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中国经济或许真的是个例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04:43:05
华尔街日报:中国经济或许真的是个例外 不会重蹈日本覆辙
http://m.guancha.cn/economy/2014_12_09_302901

在2015年即将来临之际,有关亚洲经济的先决性问题依然是:中国经济减速的本质。在争辩中国将硬着陆还是软着陆的第四个年头里,我们获得了一个默认的答案。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已持续四年:这是软着陆。在这份报告中,我们概述了对中国的乐观看法,以及相较于能源和大宗商品行业,我们更青睐可再生能源、互联网和电信行业的依据。鉴于估值的原因,中资银行是考量中国新服务业活力的关键指标。简而言之,如果中国不发生“硬着陆”或金融危机,那么银行类股看起来不贵。
中国推动经济重心向消费转移、减慢投资和信贷增速的努力很容易理解。在我们看来,中国要避免发生金融危机,同时还要推进并实现这一经济转型,其决心和能力归结为一个问题:钱都投到哪里去了?过去十年中,中国新增债务约人民币75万亿元,债务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从160%左右上升至215%左右。看空中国经济的观点认为,这种债务水平将不可避免地引发一场金融或者银行业危机。
然而,关于中国经济所能指出的最糟糕的情况莫过于,太过于依赖国企从国企借债,从而造成产能过剩。这并不是可持续增长模式,但从本质上来说,这也不是一种不稳定的模式。国内银行业接近100%的贷款都是作为国企的国有银行发放的,而且银行放出的贷款也大部分进入了国企的口袋。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不太可能发生金融危机,因为中国的金融市场虽然杠杆程度很高(考虑到国企作为债权方和债务方的参与水平),但并没有真正的市场化。

在我们看来,更可能发生的不利情况是,我们正进入一个低报不良贷款和长期贷款重组的时期,这被视为预防金融危机的一种途径。有人担心,这会让中国像日本一样迎来“失去的十年”。然而,与20年前的日本相比,中国的人口结构更年轻,人均收入更低,从任一指标来看,发展程度都更低。在我们看来,中国的经济脉搏虽然在变慢,但仍很强劲,直到2020年前仍可保持5%的GDP增长。就算能源、大宗商品、房地产或建筑业没有增长或很少增长,服务业也已经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而且服务业对债务的要求很低。简而言之,中国可以通过增长来适应其资产负债表。
基于我们对资金投向的评估,中国存在相当程度的投资浪费。然而中国也建成了大量能够推动经济增长的基础设施。资产回报率(以全国范围内的增量基础算,约为6%)已达到一个令进一步投资的回报率受到限制的水平。
但到目前为止的基础设施投资应能够推动服务业的扩张(电子商务和无线通信是两个最为明显的例子)。
在房地产行业,过去15年所建住房的总库存量仍然不高,还没有达到可以据此认为目前楼市已陷入产能过剩的规模。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住宅价格将上涨。
这意味着新建住宅仍将会有人入住。中国目前有7亿人生活在城市中,为这些人建造足够城市住宅的进程仅完成了三分之一。今年房价的略微走软反映出这一行业的杠杆率并没有那么高。

具体来看
目前看好和看空中国者的观点分歧归根到底在于对当前中国经济放缓速度和性质的看法。中国经济正试图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同时政府正对债务的增加和投资的增长加以控制,这是众所周知的事。环境保护问题在中国经济决策中的重要性也突然增加。唱多者的观点是,即使存在这些新的阻力,中国例外论以及中国经济的规模和动能,将继续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尽管增速可能不及过去十年)。看空者的观点是,不断上升的债务水平和新增信贷边际效用的不断降低,反映出中国单纯依赖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能力已耗尽。在这种看空的情境下,一旦投资对增长的有效拉动效应停止,中国将爆发一场金融危机。

如果只有以上这两种选择,那请把我们归为看好中国者,尽管我们对其中任何一种解读都并非十分满意。如果只是基于城镇化延续、高储蓄率、内在的企业家精神以及多数时候你都并非处在一个转折点这一事实,就预测中国过去三十年来史无前例的经济增长将会延续,这似乎过于简单化。不过,同样过于简单化的是,仅仅是目前中国债务规模达到GDP的200%以上这一事实,也不会显著改变中国目前相比对十年前(当时中国债务相当于GDP的160%)的风险状况。
当然,“银行业危机”和“一切照常”并非仅有的两个选项。无论是命中注定还是仅仅交了好运,在就业人口的增加和城镇人口的增加正在下滑之际,中国已到达这个关键时刻。简而言之,令中国投资增长有必要加快的各种因素如今开始减弱。与此同时,过去10年的投资已经在中国的大部分领域建立了一种现代的经济基础设施。服务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大于制造业和建筑业。能源和大宗商品密集度开始下滑,信贷形成的增长和投资增长开始减速。正如我们在本报告中所说的,我们无法理解,在家庭收入和消费增长加速之际,未来几年为什么任由GDP增速每年下降100个基点。这对经济、环境和政府更广泛的目标(也就是中国梦那一套)来说是不利的。在选择艰难的世界中,这似乎是最容易也是最吸引人的选项。

这份报告专注于中国经济的五个方面,我们认为这五个方面往往被忽视,同时也是形成我们积极看法的基础。
鉴于全球经济状况、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就业市场形势,2008年以来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是理性且适当的。有关过度投资或“不良投资”的讨论往往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不到三年前,由于燃料供应和发电量的不足,中国仍在努力应对夏季的停电。因此,即便是按照最极端的界定方式,这种过度投资的持续时间也不到三年。
目前,增量投资的回报低迷,表明中国应该放缓投资,而且至少东部沿海地区已处于发达水平。发展中经济体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新基础设施的利用率较高,所以资本投资回报从一开始也会较高。从定义上看,发展中经济体缺乏基础设施,所以对新基础设施的使用会立即接近满负荷状态。事实上,这种高回报已不再符合中国的情况,表明中国或至少东部沿海地区已不再是发展中经济。

