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部落改名为中国村 因维和部队解决饮水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3:27:14
“吃水不忘挖井人,中国维和部队解决了我们的饮水问题,是我们的大恩人!我决定,把我们部落驻地的名字改为‘中国村’!”当地时间6月12日,在位于苏丹东达尔富尔州的里扎盖特部落,部落首领纳法德当着联非达团东达战区最高行政长官兰丁的面,做出了这个决定。

里扎盖特部落是苏丹东达尔富尔州最大的部落,共有10万余民众和150多万头牲畜,但饮水问题一直制约着当地的发展,甚至多次引发部落冲突。在联苏达团的协调下,中国第十一批赴达尔富尔维和部队派出一支13名官兵组成的分队,开着3台装备车辆,穿越120公里的荒漠,来为部落安装大型蓄供水系统。据兰丁介绍,这是东达战区成立以来,维和部队执行任务最远的一次。



6月4日,在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营区,维和士兵在演练中展开防暴队形

“这两天,对我来说比两年还难跨越。”谈起那段行程,随队的翻译王伟浩至今仍心有余悸。当地温度达到近50摄氏度,车里热得如同蒸笼一般,来回路上车队共爆了11个轮胎。对驾驶员韩春华来说,这也是他开车走过的最难的一条路:“说是路,其实就没有路,断树茬随处可见,要始终做好转动方向盘的准备,比当新兵还紧张。”

除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外,最让大伙儿揪心的还是路上的安全环境。随队实施自我防护的警卫中队队长王洪强告诉笔者,近期当地局势动荡、部落冲突频发,行进过程中部队先后经过了18道政府军哨所和地方警察检查站,幸好每次都有惊无险。



苏丹部落(资料图)

到达部落时,已经是夜里10点多了,官兵们顾不上休息,立即开始对车辆进行全面检修,准备叉装供水系统的器材,一切就绪时,时针已经指向凌晨2点了。

吊装水罐前,不少部落民众自发集中到取水点附近,满怀期待地见证这一时刻。不料,半路上,运载水罐的平板车陷到了沙坑里动弹不得,怎么加油门也出不来,驾驶员急得汗如雨下。见此情景,附近的部落民众赶着牛群来到平板车前,用20头牛硬是把平板车从沙坑里拖了出来……当水罐吊装成功的那一刻,人群中爆发出了热烈的欢呼。

“这不只是一个蓄水罐,这体现了联合国的态度,体现了中国工兵的真诚。”纳法德表示,“这里没有一个中国人,可你们为我们带来了真正的友情和生存的保证!我要把村子改名为‘中国村’!”

临行时,纳法德拉着总工程师孔凡军的手始终不肯松开,“到雨季时,我的牛群回来了,我要给你们送去最美的鲜奶喝!”随后,纳法德还派出精锐的武装小分队,同路上的检查站点逐一联系让其放行,将中国官兵一路护送回营区。

“现在苏丹有了‘中国村’,不管通往村里的道路有多难走,都不能阻断我们与苏丹人民的友谊。”中国维和部队政委郭如生表示,“我们还要为当地的民众做更多的事情,让两国友谊在这里生根发芽,传承下去!”

“吃水不忘挖井人,中国维和部队解决了我们的饮水问题,是我们的大恩人!我决定,把我们部落驻地的名字改为‘中国村’!”当地时间6月12日,在位于苏丹东达尔富尔州的里扎盖特部落,部落首领纳法德当着联非达团东达战区最高行政长官兰丁的面,做出了这个决定。

里扎盖特部落是苏丹东达尔富尔州最大的部落,共有10万余民众和150多万头牲畜,但饮水问题一直制约着当地的发展,甚至多次引发部落冲突。在联苏达团的协调下,中国第十一批赴达尔富尔维和部队派出一支13名官兵组成的分队,开着3台装备车辆,穿越120公里的荒漠,来为部落安装大型蓄供水系统。据兰丁介绍,这是东达战区成立以来,维和部队执行任务最远的一次。



