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一格降人才:27岁美女成浙大教授博导,关键是材料类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5:37:47
27岁女生成浙大教授博导


  近日,陆盈盈学妹的档案在各校友微信群朋友圈疯转。本科毕业才五年的她,已入选第十一批“千人计划”青年人才名单,并将于今年8月份到浙大全职任教。88年的教授、博导,恐怕在中国也是最年轻的之一了。

27岁的陆盈盈已是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并将回到母校浙大全职任教。

  2月11日,千人计划网公示了第十一批“千人计划”青年人才名单,从去年8月申报工作开始至今,经过三层筛选,最终这份名单中的667人通过了评审。

  在这批引进的“海归”青年才俊中,共有41名“85后”,而其中最年轻的陆盈盈则更是出生于1988年11月30日,堪称“学霸”。

  中央2008年12月决定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该计划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用5到10年时间,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中央企业和金融机构、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等,有重点的引进并支持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

  千人计划网称,截至2014年5月底,“千人计划”已分十批引进4180余名海外高层次人才。

  5年前,陆盈盈才本科毕业。5年后,年仅27岁的她已是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并将回到母校浙大全职任教。

  据浙江大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网站“客座教授”栏目内陆盈盈简历:2010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14年6月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在康奈尔大学和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从事能源材料领域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年入选“青年千人计划”,将于2015年8月全职回浙江大学工作。

  该简历显示,陆盈盈的代表性论文主要发表在《自然化学》(Nature Materials)、《材料化学》(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等国外材料化学领域知名专业期刊上。

  此次“千人计划”青年人才名单公示后,如此年轻又拥有如此丰厚成绩的陆盈盈引起舆论关

  杭州浙大校友会官方微信也在2月25日称:“陆盈盈学妹的档案在各校友微信群朋友圈疯转……88年的教授、博导,恐怕在中国也是最年轻的之一了。”

  关于年龄问题,《中国组织人事报》去年7月30日刊登了“千人计划”青年项目政策图解,其中第一则申请条件便是“属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领域,年龄不超过40周岁”。此次公示的667人名单相对这个标准更显年轻化,年龄结构中人数比例最高的是1975—1985年龄段,而全体的平均年龄约为34周岁。

  上述图解中的申请条件最后还提到了一项特例:博士在读期间已取得突出研究成果的应届毕业生,或其他有突出成绩的,可以破格引进。

  其实,早在2009年,就有一位海归“学霸”曾被媒体报道。

  《重庆日报》当年12月4日报道,时年29岁的施鹏鹏在《2009年度重庆市海外留学回国人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拟批准人员公示》上因“个人成果突出”被排在第一位。5月8日,西南政法大学同意施鹏鹏的教授职务任职资格,并于当月26日公布了相关通知,“ 80后教授横空出世”。

  《法制日报》在报道《教授今年29》中详细介绍了施鹏鹏的光辉成绩:29岁成法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掌握5门外国语言;拿到国内外两所名校的博士学位;获法国外交部“艾菲尔奖学金”;出版专著1部、译著3部;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篇,部分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不过,恐怕中国“最年轻”教授的称呼目前仍然归于另一位“鲜肉”级“学霸”——刘路。

  2010年,当时还在就读中南大学大三的刘路破解了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震惊国际数学逻辑界。两年后,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宣布,破格聘任时年22岁的刘路为中南大学正教授级研究员,并提供100万元奖金。张尧学在2012年3月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你能说年龄小就不能算大师吗?这与年龄无关。刘路解决了世界数学难题,得到了世界公认,其研究水准已超过一些美国教授的水平。这足以说明:在数理逻辑这一领域,年仅22岁的刘路已跻身国际一流研究者行列,从某种程度上讲,已可称得上是该领域的大师。”

http://society.huanqiu.com/article/2015-02/5755311.html27岁女生成浙大教授博导


  近日,陆盈盈学妹的档案在各校友微信群朋友圈疯转。本科毕业才五年的她,已入选第十一批“千人计划”青年人才名单,并将于今年8月份到浙大全职任教。88年的教授、博导,恐怕在中国也是最年轻的之一了。

27岁的陆盈盈已是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并将回到母校浙大全职任教。

  2月11日,千人计划网公示了第十一批“千人计划”青年人才名单,从去年8月申报工作开始至今,经过三层筛选,最终这份名单中的667人通过了评审。

  在这批引进的“海归”青年才俊中,共有41名“85后”,而其中最年轻的陆盈盈则更是出生于1988年11月30日,堪称“学霸”。

  中央2008年12月决定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该计划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用5到10年时间,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中央企业和金融机构、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等,有重点的引进并支持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

  千人计划网称,截至2014年5月底,“千人计划”已分十批引进4180余名海外高层次人才。

  5年前,陆盈盈才本科毕业。5年后,年仅27岁的她已是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并将回到母校浙大全职任教。

