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三年,年均经济增长率远远高于100%,希特勒原来是超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6:45:15
希特勒当年是如何对付经济危机的?

    作者:小龙女

    这几年,世界的经济处于萧条之中,也就是在经济危机中,各国都展开浑身的解数来挽救这次的危机,很多人把目光投向了上个世纪那个曾经挽救美国经济危机的总统罗斯福,以及罗斯福的新政。

    很长时间,笔者一直认为在对付西方世界在20世纪30年代的那场经济危机中,美国的罗斯福是一个大大的英雄,他的政府干预政策,他的凯恩斯主义的实践,挽救了美国,罗斯福也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林肯之后一个伟大的总统。罗斯福成为伟大总统,当然,还有二战的因素。

    可是,近来在看了同一时期德国那个恶魔希特勒的表现后,发现希特勒在德国的改革,其成果要远大于罗斯福在美国的改革,希特勒的新政,比罗斯福的新政还有效,还管用,成就也大。这种结论想来似乎是很有意思。

    美国在1933年罗斯福上台以后,推行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新政,到1939年,美国的失业人数从1933年的1700万下降到800万,1700万的意思就是美国每四个劳动力中有一个是失业的,800万的意思就是每8个劳动力中有一个是失业的。而有意思的是,那个德国的希特勒也是在1933年上台,成为德国的总理,希特勒也是推行了一系列的新政,其结果是仅仅三年之后,到了1935年,德国的失业人数从1933年的700万下降到几乎为零,700万的意思在德国就是每四个劳动力中有一个是失业的,其比例与美国是一样的。而美国在1937年的时候,还有反复,即1937年失业人数又增加到1700万,没有改变,到了1939年的时候,才下降了一半。

    所以,笔者开始怀疑罗斯福的新政到底有多大的作用,他应该得到那么大的声誉吗?其实,美国在罗斯福上台以后,一直就没有克服30年代的那次危机,美国真正克服那场危机,是在美国参加了二次大战以后。也可以说,真正彻底解决了那场经济危机的不是罗斯福的新政,而是战争。这也就是罗斯福为什么一直鼓动美国参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美国直到今天还有人怀疑在珍珠港事件中,罗斯福是否事前已经有了情报,怀疑罗斯福为了使美国参战,故意隐瞒真相,对日本的进攻不予防御。也许这永远是个谜。

    我们还可以看到,经济危机的最后结果往往就是战争。战争才能使人们充分的就业。日本在1931年发动918事变,也是同样的原因,都是起源于1929年纽约股市的黑色星期四。以此类推,今天的奥巴马也要走向战争吗?

    我们还是回到希特勒的新政。希特勒不是靠战争来就业,而是在战前就完成了德国的就业,而且国家每年的发展速度平均达到了27%,非常的高。希特勒新政的结局除了使得德国人民充分就业外,还有一个大的成就,就是一般老百姓的福利有了极大的提高,德国在希特勒时代就做到了工人每年都可以有带薪的休假,甚至可以到外国去度假;做到了汽车进入普通的工人家庭。这种成就远远超过了罗斯福的成就。美国直到二战以后,才做到了一般工人可以带薪休假,一般工人可以有汽车。当然,罗斯福也有福利性的失业保障制度的建立,也有失业保障法的出台。65岁领养老金,一周工作40小时,每小时也规定了最低收入的限额。

    还有就是德国有了世界上第一条的高速公路,德国在希特勒时代有了四千公里的高速路,现在德国高速路的四分之一还是希特勒时代修的,而且仍然称其为希特勒路,很有意思。而美国那个时代还没有高速路。

    希特勒的成就,是日后的德国人死心塌地为他卖命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有人说,如果希特勒在1938年死了,那么希特勒就是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个领袖。

    那么希特勒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希特勒上台时所处的环境,比罗斯福要恶劣,因为希特勒还要面临德国在一次世界大战战败的阴影,因为凡尔赛条约还在制约着德国。还有战争赔款,民族自信心,还有法国还占领了一部分德国的领土的问题。

    希特勒一开始在政治上,采取了合法的手段,一个是解散议会,取缔反对党,取缔工会,也开始迫害犹太人。也很奇怪,当时大多数的德国人对没有议会,没有反对党,没有了工会也并不太在意,因为他们对那个魏玛共和国失望透了,因为这个政府在一战后毫无作为,而工会连基本的失业救济都不能保证,根本没有什么用。

    在金融上,希特勒开始采用了非常极端的货币政策,就是放弃黄金本位,甚至有一段时间放弃了货币,因为那个时候马克也贬值到几乎不值钱了,而直接以物品交换的方式来搞国内和国际贸易,太绝了。不借贷,不向外国借贷。希特勒认为,工作就是货币的根源。其实罗斯福的新政,开始时的货币政策与希特勒几乎一样,也是放弃了黄金本位,贬值美元,美元贬值了40%。当然,希特勒做的比罗斯福彻底,干脆不要货币。其实,希特勒的招数在今天也有很多的人打算要用,因为今天的国际结算货币是美元,其意义与黄金本位是一样的,很多国家因此想抛弃美元,用地区的“元”来结算,可以不受美元的欺压。此思路与希特勒当年是一样的。

    ”然后,希特勒就号召人民起来劳动,根本不给工钱。以工代赈。开始修建高速公路,修建大型的公共工程。罗斯福的方法也几乎一样,也是以工代赈的方式,扩大就业,修建了许多的公共工程。这为美国在战后的重新崛起奠定了基础。

    希特勒又开始搞国家垄断,大企业吞并小企业,搞大型的私人垄断企业,也扩大了国家垄断资本。当然,也顺带将犹太人的钱掠夺进国家资本,大概没收了犹太人近60亿的资本。罗斯福让2万5千家银行倒闭,后来重新登记,只留下1万多家,裁剪了几乎一半的银行。

    希特勒又采用积极干预的国家政策,发行国家债券,实行通货膨胀。罗斯福也是这样,发行债券,将美元贬值几乎一半。现在的美国的手法也是如此,国家任凭美元下跌。结果是可以扩大出口。

    希特勒又开始扩大国家定购军事装备,也为日后的扩军备战做好准备。

    希特勒还决定制造工人可以买得起的汽车,由此而创建了德国的大众汽车,开始生产甲壳虫汽车,希特勒的规定是,汽车的最高时速是100公里,百公里耗油6升,冬天可以在室外打着火,价格不超过1000马克。后来的大众汽车只卖990马克。汽车终于开始进入了普通的德国工人家庭。

    到了1935年,在希特勒上台短短的三年之后,德国的失业工人几乎不见了,人人都有工作,还有带薪休假,还有家庭汽车。希特勒还申办,并在1936年成功举办了柏林奥运会。这个时候的希特勒,其威望达到了顶点,奥运会开幕式上,全体到会的人员,包括外国领导人和运动员,都向希特勒行纳粹的举手礼。

    一代枭雄,一代恶魔希特勒,开始起飞了。那个时候,连大文豪萧伯纳都为希特勒辩护。蒋介石也开始学希特勒的法西斯主义,在中国也开始成立了蓝衣社。

    这里抄录一段据说是希特勒在战争开始前,对德国人民的一个讲话:

    “我接受了这样的一个国家,它因为信任外国的诺言和由于民主政府的恶劣制度而面临着彻底的毁灭……我克服了德国的混乱,重新建立了秩序,并且大大增加了生产……发展了交通,使庞大的公路网得以兴建,运河得以开凿,巨大的新工厂得以出现,同时也致力于提高我国人民的文化与教育水平。我曾做到了使700 万失业工人全体重新得到工作……我不但使德国人在政治上团结了起来,而且使他们重新武装了起来,我也曾致力于一页一页地撕毁那长达448 条的条约,其中包含着任何国家人民和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忍受的最卑鄙的压迫。我把1919 年从我们手里抢走的地方夺回来给了德国。我把成百万被迫与我们分离而饱受辛酸的德国人领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无可否认,希特勒真的做到了这些。

    希特勒应对经济危机无人能比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交易所突然上演“黑色星期四”,大量股票被抛售,世界经济大萧条拉开序幕。不久,银行倒闭,工厂关门,罢工、游行、暴动等连锁反应席卷全球。希特勒对这种情绪再熟悉不过了,屡战屡败的他早就有一套战胜悲观的方法。此前一遍遍地对着镜子练就的演讲口才可以派上用场了。他坚信,要让德国经济快速走出低谷,必须给人民打气鼓劲,让他们振作起来。

    希特勒忙碌起来,他四处奔走,凡是有开幕,开展和大型集会,他一律亲自出席,亲自发表激情讲话。他一次次满怀激动地告诉德国人,我们伟大的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任何困难都不能让我们低头,日耳曼人民是不可战胜的。招牌的动作,刚毅的表情,充满号召力的喊声,让希特勒很快征服了德国人,每次集会希特勒一出现,全场立即一片欢呼,掌声雷动。

    当时的德国人,决不是希特勒一张嘴就能忽悠的。希特勒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与前期大量的铺垫工作是分不开的。当德国各大政党还在议会和刊物上互相批评、指责的时候,纳粹党成员们却按照希特勒的指示,不争论不讨论,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组织人民开展生产自救的活动。宣传培训和扶贫帮困一起上,凡是有困难的一律有求必应。只要愿意加入纳粹组织和行动,除了没工资(马克已经如同废纸,有没有也无所谓了),可以保证有饭吃,有实物补贴,有活干。无家可归者甚至还可以得到福利住宅。得到这些好处的人同时会听到这样的话:这一切都是希特勒和纳粹党给的。德国什么都不差,就差好当家的。只要希特勒主席上台了,德国就会有美好的明天!等到希特勒当上总理的时候,他已经是万众瞩目的好总理。

    在执政的第一年里,希特勒政府在内政和外交方面做得相当成功。反对党被不违反民主的程序和手段取缔了,莱茵河西岸重工业区的工厂相继恢复了正常运转,德国摆脱了战败国的地位,收回了大量主权。除了被取缔的那些政党的忠实追随者外,大部分德国人民对反对党和工会的消失都并不反对,甚至很赞成。魏玛共和国的14年统治对于他们来说完全是一场丧权辱国的灾难,人民生活水准比一战前的帝国时期大大下降,所以他们对这个民主政体及其政党并无好感;旧工会连起码的就业率和工人最低生活保障都争取不到,更遑论其它。1933年,希特勒除了把少数反对党成员打入监狱以外,让更多的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在他的亲手设计和主持下,人类历史上不仅空前,而且很有可能绝后的伟大经济奇迹开始了。

