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起源系列报道——陶寺遗址 (尧代都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9:30:08


中华文明起源系列报道——陶寺遗址

http://ex.cssn.cn/djch/djch_djchhg/tcsiyivi/


陶寺遗址规模宏大,都城文化内涵丰富多彩,达到中国史前时期社会发展的最高水平。陶寺文化的发现和确立,对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形成具有重大意义。

00001. 陶寺:尧帝之都 中国之源06-05 10:42

00002. 陶寺考古初显尧舜时代的“天下观”06-05 10:41

00003. 让中华文明起源走出神话传说06-05 10:40

00004. 陶寺,在这里破译文明密码06-05 10:39

00005. 陶寺文化是崇尚军权和王权的代表06-05 10:36

00001. 考古与文献双重视角下的帝尧天文学06-05 10:35

00002. 陶寺文化谱系梳理





*****************************************************************************************************





陶寺:尧帝之都 中国之源

2015年06月05日 10:4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6月5日第747期 作者:本报记者 霍文琦

http://ex.cssn.cn/djch/djch_djch ... 50605_2023543.shtml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陶寺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型聚落遗址。陶寺遗址曾称为中原龙山文化陶寺类型,后命名为陶寺文化,主要分布在晋南的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北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原临汾行署文化局)合作发掘。目前被划分为早、中、晚三期。陶寺遗址规模宏大,都城文化内涵丰富多彩,达到中国史前时期社会发展的最高水平。陶寺文化的发现和确立,对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形成具有重大意义。

  山西,襄汾,陶寺。“隐姓埋名”几千年的土地,经过几代考古工作者接力发掘,神秘面纱逐渐被掀开。

  中华文明起源,是从依据甲骨文判定的商代晚期开始算起,还是从“禹传子家天下”开始绵延,抑或可从陶寺埋藏四千年的遗址中寻找线索?传说中的尧都在哪?古代文献记载的最早“中国”在哪里?四千年前是原始部落,还是有了初期的国家形态?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来到襄汾县城东北约7.5公里的崇山(俗称塔儿山)西麓,陶寺遗址。

  探史前古城遗址

  清明时节,记者沿着乡间小路去拜谒这片隐于广阔田野中的史前遗迹,走近远古的故国、尘封的京华。

  陶寺遗址,靠近陶寺村南。遗址东西宽约2000米,南北长约1500米,总面积约300万平方米,是一处重要的龙山时代晚期文化遗址,距今约4300—3900年。

20世纪50年代,陶寺遗址被发现。1978—1984年进行第一阶段大规模发掘,发现了大量与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相近,可资佐证的遗迹和遗物,并确定了陶寺文化。1993年,国务院将陶寺文化遗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9—2001年的发掘中,发现了陶寺文化中期城址(约公元前2100年—前2000年),总面积约280万平方米,确立了城址北、东、南三面城墙。

经过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的进一步调查、钻探和发掘,最终确定了陶寺中期城址之前陶寺文化早期城址的存在。

2002—2003年,国家科技部启动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陶寺遗址作为重点聚落被纳入“聚落反映社会组织”的子课题。

在近几年的考古发掘中,在城址内东北部确立了陶寺文化早期城址(约公元前2300—前2100年),发现了宫殿区、祭祀区等。

  

  疑似宫城南门发掘现场    霍文琦/摄

  目前,这座4000多年前的古城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已经回填,放眼望去,除了能看到一些明显的沟壑外,难以想象几千年前城址的原貌。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驽(本名何努)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中梁沟一处“陶寺古城墙遗址”旁,被围栏围起来的一段夯土墙明显与周围土堆不同。这里展示的剖面系中梁沟侵蚀残存的陶寺中期城址北门瓮城。瓮城平面呈C字形。瓮城内部南北宽12米,东西长13米。南侧夯土墙系北墙主墙基础,上宽4.5米,下宽3米,深约7.5米。地表以上部分墙体于陶寺文化晚期平毁。北侧系瓮城夯土墙基础,上宽8.5米,下宽2.5米,深6.8米。

  在近处仔细端详墙体的过程中,何驽意外发现了一小块器物碎片。与同行的技师冯九生一同查看后,两人认为这片宽蓝纹陶片大抵是陶寺早期器具碎片。

站在墙下,历史穿越感油然而生。时空如此遥远,器物又如此亲近。从这一段巍然耸立于高高黄土塬上的城墙剖面,可依稀想见当年城址的恢弘壮阔,这似乎也是“尧者,高也”的物化诠释。

  破解帝尧都城之谜

  《水经注》言“尧都平阳”,传说在今山西临汾一带。也有其他文献含糊记载了尧都在河北、在山东,众说纷纭。于是,考古探索成为寻找尧都唯一可行的方法。

  经过几十年的发掘,考古队员发现了规模空前的城址。陶寺城址平面呈圆角长方形,它由早期小城、中期大城和中期小城三部分组成,呈现出一个大城套小城的格局,小城里还有宏伟的宫殿。宫殿核心建筑区出现大块装饰戳印纹白灰墙皮、蓝彩白灰墙皮、陶板瓦、大玉石璜等普通居住区难得见到的器物,显示出居住者的等级是最高的。除宫殿外,从城址遗迹中,还可清楚地辨认出屋舍、祭坛、观象台,甚至还发现了具有仓储功能的仓储区和不同阶层的王族墓地。

  记者来到正在发掘的现场,这是陶寺早期宫殿区(小城)发掘探沟。两名技师、七位村民正在进行取土和发掘清理工作。据介绍,已经发掘的部分疑似“宫城”南门,可能有瓮城,但没有完全暴露出来,还需要取土扩方。

  都城考古判定都城遗址标准有城墙、宫殿区、大型宗教礼制建筑(天坛、观象台、地坛)、王陵区、工官管理手工业作坊区、政府掌控的大型仓储区(相当于国库)和普通居民区。这些陶寺遗址基本都具备,因此有许多专家学者提出,陶寺遗址就是帝尧都城所在。种种证据表明,陶寺统治者已有能力调动大规模的人力和物力来修筑城池,并且拥有足够的军事力量来保卫它。可以判定当时已形成了国家,而气势宏大的陶寺城址就是其“王都”,即帝尧建都地平阳。

  此外,学者将考古发现与经典文献、地方文献、民间口传资料等四重证据相互印证分析,“尧都平阳”的历史细节渐渐清晰而具体。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表示,尧都平阳几成定论,陶寺遗址的性质为不断获得的新考古资料逐渐证实,陶寺作为尧的都城这一点在考古学界获得了很大程度的共识。

  手工业区新探索

  近年来,陶寺遗址不断有新发现。

  值得一提的是手工业区的发掘。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高江涛介绍,手工业作坊区位于陶寺城址的西南,2010—2012年在对该区域的钻探与调查中,发现有陶窑、灰坑、白灰皮房子、石器加工场等遗迹。最重要的是一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IIIFJT2,平面形状基本为“回”字形,圆角方形,南北最长约47米,东西残宽约28米,面积1300余平方米。这个基址年代为陶寺文化中期。

  据悉,这一“回”字形大型夯土基址在陶寺遗址属首次发现,在史前时期的其他大型聚落中目前尚未见到,其位于手工业作坊区,应该与手工业管理有密切关系。

  此外,何驽介绍,他们对陶寺文化聚落分布的临汾盆地进行了区域系统性调查。以陶寺为中心,可以分为南北两区,调查到陶寺文化聚落54处(还有未调查到的)。从分布可以看出,陶寺遗址群宏观聚落形态反映出具有五级聚落、四层等级化的社会组织:都城下辖南北两个区中心(邑)——县底和南柴;区中心邑下辖二至三片区的中型聚落群(乡镇),部分中型聚落下辖一至三个小型遗址(村)。多数微型聚落由大中型聚落直接分出。学者推断可能有特殊的职能,所以很可能不构成一级功能完整的基层社会组织。

  高江涛表示,陶寺文化社会表现出的特征是:社会复杂化程度高,等级分化严重。王权出现、礼制初步形成,是政治制度的特质。这说明陶寺已进入初期国家阶段,只是国家形态具有原始性,控制范围较小,新生事物较脆弱,迅速衰落。陶寺遗址体现出的早期国家特征多为夏、商、周三代王朝及后世所继承发展,成为中国古代国家政治制度或统治模式的主源。

  墓葬发掘揭示阶级分化

  从考古学角度,墓葬发掘对复原重建当时古代社会的文化信息和丧葬制度,佐证历史文献的真实性,具有重要意义。

  陶寺王族墓地位于居住址的东南,面积约4万平方米,发掘并清理了1300余座墓葬,其中大部分大中型墓属于陶寺文化早期。墓葬皆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多数是仰身直肢单人葬。墓地划分为不同的茔域。同一茔域内的墓葬多成排分布,位列较为齐整。墓葬可分为大、中、小三等。大型墓仅6座,不及墓葬总数的1%,中型墓占总数的近10%,其余为小型墓。

  大型墓一般长3.2米、宽2.5米,有木棺,棺底有朱砂,随葬品多达上百件,最多的达200件,丰富而精致,有成套彩绘漆木器和陶器,还有玉石器和整猪等。大型墓的左右两侧,往往对称地分布着两座中型墓,埋葬着装饰华贵的女性死者。中型墓长2.5米、宽1.5米左右,有木棺,随葬成组的陶器、少量木器,以及一些精美玉石和猪下颌骨等。它清楚地说明,王一级的人已经有多妻的特权。小型墓仅可容身,多数没有葬具和随葬品。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健民认为,三种不同规格墓葬墓主的身份分别为首领人物、贵族和平民,其数量上的明显差异反映着当时社会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比例关系,表明当时贫富分化极为悬殊。

  复原最古老观象台

  “在陶寺中期东南小城内,背倚陶寺中期内道东城墙,向东南接出半圆形建筑,面积约1700平方米。”在陶寺遗址考古工作简报上,有这样一段描述。

  循着考古工作者的引导,记者看到一座直径约50米的半圆形平台,上面立有多根高耸的石柱。这一处奇特的建筑,在绿油油的麦田中格外显眼。正是简报中所描述的古观象祭祀台——陶寺文化重要遗址之一。

  何驽告诉记者,陶寺观象台不仅有祭祀功能,还是缜密的地平历观测制定历法系统。史前时期,天文学、历法是被王权垄断的,掌握农时就掌握了全社会生产生活的命脉。

  记者从复原的台址看,台座顶部有一半圆形观测台,以观测台为圆心,由西向东,呈扇状辐射着十三根石柱(原址可能是夯土柱),从而形成12道缝隙。观测者直立于观测点核心圆上,透过石柱间缝,观测早上日切于崇峰山巅时是否在缝正中,如果日切在某缝正中,则是陶寺历法中某一特定日子。这12道缝中,1号缝没有观测日出功能;7号缝居中,为春分、秋分观测缝;2号缝为冬至观测缝;12号缝为夏至观测缝。除2号缝、12号缝各用一次之外,其余9道缝皆于上半年和下半年各用一次。也就是说,从观测点可观测到冬至—夏至—冬至一个太阳回归年的20个时节。

  国外学者对陶寺遗址考古中“尧都之说”不能完全理解,因为缺乏对中华文化的系统性熏陶。但是,他们对观象台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因为观象台的结构很容易使人产生与巨石阵的联想。位于英格兰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平原的巨石阵,是欧洲著名的史前时代文化神庙遗址,被认为是祭祀台、墓地,同时也是天文台。牛津大学教授霍金斯通过仔细观察和严密的计算,认为通过巨石阵石环和土环的结构关系,可以精确了解太阳和月亮的12个方位,并观测和推算日月星辰在不同季节的起落。它的主轴线、通往石柱的古道和夏至日早晨初升的太阳,在同一条线上;还有两块石头的连线指向冬至日落的方向。

  但是,类似索尔兹伯里的巨石阵遗址,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在遗址中通常没有一个被明确标识的观测点。对于确认此类遗址的天文学意义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缺陷。因为观测点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观测的结果,而没有明确标识的观测点,今人无法确切知道当时人们是站在哪里进行观测的,这就使得那些在遗址中探寻天文学意义的人,不得不假设各种各样不同的观测点,而每一个假设的观测点都会对应一整套不同的观测结果。

  而陶寺观象台有明确标识的观测点,与夯土柱构成地平历观测仪器系统。这个系统可以通过观测太阳地平日出即崇山山脊线上日出,将一个太阳年365天或366天分为20个节令,除了包括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外,还有粟黍稻豆的农时、当地四季冷暖气候变化节点及宗教节日。

  陶寺观象台比建成的巨石阵还要早500年,是迄今考古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观象台遗址。史前陶寺人据此制定的历法,是当时全世界已知最缜密的太阳历法,代表着当时天文学发展的最高水平,也是今天中国二十四节气的直接源头。


  专家表示,陶寺观象台的发现证明了《尧典》“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的真实性,因此成为王都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建筑要素。

  何驽说:“中国古代王权重视历法的原因之一主要是历法控制农时,《尧典》中很多内容都在谈历法,历法涉及农业经济基础,王派天文官观测天文,制定历法。君主掌握了天象、时令的规律,就仿佛得到了与天对话的权利,告诉人们何时耕种、何时祭祀,这样人们就会臣服于这位统治者。”

  陶寺文化丰富多彩

  记者随考古人员来到离古观象台不远的“陶寺遗址考古成果展”,因遗址位于远离市县的乡村田野中,成果展的房子看起来简陋一些,但其中陈列的器物着实让来此参观的人们惊叹。

  展厅中央是陶寺遗址复原沙盘,驻足于此,史前宫城建制、房屋构造等,一目了然。

  每一次重大考古发现往往伴随着珍贵文物的出土。陶寺遗址的发现之所以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那些大墓中出土的精美的史前器物。丰富多彩的文化令人咋舌,有实用的磨制石器,精美绝伦的玉器,流光溢彩的木器。4000多年过去了,当一件件精美器物呈现于眼前,古人的生活也跃然于脑海。

  在考古者心目中,土壤中的每一片碎石都是不容忽视的珍宝,每一件器皿都是镌满历史的“光盘”。在展出物件中,最为吸引人的就是彩绘蟠龙纹陶盘,人们都叫它“龙盘”。这种陶盘在陶寺遗址的5座大墓中,各出土了1件。

  陶盘质地为泥质褐陶,着褐色陶衣,盘壁斜收成平底,外壁饰隐浅绳纹,内壁磨光,以红彩或白彩绘出蟠龙图案。图案中的龙蜷曲在盘中,龙头近盘口边缘,尾部位于盘中央,方头蛇身,身上有鳞甲,张巨口,口中伸出如同麦穗的长信子。从它长长的蜷曲的身子以及信子来看,陶寺龙的样子似乎来源于蛇;但从它方头、巨口、裸露的牙齿看,又好像是鳄鱼。考古学家推断,陶寺龙应该是来源于两种以上动物的复合体。

  何驽介绍,龙盘仅在几座大墓中存在,其他墓葬中虽然也有彩绘陶盘,但却没有龙纹。这足以说明在陶寺文化早期,龙已成为王权的象征,成了陶寺王国的“国徽”。

在展厅的一边,放着一根长木棍和两块有刻度的木杆,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原来,这是古代帝王在建国之前确立“天下之中”的工具——圭表,一套观测日影的天文仪器。陶寺遗址出土的“圭”,复原长187.5厘米,通身漆彩绘绿黑相间的色段刻度,第1—11号色段长约40厘米,合1.6尺,这是《周髀算经》所载的“地中”夏至晷影标准。测量时,把高“8尺之表”(地表以上200厘米)的木杆垂直立于地面,将有刻度的“圭”平置与“表”垂直,这样就可以测定“表”影长度了。

2009年6月21日(夏至日),何驽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中国国家天文台的专家们用这套圭表,在陶寺遗址测定夏至日日影长度折合成当时的度量衡计算,为1.69尺,表明陶寺很可能对外宣称其地为地中,夏至晷影1.6尺。

  何驽与冯九生在展厅外空地,为记者演示了圭表的测量方法。何驽表示,通过这样的方法,在由圭表测定的地中或中土所建之都、所立之国是“中国”概念最初含义,陶寺就是“最早中国”所在。