6月4日,在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营区,维和士兵在演练中展开防暴队形

“这两天,对我来说比两年还难跨越。”谈起那段行程,随队的翻译王伟浩至今仍心有余悸。当地温度达到近50摄氏度,车里热得如同蒸笼一般,来回路上车队共爆了11个轮胎。对驾驶员韩春华来说,这也是他开车走过的最难的一条路:“说是路,其实就没有路,断树茬随处可见,要始终做好转动方向盘的准备,比当新兵还紧张。”

除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外,最让大伙儿揪心的还是路上的安全环境。随队实施自我防护的警卫中队队长王洪强告诉笔者,近期当地局势动荡、部落冲突频发,行进过程中部队先后经过了18道政府军哨所和地方警察检查站,幸好每次都有惊无险。



苏丹部落(资料图)

到达部落时,已经是夜里10点多了,官兵们顾不上休息,立即开始对车辆进行全面检修,准备叉装供水系统的器材,一切就绪时,时针已经指向凌晨2点了。

吊装水罐前,不少部落民众自发集中到取水点附近,满怀期待地见证这一时刻。不料,半路上,运载水罐的平板车陷到了沙坑里动弹不得,怎么加油门也出不来,驾驶员急得汗如雨下。见此情景,附近的部落民众赶着牛群来到平板车前,用20头牛硬是把平板车从沙坑里拖了出来……当水罐吊装成功的那一刻,人群中爆发出了热烈的欢呼。

“这不只是一个蓄水罐,这体现了联合国的态度,体现了中国工兵的真诚。”纳法德表示,“这里没有一个中国人,可你们为我们带来了真正的友情和生存的保证!我要把村子改名为‘中国村’!”

临行时,纳法德拉着总工程师孔凡军的手始终不肯松开,“到雨季时,我的牛群回来了,我要给你们送去最美的鲜奶喝!”随后,纳法德还派出精锐的武装小分队,同路上的检查站点逐一联系让其放行,将中国官兵一路护送回营区。

“现在苏丹有了‘中国村’,不管通往村里的道路有多难走,都不能阻断我们与苏丹人民的友谊。”中国维和部队政委郭如生表示,“我们还要为当地的民众做更多的事情,让两国友谊在这里生根发芽,传承下去!”

只学了一半?后半句呢?
真正为人民服务军队,才能获得当地群众的支持。
这记叙文不完整啊。起因,经过,结果都没交代,还没出处。搞不好要悲剧的。
颜丑文良 发表于 2015-6-27 16:17
只学了一半?后半句呢?
时刻想念毛主席
没看明白   是大型净水设备?还是啥
蓄供水系统不了解 雾蒙蒙的报道~
时刻想念毛主席
布局非洲,也是得益于太祖的高瞻远瞩啊。
功德无量啊。
PLA乃真王师也
不愧是以解放全世界人民为目标的军队啊
装个水罐,那水源呢?没打井?
应该是一个雨水收集系统吧,打井没那么快
还是老毛那套管用 那才是普世价值
世界那么大,我要去解放
世界尚未解放,pla尚需努力
取得当地人民心是好事,就怕过不了几年换个部落首领或者国家换了领导人之类的归零。
多宣传教育,多做实事比闷头巴结这些地方的上层来的好,关键是教育
得道多助!!!虽然有母的,但是我们干实事
其实世界各地都有China town
aurola 发表于 2015-6-27 17:38
取得当地人民心是好事,就怕过不了几年换个部落首领或者国家换了领导人之类的归零。
所以村子改名很有意义,不管换了哪个领导,这里都叫“中国村”,大家都会记住的。
唉,估计今后得赖上天朝军了,没粮吃了,没鞋穿了,没药看病了等等,都叫你的名头了,你不都的罩住俺。
原来没有挖井
取得当地人民心是好事,就怕过不了几年换个部落首领或者国家换了领导人之类的归零。
挖个井而已,没必要像美军那样
功德无量啊
在联苏达团的协调下,中国第十一批赴达尔富尔维和部队派出一支13名官兵组成的分队,开着3台装备车辆,穿越120公里的荒漠,来为部落安装大型蓄供水系统
================

