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在新疆--老兵仍在战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6:05:05
http://news.ts.cn/content/2015-04/08/content_11178617.htm
大海对戈壁的深情—海军老兵集体转业屯垦戍边的故事

.

兵团新闻2015-04-08 10:37:09来源:兵团日报

进入论坛
.

分享到
.
.
.


    天山网讯(兵团日报记者沈元赓报道)50年,历史中的短暂一瞬,但对于步履蹒跚的老兵,却充满沧海桑田的意味。50年的轨迹,记录着一个巨变的兵团。

    2月19日,四师六十二团金边展览馆迎来了几位特殊的参观者。他们都曾有过一个共同的身份——海军战士。展览馆并不大,但是老兵们却参观了2个多小时,每看到一件与海军相关的展览品都要驻足,仿佛在回忆当时的峥嵘岁月……

    1964年3月,1100多名海军优秀官兵响应党中央、中央军委号召,奉命集体转业到兵团。1964年4月10日,时年22岁的张家兴拖家带口辗转10多天来到了东风农场(现四师六十二团)。当张家兴兴奋地跳下汽车时,负责接待他们的农场干部塞给他4个用芦苇扎起来的“把子”和一把铁锹。和所有的转业海军官兵一样,芦苇把子成了张家兴在兵团的第一个家当——“床”,而铁锹则伴随了他半生。

    50年后,张家兴和家人仍然居住在六十二团,那时用过的铁锹也一直保留了下来。不同的是,它已是展览馆中的一件陈列品。今天,六十二团楼房林立,可耕地面积是当时的数倍。昔日的荒凉不复存在,一个崭新的生机勃勃的城镇屹立在伊犁河谷谷口。

    “那时候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苦”

    当年,赴疆支边的海军转业官兵较为集中地分配到幸福农场、东风农场和高尔基农场。

    1964年的新疆是什么样子?

    战友们之间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可见当时的情形:“幸福农场不幸福,东风农场刮西风,高尔基农场不高级。”海军战士汪崇财被分配到了东风农场。在汪崇财的记忆中,初到新疆,大风刮得睁不开眼,一家人在地上挖个地窝子,覆上芦苇糊上泥巴,就算安了家。

    当地的人都说,是海军给干旱的新疆带来了水。从战士到达的第二天开始,大雨连续下了十几天。一天傍晚,劳累了一天的汪崇财和怀孕几个月的妻子早早地睡下了。黑暗中,谁都没有发现地窝子两边墙壁上已经有了渗漏的水渍。夜深了,连长开始巡夜。突然,“轰”的一声,不远处汪崇财家的地窝子垮塌了,汪崇财和怀孕的妻子被压在了里面。

    连长一声大喊,住在附近的战友们立即赶来。十几个人,用手刨开了塌下去的地窝子,所幸,地窝子中的梁柱起了作用,汪崇财夫妇并无大碍。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老兵们垦荒种田,开沟修渠,艰苦创业。“当时团场周围都是苇子湖,可耕地非常少,想要吃得饱,就得拼命开荒种地。”张家兴说道。

    苇子湖里芦苇有一人多高,在这里开荒3年才能造出一块熟地。第一年,拖拉机拉着犁,把芦苇根全部翻出来,晾晒几天,等地面干燥以后,战士们进入苇子湖,用手把翻出来的苇子一根根的捡起来,播下小麦种子等待收获。

    第二年,残存的芦苇依旧淹没了稀疏的麦苗,战士们又用镰刀把芦苇拦腰砍断,放出麦苗。第三年,芦苇没有那么茂密了,然而,土地里的盐碱渗了出来,多数地方的盐碱都结成了块,战士们再次走进地里,用手指一点一点把碱块抠出。1964年,六十二团只有3万亩耕地;10多年后,耕地面积增加到了10万多亩。

    2014年深秋,81岁的六十二团退休职工贾树海再次来到东风干渠。这条干渠直线距离20多公里,渠面宽8米,深2米,几经修缮,是六十二团耕地灌溉的重要水源。这是40多年前贾树海和战友们奋战了近5个月挖开的生命渠。

