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经先与杨继绳直接对话:“饿死三千万”弥天大谎被当场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1:33:27


所谓“饿死三千万”的弥天大谎被当场戳穿!

——孙经先教授和杨继绳先生就“饿死三千万”问题在国际学术会议上直接对话

文/宪天

《中国土地制度演变第一次国际研讨会》于今年7月5日——7日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会议除邀请我国学者出席外,还邀请了若干西方学者与会。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历史教训”是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之一,在讨论这一议题时所谓“饿死三千万”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为此会议特别邀请孙经先、杨松林、杨继绳、曹树基等人与会,曹树基先生没有接受邀请,孙经先、杨松林、杨继绳先生接受邀请到会。这就形成了孙经先教授与杨继绳先生就“饿死三千万问题”的直接对话。

7月6日下午,杨继绳先生首先发言。他发言的主要部分是认为孙经先教授在研究中使用的一个结论的数学推导是错误的。他在发言中承认了孙教授对《墓碑》的某些质疑是正确的。然后他情绪激动地说:孙经先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红旗文稿》、《党建》多家官方报刊上连续发表批判《墓碑》的文章是“对我的诽谤,是对我人格的侮辱。用中共中央宣传部旗下和社会科学院旗下的权威刊物,广为传播对一个公民的诽谤,是法律所不容的。”“对《墓碑》的批判是缺席审判。《中国社会科学报》、《党建》发表诽谤我的文章,我投稿辩护,全都粗暴地拒绝发表,在对我缺席审判时,还不给辩护的权利!有一点学术公正吗?

杨继绳先生发言后,孙经先教授做了题为《我国三年困难时期的人口变动与“饿死三千万”》的长篇发言。

在发言中,他首先回顾了我国户籍管理制度发展变化的历史,指出1949年以前我国一直处于战乱之中,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户籍管理制度。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了逐步建立户籍管理制度的过程。1958年我国颁布《户口登记条例》“是全国城乡统一户籍管理制度正式形成的重要标志。”这一条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时间,恰好是在三年困难时期。随着《户口登记条例》的实行,就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户籍整顿。这一事件对三年困难时期我国的户籍统计人口数据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是恰恰是几乎所有研究这一时期我国人口变动问题的学者都忽视了这一点。

孙经先教授指出:1983年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949—1982年我国的户籍统计人口数据,这一数据中出现了令人难以解释的重大矛盾,“饿死三千万”之所以广泛流传,主要根源就在于这些重大矛盾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科学的解释。孙经先教授通过对1954年到1982年整个这一期间人口变化的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对这一矛盾做了比较完整的解释,得到了四个基本结论。

第一个基本结论:在1954—1959年期间(主要是1956年到1959年),由于工业发展的需要和大跃进运动的发动,我国出现了从农村到市镇的人口大迁移活动,至少有3,000万以上农村人口迁移到市镇。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大批重报(含虚报)户籍人口。截止到1959年年底我国存在的这类人口数量约为1,162万人,即这些人虽然已经迁移到市镇并在市镇办理了户籍登记手续,但是他们并没有在原籍农村注销户籍(即他们拥有双重户籍)。

第二个基本结论:我国在三年困难时期开展实行《户口登记条例》,1964年开展了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上述重报虚报户籍人口1,162万人的户籍在1960年到1964年期间被注销。

第三个基本结论:由于我国经济出现重大困难,在1960年下半年到1964年期间开展了大规模精简市镇人口的运动,3,000万以上的市镇人口被精简返回农村。在这一过程中产生漏报户籍人口数(截止到1964年年底为止)为1,482万人,即这些人从市镇被精简并注销户籍,但他们没有及时在农村办理户籍迁入手续,成为没有户籍的人。

第四个基本结论:上述漏报户籍的1,482万人在1965—1982年期间重新登记了户籍。

他特别强调指出:由于以上第二个和第三个基本结论所叙述的原因,造成1960—1964年期间我国户籍统计人口减少了2644万。这就是我国这一期间户籍统计人口数大量异常减少的主要原因。这些减少仅仅是统计数据的减少,不是实际人口的真实减少,更不是由于人口非正常死亡造成的。

他说:“杨继绳、曹树基、丁抒、金辉、王维志等人把上述户籍统计人口数字异常减少的2644万中的绝大多数都解释成为是由三年困难时期人口死亡造成的,这样就出现了‘饿死三千万’的说法。以杨继绳先生的‘饿死3600万’为例,他的这一数字中大约有2000万属于这种情况。”

孙经先教授说:“我们的上述四个基本结论发表以后,一些人进行了质疑。他们的质疑集中在第一个基本结论中大量人口重报户籍和第三个基本结论中大量人口漏报户籍是否可能的问题。”他在发言中对这些质疑意见(这中间包括杨继绳、曹树基提出的疑)做了分析,指出这些质疑都是不能成立的。

孙教授在发言中对人们普遍关心的三年困难时期的死亡人数问题进行了分析。他指出,1949—1958年期间我国人口死亡率仅用8年时间就完成了世界30年(平均)的下降历程,其下降速度是异常惊人的,除新中国的社会制度优越性这一关键因素外,也有不正常的因素存在,即,我国这一期间死亡率下降速度异常过快的另一个因素,正好可以用我国同一期间户籍管理制度发生的变化来解释。也就是说,由于我国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在1958年以前还没有真正建立和健全起来,造成了我国这一期间(主要是广大农村地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死亡漏报现象,从而造成了1958年以前我国死亡率下降速度出现了异常过快的情况。换句话讲,我国在1949年到1957年期间(主要是1953年到1957年期间)的实际死亡率没有表格中显示的那样低,这一期间我国的人口死亡率应当向上做适当调整。

