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人工智能的美丽新世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3:45:58
http://cn.nytimes.com/opinion/20150204/c04brooks/

有时候我觉得,世上没有人能比Pandora更了解我。我根据几支乐队和歌曲新建了一个音乐频道,它就会提供一系列同样能让我喜欢的歌。事实上,它经常给我一些已经从iTunes下载到手机上的歌。不是我的音乐品味太普通,就是Pandora真的很擅长揣摩我的喜好。

在最新一期的《连线》杂志(Wired)里,科技作家凯文·凯利(Kevin Kelly)说,我们大家要去适应这种高超的预测技能。凯利认为,人工智能的时代终于近在眼前了。

他说未来的智能机器不会像《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中的HAL 9000那样,是个类人的天才。它们将是一些比较不起眼的机器,帮你开车,翻译外语,整理你的照片,推荐娱乐选项,也许还能诊断你的疾病。“所有我们之前电气化的东西,现在都要认知化,”凯利写道。我们的生活和机器的关系,要比今天更加纠缠不清,机器会代替我们完成一部分动脑子的工作。

他认为,这种人工智能的突破进展,是由廉价的并行计算技术、大数据收集和更好的算法推动的。结果已经很清晰,“接下来10000家创业公司的商业计划很好预测:选择X,添加AI。”

这会产生两种巨大的影响。首先是社会学上。如果说知识就是力量,那么我们将看到一股比以往更加集中的力量。

互联网已经预示了一个全新的中心化时代即将到来。正如阿斯特拉·泰勒(Astra Taylor)在《人民平台》(The People’s Platform)一书中所写,在2001年,排名前10的网站占据了全美31%的页面浏览量,但是到2010年,这个比例已经达到75%。像谷歌(Google)这样的巨无霸会吞噬小公司。互联网创造了长尾,但几乎所有的收入和力量都掌握在头部为数不多的精英手上。

人工智能的进步会加速中心化的趋势。因为人工智能公司能从网络效应中获益。网络越大,收集的数据越多,就越有效率,越能吸引人。

如凯利所说,“一旦公司进入这种良性循环,往往会以很快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庞大,把一切刚刚冒头的竞争者压倒。其结果是,人工智能的未来,可能会被两三个庞大的、多功能的、基于云计算的商业智能寡头所统治。”

说得更吓人一些,几家巨型公司的工程师会拥有巨大却又不为人知的力量,他们能影响数据的收集和构建方式,能收集规模巨大的信息,能建起一种框架,让我们这些人在框架中做决策,引导我们的选择。如果你认为这种力量全都会用在正道上,那你该再多读些历史。

第二个影响是哲学层面的。人工智能会重新定义它对人类的意义。我们作为人类的身份,取决于机器和其他动物所不能做到的东西。过去几百年来里,理性被认为是终极的人类官能。但是现在有很多我们认为和思考有关的工作,机器可以完成得比我们更好——比如下象棋、在《危险边缘》(Jeopardy)中获胜,或者做数学运算。

另一方面,在一些不需要我们有意识地思考的事情上,机器是无法战胜我们的:培养品味和感情,相互模仿,建立情感联结,体验想象力的飞跃,形成道德情感。

在智能机器的时代,我们之为人类并非因为有颗厉害的大脑,而是因为我们有社交技巧、情感能力和道德直觉。我能展望到两种截然不同的人工智能未来,一种有着深沉的人文主义,另一种是毫无灵魂的功利主义。

在人文主义的未来里,机器让我们从心智的苦力中解脱出来,把精力放在更高、更幸福的事上。在这个未来里,先天的智商差距已经没那么要紧。每个人的手机上都有谷歌,有个好记性,或者可以进行复杂的计算,用处已经没那么大。

在这个未来里,个人和道德官能越来越重要:要有亲和力、勤奋、可靠、有爱心。人的价值会更多地取决于这些特征,它们会弥补机器思考的不足。评价人的方式不会再是死记硬背的本事,因为那只是在复制机器的思考。

而在冰冷、功利的未来里,人会变得没那么独特。如果许多决策背后的选择架构是基于来自普罗大众的大数据,所有人都会照着提示行事,选择和其他人一样。机器提示我们消费流行的、容易的、对心智要求不高的东西。

我乐于看到Pandora帮我找到我喜欢的东西。但我有点担心,它如此事无巨细地影响着我的聆听体验,会不会有一天变成由它来决定我喜欢什么。我想我们都希望能控制这些机器,而不是被机器控制。
http://cn.nytimes.com/opinion/20150204/c04brooks/

