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于今天下午去世 享年86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2:08:51
何振梁被誉"体育外交家" 见证北京申奥失败成功


2015年01月04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资料图:何振梁 图片来源:新华网


  中新网1月4日电 体育专栏作家、体育产业工作者棋哥(王旗)今天下午发布微博,透露有“奥运老人”之称的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于今天下午去世,享年86岁。
  何振梁被誉为“体育外交家”、“新中国体育先行者”和“新中国体育历史的见证者”。现任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国际奥委会执委,曾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中国奥委会主席和国家体委副主任等职。
  1929年,何振梁出生于江苏无锡,1950年大学毕业后到团中央对外联络部工作。1952年曾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成员,参加在芬兰举行的第15届奥运会。1955年开始正式从事体育工作,在当时的国家体委从事国际联络工作。
  1964年起,何振梁历任中国体操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乒乓球协会秘书长、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秘书处主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秘书长、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体委司长、中国奥委会执委、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常委等职。


  何振梁对发展国际体育交往,恢复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做了大量工作。1981年,他当选国际奥委会委员。4年后他担任国家体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并当选国际奥委会执委。1989年,何振梁当选中国奥委会主席,并当选国际奥委会副主席。
  何振梁被视为北京申奥由失败到成功的标志性人物。他是1993年和2001年北京申奥团的陈述人之一,既目睹了当年申办失败苦涩的一幕,也见证了申奥成功的欢呼时刻。在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他逐渐退出了公众的视野。(完)

http://www.chinanews.com/ty/2015/01-04/6934190.shtml何振梁被誉"体育外交家" 见证北京申奥失败成功


2015年01月04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资料图:何振梁 图片来源:新华网

  中新网1月4日电 体育专栏作家、体育产业工作者棋哥(王旗)今天下午发布微博,透露有“奥运老人”之称的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于今天下午去世,享年86岁。  何振梁被誉为“体育外交家”、“新中国体育先行者”和“新中国体育历史的见证者”。现任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国际奥委会执委,曾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中国奥委会主席和国家体委副主任等职。  1929年,何振梁出生于江苏无锡,1950年大学毕业后到团中央对外联络部工作。1952年曾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成员,参加在芬兰举行的第15届奥运会。1955年开始正式从事体育工作,在当时的国家体委从事国际联络工作。  1964年起,何振梁历任中国体操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乒乓球协会秘书长、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秘书处主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秘书长、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体委司长、中国奥委会执委、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常委等职。

  何振梁对发展国际体育交往,恢复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做了大量工作。1981年,他当选国际奥委会委员。4年后他担任国家体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并当选国际奥委会执委。1989年,何振梁当选中国奥委会主席,并当选国际奥委会副主席。  何振梁被视为北京申奥由失败到成功的标志性人物。他是1993年和2001年北京申奥团的陈述人之一,既目睹了当年申办失败苦涩的一幕,也见证了申奥成功的欢呼时刻。在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他逐渐退出了公众的视野。(完)

http://www.chinanews.com/ty/2015/01-04/6934190.shtml
http://t.cn/RZtUWFG
何振梁2001年北京申奥演讲稿



2015年01月04日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以下是何振梁在2001年北京再次申奥(2008年奥运会)陈述会上的演讲稿:

  主席先生、国际奥委会的委员们;


  无论你们今天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都将载入史册。 但是只有一种决定可以创造历史。你们今天这个决定可以通过体育促进世界和中国友好相拥在一起,从而造福于全人类。

  将近50年前,我第一次参加了奥林匹克运动会,那是在赫尔辛基。从那时起我就深深地爱上了奥运精神。和祖国的许多同胞一样,我认为奥林匹克价值理念具有普遍意义,奥林匹克圣火照亮着人类前进的道路。何振梁与萨马兰奇握手庆祝北京申奥成功

  在我的生涯中,我一直梦想着将奥运会带来中国,让我的男女同胞在我的祖国体验奥林匹克理想永恒的魅力。

  选择北京,你们将在奥林匹克历史上第一次将奥运会带到拥有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的国家,让十亿人民有机会用他们的创造力和奉献精神为奥林匹克运动服务。

  你们所传达的信息也许将意味着一个全球团结新时代的开始。

  如果你们把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荣誉授予北京,亲爱的同事们,我可以向你们保证,7年之后,北京将让你们为今天的决定而自豪。

  谢谢!

  (2001年7月13日)
何振梁1993年北京申奥演讲稿


2015年01月04日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以下是何振梁在1993年北京首次申奥(2000年奥运会)陈述会上的演讲稿:

  主席先生、国际奥委会的委员们:


  1981年,当我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并庄严地宣誓——我愿意竭尽所能为奥林匹克运动服务——的时候,我心中升起了一个愿望,就是看到奥林匹克运动会能在我的祖国——中国举行。

  我的命运与我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我少年时,有过苦难的岁月。进入青壮年后,经历过艰苦的磨炼,也享受过取得成就的欢乐。中年后,改革开放迎来了祖国和我个人新的前景。

  我们深信,奥运会属于所有国家,既属于发达国家,也属于发展中国家。把举办奥运会的荣誉授予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既将为奥运会开辟新的地平线,也将推动我们的发展进程。