如果中国已达到经济发展周期中的投资阶段末尾,其债务水平就会较高,开工率较低,资本投资回报处于低谷。没有哪个明智的经济规划者能够完全适时适度地修建基础设施。如果中国已经达到投资阶段末尾,目前经济体系中就应该有大量未充分利用的产能。
即便是在背负这些债务且外债偿还能力较弱的情况下,从技术上讲,中国也很难爆发银行业危机。由于缺乏海外债券持有者,再加上个人房产所有者在银行债务中扮演了少数派的角色,中国与过去几十年经历过信贷危机的其他多数市场(无论是发达市场,还是发展中市场)存在区别。从本质上说,中资银行债务是国有企业向其他国有企业放贷。而爆发危机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存在大量独立的经济个体。中资银行缺乏与消费者和中小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关联,而且银行本身就是国有企业,这一切意味着并不存在爆发危机的条件。这是一个封闭体系的事实并不能解决问题,但能改变问题的性质。
投资增速放缓、房地产市场小幅下滑、影子银行业收缩和利率下降似乎与“泡沫”论并不一致。中国决策者基本上采取了正确措施,引导经济增速放缓、降低对投资的关注、增强消费基础。我们认为政府的能力经常被低估,中国从经济增长角度做正确决策相关的制度摩擦经常被高估。

最后都要归结到资金的去向。如果中国举债完全是为了给精英们购买欧洲昂贵的汽车和美国的奢侈房产,那么就不会带来任何回报。过去二十年,中国拥有一种自然资源,是全球其他地区需要、而且无论从规模还是成本上都无法与中国竞争的,那就是劳动力。这种资源正在老化、规模变小、成本上升。中国过去几年实现的举债规模是不能复制的。
未来中国经济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资产结构变化将使中国经济增长更多地由轻资产服务业来驱动;二,在缺乏更多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建设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将陷入停滞,随着债务进一步扩大,经济将逐渐失去偿债能力。

正如我们在报告中所提到的那样,我们预计中国将出现前一种情况。
对投资者来说,金融市场中哪些部分最具有吸引力?
从投资组合构架角度看,我们建议避开大宗商品和能源。如果中东地区的冲突、美国失业率下降以及美国经济转强不能推高油价,那么从长远来看,大宗商品市场前景黯淡。中国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强度减弱也影响到了其他大多数品种的大宗商品。铝可能例外。我们认为,在油价处于数年低点的情况下,未经加工的大宗商品将面临风险。与可再生能源的短期关联性可以帮助对冲这一风险。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另一面是中国是全球最大、也是增长最快的的油气和煤炭市场,而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正在对中国经济起到一种自动稳定作用。

寻找对中国金融机构的敞口。从类股角度而言,金融股目前仍是H股史上唯一一个估值明显偏低的类股。鉴于我们乐观看待中国经济的整体弹性以及日趋完善的状况,我们认为银行和保险公司的风险溢价过高。基于同样的理由,买入高风险银行股票似乎更有道理。有关高风险银行股的买入信号或许是因为中国领导层明确承认,到2020年每年保持7%的GDP增速既不现实,也不可取。
中国的电信类股像是整个中国的缩影(这是好事)。中国移动(China Mobile)资本支出最高的年份出现在今年。该公司用户数量将持续增长,其网络的使用率和投资回报率由此将继续增加,盈利和现金指标也将走高。中资电信企业是全世界最便宜的电信类股。
就中国的科技和工业股票而言,要想成为“全球领头羊”恐怕是多年以后的事了。目前随著有关中国的最糟糕情景逐渐改善,我们将主要关注股票的均值回归。长远来看,我们会寻找所有基于品牌或技术的分化迹象。欧美汽车生产商在中国享有的技术优势可能会持续。中国合资企业应该会受益。中国可再生能源公司(太阳能供应链)看起来魅力依旧。
自动化将让中国有机会保护本国制造业不受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影响。
奢侈品业、博彩业的前景看起来都不太妙。中国反腐运动持续的时间越长,对中国股市和政府积极影响就越大。中国股市上所有股票的股价都已因贪腐风险的存在而被打了折扣。如果中国能够坚持反腐决心,并公正无私地实施反腐行动,那么这种折扣就会随着时间的推进 而逐渐减小。然而,这将使得博彩业和奢侈品行业陷入困境。

中国的互联网似乎是一个良性而封闭的回路。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发展最快的电子商务市场。放眼全球,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从来都不是问题。
但发展受阻是互联网行业曾经遭遇过的问题。不过,中国的互联网似乎已经建立起了一套生态体系,这一体系基本隔离了网景(Netscape)、美国在线(AOL)、MySpace、雅虎(Yahoo!)、EBay曾经遭遇的各种风险。
电动汽车问世以来,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是全球的公用事业行业。提供节能技术的公用事业行业和资本品制造商们已进入一个长达十年的资本支出周期,而且随着电力(特别是清洁能源所生产的电力)逐渐取代制造业、工业和交通领域中化石燃料的地位,能源需求也变得越来越旺盛。

(本文摘自Bernstein Research分析师的报告《四年之痒:中国调整经济结构、减少负债和降低增速对世界的影响》(The Four Year Itch. . . Implications of A Re-balanced, De-Leveraged, Slowing China),报告作者是Michael W. Parker、Flora Chang和Derek Lam。)华尔街日报:中国经济或许真的是个例外 不会重蹈日本覆辙
http://m.guancha.cn/economy/2014_12_09_302901

在2015年即将来临之际,有关亚洲经济的先决性问题依然是:中国经济减速的本质。在争辩中国将硬着陆还是软着陆的第四个年头里,我们获得了一个默认的答案。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已持续四年:这是软着陆。在这份报告中,我们概述了对中国的乐观看法,以及相较于能源和大宗商品行业,我们更青睐可再生能源、互联网和电信行业的依据。鉴于估值的原因,中资银行是考量中国新服务业活力的关键指标。简而言之,如果中国不发生“硬着陆”或金融危机,那么银行类股看起来不贵。
中国推动经济重心向消费转移、减慢投资和信贷增速的努力很容易理解。在我们看来,中国要避免发生金融危机,同时还要推进并实现这一经济转型,其决心和能力归结为一个问题:钱都投到哪里去了?过去十年中,中国新增债务约人民币75万亿元,债务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从160%左右上升至215%左右。看空中国经济的观点认为,这种债务水平将不可避免地引发一场金融或者银行业危机。
然而,关于中国经济所能指出的最糟糕的情况莫过于,太过于依赖国企从国企借债,从而造成产能过剩。这并不是可持续增长模式,但从本质上来说,这也不是一种不稳定的模式。国内银行业接近100%的贷款都是作为国企的国有银行发放的,而且银行放出的贷款也大部分进入了国企的口袋。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不太可能发生金融危机,因为中国的金融市场虽然杠杆程度很高(考虑到国企作为债权方和债务方的参与水平),但并没有真正的市场化。

