的直接支援。但曼纳海姆拒绝派芬兰军队参与特定战斗行动和重大战役,例如围困列宁格勒和攻击通往苏联摩尔曼斯克的铁路。根据官方口径,芬兰发动这场战争是为了夺回1940年屈辱停战时被苏联夺走的领土。
如同对佛朗哥一样,希特勒也曾亲自劝说曼纳海姆加入己方阵营。但同西班牙人一样,曼纳海姆也不为所动。芬兰并未加入《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尽管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在1944年6月26日成功与芬兰总统里斯托·吕蒂签署了一份效力近似于加入德国阵营的协议,但仅仅5周后吕蒂便辞职了。芬兰方面立即宣布签署该协议是前总统的个人行为,且协议因其辞职而作废。曼纳海姆继任总统,秘密筹备与苏联人停火,并于1944年8月24日与苏联缔约。
曼纳海姆后来又任职一年半,在1946年3月4日以近79岁的高龄离任。芬兰在冷战中保持中立,但在经济上无疑向西方靠拢。
佛朗哥和曼纳海姆都成功令本国与纳粹德国若即若离,避免与其正式结盟。因此,1945年5月,他们并未被划为战败一方。但为此他们几乎公然地一再背信弃义。
不过,被他们背弃的德国政府本身也不把条约协议当回事。德国违背《慕尼黑协定》和《德苏互不侵犯条约》便是证明。回顾历史,独裁者佛朗哥和幕后操纵政局的曼纳海姆尽管背信弃义,但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本国利益。这也可称之为治国之道。

http://www.cankaoxiaoxi.com/mil/20150717/854741.shtml2015-07-17 08:59:44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董磊
核心提示:佛朗哥和曼纳海姆都成功令本国与纳粹德国若即若离,避免与其正式结盟。因此,1945年5月,他们并未被划为战败一方。
参考消息网7月17日报道 德国《世界报》网站7月14日发表题为《西班牙人和芬兰人如何与希特勒保持距离》的文章,作者为约翰·阿尔特豪斯,全文编译如下:
审时度势 两边下注
某一国家出兵或以物资支援他国的战争,则两国通常被视为同盟。但只要两国未签署盟约,彼此间就没有正式同盟关系。
自1941年起,多达1.8万西班牙人随德军在东线战斗,他们的正式身份是志愿军。这支名为“蓝色师”的部队在德军入侵苏联后立即组建,辖5个团。
与德国国防军入侵苏联的300多万人相比,这支部队规模很小,甚至也远逊于第三帝国的盟友提供的部队。例如,罗马尼亚和意大利共派兵约75万人。匈牙利也派了这么多军人支援德国国防军。但1.8万西班牙人足以激怒希特勒的西方敌人。虽然奉行民族主义的西班牙军人独裁者佛朗哥在二战中一直强调西班牙保持中立,但他懂得审时度势,与战争双方做生意,同时允许盟国和德国的情报机构在西班牙活动。
西班牙公司向德国大量供应炼钢所需的钨。这是为了回报德国在1936年到1939年西班牙内战中给予佛朗哥阵营的支持。当时,“兀鹰”军团的德国空军部队和多艘德军战舰为佛朗哥领导的叛军击败共和国军和苏联支持的人民阵线部队发挥了关键作用。
尽管如此,佛朗哥坚定拒绝追随第三帝国参战,也拒不加入“柏林-罗马-东京轴心”或《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1940年10月底,佛朗哥甚至在会见希特勒时当面反对德国进攻战略要地英国殖民地直布罗陀——尽管西班牙两个多世纪来一再要求英国人撤出那里。
佛朗哥政府只是在1939年3月底加入了针对苏联的《反共产国际协定》——这是在距二战爆发还有5个月时对希特勒作出的不值一提的让步。尽管西班牙在政治上肯定更接近意大利法西斯式政权而非西方民主国家,但佛朗哥一直避免正式与德意结盟。
这有几个原因。一方面,佛朗哥治下的西班牙因内战而满目疮痍,资源短缺,所以同时与战争中敌对的双方做生意对西班牙更有利。另一方面,佛朗哥非常谨慎。他与敌对双方保持同等接触,以便自己能及时与胜利在望的一方合作。
1943年下半年,希特勒败局已定。西班牙承受的外交压力加大,佛朗哥于是抛弃了“蓝色师”,撤回并解散了这支部队。但他仍允许真正的西班牙志愿军继续为德国作战。西方盟国当然看透了佛朗哥的伎俩。然而,在战胜希特勒后,西方盟国需要西班牙在冷战中充当自己的盟友。独裁者佛朗哥的谨慎没有白费:他一直掌权到1975年去世前夕。
若即若离 背信弃义
芬兰的情况则比较复杂。苏联在1939年到1940年间对该国发动了血腥的侵略战争。前沙俄军官卡尔·曼纳海姆当时是芬兰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和赫尔辛基的实际控制者。他利用德国侵略苏联的意图,于1941年6月发动了对苏联的复仇战争。
德国国防军几乎得以畅通无阻地从芬兰出击,而且往往得到战斗经验丰富的芬兰部队的直接支援。但曼纳海姆拒绝派芬兰军队参与特定战斗行动和重大战役,例如围困列宁格勒和攻击通往苏联摩尔曼斯克的铁路。根据官方口径,芬兰发动这场战争是为了夺回1940年屈辱停战时被苏联夺走的领土。
如同对佛朗哥一样,希特勒也曾亲自劝说曼纳海姆加入己方阵营。但同西班牙人一样,曼纳海姆也不为所动。芬兰并未加入《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尽管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在1944年6月26日成功与芬兰总统里斯托·吕蒂签署了一份效力近似于加入德国阵营的协议,但仅仅5周后吕蒂便辞职了。芬兰方面立即宣布签署该协议是前总统的个人行为,且协议因其辞职而作废。曼纳海姆继任总统,秘密筹备与苏联人停火,并于1944年8月24日与苏联缔约。
曼纳海姆后来又任职一年半,在1946年3月4日以近79岁的高龄离任。芬兰在冷战中保持中立,但在经济上无疑向西方靠拢。
佛朗哥和曼纳海姆都成功令本国与纳粹德国若即若离,避免与其正式结盟。因此,1945年5月,他们并未被划为战败一方。但为此他们几乎公然地一再背信弃义。
不过,被他们背弃的德国政府本身也不把条约协议当回事。德国违背《慕尼黑协定》和《德苏互不侵犯条约》便是证明。回顾历史,独裁者佛朗哥和幕后操纵政局的曼纳海姆尽管背信弃义,但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本国利益。这也可称之为治国之道。

http://www.cankaoxiaoxi.com/mil/20150717/854741.shtml
小国的生存之道啊!
枯骨 发表于 2015-7-18 13:17
小国的生存之道啊!
补一嘴,也得是一块硬骨头才玩得动这些,比如芬兰如果是个罗马尼亚式的弱鸡的话,那慈父在43年的时候估计已经打下赫尔辛基了……自身实力才是周旋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