孙教授指出,根据1953年我国内务部进行的人口的动态调查和1957年我国进行的抽样调查获得的结果,可以估计出我国在1953年——1957年期间的死亡漏报率在16.34%——17.65%左右,据此可以估计出我国在1953年到1958年期间的死亡漏报的总人数大约为750万人。三年困难时期我国实行了《户口登记条例》,在这一过程中死亡漏报是很容易清理出来的。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可以估计出1958年年底我国存在的“漏报死亡”人口750万中,大约有675万在三年困难时期被清理出来,并被以死亡注销户籍,由此造成三年困难时期我国户籍死亡人数虚假上升675万人。我国三年困难时期的户籍死亡总人数为共计3,602万人,扣除以上“死亡补报”的675万,则三年困难时期实际总死亡人数为2,927万。以调整后的1957年的人口死亡率为基准,则三年困难时期我国的超线性死亡人数约为366万人。由此可以得到,我国三年困难时期的饥饿死亡人数应在366万人以下。

孙教授在发言中着重指出了杨继绳先生在《墓碑》中存在的一系列重大错误。他在发言中指出:根据他查证的结果,《墓碑》中关于“涪陵专区死了350万人”的说法,关于“通渭、会宁、定西、静宁县和西海固地区饿死近百万人”的说法,关于“山东省饿死300万”的说法,关于河南省“南阳、许昌、商丘三个地区饿死的人数不会少于200万”的说法,关于“信阳事件”饿死人数的说法,关于安徽省凤阳县的饿死人数的说法,以及其他一系列的说法都是错误的、不符合实际的。

杨继绳先生在多种场合宣传“周恩来销毁大饥荒证据”的说法,按照杨先生的说法:1961 年底,陈国栋、贾启允、周伯萍“三人受命”,进行了一次关于“饿死人的数量”的“全国性的调查”,调查结果“经汇总后,全国饿死人几千万”,周恩来总理看了以后说“不要外传,立即销毁”,周伯萍等人销毁了。

孙经先教授在提交会议的论文中对此进行了仔细查证,他在查证了周伯萍先生本人对这一事情的书面回忆材料和《周恩来传》的记载后并进行仔细分析后指出,杨继绳先生的这一说法与历史事实完全不符。

孙经先教授在发言中说:“杨继绳先生在他的发言中断言我们的数学证明错了。可能由于杨先生不是从事数学研究的,所以他在数学推理能力还不太熟练,他在他的推理中漏了一步代数变换。他引进了一个新的字母A。如果他的数学推演能力再强一些,就会推导出A的表达式,把A换成这个表达式,立刻就得到我们的结论。这就是说我们的结论是正确的,杨继绳先生的推理出现了明显的漏洞。”

孙经先教授在发言中(以及在提交的书面文章中),对杨继绳先生发言中提到的所有学术问题都做了正面的回应。

对于杨继绳先生所说的“《中国社会科学报》、《党建》发表诽谤我的文章,我投稿辩护,全都粗暴地拒绝发表,在对我缺席审判时,还不给辩护的权利!有一点学术公正吗?”,孙经先教授在发言后的会议讨论时做了澄清。孙教授说:“杨先生说他投稿《中国社会科学报》被粗暴的拒绝发表,根据我了解的情况,事实是这样的。杨先生去年10月投稿给《中国社会科学报》,该报编辑部随后给我发来电子邮件,邮件中表达了以下意见:1. 他们决定发表杨继绳先生的文章;(2)对等的,他们也同时发表我的文章;3. 由于版面所限,两篇文章文字均为3000字左右;4.两篇文章同时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争鸣版上。他们征求我的意见,我表示完全同意。他们把上述意见也通知了杨继绳先生,让杨继绳先生将文章压缩到三千字左右,但杨继绳先生始终没有回音。所以杨先生的这个说法与实际情况完全不符。”对孙经先教授的上述澄清,杨先生不得不承认确有此事。这就说明杨先生所说的《中国社会科学报》粗暴的拒绝发表他的文章,不给他辩护的权利,与事实严重不符。

孙经先教授发言后,在当天和第二天上午,会议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一些与会人员发表了意见。会议为杨继绳先生留出了足够的时间发表意见,主持人也多次请杨继绳先生发言,但是杨继绳先生对孙经先教授的发言始终没有提出实质性的质疑意见,对孙教授所指出的《墓碑》中的一系列重大错误也始终没有做出相应的回应。

由于杨继绳先生对孙经先教授的发言提不出实质性的质疑意见,对孙教授指出的《墓碑》中的一系列重大错误也没有做出回应,所以对话呈现一边倒的态势,没有出现预期的激烈辩论的情况。

所谓“饿死三千万”的弥天大谎,就这样被戳穿了!
http://mzd.szhgh.com/maoshidai/2014-07-11/56759.html

所谓“饿死三千万”的弥天大谎被当场戳穿!