在我们看来,更可能发生的不利情况是,我们正进入一个低报不良贷款和长期贷款重组的时期,这被视为预防金融危机的一种途径。有人担心,这会让中国像日本一样迎来“失去的十年”。然而,与20年前的日本相比,中国的人口结构更年轻,人均收入更低,从任一指标来看,发展程度都更低。在我们看来,中国的经济脉搏虽然在变慢,但仍很强劲,直到2020年前仍可保持5%的GDP增长。就算能源、大宗商品、房地产或建筑业没有增长或很少增长,服务业也已经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而且服务业对债务的要求很低。简而言之,中国可以通过增长来适应其资产负债表。
基于我们对资金投向的评估,中国存在相当程度的投资浪费。然而中国也建成了大量能够推动经济增长的基础设施。资产回报率(以全国范围内的增量基础算,约为6%)已达到一个令进一步投资的回报率受到限制的水平。
但到目前为止的基础设施投资应能够推动服务业的扩张(电子商务和无线通信是两个最为明显的例子)。
在房地产行业,过去15年所建住房的总库存量仍然不高,还没有达到可以据此认为目前楼市已陷入产能过剩的规模。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住宅价格将上涨。
这意味着新建住宅仍将会有人入住。中国目前有7亿人生活在城市中,为这些人建造足够城市住宅的进程仅完成了三分之一。今年房价的略微走软反映出这一行业的杠杆率并没有那么高。

具体来看
目前看好和看空中国者的观点分歧归根到底在于对当前中国经济放缓速度和性质的看法。中国经济正试图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同时政府正对债务的增加和投资的增长加以控制,这是众所周知的事。环境保护问题在中国经济决策中的重要性也突然增加。唱多者的观点是,即使存在这些新的阻力,中国例外论以及中国经济的规模和动能,将继续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尽管增速可能不及过去十年)。看空者的观点是,不断上升的债务水平和新增信贷边际效用的不断降低,反映出中国单纯依赖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能力已耗尽。在这种看空的情境下,一旦投资对增长的有效拉动效应停止,中国将爆发一场金融危机。

如果只有以上这两种选择,那请把我们归为看好中国者,尽管我们对其中任何一种解读都并非十分满意。如果只是基于城镇化延续、高储蓄率、内在的企业家精神以及多数时候你都并非处在一个转折点这一事实,就预测中国过去三十年来史无前例的经济增长将会延续,这似乎过于简单化。不过,同样过于简单化的是,仅仅是目前中国债务规模达到GDP的200%以上这一事实,也不会显著改变中国目前相比对十年前(当时中国债务相当于GDP的160%)的风险状况。
当然,“银行业危机”和“一切照常”并非仅有的两个选项。无论是命中注定还是仅仅交了好运,在就业人口的增加和城镇人口的增加正在下滑之际,中国已到达这个关键时刻。简而言之,令中国投资增长有必要加快的各种因素如今开始减弱。与此同时,过去10年的投资已经在中国的大部分领域建立了一种现代的经济基础设施。服务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大于制造业和建筑业。能源和大宗商品密集度开始下滑,信贷形成的增长和投资增长开始减速。正如我们在本报告中所说的,我们无法理解,在家庭收入和消费增长加速之际,未来几年为什么任由GDP增速每年下降100个基点。这对经济、环境和政府更广泛的目标(也就是中国梦那一套)来说是不利的。在选择艰难的世界中,这似乎是最容易也是最吸引人的选项。

这份报告专注于中国经济的五个方面,我们认为这五个方面往往被忽视,同时也是形成我们积极看法的基础。
鉴于全球经济状况、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就业市场形势,2008年以来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是理性且适当的。有关过度投资或“不良投资”的讨论往往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不到三年前,由于燃料供应和发电量的不足,中国仍在努力应对夏季的停电。因此,即便是按照最极端的界定方式,这种过度投资的持续时间也不到三年。
目前,增量投资的回报低迷,表明中国应该放缓投资,而且至少东部沿海地区已处于发达水平。发展中经济体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新基础设施的利用率较高,所以资本投资回报从一开始也会较高。从定义上看,发展中经济体缺乏基础设施,所以对新基础设施的使用会立即接近满负荷状态。事实上,这种高回报已不再符合中国的情况,表明中国或至少东部沿海地区已不再是发展中经济。

如果中国已达到经济发展周期中的投资阶段末尾,其债务水平就会较高,开工率较低,资本投资回报处于低谷。没有哪个明智的经济规划者能够完全适时适度地修建基础设施。如果中国已经达到投资阶段末尾,目前经济体系中就应该有大量未充分利用的产能。
即便是在背负这些债务且外债偿还能力较弱的情况下,从技术上讲,中国也很难爆发银行业危机。由于缺乏海外债券持有者,再加上个人房产所有者在银行债务中扮演了少数派的角色,中国与过去几十年经历过信贷危机的其他多数市场(无论是发达市场,还是发展中市场)存在区别。从本质上说,中资银行债务是国有企业向其他国有企业放贷。而爆发危机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存在大量独立的经济个体。中资银行缺乏与消费者和中小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关联,而且银行本身就是国有企业,这一切意味着并不存在爆发危机的条件。这是一个封闭体系的事实并不能解决问题,但能改变问题的性质。
投资增速放缓、房地产市场小幅下滑、影子银行业收缩和利率下降似乎与“泡沫”论并不一致。中国决策者基本上采取了正确措施,引导经济增速放缓、降低对投资的关注、增强消费基础。我们认为政府的能力经常被低估,中国从经济增长角度做正确决策相关的制度摩擦经常被高估。