展品中还有大量的礼乐器,包括炊具、食器、酒器,用以陈设的案、几,乐器有鼍鼓、土鼓、特磬、陶铃、铜铃、陶埙等。据介绍,整个陶寺遗址中共计发现类似乐器20余件。其中,鼍鼓和特磬都是迄今所知同类乐器中最早的,这也使鼍鼓与特磬配组的历史从殷商上溯一千多年;陶寺出土的铜铃,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金属乐器。这些乐器的出土,对于揭示四千多年前的音乐发展水平,认识音乐与祭祀、埋葬习俗的关系,探索礼乐制度的起源与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华文明起源系列报道——陶寺遗址

http://ex.cssn.cn/djch/djch_djchhg/tcsiyivi/


陶寺遗址规模宏大,都城文化内涵丰富多彩,达到中国史前时期社会发展的最高水平。陶寺文化的发现和确立,对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形成具有重大意义。

00001. 陶寺:尧帝之都 中国之源06-05 10:42

00002. 陶寺考古初显尧舜时代的“天下观”06-05 10:41

00003. 让中华文明起源走出神话传说06-05 10:40

00004. 陶寺,在这里破译文明密码06-05 10:39

00005. 陶寺文化是崇尚军权和王权的代表06-05 10:36

00001. 考古与文献双重视角下的帝尧天文学06-05 10:35

00002. 陶寺文化谱系梳理





*****************************************************************************************************





陶寺:尧帝之都 中国之源

2015年06月05日 10:4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6月5日第747期 作者:本报记者 霍文琦

http://ex.cssn.cn/djch/djch_djch ... 50605_2023543.shtml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陶寺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型聚落遗址。陶寺遗址曾称为中原龙山文化陶寺类型,后命名为陶寺文化,主要分布在晋南的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北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原临汾行署文化局)合作发掘。目前被划分为早、中、晚三期。陶寺遗址规模宏大,都城文化内涵丰富多彩,达到中国史前时期社会发展的最高水平。陶寺文化的发现和确立,对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形成具有重大意义。

  山西,襄汾,陶寺。“隐姓埋名”几千年的土地,经过几代考古工作者接力发掘,神秘面纱逐渐被掀开。

  中华文明起源,是从依据甲骨文判定的商代晚期开始算起,还是从“禹传子家天下”开始绵延,抑或可从陶寺埋藏四千年的遗址中寻找线索?传说中的尧都在哪?古代文献记载的最早“中国”在哪里?四千年前是原始部落,还是有了初期的国家形态?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来到襄汾县城东北约7.5公里的崇山(俗称塔儿山)西麓,陶寺遗址。

  探史前古城遗址

  清明时节,记者沿着乡间小路去拜谒这片隐于广阔田野中的史前遗迹,走近远古的故国、尘封的京华。

  陶寺遗址,靠近陶寺村南。遗址东西宽约2000米,南北长约1500米,总面积约300万平方米,是一处重要的龙山时代晚期文化遗址,距今约4300—3900年。

20世纪50年代,陶寺遗址被发现。1978—1984年进行第一阶段大规模发掘,发现了大量与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相近,可资佐证的遗迹和遗物,并确定了陶寺文化。1993年,国务院将陶寺文化遗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9—2001年的发掘中,发现了陶寺文化中期城址(约公元前2100年—前2000年),总面积约280万平方米,确立了城址北、东、南三面城墙。

经过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的进一步调查、钻探和发掘,最终确定了陶寺中期城址之前陶寺文化早期城址的存在。

2002—2003年,国家科技部启动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陶寺遗址作为重点聚落被纳入“聚落反映社会组织”的子课题。

在近几年的考古发掘中,在城址内东北部确立了陶寺文化早期城址(约公元前2300—前2100年),发现了宫殿区、祭祀区等。

  

  疑似宫城南门发掘现场    霍文琦/摄

  目前,这座4000多年前的古城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已经回填,放眼望去,除了能看到一些明显的沟壑外,难以想象几千年前城址的原貌。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驽(本名何努)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中梁沟一处“陶寺古城墙遗址”旁,被围栏围起来的一段夯土墙明显与周围土堆不同。这里展示的剖面系中梁沟侵蚀残存的陶寺中期城址北门瓮城。瓮城平面呈C字形。瓮城内部南北宽12米,东西长13米。南侧夯土墙系北墙主墙基础,上宽4.5米,下宽3米,深约7.5米。地表以上部分墙体于陶寺文化晚期平毁。北侧系瓮城夯土墙基础,上宽8.5米,下宽2.5米,深6.8米。

  在近处仔细端详墙体的过程中,何驽意外发现了一小块器物碎片。与同行的技师冯九生一同查看后,两人认为这片宽蓝纹陶片大抵是陶寺早期器具碎片。

站在墙下,历史穿越感油然而生。时空如此遥远,器物又如此亲近。从这一段巍然耸立于高高黄土塬上的城墙剖面,可依稀想见当年城址的恢弘壮阔,这似乎也是“尧者,高也”的物化诠释。

  破解帝尧都城之谜

  《水经注》言“尧都平阳”,传说在今山西临汾一带。也有其他文献含糊记载了尧都在河北、在山东,众说纷纭。于是,考古探索成为寻找尧都唯一可行的方法。

  经过几十年的发掘,考古队员发现了规模空前的城址。陶寺城址平面呈圆角长方形,它由早期小城、中期大城和中期小城三部分组成,呈现出一个大城套小城的格局,小城里还有宏伟的宫殿。宫殿核心建筑区出现大块装饰戳印纹白灰墙皮、蓝彩白灰墙皮、陶板瓦、大玉石璜等普通居住区难得见到的器物,显示出居住者的等级是最高的。除宫殿外,从城址遗迹中,还可清楚地辨认出屋舍、祭坛、观象台,甚至还发现了具有仓储功能的仓储区和不同阶层的王族墓地。

  记者来到正在发掘的现场,这是陶寺早期宫殿区(小城)发掘探沟。两名技师、七位村民正在进行取土和发掘清理工作。据介绍,已经发掘的部分疑似“宫城”南门,可能有瓮城,但没有完全暴露出来,还需要取土扩方。

  都城考古判定都城遗址标准有城墙、宫殿区、大型宗教礼制建筑(天坛、观象台、地坛)、王陵区、工官管理手工业作坊区、政府掌控的大型仓储区(相当于国库)和普通居民区。这些陶寺遗址基本都具备,因此有许多专家学者提出,陶寺遗址就是帝尧都城所在。种种证据表明,陶寺统治者已有能力调动大规模的人力和物力来修筑城池,并且拥有足够的军事力量来保卫它。可以判定当时已形成了国家,而气势宏大的陶寺城址就是其“王都”,即帝尧建都地平阳。

  此外,学者将考古发现与经典文献、地方文献、民间口传资料等四重证据相互印证分析,“尧都平阳”的历史细节渐渐清晰而具体。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表示,尧都平阳几成定论,陶寺遗址的性质为不断获得的新考古资料逐渐证实,陶寺作为尧的都城这一点在考古学界获得了很大程度的共识。

  手工业区新探索

  近年来,陶寺遗址不断有新发现。

  值得一提的是手工业区的发掘。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高江涛介绍,手工业作坊区位于陶寺城址的西南,2010—2012年在对该区域的钻探与调查中,发现有陶窑、灰坑、白灰皮房子、石器加工场等遗迹。最重要的是一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IIIFJT2,平面形状基本为“回”字形,圆角方形,南北最长约47米,东西残宽约28米,面积1300余平方米。这个基址年代为陶寺文化中期。

  据悉,这一“回”字形大型夯土基址在陶寺遗址属首次发现,在史前时期的其他大型聚落中目前尚未见到,其位于手工业作坊区,应该与手工业管理有密切关系。

  此外,何驽介绍,他们对陶寺文化聚落分布的临汾盆地进行了区域系统性调查。以陶寺为中心,可以分为南北两区,调查到陶寺文化聚落54处(还有未调查到的)。从分布可以看出,陶寺遗址群宏观聚落形态反映出具有五级聚落、四层等级化的社会组织:都城下辖南北两个区中心(邑)——县底和南柴;区中心邑下辖二至三片区的中型聚落群(乡镇),部分中型聚落下辖一至三个小型遗址(村)。多数微型聚落由大中型聚落直接分出。学者推断可能有特殊的职能,所以很可能不构成一级功能完整的基层社会组织。

  高江涛表示,陶寺文化社会表现出的特征是:社会复杂化程度高,等级分化严重。王权出现、礼制初步形成,是政治制度的特质。这说明陶寺已进入初期国家阶段,只是国家形态具有原始性,控制范围较小,新生事物较脆弱,迅速衰落。陶寺遗址体现出的早期国家特征多为夏、商、周三代王朝及后世所继承发展,成为中国古代国家政治制度或统治模式的主源。

  墓葬发掘揭示阶级分化

  从考古学角度,墓葬发掘对复原重建当时古代社会的文化信息和丧葬制度,佐证历史文献的真实性,具有重要意义。

  陶寺王族墓地位于居住址的东南,面积约4万平方米,发掘并清理了1300余座墓葬,其中大部分大中型墓属于陶寺文化早期。墓葬皆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多数是仰身直肢单人葬。墓地划分为不同的茔域。同一茔域内的墓葬多成排分布,位列较为齐整。墓葬可分为大、中、小三等。大型墓仅6座,不及墓葬总数的1%,中型墓占总数的近10%,其余为小型墓。

  大型墓一般长3.2米、宽2.5米,有木棺,棺底有朱砂,随葬品多达上百件,最多的达200件,丰富而精致,有成套彩绘漆木器和陶器,还有玉石器和整猪等。大型墓的左右两侧,往往对称地分布着两座中型墓,埋葬着装饰华贵的女性死者。中型墓长2.5米、宽1.5米左右,有木棺,随葬成组的陶器、少量木器,以及一些精美玉石和猪下颌骨等。它清楚地说明,王一级的人已经有多妻的特权。小型墓仅可容身,多数没有葬具和随葬品。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健民认为,三种不同规格墓葬墓主的身份分别为首领人物、贵族和平民,其数量上的明显差异反映着当时社会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比例关系,表明当时贫富分化极为悬殊。

  复原最古老观象台

  “在陶寺中期东南小城内,背倚陶寺中期内道东城墙,向东南接出半圆形建筑,面积约1700平方米。”在陶寺遗址考古工作简报上,有这样一段描述。

  循着考古工作者的引导,记者看到一座直径约50米的半圆形平台,上面立有多根高耸的石柱。这一处奇特的建筑,在绿油油的麦田中格外显眼。正是简报中所描述的古观象祭祀台——陶寺文化重要遗址之一。

  何驽告诉记者,陶寺观象台不仅有祭祀功能,还是缜密的地平历观测制定历法系统。史前时期,天文学、历法是被王权垄断的,掌握农时就掌握了全社会生产生活的命脉。

  记者从复原的台址看,台座顶部有一半圆形观测台,以观测台为圆心,由西向东,呈扇状辐射着十三根石柱(原址可能是夯土柱),从而形成12道缝隙。观测者直立于观测点核心圆上,透过石柱间缝,观测早上日切于崇峰山巅时是否在缝正中,如果日切在某缝正中,则是陶寺历法中某一特定日子。这12道缝中,1号缝没有观测日出功能;7号缝居中,为春分、秋分观测缝;2号缝为冬至观测缝;12号缝为夏至观测缝。除2号缝、12号缝各用一次之外,其余9道缝皆于上半年和下半年各用一次。也就是说,从观测点可观测到冬至—夏至—冬至一个太阳回归年的20个时节。

  国外学者对陶寺遗址考古中“尧都之说”不能完全理解,因为缺乏对中华文化的系统性熏陶。但是,他们对观象台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因为观象台的结构很容易使人产生与巨石阵的联想。位于英格兰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平原的巨石阵,是欧洲著名的史前时代文化神庙遗址,被认为是祭祀台、墓地,同时也是天文台。牛津大学教授霍金斯通过仔细观察和严密的计算,认为通过巨石阵石环和土环的结构关系,可以精确了解太阳和月亮的12个方位,并观测和推算日月星辰在不同季节的起落。它的主轴线、通往石柱的古道和夏至日早晨初升的太阳,在同一条线上;还有两块石头的连线指向冬至日落的方向。

  但是,类似索尔兹伯里的巨石阵遗址,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在遗址中通常没有一个被明确标识的观测点。对于确认此类遗址的天文学意义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缺陷。因为观测点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观测的结果,而没有明确标识的观测点,今人无法确切知道当时人们是站在哪里进行观测的,这就使得那些在遗址中探寻天文学意义的人,不得不假设各种各样不同的观测点,而每一个假设的观测点都会对应一整套不同的观测结果。

  而陶寺观象台有明确标识的观测点,与夯土柱构成地平历观测仪器系统。这个系统可以通过观测太阳地平日出即崇山山脊线上日出,将一个太阳年365天或366天分为20个节令,除了包括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外,还有粟黍稻豆的农时、当地四季冷暖气候变化节点及宗教节日。

  陶寺观象台比建成的巨石阵还要早500年,是迄今考古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观象台遗址。史前陶寺人据此制定的历法,是当时全世界已知最缜密的太阳历法,代表着当时天文学发展的最高水平,也是今天中国二十四节气的直接源头。


  专家表示,陶寺观象台的发现证明了《尧典》“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的真实性,因此成为王都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建筑要素。

  何驽说:“中国古代王权重视历法的原因之一主要是历法控制农时,《尧典》中很多内容都在谈历法,历法涉及农业经济基础,王派天文官观测天文,制定历法。君主掌握了天象、时令的规律,就仿佛得到了与天对话的权利,告诉人们何时耕种、何时祭祀,这样人们就会臣服于这位统治者。”

  陶寺文化丰富多彩

  记者随考古人员来到离古观象台不远的“陶寺遗址考古成果展”,因遗址位于远离市县的乡村田野中,成果展的房子看起来简陋一些,但其中陈列的器物着实让来此参观的人们惊叹。

  展厅中央是陶寺遗址复原沙盘,驻足于此,史前宫城建制、房屋构造等,一目了然。

  每一次重大考古发现往往伴随着珍贵文物的出土。陶寺遗址的发现之所以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那些大墓中出土的精美的史前器物。丰富多彩的文化令人咋舌,有实用的磨制石器,精美绝伦的玉器,流光溢彩的木器。4000多年过去了,当一件件精美器物呈现于眼前,古人的生活也跃然于脑海。

  在考古者心目中,土壤中的每一片碎石都是不容忽视的珍宝,每一件器皿都是镌满历史的“光盘”。在展出物件中,最为吸引人的就是彩绘蟠龙纹陶盘,人们都叫它“龙盘”。这种陶盘在陶寺遗址的5座大墓中,各出土了1件。

  陶盘质地为泥质褐陶,着褐色陶衣,盘壁斜收成平底,外壁饰隐浅绳纹,内壁磨光,以红彩或白彩绘出蟠龙图案。图案中的龙蜷曲在盘中,龙头近盘口边缘,尾部位于盘中央,方头蛇身,身上有鳞甲,张巨口,口中伸出如同麦穗的长信子。从它长长的蜷曲的身子以及信子来看,陶寺龙的样子似乎来源于蛇;但从它方头、巨口、裸露的牙齿看,又好像是鳄鱼。考古学家推断,陶寺龙应该是来源于两种以上动物的复合体。

  何驽介绍,龙盘仅在几座大墓中存在,其他墓葬中虽然也有彩绘陶盘,但却没有龙纹。这足以说明在陶寺文化早期,龙已成为王权的象征,成了陶寺王国的“国徽”。

在展厅的一边,放着一根长木棍和两块有刻度的木杆,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原来,这是古代帝王在建国之前确立“天下之中”的工具——圭表,一套观测日影的天文仪器。陶寺遗址出土的“圭”,复原长187.5厘米,通身漆彩绘绿黑相间的色段刻度,第1—11号色段长约40厘米,合1.6尺,这是《周髀算经》所载的“地中”夏至晷影标准。测量时,把高“8尺之表”(地表以上200厘米)的木杆垂直立于地面,将有刻度的“圭”平置与“表”垂直,这样就可以测定“表”影长度了。

