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中国生物多样性:高等植物约有3.5万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9:23:56
2015-05-24 14:34:01 来源:国际在线 责任编辑:dwei
原标题:中国生物多样性丰富多彩 保护生物多样性许人类美好未来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龚晨):5月22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中国委员会秘书长、中科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副主任马克平研究员介绍说,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高等植物大概有3万5千种,其中1万5千多种植物是中国特有的。仅云南一省就有超过1万6千种高等植物种类,相当于整个欧洲的数量。中国生物为何如此丰富?马克平研究员说:“最主要的是中国国土面积比较大,生态环境比较复杂多样,有了这些复杂的生态环境,就给植物和其它物种的生存提供了机会。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地质历史原因,对中国生物多样性来说,有两个地质历史事件是最重要的,一个是青藏高原的隆升,另一个是第四纪冰期。”
马克平研究员介绍说,中国是生物多样性大国,每年有大约2000个新物种在中国被发现。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几代中国科研人员辛勤工作“摸清家底”,为生物建立“户口本”,代表成果是“三志”即《中国植物志》、《中国动物志》、《孢子植物志》的出版。其中,历经45年,由几代中国科学家编撰完成的《中国植物志》,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植物志书。该书80卷5000多万字,记载了中国三万多种植物的科学名称、形态特征、生态环境、地理分布、经济用途等,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标本馆馆长张宪春研究员自豪地说,中国植物学家基本完成了对中国的植物建档,“1959年出版《植物志》的第一本,到2004年《中国植物志》全部完成,经历了45年、400人、200多个分类学家完成。1959年我们完成的第一本《植物志》,当时作为建国十周年的科技贡献做成大展板在天安门展出游行,到2004年全部完成了80卷126册《中国植物志》,2009年获得中国自然科学一等奖。2013年又完成英文版的《中国植物志》。”
作为中国植物的“档案室”,中国植物标本馆目前藏有各类植物标本265万份,名列亚洲第一,其中国产240万份,国外25万份。张宪春馆长表示,欢迎热爱自然,热爱植物的朋友预约参观学习。
在多彩缤纷的地球上,植物、动物等多样生物与我们人类的衣食住行有着怎样的密切关联呢?最为直观的就是生物为我们人类提供了食物、工业原料、药物等,还为我们的生活增加了美感。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更是无法预估,比如调节气候、保持水土、产生有机物等。马克平研究员介绍说,近些年来人们开始研究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量化,希望藉此让民众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程度,“1997年在《Nature》(《自然》)发表了一篇文章,就是讲生态系统服务提供的间接价值有多少。当时的评估是全球(多样生态系统)每年产生33万亿美元的价值。这是什么概念呢?当时全球GDP加起来有18万亿美元。这是用定量的数字给你一个定性的结论,就是生态系统带来的间接价值高于GDP的总和。”
花儿盛开,鱼翔浅海,五谷生长,鸟儿啁啾,的确,生物多样性带给我们人类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很难想象,如果地球上的生物丰富性不再,那么人类将何以为继。但现实生活中,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有学者认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球也许正在进入第六次生物物种大灭绝时期。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4年物种红色名录中,包括15000多个物种受到灭绝威胁。
如何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马克平研究员介绍说,保护生物多样性主要有三种方式:就地保护、迁地保护、遗传资源保存。大家熟知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属于就地保护的类型。中国对于就地保护的推动力度较大,截止2014年底,中国设立的自然保护区超过2700个,国家级保护区超过400个,接近国土面积15%。但是,保护的水平普遍不高,很多地区还没有逃脱为经济利益先破坏再治理的路子。中国一直在推动建立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对生物物种受威胁程度进行评估,这些评估工作将对未来制定保护生物多样性计划提供依据,“中国现在已经完成全部高等植物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大概有13%左右植物受到威胁,动物大概有20%受到威胁。2013年,环保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了《中国高等植物红色名录》,每种植物都有(受威胁)等级;在今年5月22号,《中国动物红色名录》将正式发布。目前,中科院还在推动建立“生态系统红色名录。”
保护生物多样性其实还有一个更为深远的意义——为我们的后代保留了选择的机会。现在,我们对自然的探索和知识毕竟有限,也许,我们今天的行为就是许给了自己一个更好的未来!