最后都要归结到资金的去向。如果中国举债完全是为了给精英们购买欧洲昂贵的汽车和美国的奢侈房产,那么就不会带来任何回报。过去二十年,中国拥有一种自然资源,是全球其他地区需要、而且无论从规模还是成本上都无法与中国竞争的,那就是劳动力。这种资源正在老化、规模变小、成本上升。中国过去几年实现的举债规模是不能复制的。
未来中国经济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资产结构变化将使中国经济增长更多地由轻资产服务业来驱动;二,在缺乏更多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建设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将陷入停滞,随着债务进一步扩大,经济将逐渐失去偿债能力。

正如我们在报告中所提到的那样,我们预计中国将出现前一种情况。
对投资者来说,金融市场中哪些部分最具有吸引力?
从投资组合构架角度看,我们建议避开大宗商品和能源。如果中东地区的冲突、美国失业率下降以及美国经济转强不能推高油价,那么从长远来看,大宗商品市场前景黯淡。中国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强度减弱也影响到了其他大多数品种的大宗商品。铝可能例外。我们认为,在油价处于数年低点的情况下,未经加工的大宗商品将面临风险。与可再生能源的短期关联性可以帮助对冲这一风险。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另一面是中国是全球最大、也是增长最快的的油气和煤炭市场,而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正在对中国经济起到一种自动稳定作用。

寻找对中国金融机构的敞口。从类股角度而言,金融股目前仍是H股史上唯一一个估值明显偏低的类股。鉴于我们乐观看待中国经济的整体弹性以及日趋完善的状况,我们认为银行和保险公司的风险溢价过高。基于同样的理由,买入高风险银行股票似乎更有道理。有关高风险银行股的买入信号或许是因为中国领导层明确承认,到2020年每年保持7%的GDP增速既不现实,也不可取。
中国的电信类股像是整个中国的缩影(这是好事)。中国移动(China Mobile)资本支出最高的年份出现在今年。该公司用户数量将持续增长,其网络的使用率和投资回报率由此将继续增加,盈利和现金指标也将走高。中资电信企业是全世界最便宜的电信类股。
就中国的科技和工业股票而言,要想成为“全球领头羊”恐怕是多年以后的事了。目前随著有关中国的最糟糕情景逐渐改善,我们将主要关注股票的均值回归。长远来看,我们会寻找所有基于品牌或技术的分化迹象。欧美汽车生产商在中国享有的技术优势可能会持续。中国合资企业应该会受益。中国可再生能源公司(太阳能供应链)看起来魅力依旧。
自动化将让中国有机会保护本国制造业不受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影响。
奢侈品业、博彩业的前景看起来都不太妙。中国反腐运动持续的时间越长,对中国股市和政府积极影响就越大。中国股市上所有股票的股价都已因贪腐风险的存在而被打了折扣。如果中国能够坚持反腐决心,并公正无私地实施反腐行动,那么这种折扣就会随着时间的推进 而逐渐减小。然而,这将使得博彩业和奢侈品行业陷入困境。

中国的互联网似乎是一个良性而封闭的回路。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发展最快的电子商务市场。放眼全球,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从来都不是问题。
但发展受阻是互联网行业曾经遭遇过的问题。不过,中国的互联网似乎已经建立起了一套生态体系,这一体系基本隔离了网景(Netscape)、美国在线(AOL)、MySpace、雅虎(Yahoo!)、EBay曾经遭遇的各种风险。
电动汽车问世以来,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是全球的公用事业行业。提供节能技术的公用事业行业和资本品制造商们已进入一个长达十年的资本支出周期,而且随着电力(特别是清洁能源所生产的电力)逐渐取代制造业、工业和交通领域中化石燃料的地位,能源需求也变得越来越旺盛。

(本文摘自Bernstein Research分析师的报告《四年之痒:中国调整经济结构、减少负债和降低增速对世界的影响》(The Four Year Itch. . . Implications of A Re-balanced, De-Leveraged, Slowing China),报告作者是Michael W. Parker、Flora Chang和Derek Lam。)
基于HKC思维,目前落后的将来一定超,因此高科技股票潜力最大。
这篇文章我在华尔街见闻上看过
所谓的李相指数已经不能代表什么了,那个更体现的是第二产业
基于HKC思维,目前落后的将来一定超,因此高科技股票潜力最大。
目前人族人口增长率过慢,虫族还在继续蚕食地图,神族刚内战结束。
德国在人口下降的情况下还能成为欧洲的火车头,靠什么? 吸遍欧元区其他国家的血! 如果TG做不到,那比日本就好不哪里去。
这破房子早晚会垮,晚垮不如早垮!还是早点还政于民建立民主新中国好点
yaoyuan7900 发表于 2014-12-10 17:03
德国在人口下降的情况下还能成为欧洲的火车头,靠什么? 吸遍欧元区其他国家的血! 如果TG做不到,那比日本 ...
所以要推进什么“一路一带”的建设,扩大外部血食供给,搞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
yaoyuan7900 发表于 2014-12-10 17:03
德国在人口下降的情况下还能成为欧洲的火车头,靠什么? 吸遍欧元区其他国家的血! 如果TG做不到,那比日本 ...
中国还远远没有到德、日等的发展水平,德、日等的问题基本上不能套用在中国身上。。。
美国例外论之后,又来了中国例外论
唱衰了四年,终于羞答答承认唱错了
zxphony 发表于 2014-12-10 17:17
中国还远远没有到德、日等的发展水平,德、日等的问题基本上不能套用在中国身上。。。
又没有说现在就达到。 十年之后,TG 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东部发达地区经济水平达到日德的水平并没有什么问题。 那时候如果不能吸血来补充自己,能够比日本好的了多少?  
华尔街负面看中国、积极看中国的都有,只是国内报道负面的多。

yaoyuan7900 发表于 2014-12-10 17:35
又没有说现在就达到。 十年之后,TG 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东部发达地区经济水平达到日德的水平并没有什么问 ...


如果中国有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之分,那就相当于自身拥有欧盟,而且是还远远比欧盟强。
一方面中国地区差异比欧盟内部各国之间还要大,另一方面中国是单一国家,整合程度远远高于欧盟。。。

中国自身就已经占据一个跨度相当大范围的产业链了,哪儿还必须要靠吸什么血?
yaoyuan7900 发表于 2014-12-10 17:35
又没有说现在就达到。 十年之后,TG 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东部发达地区经济水平达到日德的水平并没有什么问 ...