2009年6月21日(夏至日),何驽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中国国家天文台的专家们用这套圭表,在陶寺遗址测定夏至日日影长度折合成当时的度量衡计算,为1.69尺,表明陶寺很可能对外宣称其地为地中,夏至晷影1.6尺。

  何驽与冯九生在展厅外空地,为记者演示了圭表的测量方法。何驽表示,通过这样的方法,在由圭表测定的地中或中土所建之都、所立之国是“中国”概念最初含义,陶寺就是“最早中国”所在。

展品中还有大量的礼乐器,包括炊具、食器、酒器,用以陈设的案、几,乐器有鼍鼓、土鼓、特磬、陶铃、铜铃、陶埙等。据介绍,整个陶寺遗址中共计发现类似乐器20余件。其中,鼍鼓和特磬都是迄今所知同类乐器中最早的,这也使鼍鼓与特磬配组的历史从殷商上溯一千多年;陶寺出土的铜铃,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金属乐器。这些乐器的出土,对于揭示四千多年前的音乐发展水平,认识音乐与祭祀、埋葬习俗的关系,探索礼乐制度的起源与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陶寺考古初显尧舜时代的“天下观”

2015年06月05日 10:4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6月5日第747期 作者:何驽

http://ex.cssn.cn/djch/djch_djch ... 50605_2023540.shtml



  笔者曾在《“中”与“中国”由来》(《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5月18日)和《陶寺文化:中华文明之“中正”观缘起》(《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1月5日),对陶寺遗址与最初“中国”概念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随着陶寺考古发掘的新进展,笔者对相关问题有了进一步认识。

  已存在“地中”概念

  所谓中国,最初概念的缘起从字面上解读,应当是最初始的本义。“中国”本初概念显然由“中”与“国”两个子概念组成。“中”是“地中”或“中土”,“国”则是国家。只有当地中概念与国家政体合为一体时,才能形成“中国”本初概念。《周礼》记载,建王都必在地中。而地中的标准由某些历史上政治霸权中心所确定的当地圭表测量夏至影长来标定。《周礼·地官司徒》明确指出,地中标准为夏至影长1.5尺。同理,《周髀算经》所记载的1.6尺夏至影长数据,则是另一个地中标准。

  2002年,陶寺遗址中期王族墓地大型元首墓ⅡM22出土一根木胎漆绘圭尺,残长171.8厘米,复原长度187.5厘米,圭尺上由间隔黑色和绿色格间以红色道标出刻度,其中包括陶寺本地二分二至,以及可与陶寺观象台20节令历法对应的其他16个节令。而陶寺圭尺刻度中有一个非常突兀的第11格刻度,从头端到此刻度39.9厘米。按照笔者研究25厘米为陶寺1尺的结果折算近乎1.6尺。这明白无误地表明,陶寺已经存在“地中”概念。

  构成完备的都城功能区划

  陶寺遗址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揭示出陶寺城址的都城性质,中期外郭城面积280万平方米。宫殿区(或宫城)、王陵区、观象祭祀台、地坛、工官管理手工业作坊区、大型仓储区、下层贵族居住区、普通居民区,不仅构成宫城与郭城双城制,而且构成了完备的都城功能区划。陶寺晚期的政治报复行为、独立仓储区的国库性质、元首墓葬诸多的王权标志物、陶寺文化遗址群向心型的中心与区域的关系等,都充分说明陶寺都城遗址所代表的社会已经进入国家社会。因此,迄今为止,陶寺是最符合“中国”本初概念的政体——地中之都,中土之国。

  多种证据显示陶寺都城遗址就是尧都

  陶寺遗址今属临汾市,在文献中称为“尧都平阳”。所以,判断陶寺城址的主人首先应考虑“帝尧”。然而要证实这一点,则需将陶寺遗址考古资料与文献关于尧舜的记载进行系统对应,得到比较完整的证据链。

  

  首先,陶寺曾经出土过两个最早汉字系统的朱书陶文,其中“文”字分歧不大,而另一个字符争讼纷纭。笔者根据陶寺城址夯土板块技术、城址形状、黄土塬地貌等,解释为“尧”字,本意为“在黄土塬上用夯土板块建造的大城”,特指陶寺城址。因而,陶寺遗址出土朱书扁壶“文尧”二字自证陶寺遗址为尧都。此乃陶寺为尧都最直接的文字证据。

  再者,陶寺城址考古资料可与文献中关于尧都和帝尧史迹系统对应。

  《尚书·尧典》说“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根据陶寺观象台考古发掘和天文学研究,初步判定陶寺观象台与圭表,可以得到一个20个节令的太阳历,其中包括二分二至、气候变化的节点、祭祀节日、粟黍稻豆农时。而农时是“敬授民时”最实用的核心,也是文德的实质精髓。

  《尧典》说“寅宾出日”。陶寺观象台东11号缝从夯土台基芯看,就成了一个门。从这个“门”可以看到冬至至4月26日、8月14日至冬至日日出,站在夯土台基芯上可以举行迎日仪式,这正是所谓“寅宾出日”。

  《尧典》说尧的文德光辉“光被四表”。根据汉儒的解释,四表是以地中中表为基点,对于大陆四至与大海之间畔上(今称海岸线)的标志点的指称,用圭表测影的数据来标定。由此推测,陶寺文化以陶寺城址的纬线约N35°53′,寻找欧亚大陆的东表点,今胶南市朝阳山嘴矶头,濒临黄海灵山湾,属古嵎夷;西表点位于今叙利亚拉塔基亚省,濒地中海,有可能古属流沙;按照陶寺经度线约E111°30′寻找南表点,位于今广东阳西沙扒月亮湾,濒南海,古属南交;北表点位于俄罗斯拉普捷夫海南岸上,濒北冰洋,古属狭义的幽州。先秦文献记载四海之内东西28000里即7000公里、南北26000里即6500公里。陶寺文化东西两表间距7563公里,误差率7.4%;南北两表间距为6113公里,误差率6%。由此表明陶寺四表的真实存在被隐藏在《尧典》“光被四表”四字之中。

  《尧典》称分别派遣羲仲、和仲、羲叔、和叔宅东、西、南、北进行测量。前文所论陶寺四表测量,跨地数千公里,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只能是长年持续逐步推进的,很可能在每一个作业区暂住一段时间,完成本作业单元测量之后,再向前推进。这才是当时可行的技术路线。

  《尧典》称“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显然是一个“阴阳合历”。陶寺观象台东1号缝不可能用于太阳日出观测。据天文学家计算初步判断,该道缝很可能用于18.6年一个周期的“月南至”观测缝。毋庸置疑,陶寺文化除了观象台和圭尺所得到的太阳历外,还有观测月亮的天文观测。而陶寺晚期小墓出土的砷铜朔望月小轮,更可能用于阴阳合历的配置操作。

  《尧典》与《虞书》所提到的四岳官僚。陶寺早期和中期的中型贵族墓葬,很有可能是官僚墓葬,其中随葬木表或玉璇玑的中型贵族墓职官很可能是天文官;随葬骨耜的贵族墓很可能是农官。而陶寺早期贵族墓随葬的玉石圭,我以为是官僚委任的凭信。《尚书·虞书》提到考核官员有收颁瑞信行政制度,汉儒认为是圭璧。陶寺中型墓随葬玉石圭皆为钝尖锋,像春苗拱出地面而有信;圭的长度则是以所委任辖区夏至影长来象征地理区位和地广。

  《论语》说,帝尧禅位给舜的时候叮嘱:“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陶寺圭尺、玉琮游标构成完整的“中”。“中”是西周之前乃至史前时期对圭尺的称谓。圭尺以其测晷影制定历法以及天文大地测量功能,被作为象征王权的权杖,故而掌握权柄称为“允执其中”。

  《周易》豮豕之牙与尧舜之上政。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周易·昭力》解释《周易》“豮豕之牙,吉”的含义就是修兵不战而屈人之兵,此乃《周易·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之谓也。陶寺中期元首墓ⅡM22头端墓壁上,以公猪下颌骨(豮豕之牙)为对称轴,左右各摆3柄带彩漆木把的玉石钺(玉兵),正是豮豕之牙的图示,象征修兵不战的文德治国理念。

  龙崇拜。《竹书纪年》传说尧母庆都感于赤龙而生尧,尧曾梦攀天而上。陶寺早期元首墓中出土龙盘,画面中赤龙攀天而上,恰似《竹书纪年》相关传说的生动写照。

  综上所述,陶寺遗址考古资料很明显能够同传统文献关于尧都和尧舜史迹比较体统地对应,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考古与历史文献对应的证据链,这不由得使我们相信,陶寺都城遗址就是尧都。

圭尺所反映出的陶寺文化四表天文大地测量行为,不仅仅是一个地理科学考察工程,更多的是对于陶寺本初“中国”所在东亚大陆政治地理的探索。这是因为国家地缘政治新体制,催生了陶寺本初“中国”元首尧舜们胸怀天下的政治抱负,才会在头脑中产生出表里山河的“天下观”——陶寺本初“中国”所在东亚大陆四海之内理想国度。

相对于陶寺文化实际“政不出晋南”来说,陶寺四表所表现和宣示的理想天下观,可被视为4000多年前本初“中国”元首尧舜们的“中国梦”。这个“中国梦”延续到西周时期,被通俗地解读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链接

  黄河流域史前第二大城址

  陶寺城址是目前发现的黄河流域史前第二大城址。遗址东西宽约2000米,南北长约1500米,总面积约300万平方米。中期城址面积约280万平方米。它结构布局较为复杂,夹板石砸夯土小板块的主要建筑方法比长江中游屈家岭文化古城的堆筑法前进了一大步,但是落后于夏商时期城垣和夯土台基集束棍夯法,这些都说明陶寺城址正向城址发展的高级阶段迈进

  世界上最古老的观象台

  陶寺古观象台出现时间可追溯到公元前2100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末期,比目前英国巨石阵建成年代还要早。

  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

  陶寺古观象台与圭表共同组成了当时世界上最早、最先进的“测日出方位”、“观正午日影”的天文观测系统。2009年6月21日(夏至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中国国家天文台的专家用陶寺圭表在该遗址测定夏至日日影长度,证明陶寺圭尺第12刻度42.25厘米折合陶寺1.69尺为陶寺当地夏至影长。陶寺圭尺功能推测成立。陶寺圭尺也是迄今国内考古发现最早的圭尺实物。

  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汉字

  陶寺遗址曾发现一只残破的灰陶扁壶,在壶的鼓腹部上发现了两个用毛笔朱书的字符,形似甲骨文“文”字,与其对应的一端也有一个字,为上下结构,上为菱形的“◇”,下部好似“卩”字的篆体,中间有个“一”。对于前者形似“文”字的字符,专家们没有争议,对后者有人认为是“昜”字,也有人认为是“命”或“邑”。何驽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葛英会则认为是“尧”字。这两个朱书文字的存在和发现,将汉字的成熟期至少推进到4000年前,比甲骨文早1000年,这是探索汉字起源以及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重大突破。

  发现了中国最古老的礼乐乐器组合、金属乐器

  鼍鼓和特磬都是迄今所知同类乐器中最早的,这也使鼍鼓与特磬以及陶鼓配组的历史从殷商上溯1000多年。陶寺出土的铜铃,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金属乐器。

  发现了中原地区的龙崇拜主脉

已发掘的彩绘龙盘中,最大的一件高8.8厘米,口径37厘米,底径15厘米。其盘口向外敞开,口沿斜折,盘中的龙用红白黑彩色绘制,身子卷曲,如C型,有双排鳞甲,口内衔着一羽毛状物,何驽说是麻黄草。有专家认为龙盘应属部落联盟的盟徽即龙族族徽。多数学者认为陶寺文化中的彩绘龙盘,应是中原龙文化的先河。

虽然早在6000年前,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地就出现了龙,但那时的龙只是“吉祥物”,只有到了帝尧时即陶寺文化时期,龙才被作为集团君权与神权结合的象征的图示提上了“政治舞台”,成为代表“国家”意志的“国徽”,从而使之成为民族精神凝聚的象征。

  发现了目前为止世界上最早的屋顶装饰材料——板瓦

  在陶寺晚期宫殿区废弃后的大量建筑垃圾中,出土了大块装饰戳印纹白灰墙皮和一大块带蓝彩的白灰墙皮、红硬似砖的夯土台基表面残块、建筑材料陶板残片。其中陶板瓦100余片,也是世界上目前发现最早的板瓦。

  发现了黄河中游史前最大的墓葬之一

  陶寺已发掘的早期王族墓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发掘并清理了1300余座。中期王族墓地约1万平方米,其中最大的元首墓ⅡM22长5米、宽3.75米、自深7米。

  考古发现都城要素最齐备的都城遗址

  陶寺遗址除城墙之外,具备了功能区划十分明确的宫城(宫殿区)、王族墓地(王陵区)、祭天(观象台)和祭地礼制建筑区、君权控制的仓储区(国库)、工官管理手工业作坊区、普通居民区,甚至早期还有下层贵族居住区等,是中国史前考古发现的功能区划最为齐备的都城遗址,成为判断史前都城遗址的考古要素典范。

  (本报记者 霍文琦/整理)


陶寺考古初显尧舜时代的“天下观”

2015年06月05日 10:4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6月5日第747期 作者:何驽

http://ex.cssn.cn/djch/djch_djch ... 50605_2023540.shtml



  笔者曾在《“中”与“中国”由来》(《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5月18日)和《陶寺文化:中华文明之“中正”观缘起》(《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1月5日),对陶寺遗址与最初“中国”概念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随着陶寺考古发掘的新进展,笔者对相关问题有了进一步认识。

  已存在“地中”概念

  所谓中国,最初概念的缘起从字面上解读,应当是最初始的本义。“中国”本初概念显然由“中”与“国”两个子概念组成。“中”是“地中”或“中土”,“国”则是国家。只有当地中概念与国家政体合为一体时,才能形成“中国”本初概念。《周礼》记载,建王都必在地中。而地中的标准由某些历史上政治霸权中心所确定的当地圭表测量夏至影长来标定。《周礼·地官司徒》明确指出,地中标准为夏至影长1.5尺。同理,《周髀算经》所记载的1.6尺夏至影长数据,则是另一个地中标准。

  2002年,陶寺遗址中期王族墓地大型元首墓ⅡM22出土一根木胎漆绘圭尺,残长171.8厘米,复原长度187.5厘米,圭尺上由间隔黑色和绿色格间以红色道标出刻度,其中包括陶寺本地二分二至,以及可与陶寺观象台20节令历法对应的其他16个节令。而陶寺圭尺刻度中有一个非常突兀的第11格刻度,从头端到此刻度39.9厘米。按照笔者研究25厘米为陶寺1尺的结果折算近乎1.6尺。这明白无误地表明,陶寺已经存在“地中”概念。

  构成完备的都城功能区划

  陶寺遗址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揭示出陶寺城址的都城性质,中期外郭城面积280万平方米。宫殿区(或宫城)、王陵区、观象祭祀台、地坛、工官管理手工业作坊区、大型仓储区、下层贵族居住区、普通居民区,不仅构成宫城与郭城双城制,而且构成了完备的都城功能区划。陶寺晚期的政治报复行为、独立仓储区的国库性质、元首墓葬诸多的王权标志物、陶寺文化遗址群向心型的中心与区域的关系等,都充分说明陶寺都城遗址所代表的社会已经进入国家社会。因此,迄今为止,陶寺是最符合“中国”本初概念的政体——地中之都,中土之国。

  多种证据显示陶寺都城遗址就是尧都

  陶寺遗址今属临汾市,在文献中称为“尧都平阳”。所以,判断陶寺城址的主人首先应考虑“帝尧”。然而要证实这一点,则需将陶寺遗址考古资料与文献关于尧舜的记载进行系统对应,得到比较完整的证据链。

  

  首先,陶寺曾经出土过两个最早汉字系统的朱书陶文,其中“文”字分歧不大,而另一个字符争讼纷纭。笔者根据陶寺城址夯土板块技术、城址形状、黄土塬地貌等,解释为“尧”字,本意为“在黄土塬上用夯土板块建造的大城”,特指陶寺城址。因而,陶寺遗址出土朱书扁壶“文尧”二字自证陶寺遗址为尧都。此乃陶寺为尧都最直接的文字证据。

