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中國美眾議院法案祭出反補貼大棒政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21:28:52
21世紀經濟報道王艷華/ 22年前﹐美國喬治城鋼鐵公司和大陸鋼鐵公司對當年捷克斯洛伐克和波蘭出口的鋼絲繩提起反補貼案﹐美國商務部以1897年美國反補貼法不適用“非市場經濟國家”為理由﹐駁回起訴。這場曠日持久的“喬治城鋼鐵案”導致美國國內一條判例的誕生﹕美國反補貼法不適用于來自“非市場經濟國家”的進口產品。

  正因為有這樣具有約束性的案例存在﹐作為貿易保護主義手段之一的“反補貼”﹐在近幾年的貿易爭端中亮相的次數屈指可數﹐遠低于“反傾銷”。然而﹐這樣的局面可能將被改變。
  美國當地時間7月27日﹐在共和黨眾議員英格利希(Phil English)的多方努力下﹐他的提案《美國貿易權利執行法案》修正案(the U.S. Trade Rights Enforcement Act)在美國眾議院以255票對168票獲得通過。
  該法案的重點為﹕美國的反補貼法將適用于包括中國在內的非市場經濟國家﹐即美國公司可以尋求對受到補貼的“非市場”經濟體的產品施加額外關稅﹔同時﹐該法案還涉及操縱貨幣和知識產權等問題。
  不過﹐美中貿易委員會中國區首席代表總裁帕特裡克‧鮑爾斯(Patric Powers)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眾議院是眾議院﹐參議院是參議院﹔也許參議院在8月份根本不會考慮這個法案。”
  利益交換
  政治的展開永遠是利益的交換。
  被稱為“美國搖籃”的賓夕法尼亞州﹐連接著美國南方和北方﹑沿海和中西部﹐是個老工業基地﹐英格利希先生就來自那裡。目前該州受全球化沖擊嚴重﹐經濟形勢並不太樂觀。在2000年的一個季度中﹐失業人口就達到了5萬人。作為該州的議員﹐英格利希為改善這種狀況而盡力。從2003年起﹐英格利希不斷提出針對中國的貿易提案。
  這份《美國貿易權利執行法案》修正案提交于7月14日﹐在眾議院的第一輪投票中﹐因未達到2/3多數而未獲通過。然而僅一天之後﹐得益于共和黨人多變的辯論規則﹐該份被共和黨人稱為“行使貿易權的有效工具”的法案在眾議院獲得通過。
  “這次法案的通過與利益集團有很大關系。”復旦大學法學院教授龔柏華分析指出﹐在美國政治中﹐利益集團的游說往往成為關鍵。
  “近幾年﹐美國的壓鑄業遭到來自全球其它地區壓鑄業的激烈競爭﹐實際上中國已經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壓鑄(metalcasting)生產商。”北美壓鑄協會(NADCA)的主席Daniel Twarog在支持該法案的簽名書上寫到。北美壓鑄協會的總部位于華盛頓﹐旗下所屬企業超過950家。
  根據眾議院小企業委員會新聞發言人朱麗葉‧萬茲科(Julia Wanzco)提供給本報記者的資料﹐除了北美壓鑄協會﹐在英格利希的這份法案上簽名支持的組織代表有﹕全美制造業協會(NAM)主席John Engler﹔鉛礦生產和回收協會(VPRA)主席John Hilbert III﹔外國產業協會(FIA)執行副總裁Charels Hegman﹔美國工業用緊固件學會(IFI)董事總經理Rob Harries。從華盛頓到俄亥俄州﹐從個人到公司到協會﹐都代表了美國生產商的利益。
  然而民主黨人卻對該法案表示異議﹐民主黨人指責共和黨人限制辯論﹐阻止了擬議中的可能會更好地解決美中貿易問題的修正案。
