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进“基洛”级潜艇对中国海军的影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7:27:28
一直以来,海外媒体及所谓军事专家对中国引进国外先进武器装备表现得十分"关注",并津津乐道。其中,有对中国军队的装备发展表示"热心"的,但更多的则是对中国军事力量的增长妄加猜测和评论,甚至鼓吹"中国威胁",对中国军队正常的军购横加指责。本文根据海外媒体的报道和军事专家的分析,对中国引进俄罗斯"基洛"级常规潜艇的背景、作战性能及其对中国海军、周边地区的影响进行综合阐述,仅供读者参考,旨在唤起更多的朋友关心中国海军的发展。

采购背景

受前苏联海军发展的影响,中国从一开始就极为重视潜艇部队的建设。中国海军在50年代初刚组建时就制订了"以海军航空兵、潜艇部队和快艇部队为主,相应发展其他兵种部队"的建设方针。到60年代,中国又提出了海军武器装备"以导弹为主,以潜艇为重点,同时发展中小型水面舰艇"的建设方针。从那时起一直到80年代,中国建成了一支数量庞大的常规潜艇部队,成为海军夺取和掌握制海权的主要作战力量。不过,由于中国潜艇制造技术的落后和亚太各国及地区海军反潜作战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潜艇部队已逐渐失去往日的威力。在1994年解放军出版的《登陆作战》一书中,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该书指出:我军拥有较强的潜艇力量,但敌方综合立体反潜作战能力已获得极大提高,将来我军以潜艇为主夺取制海权的作战将会受到严重挑战。

基于这种认识,中国从80年代中期就展开了第二代潜艇的研制。海外媒体判断,中国正在进行3种第二代潜艇的研制,包括一种常规动力潜艇、一种导弹核潜艇和一种攻击核潜艇。报道指出,中国正在研制的新型常规潜艇将使用数字声呐和侦测显示设备、性能先进的线导鱼雷以及新型发射装置。1994年5月,美国军用侦察卫星发现武昌造船厂新下水了一艘常规动力潜艇。美国海军根据卫星照片判断,这艘潜艇长约75米,宽8.5米,采用水滴型艇体,使用七叶单螺旋桨推进器,巡航时具有较好的静音效果。这表明新下水的潜艇是中国研制的新一代常规动力潜艇,外界将其命名为"宋"级。1995年11月下旬,日本《朝日新闻》报道说,中国新型的"宋"级潜艇具有在水下发射巡航导弹的能力。以此判断,中国在潜艇研制上已解决了水下发射巡航导弹的关键技术,这无疑是中国发展第二代潜艇的一项重大技术成就。

尽管国产第二代常规潜艇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然而与世界上先进的常规潜艇比起来差距仍然不小,特别是潜艇的静音性能方面。中国潜艇的致命弱点是噪音大,这不仅会丧失隐蔽性和突然性,而且易被敌方潜艇或水面舰艇发现和攻击。有一则报道是这样的:1994年秋季,台湾海军在台湾海峡进行的"汉光11号"军事演习中,其反潜舰在澎湖外海发现并锁定了一艘窥探演习的祖国大陆的潜艇;这艘被发现的潜艇是一艘老式潜艇,由于潜航噪声很大,不具有静音航行能力,因此被围困潜坐在海底达48小时之久,最后才在狂风暴雨的掩护下得以脱离。由此可见,潜艇的静音性能成了中国海军潜艇发展的瓶颈。

