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确立了文官体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9:36:47


  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位杰出的皇帝。他恢复了中原主要地区的统一,结束了安史之乱以来长达200年的诸侯割据和军阀战乱局面。尊孔崇儒,完善科举,创设殿试,知人善任,厚禄养廉,减轻徭役,赋税专收,以法治国,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澄清吏治,劝奖农桑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发奋图强,励精图治,扭转了唐末以来武夫专权的黑暗局面,使宋代的文化空前繁盛。不仅医治了200年的战争创伤,而且使宋初的社会经济迅速呈现蒸蒸日上的喜人局面。
  单就这些,赵匡胤和很多个开创新帝国的皇帝类似,可以说是一个优秀的皇帝,但是仅这样评价还不够。赵匡胤是对中国的发展有着长远的重大影响和贡献的皇帝,这样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几位君王对于历史发展有着极深远的、长远的正面影响,不只是影响了几代人或几百年,而要更长。宋太祖赵匡胤也是其中一员,他的主要贡献是确立了文官体制,是历史发展中重要的一环。

  自从汉朝开始了‘察举’从基层举荐人才形成制度,以及后来的九品中正、科举等方式,已经可以使官员中的大部分是读过些书的人,但是这不能称之为文官体制,因为,最重要的不在于人数比例,而在于皇帝一人之下的最高掌权人是什么样的人。一般说来,这些人对于国策的确立及对掌实权的中高级官员的任命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因而也就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政权,可极大的影响国家的命运。即使中下级官吏中读书人占了多数,对国策的影响也极为有限。
  在宋朝之前,这个能极大影响国家命运的人可能是读过书的人,但也可能是外戚、武将、宗室、宦官等。
  下面举一些掌大权而造成极大混乱,造成中华民族极大痛苦、乃到倒退的人物:
  秦赵高(宦官)、西汉王莽(外戚)、东汉的宦官、外戚、董卓(武将)、西晋的宗室、唐杨国忠(外戚)、安禄山(武将),宦官及朱温(武将),南北朝时就不一一列举了,武将及宗室造成混乱及改朝换代的更多。
  当然也不是说武将、外戚等当政就一定不好,如曹参、周勃、李靖、徐世绩等武将为相国,霍光、长孙无忌等外戚掌大权等等。但是,让这些好的将军、外戚等有掌权的机会,也就有让前面所说的那些造成极坏局面的人物登上权力的顶峰的可能。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官执掌国家管理权,渐成为趋势。在中国确立这种文官掌权的体制的就是赵匡胤。
  
  虽然赵匡胤取代后周不是通过战争,但在拥戴和确保他当皇帝而立功的人中就有一些武将,在统一中原的过程中有一批打了不少仗、功勋卓著的将军们。何况赵匡胤本人就是纯正的武将出身,可贵的是,他坚定的推行了文官体制。
  在建国伊始,就通过‘杯酒释兵权’,以优厚俸禄为条件,解除了一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等的兵权。把一些在他夺取政权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的将领‘恭送’出权力中心。主要可能是防止他们再玩‘黄袍加身’的把戏,但也断绝了这些宿将掌控大权的可能性。
  然后他就规定“宰相须用读书人”。虽然这是因前蜀曾用乾德年号,而发的感慨,实际上可能是他心中早就有须用文人为相而借机说出的。定年号这类事,常由翰林学士之类的读书人提出,再由皇帝和高官们确定,出错了,首先是那些读书人的责任。
  宋太祖一朝,除宰相,掌管财政的三司(铁盐、度支、户部)使都用文人外,就连军事行政最高长官、“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的枢密使也基本上用文人。
  赵匡胤通过设立“誓牌”,尊孔崇儒,完善科举,创设殿试等一系列举措作为保证,确立了读书人在政权中的重要地位,也保证了文官体制的推行。(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始于武则天,成为制度常式,则从赵匡胤始。)
  这样就不止为在宋朝奠定了文官体系的基础,此后在中国基本上再也没有给臣下利用手中的权势篡夺政权而造成极大混乱的机会。
  
  在赵匡胤时期,并没有对武将的歧视,武将领兵打仗镇守边疆,能对武将作到用人不疑,这在拙文《赵匡胤和宋朝军力孱弱并无直接关系》(http://lt.cjdby.net/thread-1906488-1-1.html)中已经说明。
  他确立了宋朝的相对较宽松的言论环境,在誓碑中有“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的说法,且宋代后来的皇帝也大体上也遵守,使宋朝的文化高度繁荣。因而对于文官体制有着保障的作用。
  文官体制几乎是所有的现代国家所共有的。赵匡胤这一首创不只是在中国历史是最早的,在世界上也是最早的先行者。
  一个通过战争建立起来的新国家,在战争中建立功勋的将军们难免在统治层中占据要职,这是很自然的。例如美国的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原就是总司令。但后来,很多重要职务是不能由现役军人担任的。二战时的盟军总司令五星上将艾森豪维尔为了竞选总统,退出了军界,先去当大学校长。
  