  根據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提供給本報記者的資料﹐民主黨領袖提到的“更好的修正案”至少包括另外三份提案﹐其中一份在美國國會編號為H.R.3306﹑名為“Fair Trade with China Act(與中國的公平貿易法案)”。該提案由民主黨議員Rangel提出﹐同樣涵蓋了反補貼﹑匯率操縱等部分。
  在共和黨人和生產商們積極推銷《美國貿易權利執行法案》修正案的同時﹐《中美洲自由貿易區協定》(CAFTA)也為該提案的通過助力。
  因關系到“美洲自由貿易區”的夢想﹐總統布什力推CAFTA﹐以消除美國與中美洲六國之間的貿易和投資壁壘﹐使美國輕易進入這些市場。“按照共和黨領袖的估算﹐要通過CAFTA至少還有20票的缺口。”龔柏華認為﹐之前明確表態不支持CAFTA的英格利希﹐將其提議的《貿易執行權法案》與CAFTA掛鉤﹐轉而表態支持﹔而作為交換﹐英格利希也為《貿易執行權法案》爭取了不少票數。
  法案通過的可能性
  民主黨人麥戈文雖然對《美國貿易權利執行法案》持否定態度﹐認為它只是象征性的。但國會新聞發言人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後﹐提供了麥戈文議員的發言稿﹐其中表明了“美國的期望”﹕“中國經濟的崛起及其與世界其它國家的貿易是21世紀最重大的事件之─﹐而布什政府和民主黨領袖們卻沒有有效的對策來應對這一切。去年中國對美國貿易的逆差是162億 美元﹐而今年這個數字將是225億美元。”
  改變貿易逆差﹑緩解美國雙赤字仍然是這些議案出臺的初衷。
  有專家認為﹐其實無論採用哪個提案﹐中國利益都有可能成為美國政治的犧牲品。不過由眾議院的提案必須在參議院獲得通過並獲得總統簽署後﹐在規定之日起才能生效。
  根據美國國會資料顯示﹐《美國貿易權利執行法案》已經于7月28日提交參議院。
  目前大多數的觀點認為﹐該法案在參議院通過的可能性不大。參議院少數黨領袖﹑內華達州民主黨人哈裡‧裡德(Harry Reid)將該法案斥為“騙局”。他說﹐該法案在參議院將前途渺茫﹐因為布什政府和參議院共和黨領袖們都曾抵制過類似的立法﹐而且沒有表示他們會推動類似法案的通過。
  參議院金融委員會主席查爾斯‧格拉斯裡?Charles Grassley?此前曾對使用反補貼措施對付非市場經濟國家的提議持保留意見。他的發言人稱﹐格拉斯裡在6月23日的金融委員會關于該議題的發言中說﹐別人還沒有說服他﹐使他認為參議院需要通過對中國和其他非市場經濟國家使用反補貼措施的法案。
  不過從法案進入參議院的那天起﹐美國的一些商業團體就開始把握進行公關工作的機會。全美制造業者聯盟(NAM)國際商務主任帕特裡曼‧米爾斯(Patricia Mears)表示﹐NAM將游說參院支持英格利西的法案。這個坐落在華盛頓賓夕法尼亞大街的組織﹐代表著全美五十個州數百萬個中小企業﹐對美國政府和國會政策的制定有著重要影響。
  反補貼﹕“面”上的殺傷力
  “我們已有25年的抗辯反傾銷的經驗與教訓﹐但在抗辯反補貼案件上還是新手﹐需要探討研究抗辯反補貼案的知識與技巧﹐善于聘用在反補貼案上有經驗的律師。”商務部前條法司司長張玉卿教授在一次研討會上積極呼吁。
  頻頻遭遇“反傾銷”調查的中國企業﹐期望歐美等經濟體和國家早日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以減少遭遇“反傾銷”調查的次數。但是有關專家已經懮心忡忡地提醒中國企業﹐小心“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一旦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被承認﹐美國的反補貼法案將適用于中國。