    那时的团场一穷二白,没有开挖渠道的设备。一声令下,大家铁锹翻飞,扁担、背篓、手推车来回不断将挖出的土运到别处,再将远处的大石头运至大渠。

    贾树海个头高、力气大,干起活来十分利索。当时,粮食配给和工作量都按照工分计算。有一天,贾树海一个人一顿饭吃了800工分的馍馍,担心干活的时候体力跟不上,又在兜里踹了200工分的馍馍。

    海军老兵们每天工作12个小时,一个月也休息不了一天。当年9月,战士们总共挖出了24万立方米的土,砌起了大渠,引来了潺潺清流。“那时候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苦!只想着赶在冬季封冻前将大渠挖好,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早日改变团场落后的面貌。”贾树海说。

    “我这一生,从不后悔来兵团”

    当年,1100多名海军官兵集体转业到兵团,用青春和生命践行爱国爱党爱新疆的诺言。如今,这1100名官兵中,在世的已不足200人。50年前,钟化祥被分配到五师八十二团(现八十三团)蘑菇滩地区,加入兵团序列,和广大军垦战士、支边青年一起,一手拿镐,一手拿枪,承担起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奋战在生产建设第一线,见证并参与了铁路、公路和口岸建设。

    和钟化祥一起转业的海军老兵,有海航飞行员、海港潜水员、水下焊接技工等。1972年,南疆某水库漏水,热心肠的钟化祥到处打听,找到了一起转业、曾是水下焊接技工的马雪山,顺利完成了水下焊接任务,排除了险情。后来,马雪山还在石河子大泉沟水库培养了不少技术人才,使自己的技术在新疆生了根。

    “当兵就要坚决当一个好兵,我们这156名海军战士,个个廉洁自律,兢兢业业,不断提高素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海军增光添彩。大家在退休之后,无不为光荣而平凡的过去,感到宽慰和自豪。”钟化祥说。从海军北海舰队转业的王文传被分配到了四师幸福农场(现六十三团),妻子刚过30岁就病逝了。临终前,她对王文传说:“我支撑不住了,当年你动员我离开无锡老家我不怪你,只希望你把娃娃拉扯大,别让他们像我一样受罪。”王文传既当爹又当妈,把孩子拉扯大,他并没有因为家庭的不幸而影响工作,背着孩子到田间干活,成为大家公认的“老黄牛”。

    因为工作成绩突出,农场领导3年内7次把转干推荐表塞到他手上,但王文传认为自己不够标准,转而推荐其他战友。农场领导告诉他:“你的转干推荐表就放在连队办公室。只要你签字,随时转干。”然而直至退休,王文传也没有在这张表上签字。他说:“我来新疆不是为了当干部,当一辈子农业职工我不后悔。”

    半个世纪,兵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海军转业老兵的身影长存在兵团的历史中。

    “我这一生,从不后悔来兵团。我在这里生活了50年,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早已把我们用双手建设的兵团当作第二故乡。”说起兵团发生的巨大变化,当年的海军老兵、六十三团退休老干部荆学曾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2014年5月31日,荆学曾和其他3名老兵给海军司令员吴胜利写了一封长信,汇报他们扎根新疆半个世纪所经历的风风雨雨。

    老人们在信中写道:“战友们畅谈来到兵团几十年里的风风雨雨和苦辣酸甜,大家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想起那些献完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战友们,热泪滚滚,泣不成声。”“当年海军首长为我们送行时,嘱托我们要扎根边疆、保卫边疆、造福边疆。我们写信就是想让首长知道,我们这支离大海最远的海军部队,没有辜负当年部队首长的重托,完成了任务。”荆学曾说。

    海军司令员吴胜利、政委刘晓江看到信后,指示海军机关立即与老兵取得联系,并派慰问团专程赴兵团看望慰问离开部队半个世纪的老兵。2014年8月18日,海军组织开展慰问活动,纪念海军老兵赴疆支边50周年。望着昔日意气风发的小伙子今已是满头银发,海军副政委王森泰动情地说:“你们支援边疆建设的贡献,国家不会忘记;你们屯垦戍边的功绩,人民会永远记得!”