  再者,陶寺城址考古资料可与文献中关于尧都和帝尧史迹系统对应。

  《尚书·尧典》说“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根据陶寺观象台考古发掘和天文学研究,初步判定陶寺观象台与圭表,可以得到一个20个节令的太阳历,其中包括二分二至、气候变化的节点、祭祀节日、粟黍稻豆农时。而农时是“敬授民时”最实用的核心,也是文德的实质精髓。

  《尧典》说“寅宾出日”。陶寺观象台东11号缝从夯土台基芯看,就成了一个门。从这个“门”可以看到冬至至4月26日、8月14日至冬至日日出,站在夯土台基芯上可以举行迎日仪式,这正是所谓“寅宾出日”。

  《尧典》说尧的文德光辉“光被四表”。根据汉儒的解释,四表是以地中中表为基点,对于大陆四至与大海之间畔上(今称海岸线)的标志点的指称,用圭表测影的数据来标定。由此推测,陶寺文化以陶寺城址的纬线约N35°53′,寻找欧亚大陆的东表点,今胶南市朝阳山嘴矶头,濒临黄海灵山湾,属古嵎夷;西表点位于今叙利亚拉塔基亚省,濒地中海,有可能古属流沙;按照陶寺经度线约E111°30′寻找南表点,位于今广东阳西沙扒月亮湾,濒南海,古属南交;北表点位于俄罗斯拉普捷夫海南岸上,濒北冰洋,古属狭义的幽州。先秦文献记载四海之内东西28000里即7000公里、南北26000里即6500公里。陶寺文化东西两表间距7563公里,误差率7.4%;南北两表间距为6113公里,误差率6%。由此表明陶寺四表的真实存在被隐藏在《尧典》“光被四表”四字之中。

  《尧典》称分别派遣羲仲、和仲、羲叔、和叔宅东、西、南、北进行测量。前文所论陶寺四表测量,跨地数千公里,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只能是长年持续逐步推进的,很可能在每一个作业区暂住一段时间,完成本作业单元测量之后,再向前推进。这才是当时可行的技术路线。

  《尧典》称“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显然是一个“阴阳合历”。陶寺观象台东1号缝不可能用于太阳日出观测。据天文学家计算初步判断,该道缝很可能用于18.6年一个周期的“月南至”观测缝。毋庸置疑,陶寺文化除了观象台和圭尺所得到的太阳历外,还有观测月亮的天文观测。而陶寺晚期小墓出土的砷铜朔望月小轮,更可能用于阴阳合历的配置操作。

  《尧典》与《虞书》所提到的四岳官僚。陶寺早期和中期的中型贵族墓葬,很有可能是官僚墓葬,其中随葬木表或玉璇玑的中型贵族墓职官很可能是天文官;随葬骨耜的贵族墓很可能是农官。而陶寺早期贵族墓随葬的玉石圭,我以为是官僚委任的凭信。《尚书·虞书》提到考核官员有收颁瑞信行政制度,汉儒认为是圭璧。陶寺中型墓随葬玉石圭皆为钝尖锋,像春苗拱出地面而有信;圭的长度则是以所委任辖区夏至影长来象征地理区位和地广。

  《论语》说,帝尧禅位给舜的时候叮嘱:“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陶寺圭尺、玉琮游标构成完整的“中”。“中”是西周之前乃至史前时期对圭尺的称谓。圭尺以其测晷影制定历法以及天文大地测量功能,被作为象征王权的权杖,故而掌握权柄称为“允执其中”。

  《周易》豮豕之牙与尧舜之上政。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周易·昭力》解释《周易》“豮豕之牙,吉”的含义就是修兵不战而屈人之兵,此乃《周易·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之谓也。陶寺中期元首墓ⅡM22头端墓壁上,以公猪下颌骨(豮豕之牙)为对称轴,左右各摆3柄带彩漆木把的玉石钺(玉兵),正是豮豕之牙的图示,象征修兵不战的文德治国理念。

  龙崇拜。《竹书纪年》传说尧母庆都感于赤龙而生尧,尧曾梦攀天而上。陶寺早期元首墓中出土龙盘,画面中赤龙攀天而上,恰似《竹书纪年》相关传说的生动写照。

  综上所述,陶寺遗址考古资料很明显能够同传统文献关于尧都和尧舜史迹比较体统地对应,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考古与历史文献对应的证据链,这不由得使我们相信,陶寺都城遗址就是尧都。

圭尺所反映出的陶寺文化四表天文大地测量行为,不仅仅是一个地理科学考察工程,更多的是对于陶寺本初“中国”所在东亚大陆政治地理的探索。这是因为国家地缘政治新体制,催生了陶寺本初“中国”元首尧舜们胸怀天下的政治抱负,才会在头脑中产生出表里山河的“天下观”——陶寺本初“中国”所在东亚大陆四海之内理想国度。

相对于陶寺文化实际“政不出晋南”来说,陶寺四表所表现和宣示的理想天下观,可被视为4000多年前本初“中国”元首尧舜们的“中国梦”。这个“中国梦”延续到西周时期,被通俗地解读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链接

  黄河流域史前第二大城址

  陶寺城址是目前发现的黄河流域史前第二大城址。遗址东西宽约2000米,南北长约1500米,总面积约300万平方米。中期城址面积约280万平方米。它结构布局较为复杂,夹板石砸夯土小板块的主要建筑方法比长江中游屈家岭文化古城的堆筑法前进了一大步,但是落后于夏商时期城垣和夯土台基集束棍夯法,这些都说明陶寺城址正向城址发展的高级阶段迈进

  世界上最古老的观象台

  陶寺古观象台出现时间可追溯到公元前2100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末期,比目前英国巨石阵建成年代还要早。

  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

  陶寺古观象台与圭表共同组成了当时世界上最早、最先进的“测日出方位”、“观正午日影”的天文观测系统。2009年6月21日(夏至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中国国家天文台的专家用陶寺圭表在该遗址测定夏至日日影长度,证明陶寺圭尺第12刻度42.25厘米折合陶寺1.69尺为陶寺当地夏至影长。陶寺圭尺功能推测成立。陶寺圭尺也是迄今国内考古发现最早的圭尺实物。

  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汉字

  陶寺遗址曾发现一只残破的灰陶扁壶,在壶的鼓腹部上发现了两个用毛笔朱书的字符,形似甲骨文“文”字,与其对应的一端也有一个字,为上下结构,上为菱形的“◇”,下部好似“卩”字的篆体,中间有个“一”。对于前者形似“文”字的字符,专家们没有争议,对后者有人认为是“昜”字,也有人认为是“命”或“邑”。何驽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葛英会则认为是“尧”字。这两个朱书文字的存在和发现,将汉字的成熟期至少推进到4000年前,比甲骨文早1000年,这是探索汉字起源以及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重大突破。

  发现了中国最古老的礼乐乐器组合、金属乐器

  鼍鼓和特磬都是迄今所知同类乐器中最早的,这也使鼍鼓与特磬以及陶鼓配组的历史从殷商上溯1000多年。陶寺出土的铜铃,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金属乐器。

  发现了中原地区的龙崇拜主脉

已发掘的彩绘龙盘中,最大的一件高8.8厘米,口径37厘米,底径15厘米。其盘口向外敞开,口沿斜折,盘中的龙用红白黑彩色绘制,身子卷曲,如C型,有双排鳞甲,口内衔着一羽毛状物,何驽说是麻黄草。有专家认为龙盘应属部落联盟的盟徽即龙族族徽。多数学者认为陶寺文化中的彩绘龙盘,应是中原龙文化的先河。

虽然早在6000年前,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地就出现了龙,但那时的龙只是“吉祥物”,只有到了帝尧时即陶寺文化时期,龙才被作为集团君权与神权结合的象征的图示提上了“政治舞台”,成为代表“国家”意志的“国徽”,从而使之成为民族精神凝聚的象征。

  发现了目前为止世界上最早的屋顶装饰材料——板瓦

  在陶寺晚期宫殿区废弃后的大量建筑垃圾中,出土了大块装饰戳印纹白灰墙皮和一大块带蓝彩的白灰墙皮、红硬似砖的夯土台基表面残块、建筑材料陶板残片。其中陶板瓦100余片,也是世界上目前发现最早的板瓦。

  发现了黄河中游史前最大的墓葬之一

  陶寺已发掘的早期王族墓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发掘并清理了1300余座。中期王族墓地约1万平方米,其中最大的元首墓ⅡM22长5米、宽3.75米、自深7米。

  考古发现都城要素最齐备的都城遗址

  陶寺遗址除城墙之外,具备了功能区划十分明确的宫城(宫殿区)、王族墓地(王陵区)、祭天(观象台)和祭地礼制建筑区、君权控制的仓储区(国库)、工官管理手工业作坊区、普通居民区,甚至早期还有下层贵族居住区等,是中国史前考古发现的功能区划最为齐备的都城遗址,成为判断史前都城遗址的考古要素典范。

  (本报记者 霍文琦/整理)


让中华文明起源走出神话传说

陶寺遗址研究向更深更广方向迈进

2015年06月05日 10:4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6月5日第747期 作者:本报记者 霍文琦

http://ex.cssn.cn/djch/djch_djch ... 50605_2023537.shtml



  陶寺遗址考古跨越半个多世纪,凝聚了几代考古人的心血。考古研究历时长、成果丰,再现了帝尧的伟大国都,再现了中国起源的文明史,也给后人很多启示。

  曾被认为是龙山时代遗址

  20世纪50年代,考古调查便发现了陶寺遗址,当时认为这是一处龙山时代大型遗址。

  1978—1984年,为了寻找历史上最早的朝代——夏朝遗存,发掘了与文献所谓的“夏墟”有联系的陶寺遗址,发现了居住区和墓葬区,发掘墓葬1000多座。其中大贵族墓葬6座,出土了陶龙盘、陶鼓、大石磬、玉器、彩绘木器等精美文物,震惊海内外,确定了陶寺文化。

  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自1979年以来,两次赴陶寺遗址考察,早在1985年,他就预言:“陶寺遗址的发现,为中国考古学增添了重要的一页。尽管暂时还没有挖到城,还没有发现城墙或大型夯土建筑基础,我仍然认为,这里就是一处古城。”他的理由是,一般的村落遗址不会有那么大的墓群,达不到那么高的水平

  20世纪末,陶寺考古工作以寻找城墙为中心。2000年,考古专家们发掘了陶寺文化中期城址北墙,2001年确定了东墙和南墙。陶寺文化中期城址得以确定,面积达280万平方米。随着发掘的深入,陶寺早期城址也重见天日。

  2013年以来,随着挖掘的不断深入,研究人员对陶寺早中晚期城址结构及其布局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发掘了宫城、手工业区等,将陶寺文化研究推向高潮。

  重要学术判定需要科技检测支撑

  在考古发掘的同时,结合科技检测、历史文献、传说等多角度进行的考古研究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由于陶寺文化十分久远,与文献和传说相比,考古发掘与鉴定更具有重大意义,而这个过程离不开现代科技的深度参与。

  据何驽介绍,在陶寺遗址研究中,现代科技的运用非常普遍,很多重要的学术判定需要科技检测来支撑。研究中,动物考古、冶金考古等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利用国际动物考古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人员发现陶寺晚期绵羊养殖业突飞猛进发展,不仅规模大,而且绵羊死亡年龄偏大,并据此推断绵羊养殖主要不是为了食肉,很有可能与奶制品和羊毛纺织有关。无论是羊奶还是羊毛,都不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传统生业,由此可见,陶寺晚期可能有外来人口入主,虽还不能下定论,但越来越多的证据指向“石峁集团”

   利用人的锶同位素测定,可以探索人和动物是本土的,还是外来的。经过测定,陶寺晚期有70%的人是外来人口,表明陶寺晚期政权动荡可能与外来因素有很大关系。

  冶金考古也不得不提。陶寺遗址曾经出土了4件铜制品和1件铜器口沿残片,经科学检测,都是红铜铸造而成。这一检测结果为陶寺冶金在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提供了重要的实证支撑。铜器的铸造和使用,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飞跃的标志。陶寺红铜测定结果表明,在二里头青铜时代之前,中国有过一段红铜铸造时代,特点是纯铜铸造。事实上,我国西北地区的齐家文化虽然也出土了数量较多的铜器,且时代与陶寺遗址大体相当。但是,这些铜器器形小而简单,以小刀为多见,未见容器,且大多是冷煅而成,只有少数用范铸,合范铸造的就更为稀少。而陶寺出土铜器全部系范铸而成,铜铃更是用合范铸造,显示了当时的冶金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

       西方红铜虽然应用比陶寺早,但当时是天然铜锻造而非铸造


  此外,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天然石灰石、人工烧制石灰的碳化产物以及采自陶寺遗址和殷墟遗址的白灰面进行检测,了解其在晶体无序度方面的差异,为人工烧制石灰石的判定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新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判别,陶寺和殷墟遗址的白灰面很可能是采用人工烧制石灰所制备的,表明中国古代先民在距今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掌握了石灰烧制技术。

  探索文明起源要走出神话传说

  目前,随着考古发掘与研究的不断深入,陶寺文化研究脉络逐渐清晰。据何驽介绍,目前陶寺文化性质基本已成定论,接下来的研究方向主要是通过研究分析修正一些观点。

  2013年至今,宫城城址的发掘是重点,这一进展对陶寺早期、晚期城址布局和结构的看法,有很大影响。同时,对陶寺晚期的社会动荡有新的认识。原来以为陶寺早期城址只有外郭城,没有内城或宫城。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发现其实是没有外郭城,而有宫城,南边还有个小城。中期城址原来不知道有宫城,现在发现是外郭城和宫城构成的双城制。随着晚期宫城的发现,在城北发现一个祭祀地坛,宫城城墙被重建过,推翻了以往认为晚期没有城址的看法。

  以前的观点认为陶寺晚期社会动荡,主要原因是城内部阶级矛盾,早期和中期不同血缘家族掌权的矛盾埋下了祸根,早期的后人将中期统治推翻。现在,随着陶寺考古资料的进一步丰富和石峁考古的突飞猛进,大家认识到陶寺晚期社会动荡可能内因不是主要的,外来入侵可能性更大。

  谈及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何驽介绍,主要是向更深更广更细方向进行,一方面是宫城城址的细化,另一方面是发掘手工业区,试图了解手工业基本结构、产业链结构、社会组织、产出、消费等问题。

  何驽说:“探索文明起源,能否走出神话传说,是中国考古学不可避开的话题。陶寺与尧的关系,与三皇五帝的关系,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地位,会逐渐从历史尘埃中显现出来
。”


让中华文明起源走出神话传说

陶寺遗址研究向更深更广方向迈进

2015年06月05日 10:4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6月5日第747期 作者:本报记者 霍文琦

http://ex.cssn.cn/djch/djch_djch ... 50605_2023537.shtml



  陶寺遗址考古跨越半个多世纪,凝聚了几代考古人的心血。考古研究历时长、成果丰,再现了帝尧的伟大国都,再现了中国起源的文明史,也给后人很多启示。

  曾被认为是龙山时代遗址

  20世纪50年代,考古调查便发现了陶寺遗址,当时认为这是一处龙山时代大型遗址。

  1978—1984年,为了寻找历史上最早的朝代——夏朝遗存,发掘了与文献所谓的“夏墟”有联系的陶寺遗址,发现了居住区和墓葬区,发掘墓葬1000多座。其中大贵族墓葬6座,出土了陶龙盘、陶鼓、大石磬、玉器、彩绘木器等精美文物,震惊海内外,确定了陶寺文化。

  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自1979年以来,两次赴陶寺遗址考察,早在1985年,他就预言:“陶寺遗址的发现,为中国考古学增添了重要的一页。尽管暂时还没有挖到城,还没有发现城墙或大型夯土建筑基础,我仍然认为,这里就是一处古城。”他的理由是,一般的村落遗址不会有那么大的墓群,达不到那么高的水平

