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黑臉、兩天白臉的兩岸政策還要玩到幾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5 11:56:50
中時社論


       陳總統日前接見外賓的時候,為了刻意呼應美國國防部最近公布的二○○五年中共軍力報告,當著外賓的面批評中國的崛起不是和平崛起,也不是機會,而是威脅。同一天民進黨立委李文忠及其家人隨旅行團赴大陸桂林觀光,引發該黨立院黨團出面關切,認為「時機不宜」,李文忠立即嗆聲表示,指中共制定《反分裂法》之後,陳總統已經兩次提及不排除與胡錦濤見面,他區區一名立委赴大陸觀光,難道比「扁胡會」來得嚴重?基本上,這兩樁發生在同一天的事件,在調性上是「一致」的,即都是延續早先陳總統所謂兩岸目前「沒有什麼好理解」與「沒有什麼好接觸」的基本調性。
        但陳總統稍晚一天在接見南韓總統盧武鉉特使時,又表達另一種完全不一樣的調性,他明示希望今年十一月盧武鉉總統能促成他與胡錦濤在亞太經合會(APEC)中達成首次的「扁胡會」,他還說「台海兩岸和解、對話是國際社會的共同期待」。前一天才嚴辭批判中共是威脅,後一天又表示兩岸應和解,希望南韓能幫忙安排他與中共領導人在APEC高峰會中見面。結果北京的反應也夠快,接受訪問的官員直接就說,按照APEC的諒解備忘錄,台灣領導人不能參與。這個議題走到了這一步大概也只能就此打住了。期待盧武鉉未來會違反南韓自己的「一個中國」政策,邀請陳總統出席今年的APEC年會,套用他自己說過的一句話,恐怕「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現在的重點是,為什麼既然說了兩岸「沒有什麼好接觸的」,還批評中共的崛起是威脅,才差一天又說「兩岸和解、對話是國際社會的共同期待」,哪一次談話的調性才是陳總統真實的想法?原本立場敵對的兩個人嘗試見面解決彼此紛爭,一方前一天先罵了對方,後一天又找人安排見面和解,這怎麼可能見得成呢?試想,北京當局如果確有意就「扁胡會」做政策上的規畫與安排,面對這種三天黑臉、兩天白臉的訊息表達,究竟該以陳總統哪一回的談話為準呢?
        這正是立委李文忠的質疑,他自己只是單純與家人前往大陸觀光,就被黨團出面「關切」,他說如果現時確實不宜與大陸交流,那麼「陳總統為何一再提到不排除與胡錦濤會面?」「難道號稱民主政黨的民進黨,只有總統一個人才有行動及言論的自由?」李文忠這種反彈所透露的,還不只是黨內對與大陸接觸的雙重標準,而是傳達出執政當局在處理兩岸問題上雙重尺碼的巨幅落差與自我抵銷。一邊不斷在倡議高層要會面,另一邊連黨籍立委單純的出席研討會與觀光都不准;前一天一套說詞,後一天另一套說詞又將前一天給否定了。這種雙重尺碼的困局,用最簡單的話說就是,處理兩岸關係,到底是要選擇對抗,還是要選擇交往?
        如果要選擇「對抗」,那就是執政黨現在的作為。批判中共的崛起是威脅,主張兩岸「沒什麼好接觸的」,勸阻農民將農產品輸往大陸,將北京對台灣民間所釋出的所有善意都說成是「統戰」,不准黨籍立委赴大陸開研討會,關切黨籍立委赴大陸觀光等,真要堅持這種「一致性」也罷,橫豎這也是一種政策取向的選擇。如果已經做了這樣的選擇,那麼很抱歉,當然也就不必期待還有任何可能與北京領導人在國際場合「會面」,因為那根本不會是在選擇「對抗」之後,可能會出現的結果。講白一點,如果言詞上一再指責對方是「威脅」,對方又何必要給你「機會」。
        出席APEC的領袖高峰會,是李前總統時代就曾爭取過的「期待」,陳總統上任後,也承繼了這種期待。沒有錯,陳總統若能在卸任前爭取到出席APEC領袖高峰會,與布希、胡錦濤、小泉、盧武鉉等人同場暢談與聯誼,那當然是外交上重大的突破與成就,我們也衷心期盼那樣的畫面能夠實現。問題是從李前總統到現任的陳總統,都選擇向主辦國「套交情」下手,卻不願從致力改善兩岸關係著手,結果當然從不令人意外。年年期盼,年年落空,最後都是以嚴詞批判北京的鴨霸、打壓收場,早知結局就是如此,何苦年年「自取其辱」?更何況今年上半年在「連胡會」、「宋胡會」陸續登場後,「扁胡會」確曾一度有提上議程的跡象,但在當局三天嚴詞批評,兩天友善喊話的交相激盪下,到現在其實已經沒人再談了。陳總統很喜歡舉金大中促成南北韓領導人會面的例子,但他好像從不探究金大中在改善兩韓敵對氛圍上,所曾付出的努力。中時社論