    “扎下根,就走不了了”

    当年的荒漠上,如今长满了红柳、胡杨;当年的盐碱地、芦苇滩,已长出成片成片的庄稼;当年的地窝子原址上,耸立起一座座高楼。老兵们却总说自己没做什么,在他们的印象中,幸福活的到来仿佛发生在一夜之间。一次次弯腰,去捡去抠去挖,只是依稀的记忆片段。

    奉献青春同奉献终身、奉献子孙相比,或许真的只是片段。从六师奇台农场退休的郝小国有3个儿子,如今3个儿子都在团场工作。1971年,郝小国的二儿子出生了,当时夫妻俩工作任务重,孩子没有人照看,再加上生活困难,郝小国夫妇决定把孩子送人。

    “孩子不能送人 ,我带回老家养!”郝小国的父亲得知这一情况后,赶了十几天的路从老家来到奇台农场,一见面就否决了郝小国的想法,并接走了孩子。

    两年后,郝小国回家探亲,父亲对他说:“现在家里情况挺好的,你就留在家里吧 ,把你媳妇儿也接过来,不会少你一家的吃穿,别留在那里受苦了。”

    “不苦。”面对年迈的父亲,郝小国愧疚到无法言语 ,吐出两个字后就把头蒙到被子里痛哭。

    老父亲终究没能拧得过郝小国。郝小国不仅没留在老家,5年后把孩子也接到了兵团。

    “扎下根,就走不了了。那时候兵团缺人,我们有一个算一个,人多了才能壮大兵团。”郝小国略有愧疚,二儿子并没有找到称心的工作。

    在1100多名转业的海军老兵中,有400多人祖孙三代扎根边疆。

    从五师八十三团退休的宋风晋有两儿两女,一个儿子在地方环保局工作,另一个在企业上班,两个女儿都在医院工作。提起在内地上大学的孙子、孙女,宋风晋脸上写满了幸福。对孙子辈疼爱归疼爱,可在严格要求上一点儿不含糊。每次通电话,老宋都要叮嘱孙子、孙女:“毕业后一定要回新疆工作,咱家第三代还要继承兵团的事业!”

    从四师六十二团退休的杨兆真也是如此。他的孙子从西南石油大学毕业后想留在内地工作,杨兆真不顾全家人的反对,坚持让孙子回团场工作。杨兆真说,稳定新疆的力量强大了,那些坏分子就不敢再闹事。荆学增的儿子在部队表现优异,被列为提干对象。他征求父亲意见,荆学增说,部队优秀人才多,新疆缺人才,动员儿子退伍回团场当了一名普通职工。

    许多老兵们都说,半个世纪了,他们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也哭过,但擦干眼泪后还是义无反顾地留下了,一留就是一辈子、三代人,这是他们的责任,也是他们的担当。……

    光阴记载了无尽的故事。如今,老兵们平时在家里读报纸、看电视,更愿意关注兵团的新闻和海军的新闻——看到航母交接入列,他们激动、兴奋,夜不能寐;看到兵团职工群众的美满生活,他们发自内心地赞叹。

    2014年5月10日,四师六十三团的海军战士迎来了第四次战友聚会。他们中间最大的已经82岁了,最小的也70多岁了。聚会时,老兵们唱起了《人民海军向前进》。唱着唱着,许多人流泪了。离别时,老兵们红着眼睛,相互拥抱,反复道着珍重——每次聚会,人都越来越少,这有可能是最后一次聚会。老兵苗春仁说,他想要一套崭新的水兵服,等自己去世的时候带走做个伴。当年9月,海军政治部为苗春仁寄来了一套水兵服,他的愿望实现了。
http://news.ts.cn/content/2015-0 ... 7_all.htm#content_1

向老兵们敬礼!http://news.ts.cn/content/2015-04/08/content_11178617.htm
大海对戈壁的深情—海军老兵集体转业屯垦戍边的故事

.

兵团新闻2015-04-08 10:37:09来源:兵团日报

进入论坛
.

分享到
.
.
.