  20世纪末,陶寺考古工作以寻找城墙为中心。2000年,考古专家们发掘了陶寺文化中期城址北墙,2001年确定了东墙和南墙。陶寺文化中期城址得以确定,面积达280万平方米。随着发掘的深入,陶寺早期城址也重见天日。

  2013年以来,随着挖掘的不断深入,研究人员对陶寺早中晚期城址结构及其布局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发掘了宫城、手工业区等,将陶寺文化研究推向高潮。

  重要学术判定需要科技检测支撑

  在考古发掘的同时,结合科技检测、历史文献、传说等多角度进行的考古研究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由于陶寺文化十分久远,与文献和传说相比,考古发掘与鉴定更具有重大意义,而这个过程离不开现代科技的深度参与。

  据何驽介绍,在陶寺遗址研究中,现代科技的运用非常普遍,很多重要的学术判定需要科技检测来支撑。研究中,动物考古、冶金考古等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利用国际动物考古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人员发现陶寺晚期绵羊养殖业突飞猛进发展,不仅规模大,而且绵羊死亡年龄偏大,并据此推断绵羊养殖主要不是为了食肉,很有可能与奶制品和羊毛纺织有关。无论是羊奶还是羊毛,都不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传统生业,由此可见,陶寺晚期可能有外来人口入主,虽还不能下定论,但越来越多的证据指向“石峁集团”

   利用人的锶同位素测定,可以探索人和动物是本土的,还是外来的。经过测定,陶寺晚期有70%的人是外来人口,表明陶寺晚期政权动荡可能与外来因素有很大关系。

  冶金考古也不得不提。陶寺遗址曾经出土了4件铜制品和1件铜器口沿残片,经科学检测,都是红铜铸造而成。这一检测结果为陶寺冶金在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提供了重要的实证支撑。铜器的铸造和使用,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飞跃的标志。陶寺红铜测定结果表明,在二里头青铜时代之前,中国有过一段红铜铸造时代,特点是纯铜铸造。事实上,我国西北地区的齐家文化虽然也出土了数量较多的铜器,且时代与陶寺遗址大体相当。但是,这些铜器器形小而简单,以小刀为多见,未见容器,且大多是冷煅而成,只有少数用范铸,合范铸造的就更为稀少。而陶寺出土铜器全部系范铸而成,铜铃更是用合范铸造,显示了当时的冶金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

       西方红铜虽然应用比陶寺早,但当时是天然铜锻造而非铸造


  此外,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天然石灰石、人工烧制石灰的碳化产物以及采自陶寺遗址和殷墟遗址的白灰面进行检测,了解其在晶体无序度方面的差异,为人工烧制石灰石的判定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新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判别,陶寺和殷墟遗址的白灰面很可能是采用人工烧制石灰所制备的,表明中国古代先民在距今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掌握了石灰烧制技术。

  探索文明起源要走出神话传说

  目前,随着考古发掘与研究的不断深入,陶寺文化研究脉络逐渐清晰。据何驽介绍,目前陶寺文化性质基本已成定论,接下来的研究方向主要是通过研究分析修正一些观点。

  2013年至今,宫城城址的发掘是重点,这一进展对陶寺早期、晚期城址布局和结构的看法,有很大影响。同时,对陶寺晚期的社会动荡有新的认识。原来以为陶寺早期城址只有外郭城,没有内城或宫城。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发现其实是没有外郭城,而有宫城,南边还有个小城。中期城址原来不知道有宫城,现在发现是外郭城和宫城构成的双城制。随着晚期宫城的发现,在城北发现一个祭祀地坛,宫城城墙被重建过,推翻了以往认为晚期没有城址的看法。

  以前的观点认为陶寺晚期社会动荡,主要原因是城内部阶级矛盾,早期和中期不同血缘家族掌权的矛盾埋下了祸根,早期的后人将中期统治推翻。现在,随着陶寺考古资料的进一步丰富和石峁考古的突飞猛进,大家认识到陶寺晚期社会动荡可能内因不是主要的,外来入侵可能性更大。

  谈及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何驽介绍,主要是向更深更广更细方向进行,一方面是宫城城址的细化,另一方面是发掘手工业区,试图了解手工业基本结构、产业链结构、社会组织、产出、消费等问题。

  何驽说:“探索文明起源,能否走出神话传说,是中国考古学不可避开的话题。陶寺与尧的关系,与三皇五帝的关系,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地位,会逐渐从历史尘埃中显现出来
。”


陶寺,在这里破译文明密码

2015年06月05日 10:3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6月5日第747期 作者:本报记者 霍文琦

http://ex.cssn.cn/djch/djch_djch ... 50605_2023533.shtml




  望着远处塔儿山的身影,仿佛看见了观象台礼乐合鸣的祭祀,仿佛听到了威风锣鼓震耳欲聋……无论城乡,无论田野,古老的尧文化,像一座巨大的迷宫,闪现着神秘之光。

  这片充满太多故事的土地,犹如一本厚厚的无字书,承载着帝尧邦国的千年沧桑,诉说着它的兴衰历程。考古学家通过发掘、考证,勾勒出一幅幅这个最早“中国”缔造和发展的画卷,已经打开了迷宫之门。

  推开这扇神秘之门,我们可以看到,距今4000多年的尧都,面积约300万平方米,人口约10万,“王”居住在面积约10万平方米、用板瓦筑顶、装饰精美的宫殿里,聆听八音,享受万民拥戴。他的子民按照国王发布的历法进行生产、生活,用井水灌溉田地,用黏土烧制陶器,国家稳定强盛。

  我们可以看到,等级鲜明的墓葬,丰富的礼仪用具,成熟的礼制,作为王朝都城必备建筑的祭祀台、观象台以及雏形化的文字……社会差别已经产生,阶级分化已露端倪,“地中”概念似已形成。陶寺文化已具备了文明社会的一切要素,具备了原始国家的基本标志。

  现有考古成果得出结论,“尧舜禹时代”不是传说,是真实存在的信史。中国最早的国家社会不是夏朝,而是“帝尧邦国”,甚至更早。尧文化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之一


  恩格斯说:“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只有形成了国家,人类才真正进入了文明社会。陶寺早期文明从何而来,晚期又到哪儿去,为什么出现扒城墙、毁宫殿、捣王陵?陶寺先民日常生活习惯、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又是怎样?是否还有更早的文明社会?还有很多文明密码等待破译,等待后人将充满神奇魅力的历史,带到世人面前。


陶寺,在这里破译文明密码

2015年06月05日 10:3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6月5日第747期 作者:本报记者 霍文琦

http://ex.cssn.cn/djch/djch_djch ... 50605_2023533.shtml




  望着远处塔儿山的身影,仿佛看见了观象台礼乐合鸣的祭祀,仿佛听到了威风锣鼓震耳欲聋……无论城乡,无论田野,古老的尧文化,像一座巨大的迷宫,闪现着神秘之光。

  这片充满太多故事的土地,犹如一本厚厚的无字书,承载着帝尧邦国的千年沧桑,诉说着它的兴衰历程。考古学家通过发掘、考证,勾勒出一幅幅这个最早“中国”缔造和发展的画卷,已经打开了迷宫之门。

  推开这扇神秘之门,我们可以看到,距今4000多年的尧都,面积约300万平方米,人口约10万,“王”居住在面积约10万平方米、用板瓦筑顶、装饰精美的宫殿里,聆听八音,享受万民拥戴。他的子民按照国王发布的历法进行生产、生活,用井水灌溉田地,用黏土烧制陶器,国家稳定强盛。

  我们可以看到,等级鲜明的墓葬,丰富的礼仪用具,成熟的礼制,作为王朝都城必备建筑的祭祀台、观象台以及雏形化的文字……社会差别已经产生,阶级分化已露端倪,“地中”概念似已形成。陶寺文化已具备了文明社会的一切要素,具备了原始国家的基本标志。

  现有考古成果得出结论,“尧舜禹时代”不是传说,是真实存在的信史。中国最早的国家社会不是夏朝,而是“帝尧邦国”,甚至更早。尧文化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之一


  恩格斯说:“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只有形成了国家,人类才真正进入了文明社会。陶寺早期文明从何而来,晚期又到哪儿去,为什么出现扒城墙、毁宫殿、捣王陵?陶寺先民日常生活习惯、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又是怎样?是否还有更早的文明社会?还有很多文明密码等待破译,等待后人将充满神奇魅力的历史,带到世人面前。


陶寺文化是崇尚军权和王权的代表——专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

2015年06月05日 10:3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6月5日第747期 作者:霍文琦

http://ex.cssn.cn/djch/djch_djch ... 50605_2023526.shtml



  陶寺遗址为距今4000多年的历史遗存,不断有证据表明其对于中华文明探源的重要意义。在中国古代文明演进历程中,陶寺文化处于什么阶段,它的文化特征与形态能够说明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夏商周断代工程”项目首席科学家、参与主持“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课题工作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

  中国古代文明演进历程有两种模式

  《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华文明的历史远非始于夏商周时期,这一点早已得到佐证。在更久远的时期,仍活跃过不少文明。纵观时空,中国古代文明的演进大致经历了一个什么过程?

  李伯谦:关于中国古代文明演进历程,苏秉琦先生最早提出,中国古代文明经过了古国、方国、帝国三个阶段。后来很多学者研究归纳为古国、王国、帝国三个阶段。名称虽不同,但基本内涵是一样的

  距今6000年前后,中国由原始平等的部落社会,开始社会的复杂化进程,文明的因素出现。文明因素不断积累、社会复杂化到了一定程度,就出现了古国。按照苏秉琦先生的讲法,古国就是立足于氏族部落之上、高于氏族部落的一个政治实体。古国阶段,社会已经有了明显分层,有了贫富分化。其中的个人,比如说氏族长,阶级地位提高了,其权力也开始凸显。这个时期,农业、手工业都有了较大的发展。

     古国阶段的典型代表,在中原地区就是河南灵宝西坡仰韶文化遗址,在这里发现有大房子和随葬玉钺的贵族墓葬,表明墓主人掌握了军权,有了初级王权

  

        
  

  然后,又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发展,开始进入到王国阶段,王国阶段比古国阶段更进一步,军权与王权的结合更加突出。这个阶段的典型代表就是山西临汾陶寺遗址。王国阶段经过了漫长的发展,陶寺时期是初期阶段、夏商时期是发展阶段、两周时期是成熟阶段。

  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进入帝国阶段
。帝国阶段很重要的特征,就是中央集权,就是制度国家。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官吏举荐任免制代替了世袭制,一家一户的自耕农耕作制代替了井田制,有了法律,有了管理国家、治理国家的一套完善的制度。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中国古代文明演进历程中,各个地方形成的模式并不一样,有哪些模式,它们的发展方向如何?

  李伯谦:中国地域广阔,从新石器时代就可以看出,文化在不同的地区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当进入古国阶段,可明显看出不同地区在向文明演进中走了不同的道路,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模式。

  以东北的红山文化、长江下游的凌家滩文化、良渚文化为代表的文明,是崇尚神权的模式。与它们基本同时的河南、陕西以及山西南部发现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陶寺文化,是崇尚军权和王权的模式。中国文明发展的过程当中,这两种模式带来了不同的结果:崇尚神权的垮掉了,崇尚军权和王权的延续了下来。
          所以,如果说中国文化没有断,那是相对于中原地区而言,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到“二里头文化”,再到“夏商周”,一直延续下来。而有些地区就断了,断了并不意味着就不存在了,而是逐步融入到中原文化这个系统当中来了,这才是它的真实面貌


   陶寺是尧都所在地

  《中国社会科学报》:那么,陶寺文化是处于哪个阶段?有什么特点?

李伯谦:陶寺文化以陶寺遗址为代表,是中原龙山文化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呈现出来的面貌已经超越了古国阶段的特征,进入了王国阶段。我认为,陶寺遗址代表的是中原地区最早进入王国阶段的第一个王国。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10年于河南新密举行的第一次聚落形态研讨会上,我曾经提到判断文明形成和国家出现的标准有10条。这10条标准,很多都是从陶寺文化总结出来的,或者说陶寺是符合这个标准的。比如明显的贫富分化、设防的城垣、大型礼仪建筑观象台、文字的出现、铜器的出现、大型的仓储设施、大型的宫殿建筑基址、高规格的墓葬等,陶寺遗址是进入“王国阶段”的中原地区出现的第一个王国。

  《中国社会科学报》:如何判断陶寺文化是崇尚军权和王权的?

李伯谦:陶寺文化类型是中原地区在仰韶文化之后出现的第一个最典型的崇尚军权和王权的模式。在发掘的ⅡM22贵族大墓中,靠墓壁两边竖立六把玉钺,玉钺就是砍头的兵器,把儿朝上,头朝下,这是军权的象征。军权一转就是王权。

甲骨文中的“王”字就是从“钺”的象形慢慢演化成的,玉钺是王权的象征。所以,陶寺文化类型是最典型的崇尚军权和王权的代表


  《中国社会科学报》:目前很多学者认为陶寺就是当年的尧都,您怎么看?

  李伯谦:我同意这种观点,陶寺就是尧都。根据文献记载,尧部落的中心在冀,都城在平阳,平阳即临汾。所以文献上没有问题。再看年代,碳十四测定陶寺文化是距今4300年至3900年,和推测尧部落活动年代相一致,更重要的是它的内涵和文献记载可互相印证,如《尚书·尧典》中说尧命羲和观测太阳运行制定历法,陶寺遗址中发现了观象台。种种迹象表明,陶寺遗址和传说的尧都关系密切,说陶寺是尧都是有根据的。

  

  陶寺考古己有30多年的历史,目前还在做工作,新的发现还会不断涌现。随着发掘的进展,会有更多的材料证明发掘者、研究者的判断。陶寺是尧都,是中国文明演进历程中中原地区出现的第一个崇尚军权和王权的王国。这是值得我们骄傲的,我们也有责任把这些新的发现、新的研究成果向社会大众宣传,让普通民众都知道尧的都城在哪儿,知道我们有着辉煌的文明历史,这对当前进行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陶寺文化是崇尚军权和王权的代表——专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

2015年06月05日 10:3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6月5日第747期 作者:霍文琦

http://ex.cssn.cn/djch/djch_djch ... 50605_2023526.shtml



  陶寺遗址为距今4000多年的历史遗存,不断有证据表明其对于中华文明探源的重要意义。在中国古代文明演进历程中,陶寺文化处于什么阶段,它的文化特征与形态能够说明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夏商周断代工程”项目首席科学家、参与主持“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课题工作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

  中国古代文明演进历程有两种模式

  《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华文明的历史远非始于夏商周时期,这一点早已得到佐证。在更久远的时期,仍活跃过不少文明。纵观时空,中国古代文明的演进大致经历了一个什么过程?

  李伯谦:关于中国古代文明演进历程,苏秉琦先生最早提出,中国古代文明经过了古国、方国、帝国三个阶段。后来很多学者研究归纳为古国、王国、帝国三个阶段。名称虽不同,但基本内涵是一样的

  距今6000年前后,中国由原始平等的部落社会,开始社会的复杂化进程,文明的因素出现。文明因素不断积累、社会复杂化到了一定程度,就出现了古国。按照苏秉琦先生的讲法,古国就是立足于氏族部落之上、高于氏族部落的一个政治实体。古国阶段,社会已经有了明显分层,有了贫富分化。其中的个人,比如说氏族长,阶级地位提高了,其权力也开始凸显。这个时期,农业、手工业都有了较大的发展。

     古国阶段的典型代表,在中原地区就是河南灵宝西坡仰韶文化遗址,在这里发现有大房子和随葬玉钺的贵族墓葬,表明墓主人掌握了军权,有了初级王权

  

        
  

  然后,又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发展,开始进入到王国阶段,王国阶段比古国阶段更进一步,军权与王权的结合更加突出。这个阶段的典型代表就是山西临汾陶寺遗址。王国阶段经过了漫长的发展,陶寺时期是初期阶段、夏商时期是发展阶段、两周时期是成熟阶段。

  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进入帝国阶段
。帝国阶段很重要的特征,就是中央集权,就是制度国家。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官吏举荐任免制代替了世袭制,一家一户的自耕农耕作制代替了井田制,有了法律,有了管理国家、治理国家的一套完善的制度。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中国古代文明演进历程中,各个地方形成的模式并不一样,有哪些模式,它们的发展方向如何?

