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入太空45周年:从东方红一号到跻身先进行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0:32:26
中国进入太空45周年:从东方红一号到跻身先进行列



2015年04月23日  来源:新华网   


  虞骏用望远镜对准夜空里一颗明亮的星。不多时,一个暗淡的小亮点从那颗星星旁飞过,其运动轨迹与国外网站预报的完全一致。
  “这就是‘东方红一号’了。”这位天文爱好者在观测日记中写道。
  “真没想到过了几十年,仍可以在天空中看到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真是个奇迹。”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从此中国正式进入太空时代。

  中国高精尖航天技术是如何在贫穷、动荡的岁月中诞生的?其中很多故事鲜为人知。
  “放卫星”
  1957年,苏联、美国相继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震撼世界。1958年,中国领导人毛泽东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于是,中国科学院开始了人造卫星的规划工作。中国人要有自己卫星的决心,激发了各行各业争“放卫星”。在“大跃进”热潮的影响下,科学院的年轻人苦干三个月用手工敲打出来卫星和火箭的模型。但由于科技人员缺乏基础理论知识,一大堆问题解决不了。“工业卫星”“农业卫星”可以“吹”上天,飞往太空的卫星却无法凭嘴皮子打造。
  1958年秋,赵九章等科学家组团访问苏联,希望学习航天技术,却受到冷遇。赵九章感慨地说:中国发展人造卫星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科学家们建议,根据国情先从研制探空火箭起步,逐步发展航天技术。建议得到了中央的采纳。
  曾主管探空火箭研制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王希季回忆,研制工作非常艰苦:没有计算机,只能用手摇计算器甚至算盘计算;发动机测试室是厕所改装的;控制火箭头体分离的定时装置,是一只小台钟改装的;火箭点火装置是将手电筒的小灯泡敲碎,取出灯丝裹上硝化棉制成的;没有燃料加压设备,就用自行车打气筒将推进剂压入贮箱中……
  1960年2月19日,在上海市郊一处海滩搭建的发射场,没有电话、步话机、扩音器,发射的各个环节靠打手势和扯着嗓子喊。随着王希季的一声令下,T-7M探空火箭腾空而起,飞行了8公里。
  八九百年前就产生了喷气推进式原始火箭的中国,首次将具有现代意义的火箭发射上天。
  奇思妙想
  卫星研制暂停的那几年,中国科学家的“飞天梦”并未熄灭。1961年至1964年间,科学家们坐在中国科学院的条凳上,召开了12次星际航行座谈会。
  1964年,中国相继成功发射了第一枚弹道式导弹和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一系列进展为发展人造卫星奠定了基础,卫星计划被重新提上议事日程。
  王希季主持了运载卫星的“长征一号”火箭总体方案的论证和设计工作,他创造性地将探空火箭技术与导弹技术结合在了一起。
  卫星总体组组长何正华建议将卫星命名为“东方红一号”,并在卫星上播放《东方红》乐曲。提出这个建议时,研制者们热情很高,但中央批准后,就倍感压力。如果卫星上天后,乐曲变调或不响在当时是重大政治问题。在沉重的思想负担下,研制人员们做出技术上的探索,解决了乐音变调等一系列问题。
  迈向太空
  1970年4月24日晚,“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携带着“东方红一号”成功升空。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第五个把卫星送上天的国家,中国从此正式加入“太空俱乐部”。
  新华社向全世界宣布这一消息后,中国各地的人们敲锣打鼓,游行欢呼。夜间,还有人仰望天空,寻找这颗中国的卫星。
  “东方红一号”升空后,星上仪器工作了28天,远远超过了设计要求,为后来卫星研制提供了宝贵经验。
  一年后,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能否在太空有所作为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重要标准之一。
  45年来,中国已成功发射了200多颗卫星、10艘飞船和1个空间实验室。而“东方红一号”仍在围绕地球飞行。为这颗卫星奉献的人却已多半不在。
  在果壳网致力于科学传播的虞骏说:“很多国家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都陨落了。中国在时间上比其他国家晚,但起步非常好。希望未来中国能拥有大推力的火箭,真正走向深空。”
  至今还在天空寻找这颗星的人,还有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东方红一号”发射时恰好是他五岁生日。每当过生日时,只要观测条件合适,朱进都会拍摄它。
  今年4月21日晚,朱进再次在北京拍摄到那颗移动的小亮点。“我与这颗卫星很有感情。”
  “东方红一号”发射那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事业部部长周志成才7岁。他那时不知道自己后来会从事航天工作,并且参与研制了沿用“东方红”系列号的通信卫星。
  周志成说:“‘东方红’系列卫星为众多国内外用户提供了服务。在‘东方红四号’平台基础上,已经发射了9颗卫星,未来5年还要研制20多颗。中国已签署了12个国际合同,为尼日利亚、巴基斯坦等国家研发了卫星,并获得了很高的市场认知度。”
  他说,正研发的“东方红五号”预计2018年左右可实现首飞,其部分技术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将为“互联网+”建设提供支撑。老百姓上网速度会翻倍加快。
  曾为保证“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作出贡献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说:“45年来,我们在研制新型号卫星、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方面大步迈进,这都离不开‘两弹一星’精神,以及对于航天产品质量精益求精的态度。未来,中国航天还有很长的发展之路要走。我有信心,年轻一代航天人会攀上新高峰。”
  93岁的王希季说:“从8000米起步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已经毫不逊色地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他认为,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应低估。(记者喻菲 杨春雪)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5/04-23/7230044.shtml中国进入太空45周年:从东方红一号到跻身先进行列