    天山网讯(兵团日报记者沈元赓报道)50年,历史中的短暂一瞬,但对于步履蹒跚的老兵,却充满沧海桑田的意味。50年的轨迹,记录着一个巨变的兵团。

    2月19日,四师六十二团金边展览馆迎来了几位特殊的参观者。他们都曾有过一个共同的身份——海军战士。展览馆并不大,但是老兵们却参观了2个多小时,每看到一件与海军相关的展览品都要驻足,仿佛在回忆当时的峥嵘岁月……

    1964年3月,1100多名海军优秀官兵响应党中央、中央军委号召,奉命集体转业到兵团。1964年4月10日,时年22岁的张家兴拖家带口辗转10多天来到了东风农场(现四师六十二团)。当张家兴兴奋地跳下汽车时,负责接待他们的农场干部塞给他4个用芦苇扎起来的“把子”和一把铁锹。和所有的转业海军官兵一样,芦苇把子成了张家兴在兵团的第一个家当——“床”,而铁锹则伴随了他半生。

    50年后,张家兴和家人仍然居住在六十二团,那时用过的铁锹也一直保留了下来。不同的是,它已是展览馆中的一件陈列品。今天,六十二团楼房林立,可耕地面积是当时的数倍。昔日的荒凉不复存在,一个崭新的生机勃勃的城镇屹立在伊犁河谷谷口。

    “那时候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苦”

    当年,赴疆支边的海军转业官兵较为集中地分配到幸福农场、东风农场和高尔基农场。

    1964年的新疆是什么样子?

    战友们之间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可见当时的情形:“幸福农场不幸福,东风农场刮西风,高尔基农场不高级。”海军战士汪崇财被分配到了东风农场。在汪崇财的记忆中,初到新疆,大风刮得睁不开眼,一家人在地上挖个地窝子,覆上芦苇糊上泥巴,就算安了家。

    当地的人都说,是海军给干旱的新疆带来了水。从战士到达的第二天开始,大雨连续下了十几天。一天傍晚,劳累了一天的汪崇财和怀孕几个月的妻子早早地睡下了。黑暗中,谁都没有发现地窝子两边墙壁上已经有了渗漏的水渍。夜深了,连长开始巡夜。突然,“轰”的一声,不远处汪崇财家的地窝子垮塌了,汪崇财和怀孕的妻子被压在了里面。

    连长一声大喊,住在附近的战友们立即赶来。十几个人,用手刨开了塌下去的地窝子,所幸,地窝子中的梁柱起了作用,汪崇财夫妇并无大碍。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老兵们垦荒种田,开沟修渠,艰苦创业。“当时团场周围都是苇子湖,可耕地非常少,想要吃得饱,就得拼命开荒种地。”张家兴说道。

    苇子湖里芦苇有一人多高,在这里开荒3年才能造出一块熟地。第一年,拖拉机拉着犁,把芦苇根全部翻出来,晾晒几天,等地面干燥以后,战士们进入苇子湖,用手把翻出来的苇子一根根的捡起来,播下小麦种子等待收获。

    第二年,残存的芦苇依旧淹没了稀疏的麦苗,战士们又用镰刀把芦苇拦腰砍断,放出麦苗。第三年,芦苇没有那么茂密了,然而,土地里的盐碱渗了出来,多数地方的盐碱都结成了块,战士们再次走进地里,用手指一点一点把碱块抠出。1964年,六十二团只有3万亩耕地;10多年后,耕地面积增加到了10万多亩。

    2014年深秋,81岁的六十二团退休职工贾树海再次来到东风干渠。这条干渠直线距离20多公里,渠面宽8米,深2米,几经修缮,是六十二团耕地灌溉的重要水源。这是40多年前贾树海和战友们奋战了近5个月挖开的生命渠。

    那时的团场一穷二白,没有开挖渠道的设备。一声令下,大家铁锹翻飞,扁担、背篓、手推车来回不断将挖出的土运到别处,再将远处的大石头运至大渠。

    贾树海个头高、力气大,干起活来十分利索。当时,粮食配给和工作量都按照工分计算。有一天,贾树海一个人一顿饭吃了800工分的馍馍,担心干活的时候体力跟不上,又在兜里踹了200工分的馍馍。