這次﹐美國反補貼法可能以“適用于非市場經濟國家”的面目出現﹐意味著中國企業在因“替代國價格”而煩惱不堪的時候﹐還要做好“反傾銷”和“反補貼”兩個大棒一起來的准備。

  根據烏拉圭回合談判的結果﹐《補貼與反補貼協議》規定﹐補貼是指一成員政府或任何公共機構向某些企業提供的財政資助以及對價格或收入的支持﹐以直接或間接增加其從其領土輸出某種產品或減少向其領土輸入某種產品﹐或者對其它成員的利益造成或威脅造成損害的政府性措施。
  加拿大已經對中國出口的金屬緊固件等發起過反傾銷與反補貼調查﹐其反補貼調查觸及到很多中國經濟的制度安排問題﹐如經濟特區優惠政策﹑基于出口業績的補貼﹑優惠貸款﹑國有企業採購等﹐其中很多我們已經習慣的政策﹐被冠上了“補貼”的稱謂。
  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曹新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他還不清楚此事﹐但他對美國政府可能對非市場經濟國家使用反補貼法的做法表示了強烈不滿。“經濟特區不是我們中國才特有的做法﹐我們也是學習其它國家的成功經驗。”針對在國外遭遇反傾銷最頻繁的紡織業來說﹐曹認為﹐“中國紡織業的資本構成中﹐國有成分只佔13%﹐全行業的補貼從何談起﹖”
  如果該法案正式通過成為法律﹐“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國出口行業都可能直接或間接地受到影響。”龔柏華指出﹐反補貼不同于反傾銷﹐後者可能涉及具體一個或若干個企業。如果說反傾銷是針對某個企業﹐是在“點”上的爭端﹐那麼“反補貼”是針對產業“面”上的殺傷。反補貼在涉及具體企業的同時﹐對具體的補貼措施存在的合法性都會提出挑戰。
  但也有專家認為﹐雖然在調查中﹐因為我國的特殊政策﹐中國企業較容易被扣上“補貼”的帽子﹐但要確定補貼的幅度和“反補貼稅”的輕重卻並不容易。曹新宇也表示﹐如果上述立法真的生效﹐會根據其具體細則而研究對策。21世紀經濟報道王艷華/ 22年前﹐美國喬治城鋼鐵公司和大陸鋼鐵公司對當年捷克斯洛伐克和波蘭出口的鋼絲繩提起反補貼案﹐美國商務部以1897年美國反補貼法不適用“非市場經濟國家”為理由﹐駁回起訴。這場曠日持久的“喬治城鋼鐵案”導致美國國內一條判例的誕生﹕美國反補貼法不適用于來自“非市場經濟國家”的進口產品。

  正因為有這樣具有約束性的案例存在﹐作為貿易保護主義手段之一的“反補貼”﹐在近幾年的貿易爭端中亮相的次數屈指可數﹐遠低于“反傾銷”。然而﹐這樣的局面可能將被改變。
  美國當地時間7月27日﹐在共和黨眾議員英格利希(Phil English)的多方努力下﹐他的提案《美國貿易權利執行法案》修正案(the U.S. Trade Rights Enforcement Act)在美國眾議院以255票對168票獲得通過。
  該法案的重點為﹕美國的反補貼法將適用于包括中國在內的非市場經濟國家﹐即美國公司可以尋求對受到補貼的“非市場”經濟體的產品施加額外關稅﹔同時﹐該法案還涉及操縱貨幣和知識產權等問題。
  不過﹐美中貿易委員會中國區首席代表總裁帕特裡克‧鮑爾斯(Patric Powers)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眾議院是眾議院﹐參議院是參議院﹔也許參議院在8月份根本不會考慮這個法案。”
  利益交換
  政治的展開永遠是利益的交換。
  被稱為“美國搖籃”的賓夕法尼亞州﹐連接著美國南方和北方﹑沿海和中西部﹐是個老工業基地﹐英格利希先生就來自那裡。目前該州受全球化沖擊嚴重﹐經濟形勢並不太樂觀。在2000年的一個季度中﹐失業人口就達到了5萬人。作為該州的議員﹐英格利希為改善這種狀況而盡力。從2003年起﹐英格利希不斷提出針對中國的貿易提案。