——孙经先教授和杨继绳先生就“饿死三千万”问题在国际学术会议上直接对话

文/宪天

《中国土地制度演变第一次国际研讨会》于今年7月5日——7日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会议除邀请我国学者出席外,还邀请了若干西方学者与会。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历史教训”是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之一,在讨论这一议题时所谓“饿死三千万”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为此会议特别邀请孙经先、杨松林、杨继绳、曹树基等人与会,曹树基先生没有接受邀请,孙经先、杨松林、杨继绳先生接受邀请到会。这就形成了孙经先教授与杨继绳先生就“饿死三千万问题”的直接对话。

7月6日下午,杨继绳先生首先发言。他发言的主要部分是认为孙经先教授在研究中使用的一个结论的数学推导是错误的。他在发言中承认了孙教授对《墓碑》的某些质疑是正确的。然后他情绪激动地说:孙经先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红旗文稿》、《党建》多家官方报刊上连续发表批判《墓碑》的文章是“对我的诽谤,是对我人格的侮辱。用中共中央宣传部旗下和社会科学院旗下的权威刊物,广为传播对一个公民的诽谤,是法律所不容的。”“对《墓碑》的批判是缺席审判。《中国社会科学报》、《党建》发表诽谤我的文章,我投稿辩护,全都粗暴地拒绝发表,在对我缺席审判时,还不给辩护的权利!有一点学术公正吗?

杨继绳先生发言后,孙经先教授做了题为《我国三年困难时期的人口变动与“饿死三千万”》的长篇发言。

在发言中,他首先回顾了我国户籍管理制度发展变化的历史,指出1949年以前我国一直处于战乱之中,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户籍管理制度。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了逐步建立户籍管理制度的过程。1958年我国颁布《户口登记条例》“是全国城乡统一户籍管理制度正式形成的重要标志。”这一条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时间,恰好是在三年困难时期。随着《户口登记条例》的实行,就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户籍整顿。这一事件对三年困难时期我国的户籍统计人口数据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是恰恰是几乎所有研究这一时期我国人口变动问题的学者都忽视了这一点。

孙经先教授指出:1983年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949—1982年我国的户籍统计人口数据,这一数据中出现了令人难以解释的重大矛盾,“饿死三千万”之所以广泛流传,主要根源就在于这些重大矛盾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科学的解释。孙经先教授通过对1954年到1982年整个这一期间人口变化的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对这一矛盾做了比较完整的解释,得到了四个基本结论。

第一个基本结论:在1954—1959年期间(主要是1956年到1959年),由于工业发展的需要和大跃进运动的发动,我国出现了从农村到市镇的人口大迁移活动,至少有3,000万以上农村人口迁移到市镇。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大批重报(含虚报)户籍人口。截止到1959年年底我国存在的这类人口数量约为1,162万人,即这些人虽然已经迁移到市镇并在市镇办理了户籍登记手续,但是他们并没有在原籍农村注销户籍(即他们拥有双重户籍)。

第二个基本结论:我国在三年困难时期开展实行《户口登记条例》,1964年开展了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上述重报虚报户籍人口1,162万人的户籍在1960年到1964年期间被注销。

第三个基本结论:由于我国经济出现重大困难,在1960年下半年到1964年期间开展了大规模精简市镇人口的运动,3,000万以上的市镇人口被精简返回农村。在这一过程中产生漏报户籍人口数(截止到1964年年底为止)为1,482万人,即这些人从市镇被精简并注销户籍,但他们没有及时在农村办理户籍迁入手续,成为没有户籍的人。

第四个基本结论:上述漏报户籍的1,482万人在1965—1982年期间重新登记了户籍。

他特别强调指出:由于以上第二个和第三个基本结论所叙述的原因,造成1960—1964年期间我国户籍统计人口减少了2644万。这就是我国这一期间户籍统计人口数大量异常减少的主要原因。这些减少仅仅是统计数据的减少,不是实际人口的真实减少,更不是由于人口非正常死亡造成的。

他说:“杨继绳、曹树基、丁抒、金辉、王维志等人把上述户籍统计人口数字异常减少的2644万中的绝大多数都解释成为是由三年困难时期人口死亡造成的,这样就出现了‘饿死三千万’的说法。以杨继绳先生的‘饿死3600万’为例,他的这一数字中大约有2000万属于这种情况。”

孙经先教授说:“我们的上述四个基本结论发表以后,一些人进行了质疑。他们的质疑集中在第一个基本结论中大量人口重报户籍和第三个基本结论中大量人口漏报户籍是否可能的问题。”他在发言中对这些质疑意见(这中间包括杨继绳、曹树基提出的疑)做了分析,指出这些质疑都是不能成立的。

孙教授在发言中对人们普遍关心的三年困难时期的死亡人数问题进行了分析。他指出,1949—1958年期间我国人口死亡率仅用8年时间就完成了世界30年(平均)的下降历程,其下降速度是异常惊人的,除新中国的社会制度优越性这一关键因素外,也有不正常的因素存在,即,我国这一期间死亡率下降速度异常过快的另一个因素,正好可以用我国同一期间户籍管理制度发生的变化来解释。也就是说,由于我国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在1958年以前还没有真正建立和健全起来,造成了我国这一期间(主要是广大农村地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死亡漏报现象,从而造成了1958年以前我国死亡率下降速度出现了异常过快的情况。换句话讲,我国在1949年到1957年期间(主要是1953年到1957年期间)的实际死亡率没有表格中显示的那样低,这一期间我国的人口死亡率应当向上做适当调整。

