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到底为什么会死以及赵构为什么要议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7:40:59
作者:beimingke


【问题】岳飞到底为什么会死?


【一句话答案】
因为绍兴十一年金人遣使议和时,提出的和议条件之一是“必杀飞始可和”;而赵构当时已经决意放弃恢复中原的努力偏安江南,所以为了与金人达成和议确保自己能安心享乐,就顺应金人的要求,放任当时和金人里应外合的带路党秦桧,杀掉了最令金人畏惧和担忧的岳飞。

PS 这是导致岳飞被害的惟一的原因。其他什么“迎还二圣”违背了赵构的利益、功高震主令赵构觉得难以驾驭、兵权太大违背了宋代体制、不会做人和文武大臣以及君主关系不好、建议立皇储犯了大忌、甚至什么援淮西贻误军机罪有应得、本身就是不听话的军阀blabla。。。
统统都是昧于史实的想当然式的错误。


【升级版答案】

---------------------------------------------------------------------------------
岳飞之所以最后会被害,是因为一个前提,三个原因:

1、一个前提是,岳飞的军事才华是南宋诸将领中最为突出和全面的,并且还是当时惟一擅长组织进攻、并确实在进攻中对金军进行了毁灭性打击的将领。
这一点,在他凭岳家军一旅孤军策动的绍兴十年北伐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那一次北伐中,金军不是单纯被打得丧师失地、精锐尽毁的问题,而是在中原两河地区的整个行政系统,都已经因为岳家军的攻势和受岳飞指挥的敌后义军的活跃而几近瘫痪了。所谓“燕京以南,号令不行”,“岳帅之来,此间震恐”,以至于二十年后完颜亮南征时,金军将士中还流传着一个说法:“岳飞不死,大金灭矣”。

2、在这个前提下,金国如果还想与南宋议和,并且保证和约的长久、稳固,就必须除掉对金国构成致命威胁的岳飞。因为岳飞不仅军事才华出众还非常年轻,南宋中兴诸将和金国的将领大多是他的父辈。如果不搞定点清除肉体消灭,那么即便南宋方面罢了他的兵权甚至把他流放、关押也没有用,只要金国或者南宋随便哪边出了点什么状况(比如南宋那边赵构突然挂了,支持北伐的太子赵瑗上台;或者秦桧挂了上来个能震慑赵构的主战派主持北伐;或者金国那边兀术挂了一心想统一中国的完颜亮上台),他仍然会被起用,仍然会让金国有灭国的危险。所以金人在议和时提出了“必杀飞,始可和”的条件,这是岳飞被害的外因。

3、与金人提出的要求相呼应的是,当时的赵构已经完全不想再尝试进行北伐的努力。至于为什么不想再努力,很可笑:因为他没有自己的亲生儿子。对于这位漠视任何人类正常道德、伦理和情感的君主来说,什么祖宗基业、黎民疾苦,甚至个人的生前身后名都是虚的,只有现实中的安稳逍遥和个人的声色享受才是实打实的。而北伐的成功在当时再怎么垂手可得,要从计划到最终的现实总还是需要君主多少操点心。赵构在当时就是连这点力也不愿意出了。惟一可能破他这点儿的就是如果有儿子,他也许还会抱着为儿子留份基业的心思努力一下。但是很不幸,他的独子早在建炎初年就挂了,而他自己以后再也没能恢复生育能力。(用王大人的话说就是:不管他以后怎么祷告上天怎么跳大神,也特么改变不了连一只犬彘都不能生育的现实~~~)所以赵构也一心盼着和金人的和约能够达成,自己好偏安江南;所以他只能接受金人的要求杀掉岳飞,否则自己偏安的心愿就难以实现。这是岳飞被害的最关键的内因。
当然有人看到这里可能会奇怪:赵构答应金人这一条件的时候,就不担心万一金人那边毁约,自己这边连保命的人都没了么?有此疑问的同学请跳回本版答案第一条温习一下,同时明确一个事情:南宋当时要北伐中原收复失地就必须用岳飞,但是如果只想偏安江南的话,则不必非留岳飞不可。具体到当时,就是有刘錡和吴璘就够了。这两个人都是战绩不错而且非常年轻的后起名将,也是赵构为自己的偏安大业留的底牌。

