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阻击日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7:15:32
刚开始读,写的好,几乎没有错误。
2个小问题与作者商榷
一是作者写澳大利亚军队在中东作战,应该是在北非吧,北非不属于中东地区。
73页,写麦克阿瑟准备在莫尔兹比港兴建机场,长1500英尺,宽50英尺,将来要起飞轰炸机,这机场跑道未免太小了吧?刚开始读,写的好,几乎没有错误。
2个小问题与作者商榷
一是作者写澳大利亚军队在中东作战,应该是在北非吧,北非不属于中东地区。
73页,写麦克阿瑟准备在莫尔兹比港兴建机场,长1500英尺,宽50英尺,将来要起飞轰炸机,这机场跑道未免太小了吧?


确实有点短了,还不到500米,当然了,轻型轰炸机木有什么问题,舰载轰炸机攻击机有200米妥妥的

确实有点短了,还不到500米,当然了,轻型轰炸机木有什么问题,舰载轰炸机攻击机有200米妥妥的
澳大利亚第七师参加了占领叙利亚的行动。
克死自己 轰炸机有大也有小
难道是英里哈哈哈
此书在题材上弥补了国内太平洋战争新几内亚战役的空白与不足。写作上也不错,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叙述详实客观,较少搀杂个人主观感情。稍有不足便是对日本军队方面的描写少了些。作者最新力作《长弓射日:决胜塞班岛》也是如此。作者坦言这跟自己的日语水平有限不无关系。不知作者今年计划推出的英帕尔战役和新几内亚莱城、萨拉莫阿之战怎么样了?据说这两部作品是和一剑兄合著,希望能互取所长,进一步提高质量。

独行疾风 发表于 2015-7-16 20:19
此书在题材上弥补了国内太平洋战争新几内亚战役的空白与不足。写作上也不错,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叙述详实客 ...


看了大概100页,我也想说这个问题,兄台先说了,对日本的描写相对少,日本的编制情况写的也不太清楚,刚看到科科达一战,可以看出完全基于澳军视角。
独行疾风 发表于 2015-7-16 20:19
此书在题材上弥补了国内太平洋战争新几内亚战役的空白与不足。写作上也不错,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叙述详实客 ...


看了大概100页,我也想说这个问题,兄台先说了,对日本的描写相对少,日本的编制情况写的也不太清楚,刚看到科科达一战,可以看出完全基于澳军视角。
确实 少见的日军陆军进攻战描写   其余的太平洋陆战 日军都是守岛  冬兄的战史写的细致 一看就下了不少功夫  
只是对战术的研究 火力投放量 后勤卫勤等专业性的东西无甚涉足 小遗憾 当然只是我一家之言
独行疾风 发表于 2015-7-16 20:19
此书在题材上弥补了国内太平洋战争新几内亚战役的空白与不足。写作上也不错,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叙述详实客 ...
的确,希望作者能更多的参考一些日方的资料。
136页,当日军坦克准备通过一条小溪上的圆木小桥时,车长站在炮塔上为司机指引方向。
日军在进攻米尔恩湾时还动用了坦克?
个人认为不太可能,也匪夷所思,
首先进攻的部队是海军陆战队,其次他们是从布纳出发,人数才1000人,属于小股部队,日军的重火炮都很少,不太可能配置坦克种类重型装备。

devstack 发表于 2015-7-17 06:49
136页,当日军坦克准备通过一条小溪上的圆木小桥时,车长站在炮塔上为司机指引方向。
日军在进攻米尔恩湾 ...



Milne

Date : Aug., 1942
Place : Milne
Opponent : Australian Army
Tank Platoon/Kure 5th SNLF

2 Type 95 Light Tanks


Two SNLF tanks were used for the landing combat at Milen Bay. After securing the landing area, SNLF troops advanced to the airfield, but tanks were stuck on the muddy road and abandonned on the way


资料来源:http://www3.plala.or.jp/takihome/history.htm
其实这个网站关于日军战车战的资料是来源于地面力量某期,关于海军陆战队,这个不奇怪

横须贺海军第1特别陆战队(总数1500名陆战队员,约有700名陆战队员去了新大不列颠岛)拥有10辆95式轻型坦克,3辆2式内火艇,指挥官唐岛辰男中佐,被布属在塞班岛中西部山区
上面资料来源于O社那本塞班战役
devstack 发表于 2015-7-17 06:49
136页,当日军坦克准备通过一条小溪上的圆木小桥时,车长站在炮塔上为司机指引方向。
日军在进攻米尔恩湾 ...