    修高速公路造家庭轿车,全面拉动经济增长

    有信心还得有活干。希特勒上台11天便在柏林汽车展开幕式正式宣布:德国要在全国范围内大建高速公路,彻底改善交通状况,直接拉动经济全面增长。摆在面前的突出问题是资金问题。德国法律禁止收取道路使用费,在国家资金不足,私人资金无法募集的境况下,降低成本就是唯一出路。希特勒想出一个一举两得的办法:把修建高速公路变成一项失业救济工程,既减缓失业问题,又直接创造大量的工作岗位,还可用失业救济金支付工程费用。

    自1928年起,各种高速公路的修建计划就已经纷纷出台了,但总是因为政府财政困难而作罢。希特勒对这个计划非常感兴趣,但也有很多反对意见,因为德国人当时穷得叮当响,连能否保住饭碗都有问题,根本没钱买汽车。但希特勒还是决定拉紧裤腰带来加以支持,因为按照他的逻辑,必须先有路,然后才能有汽车,不然汽车就是造出来也没地方开。何况高速公路可以创造大批就业机会,而高失业率又使得当时德国人的工资低廉,降低了建筑成本。所以他力排众议,跑遍全国各地,喊了许多口号,四处为工程剪彩、奠基。有的时候,口号比钱还管用,德国人民真的不计报酬,不讲待遇地跟着他们的领袖,以军事化的纪律,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在上任后的前四年里,他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内政建设方面。谁也不能否认,他的政府在经济方面表现得实在色:1933、1934、1935,仅仅三年,希特勒就把德国-这个之前全世界赤字和失业率最高的、实际上已经破产的国家改造成了世界名列前茅的经济强国,而且这完全不是靠外国投资和援助取得的。

    在这三年内,德国的年均经济增长率无疑远远超过了100%-当然这也得益于大量旧工厂重新开工,世界经济复苏等客观因素,而德国国民的失业率从30%以上降到零-除了蹲监狱的那些犹太人和反对派以外。更加惊人的是,希特勒实际上兑现了他竞选时的诺言,为德国人民实现了共同富裕-决不是让少数人率先富起来,而是让广大工薪阶层和管理阶层一起富起来。工资上涨的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管理阶层不久就找不到什么东西,是他们买得起,而工人们买不起的了。

    想象一下,你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德国工人,三年前还在下岗,为了每小时工资只够买一块面包的临时工岗位,你和你的左邻右舍争得头破血流。而三年之后,你却坐着豪华游艇去非洲或美洲享受阳光假日去了。工薪阶级有权并有钱出国度假,这之前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未有过-英国没有,美国没有,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工人直到现在还没有(甚至想都不敢想),而在1935年的纳粹德国就有。希特勒就这样在短期内扭转了濒于崩溃的德国经济形势,取得了100%的经济高速增长度奇迹。你说他们怎能不疯狂热爱人民的好总理呢!

    在希特勒执政期间,德国电影界迎来了它不仅空前,而且很可能也绝后的辉煌时期。德国历史上最出色的几位导演都在这个时代完成了自己的代表作,他们发明的许多拍摄技法好莱坞至今仍在沿用,尤其是为纳粹党拍摄的几部记录片堪称经典,开创了大场面电影的先河。希特勒本人最重要的艺术成就,也当数他为纳粹党设计的旗帜和制服。象征社会主义的红色,象征民族主义的白色,还有那醒目的钩形图案,在党旗上如此和谐地凝聚在一起,让人一见便终身不忘。灰黑色的头盔、大衣、长筒靴和粗皮带组合起来,给人一种惊心动魄的威压感,让敌人一见便胆战心惊。没有艺术造诣的人,就像中国的汽车外形设计师,是绝对不会产生这样独特的创意的。

    希特勒是德国历史上最年轻的,也是第一个没有贵族背景的国家领袖,他闪电般地崛起,用最短的时间内造就了世界历史上最非凡的经济奇迹,做到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外交成就,变魔术般地白手建立了当时最庞大的空军和重建了陆军,实行了当时最可超前的社会保障、环保、建军思想(准军制和职业军制)以及物价工资农业制度,在希特勒的治理下,只见风雷迅变,一个强大的德国拔地而起,他本人也取得了人类历史空前也很可能绝后的民选领袖的威望,即使他所崇拜的前人腓特烈大帝和俾斯麦,他们所取的功绩也不能和此时的他相比。
    人类最不可思议的经济腾飞―――希特勒早期治下的德国

    首先声明:本文仅就希特勒时期的德国经济变化做一简介.本文就事论事专谈经济,我希望有关经济专家认真研究一下当时的德国经济崛起,不能因为希特勒的存在,就对那段经济腾飞的奇迹不深入研究,甚至避而不谈。

    他闪电般地崛起,用最短的时间造就了世界历史上最非凡的经济奇迹,做到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外交成就,变魔术般地白手实行了当时最超前的社会保障、环保、建军思想以及物价工资农业制度。

    1933年1月,希特勒登上了总理宝座,次年成为第三帝国的元首,德国经济也因为领导人的更替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后四年,德国GDP增长102%,国民收入增加了一倍,人均收入仅次于英国和美国,失业人员由600万降为不足4万,失业率由30%降为1.3%。德国由最高的赤字和最高的失业率、实际上已经濒临破产边缘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创造了经济复兴的奇迹。

    1931年,德国已经有了500多万失业者,相当于全国成年人口的四分之一。他们的生活几乎全无着落,雇人的单位少得可怜。无论是保守党、社民党,还是共产党,都只知道在议会和刊物上互相批评,“主义”提了一大堆,但什么解决现实问题的具体方案都拿不出来。

    纳粹党则反其道而行之:基本上不和别人争辩理论的它,此时几乎被建成了一个大公司,党员们无不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德意志人民生产自救的活动中去:有搞市场情报的,有搞推销的,有搞组织的,有搞运输的,有搞培训的,有搞财会的,对穷人们有求必应,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照顾、体贴他们,简直和宗教组织或红十字会一样。不管什么人,只要一加入他们的行列,便能保证天天吃饱肚皮,从此不再失业。工人们不领工资-反正此时马克的价值同废纸一样-而是领大锅饭和一些实物补贴,比如衣服、工具之类,还负责介绍福利住宅。

    对劳苦大众来说,这是多么大的一个刺激啊!负责发放大锅饭的纳粹党员一边往穷人们的碗里倒土豆、面包和副食,一边淳淳善诱地对他们说:“您瞅,咱们这国家披山带河,沃野千里,要物资有物资,要科技有科技,年年得诺贝尔奖,物理、化学、医学,照单全收过。可说起这经济,咱就能搞成现在这样子呢?还不是因为当权的都被帝国主义收买了,什么正经事都不干,整天就知道贪污腐败,祸国殃民?您再瞅,街上的那些pol.ice,就知道在咱老百姓面前神气活现的,其实个个不都是卖国贼的小走狗吗?这些混帐王八蛋全都是德国人民的公敌!啥时候咱们希特勒主席上台了,啥时候咱们这苦日子才能有盼头哇!”

    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在成千上万工农群众对他们的再生父母-纳粹党感激不尽的泪水中,1932年德国总理大选的胜负就已经很清楚了。

    1933 年,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此时,德国政府的赤字仍然高得吓人,失业人数超过600万,莱茵河西岸地区虽然已被盟军在1930年6月归还,但却百废待兴;而且法国还占领着萨尔州,并企图用培植当地分裂势力和亲法分子的做法,通过全民公决,把这个州正式吞并掉。只要德国的经济形势不好转,法国人的这个阴谋就随时可能得逞。而且,纳粹党的执政还有些先天不足,因为它并不拥有议会中的绝对多数席位,这些都困扰着魏玛共和国的新任总理希特勒。

    在执政的第一年里,希特勒政府在内政和外交方面做得相当成功。反对党被不违反民主的程序和手段取缔了,莱茵河西岸重工业区的工厂相继恢复了正常运转,德国摆脱了战败国的地位,收回了大量主权。除了被取缔的那些政党的忠实追随者外,大部分德国人民对反对党和工会的消失都并不反对,甚至很赞成。魏玛共和国的14 年统治对于他们来说完全是一场丧权辱国的灾难,人民生活水准比一战前的帝国时期大大下降,所以他们对这个民主政体及其政党并无好感;旧工会连起码的就业率和工人最低生活保障都争取不到,更遑论其它。1933年,希特勒除了把少数反对党成员打入监狱以外,让更多的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在他的亲手设计和主持下,人类历史上不仅空前,而且很有可能绝后的伟大经济奇迹开始了。

    自1928 年起,各种高速公路的修建计划就已经纷纷出台了,但总是因为政府财政困难而作罢。希特勒对这个计划非常感兴趣,但也有很多反对意见,因为德国人当时穷得叮当响,连能否保住饭碗都有问题,根本没钱买汽车。但希特勒还是决定拉紧裤腰带来加以支持,因为按照他的逻辑,必须先有路,然后才能有汽车,不然汽车就是造出来也没地方开。何况高速公路可以创造大批就业机会,而高失业率又使得当时德国人的工资低廉,降低了建筑成本。所以他力排众议,跑遍全国各地,喊了许多口号,四处为工程剪彩、奠基。有的时候,口号比钱还管用,德国人民真的不计报酬,不讲待遇地跟着他们的领袖,以军事化的纪律,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Fuehrer(领袖):这个词一直被错误地翻译成“元首”。这是1934年8月2日兴登堡去世后,集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为一身的希特勒给自己取的新称呼,目的就是贴近群众,不要像“主席”或“总统”那样,显得太贵族化。在上任后的前四年里,他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内政建设方面。谁也不能否认,他的政府在经济方面表现得实在出色:1933、1934、1935,仅仅三年,希特勒就把德国-这个之前全世界赤字和失业率最高的、实际上已经破产的国家改造成了世界名列前茅的经济强国,而且这完全不是靠外国投资和援助取得的。

    在这三年内,德国的年均经济增长率无疑远远超过了100%-当然这也得益于大量旧工厂重新开工,世界经济复苏等客观因素,而德国国民的失业率从30%以上降到零-除了蹲监狱的那些犹太人和反对派以外。更加惊人的是,希特勒实际上兑现了他竞选时的诺言,为德国人民实现了共同富裕-决不是让少数人率先富起来,而是让广大工薪阶层和管理阶层一起富起来。工资上涨的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管理阶层不久就找不到什么东西,是他们买得起,而工人们买不起的了。

    想象一下,你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德国工人,三年前还在下岗,为了每小时工资只够买一块面包的临时工岗位,你和你的左邻右舍争得头破血流。而三年之后,你却坐着豪华游艇去非洲或美洲享受阳光假日去了。工薪阶级有权并有钱出国度假,这之前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未有过-英国没有,美国没有,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工人直到现在还没有(甚至想都不敢想),而在1935年的纳粹德国就有。

    随着长达1000公里的高速公路-它至今还叫做“希特勒路”-建成,各种造车厂、修车店、加油站如雨后春笋般相继破土而出,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1938年建立的“大众汽车”公司。不仅如此,希特勒还在比较飞机和飞艇之间的优劣,以决定他下一个支持建立的交通公司到底是应该叫做“大众飞机”,还是“大众飞艇”呢。当然,希特勒热衷经济建设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即将到来的大战积累实力。他曾经说过:“人民需要度假,因为这样可以使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保持坚定的精神状态。”

    国力的迅猛增强,大大提升了德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归属理念。1935年1月13日,萨尔州举行了未来归属问题的全民公决,结果以90.8%的高票率,决定回归德国。同年,柏林获得了1936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带着秦始皇“帝万世”的豪情壮志,希特勒信心十足地宣称:“在以后至少一千年中,德国将不会再爆发什么革命了!”