http://science.cankaoxiaoxi.com/2015/0524/790403.shtml2015-05-24 14:34:01 来源:国际在线 责任编辑:dwei
原标题:中国生物多样性丰富多彩 保护生物多样性许人类美好未来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龚晨):5月22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中国委员会秘书长、中科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副主任马克平研究员介绍说,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高等植物大概有3万5千种,其中1万5千多种植物是中国特有的。仅云南一省就有超过1万6千种高等植物种类,相当于整个欧洲的数量。中国生物为何如此丰富?马克平研究员说:“最主要的是中国国土面积比较大,生态环境比较复杂多样,有了这些复杂的生态环境,就给植物和其它物种的生存提供了机会。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地质历史原因,对中国生物多样性来说,有两个地质历史事件是最重要的,一个是青藏高原的隆升,另一个是第四纪冰期。”
马克平研究员介绍说,中国是生物多样性大国,每年有大约2000个新物种在中国被发现。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几代中国科研人员辛勤工作“摸清家底”,为生物建立“户口本”,代表成果是“三志”即《中国植物志》、《中国动物志》、《孢子植物志》的出版。其中,历经45年,由几代中国科学家编撰完成的《中国植物志》,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植物志书。该书80卷5000多万字,记载了中国三万多种植物的科学名称、形态特征、生态环境、地理分布、经济用途等,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标本馆馆长张宪春研究员自豪地说,中国植物学家基本完成了对中国的植物建档,“1959年出版《植物志》的第一本,到2004年《中国植物志》全部完成,经历了45年、400人、200多个分类学家完成。1959年我们完成的第一本《植物志》,当时作为建国十周年的科技贡献做成大展板在天安门展出游行,到2004年全部完成了80卷126册《中国植物志》,2009年获得中国自然科学一等奖。2013年又完成英文版的《中国植物志》。”
作为中国植物的“档案室”,中国植物标本馆目前藏有各类植物标本265万份,名列亚洲第一,其中国产240万份,国外25万份。张宪春馆长表示,欢迎热爱自然,热爱植物的朋友预约参观学习。
在多彩缤纷的地球上,植物、动物等多样生物与我们人类的衣食住行有着怎样的密切关联呢?最为直观的就是生物为我们人类提供了食物、工业原料、药物等,还为我们的生活增加了美感。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更是无法预估,比如调节气候、保持水土、产生有机物等。马克平研究员介绍说,近些年来人们开始研究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量化,希望藉此让民众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程度,“1997年在《Nature》(《自然》)发表了一篇文章,就是讲生态系统服务提供的间接价值有多少。当时的评估是全球(多样生态系统)每年产生33万亿美元的价值。这是什么概念呢?当时全球GDP加起来有18万亿美元。这是用定量的数字给你一个定性的结论,就是生态系统带来的间接价值高于GDP的总和。”
花儿盛开,鱼翔浅海,五谷生长,鸟儿啁啾,的确,生物多样性带给我们人类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很难想象,如果地球上的生物丰富性不再,那么人类将何以为继。但现实生活中,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有学者认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球也许正在进入第六次生物物种大灭绝时期。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4年物种红色名录中,包括15000多个物种受到灭绝威胁。
如何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马克平研究员介绍说,保护生物多样性主要有三种方式:就地保护、迁地保护、遗传资源保存。大家熟知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属于就地保护的类型。中国对于就地保护的推动力度较大,截止2014年底,中国设立的自然保护区超过2700个,国家级保护区超过400个,接近国土面积15%。但是,保护的水平普遍不高,很多地区还没有逃脱为经济利益先破坏再治理的路子。中国一直在推动建立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对生物物种受威胁程度进行评估,这些评估工作将对未来制定保护生物多样性计划提供依据,“中国现在已经完成全部高等植物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大概有13%左右植物受到威胁,动物大概有20%受到威胁。2013年,环保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了《中国高等植物红色名录》,每种植物都有(受威胁)等级;在今年5月22号,《中国动物红色名录》将正式发布。目前,中科院还在推动建立“生态系统红色名录。”
保护生物多样性其实还有一个更为深远的意义——为我们的后代保留了选择的机会。现在,我们对自然的探索和知识毕竟有限,也许,我们今天的行为就是许给了自己一个更好的未来!
http://science.cankaoxiaoxi.com/2015/0524/790403.shtml
地理环境的多样化,造就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世界之最。

《中国植物志》曾经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壮哉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