Milne

Date : Aug., 1942
Place : Milne
Opponent : Australian Army
Tank Platoon/Kure 5th SNLF

2 Type 95 Light Tanks


Two SNLF tanks were used for the landing combat at Milen Bay. After securing the landing area, SNLF troops advanced to the airfield, but tanks were stuck on the muddy road and abandonned on the way


资料来源:http://www3.plala.or.jp/takihome/history.htm
其实这个网站关于日军战车战的资料是来源于地面力量某期,关于海军陆战队,这个不奇怪

横须贺海军第1特别陆战队(总数1500名陆战队员,约有700名陆战队员去了新大不列颠岛)拥有10辆95式轻型坦克,3辆2式内火艇,指挥官唐岛辰男中佐,被布属在塞班岛中西部山区
上面资料来源于O社那本塞班战役
小龙已经是贵宾了,真不错
江南鸣镝 发表于 2015-7-17 10:51
小龙已经是贵宾了,真不错
几年前早就是贵宾了
龙式坦克 发表于 2015-7-17 11:02
几年前早就是贵宾了
有没有办法把军刊区那几个傻缺版宠给处理一下?
装甲师 发表于 2015-7-17 11:30
有没有办法把军刊区那几个傻缺版宠给处理一下?
同意,不晓得咋了,一看到那几个,就不由自主的烦
装甲师 发表于 2015-7-17 11:30
有没有办法把军刊区那几个傻缺版宠给处理一下?
这个。。。这个不知道我有啥权力能处理。。,
估计有些人看过到等于没看似的。可惜了作者写这么多。
确实有点短了,还不到500米,当然了,轻型轰炸机木有什么问题,舰载轰炸机攻击机有200米妥妥的
降落距离?
龙式坦克 发表于 2015-7-17 12:11
这个。。。这个不知道我有啥权力能处理。。,
申请个军刊区版主吧,这里亟待健全版规和加大执行力。
装甲师 发表于 2015-7-17 14:37
申请个军刊区版主吧,这里亟待健全版规和加大执行力。
能力不足啊。。。
devstack 发表于 2015-7-17 06:49
136页,当日军坦克准备通过一条小溪上的圆木小桥时,车长站在炮塔上为司机指引方向。
日军在进攻米尔恩湾 ...
有点想当然了。米尔恩湾(日军称ラビの戦い)呉第5特別陸戦隊主力(林鉦次郎中佐)的确带着两辆95式。153P还有照片
bss0330 发表于 2015-7-16 22:18
确实 少见的日军陆军进攻战描写   其余的太平洋陆战 日军都是守岛  冬兄的战史写的细致 一看就下了不少功夫 ...
这点在《长弓射日:决胜塞班岛》有所改观。书中便有相当篇幅叙述美军火力支援、后勤医疗、物流运输方面的情况。评论总结性的东西也较以前的作品多了点。只是文字语言比较平实。
有点想当然了。米尔恩湾(日军称ラビの戦い)呉第5特別陸戦隊主力(林鉦次郎中佐)的确带着两辆95式。153 ...
恩,看到了。
书中布伦机枪都翻译成了布朗机枪,要知道布伦机枪是约定俗成的翻译名称。
164页配图,被击沉的安顺号摩托艇,有如此之大到的摩托艇?
166和167配图,作者说是驳船,应该是大发艇。
作者在书中将这种日本小型运输艇(即日方所谓大发艇)称为驳船、摩托艇,可能是根据英文资料翻译或美英澳军方对日本这种交通工具的称呼。如同当时国内的山炮,英美军队按其弹道归类为轻榴弹炮。布伦轻机枪确有一些资料翻译为布朗、比灵(旧时中国译法)轻机枪。


问作者一个问题,澳军的有的营编号中间为啥有一个/符号,比如2/12营,而有些没有,比如61营?