    正如尼采所说,上帝死了,因为他希特勒已经诞生。

    希特勒对艺术特别地关心。他是一位天才的艺术家和建筑工程师,似乎直到当了总理以后,他才突然发现了自己在建筑方面的才能。“如果哪天下台了,我就去当工程师!”除了交通方面的建筑以外,他还亲身参加设计了许多的社会、体育、文艺场馆和水利设施-决不限于题个词,剪个彩,听听报告,拍个桌子之类的,而是真正的研究图纸,分析数据,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直至二战结束为止,大部分他参预设计的建筑都未能完工,其中包括:直布罗陀大坝,目的是排干整个地中海,化碧波千里为万顷良田(另外,这样英美的潜水艇也就进不来了);不列颠大桥,现在这个计划已经由海底隧道多所取代;以全盛时期的巴比伦和雅典为范本,重建整个柏林城,把它造成日耳曼尼亚(他按拉丁语给德意志起的新名字)的新首都,它将比罗马、巴黎、莫斯科和伦敦更辉煌,更壮观……即便是当时已经完工的建筑,在二战后也大都被盟军用detonator彻底铲除,只有几个文艺场馆,因为躲在不起眼的角落里,而得以幸存。

    希特勒的艺术口味是相当保守的,或者说,是相当古典的。当时,抽象派艺术已经风靡整个欧洲,而希特勒对此极其反感,他为此还专门发明了一个词:“黑鬼化”的艺术,矛头直指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后者的艺术和政治思想都与纳粹背道而驰。希特勒看到当时的艺术有严重的抽象化、暴力化、色情化的倾向,所以呼吁艺术界以希腊、罗马为准则,进行第二次古典文艺复兴。对于那些还顽固不化,坚持“黑鬼化”下去的艺术家,希特勒说:“他们的作品是Mist(德语,即英语中的????,中文我想就不用翻译了吧),应该被扔到Mist应该去的地方去。”历史证明,政治家对艺术过分关心,往往既是艺术的不幸,也是政治家的不幸。但以我个人的看法,希特勒当年对现代艺术的批评意见并没有错。二战后,世界艺术与东西方的古典艺术完全背道而驰,即便不说是“黑鬼化”,至少也也严重“非洲化”了(当然,你要是觉得黑人快板、南美裸舞,以及画展里满眼丰满的乳房和臀部比起达芬奇、莫扎特来是进步的话,那我也无话可说),这样的发展轨迹也就证明了他在这方面的远见卓识。

    在希特勒执政期间,德国电影界迎来了它不仅空前,而且很可能也绝后的辉煌时期。德国历史上最出色的几位导演都在这个时代完成了自己的代表作,他们发明的许多拍摄技法好莱坞至今仍在沿用,尤其是为纳粹党拍摄的几部记录片堪称经典,开创了大场面电影的先河。希特勒本人最重要的艺术成就,也当数他为纳粹党设计的旗帜和制服。象征社会主义的红色,象征民族主义的白色,还有那醒目的钩形图案,在党旗上如此和谐地凝聚在一起,让人一见便终身不忘。灰黑色的头盔、大衣、长筒靴和粗皮带组合起来,给人一种惊心动魄的威压感,让敌人一见便胆战心惊。没有艺术造诣的人,就像中国的汽车外形设计师,是绝对不会产生这样独特的创意的。

   
    1936年夏天的柏林奥运会,成为希特勒和纳粹党宣传的盛大舞台。那是一届高科技的奥运会,场面前所未有的壮观。这次演出的高潮其实在揭幕式上就出现了:成百上千的外国运动员-其中包括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苏联人、波兰人……这些德国未来死敌的运动员们,集体向观众席上的希特勒和纳粹官员们行举臂礼。它也同样是希特勒的独创,在当时的欧洲被看作极其时髦的礼仪。纳粹德国在本届奥运会上制作的纪录片,也成为奥运会历史上最著名、最成功的杰作之一。

    尽管德国运动员在田径场上输给杰西?欧文斯让希特勒很不愉快,他拒绝和这个美国黑人握手的事件甚至引发了官方抗议,但这在当时只不过是一个小插曲而已。第11届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已经令德国人民对本民族和希特勒政府的信心空前高涨,同一个声音在全德国各地响起:“Heil,Hitler!”(赞美你,希特勒!)

    如果他在此时突然意外去世的话,必将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流芳千古。

    可惜,他当时没死。
    他闪电般地崛起,用最短的时间造就了世界历史上最非凡的经济奇迹,做到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外交成就,变魔术般地白手实行了当时最超前的社会保障、环保、建军思想以及物价工资农业制度。

    1933年Porsche(保时捷)博士,雅各魏林,及希特勒三人在柏林的皇家饭店面会商讨国民车的细节,在这次由希特勒主宰的会议中,希特勒还自己动手记载或描绘了11张草图,令Porsche博士十分惊讶,这些草图的车身造型,与当时的NSU原型车很相似,这些草图绘画的技术,不下于专业的工程师,而且根据记载,希特勒只费时15分钟便完成了。

    在执政的头四年里,希特勒确实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与罗斯福一样,他也为收入较低的人们增加利益铺平了道路;与罗斯福一样,他凭直觉得出结论,那些被传统理论搞得六神无主的经济学家们,对经济衰退无能为力。因此,两位领导人均藐视传统,大力发展公有产业和减少失业。(「希特勒还预见到了现代的经济政策」,1973年,经济学家J?肯尼斯?加尔布莱斯评论说,「……他认识到,只有同时控制工资和价格,迅速地实现充分就业才有可能。一个受经济恐惧压制的国家,会响应希特勒的号召,一如美国人之响应罗斯福,这是不足为奇的。」或许,他并不懂多少经济,不知自己之所为。「但是,在经济方面,如你走上了正道却不知其所以然,这才是了不起的。」)希特勒还建起了高速公路网(Autobahn),改变着国家乃至今后全世界的面貌。

    青年的福利及对青年的培养也享有优先权。教育制度已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高中便专修自然科学,非古典课程与人文主义大学预科课程同等重要。由于相当重视体育,重视种族生物学的必修课程,以及重视德国历史和文学,有些课程,例如古代语言和科学,便受到影响为了在思想上和体格上让全民为未来作好准备,希特勒在四年内把全民的健康水平提高了一大步,连外国人对此也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婴儿死亡率大大降低,比大英帝国之婴儿死亡率还低」。希特勒当政后,曾七次出访德国的英国国会议员阿诺尔德?威尔逊爵士写道,「肺结核和其它疾病大大减少。审判罪犯的法庭从未如此闲过,监狱也从未如此空过。看到德国青年如此健壮,这确是件快事。连最穷苦的人们的衣着也有改善;他们的笑脸证明,他们的心情也愉快多了。」

    工作条件也得到了改善——窗户多了,拥挤程度减小,洗手间也有改进。在「美化每个地方」的口号下,所有办公室和工作室都保持整齐清洁。花草多了,使劳动者能欣赏自己的环境。这些成绩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幻影。工人们从未享受过这样的特权。罗伯特?雷伊的「劳工阵线」倡议「欢喜出力量」计划,还为工人们听音乐会、上剧院观赏表演、参观展览、跳舞、看电影和参加成人班学习提供津贴。最富有革命性的创举要算是旅游津贴。现在,连最卑贱的劳工及其妻儿子女,均可坐上豪华的旅游船,欢度梦想不到的假日。

    「工人们看到,我们是真心诚意要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的」,雷伊说:「他们看到,派出去当德国代表的并不是所谓的'知识阶层’,而是他们自己,我们向世界显示的是德国工人阶级。」在德国,人们还建造了许多不分等级的船只,雇主和白领们与工人们享受同等待遇,希特勒1月30日在议会演说中说:「德国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且产生了效果。」他的这种社会主义既不排斥富翁,也不排斥中产阶级。「资产阶级切莫以为自己是教育或资本的某种享受者」。他对一采访者说过,「资产阶级必须像工人一样,适应社会之福利。」在实践中,这种观念使工人们觉得荣耀,强调了希特勒之社会平等的理论。公共媒介宣传他是个建筑工人、画家和学生,是人民中的普通一员,是坐在司机旁边的普通人,他吃的饭菜也很简单。他拒绝接受任何一种名誉学位。在工厂里向工人们发表演说时,他总是使用昵称「我们」。

    为了使普通人能「用轮子走路」,他发展了「人民车」。此车坚固耐用,价格便宜,一般人均买得起。他要费尔迪南?保时捷博士设计一种四座、每40英里耗油一加仑、发动机用空气冷却、冬天不致上冻的小车。他还为未来的其他革新作了设想。在大城市内,必须建造自动化的地下停车场、众多的自由贸易中心、公园、绿化区,以及严格控制污染。出于他个人对清洁的关注(害怕长癌),对污染问题尤其令他关心;他鼓励工业界作出努力,以完全消除有毒气体。在鲁尔盆地,大多数工厂已安装了消除污染的设施;凡新建造的工厂,必须配有防止水源遭污染的装置。

    他对城市规划的兴趣甚至延伸至小镇和乡村。他对亲信们说过,最主要的是空间(另一个关切之点),「我们的建筑师们,在制订规划时,考虑到了空间问题,这令我高兴。只有这样,我们才毋需兴建更多的、几乎是房上建房的、拥挤不堪的市镇,如同我们在茨维考和格尔申基尔申等地看到的那样。如果我被发配到这样一个毫无美感的市镇,我将大失所望,将失去快乐,如同我被我的祖国发配出来一样。所以,我已下定决心,使哪怕是最简陋的市镇都要多少有点文化和美感,然后一步一步地提高各市镇的舒适水平。」