  赵匡胤还开创了一个重视商业的朝代,这在中国古代也是一件大事。
  从宋朝起,有了正常的商税征收。这样,使商业对国家财政的贡献突出出来,成为人们重视商业的物质基础。为了抵制各地官员对商旅欺压,太祖时公布了商税则例,“常税名物,令有司人件析,颁行天下,揭于版,置官署屋壁,俾其遵守。”(宋史·食货志)也就是把征收商税的按品种具体规定,不但公布于天下,而且要在官署前张贴,使官民皆能遵守,以法律保证商人进行商业活动的合法权益。
  设置三司(盐铁、户部、度支)管财政,其地位略低于宰相(同中书门平章事)及枢密使,是中央政府里最紧要的官署。其中‘盐铁司’中专设‘商税案’掌管工商收入。
  为了增加流动性,大量铸钱。在赵匡胤时就已经开始扩充货币,以后增到年五百万贯的数量,如是两年的铸钱数,就要超过四百年后朱明二百七十六年所铸之总和。
  在宋太祖开宝三年970年置‘便钱务’,掌管商人以钱换券事务。商人在此提出申请,纳钱左藏库后领券,凭券在外地各州领钱。
  开宝四年,潘美率大军灭南汉后,即在广州设市舶司,掌管广州之外贸。
  总体来说,宋朝是第一个把商业提高到国家重要经济部门的一统朝代。如所熟知,秦自商鞅变法以后就重农抑制商,刘邦更是歧视商人,“贾人不得衣丝乘车”,汉武帝则以算缗告缗打击商人,唐朝时京城有东市和西市,看似繁荣辉煌,实际上是限制商业活动只能在指定地点和一定时间内进行。
  赵匡胤的诸措施为商业活动造成一种较为宽松的大环境,这在中国古代是非常突出的。虽然后来由于蒙元的破坏,朱明的倒退,宋代经济的繁荣并未能为中国进一步发展起到长远的持久作用。但是他是唯一的重视商业的统一中原的开国皇帝,所以在讲贡献时不能不提到这一点。

  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位杰出的皇帝。他恢复了中原主要地区的统一,结束了安史之乱以来长达200年的诸侯割据和军阀战乱局面。尊孔崇儒,完善科举,创设殿试,知人善任,厚禄养廉,减轻徭役,赋税专收,以法治国,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澄清吏治,劝奖农桑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发奋图强,励精图治,扭转了唐末以来武夫专权的黑暗局面,使宋代的文化空前繁盛。不仅医治了200年的战争创伤,而且使宋初的社会经济迅速呈现蒸蒸日上的喜人局面。
  单就这些,赵匡胤和很多个开创新帝国的皇帝类似,可以说是一个优秀的皇帝,但是仅这样评价还不够。赵匡胤是对中国的发展有着长远的重大影响和贡献的皇帝,这样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几位君王对于历史发展有着极深远的、长远的正面影响,不只是影响了几代人或几百年,而要更长。宋太祖赵匡胤也是其中一员,他的主要贡献是确立了文官体制,是历史发展中重要的一环。

  自从汉朝开始了‘察举’从基层举荐人才形成制度,以及后来的九品中正、科举等方式,已经可以使官员中的大部分是读过些书的人,但是这不能称之为文官体制,因为,最重要的不在于人数比例,而在于皇帝一人之下的最高掌权人是什么样的人。一般说来,这些人对于国策的确立及对掌实权的中高级官员的任命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因而也就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政权,可极大的影响国家的命运。即使中下级官吏中读书人占了多数,对国策的影响也极为有限。
  在宋朝之前,这个能极大影响国家命运的人可能是读过书的人,但也可能是外戚、武将、宗室、宦官等。
  下面举一些掌大权而造成极大混乱,造成中华民族极大痛苦、乃到倒退的人物:
  秦赵高(宦官)、西汉王莽(外戚)、东汉的宦官、外戚、董卓(武将)、西晋的宗室、唐杨国忠(外戚)、安禄山(武将),宦官及朱温(武将),南北朝时就不一一列举了,武将及宗室造成混乱及改朝换代的更多。
  当然也不是说武将、外戚等当政就一定不好,如曹参、周勃、李靖、徐世绩等武将为相国,霍光、长孙无忌等外戚掌大权等等。但是,让这些好的将军、外戚等有掌权的机会,也就有让前面所说的那些造成极坏局面的人物登上权力的顶峰的可能。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官执掌国家管理权,渐成为趋势。在中国确立这种文官掌权的体制的就是赵匡胤。
  