    海军老兵们每天工作12个小时,一个月也休息不了一天。当年9月,战士们总共挖出了24万立方米的土,砌起了大渠,引来了潺潺清流。“那时候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苦!只想着赶在冬季封冻前将大渠挖好,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早日改变团场落后的面貌。”贾树海说。

    “我这一生,从不后悔来兵团”

    当年,1100多名海军官兵集体转业到兵团,用青春和生命践行爱国爱党爱新疆的诺言。如今,这1100名官兵中,在世的已不足200人。50年前,钟化祥被分配到五师八十二团(现八十三团)蘑菇滩地区,加入兵团序列,和广大军垦战士、支边青年一起,一手拿镐,一手拿枪,承担起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奋战在生产建设第一线,见证并参与了铁路、公路和口岸建设。

    和钟化祥一起转业的海军老兵,有海航飞行员、海港潜水员、水下焊接技工等。1972年,南疆某水库漏水,热心肠的钟化祥到处打听,找到了一起转业、曾是水下焊接技工的马雪山,顺利完成了水下焊接任务,排除了险情。后来,马雪山还在石河子大泉沟水库培养了不少技术人才,使自己的技术在新疆生了根。

    “当兵就要坚决当一个好兵,我们这156名海军战士,个个廉洁自律,兢兢业业,不断提高素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海军增光添彩。大家在退休之后,无不为光荣而平凡的过去,感到宽慰和自豪。”钟化祥说。从海军北海舰队转业的王文传被分配到了四师幸福农场(现六十三团),妻子刚过30岁就病逝了。临终前,她对王文传说:“我支撑不住了,当年你动员我离开无锡老家我不怪你,只希望你把娃娃拉扯大,别让他们像我一样受罪。”王文传既当爹又当妈,把孩子拉扯大,他并没有因为家庭的不幸而影响工作,背着孩子到田间干活,成为大家公认的“老黄牛”。

    因为工作成绩突出,农场领导3年内7次把转干推荐表塞到他手上,但王文传认为自己不够标准,转而推荐其他战友。农场领导告诉他:“你的转干推荐表就放在连队办公室。只要你签字,随时转干。”然而直至退休,王文传也没有在这张表上签字。他说:“我来新疆不是为了当干部,当一辈子农业职工我不后悔。”

    半个世纪,兵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海军转业老兵的身影长存在兵团的历史中。

    “我这一生,从不后悔来兵团。我在这里生活了50年,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早已把我们用双手建设的兵团当作第二故乡。”说起兵团发生的巨大变化,当年的海军老兵、六十三团退休老干部荆学曾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2014年5月31日,荆学曾和其他3名老兵给海军司令员吴胜利写了一封长信,汇报他们扎根新疆半个世纪所经历的风风雨雨。

    老人们在信中写道:“战友们畅谈来到兵团几十年里的风风雨雨和苦辣酸甜,大家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想起那些献完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战友们,热泪滚滚,泣不成声。”“当年海军首长为我们送行时,嘱托我们要扎根边疆、保卫边疆、造福边疆。我们写信就是想让首长知道,我们这支离大海最远的海军部队,没有辜负当年部队首长的重托,完成了任务。”荆学曾说。

    海军司令员吴胜利、政委刘晓江看到信后,指示海军机关立即与老兵取得联系,并派慰问团专程赴兵团看望慰问离开部队半个世纪的老兵。2014年8月18日,海军组织开展慰问活动,纪念海军老兵赴疆支边50周年。望着昔日意气风发的小伙子今已是满头银发,海军副政委王森泰动情地说:“你们支援边疆建设的贡献,国家不会忘记;你们屯垦戍边的功绩,人民会永远记得!”