    民族社会主义的影响波及了美国。在美「德美同盟会」,会员们公开穿起民族社会主义制服:白衬衣、黑领带、高筒靴和卍字章。希特勒上台后四年内所取得的成就,大大地鼓舞了许多有同样思想的人们。民族社会主义不仅吸引着心怀不满或被剥夺公民权利的人们,而且也吸引着那些心怀好意、忧国忧民的人士。它把大批青年和知识界人士吸引过去——他们觉得,比诸陈腐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更为有力。

    没有一个研究德国问题的客观的观察家能抹煞希特勒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劳工虽然丧失了工会,资方也丧失了在政治上组织起来的权利。事实上,每个人都丧失了权利和自由,但国家得到的是平等和繁荣。他用独创的方式使国家摆脱了经济衰退和结束了失业。

    ――――――――――

    二战时期德国老百姓支持希特勒以及纳粹党

    法西斯这个词在当今世界上名声并不太好,人们一提起它就会联想到独裁专制、摧残民主、凶残暴虐等一系列负面的东西。其实我们只要考察一下法西斯的来龙去脉就不难看出法西斯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如此声名狼藉、一无是处的。

    “法西斯”一词源于拉丁文Fasces,在古罗马时代,“法西斯”是用来维护当时世界上最强盛先进的政权的权威和秩序的标志和工具---中间插有斧头的一束棍杖,既可以代表执政官的权威,在必要时也可以由执政官的侍卫官们将其拆散了用来驱散民众、执行砍头的死刑。“法西斯”象征着万众团结一致,服从一个意志,一个权力,其在国家政治中的地位既尊贵又重要。

    现代法西斯则是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运动。在意大利语中法西斯(fascismo)则含有“协会”、“一群”之意,意大利工农运动中的许多团体都采用过此类名称,如西西里的“劳动者法西斯”组织等。1919年3月,对下层民众的困苦生活十分同情的墨索里尼在米兰建立了“战斗的法西斯”组织,并于1921年11月在罗马举行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定名为“国家法西斯党”,翌年该党夺取政权则标志着现代法西斯主义运动作为一种政治力量在国际政治生活中的崛起。

    与此同时,在德国慕尼黑建立的法西斯党---以下层民众特别是城市工人群众为基础的,团结中等阶级下层的保持强烈民族主义色彩的政党德国工人党(1920年改称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简称纳粹党。“纳粹”是德文nationalsozialist的缩写nazi的音译)后来居上,于1933年上台执政,将法西斯主义运动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勿庸讳言,现代法西斯主义运动作为工农运动的分支之一,从一开始就与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运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它们各自政治理念里的对工农利益之关心和维护、对劳苦大众之同情、对社会公正义之渴求,简直毫无二致。

    纳粹党魁希特勒在他的代表作《我的奋斗》一书中以深切同情的笔触写道:“巨大的经济发展导致社会阶层的变化。小手工业者逐渐消亡,工人独立生存的可能性日渐渺茫;作为结果工人明显地无产阶级化,出现了一个产业工人的阶层。其最基本特征就是工人永远无法找到属于自己的生计。他是货真价实地一无所有。他的晚景凄凉,生不如死。”

    如果不看出处,我们还会以为是马克思在他的代表作《资本论》里向我们讲述他的政治理念呢。另外我们从一件小事里也可以看出出身贫寒的希特勒对劳苦大众发自内心的同情,由于希特勒有失眠的毛病,他睡不着觉的时候,就往地板上撒面包屑和吃剩的饭菜来喂老鼠,他已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他在一篇回忆录里写道:“在天亮前,我观看着这些小东西在美食周围转来转去。在生活中,我曾经历过许多贫困,我完全能想象出饥饿是什么滋味,因而也能体会这些小东西的快活。”

    纳粹党的党纲里更是明确提出要实现社会主义,要求将垄断性企业收归国有,工人分享企业利润,国家以廉价出租的方式扶持小商人,取消地租,禁止土地投机,要求取消不是靠工作而得到的收入,严惩高利贷者等;对外则要求废除歧视性的凡尔赛和约,建立一个强大的超越议会民主的中央集权的人民国家,致力于建立政府控制一切的制度。

    并宣布纳粹党旗的颜色红色象征这个运动的社会意义。这对急于摆脱国家屈辱和经济困境的德国人民来说,具有强大的号召力。以此观之,说纳粹党徒是狂热的社会主义者并不过份。纳粹党的纲领和共*产*党的纲领的区别仅仅是前者更偏重于民族优越,主张结束阶级斗争,搞阶级调和,让上层阶级明白他们对工人所负的责任;而后者更偏重于阶级优越,主张阶级斗争,搞暴力革命,彻底推翻上层阶级,让工人完全掌权而已。从这种意义上说,法西斯党和共产党的确只是政见略有不同的堂兄弟而已。

    在社会实践中,德国纳粹党更是卓有成效地履行了对德国人民的承诺。1933年希特勒刚上台时,德国经济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失业率高达33%,德国6600万人口中,几乎一半在饥饿和贫困线上挣扎。希特勒上台的第三天就在广播电*发表《告德意志国民书》,宣布政府要“拯救德意志的农民,维持给养和生存基础!拯救德意志的工人,向失业展开一场大规模的全面进攻!”纳粹党创造了消灭失业的经济奇迹,到1938年德国失业率仅为1.3%,而同期美国、英国、比利时、荷兰的失业率则分别为1.89%、8.1%、8.7% 和9.9%。在着力解决失业问题的同时,纳粹德国也高度重视社会福利事业。希特勒在1930年指出:“用警察、机关枪和橡皮棒,不能持久地单独维持统治”。这不仅是他的治国思想,也是他的社会实践。

    希特勒上台后大力推行社会保险制度,增加和提高国民的社会福利,扩大了职工的有薪休假制度,纳粹党的劳动阵线在疗养胜地鲁根岛等地,修建了一批疗养院和旅馆,建造“力量来自欢乐”旅游船。仅1937年1年内,全德就约有1000万人参加了“力量来自欢乐”的休假旅游,过去只有资产阶级上层社会才能享受的休假旅游,现在德国的普通工人也能够享受了。纳粹德国还通过劳动美化活动来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1938年夏天,希特勒甚至宣布,德国要实现“每个德意志职工拥有一辆小汽车”的目标,指令大众汽车公司去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取经,以最小的利润率、最低廉的价格大批量生产工薪阶层买得起的优质小轿车(顺便说一句,大众汽车公司生产的质优价廉的大众牌甲壳虫小轿车至今仍然是世界工薪阶层最喜爱的车种之一)。

    事实上,纳粹政权小心谨慎地不做任何会激发民众抗议社会福利政策的事,当时普通德国民众的赋税得到减免,退休人员开始享受医疗保险,德国士兵的妻子享受了最好的待遇。从1932年到1937年,国民生产增长了102%,国民收入也增加了一倍。纳粹政权创造了德国经济恢复和人民福利的奇迹。


    纳粹政权靠社会福利政策的善举换取了普通德国民众对其内政外交政策的全力支持,将普通德国民众对纳粹政权独裁专制的不满情绪减少到最低程度,以至于普通德国民众普遍认为希特勒的人民国家是一种讨人喜欢的独裁。在纳粹统治的短短12年中,德国民众与纳粹领导层保持了高度一致,德国民众被积极地动员起来将自己的命运与纳粹政权融为一体。这就不难解释为什麽在苏联红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打到距希特勒藏身的地堡只有几百米,纳粹政权大势已去时,纳粹德国的十二、三岁的娃娃兵仍在为保卫他们的元首拼死抵抗了。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42/69/63/7_1.html希特勒当年是如何对付经济危机的?

    作者:小龙女

    这几年,世界的经济处于萧条之中,也就是在经济危机中,各国都展开浑身的解数来挽救这次的危机,很多人把目光投向了上个世纪那个曾经挽救美国经济危机的总统罗斯福,以及罗斯福的新政。

    很长时间,笔者一直认为在对付西方世界在20世纪30年代的那场经济危机中,美国的罗斯福是一个大大的英雄,他的政府干预政策,他的凯恩斯主义的实践,挽救了美国,罗斯福也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林肯之后一个伟大的总统。罗斯福成为伟大总统,当然,还有二战的因素。

    可是,近来在看了同一时期德国那个恶魔希特勒的表现后,发现希特勒在德国的改革,其成果要远大于罗斯福在美国的改革,希特勒的新政,比罗斯福的新政还有效,还管用,成就也大。这种结论想来似乎是很有意思。

    美国在1933年罗斯福上台以后,推行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新政,到1939年,美国的失业人数从1933年的1700万下降到800万,1700万的意思就是美国每四个劳动力中有一个是失业的,800万的意思就是每8个劳动力中有一个是失业的。而有意思的是,那个德国的希特勒也是在1933年上台,成为德国的总理,希特勒也是推行了一系列的新政,其结果是仅仅三年之后,到了1935年,德国的失业人数从1933年的700万下降到几乎为零,700万的意思在德国就是每四个劳动力中有一个是失业的,其比例与美国是一样的。而美国在1937年的时候,还有反复,即1937年失业人数又增加到1700万,没有改变,到了1939年的时候,才下降了一半。

    所以,笔者开始怀疑罗斯福的新政到底有多大的作用,他应该得到那么大的声誉吗?其实,美国在罗斯福上台以后,一直就没有克服30年代的那次危机,美国真正克服那场危机,是在美国参加了二次大战以后。也可以说,真正彻底解决了那场经济危机的不是罗斯福的新政,而是战争。这也就是罗斯福为什么一直鼓动美国参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美国直到今天还有人怀疑在珍珠港事件中,罗斯福是否事前已经有了情报,怀疑罗斯福为了使美国参战,故意隐瞒真相,对日本的进攻不予防御。也许这永远是个谜。

    我们还可以看到,经济危机的最后结果往往就是战争。战争才能使人们充分的就业。日本在1931年发动918事变,也是同样的原因,都是起源于1929年纽约股市的黑色星期四。以此类推,今天的奥巴马也要走向战争吗?