  据浙江大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网站“客座教授”栏目内陆盈盈简历:2010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14年6月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在康奈尔大学和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从事能源材料领域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年入选“青年千人计划”,将于2015年8月全职回浙江大学工作。

  该简历显示,陆盈盈的代表性论文主要发表在《自然化学》(Nature Materials)、《材料化学》(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等国外材料化学领域知名专业期刊上。

  此次“千人计划”青年人才名单公示后,如此年轻又拥有如此丰厚成绩的陆盈盈引起舆论关

  杭州浙大校友会官方微信也在2月25日称:“陆盈盈学妹的档案在各校友微信群朋友圈疯转……88年的教授、博导,恐怕在中国也是最年轻的之一了。”

  关于年龄问题,《中国组织人事报》去年7月30日刊登了“千人计划”青年项目政策图解,其中第一则申请条件便是“属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领域,年龄不超过40周岁”。此次公示的667人名单相对这个标准更显年轻化,年龄结构中人数比例最高的是1975—1985年龄段,而全体的平均年龄约为34周岁。

  上述图解中的申请条件最后还提到了一项特例:博士在读期间已取得突出研究成果的应届毕业生,或其他有突出成绩的,可以破格引进。

  其实,早在2009年,就有一位海归“学霸”曾被媒体报道。

  《重庆日报》当年12月4日报道,时年29岁的施鹏鹏在《2009年度重庆市海外留学回国人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拟批准人员公示》上因“个人成果突出”被排在第一位。5月8日,西南政法大学同意施鹏鹏的教授职务任职资格,并于当月26日公布了相关通知,“ 80后教授横空出世”。

  《法制日报》在报道《教授今年29》中详细介绍了施鹏鹏的光辉成绩:29岁成法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掌握5门外国语言;拿到国内外两所名校的博士学位;获法国外交部“艾菲尔奖学金”;出版专著1部、译著3部;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篇,部分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不过,恐怕中国“最年轻”教授的称呼目前仍然归于另一位“鲜肉”级“学霸”——刘路。

  2010年,当时还在就读中南大学大三的刘路破解了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震惊国际数学逻辑界。两年后,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宣布,破格聘任时年22岁的刘路为中南大学正教授级研究员,并提供100万元奖金。张尧学在2012年3月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你能说年龄小就不能算大师吗?这与年龄无关。刘路解决了世界数学难题,得到了世界公认,其研究水准已超过一些美国教授的水平。这足以说明:在数理逻辑这一领域,年仅22岁的刘路已跻身国际一流研究者行列,从某种程度上讲,已可称得上是该领域的大师。”

http://society.huanqiu.com/article/2015-02/5755311.html
真实各美女,还是学霸,哇卡
每天不吃不喝不睡,能研究多少东西,27岁?
这位似乎没有什么研究成果吧
学霸哇,厉害,厉害,赞一个
这个刘路读研究生不,读博士不?谁能当他的导师?
传说中的天才?
感觉不是很靠谱,我老板34岁,大四那会刚见到他时就感觉很年轻了。
我爱人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也有13篇了,不值得吹,这种人是厉害,但是不应该神话,也别捧杀,就是一个把握了机遇的普通人。
浙江大学修改“27岁博导”陆盈盈简历 不是教授而是特聘研究员
发表时间:2015-02-26 11:36:25
另外,该实验室也在官方发布了致歉声明。声明称,“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陆盈盈博士被浙江大学聘为特聘研究员,具有博士生招生资格。之前的网页内容有误,致歉。
我爱人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也有13篇了,不值得吹,这种人是厉害,但是不应该神话,也别捧杀,就是一个把握了 ...
你老婆厉害啊
李楠01 发表于 2015-2-26 13:04
这个刘路读研究生不,读博士不?谁能当他的导师?
简历看来是从本科直接跳了博士……
导师看来是美国的谁谁谁……
我有知识我自豪 发表于 2015-2-26 13:23
你老婆厉害啊
不厉害,这种人太多了。在国外搞研究的,在核心刊物上发个文章跟玩似的。不要过分的神话所谓的外国技术,外国刊物,其实也就是那样,你在圈子里面看,一大堆一大堆的翔。更何况这篇文章里面说的15篇,都未必是第一作者,如果全是第一作者那也太牛叉了,有谁能几个月就搞一个课题的,还要写文章。所以我的感觉是这个人很有潜力,资质不错,不过离一流水平甚至顶尖水平还差得远,路还长着呢。
學渣不明白學霸的世界啊
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毕业的材料狗,看着觉得又是一个造神神话...没有几十年的积累,谈个P啊...
一般青年千人计划都要国外名校的博士+国外一流地方的三年博士后,这个年限不到是破格的?
真牛逼的人就不会公开了,人家是有密级的
简历看来是从本科直接跳了博士……
导师看来是美国的谁谁谁……
哦,谢谢你的解惑。
27岁,世界观还不成熟的年纪哦
千人计划十年以后看成果,貌似刚好赶上国家转型期
无小咸 发表于 2015-2-26 13:37
27岁,世界观还不成熟的年纪哦
……对科学家要求世界观……
她有什么成果?
……对科学家要求世界观……
钱学森曾经表示,他取得这么高的科研成果主要是因为学习了毛泽东思想。你说世界观重要不?
akula12345 发表于 2015-2-26 13:50
钱学森曾经表示,他取得这么高的科研成果主要是因为学习了毛泽东思想。你说世界观重要不?
呵呵,钱老在美国学的毛泽东思想啊?
那个年代谁不背两句语录?
最后一堂语文课 发表于 2015-2-26 13:43
……对科学家要求世界观……
爱因斯坦26岁创立狭义相对论,34岁当教授
GNAuGuY 发表于 2015-2-26 13:18
浙江大学修改“27岁博导”陆盈盈简历 不是教授而是特聘研究员
发表时间:2015-02-26 11:36:25
研究员跟教授平级,具备招收博士生资格也就是博导的意思了。这个也就是回国走个手续,很快就是名正言顺的教授、博导了。