  李伯谦:中国地域广阔,从新石器时代就可以看出,文化在不同的地区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当进入古国阶段,可明显看出不同地区在向文明演进中走了不同的道路,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模式。

  以东北的红山文化、长江下游的凌家滩文化、良渚文化为代表的文明,是崇尚神权的模式。与它们基本同时的河南、陕西以及山西南部发现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陶寺文化,是崇尚军权和王权的模式。中国文明发展的过程当中,这两种模式带来了不同的结果:崇尚神权的垮掉了,崇尚军权和王权的延续了下来。
          所以,如果说中国文化没有断,那是相对于中原地区而言,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到“二里头文化”,再到“夏商周”,一直延续下来。而有些地区就断了,断了并不意味着就不存在了,而是逐步融入到中原文化这个系统当中来了,这才是它的真实面貌


   陶寺是尧都所在地

  《中国社会科学报》:那么,陶寺文化是处于哪个阶段?有什么特点?

李伯谦:陶寺文化以陶寺遗址为代表,是中原龙山文化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呈现出来的面貌已经超越了古国阶段的特征,进入了王国阶段。我认为,陶寺遗址代表的是中原地区最早进入王国阶段的第一个王国。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10年于河南新密举行的第一次聚落形态研讨会上,我曾经提到判断文明形成和国家出现的标准有10条。这10条标准,很多都是从陶寺文化总结出来的,或者说陶寺是符合这个标准的。比如明显的贫富分化、设防的城垣、大型礼仪建筑观象台、文字的出现、铜器的出现、大型的仓储设施、大型的宫殿建筑基址、高规格的墓葬等,陶寺遗址是进入“王国阶段”的中原地区出现的第一个王国。

  《中国社会科学报》:如何判断陶寺文化是崇尚军权和王权的?

李伯谦:陶寺文化类型是中原地区在仰韶文化之后出现的第一个最典型的崇尚军权和王权的模式。在发掘的ⅡM22贵族大墓中,靠墓壁两边竖立六把玉钺,玉钺就是砍头的兵器,把儿朝上,头朝下,这是军权的象征。军权一转就是王权。

甲骨文中的“王”字就是从“钺”的象形慢慢演化成的,玉钺是王权的象征。所以,陶寺文化类型是最典型的崇尚军权和王权的代表


  《中国社会科学报》:目前很多学者认为陶寺就是当年的尧都,您怎么看?

  李伯谦:我同意这种观点,陶寺就是尧都。根据文献记载,尧部落的中心在冀,都城在平阳,平阳即临汾。所以文献上没有问题。再看年代,碳十四测定陶寺文化是距今4300年至3900年,和推测尧部落活动年代相一致,更重要的是它的内涵和文献记载可互相印证,如《尚书·尧典》中说尧命羲和观测太阳运行制定历法,陶寺遗址中发现了观象台。种种迹象表明,陶寺遗址和传说的尧都关系密切,说陶寺是尧都是有根据的。

  

  陶寺考古己有30多年的历史,目前还在做工作,新的发现还会不断涌现。随着发掘的进展,会有更多的材料证明发掘者、研究者的判断。陶寺是尧都,是中国文明演进历程中中原地区出现的第一个崇尚军权和王权的王国。这是值得我们骄傲的,我们也有责任把这些新的发现、新的研究成果向社会大众宣传,让普通民众都知道尧的都城在哪儿,知道我们有着辉煌的文明历史,这对当前进行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考古与文献双重视角下的帝尧天文学

2015年06月05日 10:3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6月5日第747期 作者:徐凤先

http://ex.cssn.cn/djch/djch_djch ... 50605_2023514.shtml



  在中国天文学发展史上,帝尧是一个关键人物。《尚书·尧典》中有一大段记载帝尧从事与天文观测和历法制定有关的活动: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阳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讹,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氄毛。帝曰:咨汝羲暨和,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这一段关于天文学的记载标志着中华文明独有的天文学体系已经诞生。天文历法由官方掌握,以崇敬的态度观测天象并制定历法,一年分为四季,历法采用阴阳合历,将赤道附近恒星的黄昏南中与季节对应起来。时间上的春、夏、秋、冬四季分别与空间上的东、南、西、北四方相对应,这是后来五行化的宇宙观的滥觞。

  考古发现印证了《尧典》的记载。陶寺观象台证明帝尧时代不仅进行了天文观测,而且还建造了大型的观象设施;陶寺圭表的确认表明帝尧时代同时进行了多种天文观测。但是,由此也出现这样一个问题:陶寺考古发现的天文遗迹似乎与《尧典》记载的天文活动并不一致。陶寺考古展示出来的利用观象台观测日出方位的方法和利用圭表观测正午日影的方法在《尧典》中并无记载,而《尧典》中记载的四仲中星观测在陶寺遗址中又未见痕迹。那么,《尧典》中记载的天文历法与陶寺发现的天文遗迹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这要从《尧典》的记载和陶寺天文遗迹二者的天文学内涵来分析。

  通常认为《尧典》中四仲中星的观测是为了确定二分二至日,但是实际上,观测四仲中星不能确定准确的二分二至日,也无法得到比较准确的回归年长度。第一,如果严格依靠观测昏中星来确定季节,要对“昏”有明确的定义,如现在天文学以日入地平6°为民用昏影终的标准。然而事实上黄昏时刚开始能看见星的时刻很难界定,并且亮度不同的恒星能够观测到的情况也不同,在计时仪器出现之前,古人在实际应用中无法用一个统一的具有明确天文学意义的“昏”的标准来观测中天的星进而确定准确的节气日。第二,因为恒星在天上不是连续的,所以无法保证在特定节气日期、标准的昏的时刻、正南方子午线上有一颗明亮的恒星,这一点中国后世历法看得很清楚,汉代以来历法中给出的严格意义上的昏旦中星并非具体的恒星,而是计算得到的某宿多少度,类似于现代天文学的赤经的度数。第三,中星虽然可以和寒暑相联系,但是二分二至的概念不可能通过观测昏中星确定,只有通过观测太阳的南北变化才能确定二分二至,经过多年的观测得到回归年的长度。

  

  所以,帝尧时代的天文学不会是通过观测中星来确定二分二至日,而只能是通过观测太阳得到二分二至日,结合对月亮的观测,建立起“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的历法,然后按照历法推步得到二分二至日观测四仲中星。当时如何观测太阳和月亮,《尧典》中没有具体记载,陶寺观象台和圭表揭示了其中的奥秘。

  陶寺观象台由向东的一系列柱缝系统和一个观测点组成,共有12条观测缝,既有明确的冬至、夏至观测缝,也有非常接近春秋分的观测缝,因此整个观象台无疑是为了观测日出方位的变化而精心设计的。用这样的设施长期观测,能够得到比较准确的回归年长度,并形成推步历法。

  陶寺遗址还出土了另一种重要的天文仪器,就是圭表。其中作为立表的杆子,其长度与陶寺时期的尺寸和古文献中记载的八尺表长正相吻合,而作为圭尺使用的漆杆,在与夏至影长相应的地方有一个特别的标记,应该是用来测量夏至影长的。圭表测影是中国古代确定回归年长度的传统方法。

  因此,《尧典》中的“三百有六旬有六日”的回归年长度是通过陶寺观象台观测日出方位和圭表测量正午日影两种方法共同得到的

  《尧典》中的“以闰月定四时成岁”表明当时历法是阴阳合历,以朔望月为月。陶寺观象台最南端的1号缝不能用于观测日出,但恰好可以用来观测月亮升起的最南点,这表明当时对月亮已经进行了长期细致的观察,因此把朔望月作为历法中的一个时间单位是符合当时天文学发展状况的。

  观测中星不是为了确定二分二至,而是一种“月令”式的对自然的观察。古人通过长期的观察会认识到,到了某一季节,天空会出现什么样的星象,植物和动物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人应该从事什么样的活动,《夏小正》、《礼记·月令》等文献中都是如此记载。中星的观测不需要特殊的仪器,在考古中很难找到遗迹。

  《尧典》中与天文观测和历法制定有关的官员共有6种:羲、和、羲仲、羲叔、和仲、和叔,他们的分职有所不同。其中羲与和负责总的天文观测和历法制定;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则被分别派到四方观测四仲中星,举行相关的迎日、送日仪式,并观察相应季节的民事活动和鸟兽等物候变化。从这样的分工看,羲、和二官职执掌的任务较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人执掌的更加重要。但是《尧典》这一段总共164个字中,记载羲、和的只有42个字,而记载羲仲、羲叔、和仲、和叔的却占了122个字。

       这样记载的原因在于,《尧典》是一部政论性著作而非专门的天文学著作。后世天文官的天文仪器制造、使用仪器观测、历法推步的“术文”等具体天文工作都是在《天文志》、《历法志》一类的专门篇章中记载,从这点看《尧典》对羲、和的工作未予详细记载实属正常。而“分派官员到四方观测中星和民事”这件事情本身以及各地顺应天时的民事活动属于国家行政和民生一类的事务,因此《尧典》记载更加详细。陶寺观象台和陶寺圭表揭示的正是《尧典》未加详细记载的羲、和二官职的天文工作。

  由此可见,《尧典》详细记载的四仲中星观测只是当时天文学的一个侧面,当时天文学的主要方面《尧典》并未详记,陶寺观象台和陶寺圭表展示出的正是《尧典》不曾详细记载的当时天文学的主要方面。因此可以说,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互补,揭示了帝尧时代中国天文学的全貌。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


考古与文献双重视角下的帝尧天文学

2015年06月05日 10:3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6月5日第747期 作者:徐凤先

http://ex.cssn.cn/djch/djch_djch ... 50605_2023514.shtml



  在中国天文学发展史上,帝尧是一个关键人物。《尚书·尧典》中有一大段记载帝尧从事与天文观测和历法制定有关的活动: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阳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讹,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氄毛。帝曰:咨汝羲暨和,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这一段关于天文学的记载标志着中华文明独有的天文学体系已经诞生。天文历法由官方掌握,以崇敬的态度观测天象并制定历法,一年分为四季,历法采用阴阳合历,将赤道附近恒星的黄昏南中与季节对应起来。时间上的春、夏、秋、冬四季分别与空间上的东、南、西、北四方相对应,这是后来五行化的宇宙观的滥觞。

  考古发现印证了《尧典》的记载。陶寺观象台证明帝尧时代不仅进行了天文观测,而且还建造了大型的观象设施;陶寺圭表的确认表明帝尧时代同时进行了多种天文观测。但是,由此也出现这样一个问题:陶寺考古发现的天文遗迹似乎与《尧典》记载的天文活动并不一致。陶寺考古展示出来的利用观象台观测日出方位的方法和利用圭表观测正午日影的方法在《尧典》中并无记载,而《尧典》中记载的四仲中星观测在陶寺遗址中又未见痕迹。那么,《尧典》中记载的天文历法与陶寺发现的天文遗迹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这要从《尧典》的记载和陶寺天文遗迹二者的天文学内涵来分析。

  通常认为《尧典》中四仲中星的观测是为了确定二分二至日,但是实际上,观测四仲中星不能确定准确的二分二至日,也无法得到比较准确的回归年长度。第一,如果严格依靠观测昏中星来确定季节,要对“昏”有明确的定义,如现在天文学以日入地平6°为民用昏影终的标准。然而事实上黄昏时刚开始能看见星的时刻很难界定,并且亮度不同的恒星能够观测到的情况也不同,在计时仪器出现之前,古人在实际应用中无法用一个统一的具有明确天文学意义的“昏”的标准来观测中天的星进而确定准确的节气日。第二,因为恒星在天上不是连续的,所以无法保证在特定节气日期、标准的昏的时刻、正南方子午线上有一颗明亮的恒星,这一点中国后世历法看得很清楚,汉代以来历法中给出的严格意义上的昏旦中星并非具体的恒星,而是计算得到的某宿多少度,类似于现代天文学的赤经的度数。第三,中星虽然可以和寒暑相联系,但是二分二至的概念不可能通过观测昏中星确定,只有通过观测太阳的南北变化才能确定二分二至,经过多年的观测得到回归年的长度。

  

  所以,帝尧时代的天文学不会是通过观测中星来确定二分二至日,而只能是通过观测太阳得到二分二至日,结合对月亮的观测,建立起“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的历法,然后按照历法推步得到二分二至日观测四仲中星。当时如何观测太阳和月亮,《尧典》中没有具体记载,陶寺观象台和圭表揭示了其中的奥秘。

  陶寺观象台由向东的一系列柱缝系统和一个观测点组成,共有12条观测缝,既有明确的冬至、夏至观测缝,也有非常接近春秋分的观测缝,因此整个观象台无疑是为了观测日出方位的变化而精心设计的。用这样的设施长期观测,能够得到比较准确的回归年长度,并形成推步历法。

  陶寺遗址还出土了另一种重要的天文仪器,就是圭表。其中作为立表的杆子,其长度与陶寺时期的尺寸和古文献中记载的八尺表长正相吻合,而作为圭尺使用的漆杆,在与夏至影长相应的地方有一个特别的标记,应该是用来测量夏至影长的。圭表测影是中国古代确定回归年长度的传统方法。

  因此,《尧典》中的“三百有六旬有六日”的回归年长度是通过陶寺观象台观测日出方位和圭表测量正午日影两种方法共同得到的

  《尧典》中的“以闰月定四时成岁”表明当时历法是阴阳合历,以朔望月为月。陶寺观象台最南端的1号缝不能用于观测日出,但恰好可以用来观测月亮升起的最南点,这表明当时对月亮已经进行了长期细致的观察,因此把朔望月作为历法中的一个时间单位是符合当时天文学发展状况的。

  观测中星不是为了确定二分二至,而是一种“月令”式的对自然的观察。古人通过长期的观察会认识到,到了某一季节,天空会出现什么样的星象,植物和动物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人应该从事什么样的活动,《夏小正》、《礼记·月令》等文献中都是如此记载。中星的观测不需要特殊的仪器,在考古中很难找到遗迹。

  《尧典》中与天文观测和历法制定有关的官员共有6种:羲、和、羲仲、羲叔、和仲、和叔,他们的分职有所不同。其中羲与和负责总的天文观测和历法制定;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则被分别派到四方观测四仲中星,举行相关的迎日、送日仪式,并观察相应季节的民事活动和鸟兽等物候变化。从这样的分工看,羲、和二官职执掌的任务较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人执掌的更加重要。但是《尧典》这一段总共164个字中,记载羲、和的只有42个字,而记载羲仲、羲叔、和仲、和叔的却占了122个字。

       这样记载的原因在于,《尧典》是一部政论性著作而非专门的天文学著作。后世天文官的天文仪器制造、使用仪器观测、历法推步的“术文”等具体天文工作都是在《天文志》、《历法志》一类的专门篇章中记载,从这点看《尧典》对羲、和的工作未予详细记载实属正常。而“分派官员到四方观测中星和民事”这件事情本身以及各地顺应天时的民事活动属于国家行政和民生一类的事务,因此《尧典》记载更加详细。陶寺观象台和陶寺圭表揭示的正是《尧典》未加详细记载的羲、和二官职的天文工作。

  由此可见,《尧典》详细记载的四仲中星观测只是当时天文学的一个侧面,当时天文学的主要方面《尧典》并未详记,陶寺观象台和陶寺圭表展示出的正是《尧典》不曾详细记载的当时天文学的主要方面。因此可以说,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互补,揭示了帝尧时代中国天文学的全貌。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
陶寺文化谱系梳理

2015年06月05日 10:3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6月5日第747期 作者:何驽

http://ex.cssn.cn/djch/djch_djch ... 50605_2023508.shtml



  考古学家对陶寺文化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对陶寺文化不断深入认识的过程,不仅与对陶寺聚落形态的认识俱进,而且同中国早期国家或文明起源的探索息息相关。

  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曾这样评价:“陶寺文化不仅达到了比红山文化后期社会更高一阶段的‘方国’时代,而且确立了在当时诸方国中的中心地位,它相当于古史上的尧舜时代,亦即先秦史籍中出现的最早的‘中国’,奠定了华夏的根基。”