  這份《美國貿易權利執行法案》修正案提交于7月14日﹐在眾議院的第一輪投票中﹐因未達到2/3多數而未獲通過。然而僅一天之後﹐得益于共和黨人多變的辯論規則﹐該份被共和黨人稱為“行使貿易權的有效工具”的法案在眾議院獲得通過。
  “這次法案的通過與利益集團有很大關系。”復旦大學法學院教授龔柏華分析指出﹐在美國政治中﹐利益集團的游說往往成為關鍵。
  “近幾年﹐美國的壓鑄業遭到來自全球其它地區壓鑄業的激烈競爭﹐實際上中國已經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壓鑄(metalcasting)生產商。”北美壓鑄協會(NADCA)的主席Daniel Twarog在支持該法案的簽名書上寫到。北美壓鑄協會的總部位于華盛頓﹐旗下所屬企業超過950家。
  根據眾議院小企業委員會新聞發言人朱麗葉‧萬茲科(Julia Wanzco)提供給本報記者的資料﹐除了北美壓鑄協會﹐在英格利希的這份法案上簽名支持的組織代表有﹕全美制造業協會(NAM)主席John Engler﹔鉛礦生產和回收協會(VPRA)主席John Hilbert III﹔外國產業協會(FIA)執行副總裁Charels Hegman﹔美國工業用緊固件學會(IFI)董事總經理Rob Harries。從華盛頓到俄亥俄州﹐從個人到公司到協會﹐都代表了美國生產商的利益。
  然而民主黨人卻對該法案表示異議﹐民主黨人指責共和黨人限制辯論﹐阻止了擬議中的可能會更好地解決美中貿易問題的修正案。
  根據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提供給本報記者的資料﹐民主黨領袖提到的“更好的修正案”至少包括另外三份提案﹐其中一份在美國國會編號為H.R.3306﹑名為“Fair Trade with China Act(與中國的公平貿易法案)”。該提案由民主黨議員Rangel提出﹐同樣涵蓋了反補貼﹑匯率操縱等部分。
  在共和黨人和生產商們積極推銷《美國貿易權利執行法案》修正案的同時﹐《中美洲自由貿易區協定》(CAFTA)也為該提案的通過助力。
  因關系到“美洲自由貿易區”的夢想﹐總統布什力推CAFTA﹐以消除美國與中美洲六國之間的貿易和投資壁壘﹐使美國輕易進入這些市場。“按照共和黨領袖的估算﹐要通過CAFTA至少還有20票的缺口。”龔柏華認為﹐之前明確表態不支持CAFTA的英格利希﹐將其提議的《貿易執行權法案》與CAFTA掛鉤﹐轉而表態支持﹔而作為交換﹐英格利希也為《貿易執行權法案》爭取了不少票數。
  法案通過的可能性
  民主黨人麥戈文雖然對《美國貿易權利執行法案》持否定態度﹐認為它只是象征性的。但國會新聞發言人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後﹐提供了麥戈文議員的發言稿﹐其中表明了“美國的期望”﹕“中國經濟的崛起及其與世界其它國家的貿易是21世紀最重大的事件之─﹐而布什政府和民主黨領袖們卻沒有有效的對策來應對這一切。去年中國對美國貿易的逆差是162億 美元﹐而今年這個數字將是225億美元。”
  改變貿易逆差﹑緩解美國雙赤字仍然是這些議案出臺的初衷。
  有專家認為﹐其實無論採用哪個提案﹐中國利益都有可能成為美國政治的犧牲品。不過由眾議院的提案必須在參議院獲得通過並獲得總統簽署後﹐在規定之日起才能生效。
  根據美國國會資料顯示﹐《美國貿易權利執行法案》已經于7月28日提交參議院。
  目前大多數的觀點認為﹐該法案在參議院通過的可能性不大。參議院少數黨領袖﹑內華達州民主黨人哈裡‧裡德(Harry Reid)將該法案斥為“騙局”。他說﹐該法案在參議院將前途渺茫﹐因為布什政府和參議院共和黨領袖們都曾抵制過類似的立法﹐而且沒有表示他們會推動類似法案的通過。