  虽然赵匡胤取代后周不是通过战争,但在拥戴和确保他当皇帝而立功的人中就有一些武将,在统一中原的过程中有一批打了不少仗、功勋卓著的将军们。何况赵匡胤本人就是纯正的武将出身,可贵的是,他坚定的推行了文官体制。
  在建国伊始,就通过‘杯酒释兵权’,以优厚俸禄为条件,解除了一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等的兵权。把一些在他夺取政权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的将领‘恭送’出权力中心。主要可能是防止他们再玩‘黄袍加身’的把戏,但也断绝了这些宿将掌控大权的可能性。
  然后他就规定“宰相须用读书人”。虽然这是因前蜀曾用乾德年号,而发的感慨,实际上可能是他心中早就有须用文人为相而借机说出的。定年号这类事,常由翰林学士之类的读书人提出,再由皇帝和高官们确定,出错了,首先是那些读书人的责任。
  宋太祖一朝,除宰相,掌管财政的三司(铁盐、度支、户部)使都用文人外,就连军事行政最高长官、“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的枢密使也基本上用文人。
  赵匡胤通过设立“誓牌”,尊孔崇儒,完善科举,创设殿试等一系列举措作为保证,确立了读书人在政权中的重要地位,也保证了文官体制的推行。(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始于武则天,成为制度常式,则从赵匡胤始。)
  这样就不止为在宋朝奠定了文官体系的基础,此后在中国基本上再也没有给臣下利用手中的权势篡夺政权而造成极大混乱的机会。
  
  在赵匡胤时期,并没有对武将的歧视,武将领兵打仗镇守边疆,能对武将作到用人不疑,这在拙文《赵匡胤和宋朝军力孱弱并无直接关系》(http://lt.cjdby.net/thread-1906488-1-1.html)中已经说明。
  他确立了宋朝的相对较宽松的言论环境,在誓碑中有“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的说法,且宋代后来的皇帝也大体上也遵守,使宋朝的文化高度繁荣。因而对于文官体制有着保障的作用。
  文官体制几乎是所有的现代国家所共有的。赵匡胤这一首创不只是在中国历史是最早的,在世界上也是最早的先行者。
  一个通过战争建立起来的新国家,在战争中建立功勋的将军们难免在统治层中占据要职,这是很自然的。例如美国的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原就是总司令。但后来,很多重要职务是不能由现役军人担任的。二战时的盟军总司令五星上将艾森豪维尔为了竞选总统,退出了军界,先去当大学校长。
  
  赵匡胤还开创了一个重视商业的朝代,这在中国古代也是一件大事。
  从宋朝起,有了正常的商税征收。这样,使商业对国家财政的贡献突出出来,成为人们重视商业的物质基础。为了抵制各地官员对商旅欺压,太祖时公布了商税则例,“常税名物,令有司人件析,颁行天下,揭于版,置官署屋壁,俾其遵守。”(宋史·食货志)也就是把征收商税的按品种具体规定,不但公布于天下,而且要在官署前张贴,使官民皆能遵守,以法律保证商人进行商业活动的合法权益。
  设置三司(盐铁、户部、度支)管财政,其地位略低于宰相(同中书门平章事)及枢密使,是中央政府里最紧要的官署。其中‘盐铁司’中专设‘商税案’掌管工商收入。
  为了增加流动性,大量铸钱。在赵匡胤时就已经开始扩充货币,以后增到年五百万贯的数量,如是两年的铸钱数,就要超过四百年后朱明二百七十六年所铸之总和。
  在宋太祖开宝三年970年置‘便钱务’,掌管商人以钱换券事务。商人在此提出申请,纳钱左藏库后领券,凭券在外地各州领钱。
  开宝四年,潘美率大军灭南汉后,即在广州设市舶司,掌管广州之外贸。
  总体来说,宋朝是第一个把商业提高到国家重要经济部门的一统朝代。如所熟知,秦自商鞅变法以后就重农抑制商,刘邦更是歧视商人,“贾人不得衣丝乘车”,汉武帝则以算缗告缗打击商人,唐朝时京城有东市和西市,看似繁荣辉煌,实际上是限制商业活动只能在指定地点和一定时间内进行。
  赵匡胤的诸措施为商业活动造成一种较为宽松的大环境,这在中国古代是非常突出的。虽然后来由于蒙元的破坏,朱明的倒退,宋代经济的繁荣并未能为中国进一步发展起到长远的持久作用。但是他是唯一的重视商业的统一中原的开国皇帝,所以在讲贡献时不能不提到这一点。
首次开启天朝BUFF

确立文官制度的帽子怎么扣赵大头上了?
这是从商鞅,李斯开始
到萧何,晁错
到刘文静,房玄龄
等诸多文官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得来的
至少到唐就已经确立文官制度了