  所有的申办城市都同样有能力办好2000年奥运会。但是,如果这个荣誉授予北京,我们将竭尽全力,使奥林匹克理想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得到传播,并使奥林匹克主义的普遍性原则获得充分的体现。我们大家将因此共同达到新的奥林匹克地平线。

  谢谢。

  (1993年9月24日)
何振梁的奥林匹克情缘:始于1952年赫尔辛基



2015年01月04日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北京时间1月4日下午,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在北京协和医院去世。这位被誉为新中国体育英雄的老人,终其一生都在为中国的体育事业贡献自己的热情和热血,他与奥林匹克运动结下了一辈子的缘分。

  1952年,何振梁参加了赴赫尔辛基第15届奥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的翻译工作,而这也成了他毕生从事体育工作的开始。回国后,在当地充分发挥了法语特长的何振梁很快就被派到国家体委工作。1981年,在体委老前辈荣高棠的竭力推荐和让贤下,何振梁作为中国奥委会推荐的第一候选人,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微博]第334号委员。随后他又以出色的工作能力和人格魅力全票当选执委和副主席。

  1990年北京成功举办了亚运会,之后全国人民都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申奥的工作上,已临近退休年龄的何振梁知道,申奥恐怕是他一生中能为国家和人民做的最后一件大事了,后来他在这条道路上一走就是10年。

  1993年,北京第一次参加了2000年奥运会的申办,同时申办的还有悉尼、柏林、曼彻斯特、米兰等7个城市。何振梁当时作为国际奥委会中人缘较好的委员,充分发挥自己的人脉优势,夫妻两人拖着年迈之躯不断出访世界各国拉票,随身携带的空药瓶扔遍了五洲四海,“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人口众多”和“从未举办过奥运会”等客观条件都是他用以打动各国委员和博得支持的最佳说词。

  遗憾的是,北京最终以2票之差输给了悉尼,无缘承办2000年奥运会。尽管如此,在上台接受结果时,何振梁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尽量克制着悲伤的情绪,保持着风度鼓掌祝贺悉尼。此后回到中方阵营中,他也尽量冷静地应对了各方的问候和安慰,但当晚上回到房间接到女儿的电话时,他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放声大哭起来……蒙特卡洛从此对何老成了一座刻骨铭心的“伤城”,但是他从不说当年在那里北京是“申奥失败”,而只用“失去了机会”和“没有成功”来表述。

  在何老看来,第一次申奥并不算是失败:“最后没有成功,其中有必然因素,也有偶然因素,必然因素是我们的国家那时发展程度还没有到必胜的阶段,在基础设施、环境等方面还有需要加强和改进之处。偶然因素是我们的许多朋友没能参与投票。在此情况下,我们仍得到近半数的票,难能可贵。”

  1998年中央决定再次申奥。当时已经退休的何振梁主动请缨参与申奥工作,“我在国际奥委会中担任执委,在国际体育界有众多朋友,可以为申奥工作做点事。并且,我每想到人民在1993年申奥未成的沮丧,那是我心里永远的痛。所以我主动请缨参加申奥工作,在我有生之年,拼了老命也要为北京申奥出力。”何振梁说。

  有了前一次申办的经验,北京2008申奥流程驾轻就熟了许多。何振梁照例在世界各大洲飞来飞去,游说着各国委员。比起8年前,可喜的是,许多原本不了解中国的委员也纷纷对中国这几年来大环境的良好发展表示认可,承诺了自己珍贵的一票。

  2001年7月13日,莫斯科,胜败在此一举。随着何振梁一段精彩而有力的陈述词打动了台下最后一批犹豫不决的委员,北京以获票半数以上这样的巨大优势大获全胜。多年奋斗终成正果的何振梁这回在台上拥抱着中华台北的委员吴经国时,再次老泪纵横,不过这次却是幸福的泪水。

  2008年,北京奥运会顺利举行。作为为中国申奥事业呕心沥血的英雄任务何振梁担任了北京奥运会北京站第432名火炬手。而对于北京奥运会,何振梁也倾注了所有的感情:“我给它打99分。话不能讲得太满,总得有些保留。我要强调的,尤其是人民的全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志愿者的热情服务是任何一届奥运会无法超越的。这块金牌比其他任何都更重要。”


  在国际奥委会多年的工作经历,让何振梁结交到了不少好朋友,其中最重要的,当属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萨马兰奇。萨马兰奇曾积极支持中国恢复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主张中国应在国际体育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当何振梁获悉萨马兰奇去世的消息时表示,萨马兰奇的去世标志着一颗领导世界体育的巨星陨落。何振梁说:“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失去了一位伟大的领导者,中国失去了一位好朋友,我个人失去了一位亲密的同事和兄长。”

  自退休之后,何老一直希望能多写写自己在国际奥委会的经历,作为自己最后一个贡献:“快30年了,要写厚厚的几本书来讲我在国际奥委会的经历。把自己书和回忆录贡献给世人,不是想显示自己,而是想讲讲那些成功和挫折,让后来人在我们的基础上做得更好。”

  “如果你们把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荣誉授予北京,亲爱的同事们,我可以向你们保证,7年之后,北京将让你们为今天的决定而自豪。”何振梁2001年申奥时的演讲稿至今让人读起来心潮澎湃。这位一辈子都在为中国体育事业、中国奥运事业挥洒热血的老人,是当之无愧的中国体育英雄!







http://sports.sina.com.cn/o/2015-01-04/1819746956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