孙教授指出,根据1953年我国内务部进行的人口的动态调查和1957年我国进行的抽样调查获得的结果,可以估计出我国在1953年——1957年期间的死亡漏报率在16.34%——17.65%左右,据此可以估计出我国在1953年到1958年期间的死亡漏报的总人数大约为750万人。三年困难时期我国实行了《户口登记条例》,在这一过程中死亡漏报是很容易清理出来的。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可以估计出1958年年底我国存在的“漏报死亡”人口750万中,大约有675万在三年困难时期被清理出来,并被以死亡注销户籍,由此造成三年困难时期我国户籍死亡人数虚假上升675万人。我国三年困难时期的户籍死亡总人数为共计3,602万人,扣除以上“死亡补报”的675万,则三年困难时期实际总死亡人数为2,927万。以调整后的1957年的人口死亡率为基准,则三年困难时期我国的超线性死亡人数约为366万人。由此可以得到,我国三年困难时期的饥饿死亡人数应在366万人以下。

孙教授在发言中着重指出了杨继绳先生在《墓碑》中存在的一系列重大错误。他在发言中指出:根据他查证的结果,《墓碑》中关于“涪陵专区死了350万人”的说法,关于“通渭、会宁、定西、静宁县和西海固地区饿死近百万人”的说法,关于“山东省饿死300万”的说法,关于河南省“南阳、许昌、商丘三个地区饿死的人数不会少于200万”的说法,关于“信阳事件”饿死人数的说法,关于安徽省凤阳县的饿死人数的说法,以及其他一系列的说法都是错误的、不符合实际的。

杨继绳先生在多种场合宣传“周恩来销毁大饥荒证据”的说法,按照杨先生的说法:1961 年底,陈国栋、贾启允、周伯萍“三人受命”,进行了一次关于“饿死人的数量”的“全国性的调查”,调查结果“经汇总后,全国饿死人几千万”,周恩来总理看了以后说“不要外传,立即销毁”,周伯萍等人销毁了。

孙经先教授在提交会议的论文中对此进行了仔细查证,他在查证了周伯萍先生本人对这一事情的书面回忆材料和《周恩来传》的记载后并进行仔细分析后指出,杨继绳先生的这一说法与历史事实完全不符。

孙经先教授在发言中说:“杨继绳先生在他的发言中断言我们的数学证明错了。可能由于杨先生不是从事数学研究的,所以他在数学推理能力还不太熟练,他在他的推理中漏了一步代数变换。他引进了一个新的字母A。如果他的数学推演能力再强一些,就会推导出A的表达式,把A换成这个表达式,立刻就得到我们的结论。这就是说我们的结论是正确的,杨继绳先生的推理出现了明显的漏洞。”

孙经先教授在发言中(以及在提交的书面文章中),对杨继绳先生发言中提到的所有学术问题都做了正面的回应。

对于杨继绳先生所说的“《中国社会科学报》、《党建》发表诽谤我的文章,我投稿辩护,全都粗暴地拒绝发表,在对我缺席审判时,还不给辩护的权利!有一点学术公正吗?”,孙经先教授在发言后的会议讨论时做了澄清。孙教授说:“杨先生说他投稿《中国社会科学报》被粗暴的拒绝发表,根据我了解的情况,事实是这样的。杨先生去年10月投稿给《中国社会科学报》,该报编辑部随后给我发来电子邮件,邮件中表达了以下意见:1. 他们决定发表杨继绳先生的文章;(2)对等的,他们也同时发表我的文章;3. 由于版面所限,两篇文章文字均为3000字左右;4.两篇文章同时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争鸣版上。他们征求我的意见,我表示完全同意。他们把上述意见也通知了杨继绳先生,让杨继绳先生将文章压缩到三千字左右,但杨继绳先生始终没有回音。所以杨先生的这个说法与实际情况完全不符。”对孙经先教授的上述澄清,杨先生不得不承认确有此事。这就说明杨先生所说的《中国社会科学报》粗暴的拒绝发表他的文章,不给他辩护的权利,与事实严重不符。

孙经先教授发言后,在当天和第二天上午,会议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一些与会人员发表了意见。会议为杨继绳先生留出了足够的时间发表意见,主持人也多次请杨继绳先生发言,但是杨继绳先生对孙经先教授的发言始终没有提出实质性的质疑意见,对孙教授所指出的《墓碑》中的一系列重大错误也始终没有做出相应的回应。

由于杨继绳先生对孙经先教授的发言提不出实质性的质疑意见,对孙教授指出的《墓碑》中的一系列重大错误也没有做出回应,所以对话呈现一边倒的态势,没有出现预期的激烈辩论的情况。