4、在赵构的私心和金国的长远规划一拍即合的情况下,赵构放纵金人的卧底、带路党先驱、当时的宰相秦桧一手策划诏狱并最终杀害了岳飞。秦桧的存在,是岳飞最终被害的另一个内因。这位带路党前辈一方面撺掇的赵构在不思进取灭绝人性的道路上越滑越远,一方面和金人里应外合促成和议相关的各种条件的实现,是岳飞之死中一个重要的加强变量或曰催化剂。
至于秦桧为什么要身在南宋替大金带路,原因也很简单:秦桧之所以能做宰相,就是因为他在金国有人,能够帮助赵构实现他一直渴望的和议。否则的话,他本来没有任何资本和能力进入绍兴初的南宋中枢。而作为回报,金人在最终达成的和议里也明确要求赵构“不得以无罪去首相”。至于秦桧凭借金人撑腰当上终身宰相后,又进一步觊觎皇位,临死前已经到了逼赵构给其“加九锡”的地步,只是因为没活过赵构才功亏一篑,那是后话了。

综上所述,岳飞最终之所以会被杀害,就是这一个前提之下,三方面原因共同作用而达成的结果。
作者:beimingke


【问题】岳飞到底为什么会死?


【一句话答案】
因为绍兴十一年金人遣使议和时,提出的和议条件之一是“必杀飞始可和”;而赵构当时已经决意放弃恢复中原的努力偏安江南,所以为了与金人达成和议确保自己能安心享乐,就顺应金人的要求,放任当时和金人里应外合的带路党秦桧,杀掉了最令金人畏惧和担忧的岳飞。

PS 这是导致岳飞被害的惟一的原因。其他什么“迎还二圣”违背了赵构的利益、功高震主令赵构觉得难以驾驭、兵权太大违背了宋代体制、不会做人和文武大臣以及君主关系不好、建议立皇储犯了大忌、甚至什么援淮西贻误军机罪有应得、本身就是不听话的军阀blabla。。。
统统都是昧于史实的想当然式的错误。


【升级版答案】

---------------------------------------------------------------------------------
岳飞之所以最后会被害,是因为一个前提,三个原因:

1、一个前提是,岳飞的军事才华是南宋诸将领中最为突出和全面的,并且还是当时惟一擅长组织进攻、并确实在进攻中对金军进行了毁灭性打击的将领。
这一点,在他凭岳家军一旅孤军策动的绍兴十年北伐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那一次北伐中,金军不是单纯被打得丧师失地、精锐尽毁的问题,而是在中原两河地区的整个行政系统,都已经因为岳家军的攻势和受岳飞指挥的敌后义军的活跃而几近瘫痪了。所谓“燕京以南,号令不行”,“岳帅之来,此间震恐”,以至于二十年后完颜亮南征时,金军将士中还流传着一个说法:“岳飞不死,大金灭矣”。

2、在这个前提下,金国如果还想与南宋议和,并且保证和约的长久、稳固,就必须除掉对金国构成致命威胁的岳飞。因为岳飞不仅军事才华出众还非常年轻,南宋中兴诸将和金国的将领大多是他的父辈。如果不搞定点清除肉体消灭,那么即便南宋方面罢了他的兵权甚至把他流放、关押也没有用,只要金国或者南宋随便哪边出了点什么状况(比如南宋那边赵构突然挂了,支持北伐的太子赵瑗上台;或者秦桧挂了上来个能震慑赵构的主战派主持北伐;或者金国那边兀术挂了一心想统一中国的完颜亮上台),他仍然会被起用,仍然会让金国有灭国的危险。所以金人在议和时提出了“必杀飞,始可和”的条件,这是岳飞被害的外因。