有人看不到,只好突出一下了。
        看来是一个蓄水罐,顶多加上一些配套管道。只解决蓄水问题,不能解决水源问题。
        我个人是不信第一句话是纳法德的原话。事是好事,用八股文弄出来咋就那么一股怪味呢?还不如用媒体八股:凌晨三点,纳大叔象往常一样从床上爬了起来,用皲裂的老手披上了旧袍子。昨天,家里的8口人和20头大牲畜喝干了家里的最后一点水,纳大叔知道,如果今天不早点去三十公里外的取水点打水的话,今天家里将会面对无水可用的困境。而天气预报说,今天的最高温度是50度,降水概率是连续第一百二十个零。
        纳大叔不知道的是,他很快就再也不用为水发愁了。因为,一个中国小分队即将改变这里的缺水局面。。。
        对了,为啥不叫联非达村呢?
关键字=10w民众,150w牲畜,3台设备车辆,大型蓄供水系统,吊装蓄水罐。。。。。联系起来看, 应该是一口井、抽水机和水塔, 不过抽水机的电怎么解决?
一开始还以为打了口井
这是想抱天朝大腿吧
这样说非洲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村”{:soso_e161:}{:soso_e189:}
云南哪两年大旱,不知现在水利设施搞好没?看节目,80岁的老人都去挑水了。
老外竖起大拇指:very good!
aurola 发表于 2015-6-27 17:38
取得当地人民心是好事,就怕过不了几年换个部落首领或者国家换了领导人之类的归零。
没错,什么也不做就什么也不错,还不如拿枪全突突了把地盘抢下来爽,对吧?
其实只有CiA不要掺和天下太平
《吃水不忘挖井人》
苏丹的东达尔富尔州有个里扎盖特部落。联合国维和部队当地维和的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维和部队在那儿驻过。 一天,解放军同志看见一个老乡挑着浑浊的水往家里走,就问:“老乡,这水挑来做什么用呀?”老乡回答说:“吃呀!”解放军疑惑地问:“水这么脏,能吃吗?”老乡苦笑着说:“没法子,再脏的水也得吃呀!”解放军又问:“是从哪里挑的?”老乡回答:“从塘里挑的。”解放军请老乡带他去看看。走了一阵,只见一个不大的水塘,杂草丛生,池水污浊。全村人洗衣、洗菜、吃水全在这里。解放军关切地问:“能不能到别处挑水吃?”老乡摇摇头,说:“我们里扎盖特就是缺水呀!挑担水要走好几里路。”解放军同志皱了皱眉头,若有所思地走了。 第二天,解放军找来村里人一起商量挖水井的事。大家一起勘察水源,选择井位。当井位确定后,解放军挽起衣袖,卷起裤腿,带头挖了起来。于是,大伙挖的挖,铲的铲,干得热火朝天。 在挖井的日子里,驻地领导干部一有空就到工地参加劳动。经过十几天的奋战,水井挖成了,里扎盖特的人民终于喝上了清澈甘甜的井水。群众激动地说:“我们从来没有喝过这么甜的水,解放军真是我们的大恩人哪!” 维和任务完成以后,里扎盖特人民在井旁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解放军!”
关键字=10w民众,150w牲畜,3台设备车辆,大型蓄供水系统,吊装蓄水罐。。。。。联系起来看, 应该是一口井 ...
把光伏太阳能电池板卖到非洲去
当年TG从农村起家,如今在国际社会也是从非洲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一脉相承,这是明路。
rogerkkk123 发表于 2015-6-27 22:50
关键字=10w民众,150w牲畜,3台设备车辆,大型蓄供水系统,吊装蓄水罐。。。。。联系起来看, 应该是一口井 ...
有牛啊
有了井,有了蓄水罐,别的都可以有土办法解决。
非洲土著也就是文化水平可能低一点,在自然环境下生存的聪明程度一点也不低。

上大人 发表于 2015-6-28 09:05
《吃水不忘挖井人》
苏丹的东达尔富尔州有个里扎盖特部落。联合国维和部队当地维和的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 ...
可见当地百姓还是处在散砂状态,头人的管理水平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