事实上,进入90年代,中国海军潜艇舰队的规模大幅度缩小,自制的潜艇又跟不上需求,而台海两岸急剧变化的政治形势的压力,迫使海军不得不通过进口国外先进常规潜艇来保持在役艇只数量,以备随时应变。同时也想通过引进现代化的潜艇,在使用中消化吸收其先进技术,从而迅速提高自制潜艇的技术水平。那时候,随着苏联解体和冷战的结束,转型中的俄罗斯为筹集急需的硬通货,将许多先进武器装备都推向了国际市场,其海军装备中唯一的一型先进的常规动力潜艇--"基洛"级也被放上了"货架"。"基洛"级潜艇以其优异的静音性能闻名全世界,素有"大洋黑洞"之称。于是中国与俄罗斯进行谈判,并迅速达成了"基洛"级潜艇的购买协议。
据外电报道,中国与俄罗斯在1994年1月签订了一份价值10亿美元的合同,用于采购两艘877EKM型和两艘636型"基洛"级潜艇。两艘877EKM型是前苏联海军的B-171和B-177,两艘636型"基洛"级潜艇也是按前苏联海军合同建造的,舷号分别为B-871和B-801。中国海军于1995年2月和11月先后从俄罗斯接收了两艘877EKM型"基洛"级潜艇,舷号分别为364和365,艇名为"远征"64和"远征"65。据《防务数据》杂志1997年10月27日报道,中国海军当年接收了第一艘636型"基洛"级潜艇。该艇首先在芬兰湾进行了试航,之后驶入芬兰港口停泊。在那里,该艇被装上一艘荷兰货船,运往中国海军基地。按计划,中方的艇员应进行为期18个月的培训(来自印度和伊朗的艇员在接收同一型号的潜艇之前都进行了18个月的培训),但中方艇员的培训只进行了9个月便提前结束。两艘636型潜艇在1998年相继加入中国海军,舷号分别是366和367,艇名为"远征"66和"远征"67。这4艘"基洛"级潜艇均部署在负责对台作战的东海舰队。

在订购了第一批4艘"基洛"级潜艇之后,有报道指出,中俄两国在1995年1月又签订了一份15亿美元的合同,采购6艘新建造的636型"基洛"级潜艇。但这些报道都没有得到进一步证实。2002年中,俄罗斯塔斯社率先曝光中国增购了8艘"基洛"级潜艇,这批潜艇将在5年内交付中方,并称这笔军售合同是在2002年5月3日达成的,每艘潜艇都装备"俱乐部"潜射反舰导弹系统。国外及港台媒体都对这一事件进行了长时间的追踪报道。台湾《中国时报》在当年6月22日报道,大陆耗资16亿美元向俄罗斯采购8艘636型"基洛"级潜艇,称5年内全部交付的可能性不大,但有一点可以确认,这些新购的潜艇将配备射程在220至300千米之间的"俱乐部"潜射反舰导弹,这是中国现役4艘"基洛"级潜艇所不具备的。照这样计算,中国海军一共采购了12艘"基洛"级潜艇。台湾"东森新闻"报道指出,待使用状况及国家经济足以提供后续作业后,大陆最多可建成一支数量高达22艘的"基洛"级潜艇部队,并配署各舰队执行水下作战任务。

卓越性能

"基洛"级根据其英文名称(Kilo)的首字母也称K级,它是一级性能先进并配备强大火力的多功能柴电动力潜艇,由位于圣彼得堡的红宝石海事工程中央设计局设计,1982年首次进入苏联海军服役,至今已发展成一个潜艇家族,拥有多个型号。作为前苏联"狐步舞"(F级)、"罗密欧"(R级)和"威士忌"(W级)级潜艇的继承者,"基洛"级潜艇在设计方面体现了技术上的飞跃,它是前苏联常规潜艇中首级运用先进艇体结构的潜艇,拥有较大体积和排水量,可容纳各种先进的传感设备和武器装备,这使其整体性能较之早期的潜艇有了相当大的提升。

基洛"级潜艇采用短粗的水滴形艇形和双壳艇体设计,分成6个水密舱,储备浮力达到32%,这使潜艇即使在任何一个舱进水的情况下也不致于沉没,可靠性好,生存能力很强。这样高的储备浮力和水面不沉性是西方国家海军的常规潜艇所不具备的。早期的"基洛"级潜艇全长72.6米,宽9.9米,吃水6.5米,艇体表面贴有消声瓦,水上排水量2327吨,水下排水量达到3076吨,下潜深度300米,艇员编制57人,海上自持力45天。目前中国海军装备的877EKM和636型是早期"基洛"级的改进型,其中636型较877EKM型更新且更先进。

877EKM型艏水平舵的位置靠近潜艇中部,以提高艇首声呐的工作效能。为了降低音响特征,潜艇的透水口从前部移走,艇壳上附有橡胶消声瓦。根据西方情报机构公布的数据,877EKM型潜艇的水上排水量2300吨,水下排水量则高达3950吨,最大工作深度240米,最大下潜深度300米,水下速度10节,潜航时最大速度17节,潜艇在通气管状态下的续航力为6000海里/7节。其作战情报系统能同时跟踪5个目标(2个自动和3个手工),并锁定最具威胁的2个目标。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中有2具可发射TEST-71MKE型重型鱼雷,由电视制导,末段为主动声呐寻的,全重1820千克,战斗部重205千克。潜艇还可使用UGST型尾流自导重型鱼雷,全重2200千克,战斗部重200千克,射程40千米,搜索深度可达500米。共备弹18枚,其中6枚装在发射管中,另12枚放在贮藏架上,一个自动装填系统为发射管供弹。该型潜艇还另有8枚SA-N-8"小捣蛋鬼"或SA-N-10"手钻"型舰空导弹,用于对空自卫防御。其中SA-N-8"小捣蛋鬼"配有一个冷却式红外导引头和2千克的弹头,最大射程6千米; SA-N-10"手钻"防空导弹也是红外制导,最大射程5千米,飞行速度1.65马赫。