    “扎下根,就走不了了”

    当年的荒漠上,如今长满了红柳、胡杨;当年的盐碱地、芦苇滩,已长出成片成片的庄稼;当年的地窝子原址上,耸立起一座座高楼。老兵们却总说自己没做什么,在他们的印象中,幸福活的到来仿佛发生在一夜之间。一次次弯腰,去捡去抠去挖,只是依稀的记忆片段。

    奉献青春同奉献终身、奉献子孙相比,或许真的只是片段。从六师奇台农场退休的郝小国有3个儿子,如今3个儿子都在团场工作。1971年,郝小国的二儿子出生了,当时夫妻俩工作任务重,孩子没有人照看,再加上生活困难,郝小国夫妇决定把孩子送人。

    “孩子不能送人 ,我带回老家养!”郝小国的父亲得知这一情况后,赶了十几天的路从老家来到奇台农场,一见面就否决了郝小国的想法,并接走了孩子。

    两年后,郝小国回家探亲,父亲对他说:“现在家里情况挺好的,你就留在家里吧 ,把你媳妇儿也接过来,不会少你一家的吃穿,别留在那里受苦了。”

    “不苦。”面对年迈的父亲,郝小国愧疚到无法言语 ,吐出两个字后就把头蒙到被子里痛哭。

    老父亲终究没能拧得过郝小国。郝小国不仅没留在老家,5年后把孩子也接到了兵团。

    “扎下根,就走不了了。那时候兵团缺人,我们有一个算一个,人多了才能壮大兵团。”郝小国略有愧疚,二儿子并没有找到称心的工作。

    在1100多名转业的海军老兵中,有400多人祖孙三代扎根边疆。

    从五师八十三团退休的宋风晋有两儿两女,一个儿子在地方环保局工作,另一个在企业上班,两个女儿都在医院工作。提起在内地上大学的孙子、孙女,宋风晋脸上写满了幸福。对孙子辈疼爱归疼爱,可在严格要求上一点儿不含糊。每次通电话,老宋都要叮嘱孙子、孙女:“毕业后一定要回新疆工作,咱家第三代还要继承兵团的事业!”

    从四师六十二团退休的杨兆真也是如此。他的孙子从西南石油大学毕业后想留在内地工作,杨兆真不顾全家人的反对,坚持让孙子回团场工作。杨兆真说,稳定新疆的力量强大了,那些坏分子就不敢再闹事。荆学增的儿子在部队表现优异,被列为提干对象。他征求父亲意见,荆学增说,部队优秀人才多,新疆缺人才,动员儿子退伍回团场当了一名普通职工。

    许多老兵们都说,半个世纪了,他们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也哭过,但擦干眼泪后还是义无反顾地留下了,一留就是一辈子、三代人,这是他们的责任,也是他们的担当。……

    光阴记载了无尽的故事。如今,老兵们平时在家里读报纸、看电视,更愿意关注兵团的新闻和海军的新闻——看到航母交接入列,他们激动、兴奋,夜不能寐;看到兵团职工群众的美满生活,他们发自内心地赞叹。

    2014年5月10日,四师六十三团的海军战士迎来了第四次战友聚会。他们中间最大的已经82岁了,最小的也70多岁了。聚会时,老兵们唱起了《人民海军向前进》。唱着唱着,许多人流泪了。离别时,老兵们红着眼睛,相互拥抱,反复道着珍重——每次聚会,人都越来越少,这有可能是最后一次聚会。老兵苗春仁说,他想要一套崭新的水兵服,等自己去世的时候带走做个伴。当年9月,海军政治部为苗春仁寄来了一套水兵服,他的愿望实现了。
http://news.ts.cn/content/2015-0 ... 7_all.htm#content_1

向老兵们敬礼!
人民子弟兵无上光荣!他们是共和国的缔造者和建设者!
他不后悔,很好~
希望他留下的后代们也不后悔。
他们是英雄,向英雄致敬
兵团是一个伟大的壮举,几十年了无数的农庄,无数的城市崛起在荒漠,先辈们那种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的壮举永远让我感动。
看看人民子弟兵的待遇,再看看吃党的饭,砸党的锅的小丑们混的人模狗样,富的流油的样子。

来自:关于超级大本营
风沙好大!
像先辈们致敬
向老前辈,致敬!
老兵不死,只是渐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