  參議院金融委員會主席查爾斯‧格拉斯裡?Charles Grassley?此前曾對使用反補貼措施對付非市場經濟國家的提議持保留意見。他的發言人稱﹐格拉斯裡在6月23日的金融委員會關于該議題的發言中說﹐別人還沒有說服他﹐使他認為參議院需要通過對中國和其他非市場經濟國家使用反補貼措施的法案。
  不過從法案進入參議院的那天起﹐美國的一些商業團體就開始把握進行公關工作的機會。全美制造業者聯盟(NAM)國際商務主任帕特裡曼‧米爾斯(Patricia Mears)表示﹐NAM將游說參院支持英格利西的法案。這個坐落在華盛頓賓夕法尼亞大街的組織﹐代表著全美五十個州數百萬個中小企業﹐對美國政府和國會政策的制定有著重要影響。
  反補貼﹕“面”上的殺傷力
  “我們已有25年的抗辯反傾銷的經驗與教訓﹐但在抗辯反補貼案件上還是新手﹐需要探討研究抗辯反補貼案的知識與技巧﹐善于聘用在反補貼案上有經驗的律師。”商務部前條法司司長張玉卿教授在一次研討會上積極呼吁。
  頻頻遭遇“反傾銷”調查的中國企業﹐期望歐美等經濟體和國家早日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以減少遭遇“反傾銷”調查的次數。但是有關專家已經懮心忡忡地提醒中國企業﹐小心“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一旦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被承認﹐美國的反補貼法案將適用于中國。
這次﹐美國反補貼法可能以“適用于非市場經濟國家”的面目出現﹐意味著中國企業在因“替代國價格”而煩惱不堪的時候﹐還要做好“反傾銷”和“反補貼”兩個大棒一起來的准備。

  根據烏拉圭回合談判的結果﹐《補貼與反補貼協議》規定﹐補貼是指一成員政府或任何公共機構向某些企業提供的財政資助以及對價格或收入的支持﹐以直接或間接增加其從其領土輸出某種產品或減少向其領土輸入某種產品﹐或者對其它成員的利益造成或威脅造成損害的政府性措施。
  加拿大已經對中國出口的金屬緊固件等發起過反傾銷與反補貼調查﹐其反補貼調查觸及到很多中國經濟的制度安排問題﹐如經濟特區優惠政策﹑基于出口業績的補貼﹑優惠貸款﹑國有企業採購等﹐其中很多我們已經習慣的政策﹐被冠上了“補貼”的稱謂。
  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曹新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他還不清楚此事﹐但他對美國政府可能對非市場經濟國家使用反補貼法的做法表示了強烈不滿。“經濟特區不是我們中國才特有的做法﹐我們也是學習其它國家的成功經驗。”針對在國外遭遇反傾銷最頻繁的紡織業來說﹐曹認為﹐“中國紡織業的資本構成中﹐國有成分只佔13%﹐全行業的補貼從何談起﹖”
  如果該法案正式通過成為法律﹐“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國出口行業都可能直接或間接地受到影響。”龔柏華指出﹐反補貼不同于反傾銷﹐後者可能涉及具體一個或若干個企業。如果說反傾銷是針對某個企業﹐是在“點”上的爭端﹐那麼“反補貼”是針對產業“面”上的殺傷。反補貼在涉及具體企業的同時﹐對具體的補貼措施存在的合法性都會提出挑戰。
  但也有專家認為﹐雖然在調查中﹐因為我國的特殊政策﹐中國企業較容易被扣上“補貼”的帽子﹐但要確定補貼的幅度和“反補貼稅”的輕重卻並不容易。曹新宇也表示﹐如果上述立法真的生效﹐會根據其具體細則而研究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