中国的教授职称评的太水分了 一味的看发表论文的指标
在国外混的 研究方向又是容易出文章的 这样的人很容易评上教授 可真正的学术大师是靠学术积累和沉淀 不是发个几十篇文章就行的
我一个师弟三年发了10篇文章 其中就两三篇有点创新性 其他都是1篇拆个3篇来发表的
做学术的还是要沉下心来做 不要只图名利

中国的教授职称评的太水分了 一味的看发表论文的指标
在国外混的 研究方向又是容易出文章的 这样的人很容易评上教授 可真正的学术大师是靠学术积累和沉淀 不是发个几十篇文章就行的
我一个师弟三年发了10篇文章 其中就两三篇有点创新性 其他都是1篇拆个3篇来发表的
做学术的还是要沉下心来做 不要只图名利
研究员跟教授平级,具备招收博士生资格也就是博导的意思了。这个也就是回国走个手续,很快就是名正言顺的 ...
研究员似乎是跟副教授平级吧,我老婆同学的老公就是一研究员,副教授和教授之间的这道坎还挺大的。
中国的教授职称评的太水分了 一味的看发表论文的指标
在国外混的 研究方向又是容易出文章的 这样的人很容 ...
如果都是一作的话,三年十篇核心刊物也足够傲娇一下了
我爱人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也有13篇了,不值得吹,这种人是厉害,但是不应该神话,也别捧杀,就是一个把握了 ...
核心其实也没啥  就是sci也没啥  关键是思路  有思路  有经费  有干劲  才能真正干点事  其实不在乎年龄  关键是得有点创新  有点突破  本人核心都二十多篇了  但是说到科研  真心惭愧  低水平重复  或者原地踏步
xiaozhuzai007 发表于 2015-2-26 14:25
研究员似乎是跟副教授平级吧,我老婆同学的老公就是一研究员,副教授和教授之间的这道坎还挺大的。
中科院系统的研究员肯定是正高职称,跟教授平级,而且也分成一到四级,跟一到四级教授对应。
浙大的俺不是特别清楚,不过一般都是正高。
不错不错,能力拔尖运气极佳,不知楼上酸人家的什么情况,是不如人还是怕人家追上?
研究生涯,说多了都是泪啊
xiaozhuzai007 发表于 2015-2-26 14:25
研究员似乎是跟副教授平级吧,我老婆同学的老公就是一研究员,副教授和教授之间的这道坎还挺大的。
研究员是正教职称
副教授到教授只看文章,项目,海外交流
没文章一切免谈
在国外很多只有教授是终身制 而我国副教也是终身制 而且越是烂的学校越容易评上
影响因子15.49的文章。。。想想当年学校出篇10的文章都能敲锣打鼓。。
简历看来是从本科直接跳了博士……
导师看来是美国的谁谁谁……
浙大蛮多直博的
是人才就行,我们的材料科学这块太缺人了
是特聘研究员。博士毕业就直接这个,不知取得了什么重大成果?
比这个论坛里的绝大多数人厉害
研究员是正教职称
副教授到教授只看文章,项目,海外交流
没文章一切免谈

国外好多都不是教授终身制了,很多就是近几年废的,国内也是这个趋势,有所谓的考核制度,看文章和拉经费,综合考评,反正以后绝对是越来越难混。不过科研太不确定,你搞一设想,半天发现原来这条路不行,有多少钱可以够折腾,经费也不是一次给的,第一期没出成果,后面的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