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富顾雏军被捕.经济学家也挨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2:01:24
● 韩咏红(北京特派员)
  曾经被视做明星企业家的中国巨富顾雏军上个月底被捕了。顾雏军以涉嫌经济犯罪而出事,他的倒台,却引发了一场社会对经济学家的集体批评,以及对经济学家“道德良知”的一片质疑。连素来深受社会敬重的名家如张维迎、吴敬琏也受到了波及。
  社会对经济学家的不信任,社会集体浮躁,以及关于专家社会角色的提问,再次浮现。
  连日来,媒体和网络上对经济学家的批评声音不绝。《当初力挺顾雏军的经济学家今何在?》、《多少经济学家失语科龙》、《顾雏军的‘落马’和经济学家的‘忽悠’(编按:俗语,指行骗)》……这类义愤填膺的标题,频频见于报章。
  多数经济学家选择不回应、不接受采访来应对“声讨”。结果,批评声势越发激烈。 
  经济学家们和顾雏军案件产生关联,事情可从去年说起。
  去年8月,香港中文大学财务学系讲座教授、北京长江商学院教授郎咸平在复旦大学发表题为《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的演讲。郎咸平通过他的研究分析,指顾雏军通过不法手段,在国有企业产权转制的时候瓜分和侵吞国有资产。
  所谓“国退民进”是中国政府推动“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的一个做法,即将绩效不佳的国有企业转为民营企业,希望借此提高企业效率。
  顾雏军受郎咸平质疑的其中一点,是顾在几年时间里仅仅用了9亿元(人民币,下同,约1.8亿新元)的资金,通过收购,即换回资产总值共计136亿元的企业。
  郎咸平提出,顾雏军收购国有企业的一个主要方法是:收购当年,大量拔高各项费用,造成上市公司巨亏。其后,又在财务报表上做手脚,造成收购企业短期内转亏为盈的假象。
  因为郎咸平的结论只是基于公开资料的假设,而无法求证,因此去年底中国掀起一场“郎顾之争”,顾雏军最终以个人名义起诉郎咸平“诽谤”。
  在这场论争中,曾有经济学家举办研讨会,提出顾雏军的做法“符合中国企业的改革路径”,结果被认为是“拥顾派”。当顾雏军被审计署调查,在香港遭起诉,当他名下的科龙电器被发现去年第四季突然亏损2.79亿元时,这些经济学家被指负有“推波助澜”的责任。
  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受本报访问时说,外界对经济学家的批评不见得理性公允,整个事件间中或有媒体炒做的成分。
  她指出,经济学家支持“国退民进”和支持顾雏军是两回事。有的媒体将两者混淆为一,简单地将学者划入阵营。
  也有经济学界的人士私下表示,经济学家为自己冠上“社会良心”的花环和桂冠,这些花环桂冠都可能转变成束缚与枷锁。
  学者们究竟应该在书斋里钻研学问,还是应该站出来为社会的发展方向“指点迷津”?学者是否要为现实问题开药方?有一种看法是,学者最不适合这样做。
  此外,专家以学问博取社会名声,与企业挂钩牟取个人利益,也是导致社会对经济学家失去信心的原因。
  受访者也提出,不完整的社会制度与监督制度,经常要求中国学者们扮演各种“医生”的角色。许多官方应该扮演的职能,现在推到了舆论和专家身上。只不过,当学者的预测被否定时,在日益浮躁的社会里,他们被社会群起而攻之是很有可能的一种结果。● 韩咏红(北京特派员)
  曾经被视做明星企业家的中国巨富顾雏军上个月底被捕了。顾雏军以涉嫌经济犯罪而出事,他的倒台,却引发了一场社会对经济学家的集体批评,以及对经济学家“道德良知”的一片质疑。连素来深受社会敬重的名家如张维迎、吴敬琏也受到了波及。
  社会对经济学家的不信任,社会集体浮躁,以及关于专家社会角色的提问,再次浮现。
  连日来,媒体和网络上对经济学家的批评声音不绝。《当初力挺顾雏军的经济学家今何在?》、《多少经济学家失语科龙》、《顾雏军的‘落马’和经济学家的‘忽悠’(编按:俗语,指行骗)》……这类义愤填膺的标题,频频见于报章。