2015年04月23日  来源:新华网   


  虞骏用望远镜对准夜空里一颗明亮的星。不多时,一个暗淡的小亮点从那颗星星旁飞过,其运动轨迹与国外网站预报的完全一致。
  “这就是‘东方红一号’了。”这位天文爱好者在观测日记中写道。
  “真没想到过了几十年,仍可以在天空中看到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真是个奇迹。”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从此中国正式进入太空时代。

  中国高精尖航天技术是如何在贫穷、动荡的岁月中诞生的?其中很多故事鲜为人知。
  “放卫星”
  1957年,苏联、美国相继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震撼世界。1958年,中国领导人毛泽东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于是,中国科学院开始了人造卫星的规划工作。中国人要有自己卫星的决心,激发了各行各业争“放卫星”。在“大跃进”热潮的影响下,科学院的年轻人苦干三个月用手工敲打出来卫星和火箭的模型。但由于科技人员缺乏基础理论知识,一大堆问题解决不了。“工业卫星”“农业卫星”可以“吹”上天,飞往太空的卫星却无法凭嘴皮子打造。
  1958年秋,赵九章等科学家组团访问苏联,希望学习航天技术,却受到冷遇。赵九章感慨地说:中国发展人造卫星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科学家们建议,根据国情先从研制探空火箭起步,逐步发展航天技术。建议得到了中央的采纳。
  曾主管探空火箭研制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王希季回忆,研制工作非常艰苦:没有计算机,只能用手摇计算器甚至算盘计算;发动机测试室是厕所改装的;控制火箭头体分离的定时装置,是一只小台钟改装的;火箭点火装置是将手电筒的小灯泡敲碎,取出灯丝裹上硝化棉制成的;没有燃料加压设备,就用自行车打气筒将推进剂压入贮箱中……
  1960年2月19日,在上海市郊一处海滩搭建的发射场,没有电话、步话机、扩音器,发射的各个环节靠打手势和扯着嗓子喊。随着王希季的一声令下,T-7M探空火箭腾空而起,飞行了8公里。
  八九百年前就产生了喷气推进式原始火箭的中国,首次将具有现代意义的火箭发射上天。
  奇思妙想
  卫星研制暂停的那几年,中国科学家的“飞天梦”并未熄灭。1961年至1964年间,科学家们坐在中国科学院的条凳上,召开了12次星际航行座谈会。
  1964年,中国相继成功发射了第一枚弹道式导弹和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一系列进展为发展人造卫星奠定了基础,卫星计划被重新提上议事日程。
  王希季主持了运载卫星的“长征一号”火箭总体方案的论证和设计工作,他创造性地将探空火箭技术与导弹技术结合在了一起。
  卫星总体组组长何正华建议将卫星命名为“东方红一号”,并在卫星上播放《东方红》乐曲。提出这个建议时,研制者们热情很高,但中央批准后,就倍感压力。如果卫星上天后,乐曲变调或不响在当时是重大政治问题。在沉重的思想负担下,研制人员们做出技术上的探索,解决了乐音变调等一系列问题。
  迈向太空
  1970年4月24日晚,“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携带着“东方红一号”成功升空。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第五个把卫星送上天的国家,中国从此正式加入“太空俱乐部”。
  新华社向全世界宣布这一消息后,中国各地的人们敲锣打鼓,游行欢呼。夜间,还有人仰望天空,寻找这颗中国的卫星。
  “东方红一号”升空后,星上仪器工作了28天,远远超过了设计要求,为后来卫星研制提供了宝贵经验。
  一年后,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能否在太空有所作为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重要标准之一。
  45年来,中国已成功发射了200多颗卫星、10艘飞船和1个空间实验室。而“东方红一号”仍在围绕地球飞行。为这颗卫星奉献的人却已多半不在。
  在果壳网致力于科学传播的虞骏说:“很多国家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都陨落了。中国在时间上比其他国家晚,但起步非常好。希望未来中国能拥有大推力的火箭,真正走向深空。”
  至今还在天空寻找这颗星的人,还有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东方红一号”发射时恰好是他五岁生日。每当过生日时,只要观测条件合适,朱进都会拍摄它。
  今年4月21日晚,朱进再次在北京拍摄到那颗移动的小亮点。“我与这颗卫星很有感情。”
  “东方红一号”发射那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事业部部长周志成才7岁。他那时不知道自己后来会从事航天工作,并且参与研制了沿用“东方红”系列号的通信卫星。
  周志成说:“‘东方红’系列卫星为众多国内外用户提供了服务。在‘东方红四号’平台基础上,已经发射了9颗卫星,未来5年还要研制20多颗。中国已签署了12个国际合同,为尼日利亚、巴基斯坦等国家研发了卫星,并获得了很高的市场认知度。”
  他说,正研发的“东方红五号”预计2018年左右可实现首飞,其部分技术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将为“互联网+”建设提供支撑。老百姓上网速度会翻倍加快。
  曾为保证“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作出贡献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说:“45年来,我们在研制新型号卫星、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方面大步迈进,这都离不开‘两弹一星’精神,以及对于航天产品质量精益求精的态度。未来,中国航天还有很长的发展之路要走。我有信心,年轻一代航天人会攀上新高峰。”
  93岁的王希季说:“从8000米起步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已经毫不逊色地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他认为,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应低估。(记者喻菲 杨春雪)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5/04-23/723004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