所谓“饿死三千万”的弥天大谎,就这样被戳穿了!
http://mzd.szhgh.com/maoshidai/2014-07-11/56759.html
1949-2003年中国大陆历年人口数据
(1949年以来)
年份 年末总人口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总和生育率
      (万人)  (‰)  (‰)  (‰)    (个)
1949 54167 36.00 20.00 16.00 6.14
1950 55196 37.00 18.00 19.00 5.81
1951 56300 37.80 17.80 20.00 5.70
1952 57482 37.99 17.00 20.99 6.47
1953 58796 37.00 14.00 23.00 6.05
1954 60266 38.19 13.18 25.00 6.28
1955 61465 32.18 12.28 19.90 6.26
1956 62780 33.67 11.40 21.39 5.85
1957 64238 34.03 10.80 23.23 6.41
1958 65346 29.22 11.98 17.24 5.68
1959 66012 24.78 14.59 10.19 4.30
1960 66207 20.86 17.91 2.95 4.02
1961 66457 18.02 14.24 3.78 3.29
1962 67295 22.63 10.02 12.61 6.02
1963 69172 40.00 12.11 27.89 7.50
1964 70499 30.68 11.50 19.18 6.18
1965 72538 38.42 9.50 28.92 6.08
1966 74206 31.82 8.83 22.99 6.26
1967 76032 33.04 8.43 24.61 5.31
1968 78198 36.70 8.21 28.49 6.45
1969 80335 35.35 8.03 27.32 5.72
1970 82542 35.07 7.60 27.47 5.81
1971 84779 34.42 7.32 27.10 5.44
1972 86727 30.59 7.61 22.98 4.98
1973 88761 30.49 7.04 23.45 4.54
1974 90409 25.91 7.34 18.57 4.17
1975 91970 24.59 7.32 17.27 3.57
1976 93267 21.35. 7.25 14.10 3.24
1977 94774 23.03 6.87 16.16 2.84
1978 96159 20.86 6.25 14.61 2.72
1979 97542 20.59 6.21 14.38 2.75
1980 98705 18.26 6.34 11.92 2.24
1981 100072 20.21 6.36 13.85 2.63
1982 101654 22.28 6.60 15.68 2.87
1983 103008 20.19 6.90 13.29 2.42
1984 104357 19.90 6.82 13.08 2.35
1985 105851 21.04 6.78 14.26 2.20
1986 107507 22.43 6.86 15.57 2.42
1987 109300 23.33 6.72 16.61 2.59
1988 111026 22.37 6.64 15.73 2.31
1989 112704 21.58 6.54 15.04 2.25
1990 114333 21.06 6.67 14.39 2.17
1991 115823 19.68 6.70 12.98 2.01
1992 117171 18.24 6.64 11.60
1993 118517 18.09 6.64 11.45
1994 119850 17.70 6.49 11.21
1995 121121 17.12 6.57 10.55
1996 122389 16.98 6.56 10.42
1997 123626 16.57 6.51 10.06
1998 124761 15.64 6.50 9.14
1999 125786 14.64 6.46 8.18
2000 126743 14.03 6.45 7.58 1.22*
2001 127627 13.38 6.43 6.95
2002 128453 12.86 6.41 6.45
2003 129227 12.41 6.40 6.01
2004 130000

注:*为五普数;1990年以后数据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了调整。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