877EKM型潜艇安装的MGK-400型声呐系统具有回波目标探测、主动声呐信号探测和水下音响通信能力,它有一个双信道系统,以提高测向的准确率,一个频率指示器可提高目标识别能力。

其它电子设备还包括无线电通信系统、导弹系统、电子支援战系统、雷达警戒接收机和测向机。877EKM的推进系统包括2台功率为1000千瓦的柴油发电机和一台5500马力的主推进电机,使用4个七叶片固定螺距螺旋桨。另外还有一台190马力的经济巡航电机和2台102马力的应急备用推进系统。

636型是对877系列潜艇作了重大改进发展起来的,也被西方国家视为标准"基洛"级和苏、俄战后第四代常规潜艇--"拉达"级("阿穆尔"级)潜艇之间的过渡型产品,设计用于执行反潜战、反舰战以及一般性的侦察和巡逻任务。从外型上看,636型除在潜艇靠近后部的露天甲板上作了比较大的改动外,与早期的潜艇没有什么不同,不过有一点与877型的确不同,那就是该型潜艇长度加长了1.2米,全长为73.8米,艇宽及吃水与877EKM相同,水面排水量为2325吨,水下排水量3076吨,水面速度11节,水下速度达到20节,通气管状态下的续航力为7000海里/7节,工作深度250米,最大下潜深度300米。从这些数据上看,636型的基本战术性能要比877EKM型更先进。一直以来,海外媒体及所谓军事专家对中国引进国外先进武器装备表现得十分"关注",并津津乐道。其中,有对中国军队的装备发展表示"热心"的,但更多的则是对中国军事力量的增长妄加猜测和评论,甚至鼓吹"中国威胁",对中国军队正常的军购横加指责。本文根据海外媒体的报道和军事专家的分析,对中国引进俄罗斯"基洛"级常规潜艇的背景、作战性能及其对中国海军、周边地区的影响进行综合阐述,仅供读者参考,旨在唤起更多的朋友关心中国海军的发展。

采购背景

受前苏联海军发展的影响,中国从一开始就极为重视潜艇部队的建设。中国海军在50年代初刚组建时就制订了"以海军航空兵、潜艇部队和快艇部队为主,相应发展其他兵种部队"的建设方针。到60年代,中国又提出了海军武器装备"以导弹为主,以潜艇为重点,同时发展中小型水面舰艇"的建设方针。从那时起一直到80年代,中国建成了一支数量庞大的常规潜艇部队,成为海军夺取和掌握制海权的主要作战力量。不过,由于中国潜艇制造技术的落后和亚太各国及地区海军反潜作战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潜艇部队已逐渐失去往日的威力。在1994年解放军出版的《登陆作战》一书中,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该书指出:我军拥有较强的潜艇力量,但敌方综合立体反潜作战能力已获得极大提高,将来我军以潜艇为主夺取制海权的作战将会受到严重挑战。

基于这种认识,中国从80年代中期就展开了第二代潜艇的研制。海外媒体判断,中国正在进行3种第二代潜艇的研制,包括一种常规动力潜艇、一种导弹核潜艇和一种攻击核潜艇。报道指出,中国正在研制的新型常规潜艇将使用数字声呐和侦测显示设备、性能先进的线导鱼雷以及新型发射装置。1994年5月,美国军用侦察卫星发现武昌造船厂新下水了一艘常规动力潜艇。美国海军根据卫星照片判断,这艘潜艇长约75米,宽8.5米,采用水滴型艇体,使用七叶单螺旋桨推进器,巡航时具有较好的静音效果。这表明新下水的潜艇是中国研制的新一代常规动力潜艇,外界将其命名为"宋"级。1995年11月下旬,日本《朝日新闻》报道说,中国新型的"宋"级潜艇具有在水下发射巡航导弹的能力。以此判断,中国在潜艇研制上已解决了水下发射巡航导弹的关键技术,这无疑是中国发展第二代潜艇的一项重大技术成就。