如果中国有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之分,那就相当于自身拥有欧盟,而且是还远远比欧盟强。
一方面中国地区差异比欧盟内部各国之间还要大,另一方面中国是单一国家,整合程度远远高于欧盟。。。

中国自身就已经占据一个跨度相当大范围的产业链了,哪儿还必须要靠吸什么血?
某灯塔亮了。。。
中国的各种经济数据水分很大,所以很多专家都分析不准确。

zxphony 发表于 2014-12-10 17:54
如果中国有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之分,那就相当于自身拥有欧盟,而且是还远远比欧盟强。
一方面中国地 ...


一个人口极度老龄化的国家, 靠自娱自乐维持增长? 呵呵。 老年人没有消费能力和创造力,这是常识吧。 即使是欠发达地区,当老龄化浪潮到来, 也难找到增长的动力。  
zxphony 发表于 2014-12-10 17:54
如果中国有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之分,那就相当于自身拥有欧盟,而且是还远远比欧盟强。
一方面中国地 ...


一个人口极度老龄化的国家, 靠自娱自乐维持增长? 呵呵。 老年人没有消费能力和创造力,这是常识吧。 即使是欠发达地区,当老龄化浪潮到来, 也难找到增长的动力。  
yaoyuan7900 发表于 2014-12-10 18:08
一个人口极度老龄化的国家, 靠自娱自乐维持增长? 呵呵。 老年人最没有消费能力,这是常识吧。
终于不再硬拗对中国与德日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忽视了?

什么叫“极度”老龄化?有什么标准?
请拿出与中国发展水平差不多、老龄化水平、过程差不多的实例,来证明你的论断。

哪儿的经济学理论告诉你,经济增长只有靠人口数量的增长?

在人口总量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增长靠的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生产力水平力提高最主要的因素是科技水平的提高,经济学中一般用TFP来反映。

难道人口老龄化了,科技水平就一定停滞不前了?
这两年至关重要,看看吧
zxphony 发表于 2014-12-10 18:21
终于不再硬拗对中国与德日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忽视了?

什么叫“极度”老龄化?有什么标准?
我说的十年之后中国东部发达地区达到日德之后怎么办。

2030年中国将成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这是常识吧。

科技水平上升带来的经济增长也要有市场能容纳才行。老年人对新技术的认知能力和消费能力极其有限。 即使科技发展了,经济照样会停滞! 日本失去的20年怎么来的? 这20年日本科技没发展吗?   

yaoyuan7900 发表于 2014-12-10 18:33
我说的十年之后中国东部发达地区达到日德之后怎么办。

2030年中国将成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这是常 ...


那要看你所说的十年后,中国东部发达地区达到了日德“水平”的是什么了。

如果你说的是人均GDP的话,那么“部分地区”的人均GDP超过日德国家的人均GDP,并不妨碍该地区的经济增长。
中国澳门的人均GDP远高于德日,但依然有非常高的经济增长率,世界上比德日人均GDP高的国家和地区并不罕见。而且即便是这些地区得经济增速大幅放缓,也并不能代表中国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速也同样大幅放缓,因为它们只是“部分”。

如果你说的是科技水平、产业发展水平的话,那么因为中国整体的人均GDP依然远低于德日,这些地区与德日相当的产业将具有成本优势和市场规模优势,借助这样的优势很容易就可以在竞争中击败德日等的对位产业。因为竞争的胜利、市场份额的扩大,同样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增长率。

先去学学基本的经济学理论吧,先搞清楚经济增长到底是什么意思。。。

日本“失去的20年”主要是因为在信息技术革命的过程中,日本的信息产业在与美国的竞争中大败所造成的的。也就是我上边提到竞争胜利的相反结果,竞争失败、市场份额的下降,导致经济增长大幅放缓。

另外,你以为日本失去的20年中经济没有增长吗?

中国经济的增速为何远高于那些技术世界领先的国家?
那主要就是因为中国学习别国已有技术所带来的技术进步速度,远高于那些技术领先国家的“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技术进步速度。

技术进步最终能获得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前提是,市场份额基本不变。如果技术进步的速度还不如市场份额缩小的速度,那不但经济不能增长,反而会萎缩。

如果中国的科技水平还远没有赶上世界领先国家,那么通过“学习速度”大于“创新速度”依然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增速;如果中国的科技水平赶上或接近世界领先国家,那么通过产业竞争中的胜利,扩大市场份额,同样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增速。





yaoyuan7900 发表于 2014-12-10 18:33
我说的十年之后中国东部发达地区达到日德之后怎么办。

2030年中国将成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这是常 ...


那要看你所说的十年后,中国东部发达地区达到了日德“水平”的是什么了。

如果你说的是人均GDP的话,那么“部分地区”的人均GDP超过日德国家的人均GDP,并不妨碍该地区的经济增长。
中国澳门的人均GDP远高于德日,但依然有非常高的经济增长率,世界上比德日人均GDP高的国家和地区并不罕见。而且即便是这些地区得经济增速大幅放缓,也并不能代表中国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速也同样大幅放缓,因为它们只是“部分”。

如果你说的是科技水平、产业发展水平的话,那么因为中国整体的人均GDP依然远低于德日,这些地区与德日相当的产业将具有成本优势和市场规模优势,借助这样的优势很容易就可以在竞争中击败德日等的对位产业。因为竞争的胜利、市场份额的扩大,同样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增长率。

先去学学基本的经济学理论吧,先搞清楚经济增长到底是什么意思。。。

日本“失去的20年”主要是因为在信息技术革命的过程中,日本的信息产业在与美国的竞争中大败所造成的的。也就是我上边提到竞争胜利的相反结果,竞争失败、市场份额的下降,导致经济增长大幅放缓。

另外,你以为日本失去的20年中经济没有增长吗?