有时候我觉得,世上没有人能比Pandora更了解我。我根据几支乐队和歌曲新建了一个音乐频道,它就会提供一系列同样能让我喜欢的歌。事实上,它经常给我一些已经从iTunes下载到手机上的歌。不是我的音乐品味太普通,就是Pandora真的很擅长揣摩我的喜好。

在最新一期的《连线》杂志(Wired)里,科技作家凯文·凯利(Kevin Kelly)说,我们大家要去适应这种高超的预测技能。凯利认为,人工智能的时代终于近在眼前了。

他说未来的智能机器不会像《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中的HAL 9000那样,是个类人的天才。它们将是一些比较不起眼的机器,帮你开车,翻译外语,整理你的照片,推荐娱乐选项,也许还能诊断你的疾病。“所有我们之前电气化的东西,现在都要认知化,”凯利写道。我们的生活和机器的关系,要比今天更加纠缠不清,机器会代替我们完成一部分动脑子的工作。

他认为,这种人工智能的突破进展,是由廉价的并行计算技术、大数据收集和更好的算法推动的。结果已经很清晰,“接下来10000家创业公司的商业计划很好预测:选择X,添加AI。”

这会产生两种巨大的影响。首先是社会学上。如果说知识就是力量,那么我们将看到一股比以往更加集中的力量。

互联网已经预示了一个全新的中心化时代即将到来。正如阿斯特拉·泰勒(Astra Taylor)在《人民平台》(The People’s Platform)一书中所写,在2001年,排名前10的网站占据了全美31%的页面浏览量,但是到2010年,这个比例已经达到75%。像谷歌(Google)这样的巨无霸会吞噬小公司。互联网创造了长尾,但几乎所有的收入和力量都掌握在头部为数不多的精英手上。

人工智能的进步会加速中心化的趋势。因为人工智能公司能从网络效应中获益。网络越大,收集的数据越多,就越有效率,越能吸引人。

如凯利所说,“一旦公司进入这种良性循环,往往会以很快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庞大,把一切刚刚冒头的竞争者压倒。其结果是,人工智能的未来,可能会被两三个庞大的、多功能的、基于云计算的商业智能寡头所统治。”

说得更吓人一些,几家巨型公司的工程师会拥有巨大却又不为人知的力量,他们能影响数据的收集和构建方式,能收集规模巨大的信息,能建起一种框架,让我们这些人在框架中做决策,引导我们的选择。如果你认为这种力量全都会用在正道上,那你该再多读些历史。

第二个影响是哲学层面的。人工智能会重新定义它对人类的意义。我们作为人类的身份,取决于机器和其他动物所不能做到的东西。过去几百年来里,理性被认为是终极的人类官能。但是现在有很多我们认为和思考有关的工作,机器可以完成得比我们更好——比如下象棋、在《危险边缘》(Jeopardy)中获胜,或者做数学运算。

另一方面,在一些不需要我们有意识地思考的事情上,机器是无法战胜我们的:培养品味和感情,相互模仿,建立情感联结,体验想象力的飞跃,形成道德情感。

在智能机器的时代,我们之为人类并非因为有颗厉害的大脑,而是因为我们有社交技巧、情感能力和道德直觉。我能展望到两种截然不同的人工智能未来,一种有着深沉的人文主义,另一种是毫无灵魂的功利主义。

在人文主义的未来里,机器让我们从心智的苦力中解脱出来,把精力放在更高、更幸福的事上。在这个未来里,先天的智商差距已经没那么要紧。每个人的手机上都有谷歌,有个好记性,或者可以进行复杂的计算,用处已经没那么大。

在这个未来里,个人和道德官能越来越重要:要有亲和力、勤奋、可靠、有爱心。人的价值会更多地取决于这些特征,它们会弥补机器思考的不足。评价人的方式不会再是死记硬背的本事,因为那只是在复制机器的思考。

而在冰冷、功利的未来里,人会变得没那么独特。如果许多决策背后的选择架构是基于来自普罗大众的大数据,所有人都会照着提示行事,选择和其他人一样。机器提示我们消费流行的、容易的、对心智要求不高的东西。

我乐于看到Pandora帮我找到我喜欢的东西。但我有点担心,它如此事无巨细地影响着我的聆听体验,会不会有一天变成由它来决定我喜欢什么。我想我们都希望能控制这些机器,而不是被机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