尽管国产第二代常规潜艇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然而与世界上先进的常规潜艇比起来差距仍然不小,特别是潜艇的静音性能方面。中国潜艇的致命弱点是噪音大,这不仅会丧失隐蔽性和突然性,而且易被敌方潜艇或水面舰艇发现和攻击。有一则报道是这样的:1994年秋季,台湾海军在台湾海峡进行的"汉光11号"军事演习中,其反潜舰在澎湖外海发现并锁定了一艘窥探演习的祖国大陆的潜艇;这艘被发现的潜艇是一艘老式潜艇,由于潜航噪声很大,不具有静音航行能力,因此被围困潜坐在海底达48小时之久,最后才在狂风暴雨的掩护下得以脱离。由此可见,潜艇的静音性能成了中国海军潜艇发展的瓶颈。

事实上,进入90年代,中国海军潜艇舰队的规模大幅度缩小,自制的潜艇又跟不上需求,而台海两岸急剧变化的政治形势的压力,迫使海军不得不通过进口国外先进常规潜艇来保持在役艇只数量,以备随时应变。同时也想通过引进现代化的潜艇,在使用中消化吸收其先进技术,从而迅速提高自制潜艇的技术水平。那时候,随着苏联解体和冷战的结束,转型中的俄罗斯为筹集急需的硬通货,将许多先进武器装备都推向了国际市场,其海军装备中唯一的一型先进的常规动力潜艇--"基洛"级也被放上了"货架"。"基洛"级潜艇以其优异的静音性能闻名全世界,素有"大洋黑洞"之称。于是中国与俄罗斯进行谈判,并迅速达成了"基洛"级潜艇的购买协议。
据外电报道,中国与俄罗斯在1994年1月签订了一份价值10亿美元的合同,用于采购两艘877EKM型和两艘636型"基洛"级潜艇。两艘877EKM型是前苏联海军的B-171和B-177,两艘636型"基洛"级潜艇也是按前苏联海军合同建造的,舷号分别为B-871和B-801。中国海军于1995年2月和11月先后从俄罗斯接收了两艘877EKM型"基洛"级潜艇,舷号分别为364和365,艇名为"远征"64和"远征"65。据《防务数据》杂志1997年10月27日报道,中国海军当年接收了第一艘636型"基洛"级潜艇。该艇首先在芬兰湾进行了试航,之后驶入芬兰港口停泊。在那里,该艇被装上一艘荷兰货船,运往中国海军基地。按计划,中方的艇员应进行为期18个月的培训(来自印度和伊朗的艇员在接收同一型号的潜艇之前都进行了18个月的培训),但中方艇员的培训只进行了9个月便提前结束。两艘636型潜艇在1998年相继加入中国海军,舷号分别是366和367,艇名为"远征"66和"远征"67。这4艘"基洛"级潜艇均部署在负责对台作战的东海舰队。

在订购了第一批4艘"基洛"级潜艇之后,有报道指出,中俄两国在1995年1月又签订了一份15亿美元的合同,采购6艘新建造的636型"基洛"级潜艇。但这些报道都没有得到进一步证实。2002年中,俄罗斯塔斯社率先曝光中国增购了8艘"基洛"级潜艇,这批潜艇将在5年内交付中方,并称这笔军售合同是在2002年5月3日达成的,每艘潜艇都装备"俱乐部"潜射反舰导弹系统。国外及港台媒体都对这一事件进行了长时间的追踪报道。台湾《中国时报》在当年6月22日报道,大陆耗资16亿美元向俄罗斯采购8艘636型"基洛"级潜艇,称5年内全部交付的可能性不大,但有一点可以确认,这些新购的潜艇将配备射程在220至300千米之间的"俱乐部"潜射反舰导弹,这是中国现役4艘"基洛"级潜艇所不具备的。照这样计算,中国海军一共采购了12艘"基洛"级潜艇。台湾"东森新闻"报道指出,待使用状况及国家经济足以提供后续作业后,大陆最多可建成一支数量高达22艘的"基洛"级潜艇部队,并配署各舰队执行水下作战任务。