    我们还是回到希特勒的新政。希特勒不是靠战争来就业,而是在战前就完成了德国的就业,而且国家每年的发展速度平均达到了27%,非常的高。希特勒新政的结局除了使得德国人民充分就业外,还有一个大的成就,就是一般老百姓的福利有了极大的提高,德国在希特勒时代就做到了工人每年都可以有带薪的休假,甚至可以到外国去度假;做到了汽车进入普通的工人家庭。这种成就远远超过了罗斯福的成就。美国直到二战以后,才做到了一般工人可以带薪休假,一般工人可以有汽车。当然,罗斯福也有福利性的失业保障制度的建立,也有失业保障法的出台。65岁领养老金,一周工作40小时,每小时也规定了最低收入的限额。

    还有就是德国有了世界上第一条的高速公路,德国在希特勒时代有了四千公里的高速路,现在德国高速路的四分之一还是希特勒时代修的,而且仍然称其为希特勒路,很有意思。而美国那个时代还没有高速路。

    希特勒的成就,是日后的德国人死心塌地为他卖命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有人说,如果希特勒在1938年死了,那么希特勒就是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个领袖。

    那么希特勒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希特勒上台时所处的环境,比罗斯福要恶劣,因为希特勒还要面临德国在一次世界大战战败的阴影,因为凡尔赛条约还在制约着德国。还有战争赔款,民族自信心,还有法国还占领了一部分德国的领土的问题。

    希特勒一开始在政治上,采取了合法的手段,一个是解散议会,取缔反对党,取缔工会,也开始迫害犹太人。也很奇怪,当时大多数的德国人对没有议会,没有反对党,没有了工会也并不太在意,因为他们对那个魏玛共和国失望透了,因为这个政府在一战后毫无作为,而工会连基本的失业救济都不能保证,根本没有什么用。

    在金融上,希特勒开始采用了非常极端的货币政策,就是放弃黄金本位,甚至有一段时间放弃了货币,因为那个时候马克也贬值到几乎不值钱了,而直接以物品交换的方式来搞国内和国际贸易,太绝了。不借贷,不向外国借贷。希特勒认为,工作就是货币的根源。其实罗斯福的新政,开始时的货币政策与希特勒几乎一样,也是放弃了黄金本位,贬值美元,美元贬值了40%。当然,希特勒做的比罗斯福彻底,干脆不要货币。其实,希特勒的招数在今天也有很多的人打算要用,因为今天的国际结算货币是美元,其意义与黄金本位是一样的,很多国家因此想抛弃美元,用地区的“元”来结算,可以不受美元的欺压。此思路与希特勒当年是一样的。

    ”然后,希特勒就号召人民起来劳动,根本不给工钱。以工代赈。开始修建高速公路,修建大型的公共工程。罗斯福的方法也几乎一样,也是以工代赈的方式,扩大就业,修建了许多的公共工程。这为美国在战后的重新崛起奠定了基础。

    希特勒又开始搞国家垄断,大企业吞并小企业,搞大型的私人垄断企业,也扩大了国家垄断资本。当然,也顺带将犹太人的钱掠夺进国家资本,大概没收了犹太人近60亿的资本。罗斯福让2万5千家银行倒闭,后来重新登记,只留下1万多家,裁剪了几乎一半的银行。

    希特勒又采用积极干预的国家政策,发行国家债券,实行通货膨胀。罗斯福也是这样,发行债券,将美元贬值几乎一半。现在的美国的手法也是如此,国家任凭美元下跌。结果是可以扩大出口。

    希特勒又开始扩大国家定购军事装备,也为日后的扩军备战做好准备。

    希特勒还决定制造工人可以买得起的汽车,由此而创建了德国的大众汽车,开始生产甲壳虫汽车,希特勒的规定是,汽车的最高时速是100公里,百公里耗油6升,冬天可以在室外打着火,价格不超过1000马克。后来的大众汽车只卖990马克。汽车终于开始进入了普通的德国工人家庭。

    到了1935年,在希特勒上台短短的三年之后,德国的失业工人几乎不见了,人人都有工作,还有带薪休假,还有家庭汽车。希特勒还申办,并在1936年成功举办了柏林奥运会。这个时候的希特勒,其威望达到了顶点,奥运会开幕式上,全体到会的人员,包括外国领导人和运动员,都向希特勒行纳粹的举手礼。

    一代枭雄,一代恶魔希特勒,开始起飞了。那个时候,连大文豪萧伯纳都为希特勒辩护。蒋介石也开始学希特勒的法西斯主义,在中国也开始成立了蓝衣社。

    这里抄录一段据说是希特勒在战争开始前,对德国人民的一个讲话:

    “我接受了这样的一个国家,它因为信任外国的诺言和由于民主政府的恶劣制度而面临着彻底的毁灭……我克服了德国的混乱,重新建立了秩序,并且大大增加了生产……发展了交通,使庞大的公路网得以兴建,运河得以开凿,巨大的新工厂得以出现,同时也致力于提高我国人民的文化与教育水平。我曾做到了使700 万失业工人全体重新得到工作……我不但使德国人在政治上团结了起来,而且使他们重新武装了起来,我也曾致力于一页一页地撕毁那长达448 条的条约,其中包含着任何国家人民和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忍受的最卑鄙的压迫。我把1919 年从我们手里抢走的地方夺回来给了德国。我把成百万被迫与我们分离而饱受辛酸的德国人领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无可否认,希特勒真的做到了这些。

    希特勒应对经济危机无人能比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交易所突然上演“黑色星期四”,大量股票被抛售,世界经济大萧条拉开序幕。不久,银行倒闭,工厂关门,罢工、游行、暴动等连锁反应席卷全球。希特勒对这种情绪再熟悉不过了,屡战屡败的他早就有一套战胜悲观的方法。此前一遍遍地对着镜子练就的演讲口才可以派上用场了。他坚信,要让德国经济快速走出低谷,必须给人民打气鼓劲,让他们振作起来。

    希特勒忙碌起来,他四处奔走,凡是有开幕,开展和大型集会,他一律亲自出席,亲自发表激情讲话。他一次次满怀激动地告诉德国人,我们伟大的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任何困难都不能让我们低头,日耳曼人民是不可战胜的。招牌的动作,刚毅的表情,充满号召力的喊声,让希特勒很快征服了德国人,每次集会希特勒一出现,全场立即一片欢呼,掌声雷动。

    当时的德国人,决不是希特勒一张嘴就能忽悠的。希特勒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与前期大量的铺垫工作是分不开的。当德国各大政党还在议会和刊物上互相批评、指责的时候,纳粹党成员们却按照希特勒的指示,不争论不讨论,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组织人民开展生产自救的活动。宣传培训和扶贫帮困一起上,凡是有困难的一律有求必应。只要愿意加入纳粹组织和行动,除了没工资(马克已经如同废纸,有没有也无所谓了),可以保证有饭吃,有实物补贴,有活干。无家可归者甚至还可以得到福利住宅。得到这些好处的人同时会听到这样的话:这一切都是希特勒和纳粹党给的。德国什么都不差,就差好当家的。只要希特勒主席上台了,德国就会有美好的明天!等到希特勒当上总理的时候,他已经是万众瞩目的好总理。

    在执政的第一年里,希特勒政府在内政和外交方面做得相当成功。反对党被不违反民主的程序和手段取缔了,莱茵河西岸重工业区的工厂相继恢复了正常运转,德国摆脱了战败国的地位,收回了大量主权。除了被取缔的那些政党的忠实追随者外,大部分德国人民对反对党和工会的消失都并不反对,甚至很赞成。魏玛共和国的14年统治对于他们来说完全是一场丧权辱国的灾难,人民生活水准比一战前的帝国时期大大下降,所以他们对这个民主政体及其政党并无好感;旧工会连起码的就业率和工人最低生活保障都争取不到,更遑论其它。1933年,希特勒除了把少数反对党成员打入监狱以外,让更多的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在他的亲手设计和主持下,人类历史上不仅空前,而且很有可能绝后的伟大经济奇迹开始了。

    修高速公路造家庭轿车,全面拉动经济增长

    有信心还得有活干。希特勒上台11天便在柏林汽车展开幕式正式宣布:德国要在全国范围内大建高速公路,彻底改善交通状况,直接拉动经济全面增长。摆在面前的突出问题是资金问题。德国法律禁止收取道路使用费,在国家资金不足,私人资金无法募集的境况下,降低成本就是唯一出路。希特勒想出一个一举两得的办法:把修建高速公路变成一项失业救济工程,既减缓失业问题,又直接创造大量的工作岗位,还可用失业救济金支付工程费用。

    自1928年起,各种高速公路的修建计划就已经纷纷出台了,但总是因为政府财政困难而作罢。希特勒对这个计划非常感兴趣,但也有很多反对意见,因为德国人当时穷得叮当响,连能否保住饭碗都有问题,根本没钱买汽车。但希特勒还是决定拉紧裤腰带来加以支持,因为按照他的逻辑,必须先有路,然后才能有汽车,不然汽车就是造出来也没地方开。何况高速公路可以创造大批就业机会,而高失业率又使得当时德国人的工资低廉,降低了建筑成本。所以他力排众议,跑遍全国各地,喊了许多口号,四处为工程剪彩、奠基。有的时候,口号比钱还管用,德国人民真的不计报酬,不讲待遇地跟着他们的领袖,以军事化的纪律,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在上任后的前四年里,他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内政建设方面。谁也不能否认,他的政府在经济方面表现得实在色:1933、1934、1935,仅仅三年,希特勒就把德国-这个之前全世界赤字和失业率最高的、实际上已经破产的国家改造成了世界名列前茅的经济强国,而且这完全不是靠外国投资和援助取得的。

    在这三年内,德国的年均经济增长率无疑远远超过了100%-当然这也得益于大量旧工厂重新开工,世界经济复苏等客观因素,而德国国民的失业率从30%以上降到零-除了蹲监狱的那些犹太人和反对派以外。更加惊人的是,希特勒实际上兑现了他竞选时的诺言,为德国人民实现了共同富裕-决不是让少数人率先富起来,而是让广大工薪阶层和管理阶层一起富起来。工资上涨的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管理阶层不久就找不到什么东西,是他们买得起,而工人们买不起的了。

    想象一下,你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德国工人,三年前还在下岗,为了每小时工资只够买一块面包的临时工岗位,你和你的左邻右舍争得头破血流。而三年之后,你却坐着豪华游艇去非洲或美洲享受阳光假日去了。工薪阶级有权并有钱出国度假,这之前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未有过-英国没有,美国没有,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工人直到现在还没有(甚至想都不敢想),而在1935年的纳粹德国就有。希特勒就这样在短期内扭转了濒于崩溃的德国经济形势,取得了100%的经济高速增长度奇迹。你说他们怎能不疯狂热爱人民的好总理呢!