PS:任用外戚做文官与确立文官为主的制度不矛盾
三楼真相了。
文官制度不是替代外戚、武将的,而是替代贵族封君的,就是商鞅变法开始形成的,到唐朝高宗武后最终把关陇贵族集团打翻在地,以后除元朝外,科举制选官拥有绝对地位,自然都是文官制度。
颜射 发表于 2015-5-25 15:28
确立文官制度的帽子怎么扣赵大头上了?
这是从商鞅,李斯开始
到萧何,晁错
唐时就确立文官制度?
为什么唐时的外戚杨国忠,以及宦官们可以掌大权,甚至杀、废、立皇帝?
可见并未成制度。
唐时就确立文官制度?
为什么唐时的外戚杨国忠,以及宦官们可以掌大权,甚至杀、废、立皇帝?
可见并未 ...
你显然没分清楚文官为主导的体制与任用外戚做文官的区别
三流炮手 发表于 2015-5-25 22:08
三楼真相了。
文官制度不是替代外戚、武将的,而是替代贵族封君的,就是商鞅变法开始形成的,到唐朝高宗武 ...
唐代的世族高门仍然对于政权有相当大的控制力。
按新唐书,有唐一朝,崔氏计32人为相,李氏(非宗室)计27人为相,裴氏17人为相,韦氏14人为相……。
虽然不同东汉时杨氏、袁氏那样四世三公之类,但同一姓中这么多人当宰相,正常吗?虽然这些大姓下面还分为若干房,但其势力之大是不可小觑的,和宋、明的文官体制是不同的。
不是说除了关陇集团外就没有其它巨族大姓了。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5-5-26 18:23
唐代的世族高门仍然对于政权有相当大的控制力。
按新唐书,有唐一朝,崔氏计32人为相,李氏(非宗室)计 ...
再明确一下,文官制度是替代世袭封建贵族的组织制度,与中央集权制度和郡县制相辅相成。唐代的世家大族,来源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涌现出的世传家学的儒学传统家族,他们正是文官制度的早期受益者。受到时代限制,他们因占有大量文化教育资源而比别人更有做官的便利条件,他们继承的是祖上的文化而不是爵位特权。北魏初年的崔浩就是想要“辨明族姓、齐整人伦”以期恢复汉族政权传统的文官制度,反遭没文化的鲜卑贵族的疯狂报复,惨遭杀戮。如果说世家大族享有一定做高官的便利条件的话,那满蒙贵族特权更大,也不能说清朝就不是文官制度。文官制度不是一成不变,它也是不断发展的。
为什么说打翻关陇集团,因为关陇集团就是世袭贵族封君,其他著姓大族都是战败者,只能在关陇集团那里以文化求得仕途。
其实,楼主说的是赵匡胤对文官制度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我讲的是文官制度的来源和部分发展过程。


文官制度早就有了,但很长时间内还是和各种分封继承制度杂糅在一起
赵大将此制度提拔到战略层面。从宋朝开始,仕进似乎除了科举外别无他路。即便不是科举得官,见了进士出身的同辈也矮半截
但在宋以前,仕进的道路是多种多样的(并不代表下层人士机会更多)。皇帝某天很happy,就赐个高官给某人做做
而且文武之间没有高下之别,界限也不是很清楚

文官制度早就有了,但很长时间内还是和各种分封继承制度杂糅在一起
赵大将此制度提拔到战略层面。从宋朝开始,仕进似乎除了科举外别无他路。即便不是科举得官,见了进士出身的同辈也矮半截
但在宋以前,仕进的道路是多种多样的(并不代表下层人士机会更多)。皇帝某天很happy,就赐个高官给某人做做
而且文武之间没有高下之别,界限也不是很清楚
文官制度早就有了,但很长时间内还是和各种分封继承制度杂糅在一起
赵大将此制度提拔到战略层面。从宋朝开 ...
 面向全社会,宋廷确立了大致四种入仕途径:科举、国子监(太学)、举荐、荫袭。
  这四种入仕途径呈现一个相互递进的关系。
  首先来说科举制,它是针对贫寒子弟的入仕途径,渐渐地演变为主流途径。宋代科举在唐代基础上增加了“誊录”“弥封”等制度,使科举向“无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的最佳公平状态发展。诸多贫寒子弟如吕蒙正、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等皆是通过科举入仕。这是朝廷向民间开放的一种笼络人才的方式,使得万千寒士加入到帝国体制当中,冲淡以往的阀阅世族的权力。科举考试主要有进士科、明经科、武举科、医官、法律等其他诸科。此外,朝廷对耄耋之年的考生设有“特奏名”,即把那些眼瞅要入土为安的老考生放低要求再考一次,或者直接授官。太宗时有个叫赵昌国的老儒,考试时被要求一天内写二十首诗。结果他写了不到十首,水平还一般,太宗也特赐及第。宋神宗元丰年间还有个老儒在卷子上写道:臣老矣,不能写文章了,伏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神宗特赐食禄终身的优待。“特奏名”进一步地体现了朝廷笼络士人之态度。