说明:
1、1949―1956年人口总数根据《统计工作》1957年第11期提供的总人口数据(
各年人口都是年底数,没有包含台湾省、港澳同胞和国外华侨),其中:1954年
底总人口为60,172万人,调整到60,266万人;1956年底总人口为62,780万人,使
用此数据。2、1962―1976年人口总数根据《半月谈》编辑部编《时事资料手册
》(1981年)(新华出版社出版,1982年3月第一版),第179页,《建国以来历
年人口统计表》的总人口数(各年人口都是年底数,没有包含台湾省、港澳同胞
和国外华侨)。3、1979―2000年人口总数根据国家统计局《2001年中国统计年
鉴》表《4-1 人口数及构成》中年底总人口数(各年人口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现
役军人数据, 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人口数据)。4、2001―
2003年人口总数,根据国家统计局2001、2002、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
计公报》公布的年末总人口数(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
省的人口数据)。
5、1954年人口总数根据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信息服务部整理的《1949-2003年
中国人口密度》和《1949-2001年全国主要人口数据》,其分别根据国家统计局《
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和《2003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54年末人口总数为60,266万
人,采用此数据。该人口数与《统计工作》1957年第11期提供的1954年总人口60,172万
人,不一致,而采用60,266万人与相关的自然增长率基本一致。6、1957―1959年
人口总数根据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信息服务部整理的《1949-2001年全国主要
人口数据》提供的三年自然增长率1957年23.23‰、1958年17.24‰、1959年10.19‰
和1956年62,780万人,计算得到1957年64238万人、1958年65346万人、1959年66012万
人。7、1960年人口总数根据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信息服务部整理的《1949-2001年
全国主要人口数据》和《半月谈》编辑部编《时事资料手册》(1981年)(新华
出版社出版,1982年3月第一版),第179页,《建国以来历年人口统计表》,两
者均给出1960年总人口为66,207万人。8、1961年人口总数根据中国人口与发展
研究中心信息服务部整理的《1949-2001年全国主要人口数据》的1961年自然增长
率3.78‰,1960年总人口为66,207万人,计算得到1961年66457万人。9、1977、
1978年人口总数,根据《半月谈》编辑部编《时事资料手册》(1981年)(新华
出版社出版,1982年3月第一版),第179页,《建国以来历年人口统计表》,1977年
94,524万人,1978年95,809万人,而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信息服务部整理的
《1949-2001年全国主要人口数据》中1977年94,974万人,1978年96,259万人,分
别比前者两年的人口数各多出450万人。国家统计局《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表《
4-1 人口数及构成》中,1978年96,259万人,也比95,809万人多出450万人。其实
这种差距,1979年97542―97092=450万人,1980年98705―98255=450万人。考虑到
这个时期计划生育中大量隐瞒出生“黑户口”突出的问题,把1977、1978年这两
年人口总数折中为1977年94774万人(即94524+250=94774万人)、1978年96159万
人(即95809+350万人)。这样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就顺畅了。10、2004年人口
总数为国家统计局预测2004年1月6日的大陆人口总数达到13亿人。11、五次人
口普查。
⑴、第一次人口普查。
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1953年6月30日24时,全国人口总数为601,938,035人
(含大陆港澳台人口),其中28个省、市、自治区为为58260万人(不含港澳台人
口),男子占58.92%,女子占48.18%,100岁以上的有3384人,最高年龄为155岁
。 ⑵、第二次人口普查。
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1964年6月30日24时,全国人口总数为72307万人,其
中28个省、市、自治区为69,458万人,性别比为105.5,港澳台和国外华侨为2,849万
人。 ⑶、第三次人口普查。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截止1982年6月30日24时,全国人口为100391万人(不
含港澳台人口),性别比为106.3。
⑷、第四次人口普查。
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0时的113368万人(不含港澳台人口
),性别比为106.6。 ⑸、第五次人口普查。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0时全国总人口为129533万人。其
中: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和
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26583万人,性别比为106.7。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678万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44万人,台湾省和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人口为2228万
人。历次人口普查为人口提供最基本的和全面准确的数据,当然各次人口普查质
量并不都很乐观。而各次普查之间的人口数据主要依据户口登记、出生登记和死亡登记来统计上报汇总等。但是这其中有相当的疏漏和误差。特别是正规人口普
查和身份户籍登记制度没有建立起来之前,很多数据就是靠历史人口数据相互推
算以及核实比较而得到的。
中国人口密度》和《1949-2001年全国主要人口数据》,其分别根据国家统计局《
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和《2003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54年末人口总数为60,266万
人,采用此数据。该人口数与《统计工作》1957年第11期提供的1954年总人口60,172万
人,不一致,而采用60,266万人与相关的自然增长率基本一致。6、1957―1959年
人口总数根据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信息服务部整理的《1949-2001年全国主要
人口数据》提供的三年自然增长率1957年23.23‰、1958年17.24‰、1959年10.19‰
和1956年62,780万人,计算得到1957年64238万人、1958年65346万人、1959年66012万
人。7、1960年人口总数根据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信息服务部整理的《1949-2001年
全国主要人口数据》和《半月谈》编辑部编《时事资料手册》(1981年)(新华
出版社出版,1982年3月第一版),第179页,《建国以来历年人口统计表》,两
者均给出1960年总人口为66,207万人。8、1961年人口总数根据中国人口与发展
研究中心信息服务部整理的《1949-2001年全国主要人口数据》的1961年自然增长
率3.78‰,1960年总人口为66,207万人,计算得到1961年66457万人。9、1977、
1978年人口总数,根据《半月谈》编辑部编《时事资料手册》(1981年)(新华
出版社出版,1982年3月第一版),第179页,《建国以来历年人口统计表》,1977年
94,524万人,1978年95,809万人,而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信息服务部整理的
《1949-2001年全国主要人口数据》中1977年94,974万人,1978年96,259万人,分
别比前者两年的人口数各多出450万人。国家统计局《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表《
4-1 人口数及构成》中,1978年96,259万人,也比95,809万人多出450万人。其实
这种差距,1979年97542―97092=450万人,1980年98705―98255=450万人。考虑到
这个时期计划生育中大量隐瞒出生“黑户口”突出的问题,把1977、1978年这两
年人口总数折中为1977年94774万人(即94524+250=94774万人)、1978年96159万
人(即95809+350万人)。这样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就顺畅了。10、2004年人口
总数为国家统计局预测2004年1月6日的大陆人口总数达到13亿人。11、五次人
口普查。
⑴、第一次人口普查。
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1953年6月30日24时,全国人口总数为601,938,035人
(含大陆港澳台人口),其中28个省、市、自治区为为58260万人(不含港澳台人
口),男子占58.92%,女子占48.18%,100岁以上的有3384人,最高年龄为155岁
。 ⑵、第二次人口普查。
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1964年6月30日24时,全国人口总数为72307万人,其
中28个省、市、自治区为69,458万人,性别比为105.5,港澳台和国外华侨为2,849万
人。 ⑶、第三次人口普查。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截止1982年6月30日24时,全国人口为100391万人(不
含港澳台人口),性别比为106.3。
⑷、第四次人口普查。
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0时的113368万人(不含港澳台人口
),性别比为106.6。 ⑸、第五次人口普查。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0时全国总人口为129533万人。其
中: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和
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26583万人,性别比为106.7。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678万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44万人,台湾省和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人口为2228万
人。历次人口普查为人口提供最基本的和全面准确的数据,当然各次人口普查质
量并不都很乐观。而各次普查之间的人口数据主要依据户口登记、出生登记和死亡登记来统计上报汇总等。但是这其中有相当的疏漏和误差。特别是正规人口普
查和身份户籍登记制度没有建立起来之前,很多数据就是靠历史人口数据相互推
算以及核实比较而得到的。

http://bb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2438909



那一千万的数据不对,完全不符合逻辑。早有分析。http://lt.cjdby.net/thread-2001353-1-1.html
牛肚红 发表于 2015-5-4 17:36


那一千万的数据不对,完全不符合逻辑。早有分析。http://lt.cjdby.net/thread-2001353-1-1.html
牛肚红 发表于 2015-5-4 17:36
您至少得像楼主那样把数据分析一下,保证没有错误,才好意思发上来吧?数据自己都不能相符,就是联合国宪章里这么写的又有什么用呢?