    在希特勒执政期间,德国电影界迎来了它不仅空前,而且很可能也绝后的辉煌时期。德国历史上最出色的几位导演都在这个时代完成了自己的代表作,他们发明的许多拍摄技法好莱坞至今仍在沿用,尤其是为纳粹党拍摄的几部记录片堪称经典,开创了大场面电影的先河。希特勒本人最重要的艺术成就,也当数他为纳粹党设计的旗帜和制服。象征社会主义的红色,象征民族主义的白色,还有那醒目的钩形图案,在党旗上如此和谐地凝聚在一起,让人一见便终身不忘。灰黑色的头盔、大衣、长筒靴和粗皮带组合起来,给人一种惊心动魄的威压感,让敌人一见便胆战心惊。没有艺术造诣的人,就像中国的汽车外形设计师,是绝对不会产生这样独特的创意的。

    希特勒是德国历史上最年轻的,也是第一个没有贵族背景的国家领袖,他闪电般地崛起,用最短的时间内造就了世界历史上最非凡的经济奇迹,做到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外交成就,变魔术般地白手建立了当时最庞大的空军和重建了陆军,实行了当时最可超前的社会保障、环保、建军思想(准军制和职业军制)以及物价工资农业制度,在希特勒的治理下,只见风雷迅变,一个强大的德国拔地而起,他本人也取得了人类历史空前也很可能绝后的民选领袖的威望,即使他所崇拜的前人腓特烈大帝和俾斯麦,他们所取的功绩也不能和此时的他相比。
    人类最不可思议的经济腾飞―――希特勒早期治下的德国

    首先声明:本文仅就希特勒时期的德国经济变化做一简介.本文就事论事专谈经济,我希望有关经济专家认真研究一下当时的德国经济崛起,不能因为希特勒的存在,就对那段经济腾飞的奇迹不深入研究,甚至避而不谈。

    他闪电般地崛起,用最短的时间造就了世界历史上最非凡的经济奇迹,做到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外交成就,变魔术般地白手实行了当时最超前的社会保障、环保、建军思想以及物价工资农业制度。

    1933年1月,希特勒登上了总理宝座,次年成为第三帝国的元首,德国经济也因为领导人的更替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后四年,德国GDP增长102%,国民收入增加了一倍,人均收入仅次于英国和美国,失业人员由600万降为不足4万,失业率由30%降为1.3%。德国由最高的赤字和最高的失业率、实际上已经濒临破产边缘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创造了经济复兴的奇迹。

    1931年,德国已经有了500多万失业者,相当于全国成年人口的四分之一。他们的生活几乎全无着落,雇人的单位少得可怜。无论是保守党、社民党,还是共产党,都只知道在议会和刊物上互相批评,“主义”提了一大堆,但什么解决现实问题的具体方案都拿不出来。

    纳粹党则反其道而行之:基本上不和别人争辩理论的它,此时几乎被建成了一个大公司,党员们无不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德意志人民生产自救的活动中去:有搞市场情报的,有搞推销的,有搞组织的,有搞运输的,有搞培训的,有搞财会的,对穷人们有求必应,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照顾、体贴他们,简直和宗教组织或红十字会一样。不管什么人,只要一加入他们的行列,便能保证天天吃饱肚皮,从此不再失业。工人们不领工资-反正此时马克的价值同废纸一样-而是领大锅饭和一些实物补贴,比如衣服、工具之类,还负责介绍福利住宅。

    对劳苦大众来说,这是多么大的一个刺激啊!负责发放大锅饭的纳粹党员一边往穷人们的碗里倒土豆、面包和副食,一边淳淳善诱地对他们说:“您瞅,咱们这国家披山带河,沃野千里,要物资有物资,要科技有科技,年年得诺贝尔奖,物理、化学、医学,照单全收过。可说起这经济,咱就能搞成现在这样子呢?还不是因为当权的都被帝国主义收买了,什么正经事都不干,整天就知道贪污腐败,祸国殃民?您再瞅,街上的那些pol.ice,就知道在咱老百姓面前神气活现的,其实个个不都是卖国贼的小走狗吗?这些混帐王八蛋全都是德国人民的公敌!啥时候咱们希特勒主席上台了,啥时候咱们这苦日子才能有盼头哇!”

    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在成千上万工农群众对他们的再生父母-纳粹党感激不尽的泪水中,1932年德国总理大选的胜负就已经很清楚了。

    1933 年,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此时,德国政府的赤字仍然高得吓人,失业人数超过600万,莱茵河西岸地区虽然已被盟军在1930年6月归还,但却百废待兴;而且法国还占领着萨尔州,并企图用培植当地分裂势力和亲法分子的做法,通过全民公决,把这个州正式吞并掉。只要德国的经济形势不好转,法国人的这个阴谋就随时可能得逞。而且,纳粹党的执政还有些先天不足,因为它并不拥有议会中的绝对多数席位,这些都困扰着魏玛共和国的新任总理希特勒。

    在执政的第一年里,希特勒政府在内政和外交方面做得相当成功。反对党被不违反民主的程序和手段取缔了,莱茵河西岸重工业区的工厂相继恢复了正常运转,德国摆脱了战败国的地位,收回了大量主权。除了被取缔的那些政党的忠实追随者外,大部分德国人民对反对党和工会的消失都并不反对,甚至很赞成。魏玛共和国的14 年统治对于他们来说完全是一场丧权辱国的灾难,人民生活水准比一战前的帝国时期大大下降,所以他们对这个民主政体及其政党并无好感;旧工会连起码的就业率和工人最低生活保障都争取不到,更遑论其它。1933年,希特勒除了把少数反对党成员打入监狱以外,让更多的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在他的亲手设计和主持下,人类历史上不仅空前,而且很有可能绝后的伟大经济奇迹开始了。

    自1928 年起,各种高速公路的修建计划就已经纷纷出台了,但总是因为政府财政困难而作罢。希特勒对这个计划非常感兴趣,但也有很多反对意见,因为德国人当时穷得叮当响,连能否保住饭碗都有问题,根本没钱买汽车。但希特勒还是决定拉紧裤腰带来加以支持,因为按照他的逻辑,必须先有路,然后才能有汽车,不然汽车就是造出来也没地方开。何况高速公路可以创造大批就业机会,而高失业率又使得当时德国人的工资低廉,降低了建筑成本。所以他力排众议,跑遍全国各地,喊了许多口号,四处为工程剪彩、奠基。有的时候,口号比钱还管用,德国人民真的不计报酬,不讲待遇地跟着他们的领袖,以军事化的纪律,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Fuehrer(领袖):这个词一直被错误地翻译成“元首”。这是1934年8月2日兴登堡去世后,集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为一身的希特勒给自己取的新称呼,目的就是贴近群众,不要像“主席”或“总统”那样,显得太贵族化。在上任后的前四年里,他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内政建设方面。谁也不能否认,他的政府在经济方面表现得实在出色:1933、1934、1935,仅仅三年,希特勒就把德国-这个之前全世界赤字和失业率最高的、实际上已经破产的国家改造成了世界名列前茅的经济强国,而且这完全不是靠外国投资和援助取得的。

    在这三年内,德国的年均经济增长率无疑远远超过了100%-当然这也得益于大量旧工厂重新开工,世界经济复苏等客观因素,而德国国民的失业率从30%以上降到零-除了蹲监狱的那些犹太人和反对派以外。更加惊人的是,希特勒实际上兑现了他竞选时的诺言,为德国人民实现了共同富裕-决不是让少数人率先富起来,而是让广大工薪阶层和管理阶层一起富起来。工资上涨的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管理阶层不久就找不到什么东西,是他们买得起,而工人们买不起的了。

    想象一下,你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德国工人,三年前还在下岗,为了每小时工资只够买一块面包的临时工岗位,你和你的左邻右舍争得头破血流。而三年之后,你却坐着豪华游艇去非洲或美洲享受阳光假日去了。工薪阶级有权并有钱出国度假,这之前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未有过-英国没有,美国没有,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工人直到现在还没有(甚至想都不敢想),而在1935年的纳粹德国就有。

    随着长达1000公里的高速公路-它至今还叫做“希特勒路”-建成,各种造车厂、修车店、加油站如雨后春笋般相继破土而出,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1938年建立的“大众汽车”公司。不仅如此,希特勒还在比较飞机和飞艇之间的优劣,以决定他下一个支持建立的交通公司到底是应该叫做“大众飞机”,还是“大众飞艇”呢。当然,希特勒热衷经济建设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即将到来的大战积累实力。他曾经说过:“人民需要度假,因为这样可以使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保持坚定的精神状态。”

    国力的迅猛增强,大大提升了德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归属理念。1935年1月13日,萨尔州举行了未来归属问题的全民公决,结果以90.8%的高票率,决定回归德国。同年,柏林获得了1936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带着秦始皇“帝万世”的豪情壮志,希特勒信心十足地宣称:“在以后至少一千年中,德国将不会再爆发什么革命了!”

    正如尼采所说,上帝死了,因为他希特勒已经诞生。

    希特勒对艺术特别地关心。他是一位天才的艺术家和建筑工程师,似乎直到当了总理以后,他才突然发现了自己在建筑方面的才能。“如果哪天下台了,我就去当工程师!”除了交通方面的建筑以外,他还亲身参加设计了许多的社会、体育、文艺场馆和水利设施-决不限于题个词,剪个彩,听听报告,拍个桌子之类的,而是真正的研究图纸,分析数据,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直至二战结束为止,大部分他参预设计的建筑都未能完工,其中包括:直布罗陀大坝,目的是排干整个地中海,化碧波千里为万顷良田(另外,这样英美的潜水艇也就进不来了);不列颠大桥,现在这个计划已经由海底隧道多所取代;以全盛时期的巴比伦和雅典为范本,重建整个柏林城,把它造成日耳曼尼亚(他按拉丁语给德意志起的新名字)的新首都,它将比罗马、巴黎、莫斯科和伦敦更辉煌,更壮观……即便是当时已经完工的建筑,在二战后也大都被盟军用detonator彻底铲除,只有几个文艺场馆,因为躲在不起眼的角落里,而得以幸存。