问作者一个问题,澳军的有的营编号中间为啥有一个/符号,比如2/12营,而有些没有,比如61营?
一战时候就有的营,二战时候通用前面加2/,为第二之意。所以帝国军团的营都是带2/的,民兵营就不是。
新西兰军队则是从第二师编起,营的番号也顺延,第一师留给一战时期澳新兵团新西兰师。


呵呵,某些傻缺可真是太可笑了{:soso_e120:} {:soso_e120:}

呵呵,某些傻缺可真是太可笑了{:soso_e120:} {:soso_e120:}
勇闯夺命岛 发表于 2015-7-19 00:46
一战时候就有的营,二战时候通用前面加2/,为第二之意。所以帝国军团的营都是带2/的,民兵营就不是。
新西 ...
谢谢告知!
第五章 艰难时刻,在描写澳大利亚人撤退时,澳大利亚和日本的兵力损失语焉不详,不过看上去日本比澳大利亚的损失惨重的多,但对战斗的描写往往都是日本人死好多,澳大利亚人才没死几个。
在第6章日军撤退一节提到“南海支队向莫尔兹比港发动进攻起,他们合计已经减员将近1000人”。第7章末尾对澳大利亚陆军7—11月科科达、米尔恩湾和古迪纳夫岛的战斗伤亡减员也作了总结。日军在整个科科达小道战斗中的人员损失情况,书中没有专门介绍。可能是作者手头参考的资料多为美澳方面。至于日本的阵亡率高与盟军,在整个太平洋战争中并不少见。这一方面是日本等东方国家在物资装备(包括后勤医疗)上落后于欧美工业强国;一方面跟欧美西方国家民众比较重视个体的生命与正常权益有关——当出现士兵伤病减员多半要设法挽救,即使因此可能影响战局。而日本、中国等东方国家在文化观念上强调维护整体全局利益,相对比较忽视个体的权益,从而出现所谓不计代价,忽视个体官兵生命健康的情况!

独行疾风 发表于 2015-7-21 20:35
在第6章日军撤退一节提到“南海支队向莫尔兹比港发动进攻起,他们合计已经减员将近1000人”。第7章末尾对澳 ...


说的极是!
日本的失败根本原因是散的太开,补给线太长,兵力不够。
无论在瓜达卡纳还是莫尔兹比盟军一般都有2-3倍的兵力优势,而且是防守。即使南海支队打通科科达山道。在莫尔兹比港也难逃覆灭,完全没有重武器支持进行攻坚战,失败是注定的。
独行疾风 发表于 2015-7-21 20:35
在第6章日军撤退一节提到“南海支队向莫尔兹比港发动进攻起,他们合计已经减员将近1000人”。第7章末尾对澳 ...


说的极是!
日本的失败根本原因是散的太开,补给线太长,兵力不够。
无论在瓜达卡纳还是莫尔兹比盟军一般都有2-3倍的兵力优势,而且是防守。即使南海支队打通科科达山道。在莫尔兹比港也难逃覆灭,完全没有重武器支持进行攻坚战,失败是注定的。
该书作者在日军刚开始登陆布纳,尝试沿科科达小道进犯莫尔兹比港也作了类似分析。欧文斯坦利山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并不适合大部队机动作战,后勤保障将面临巨大困难。日本人在科科达小道的冒险表面上是辻政信等人的怂恿独断,实际上是这个国家当时盛行狂妄的赌徒心理使然。


几乎读了这本书的一半,描写过于细节,各种战斗的描写基本都是连排班或个人一级的,写的太多太细节了,总体反而没怎么体现出来,也许和作者参考的资料有关。其实某些部分可以大大压缩压缩,也不至于这么厚。

几乎读了这本书的一半,描写过于细节,各种战斗的描写基本都是连排班或个人一级的,写的太多太细节了,总体反而没怎么体现出来,也许和作者参考的资料有关。其实某些部分可以大大压缩压缩,也不至于这么厚。
这种写法可以算作国内学者余戈所倡导的微观战史写作了。不过缺憾如前所言,日本方面的描写明显少于美澳方面。对于不喜欢过多关注战斗细节的读者来说,由于巴布亚战役大多数战斗比较拖沓、冗长,如此细致到连排班甚至个人战斗的微观描述,可能会感觉枯燥乏味。
独行疾风 发表于 2015-7-26 15:28
这种写法可以算作国内学者余戈所倡导的微观战史写作了。不过缺憾如前所言,日本方面的描写明显少于美澳方面 ...

个人还是喜欢胡烨的风格,不太拘泥于细节,有双方的对比,战术意图等,如果再认真一些,地图配的完整一些,错误少一些就好了。
独行疾风 发表于 2015-7-26 15:28
这种写法可以算作国内学者余戈所倡导的微观战史写作了。不过缺憾如前所言,日本方面的描写明显少于美澳方面 ...
一些地方简直就是流水账,实在无法看下去就只能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