1960年人口死亡率根本不是25.43‰,而是17.91‰,这样算出来的才能对的上。http://bb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2438909       这是修正后的数据。

1960年末人口总数减去1959年末人口总数虽然等于1000万,但按照人口死亡率与人口出生率来算,则是305万,完全对不上。所以1960年的人口总数,出生率和死亡率等数据,都有错误。

1960年人口死亡率根本不是25.43‰,而是17.91‰,这样算出来的才能对的上。http://bb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2438909       这是修正后的数据。

1960年末人口总数减去1959年末人口总数虽然等于1000万,但按照人口死亡率与人口出生率来算,则是305万,完全对不上。所以1960年的人口总数,出生率和死亡率等数据,都有错误。
修正后的都比较准,至少符合逻辑和规律。而修正前的数据误差太大,1959-1960年的数据根本就是错误的。

1959-1960年没有进行全国人口普查,通过计算出来的数据不一定能反映真实情况,但是数据必须符合逻辑,逻辑都不符合,肯定就是错误的,或者是假的数据。
有请楼主公布下,到底那几年饿死了多少人……为同胞默哀T^T

xpaladinz 发表于 2015-5-4 17:58
有请楼主公布下,到底那几年饿死了多少人……为同胞默哀T^T


你有本事你算啊,这里是分析人口数据,不是饿死数据。饿死数据必须要有更详细的资料。
xpaladinz 发表于 2015-5-4 17:58
有请楼主公布下,到底那几年饿死了多少人……为同胞默哀T^T


你有本事你算啊,这里是分析人口数据,不是饿死数据。饿死数据必须要有更详细的资料。
你都算不出来,凭什么说饿死三千万?
只要数据正确,哪怕是人口正增长800万的年份,都有可能非正常死亡1000万,不一定非要净减少1000万。
一个都没饿死!没证据证明谁被饿死了,再过20年更没证据了,那些gzjy更没辙了
有种你来打我呀 发表于 2015-5-4 18:28
一个都没饿死!没证据证明谁被饿死了,再过20年更没证据了,那些gzjy更没辙了
这也不对,没有证明的东西。按常理,现在都有饿死的。

不管是多少,一定要符合逻辑。
现在饿死并不代表过去有饿死,符合逻辑并不是尊询事实,只有证据能证明!
   只有亲历者出来作证自己的亲人是在三年灾害中被饿死,同时还得出具县级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和死亡通知书,才能证明!否则一切数据都不靠谱!
有种你来打我呀 发表于 2015-5-4 18:38
现在饿死并不代表过去有饿死,符合逻辑并不是尊询事实,只有证据能证明!
   只有亲历者出来作证自己的亲 ...

现在只反驳饿死3000万,至于有没有饿死人,正方和反方都没有具体数据。

正常情况,饿死的人数不多,某些人无法抹黑建国后的历史,所以他们需要尽量夸大数字。

一会说党史,一会说专项调查,哪里有证据?他们都引用统计局的数字,而统计局的数字是有问题的。已经有人做出修正。http://bb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2438909
凡事就怕认真二字


新中国早期农村地区很多死亡都不上报,死亡率数字一直就存在严重漏报,再加上那三年饥荒时有很多人出去逃荒,使得人口数据更加混乱。直到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之后,人口数据的质量才大幅改善,对那段人口数据混乱时期的数据进行修正是很有必要的。

新中国早期农村地区很多死亡都不上报,死亡率数字一直就存在严重漏报,再加上那三年饥荒时有很多人出去逃荒,使得人口数据更加混乱。直到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之后,人口数据的质量才大幅改善,对那段人口数据混乱时期的数据进行修正是很有必要的。
ljie2014 发表于 2015-5-4 17:56
修正后的都比较准,至少符合逻辑和规律。而修正前的数据误差太大,1959-1960年的数据根本就是错误的。

1 ...
不止是1959-1961年的人口数据有问题,而是整个1964年以前的人口数据都有问题,而那两、三年因为饥荒、逃荒等因素,人口数据偏差的问题就更严重了。

从死亡率的下降来看,就存在很大疑问,下降速度过快了。生活水平、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很难带来那么快的下降速度,一般认为是因为农村地区不主动上报人口死亡造成的。到1964年的人口普查证实了这一点,在农村地区发现了大量没有上报的死亡人口。