  对广大的贫寒子弟朝廷开设科举,对于广大干部、纳税大户子女等朝廷也照顾到了,即是国子监,宋廷公务员的孵化基地,进入该学校等于进入了体制内。国子监的监生有不满官职的可以参加进士科考试,但成绩再好也不授予状元。为了避免他们与寒门子弟抢名额,官方规定参加进士科的监生应与其他考生区分,另设考场,称为“锁厅试”,如果考不上的罚铜二十斤。还有一条致命的规定,落第的监生终生不得再参加进士科考试,直到宋仁宗嘉三年(1058年)才废除了这条规定。
  科举与国子监两条主流的入仕途径,已然囊括了方方面面,然而朝廷犹觉得做得不够,又设立了举荐制度,对那些散在民间有名气的儒生给予特殊入仕名额,如种放、苏洵等。举荐,原是汉代重要的选官机制,即察举制。宋代规定官员举荐者不得超过五人,初荐者为“破白”,终荐者为“合尖”,防止结党营私。因有名额规定,所以不是至亲或者哥们儿等关系非常铁的不予举荐,每个官员都小心翼翼地保留自己的举荐权。举荐通常是朝中大员举荐颇有政治声望的官员,有着政治方面的考虑。

制科考试是宋朝的一种特殊的考试制度。

科举考试每三年一次,而制科考试是不定期的。
制科考试的程序比科举考试要繁琐。参加制科考试的人员由朝廷中的大臣进行推荐,然后参加一次预试。最后,由皇帝亲自出考题。
制科考试分第一等、第二等、第三等、第三次等、第四等、第四次等、第五等
其中第三等是最高等(第一和第二等为虚设的)第五等最差,也就是说你可以拜拜了,没你什么事了。
所有参加制科考试的人中,为第三等的人只有一位,就是苏轼。剩余最高的就是一个叫吴育的,得到了第三次等。
宋仁宗恢复制科,范仲淹对富弼说:“你应当通过这种途径进入仕途。”推举茂才异等,授将作监丞、签书河阳判官。

  以上三种入仕途径层层递进,譬如寒士通过主流的科举制考试入仕,磨勘升迁混得年头多了,说话有了一定的分量方能去举荐某某人,建立自己的官场网络。这样的人子女当官不愁,若不能通过科举,直接上贵族学校即可,甭管官职多大,至少在体制内。如果升迁到了宰执、转运使阶层,荫袭等待遇会自然而然地随之而来。

  荫袭,也就是前面落第老儒入仕的恩荫制,即父辈为国做出重大贡献,子女直接以父荫当官,是一种变相的世袭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着重提到了宋代恩荫之滥觞。每逢祭天、皇帝生日、大臣致仕或去世等特殊时节,皇家会拿出名额恩荫臣子,致使恩荫成了常例,待遇优厚。如宋初名将曹彬去世,恩荫其亲族、门客、亲校十余人。太宗时期战神李继隆去世,恩荫其子,又录其门下二十余人。宋英宗治平年间恩荫二百人,宋神宗熙宁六年恩荫四五百人,宋徽宗政和六年恩荫一千四百六十人。有时候一次恩荫名额很多,大臣如无子嗣者则以亲属、门客、随从甚至奴婢充额,更有甚者充分发挥了宋代商业优势,直接将朝廷的优恤名额私下买卖,明码标价。如仁宗庆历年间大理评事一万贯,主簿、县尉六千贯,最低一级文官将仕郎三千两百贯。
  面对恩荫入仕的巨大诱惑,体制外的人投机钻营,想尽办法要进入体制内,只要与当朝大员建立关系,哪怕去府上做个幕僚门客也有恩荫入仕的机会。这无疑给那些落第举子及社会闲散人员大开门径,自然个个绞尽脑汁使尽手段。

  《东轩笔录》记载了宰相张齐贤的一个故事:
  张齐贤任江南转运使时,一日家宴中,有一奴偷银器藏在怀里,恰好被他看见,张齐贤默不作声。日后张齐贤为相时,所谓宰相门童七品官,家里的奴婢纷纷升官高就,日子好得一塌糊涂,唯独当年偷东西的那位还是奴。奴不服气地问道,我侍奉相公时间最长,凭什么他们都得了官,却偏偏把我撇下?张齐贤说我要不说你一定会怨我。当年你偷银器的事在我心里藏了三十年,不以告人。现在我为宰相,为国家选拔栋梁之才,安敢用盗贼?念你侍我最久,给你拿路费,走吧!奴震骇,恸哭拜谢而去。
  不谈这则故事中的张齐贤如何品察人品,单说他们家的奴婢通过什么途径“皆得官”?是官,不是吏。官有国家正规编制,吏只是朝廷的临时工,官与吏在宋代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前文已述,举荐是有条件的、有利益的,且有名额限制。想来张宰相府上奴婢众多,他怎会挨个举荐?由此可见,我们有理由推测,奴婢与于庆、落第老儒他们很可能是通过获取恩荫名额入仕的。