中国经济的增速为何远高于那些技术世界领先的国家?
那主要就是因为中国学习别国已有技术所带来的技术进步速度,远高于那些技术领先国家的“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技术进步速度。

技术进步最终能获得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前提是,市场份额基本不变。如果技术进步的速度还不如市场份额缩小的速度,那不但经济不能增长,反而会萎缩。

如果中国的科技水平还远没有赶上世界领先国家,那么通过“学习速度”大于“创新速度”依然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增速;如果中国的科技水平赶上或接近世界领先国家,那么通过产业竞争中的胜利,扩大市场份额,同样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增速。




zxphony 发表于 2014-12-10 18:52
那要看你所说的十年后,中国东部发达地区达到了日德“水平”的是什么了。

如果你说的是人均GDP的话 ...
那要看你所说的十年后,中国东部发达地区达到了日德“水平”的是什么了。

如果你说的是人均GDP的话,那么“部分地区”的人均GDP超过日德国家的人均GDP,并不妨碍该地区的经济增长。
中国澳门的人均GDP远高于德日,但依然有非常高的经济增长率,世界上比德日人均GDP高的国家和地区并不罕见。而且即便是这些地区得经济增速大幅放缓,也并不能代表中国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速也同样大幅放缓,因为它们只是“部分”。
====================================
当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之后,当然能够增长。但是肯定要放缓。 能够稳定在2%的增长就不错了。 而且前提是要有市场能够容纳这些增长。 自己人口老龄化、还不能向其他国家转嫁危机,靠什么实现增长?

如果你说的是科技水平、产业发展水平的话,那么因为中国整体的人均GDP依然远低于德日,这些地区与德日相当的产业将具有成本优势和市场规模优势,借助这样的优势很容易就可以在竞争中击败德日等的对位产业。因为竞争的胜利、市场份额的扩大,同样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增长率。

先去学学基本的经济学理论吧,先搞清楚经济增长到底是什么意思。。。

日本“失去的20年”主要是因为在信息技术革命的过程中,日本的信息产业在与美国的竞争中大败所造成的的。也就是我上边提到竞争胜利的相反结果,竞争失败、市场份额的下降,导致经济增长大幅放缓。

另外,你以为日本失去的20年经济没有增长吗?

================================================

日本经济失去的20年经济没有增长是常识吧,给你上张图吧。 日本过去的20年GDP增长的数据,平均下来基本上就是零,这还是日本持续不断的巨额财政刺激下完成的。  老龄化导致的创新能力缺失,难道不是日本在IT时代败下阵,还无法靠吸血转嫁危机的主要原因? 日本经济创新能力最强的70-80年代,同时也恰恰也是享受人口红利的时期。

再过十年,中国的人均GDP会达到东欧初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局部地方会超过日德!而且人口老龄化严重! 靠自己玩,需求在那里?
经济水平是社会创造财富能力的体现。要提高创造财富的能力,有两个途径,一是增加劳动生产率,使单个劳动力在单位时间内创造出更多财富,这需要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并提高劳动者的技能。二是增加增加劳动者数量。基于以上推理,我认为中国的GDP还有一定的增长潜力。我们人口还在增长,新生代的劳动者大都得到了充分的教育。此外还有很多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用比较原始的技术从事农业生产,解放出来的话经济总量还会有提升。
yaoyuan7900 发表于 2014-12-10 17:35
又没有说现在就达到。 十年之后,TG 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东部发达地区经济水平达到日德的水平并没有什么问 ...
制造业要20年才可能达到德国水平....



yaoyuan7900 发表于 2014-12-10 20:15
那要看你所说的十年后,中国东部发达地区达到了日德“水平”的是什么了。

如果你说的是人均GDP的话, ...


能够稳定在2%的增长就不错了
-----------------------------------------------

你是从何得出的达到发达国家,2%的增长就不错了的?拍脑袋?



靠什么实现增长?
---------------------------------
靠什么增长我已经阐述的很清楚了,看不懂那就是你自己问题了。



日本经济失去的20年经济没有增长是常识吧,给你上张图吧
-----------------------------------------------------------------------------------------------------------------

那是你发明的常识吧。

08年金融危机前的1991年-2007年,这17年日本累计实际增长了23.4%,年均增长率是1.24%。08金融危机后才真的是基本没怎增长,但依然是正增长,2008年-2013年的6年累计增长了0.33%,年均增长率仅有0.05%


基本的经济理论常识都不懂,经济数据基本无知,全靠凭自己感觉拍脑袋下结论,抒情玩儿呢?


yaoyuan7900 发表于 2014-12-10 20:15
那要看你所说的十年后,中国东部发达地区达到了日德“水平”的是什么了。

如果你说的是人均GDP的话, ...


能够稳定在2%的增长就不错了
-----------------------------------------------

你是从何得出的达到发达国家,2%的增长就不错了的?拍脑袋?



靠什么实现增长?
---------------------------------
靠什么增长我已经阐述的很清楚了,看不懂那就是你自己问题了。



日本经济失去的20年经济没有增长是常识吧,给你上张图吧
-----------------------------------------------------------------------------------------------------------------

那是你发明的常识吧。

08年金融危机前的1991年-2007年,这17年日本累计实际增长了23.4%,年均增长率是1.24%。08金融危机后才真的是基本没怎增长,但依然是正增长,2008年-2013年的6年累计增长了0.33%,年均增长率仅有0.05%


基本的经济理论常识都不懂,经济数据基本无知,全靠凭自己感觉拍脑袋下结论,抒情玩儿呢?

这破房子早晚会垮,晚垮不如早垮!还是早点还政于民建立民主新中国好点
哈哈哈哈,对国家极度不满
想去欧美别人不收,又没有勇气造反
只能YY自动发生政权更迭送大礼包给自己

小心这样下去憋出神经病
经济学家的预测准确概率还不如我拍脑门高。

这些东西看看就得了,说好说坏都意义不大~反正他们也从来算不准。
诺贝尔在宇宙真理面前就是个渣渣
zxphony 发表于 2014-12-10 21:34
能够稳定在2%的增长就不错了
-----------------------------------------------
发达国家优等生美国GDP 50年升幅(1959至2009年)为3.1%,40年升幅(1969年-2009)为2.8%,30年增长率(1979-2009)是2.7%,这这期间可是美国领导新一轮技术革命哦。 20年增长率(1989-2009)为2.5%,而10年期利率(1999-2009)为1.9%。 而且美国人口是在1% 以上速度稳定增长的。 美国还可以利用自己的超强国际地位为经济服务。难道人均GEP 2%增长难道不是已经是发达国家的很好的状态了?  这就是你的经济学知识?
科技当然是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但是这也需要外部市场和人口的配合。 严重老龄化,人口下降的发达经济体,仅仅依靠内需和科技,是不足以推动GDP稳定增长的。
失去的20年里,日本的国债增加了多少? 日本那点可怜的GDP 增长完全是靠巨额财政赤字拉出来的。 这二十年日本国债占GDP 比例从60% 增加到了现在的超过 240%! 也就是说每年平均增加8%的负债,才拉出了的1%的增长!
我倒是真心希望他们认为中国会步日本后尘。
现实派 发表于 2014-12-10 10:16
经济学家的预测准确概率还不如我拍脑门高。