  多数经济学家选择不回应、不接受采访来应对“声讨”。结果,批评声势越发激烈。 
  经济学家们和顾雏军案件产生关联,事情可从去年说起。
  去年8月,香港中文大学财务学系讲座教授、北京长江商学院教授郎咸平在复旦大学发表题为《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的演讲。郎咸平通过他的研究分析,指顾雏军通过不法手段,在国有企业产权转制的时候瓜分和侵吞国有资产。
  所谓“国退民进”是中国政府推动“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的一个做法,即将绩效不佳的国有企业转为民营企业,希望借此提高企业效率。
  顾雏军受郎咸平质疑的其中一点,是顾在几年时间里仅仅用了9亿元(人民币,下同,约1.8亿新元)的资金,通过收购,即换回资产总值共计136亿元的企业。
  郎咸平提出,顾雏军收购国有企业的一个主要方法是:收购当年,大量拔高各项费用,造成上市公司巨亏。其后,又在财务报表上做手脚,造成收购企业短期内转亏为盈的假象。
  因为郎咸平的结论只是基于公开资料的假设,而无法求证,因此去年底中国掀起一场“郎顾之争”,顾雏军最终以个人名义起诉郎咸平“诽谤”。
  在这场论争中,曾有经济学家举办研讨会,提出顾雏军的做法“符合中国企业的改革路径”,结果被认为是“拥顾派”。当顾雏军被审计署调查,在香港遭起诉,当他名下的科龙电器被发现去年第四季突然亏损2.79亿元时,这些经济学家被指负有“推波助澜”的责任。
  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受本报访问时说,外界对经济学家的批评不见得理性公允,整个事件间中或有媒体炒做的成分。
  她指出,经济学家支持“国退民进”和支持顾雏军是两回事。有的媒体将两者混淆为一,简单地将学者划入阵营。
  也有经济学界的人士私下表示,经济学家为自己冠上“社会良心”的花环和桂冠,这些花环桂冠都可能转变成束缚与枷锁。
  学者们究竟应该在书斋里钻研学问,还是应该站出来为社会的发展方向“指点迷津”?学者是否要为现实问题开药方?有一种看法是,学者最不适合这样做。
  此外,专家以学问博取社会名声,与企业挂钩牟取个人利益,也是导致社会对经济学家失去信心的原因。
  受访者也提出,不完整的社会制度与监督制度,经常要求中国学者们扮演各种“医生”的角色。许多官方应该扮演的职能,现在推到了舆论和专家身上。只不过,当学者的预测被否定时,在日益浮躁的社会里,他们被社会群起而攻之是很有可能的一种结果。
一丘之貉
我觉得专家如果是从学术角度出发无论对错均与专家无关,如果是从个人私利出发应该永远不得当专家,并追究其责任。
[B]以下是引用[I]lins1919[/I]在2005-8-9 22:49:00的发言:[/B][BR]一丘之貉
这个问题上经济学家也分支持和反对两派的,不要所有经济学家都一网打尽!
经济学家又一次集体失语????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
[B]以下是引用[I]南沙群岛[/I]在2005-8-9 23:05:00的发言:[/B][BR]我觉得专家如果是从学术角度出发无论对错均与专家无关,如果是从个人私利出发应该永远不得当专家,并追究其责任。


这样的话,恐怕对学术自由不利。
如此一来,镇压异见者又多一种手段。
至于言论如何,通过辩论、对话,大家都会看清楚的。
[B]以下是引用[I]blest_bf[/I]在2005-8-11 2:17:00的发言:[/B][BR]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

这帮经济学家已经变成盗取国有资产的黑心资本家的打手,对于昧良心的骗取人民血汗钱的人,永远只能打倒,再狠狠的踩上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