  面对恩荫的诱惑,《青箱杂记》提到宋仁宗皇年间士人往往为了入仕名额奔走呼号,时有两位士人最具代表性,一个绰号“望火马”,另一个绰号“日游神”,但凡有那么一丁点儿入仕的机会他们两位闻风即到,造成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朝廷遂颁布“谒禁令”。也不能怪士人投机钻营,变相世袭给很多幸运儿提供了捷径,找人托关系是一种传统,反映出走捷径似乎是人们的因有思维。寒窗苦读十年的学子到头来饥寒交迫,那些目不识丁的布衣百姓只因做了大员的奴婢而得官入仕,这让学子们情何以堪?
  然而,这种恩荫名额其实只有在中央最为泛滥,所以大家扎堆开封汴梁。宋代规定:“文臣自太师及开府仪同三司,可荫子若孙,及期亲大功以下亲,并异姓亲,及门客。”官员等级官阶为“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三司”(司空﹑司马﹑司徒)的,恩荫范围才可达到异性亲属及门客随从。文散官官阶为三公三司的,最低也是宰执层次的职事官,相当于国家级副职。地方省长(转运使)恩荫的范围仅为嫡系及本宗族,名额很少,通常是一人。
  恩荫属于稀缺资源,谁能争取到谁就有发迹的可能,诸如泼皮于庆、落第老儒这种与朝廷大员毫无血缘关系的人,以其门客随从充额,这种机会只有在中央才有。此为很多体制外的人员要混迹京师的缘由。
颜射 发表于 2015-5-26 21:50
 面向全社会,宋廷确立了大致四种入仕途径:科举、国子监(太学)、举荐、荫袭。
  这四种入仕途径呈 ...
说得全面。
不过文官体制最关键的地方是那些掌权的、能影响国策的大官们如何产生。
有几个恩荫的能作到如此高官?
这个长知识了。


扯淡,唐时门阀势力大,李家也要顾忌世家利益才能坐得稳,宋朝经过五代大乱,大多数门阀势力被清扫,自然底层新生代更容易上位,这完全是形势使然,与赵宋着实关系不大。

至于恩荫做不到高官,这更是废话。

再恩荫,终究庇护受益的子弟是有限的,作为一个家族肯定是越多人为官,对家族越有利,那请问是让能干的子弟走科举入仕、相对废柴的恩荫好,还是让废柴科举、人才恩荫好?那种更能增加家族实力?

以施世伦为例,朝廷问其父施琅谁可恩荫,施琅把除施世伦以外的几个儿子夸了个遍,就是不提施世伦。后来雍正才发现:原来那几个都不大顶用,所以要走恩荫路线,唯有施世伦是真正人才,人家能自己取得功名

扯淡,唐时门阀势力大,李家也要顾忌世家利益才能坐得稳,宋朝经过五代大乱,大多数门阀势力被清扫,自然底层新生代更容易上位,这完全是形势使然,与赵宋着实关系不大。

至于恩荫做不到高官,这更是废话。

再恩荫,终究庇护受益的子弟是有限的,作为一个家族肯定是越多人为官,对家族越有利,那请问是让能干的子弟走科举入仕、相对废柴的恩荫好,还是让废柴科举、人才恩荫好?那种更能增加家族实力?

以施世伦为例,朝廷问其父施琅谁可恩荫,施琅把除施世伦以外的几个儿子夸了个遍,就是不提施世伦。后来雍正才发现:原来那几个都不大顶用,所以要走恩荫路线,唯有施世伦是真正人才,人家能自己取得功名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5-5-27 07:42
说得全面。
不过文官体制最关键的地方是那些掌权的、能影响国策的大官们如何产生。
有几个恩荫的能作到 ...


美国总统会在克林顿二世跟布什三世之间产生
日本的世袭议员有个专门的名词“天下降”

真要细究起来今上,不厚,俞长老都是勋贵子弟,算是国子监+恩荫组合?
至于在中央地方为官的官员子弟更是不胜枚举,比如月月鸟家的;内蒙乌家满门富贵
军方的父子将军那是等闲事,岭南叶家越发不用问了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5-5-27 07:42
说得全面。
不过文官体制最关键的地方是那些掌权的、能影响国策的大官们如何产生。
有几个恩荫的能作到 ...


美国总统会在克林顿二世跟布什三世之间产生
日本的世袭议员有个专门的名词“天下降”

真要细究起来今上,不厚,俞长老都是勋贵子弟,算是国子监+恩荫组合?
至于在中央地方为官的官员子弟更是不胜枚举,比如月月鸟家的;内蒙乌家满门富贵
军方的父子将军那是等闲事,岭南叶家越发不用问了
发现楼主理解文官制度有偏差。文官制度根本上讲是行政机关组织制度,而不是国家权力的分配制度。这在实行三权分立的西方国家尤为明显:文官制度是组织政府的制度,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议会,议会背后则是大资本家为主的各类利益集团。国家的最高决策权力本来就不是为文官政府设计的,他们只是执行机构。
古代中国也是如此,设立文官制度的初衷和最关键之处不是那些影响决策的大官如何产生,而是重新确立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文官替代封君为最高君主治理地方,让封君们完全与当地立法、财政、民政、军权等分离,这些权力也归了中央而不是文官个人,文官治下的民众及其财产直接隶属最高君主,而不是以前的封君对最高君主负责,封君治下的民众只对封君负责。
cxfree 发表于 2015-5-27 11:33
扯淡,唐时门阀势力大,李家也要顾忌世家利益才能坐得稳,宋朝经过五代大乱,大多数门阀势力被清扫,自然底 ...
实际上,东汉末及三国动乱,已经把原有的四世三公之类或外戚等豪门打翻,但新的豪门世家又兴起了。所以,如果赵宋不采取赵匡胤的那套,还会新的豪门世族出现,产生极大的政治势力。
cxfree 发表于 2015-5-27 11:33
扯淡,唐时门阀势力大,李家也要顾忌世家利益才能坐得稳,宋朝经过五代大乱,大多数门阀势力被清扫,自然底 ...
恩荫作不了大官,这不是扯蛋,在宋朝是真的。
不过,清朝例外,旗人为高官,并不需要文采或军功,恩荫也可。
颜射 发表于 2015-5-27 17:52
美国总统会在克林顿二世跟布什三世之间产生
日本的世袭议员有个专门的名词“天下降”
俞长老是个特殊的例子,太复杂,不能认定他是靠父辈的恩荫。
三流炮手 发表于 2015-5-27 23:09
发现楼主理解文官制度有偏差。文官制度根本上讲是行政机关组织制度,而不是国家权力的分配制度。这在实行三 ...
老夫的理解可能不合主流。