    希特勒的艺术口味是相当保守的,或者说,是相当古典的。当时,抽象派艺术已经风靡整个欧洲,而希特勒对此极其反感,他为此还专门发明了一个词:“黑鬼化”的艺术,矛头直指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后者的艺术和政治思想都与纳粹背道而驰。希特勒看到当时的艺术有严重的抽象化、暴力化、色情化的倾向,所以呼吁艺术界以希腊、罗马为准则,进行第二次古典文艺复兴。对于那些还顽固不化,坚持“黑鬼化”下去的艺术家,希特勒说:“他们的作品是Mist(德语,即英语中的????,中文我想就不用翻译了吧),应该被扔到Mist应该去的地方去。”历史证明,政治家对艺术过分关心,往往既是艺术的不幸,也是政治家的不幸。但以我个人的看法,希特勒当年对现代艺术的批评意见并没有错。二战后,世界艺术与东西方的古典艺术完全背道而驰,即便不说是“黑鬼化”,至少也也严重“非洲化”了(当然,你要是觉得黑人快板、南美裸舞,以及画展里满眼丰满的乳房和臀部比起达芬奇、莫扎特来是进步的话,那我也无话可说),这样的发展轨迹也就证明了他在这方面的远见卓识。

    在希特勒执政期间,德国电影界迎来了它不仅空前,而且很可能也绝后的辉煌时期。德国历史上最出色的几位导演都在这个时代完成了自己的代表作,他们发明的许多拍摄技法好莱坞至今仍在沿用,尤其是为纳粹党拍摄的几部记录片堪称经典,开创了大场面电影的先河。希特勒本人最重要的艺术成就,也当数他为纳粹党设计的旗帜和制服。象征社会主义的红色,象征民族主义的白色,还有那醒目的钩形图案,在党旗上如此和谐地凝聚在一起,让人一见便终身不忘。灰黑色的头盔、大衣、长筒靴和粗皮带组合起来,给人一种惊心动魄的威压感,让敌人一见便胆战心惊。没有艺术造诣的人,就像中国的汽车外形设计师,是绝对不会产生这样独特的创意的。

   
    1936年夏天的柏林奥运会,成为希特勒和纳粹党宣传的盛大舞台。那是一届高科技的奥运会,场面前所未有的壮观。这次演出的高潮其实在揭幕式上就出现了:成百上千的外国运动员-其中包括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苏联人、波兰人……这些德国未来死敌的运动员们,集体向观众席上的希特勒和纳粹官员们行举臂礼。它也同样是希特勒的独创,在当时的欧洲被看作极其时髦的礼仪。纳粹德国在本届奥运会上制作的纪录片,也成为奥运会历史上最著名、最成功的杰作之一。

    尽管德国运动员在田径场上输给杰西?欧文斯让希特勒很不愉快,他拒绝和这个美国黑人握手的事件甚至引发了官方抗议,但这在当时只不过是一个小插曲而已。第11届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已经令德国人民对本民族和希特勒政府的信心空前高涨,同一个声音在全德国各地响起:“Heil,Hitler!”(赞美你,希特勒!)

    如果他在此时突然意外去世的话,必将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流芳千古。

    可惜,他当时没死。
    他闪电般地崛起,用最短的时间造就了世界历史上最非凡的经济奇迹,做到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外交成就,变魔术般地白手实行了当时最超前的社会保障、环保、建军思想以及物价工资农业制度。

    1933年Porsche(保时捷)博士,雅各魏林,及希特勒三人在柏林的皇家饭店面会商讨国民车的细节,在这次由希特勒主宰的会议中,希特勒还自己动手记载或描绘了11张草图,令Porsche博士十分惊讶,这些草图的车身造型,与当时的NSU原型车很相似,这些草图绘画的技术,不下于专业的工程师,而且根据记载,希特勒只费时15分钟便完成了。

    在执政的头四年里,希特勒确实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与罗斯福一样,他也为收入较低的人们增加利益铺平了道路;与罗斯福一样,他凭直觉得出结论,那些被传统理论搞得六神无主的经济学家们,对经济衰退无能为力。因此,两位领导人均藐视传统,大力发展公有产业和减少失业。(「希特勒还预见到了现代的经济政策」,1973年,经济学家J?肯尼斯?加尔布莱斯评论说,「……他认识到,只有同时控制工资和价格,迅速地实现充分就业才有可能。一个受经济恐惧压制的国家,会响应希特勒的号召,一如美国人之响应罗斯福,这是不足为奇的。」或许,他并不懂多少经济,不知自己之所为。「但是,在经济方面,如你走上了正道却不知其所以然,这才是了不起的。」)希特勒还建起了高速公路网(Autobahn),改变着国家乃至今后全世界的面貌。

    青年的福利及对青年的培养也享有优先权。教育制度已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高中便专修自然科学,非古典课程与人文主义大学预科课程同等重要。由于相当重视体育,重视种族生物学的必修课程,以及重视德国历史和文学,有些课程,例如古代语言和科学,便受到影响为了在思想上和体格上让全民为未来作好准备,希特勒在四年内把全民的健康水平提高了一大步,连外国人对此也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婴儿死亡率大大降低,比大英帝国之婴儿死亡率还低」。希特勒当政后,曾七次出访德国的英国国会议员阿诺尔德?威尔逊爵士写道,「肺结核和其它疾病大大减少。审判罪犯的法庭从未如此闲过,监狱也从未如此空过。看到德国青年如此健壮,这确是件快事。连最穷苦的人们的衣着也有改善;他们的笑脸证明,他们的心情也愉快多了。」

    工作条件也得到了改善——窗户多了,拥挤程度减小,洗手间也有改进。在「美化每个地方」的口号下,所有办公室和工作室都保持整齐清洁。花草多了,使劳动者能欣赏自己的环境。这些成绩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幻影。工人们从未享受过这样的特权。罗伯特?雷伊的「劳工阵线」倡议「欢喜出力量」计划,还为工人们听音乐会、上剧院观赏表演、参观展览、跳舞、看电影和参加成人班学习提供津贴。最富有革命性的创举要算是旅游津贴。现在,连最卑贱的劳工及其妻儿子女,均可坐上豪华的旅游船,欢度梦想不到的假日。

    「工人们看到,我们是真心诚意要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的」,雷伊说:「他们看到,派出去当德国代表的并不是所谓的'知识阶层’,而是他们自己,我们向世界显示的是德国工人阶级。」在德国,人们还建造了许多不分等级的船只,雇主和白领们与工人们享受同等待遇,希特勒1月30日在议会演说中说:「德国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且产生了效果。」他的这种社会主义既不排斥富翁,也不排斥中产阶级。「资产阶级切莫以为自己是教育或资本的某种享受者」。他对一采访者说过,「资产阶级必须像工人一样,适应社会之福利。」在实践中,这种观念使工人们觉得荣耀,强调了希特勒之社会平等的理论。公共媒介宣传他是个建筑工人、画家和学生,是人民中的普通一员,是坐在司机旁边的普通人,他吃的饭菜也很简单。他拒绝接受任何一种名誉学位。在工厂里向工人们发表演说时,他总是使用昵称「我们」。

    为了使普通人能「用轮子走路」,他发展了「人民车」。此车坚固耐用,价格便宜,一般人均买得起。他要费尔迪南?保时捷博士设计一种四座、每40英里耗油一加仑、发动机用空气冷却、冬天不致上冻的小车。他还为未来的其他革新作了设想。在大城市内,必须建造自动化的地下停车场、众多的自由贸易中心、公园、绿化区,以及严格控制污染。出于他个人对清洁的关注(害怕长癌),对污染问题尤其令他关心;他鼓励工业界作出努力,以完全消除有毒气体。在鲁尔盆地,大多数工厂已安装了消除污染的设施;凡新建造的工厂,必须配有防止水源遭污染的装置。

    他对城市规划的兴趣甚至延伸至小镇和乡村。他对亲信们说过,最主要的是空间(另一个关切之点),「我们的建筑师们,在制订规划时,考虑到了空间问题,这令我高兴。只有这样,我们才毋需兴建更多的、几乎是房上建房的、拥挤不堪的市镇,如同我们在茨维考和格尔申基尔申等地看到的那样。如果我被发配到这样一个毫无美感的市镇,我将大失所望,将失去快乐,如同我被我的祖国发配出来一样。所以,我已下定决心,使哪怕是最简陋的市镇都要多少有点文化和美感,然后一步一步地提高各市镇的舒适水平。」

    民族社会主义的影响波及了美国。在美「德美同盟会」,会员们公开穿起民族社会主义制服:白衬衣、黑领带、高筒靴和卍字章。希特勒上台后四年内所取得的成就,大大地鼓舞了许多有同样思想的人们。民族社会主义不仅吸引着心怀不满或被剥夺公民权利的人们,而且也吸引着那些心怀好意、忧国忧民的人士。它把大批青年和知识界人士吸引过去——他们觉得,比诸陈腐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更为有力。

    没有一个研究德国问题的客观的观察家能抹煞希特勒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劳工虽然丧失了工会,资方也丧失了在政治上组织起来的权利。事实上,每个人都丧失了权利和自由,但国家得到的是平等和繁荣。他用独创的方式使国家摆脱了经济衰退和结束了失业。

    ――――――――――

    二战时期德国老百姓支持希特勒以及纳粹党

    法西斯这个词在当今世界上名声并不太好,人们一提起它就会联想到独裁专制、摧残民主、凶残暴虐等一系列负面的东西。其实我们只要考察一下法西斯的来龙去脉就不难看出法西斯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如此声名狼藉、一无是处的。

    “法西斯”一词源于拉丁文Fasces,在古罗马时代,“法西斯”是用来维护当时世界上最强盛先进的政权的权威和秩序的标志和工具---中间插有斧头的一束棍杖,既可以代表执政官的权威,在必要时也可以由执政官的侍卫官们将其拆散了用来驱散民众、执行砍头的死刑。“法西斯”象征着万众团结一致,服从一个意志,一个权力,其在国家政治中的地位既尊贵又重要。

    现代法西斯则是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运动。在意大利语中法西斯(fascismo)则含有“协会”、“一群”之意,意大利工农运动中的许多团体都采用过此类名称,如西西里的“劳动者法西斯”组织等。1919年3月,对下层民众的困苦生活十分同情的墨索里尼在米兰建立了“战斗的法西斯”组织,并于1921年11月在罗马举行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定名为“国家法西斯党”,翌年该党夺取政权则标志着现代法西斯主义运动作为一种政治力量在国际政治生活中的崛起。

    与此同时,在德国慕尼黑建立的法西斯党---以下层民众特别是城市工人群众为基础的,团结中等阶级下层的保持强烈民族主义色彩的政党德国工人党(1920年改称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简称纳粹党。“纳粹”是德文nationalsozialist的缩写nazi的音译)后来居上,于1933年上台执政,将法西斯主义运动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勿庸讳言,现代法西斯主义运动作为工农运动的分支之一,从一开始就与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运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它们各自政治理念里的对工农利益之关心和维护、对劳苦大众之同情、对社会公正义之渴求,简直毫无二致。