从人口死亡率的下降曲线和直观的可以看出,1964年以前的线应该往上拉一截,才使得这条曲线变得顺畅、平滑。而当这条线往上拉一截以后,那三年多死亡的人口数将大大减少。
党刊最新一期刊文:“饿死三千万”不是事实
最近30年来,国内外广泛流传着我国三年困难时期“饿死三千万”的重大谣言。这一说法被一些人看成是“历史的定论”,被写进了许多专著和文献,并且在全社会广泛流传。那么,事实的真相又是什么呢?
  1983年,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949—1982年我国每年的户籍统计人口数据。这一数据显示我国三年困难时期出现了人口统计数字大幅度减少的情况,其表现为1960—1964年间我国人口总数在扣除了人口自然增长(由人口出生和死亡产生的增长)后异常减少了2644万人,其中最突出的是1960年比1959年净减1000万人。
  这一时期我国人口统计数据产生这一大幅度减少的真实原因长期以来一直没有搞清楚。一些人就把我国人口统计数据的这一大量异常减少解释为是由三千万以上的人非正常死亡造成的,这样就出现了“饿死三千万”的说法。
  为了揭露“饿死三千万”的荒谬性,就必须对这一期间我国户籍统计人口数量大幅度减少的真正原因作出正确、符合实际的分析。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笔者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得到了以下几个基本结论。
  第一个基本结论:在1959年底以前,由于工业发展的需要和“大跃进”运动的发动,我国出现了从农村到市镇的人口大迁移,至少有3000万以上农村人口迁移到市镇。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重报虚报户籍人口1162万人,即这些人虽然已经迁移到市镇并办理了户籍登记手续,但是他们并没有在原籍农村注销户籍(他们在市镇和农村同时拥有户籍)。
  第二个基本结论:在1959年以前,由于户籍管理制度不健全,在我国(主要是广大农村地区)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死亡漏报现象。根据1953年和1957年两次抽样调查的结果,可以估计出我国这一期间产生的死亡漏报人口约为750万,即有750万人在1959年以前已经死亡,但没有进行死亡登记注销户籍。
  由于以上两方面原因,造成我国1959年底的户籍统计人口总数中,存在着应注销户籍人口1912万,占当时全国人口总数的2.84%。
  山东省的情况证实了上述结论。山东省在1959年底进行了一次农村人口普查,发现全省存在应注销户籍人口152万人。如果按照山东省的比例,全国存在的应注销户籍人口数应为1890万。这与我们研究得到的数字(1912万)是非常接近的。这一事实证明了我们的研究结论是符合实际的。
  第三个基本结论:我国在1960年前后进行了实施《户口登记条例》的工作,1964年进行了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上述虚假户籍人口1912万的户籍在这两次户籍整顿活动中被注销。
  第四个基本结论:由于我国经济出现重大困难,在1960年到1963年间开展了大规模精简市镇人口运动,3000万以上的市镇人口被精简返回农村。在这一过程中产生漏报户籍人口数1482万人,即这些人从市镇被精简并注销户籍,但他们没有及时在农村办理户籍迁入手续,成为没有户籍的人(这些人口在1965—1979年间重新登记了户籍)。
  由于以上第三个和第四个基本结论所叙述的原因,造成1960—1964年间我国户籍统计人口(不考虑自然增长)减少了3394万(其中1162万重报虚报户籍人口被注销、750万死亡漏报人口被注销、1482万漏报户籍人口)。这是我国这一期间户籍统计人口数大量减少的真正原因。这些减少都仅仅是统计数据数字的减少,并不是这一时期实际人口的真实减少。这些减少与这一期间我国实际人口的变化没有关系,更不是由人口非正常死亡造成的。
  以上事实充分证明,国内外一些人把这一减少解释为是由三年困难时期“饿死三千万”造成的,是完全错误的。
  在“饿死三千万”这一说法的传播过程中,以科尔教授为代表的国外一些学者的研究、国内某课题组的专门研究,以及杨继绳、金辉、曹树基、丁抒等人的所谓研究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中杨继绳等人所谓研究的实质就是把由于各种复杂原因造成的我国(或各个地区)三年困难时期人口统计数据的减少,全部解释为是由人口非正常死亡造成的。
  我们从学术的角度对上述所有这些研究逐一进行了分析,发现这些研究都存在着重大的学术错误,因此他们的观点都是不能成立的。
  三年困难时期,我国一些地区确实出现了“营养性死亡”现象,并且在以河南省信阳专区为代表的极少数地区,这种问题还非常严重。我们利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对三年困难时期我国的“营养性死亡”人数进行了估算,估计出这一时期的“营养性死亡”人数在250万以下。
  这里所说的“营养性死亡”主要指的是营养性疾病(浮肿病等)死亡、营养性疾病合并其他疾病死亡,也包括“完全性饥饿死亡”(即“饿死”)。在上述“营养性死亡”的数字中,“饿死”(完全性饥饿死亡)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在研究中,我们专门查证了我国这一时期死亡率最高的600多个县的地方志和其他大量资料,查证的结果证实了我们的这一估算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站在今天的角度看,那三年间出现250万人“营养性死亡”,既是天灾,也是人祸,历史的教训值得深刻汲取;但是,片面地、无端地夸大非正常死亡人数,并不是严谨的学风,更无助于正确地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坚定今日的前行方向。
  (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3年8月23日,作者为江苏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http://mzd.szhgh.com/maoshidai/201311/36688.html


历次人口普查为人口提供最基本的和全面准确的数据,当然各次人口普查质量并不都很乐观。而各次普查之间的人口数据主要依据户口登记、出生登记和死亡登记来统计上报汇总等。但是这其中有相当的疏漏和误差。特别是正规人口普查和身份户籍登记制度没有建立起来之前,很多数据就是靠历史人口数据相互推算以及核实比较而得到的。

历次人口普查为人口提供最基本的和全面准确的数据,当然各次人口普查质量并不都很乐观。而各次普查之间的人口数据主要依据户口登记、出生登记和死亡登记来统计上报汇总等。但是这其中有相当的疏漏和误差。特别是正规人口普查和身份户籍登记制度没有建立起来之前,很多数据就是靠历史人口数据相互推算以及核实比较而得到的。
就是啊,非正常死亡是确实存在的,但三千万,确实是夸大了
误差太大了。
牛肚红 发表于 2015-5-4 17:36
第一张用照片,第二张图为什么不用照片?
至少当年俺单位下放回乡职工没一个死在那时候的。
真是够拼的,这样的宣传毫无力量,民间的舆论不是几篇文章可逆转的。
无论数据是多少,必须要经得住检验。
当无视逻辑的时候,只有嘴炮了。
只有嘴炮才能解释一切
国家统计局网站,某些人不敢看了。
文中杨造谣被打脸了
统计局的数据是面镜子
最反感这些讨论了。不管是饿死多少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三年灾害的确是中国最痛苦的事情。正因为教训惨痛,深刻反省,才有了现在的粮食大丰收,不会重蹈覆辙。
造谣就是可耻
xpaladinz 发表于 2015-5-4 17:58
有请楼主公布下,到底那几年饿死了多少人……为同胞默哀T^T

从误差率比较正常的数据看,说少增加了三千万是可以的。
月经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