但,在拙文中是讲,赵匡胤建立了一种体制,使外戚、宦官、军阀等不易进入中央决策层,而且认为这是(和以前比)极大的进步。
颜射 发表于 2015-5-26 18:17
你显然没分清楚文官为主导的体制与任用外戚做文官的区别
唐代有比较明显的出将入相的说法和现实。

但是到了宋代,武人基本靠边站。从这个意义出发,北宋正式确立了文官(文人当官)制度。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5-5-28 08:48
恩荫作不了大官,这不是扯蛋,在宋朝是真的。
不过,清朝例外,旗人为高官,并不需要文采或军功,恩荫也 ...
种师道、折可适表示不服,蔡攸表示读书不精别来装大神。

武将因为缺少制度化的入仕手段,家族会重视恩荫子弟的选拔,恩荫子弟多数都是选择子弟中才能较好的,自然成为高官的多。

文官有制度化的科举可以入仕,家族自然会将才能出众的子弟送去科举自取功名,而把恩荫名额分给废柴,这是扩张家族势力最合理的选择。正常情况下,要爬到高位再怎么样都是要有足够才能的,废柴的恩荫和人精的科举相比,怎么可能爬到高位?

在以范仲淹为例,长子、三、四子皆为恩荫,偏二子科举入仕,为何,老二纯仁才华最高,早早中了进士,自然不必恩荫和兄弟们挣名额了
唐代有比较明显的出将入相的说法和现实。

但是到了宋代,武人基本靠边站。从这个意义出发,北宋正式确 ...
唐代有五百宰相,除去在几朝为相的重复,大概有三百大几十人,这些人里出将入相的才几个?

唐代宰相来源众多,皇亲,外戚,勋贵,世家,进士,边将皆可为相,宰相人数众多,是在宰相之间形成制衡

诸权相制是权力划分方法,文官制度是管理主要是行政管理方式
比如有立法,行政,司法权的划分,但是行政权由文官系统还是勋贵(中央),领主(地方)行使就是区别。
文官系统包括选拔,任命,考核,轮替,不世袭等等,与领主行使行政权明显不同,简单的可以看看清代的土司,土司就掌握一定的行政权,虽然土司也要按照法律,上级命令治理地方,但是整个机制与运作与文官系统明显不同
历史已经证明,科举选拔的文官并不比贵族选拔的官能力强,反而加强了集权。
赵匡胤重文抑武,贻害千年。
就别替那个小赵贴金了,那货对内疯狂镇压,对外极其懦弱,他的家族就是没有血性的软骨头,他的黄袍都是手下人给他披上的,要我说,他那点军事能力都赶不上李自成,从宋朝,可以说整个汉文化就开始走向没落了,一直被外族不断的打压,妥协,然后才有康熙的多民族统一的帝国时代。8岁登基,14岁执政,一生忙于政治和军事斗争,只是封建王朝都那个鸟样,辉煌后就出现败家子,从乾隆的闭关锁国到道光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到咸丰的一退再退,咸丰也是最窝囊最无能的一个了,割让了大片的领土,圆明园也被烧了,还留下慈禧这个败家的娘们遗祸万年。
美名扬 发表于 2015-5-28 10:40
历史已经证明,科举选拔的文官并不比贵族选拔的官能力强,反而加强了集权。
文官制度至少对皇帝自己是大大滴有好处
拿工资上班的文官总比有自己小王国的贵族容易对付多了
明朝除掉的几个权奸都不费事,一纸诏书就让高级打工仔家破人亡。要在贵族时代是很难的,搞不好弄出个XX之乱
nanpingwang 发表于 2015-5-28 12:36
赵匡胤重文抑武,贻害千年。
认真读史,抑武的不是赵匡胤,而是他弟弟那一系。
美名扬 发表于 2015-5-28 10:40
历史已经证明,科举选拔的文官并不比贵族选拔的官能力强,反而加强了集权。
但是却防止了分裂,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战乱。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5-5-29 07:31
但是却防止了分裂,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战乱。
内战是减少了,但是整个国力没有提高,最后亡于外族,对民族的伤害更大。
我也觉得,这个帖子的题目是宋太祖确立文官选拔体系以科举为主的体制更贴切。