  纵观陶寺文化研究历史,自1980年以来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这一阶段主要是确立对陶寺类型龙山文化的判定,完善早、中、晚三期分期序列,并明确了陶寺类型的源头是庙底沟二期文化,陶寺文化的后续不是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后者只是继承了前者的部分因素。陶寺类型的年代被定为公元前2300—前1900年。关于陶寺类型的族属有两种看法,一种是夏文化说,另一种是尧舜说。

  第二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随着1980—1986年四篇有关陶寺遗址的重要发掘简报的公布,各地对陶寺文化抱有兴趣的学者积极投入到陶寺文化的研究中来,他们基本上认同陶寺类型与河南龙山文化的差别,将陶寺类型龙山文化独立成为陶寺文化。同时,随着夏文化探讨的深入,二里头文化全部或部分为夏文化的观点被广大中国学者所接受,陶寺文化为夏文化的观点基本被放弃。但是,随着黄河中游地区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址的发掘资料日益丰富及其研究不断深入,关于陶寺文化早期文化性质的归属争论不已。

  第三阶段为21世纪初。近年来,虽然关于陶寺文化谱系的讨论没有多少突破性进展,关于陶寺文化早期性质的争论陷入僵局,但是随着对陶寺作为都邑性城址的新探索逐步深入,陶寺文化谱系研究步入了与聚落形态研究相结合的新阶段。

  目前,随着对陶寺文化认识的不断深入,更多的国内学者认为陶寺文化应与尧舜有关。国际上,史学学者多认为尧文化是传说,对遗址考古研究结论存疑;将考古学与史学相结合进行研究的学者,认同考古发掘成果,但对“天下观”、“尧都”的观点持谨慎态度。

  随着考古学文化理论与方法论的完善,陶寺文化谱系研究将会走出“为分期而分期”的阶段,更加注重文化分期与聚落形态变迁之间的联系,在文化分期为研究社会服务的深度与广度上大力挖潜。

现在,关于陶寺文化认识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陶寺文化早期是如何形成的。除了来自庙底沟二期文化主体因素之外,陶寺文化早期其他文化因素的来源值得深入研究。

其次是陶寺中期和晚期文化与以陕西神木石峁为政治中心的老虎山文化的关系,应加大研究力度。

最后要特别关注陶寺文化早、中、晚期文化面貌的变化与政权更替和社会变迁的关系,不能单纯从文化演变的角度来考量。


  (本报记者 霍文琦/整理)
陶寺遗址曾经出土了4件铜制品和1件铜器口沿残片,经科学检测,都是红铜铸造而成。这一检测结果为陶寺冶金在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提供了重要的实证支撑。铜器的铸造和使用,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飞跃的标志。陶寺红铜测定结果表明,在二里头青铜时代之前,中国有过一段红铜铸造时代,特点是纯铜铸造。事实上,我国西北地区的齐家文化虽然也出土了数量较多的铜器,且时代与陶寺遗址大体相当。但是,这些铜器器形小而简单,以小刀为多见,未见容器,且大多是冷煅而成,只有少数用范铸,合范铸造的就更为稀少。而陶寺出土铜器全部系范铸而成,铜铃更是用合范铸造,显示了当时的冶金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

       西方红铜虽然应用比陶寺早,但当时是天然铜锻造而非铸造。



参考文献:

陶寺遗址出土铜器初探

《南方文物》2014年第1期 ,作者:高江涛,何努
1978—1984年,为了寻找历史上最早的朝代——夏朝遗存,发掘了与文献所谓的“夏墟”有联系的陶寺遗址,发现了居住区和墓葬区,发掘墓葬1000多座。其中大贵族墓葬6座,出土了陶龙盘、陶鼓、大石磬、玉器、彩绘木器等精美文物,震惊海内外,确定了陶寺文化。

  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自1979年以来,两次赴陶寺遗址考察,早在1985年,他就预言:“陶寺遗址的发现,为中国考古学增添了重要的一页。尽管暂时还没有挖到城,还没有发现城墙或大型夯土建筑基础,我仍然认为,这里就是一处古城。”他的理由是,一般的村落遗址不会有那么大的墓群,达不到那么高的水平。

  20世纪末,陶寺考古工作以寻找城墙为中心。2000年,考古专家们发掘了陶寺文化中期城址北墙,2001年确定了东墙和南墙。陶寺文化中期城址得以确定,面积达280万平方米。随着发掘的深入,陶寺早期城址也重见天日。


==
    尧都陶寺,其实是个意外的收获。  数以千计的大规模墓葬群,是当时最重要的线索。
关于陶寺文化认识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陶寺文化早期是如何形成的。除了来自庙底沟二期文化主体因素之外,陶寺文化早期其他文化因素的来源值得深入研究。

其次是陶寺中期和晚期文化与以陕西神木石峁为政治中心的老虎山文化的关系,应加大研究力度。

最后要特别关注陶寺文化早、中、晚期文化面貌的变化与政权更替和社会变迁的关系,不能单纯从文化演变的角度来考量。


==
    陶寺不是中国最大的史前都城,现在正在全力挖掘的石峁才是。

    石峁光城市的面积就超过400万平米,超过国内外任何一个史前城市;其使用玉器之豪奢,举世无双,其玉器形制为后来整个东亚以及中南半岛所继承。


参考文献:

从陶寺遗址看“唐伐西夏”
《四川文物》 2015年02期
作者:刘铮

==
    这篇文章通过考古发现,初步探讨了先夏各个朝代的变更原因,并指出了原有史料中的一些问题。

“唐伐西夏”一事见于《逸周书》、《博物志》等文献。《逸周书·史记解》载:“昔者西夏,性仁非兵,城郭不修,武士无位,惠而好赏,屈而无以赏。唐氏伐之,城郭不守,武士不用,西夏以亡。”[1]《博物志·杂说上》亦载:“昔西夏仁而去兵,城郭不修,武士无位,唐伐之,西夏云(亡)。”[2]这里的“西夏”和“唐”,即文献中常见的夏族、陶唐氏二部族。


禹篡舜位
陶寺遗址晚期,诸多文化因素再次发生剧变。首先,陶寺遗址中期城垣被废弃,宫殿和具有“观象授时功能”的大型建筑也被毁坏。从发掘情况来看,中期城址的各道城墙均被陶寺文化晚期遗存所叠压或打破,说明当时有毁城墙的行为。晚期的部分遗迹单位常堆积有大量的建筑垃圾如夯土块、白灰皮,说明这个时期曾有大规模的人为毁坏大型建筑的行为。宫殿区被毁后,沦为小手工业者生产、生活的场所。

其次,墓葬被捣毁。一些陶寺文化中期的墓葬被有意破坏,从墓坑中央挖大扰坑直抵棺椁部位,或坑套坑地挖下去。如墓葬IIM22,被属于陶寺文化晚期偏早的扰坑IIH16 打破,该坑从墓北壁中段打破墓室,直捣棺室,毁坏棺的上半部分,棺内有散乱的墓主尸骨残骸和残余的随葬品,坑内有扰乱的人肢骨残片和随意抛弃的5 个人头骨。[28]这种毁墓行为不是个别现象,中期小城内的墓葬在晚期遭到了全面的捣毁和扬尸。

2005 年3~6 月,陶寺遗址又发掘中期墓葬6 座,其中小型墓2 座,中型墓4 座。小型墓M27 墓主头部被锤碎,胸、右侧手骨、脚骨被扰动;M33 墓主骨架大部分被严重扰毁。4 座中型墓均遭到彻底的捣毁,墓主人的尸骨、棺椁、随葬品被随处抛弃。[29]

其三,残杀现象严重。2002 年发掘的陶寺遗址晚期灰沟IHG8 出土有30 多个人头骨,分布杂乱,上面多有被砍斫的痕迹,这些人骨以青壮年男性为多,少量是女性,其中有一具被暴力残害致死的成年女性人骨,两腿叉开,一腿弓起,阴部被插入一根牛角。[30]从年代来看,陶寺遗址晚期始于公元前2000 年左右,年代与夏始年相近,与大禹时期相对应。因此,这次变乱当与大禹对有虞氏的政治颠覆活动相关。


参考文献:

从陶寺遗址看“唐伐西夏”
《四川文物》 2015年02期
作者:刘铮

==
    这篇文章通过考古发现,初步探讨了先夏各个朝代的变更原因,并指出了原有史料中的一些问题。

“唐伐西夏”一事见于《逸周书》、《博物志》等文献。《逸周书·史记解》载:“昔者西夏,性仁非兵,城郭不修,武士无位,惠而好赏,屈而无以赏。唐氏伐之,城郭不守,武士不用,西夏以亡。”[1]《博物志·杂说上》亦载:“昔西夏仁而去兵,城郭不修,武士无位,唐伐之,西夏云(亡)。”[2]这里的“西夏”和“唐”,即文献中常见的夏族、陶唐氏二部族。


禹篡舜位
陶寺遗址晚期,诸多文化因素再次发生剧变。首先,陶寺遗址中期城垣被废弃,宫殿和具有“观象授时功能”的大型建筑也被毁坏。从发掘情况来看,中期城址的各道城墙均被陶寺文化晚期遗存所叠压或打破,说明当时有毁城墙的行为。晚期的部分遗迹单位常堆积有大量的建筑垃圾如夯土块、白灰皮,说明这个时期曾有大规模的人为毁坏大型建筑的行为。宫殿区被毁后,沦为小手工业者生产、生活的场所。

其次,墓葬被捣毁。一些陶寺文化中期的墓葬被有意破坏,从墓坑中央挖大扰坑直抵棺椁部位,或坑套坑地挖下去。如墓葬IIM22,被属于陶寺文化晚期偏早的扰坑IIH16 打破,该坑从墓北壁中段打破墓室,直捣棺室,毁坏棺的上半部分,棺内有散乱的墓主尸骨残骸和残余的随葬品,坑内有扰乱的人肢骨残片和随意抛弃的5 个人头骨。[28]这种毁墓行为不是个别现象,中期小城内的墓葬在晚期遭到了全面的捣毁和扬尸。

2005 年3~6 月,陶寺遗址又发掘中期墓葬6 座,其中小型墓2 座,中型墓4 座。小型墓M27 墓主头部被锤碎,胸、右侧手骨、脚骨被扰动;M33 墓主骨架大部分被严重扰毁。4 座中型墓均遭到彻底的捣毁,墓主人的尸骨、棺椁、随葬品被随处抛弃。[29]

其三,残杀现象严重。2002 年发掘的陶寺遗址晚期灰沟IHG8 出土有30 多个人头骨,分布杂乱,上面多有被砍斫的痕迹,这些人骨以青壮年男性为多,少量是女性,其中有一具被暴力残害致死的成年女性人骨,两腿叉开,一腿弓起,阴部被插入一根牛角。[30]从年代来看,陶寺遗址晚期始于公元前2000 年左右,年代与夏始年相近,与大禹时期相对应。因此,这次变乱当与大禹对有虞氏的政治颠覆活动相关。
陶寺遗址曾经出土了4件铜制品和1件铜器口沿残片,经科学检测,都是红铜铸造而成。这一检测结果为陶寺冶金在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提供了重要的实证支撑。铜器的铸造和使用,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飞跃的标志。陶寺红铜测定结果表明,在二里头青铜时代之前,中国有过一段红铜铸造时代,特点是纯铜铸造。事实上,我国西北地区的齐家文化虽然也出土了数量较多的铜器,且时代与陶寺遗址大体相当。但是,这些铜器器形小而简单,以小刀为多见,未见容器,且大多是冷煅而成,只有少数用范铸,合范铸造的就更为稀少。而陶寺出土铜器全部系范铸而成,铜铃更是用合范铸造,显示了当时的冶金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

       西方红铜虽然应用比陶寺早,但当时是天然铜锻造而非铸造。


==

    请认真看看中国早期铜器的真实技术水平。
其三,残杀现象严重。2002 年发掘的陶寺遗址晚期灰沟IHG8 出土有30 多个人头骨,分布杂乱,上面多有被砍斫的痕迹,这些人骨以青壮年男性为多,少量是女性,其中有一具被暴力残害致死的成年女性人骨,两腿叉开,一腿弓起,阴部被插入一根牛角。[30]

从年代来看,陶寺遗址晚期始于公元前2000 年左右,年代与夏始年相近,与大禹时期相对应。因此,这次变乱当与大禹对有虞氏的政治颠覆活动相关。



==

   所谓上古的禅让帝权的传说,不过是后来的扯蛋,真实的历史是极其血腥和残酷的。
推开这扇神秘之门,我们可以看到,距今4000多年的尧都,面积约300万平方米,人口约10万,“王”居住在面积约10万平方米、用板瓦筑顶、装饰精美的宫殿里,聆听八音,享受万民拥戴。他的子民按照国王发布的历法进行生产、生活,用井水灌溉田地,用黏土烧制陶器,国家稳定强盛。

  我们可以看到,等级鲜明的墓葬,丰富的礼仪用具,成熟的礼制,作为王朝都城必备建筑的祭祀台、观象台以及雏形化的文字……社会差别已经产生,阶级分化已露端倪,“地中”概念似已形成。陶寺文化已具备了文明社会的一切要素,具备了原始国家的基本标志。


==

    按陶寺这个标准,国外没有任何一个所谓的史前遗迹可以达标。

   
陶寺的牛角很恐怖啊
陶寺遗址研究中,现代科技的运用非常普遍,很多重要的学术判定需要科技检测来支撑。研究中,动物考古、冶金考古等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利用国际动物考古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人员发现陶寺晚期绵羊养殖业突飞猛进发展,不仅规模大,而且绵羊死亡年龄偏大,并据此推断绵羊养殖主要不是为了食肉,很有可能与奶制品和羊毛纺织有关。无论是羊奶还是羊毛,都不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传统生业,由此可见,陶寺晚期可能有外来人口入主,虽还不能下定论,但越来越多的证据指向“石峁集团”。

   利用人的锶同位素测定,可以探索人和动物是本土的,还是外来的。经过测定,陶寺晚期有70%的人是外来人口,表明陶寺晚期政权动荡可能与外来因素有很大关系。

  冶金考古也不得不提。陶寺遗址曾经出土了4件铜制品和1件铜器口沿残片,经科学检测,都是红铜铸造而成。这一检测结果为陶寺冶金在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提供了重要的实证支撑。铜器的铸造和使用,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飞跃的标志。陶寺红铜测定结果表明,在二里头青铜时代之前,中国有过一段红铜铸造时代,特点是纯铜铸造。事实上,我国西北地区的齐家文化虽然也出土了数量较多的铜器,且时代与陶寺遗址大体相当。但是,这些铜器器形小而简单,以小刀为多见,未见容器,且大多是冷煅而成,只有少数用范铸,合范铸造的就更为稀少。而陶寺出土铜器全部系范铸而成,铜铃更是用合范铸造,显示了当时的冶金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

       西方红铜虽然应用比陶寺早,但当时是天然铜锻造而非铸造。


  此外,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天然石灰石、人工烧制石灰的碳化产物以及采自陶寺遗址和殷墟遗址的白灰面进行检测,了解其在晶体无序度方面的差异,为人工烧制石灰石的判定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新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判别,陶寺和殷墟遗址的白灰面很可能是采用人工烧制石灰所制备的,表明中国古代先民在距今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掌握了石灰烧制技术。


==
    近年我国连续采购了大量新式检测设备,大批科研单位投入相关的检测工作。

    试问国外有几个所谓的史前遗迹,敢来一试???

我们自己了解就好,不需要洋鬼子承认。我们的宣传教育太成问题了,都不知道干什么去了。
碳十四测定陶寺文化是距今4300年至3900年,和推测尧部落活动年代相一致,更重要的是它的内涵和文献记载可互相印证

——尧都定在公元前24——20世纪
舜都,禹都,夏都的时间定在哪?公元前19还是18世纪?
尧舜禹是多人共用的王号还是一人使用的王号?从时间上看,尧都延续超过400年,至少应该诞生过十几位统治者,他们都叫尧?