这些东西看看就得了,说好说坏都意义不大~反正他们也从来算 ...
真的经济学家都不会瞎预测,因为他们知道根本预测不了。

但是这种实诚在外行看来,等于无能。所以就有了那些神棍“经济学家”。并且由此诞生了一个行业:咨询业,居然活得还很好。你说,能怪他们骗人么?明明就是愿打愿挨。

yaoyuan7900 发表于 2014-12-10 12:29
发达国家优等生美国GDP 50年升幅(1959至2009年)为3.1%,40年升幅(1969年-2009)为2.8%,30年增长率 ...
说来说去,你还是先入为主:美国怎么样,那就是标准。

经济上从来没有一个能稳定在多少就不错了的概念,你说这个完全显示出你根本没有正统的受过经济学方面的教育,而是凭感觉也就是所谓的“常识”。美国也不是什么优等生,而是马克思书中资本主义危机循环的典型例子。换句话所,过去30年里美国增长了那么多人口经济却增长了这么一点,人均是倒退的。这也是事实,普通美国人比30年前落魄多了。
发达国家优等生美国GDP 50年升幅(1959至2009年)为3.1%,40年升幅(1969年-2009)为2.8%,30年增长率 ...
不同意,经济增长不应该建立在人口增长之上,
general_j 发表于 2014-12-11 02:10
说来说去,你还是先入为主:美国怎么样,那就是标准。

经济上从来没有一个能稳定在多少就不错了的概念 ...
那其他发达经济体呢? 举个例子吧,欧洲经济老大德国还不如美国呢。 http://xxw3441.blog.163.com/blog/static/753836242013211105140285/

按照2005年可比价格计算, 1991-2012德国20年GDP才增加了31%. 每年连1.5%都不到。这期间德国人口还增加了3%,还靠欧元吸了不少欧元区其他国家的血。 难道每年人均2%不是发达经济体很好的状态了吗?   

yaoyuan7900 发表于 2014-12-10 14:04
那其他发达经济体呢? 举个例子吧,欧洲经济老大德国还不如美国呢。 http://xxw3441.blog.163.com/blog/s ...


欧美国家经济各有各的问题,这是一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事情。

关键是说“发达经济体年均2%的增长就不错了”,没有这么回事。你可以说“欧美发达国家年均2%的增长就不错了”,因为这是这些国家自己的问题造成的,不是发达造成的,发达国家和低增长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yaoyuan7900 发表于 2014-12-10 14:04
那其他发达经济体呢? 举个例子吧,欧洲经济老大德国还不如美国呢。 http://xxw3441.blog.163.com/blog/s ...


欧美国家经济各有各的问题,这是一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事情。

关键是说“发达经济体年均2%的增长就不错了”,没有这么回事。你可以说“欧美发达国家年均2%的增长就不错了”,因为这是这些国家自己的问题造成的,不是发达造成的,发达国家和低增长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general_j 发表于 2014-12-11 03:09
欧美国家经济各有各的问题,这是一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事情。

关键是说“发达经济体年均2%的增长就 ...
如果欧美发达国家,还不算的话。成规模的发达国家就只剩下亚洲的日本了,呵呵。那你举出个靠内需支持高增长的成熟发达国家经济体的例外来吧。
欧美日各个国家存在的问题,难道中国未来就不存在?很多问题还可能更严重呢。     
yaoyuan7900 发表于 2014-12-10 14:25
如果欧美发达国家,还不算的话。成规模的发达国家就只剩下亚洲的日本了,呵呵。那你举出个靠内需支持高增 ...
中国未来会有中国的问题,你要谈具体问题可以,但笼统的说发达了增速就一定会慢到2%,是没有根据的。

具体来说,“靠内需支持高增长”在长期看来是不可能的。这就是马克思说的由于剥削剩余价值导致贫富分化,从而消费必然跟不上生产的发展而导致经济危机。你让我举这个例子不是坑我么?

yaoyuan7900 发表于 2014-12-11 01:29
发达国家优等生美国GDP 50年升幅(1959至2009年)为3.1%,40年升幅(1969年-2009)为2.8%,30年增长率 ...


2%当然不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很不错的表现,谁跟你说美国是发达国家中经济增速的优等生?美国的经济增速只是在“老牌”发达国家中算好的,而且也仅仅比那些老牌发达国家略好一点而已。和新兴的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比起来,那可差远了。

你的意思是中国直接进入老牌发达国家行列,与美国人均GDP相当?也就是说经济总量是美国的4倍以上的时候?要是那样的话,即便是你所谓的那个不靠谱的2%的增速又如何呢?

如果你指的是“部分地区”达到的话,“部分地区”的经济增速能代表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速?那些整个国家人均GDP还与美国差距比较大的国家,其中同样有“部分地区”达到了德、日的人均GDP水平,所以它们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速就一定得降到2%左右?现实显然不是如此。

你这不仅仅是经济理论贫乏、对经济数据无知了,逻辑思维水平也很差啊。。。

另外,补充一些经济数据,看看你的所谓“发达国家2%的增速就不错”了的可笑论断。你之所以能拍脑袋出这样的可笑论断,恐怕是由于2000年以后,随着中国的崛起,美日欧老牌发达国家的受到巨大冲击,经济增速大幅下降有关。而你可能是错把2000年以后的、老牌的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当成了,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正常表现。。。


1961年-2000年这40年来,几个主要老牌发达国家的年均经济增速:

德国:   2.89%
法国:   3.43%
英国:   2.85%
意大利:3.37%
日本:   4.79%
美国:   3.56%

可以看出美国在老牌发达国家中算是经济增速好的,但也仅仅是略好一点而已,大多都是在在3%左右,而不是所谓的能到2%就不错了。。。


2000年以后,2001-2013年13年间的年均增速:

德国:   1.07%
法国:   1.02%
英国:   1.50%
意大利:负增长
日本:   0.78%
美国:   1.75%

可以看出这些老牌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在2000年以后都普遍大幅下滑,美国也同样如此,仅是比其他老牌发达国家略好一点而已。

你所列的美国1979年-2009年的30年的增长率2.7%,恰恰包含了2000年以后,而你把这个却说成了好像是这美国经济增长好的时期才有这样的表现,这完全是对美国经济增长数据的无知的再次表现。我列一下战后美国各个10年间年均增长率:

50年代(1951-1960年): 3.59%
60年代(1961-1970年): 4.27%
70年代(1971-1980年): 3.17%
80年代(1981-1990年): 3.33%
90年代(1991-2000年): 3.46%
00年代(2001-2010年): 1.62%

            
2001-2013年:                1.75%

可以看出2.7%根本就不是美国什么经济增速好时期的表现,2000年以前美国的各个10年的年均增长率就没有下过3%。而正是2000年以后的经济大幅下降了,才把那个30年的增长率拉低了。。。



随便举一个实例就可以轻易证明你论断的可笑。

韩国人均GDP只有美国的一半,离德国、日本也还有一定的差距,但韩国有些地区的人均GDP别说达到德、日了,甚至远超过美国。所以韩国的经济增速就只能有2%了?
yaoyuan7900 发表于 2014-12-11 01:29
发达国家优等生美国GDP 50年升幅(1959至2009年)为3.1%,40年升幅(1969年-2009)为2.8%,30年增长率 ...


2%当然不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很不错的表现,谁跟你说美国是发达国家中经济增速的优等生?美国的经济增速只是在“老牌”发达国家中算好的,而且也仅仅比那些老牌发达国家略好一点而已。和新兴的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比起来,那可差远了。

你的意思是中国直接进入老牌发达国家行列,与美国人均GDP相当?也就是说经济总量是美国的4倍以上的时候?要是那样的话,即便是你所谓的那个不靠谱的2%的增速又如何呢?

如果你指的是“部分地区”达到的话,“部分地区”的经济增速能代表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速?那些整个国家人均GDP还与美国差距比较大的国家,其中同样有“部分地区”达到了德、日的人均GDP水平,所以它们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速就一定得降到2%左右?现实显然不是如此。

你这不仅仅是经济理论贫乏、对经济数据无知了,逻辑思维水平也很差啊。。。

另外,补充一些经济数据,看看你的所谓“发达国家2%的增速就不错”了的可笑论断。你之所以能拍脑袋出这样的可笑论断,恐怕是由于2000年以后,随着中国的崛起,美日欧老牌发达国家的受到巨大冲击,经济增速大幅下降有关。而你可能是错把2000年以后的、老牌的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当成了,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正常表现。。。


1961年-2000年这40年来,几个主要老牌发达国家的年均经济增速:

德国:   2.89%
法国:   3.43%
英国:   2.85%
意大利:3.37%
日本:   4.79%
美国:   3.56%

可以看出美国在老牌发达国家中算是经济增速好的,但也仅仅是略好一点而已,大多都是在在3%左右,而不是所谓的能到2%就不错了。。。


2000年以后,2001-2013年13年间的年均增速:

德国:   1.07%
法国:   1.02%
英国:   1.50%
意大利:负增长
日本:   0.78%
美国:   1.75%

可以看出这些老牌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在2000年以后都普遍大幅下滑,美国也同样如此,仅是比其他老牌发达国家略好一点而已。

你所列的美国1979年-2009年的30年的增长率2.7%,恰恰包含了2000年以后,而你把这个却说成了好像是这美国经济增长好的时期才有这样的表现,这完全是对美国经济增长数据的无知的再次表现。我列一下战后美国各个10年间年均增长率:

50年代(1951-1960年): 3.59%
60年代(1961-1970年): 4.27%
70年代(1971-1980年): 3.17%
80年代(1981-1990年): 3.33%
90年代(1991-2000年): 3.46%
00年代(2001-2010年): 1.62%

            
2001-2013年:                1.75%

可以看出2.7%根本就不是美国什么经济增速好时期的表现,2000年以前美国的各个10年的年均增长率就没有下过3%。而正是2000年以后的经济大幅下降了,才把那个30年的增长率拉低了。。。



随便举一个实例就可以轻易证明你论断的可笑。

韩国人均GDP只有美国的一半,离德国、日本也还有一定的差距,但韩国有些地区的人均GDP别说达到德、日了,甚至远超过美国。所以韩国的经济增速就只能有2%了?

general_j 发表于 2014-12-11 03:09
欧美国家经济各有各的问题,这是一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事情。

关键是说“发达经济体年均2%的增长就 ...


因为他根本不明白一个事实:那就是欧美日老牌发达国家在2000年之后经济增速大幅下滑,他把这一时期或部分这一时期的、欧美日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当成了发达国家正常状态的经济增速。

另外,2001年-2013年这13年来,中国澳门的年均增长率高达12.3%,比中国大陆还高一截,即便是人均GDP已经达到了8.7万美元。。。


general_j 发表于 2014-12-11 03:09
欧美国家经济各有各的问题,这是一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事情。

关键是说“发达经济体年均2%的增长就 ...


因为他根本不明白一个事实:那就是欧美日老牌发达国家在2000年之后经济增速大幅下滑,他把这一时期或部分这一时期的、欧美日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当成了发达国家正常状态的经济增速。

另外,2001年-2013年这13年来,中国澳门的年均增长率高达12.3%,比中国大陆还高一截,即便是人均GDP已经达到了8.7万美元。。。

zxphony 发表于 2014-12-10 14:50
因为他根本不明白一个事实:那就是欧美日老牌发达国家在2000年之后经济增速大幅下滑,他把这一时期或部 ...
你说的是哪个国家年均增长率高达12.3%?
general_j 发表于 2014-12-11 04:05
你说的是哪个国家年均增长率高达12.3%?
不好意思漏写了,中国澳门地区。

从澳门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一个地区达到非常高的人均GDP,经济增速都未必一定要降到所谓的2%,更不用说即便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速大幅放缓了,也不能代表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速也得降到同样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