卓越性能

"基洛"级根据其英文名称(Kilo)的首字母也称K级,它是一级性能先进并配备强大火力的多功能柴电动力潜艇,由位于圣彼得堡的红宝石海事工程中央设计局设计,1982年首次进入苏联海军服役,至今已发展成一个潜艇家族,拥有多个型号。作为前苏联"狐步舞"(F级)、"罗密欧"(R级)和"威士忌"(W级)级潜艇的继承者,"基洛"级潜艇在设计方面体现了技术上的飞跃,它是前苏联常规潜艇中首级运用先进艇体结构的潜艇,拥有较大体积和排水量,可容纳各种先进的传感设备和武器装备,这使其整体性能较之早期的潜艇有了相当大的提升。

基洛"级潜艇采用短粗的水滴形艇形和双壳艇体设计,分成6个水密舱,储备浮力达到32%,这使潜艇即使在任何一个舱进水的情况下也不致于沉没,可靠性好,生存能力很强。这样高的储备浮力和水面不沉性是西方国家海军的常规潜艇所不具备的。早期的"基洛"级潜艇全长72.6米,宽9.9米,吃水6.5米,艇体表面贴有消声瓦,水上排水量2327吨,水下排水量达到3076吨,下潜深度300米,艇员编制57人,海上自持力45天。目前中国海军装备的877EKM和636型是早期"基洛"级的改进型,其中636型较877EKM型更新且更先进。

877EKM型艏水平舵的位置靠近潜艇中部,以提高艇首声呐的工作效能。为了降低音响特征,潜艇的透水口从前部移走,艇壳上附有橡胶消声瓦。根据西方情报机构公布的数据,877EKM型潜艇的水上排水量2300吨,水下排水量则高达3950吨,最大工作深度240米,最大下潜深度300米,水下速度10节,潜航时最大速度17节,潜艇在通气管状态下的续航力为6000海里/7节。其作战情报系统能同时跟踪5个目标(2个自动和3个手工),并锁定最具威胁的2个目标。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中有2具可发射TEST-71MKE型重型鱼雷,由电视制导,末段为主动声呐寻的,全重1820千克,战斗部重205千克。潜艇还可使用UGST型尾流自导重型鱼雷,全重2200千克,战斗部重200千克,射程40千米,搜索深度可达500米。共备弹18枚,其中6枚装在发射管中,另12枚放在贮藏架上,一个自动装填系统为发射管供弹。该型潜艇还另有8枚SA-N-8"小捣蛋鬼"或SA-N-10"手钻"型舰空导弹,用于对空自卫防御。其中SA-N-8"小捣蛋鬼"配有一个冷却式红外导引头和2千克的弹头,最大射程6千米; SA-N-10"手钻"防空导弹也是红外制导,最大射程5千米,飞行速度1.65马赫。

877EKM型潜艇安装的MGK-400型声呐系统具有回波目标探测、主动声呐信号探测和水下音响通信能力,它有一个双信道系统,以提高测向的准确率,一个频率指示器可提高目标识别能力。

其它电子设备还包括无线电通信系统、导弹系统、电子支援战系统、雷达警戒接收机和测向机。877EKM的推进系统包括2台功率为1000千瓦的柴油发电机和一台5500马力的主推进电机,使用4个七叶片固定螺距螺旋桨。另外还有一台190马力的经济巡航电机和2台102马力的应急备用推进系统。

636型是对877系列潜艇作了重大改进发展起来的,也被西方国家视为标准"基洛"级和苏、俄战后第四代常规潜艇--"拉达"级("阿穆尔"级)潜艇之间的过渡型产品,设计用于执行反潜战、反舰战以及一般性的侦察和巡逻任务。从外型上看,636型除在潜艇靠近后部的露天甲板上作了比较大的改动外,与早期的潜艇没有什么不同,不过有一点与877型的确不同,那就是该型潜艇长度加长了1.2米,全长为73.8米,艇宽及吃水与877EKM相同,水面排水量为2325吨,水下排水量3076吨,水面速度11节,水下速度达到20节,通气管状态下的续航力为7000海里/7节,工作深度250米,最大下潜深度300米。从这些数据上看,636型的基本战术性能要比877EKM型更先进。
沙发
舒服
还是元好
[B]以下是引用[I]有理想的猪[/I]在2005-7-26 20:38:00的发言:[/B][BR]沙发
舒服
还是元好

沙发
舒服
比较同意滴说!呵呵~~
元级当然好,也不看看,基洛80年代初就服役了,差了20多年
“基洛”还是不错的。
“基洛”的改进空间太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