禹篡舜位
陶寺遗址晚期,诸多文化因素再次发生剧变。
——文献记载舜都在河北保岱,山西襄汾是尧都,就算尧都被破坏也是舜破坏的吧,禹就算篡舜位也是破坏河北的保岱的舜都吧
舜、尧、禹,这些过去都给歪曲的史料所误导,长期以为是几个连续的上古帝皇的人名。 现在结合考古的实际发现来看,实为从炎黄时代一直到我们目前所认为的夏朝之间的几个连续的王朝。

综合来看,目前大家所认知的夏朝,应为我国第一个正式确立世袭制的中央王朝,之前的中央王朝可能是几大奴隶主集团轮流坐庄,或者兄终弟及之类的落后继承方式,后世出于政治立场的考虑,将这几个制度落后的王朝模糊化处理了。
包括夏朝的夏字,个人看法未必是早期王朝的真实国号。

后来的历代王朝,凡称自己为正统者均自以为夏(周代诸候称自己为诸夏),包括后来的历代北方少民政权也频频出现称自己国号为夏。 而攻击他们所认为的非正统者为蛮夷。  华夏,可能是上古中原人民的自称,或者站在传统政治立场上的尊称,未必是当时的国号。
舜、尧、禹,这些过去都给歪曲的史料所误导,长期以为是几个连续的上古帝皇的人名。 现在结合考古的实际发 ...
假设尧舜禹是三大部落或小王国
分别位于山西,河北,河南相互攻伐轮流坐庄
依然无法解释时间问题
尧都的鼎盛时期就在公元前21世纪左右
舜,禹,夏的年代怎么排
论年代,石峁比陶寺早,而且规模更庞大(400万平)。

一些强行贬低我国上古王朝为小王国的说法,是错误的。 我国上古文明是在严密的宗族体系下,不断开枝散叶,扩张而成。我国从来没有欧洲和中东的小部落小王邦,我国只有部落联盟演变而成的王国。

从红山和凌山滩这两个相距将近2000公里的同时代大型遗迹来看,规模巨大的部落联盟在5千多年以前就已经形成。红山和凌山滩,政治和宗教特征如出一脉,即使不是同姓分支,那也是姻亲友盟(上古同一部落内不准婚配,只能与其他部落联姻,以防近亲相交)。

比红山的时间要晚将近一千年的石峁遗迹,其玉器的矿石有部分来自西北的和田,两者地理相隔数千里。

石峁大量出土的代表不同阶级身份的各类玉器,其后从北方草原到南方的中南半岛(3200年左右的玉璋)都有广泛的使用,多出土于地方诸候的墓葬,一直使用到周朝前后,前后一千多年。
dddd-dh2016 发表于 2015-6-5 18:51
陶寺遗址研究中,现代科技的运用非常普遍,很多重要的学术判定需要科技检测来支撑。研究中,动物考古、冶金 ...
lz,以前看到过陶寺出土的齿轮状铜器,好像说的是青铜啊,原来是红铜???
上面资料中说的红铜,是指锡的比例不高。 不过呢,如果严格按照同样的要求,国外更早的,或者同时代的文物,都很难达标。

陶寺目前只挖掘了很小一部分,目前还不能断定铜器的含锡量是否都比较低,这个需要整体揭开面目之后才能确定。

不过,已经可以确定的是陶寺的铜器工艺在当时是最先进的,合范工艺是后来的主流。
帮楼主补充一点石峁遗址之老虎山文化的背景材料:
老虎山文化分布在包括内蒙古中南部、晋中北、陕北和冀西北大部分在内的北方地区,其绝对年代在公元前2500年一公元前1900年。遗址位于乌兰察布盟凉城县境内,1980年发现。老虎山城址四周有高出地表的石墙环绕,总面积约13万平方米。从1986年开始,又先后发现了西白玉、面超、板城、园子沟和大庙坡遗址,并进行了清理和挖掘。遗址包括石墙、祭坛遗址、成排的房屋、专业集体作坊以及卧室和炊室。这座石头墙垣系全国考古发现的最早城垣建筑之一,虽然它还不具备正规城市建筑的特色,但是明显地属城市雏形,堪称城市建筑的发源地之一。窑洞式建筑,造型划一,工艺讲究。据考证,其年代距今5000年至4000年间,以它们的分布地域和文化特征,遗址被命名为老虎山文化。 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认为:遗址中石头垒的城堡、祭祀台、烧制的白灰敷壁、规范的火塘,种种迹象表明,当时的凉城已迈入“古国文明”阶段(龙山早期),与其它文化地区相比,处于领先水平。专家认为,大约在5000年前,早已掌握了石砌围墙技术的红山文化居民的后裔开始西进,与末期小口尖底瓶(仰韶文化系)人群融合,在中国北方迸发出第二次文明的火花——老虎山文化,其标志是石城聚落群和三空袋足器的出现,就是全国唯一完整的斝鬲体系文物,从尖底斝至圆底斝以及斝式鬲无一缺少,这为探讨鬲的起源及发展提供了极其珍贵的标本。
--夏代以前的一千年跨度,石砌城堡,祭坛,烧制灰壁,文明程度不言而喻。和红山文化的渊源关系也有推测。天涯的GTZ99兄就探讨过鬲的代表族群问题,俺觉得这可能属于夏之一脉的主要代表器具。

老虎山文化的石城聚落群和式鬲诞生后,积极向南和向东发展,促进了这些地区“方国”的形成和发展。向南,沿汾河谷地南下时,首先占据晋中盆地以北地区,再向南直接影响“陶寺古国”文明的出现。从陶寺文化发现的圜底腹到三袋足捏合成型的鬲的完整序列看,其祖型应是老虎山文化的尖底腹,说明北方式鬲在陶寺遗址占有重要位置。然后,又吸收了南方和东方诸多文化因素,融会成诸如陶寺墓地所反映出的较高文明程度的文化。向东,老虎山文化的石城聚落群及伴随的鬲形器,经张家口地区,影响到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发展。
--这里涉及到陶寺后期的重大事件,屠杀,破坏,文物特性的变化,实际上在良渚文化衰落之后,不是灭绝哦,江南一带也经历了龙山黑陶占据重要地位ideas时期,时间正是在大禹时代,这方面关于防风和良渚之间的论文也不少的。


陶寺大起义,这个才有意思,尧舜禹时代劳动人民的大造反。

上层阶级被一扫而光,男的全部砍头,女的被奸杀,陶寺的牛角惨案,然后劳动人民自己管理陶寺一百年。



陶寺大起义,这个才有意思,尧舜禹时代劳动人民的大造反。

上层阶级被一扫而光,男的全部砍头,女的被奸杀,陶寺的牛角惨案,然后劳动人民自己管理陶寺一百年。

尧舜禹,这些个朝代的更替,应该都是血腥但规模有限的诸候造反。

陶寺的战乱现象之后,破坏程度不算很严重,之后城池还使用了挺长时间才废弃。
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认为:遗址中石头垒的城堡、祭祀台、烧制的白灰敷壁、规范的火塘,种种迹象表明,当时的凉城已迈入“古国文明”阶段(龙山早期),与其它文化地区相比,处于领先水平。

专家认为,大约在5000年前,早已掌握了石砌围墙技术的红山文化居民的后裔开始西进,与末期小口尖底瓶(仰韶文化系)人群融合,在中国北方迸发出第二次文明的火花——老虎山文化,其标志是石城聚落群和三空袋足器的出现,就是全国唯一完整的斝鬲体系文物,从尖底斝至圆底斝以及斝式鬲无一缺少,这为探讨鬲的起源及发展提供了极其珍贵的标本。


==
    从红山,到老虎山,再到石峁,再到陶寺,脉络是清晰的。

    从迁移路线来看,是典型的传统东亚北部草原游牧路线。进入中原后,初期的都城也在草原边上的神木。 东亚游牧的祖宗啊。

dddd-dh2016 发表于 2015-6-9 17:51
==
    从红山,到老虎山,再到石峁,再到陶寺,脉络是清晰的。


再强调一下,4000年前东亚不存在真正的游牧文明。

游猎,游耕都有,没有驯服的马是无法形成游牧文明的。

而且,红山文明对尧舜禹时代的中原文明的贡献很小,不是主流,4000年前明显遭到大灾过后衰退了。


dddd-dh2016 发表于 2015-6-9 17:51
==
    从红山,到老虎山,再到石峁,再到陶寺,脉络是清晰的。


再强调一下,4000年前东亚不存在真正的游牧文明。

游猎,游耕都有,没有驯服的马是无法形成游牧文明的。

而且,红山文明对尧舜禹时代的中原文明的贡献很小,不是主流,4000年前明显遭到大灾过后衰退了。

红山文明衰退?

迁移而已。 树挪死,人挪活。
狐狸大仙 发表于 2015-6-9 18:20
再强调一下,4000年前东亚不存在真正的游牧文明。

游猎,游耕都有,没有驯服的马是无法形成游牧文明 ...
出土有大量马骨的史前遗迹,东北最早达到一万多年。

马骨数量少得多的中亚遗迹,不过才几千年。
==
    从红山,到老虎山,再到石峁,再到陶寺,脉络是清晰的。


不对,游牧大约3500年前才产生,这个主要是狩猎和农业的集合体,跟满族入关前比较像
人类将狼驯养成为狗,所用的时间至少在一万年以上。

是驯养攻击性的食肉动物容易,还是驯养温顺吃草的牛马容易?

按照上古传说,黄帝集团来去如风,这是典型游牧的描写,黄帝集团还驯养熊、虎等猛兽。

再参照一下人类驯养狼的历史,史前人类驯养动物是多样性,而且是长期性的,在比人们想象更早的时期成功驯养温顺的马和牛是没有问题的。
dddd-dh2016 发表于 2015-6-9 21:32
人类将狼驯养成为狗,所用的时间至少在一万年以上。

是驯养攻击性的食肉动物容易,还是驯养温顺吃草的 ...
纯属瞎猜。

狗的多样性,恰恰反映了驯化时间的久远。

马的多样性就非常可怜。

什么黄帝集团来去如风,哪部小说上写的?
coolhihi 发表于 2015-6-9 20:30
不对,游牧大约3500年前才产生,这个主要是狩猎和农业的集合体,跟满族入关前比较像
农业对气候的祈求产生祭祀需要,这也是一种重要的祭祀来源假说。
红山文化和其后的老虎山文化均为农猎经济形态,这也算是当前的主流观点。石峁文化圈以前还是属于老虎山文化范畴,其经济形态还有待于考古研究的新成果。就像楼主举例的陶寺考古成果一样,这些内容去年就出来了,这阵子才登载公布,检测验证需要时间。
dddd-dh2016 发表于 2015-6-6 14:45
论年代,石峁比陶寺早,而且规模更庞大(400万平)。

一些强行贬低我国上古王朝为小王国的说法,是错误 ...
有熊原黄帝城?
冰冰冷有点苦 发表于 2015-6-10 13:51
有熊原黄帝城?
业内著名先秦史专家沈长云教授依据《潜夫论·志氏姓》、《山海经》《大荒西经》、《左传·成公十三年》、《国语·晋语四》、《国语·齐语》等典籍分析,认为不仅黄帝后裔白狄在陕北地区活动,黄帝部族的直接后裔周人的也都在陕北活动。根据考古专家发现石峁古城的年代为龙山晚期至夏代早期阶段,正与黄帝活动的时间大体相当,由此更能确定石峁古城为黄帝部族所居。具体参考前辈论文。
烟台大学人文学院专门史专业2010级硕士陈民镇《不要把考古与传说轻易挂钩》一文认为将新石器时代的考古遗存与古史传说轻易挂钩,说这种做法“是危险的”。他承认石峁古城的始建年代在龙山晚期,但却以同时代的襄汾陶寺古城与尧舜有关为由,提出尧舜以前的黄帝不会居住在石峁。按照《路史·发挥》“黄帝至禹,为世三十”的记载,他认为黄帝的年代距今约5000年,因此我有关石峁古城为黄帝部族居邑的说法是错误的。他还认为,石峁遗址所属的考古文化只是反映了北方草原文化的性质和游牧传统,与黄帝代表的华夏文明是不相称的,石峁古城可能是北方草原文明的人群对南方农耕文明的一种防御性建筑。
沈教授于是在《再说黄帝与石峁古城——反驳陈民镇先生》一文中说,关键似乎并不在可否让考古学遗址与古史传说挂钩,而在于这样的挂钩是否准确与合理,挂得是否轻率与简易。想必作者会说,其所主张的是“大多数学者”的意见,然而学术研究的是非优劣难道可以用“大多数”或“少数”作为评判标准么?
“大多数学者”所称说的不一定就是真理。如当今多数学者(包括作者)都说陶寺古城是尧的都邑,然而先秦古文献到底有哪一部明确指出尧都在今山西襄汾陶寺的呢?不在“大多数”范围内的学术主张,不一定就是没有道理而应该被弃置不顾的。回到黄帝与石峁古城关系的争议上来,我感到作者对我的批评,仍是靠着“大多数”立论,以所谓“一般认识”作为是非标准,提出他的不同于我的主张的。
--某些西方拥趸动辄主流意见,也不知道思考是怎么回事。西方专家自己的异议,那就是异端了吧?在很多论调里面,我们已经习惯于拥趸们大多数,一般,等等的论调了,洋爹都说是这样,你还敢反对?敢怀疑那都是汉奸啊!损害国家利益和形象啊!

石峁遗址及所属考古学文化的性质问题。我们认为,作者将石峁古城所属的考古学文化归入草原文化的范畴,将石峁居住的人群视作与南方农耕文明相对立的人群,完全是一种想当然的做法,不严密又不科学。所谓北方草原文化的形成有一个过程,不是一开始北方各地就是一派草原文化的风光的。石峁遗址属于朱开沟文化,朱开沟文化基本属于一种农耕文化,尤其在它的早期阶段,而石峁古城的始建年代正值朱开沟文化的早期。这里涉及到朱开沟文化分布区域早晚期地理环境的变迁问题。学者研究,当朱开沟文化的早期,其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尚为森林草原景观,降水量也较多,是较适宜于农业经济的发展的,考古发现也证明其时朱开沟的农业生产已发展到较高的程度(田广金《北方文化与匈奴文明》,第261-263,又300-301页)。只是到了它的后期,才因这个地方的气候变得越来越干冷,致使其自然环境向典型的草原景观转化,当地的经济也才变为半农半牧经济,而这已相当于商代开始的时期了,我们不能以后例前,说黄帝时期这里的人们就是从事畜牧业经济,甚至是“游牧经济”。可以设想,正是这样一种气候环境的变迁,才促使居住在这里的黄帝族后裔——―部分白狄族人和周人的东徙南迁,才有了后来周人在渭水流域的崛起并建立周王朝,也才有了以周人为主导的中原各古老部族的大融合暨华夏民族的形成。从这个角度看,石峁古城作为周人祖先黄帝族的居邑,也可称得上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
--农耕文化!石峁的性质哦!当然,还要看进一步的综合性考古成果了。
所谓疑古,要看是站在客观事实上的质疑,还是站在不可告人的政治立场上的攻击。

现在已经找到了一批又一批年代早于目前认为夏代初年的大型遗迹,那么与上古传说对应,匹配得上的传说可以认为是真实,匹配不上的则可以提出修正。

但站在阴暗政治立场的盲目否定,则是宁死都要否认洋人所不能接受的一切。

从现有考古发现和综合推断来看,尧并不是某个帝王,而是指一个朝代。 过去传说中将朝代模糊成人的做法,是需要修正的。 但妄想否认这大量的客观存在,是不可能的。
至于农耕和游牧,这种质疑都是弱智的。

无论是草原东部以红山为代表的早期黄种人遗迹,还是草原西部南疆4千多年前的早期西域金发巨人白人遗迹,都是农牧结合的。 后来的纯游牧是气候恶化后逼出来的。

陶寺遗迹,牛羊等文物大量出现,并且可检出绵羊的饲养时间较长,这充分表明已经具有比较成熟的养殖技术。草原食草动物的规模化养殖,毫无疑问技术来自于游牧的经验。
梅川内裤 发表于 2015-6-6 13:10
假设尧舜禹是三大部落或小王国
分别位于山西,河北,河南相互攻伐轮流坐庄
依然无法解释时间问题
就像现在的美国是世界首强,但是欧洲的经济还是很发达,只是在政治上必须依赖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