重文抑武确实不是赵匡胤的该背的黑锅,主要责任是他那个有心理疾病的弟弟。
秋风原 发表于 2015-5-29 10:58
我也觉得,这个帖子的题目是宋太祖确立文官选拔体系以科举为主的体制更贴切。

重文抑武确实不是赵匡胤的 ...
唐代已经有了以科举为主的文官选拔制度,但决策层多出于外戚、宦官及世族等。
拙文所讲的是政权的决策层主要由(所选拔出来的)文官担任。
二者的概念不同。如美国的总统、国务卿等必须由文官担任,而和如何选拔没有必然关联。
美名扬 发表于 2015-5-29 10:22
内战是减少了,但是整个国力没有提高,最后亡于外族,对民族的伤害更大。
这不是赵匡胤的责任。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5-5-28 08:54
老夫的理解可能不合主流。

但,在拙文中是讲,赵匡胤建立了一种体制,使外戚、宦官、军阀等不易进入中 ...
那些人就算进入中央决策层也不是罪大恶极、以启乱阶。文官制度核心在于规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宋已降,逮于明清,执行的很糟糕。与汉唐相比不是进步而是退步了。
南宋陈亮《上孝宗书》曰:“五代之际,兵财之柄倒持于下,艺祖皇帝束之于上,以定祸乱。后世不原其意,束之不已,故郡县空虚,而本末俱弱。”南宋人已看出来了,然孝宗是太祖后裔,只好粉饰太祖,归罪他人。
顾炎武《日知录》曰:“及宋太祖乾德三年,诏诸州支度经费外,凡金帛悉送阙下,无得占留。自此一钱以上皆归之朝廷,而簿领纤悉特甚于唐时矣。然宋之所以愈弱而不可振者,实在此”。此唐时当然指唐末。
顾炎武又曰:"予见天下州之为唐旧治者,其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廨舍之为唐旧创者,其基址必皆宏敞。宋以下所置,时弥近者,制弥陋"。延陵季子游于晋,曰:“吾入其都,新室恶而故室美,新墙卑而故墙高,吾是以知其民力之屈也。”见微知著,大体不错。
制度好坏,以其于国计民生有无裨益为准则。
三流炮手 发表于 2015-5-30 12:06
那些人就算进入中央决策层也不是罪大恶极、以启乱阶。文官制度核心在于规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宋已降,逮 ...
不知道这制度是好是坏,也不知道赵大究竟是天才还是蠢材
总之这套制度在21世纪仍然有效,而且似乎不可动摇
三流炮手 发表于 2015-5-30 12:06
那些人就算进入中央决策层也不是罪大恶极、以启乱阶。文官制度核心在于规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宋已降,逮 ...
在中国历史上,如果中央被无治国能力,或以邪恶目的治国的人所把持,中央和地方关系不论怎么弄,也没好。
中国人谈历史,太缺乏横向比较分析。比如俄国的做法,日本的做法,或者欧洲的做法是怎么样?好坏如何?

其实对比一下就知道,宋的发明,到底是贡献还是祸害。
宋代的“文官制”,是在人为压制武将,军队的地位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谓“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由此流行。这种文官制,和欧洲日本近代说的“文官制”,本质上完全不同,人家有压制军队么?

这张照片堪称经典吧,那时人家早已经文官制了,但社会推崇的什么,一目了然。文官管理和崇尚武力,在西方并不矛盾。宋之祸害,千年尤未尽。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5-5-28 08:54
老夫的理解可能不合主流。

但,在拙文中是讲,赵匡胤建立了一种体制,使外戚、宦官、军阀等不易进入中 ...
童贯蔡京那,高俅笑而不语。宋连个统一都没有,弱宋葬送了中华民族的大好天下给蒙元,从此就没了先人的勇武智慧文治武功了吧。
nanpingwang 发表于 2015-5-28 12:36
赵匡胤重文抑武,贻害千年。
是啊。武将受欺负冤死,比如岳飞也是他留下的制度的作孽吧。不然岳爷爷有可能统一天下的。赵家无道,从神宗之后都是白痴无能之辈。
凨行 发表于 2015-5-28 17:05
就别替那个小赵贴金了,那货对内疯狂镇压,对外极其懦弱,他的家族就是没有血性的软骨头,他的黄袍都是手下 ...
咸丰皇帝连汉家的子幼母壮去母留子的规矩都不懂的傻缺咸丰,毁了自己的王朝,也毁了中华民族的幸福。道光皇帝不愧为第一个签不平等条约的皇帝啊,凭他也选不出好的皇帝,比如恭亲王奕䜣。其实还是乾隆惹得祸,选嘉庆那个白痴,嘉庆选了道光这个战五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