    纳粹党魁希特勒在他的代表作《我的奋斗》一书中以深切同情的笔触写道:“巨大的经济发展导致社会阶层的变化。小手工业者逐渐消亡,工人独立生存的可能性日渐渺茫;作为结果工人明显地无产阶级化,出现了一个产业工人的阶层。其最基本特征就是工人永远无法找到属于自己的生计。他是货真价实地一无所有。他的晚景凄凉,生不如死。”

    如果不看出处,我们还会以为是马克思在他的代表作《资本论》里向我们讲述他的政治理念呢。另外我们从一件小事里也可以看出出身贫寒的希特勒对劳苦大众发自内心的同情,由于希特勒有失眠的毛病,他睡不着觉的时候,就往地板上撒面包屑和吃剩的饭菜来喂老鼠,他已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他在一篇回忆录里写道:“在天亮前,我观看着这些小东西在美食周围转来转去。在生活中,我曾经历过许多贫困,我完全能想象出饥饿是什么滋味,因而也能体会这些小东西的快活。”

    纳粹党的党纲里更是明确提出要实现社会主义,要求将垄断性企业收归国有,工人分享企业利润,国家以廉价出租的方式扶持小商人,取消地租,禁止土地投机,要求取消不是靠工作而得到的收入,严惩高利贷者等;对外则要求废除歧视性的凡尔赛和约,建立一个强大的超越议会民主的中央集权的人民国家,致力于建立政府控制一切的制度。

    并宣布纳粹党旗的颜色红色象征这个运动的社会意义。这对急于摆脱国家屈辱和经济困境的德国人民来说,具有强大的号召力。以此观之,说纳粹党徒是狂热的社会主义者并不过份。纳粹党的纲领和共*产*党的纲领的区别仅仅是前者更偏重于民族优越,主张结束阶级斗争,搞阶级调和,让上层阶级明白他们对工人所负的责任;而后者更偏重于阶级优越,主张阶级斗争,搞暴力革命,彻底推翻上层阶级,让工人完全掌权而已。从这种意义上说,法西斯党和共产党的确只是政见略有不同的堂兄弟而已。

    在社会实践中,德国纳粹党更是卓有成效地履行了对德国人民的承诺。1933年希特勒刚上台时,德国经济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失业率高达33%,德国6600万人口中,几乎一半在饥饿和贫困线上挣扎。希特勒上台的第三天就在广播电*发表《告德意志国民书》,宣布政府要“拯救德意志的农民,维持给养和生存基础!拯救德意志的工人,向失业展开一场大规模的全面进攻!”纳粹党创造了消灭失业的经济奇迹,到1938年德国失业率仅为1.3%,而同期美国、英国、比利时、荷兰的失业率则分别为1.89%、8.1%、8.7% 和9.9%。在着力解决失业问题的同时,纳粹德国也高度重视社会福利事业。希特勒在1930年指出:“用警察、机关枪和橡皮棒,不能持久地单独维持统治”。这不仅是他的治国思想,也是他的社会实践。

    希特勒上台后大力推行社会保险制度,增加和提高国民的社会福利,扩大了职工的有薪休假制度,纳粹党的劳动阵线在疗养胜地鲁根岛等地,修建了一批疗养院和旅馆,建造“力量来自欢乐”旅游船。仅1937年1年内,全德就约有1000万人参加了“力量来自欢乐”的休假旅游,过去只有资产阶级上层社会才能享受的休假旅游,现在德国的普通工人也能够享受了。纳粹德国还通过劳动美化活动来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1938年夏天,希特勒甚至宣布,德国要实现“每个德意志职工拥有一辆小汽车”的目标,指令大众汽车公司去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取经,以最小的利润率、最低廉的价格大批量生产工薪阶层买得起的优质小轿车(顺便说一句,大众汽车公司生产的质优价廉的大众牌甲壳虫小轿车至今仍然是世界工薪阶层最喜爱的车种之一)。

    事实上,纳粹政权小心谨慎地不做任何会激发民众抗议社会福利政策的事,当时普通德国民众的赋税得到减免,退休人员开始享受医疗保险,德国士兵的妻子享受了最好的待遇。从1932年到1937年,国民生产增长了102%,国民收入也增加了一倍。纳粹政权创造了德国经济恢复和人民福利的奇迹。


    纳粹政权靠社会福利政策的善举换取了普通德国民众对其内政外交政策的全力支持,将普通德国民众对纳粹政权独裁专制的不满情绪减少到最低程度,以至于普通德国民众普遍认为希特勒的人民国家是一种讨人喜欢的独裁。在纳粹统治的短短12年中,德国民众与纳粹领导层保持了高度一致,德国民众被积极地动员起来将自己的命运与纳粹政权融为一体。这就不难解释为什麽在苏联红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打到距希特勒藏身的地堡只有几百米,纳粹政权大势已去时,纳粹德国的十二、三岁的娃娃兵仍在为保卫他们的元首拼死抵抗了。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42/69/63/7_1.html
顺便说一句,大众汽车公司生产的质优价廉的大众牌甲壳虫小轿车至今仍然是世界工薪阶层最喜爱的车种之一

这是怎么话说的?  哪年写的?  停产已经十年了
希特勒的经济政策 无非是几点

掠夺 强制平均 负债

如果不发动战争去抢劫别的国家 很快就会难以为继
zhepro 发表于 2015-2-2 12:52
希特勒的经济政策 无非是几点

掠夺 强制平均 负债
从开始就注定了它的灭亡。
希特勒的“政策”一开始就明确地以世界大战,备战为唯一目的。
这文章浓浓的知音味啊.
就这篇文章而言,则完全是蓄意的歪曲。

Christopher Buchheim: German Industry in the Nazi Period
Franz Neumann: Behemoth

等文献都有详细地研究。文中更是企图用“国民收入”(稍懂国民经济核算知识的都知道这个范畴包括了资本家的利润)这类的词汇混淆视听。

至于纳粹上台的全过程,本人有一篇长文详细说明。等发表之后可以转过来。
靠美国金融支持和战备搞出来的
3.4楼点出关键,必须开始大战。否则自己就崩溃了。
希特勒是个好总理,却不是好统帅。
这其实就是大寨经济,和今天华西村差不多,这种模式不能持久,不发动战争根本养不了
zhepro 发表于 2015-2-2 12:48
顺便说一句,大众汽车公司生产的质优价廉的大众牌甲壳虫小轿车至今仍然是世界工薪阶层最喜爱的车种之一

...
甲壳虫不是又出新款了嚒 ?
楼主没看过《货币战争》?
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
犹太人在当时只不过是收入高一些罢了,大部分好比是现在的白领金领高管教授之类的无产阶级脑力劳动者,本质上就是打工的,结果就被希特勒说成是资本家除之而后快了。当时的很多老百姓也被忽悠了,因为在他们看来,犹太人很富有,造成了资本家都是犹太人的假象。之所以造成这种假象,是因为真正的大资本家他们见都见不着。希特勒哪里是反资本家啊,他就是为大资本家服务的。保时捷就是大资本家,大众就是他控股的。还有容克军官团,那才是真正的德意志贵族阶层。希特勒感动他们不?动动试试?希特勒说自己代表工人,某些人就信了,真的是太好骗了。纳粹党里倒是有社会主义者,冲锋队就是,可惜被希特勒联合容克军官团给剿了。
希特勒不是庸人,他上台有他的原因。但是,本文夸张的太过分了。
说德国人人有小汽车,和骗局一样。一般人想要车,要预付款,战争开始了,车还没到手,预付款也泡汤了。
像这样事,文中还提到不少,把许诺当作已经实现。
德国的高速公路有着明确的军事目的,在设计中,不走人口密集的城市。
很多似好的现象,都是在准备战争的目的下进行的。
张载 发表于 2015-2-2 19:31
希特勒是个好总理,却不是好统帅。
我觉得正好相反,那个打鸡血的经济政策就是饮鸩止渴,最后弄得不发动世界大战就得先完蛋。而军事、战略上希魔倒是比他的那些容克将军们强得多。
楼主好意思说希特勒的经济奇迹空前绝后,我给你提个醒,你去找一找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才叫奇迹


1948年国统区通货膨胀率高达20000多倍(你木有看错,2后面有4个零),1941年1月30日北京和平解放,4月23日南京解放,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1949年当年中国钢产量即达15万吨,超过了民国时期除日本占领区之外的最高年产量。1952年即达到了135万吨,57年达到535万吨。
于此同时在朝鲜和联合国军开战,国外面对西方全面封锁制裁,1951年国内通货膨胀率降至百分之几十,53年以后降至百分之几,人民币在没有黄金储备和外汇储备的情况下成功发行,三年剿灭土匪超过百万,进军新疆和西藏。
希特勒那点儿奇迹如果和其他国家相比倒也算奇迹,和新中国比着也就比渣渣强点罢了。

1948年国统区通货膨胀率高达20000多倍(你木有看错,2后面有4个零),1941年1月30日北京和平解放,4月23日南京解放,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1949年当年中国钢产量即达15万吨,超过了民国时期除日本占领区之外的最高年产量。1952年即达到了135万吨,57年达到535万吨。
于此同时在朝鲜和联合国军开战,国外面对西方全面封锁制裁,1951年国内通货膨胀率降至百分之几十,53年以后降至百分之几,人民币在没有黄金储备和外汇储备的情况下成功发行,三年剿灭土匪超过百万,进军新疆和西藏。
希特勒那点儿奇迹如果和其他国家相比倒也算奇迹,和新中国比着也就比渣渣强点罢了。
zhepro 发表于 2015-2-2 12:52
希特勒的经济政策 无非是几点

掠夺 强制平均 负债
先是在国内抢,国内抢完了,再抢国外的。
希特勒的经济成就,戈培尔要占大部分功劳。
战前,大众甲壳虫根本没有普及。

造出999马克的国民汽车,和大家都买到了国民汽车,完全是偷换概念。

希特勒在上台后能收到德国民众的广泛支持不是没有道理的,老百姓不看别的。只看你领导的国家能不能让自己收入增加。能不能让国家强大。你能做到,自然支持你。
试想如果现在中国有位领导人上台,能让国人收入普遍大幅度提高,然后收回当初被老毛子强的领土,在南海把那帮狐假虎威的孙子揍个遍,再打到日本去。你说中国的老百姓会不支持他吗?
同样的道理,希特勒做到了那个时代德国人最希望做到的事情。解决失业,收入提高还有以前都想象不到的福利。扔掉了一战后强加在德国人头上的不平等条约。收回被占领的领土。这样的领导人得不到支持那才叫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