       陳總統日前接見外賓的時候,為了刻意呼應美國國防部最近公布的二○○五年中共軍力報告,當著外賓的面批評中國的崛起不是和平崛起,也不是機會,而是威脅。同一天民進黨立委李文忠及其家人隨旅行團赴大陸桂林觀光,引發該黨立院黨團出面關切,認為「時機不宜」,李文忠立即嗆聲表示,指中共制定《反分裂法》之後,陳總統已經兩次提及不排除與胡錦濤見面,他區區一名立委赴大陸觀光,難道比「扁胡會」來得嚴重?基本上,這兩樁發生在同一天的事件,在調性上是「一致」的,即都是延續早先陳總統所謂兩岸目前「沒有什麼好理解」與「沒有什麼好接觸」的基本調性。
        但陳總統稍晚一天在接見南韓總統盧武鉉特使時,又表達另一種完全不一樣的調性,他明示希望今年十一月盧武鉉總統能促成他與胡錦濤在亞太經合會(APEC)中達成首次的「扁胡會」,他還說「台海兩岸和解、對話是國際社會的共同期待」。前一天才嚴辭批判中共是威脅,後一天又表示兩岸應和解,希望南韓能幫忙安排他與中共領導人在APEC高峰會中見面。結果北京的反應也夠快,接受訪問的官員直接就說,按照APEC的諒解備忘錄,台灣領導人不能參與。這個議題走到了這一步大概也只能就此打住了。期待盧武鉉未來會違反南韓自己的「一個中國」政策,邀請陳總統出席今年的APEC年會,套用他自己說過的一句話,恐怕「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現在的重點是,為什麼既然說了兩岸「沒有什麼好接觸的」,還批評中共的崛起是威脅,才差一天又說「兩岸和解、對話是國際社會的共同期待」,哪一次談話的調性才是陳總統真實的想法?原本立場敵對的兩個人嘗試見面解決彼此紛爭,一方前一天先罵了對方,後一天又找人安排見面和解,這怎麼可能見得成呢?試想,北京當局如果確有意就「扁胡會」做政策上的規畫與安排,面對這種三天黑臉、兩天白臉的訊息表達,究竟該以陳總統哪一回的談話為準呢?
        這正是立委李文忠的質疑,他自己只是單純與家人前往大陸觀光,就被黨團出面「關切」,他說如果現時確實不宜與大陸交流,那麼「陳總統為何一再提到不排除與胡錦濤會面?」「難道號稱民主政黨的民進黨,只有總統一個人才有行動及言論的自由?」李文忠這種反彈所透露的,還不只是黨內對與大陸接觸的雙重標準,而是傳達出執政當局在處理兩岸問題上雙重尺碼的巨幅落差與自我抵銷。一邊不斷在倡議高層要會面,另一邊連黨籍立委單純的出席研討會與觀光都不准;前一天一套說詞,後一天另一套說詞又將前一天給否定了。這種雙重尺碼的困局,用最簡單的話說就是,處理兩岸關係,到底是要選擇對抗,還是要選擇交往?
        如果要選擇「對抗」,那就是執政黨現在的作為。批判中共的崛起是威脅,主張兩岸「沒什麼好接觸的」,勸阻農民將農產品輸往大陸,將北京對台灣民間所釋出的所有善意都說成是「統戰」,不准黨籍立委赴大陸開研討會,關切黨籍立委赴大陸觀光等,真要堅持這種「一致性」也罷,橫豎這也是一種政策取向的選擇。如果已經做了這樣的選擇,那麼很抱歉,當然也就不必期待還有任何可能與北京領導人在國際場合「會面」,因為那根本不會是在選擇「對抗」之後,可能會出現的結果。講白一點,如果言詞上一再指責對方是「威脅」,對方又何必要給你「機會」。
        出席APEC的領袖高峰會,是李前總統時代就曾爭取過的「期待」,陳總統上任後,也承繼了這種期待。沒有錯,陳總統若能在卸任前爭取到出席APEC領袖高峰會,與布希、胡錦濤、小泉、盧武鉉等人同場暢談與聯誼,那當然是外交上重大的突破與成就,我們也衷心期盼那樣的畫面能夠實現。問題是從李前總統到現任的陳總統,都選擇向主辦國「套交情」下手,卻不願從致力改善兩岸關係著手,結果當然從不令人意外。年年期盼,年年落空,最後都是以嚴詞批判北京的鴨霸、打壓收場,早知結局就是如此,何苦年年「自取其辱」?更何況今年上半年在「連胡會」、「宋胡會」陸續登場後,「扁胡會」確曾一度有提上議程的跡象,但在當局三天嚴詞批評,兩天友善喊話的交相激盪下,到現在其實已經沒人再談了。陳總統很喜歡舉金大中促成南北韓領導人會面的例子,但他好像從不探究金大中在改善兩韓敵對氛圍上,所曾付出的努力。
透彻、在理!!!希望网上台湾同胞们看看、想想。
[B]以下是引用[I]大脚[/I]在2005-7-24 23:48:00的发言:[/B][BR]透彻、在理!!!希望网上台湾同胞们看看、想想。

呵呵!
这是中国时报的社论,看得绝大多数是泛蓝的人。
绿色的是看不懂的。
绿色的是“肚子扁扁,也投阿扁。”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