3、与金人提出的要求相呼应的是,当时的赵构已经完全不想再尝试进行北伐的努力。至于为什么不想再努力,很可笑:因为他没有自己的亲生儿子。对于这位漠视任何人类正常道德、伦理和情感的君主来说,什么祖宗基业、黎民疾苦,甚至个人的生前身后名都是虚的,只有现实中的安稳逍遥和个人的声色享受才是实打实的。而北伐的成功在当时再怎么垂手可得,要从计划到最终的现实总还是需要君主多少操点心。赵构在当时就是连这点力也不愿意出了。惟一可能破他这点儿的就是如果有儿子,他也许还会抱着为儿子留份基业的心思努力一下。但是很不幸,他的独子早在建炎初年就挂了,而他自己以后再也没能恢复生育能力。(用王大人的话说就是:不管他以后怎么祷告上天怎么跳大神,也特么改变不了连一只犬彘都不能生育的现实~~~)所以赵构也一心盼着和金人的和约能够达成,自己好偏安江南;所以他只能接受金人的要求杀掉岳飞,否则自己偏安的心愿就难以实现。这是岳飞被害的最关键的内因。
当然有人看到这里可能会奇怪:赵构答应金人这一条件的时候,就不担心万一金人那边毁约,自己这边连保命的人都没了么?有此疑问的同学请跳回本版答案第一条温习一下,同时明确一个事情:南宋当时要北伐中原收复失地就必须用岳飞,但是如果只想偏安江南的话,则不必非留岳飞不可。具体到当时,就是有刘錡和吴璘就够了。这两个人都是战绩不错而且非常年轻的后起名将,也是赵构为自己的偏安大业留的底牌。

4、在赵构的私心和金国的长远规划一拍即合的情况下,赵构放纵金人的卧底、带路党先驱、当时的宰相秦桧一手策划诏狱并最终杀害了岳飞。秦桧的存在,是岳飞最终被害的另一个内因。这位带路党前辈一方面撺掇的赵构在不思进取灭绝人性的道路上越滑越远,一方面和金人里应外合促成和议相关的各种条件的实现,是岳飞之死中一个重要的加强变量或曰催化剂。
至于秦桧为什么要身在南宋替大金带路,原因也很简单:秦桧之所以能做宰相,就是因为他在金国有人,能够帮助赵构实现他一直渴望的和议。否则的话,他本来没有任何资本和能力进入绍兴初的南宋中枢。而作为回报,金人在最终达成的和议里也明确要求赵构“不得以无罪去首相”。至于秦桧凭借金人撑腰当上终身宰相后,又进一步觊觎皇位,临死前已经到了逼赵构给其“加九锡”的地步,只是因为没活过赵构才功亏一篑,那是后话了。

综上所述,岳飞最终之所以会被杀害,就是这一个前提之下,三方面原因共同作用而达成的结果。
所以说除了“阻碍议和”之外,所有其他的对“岳飞之死”的解释都是扯淡。




你这个认识就浅了。要知道要一个人的命,那是大事,特别是领兵的大将。我相信原因很多,交织在一起才导致高宗起了杀心。至于你列举的那些人,跟岳飞同一批死的未必是同样的原因,不是一批死的,未必不是同样的原因。朝廷之中,人员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利益矛盾也是复杂的。希特勒长刀之夜杀罗姆,几个纳粹党元老跟罗姆半毛钱关系也没有,一样被杀。显然动机是不一样的。

你这个认识就浅了。要知道要一个人的命,那是大事,特别是领兵的大将。我相信原因很多,交织在一起才导致高宗起了杀心。至于你列举的那些人,跟岳飞同一批死的未必是同样的原因,不是一批死的,未必不是同样的原因。朝廷之中,人员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利益矛盾也是复杂的。希特勒长刀之夜杀罗姆,几个纳粹党元老跟罗姆半毛钱关系也没有,一样被杀。显然动机是不一样的。
记得以前在本版看过一个文章,分析结论是南宋当时的经济状况和财力不足以支撑北伐战争。只能自保。而赵构资质眼界也算是上乘了,能组织起一个流亡政府,延续宋朝香火100多年。明朝要是能有个赵构这样的皇族后人,在南京组织起一个政府,明朝不会忘于崇祯。
原始文明 发表于 2014-11-18 23:38
【升级版答案补丁】关于岳飞其他种种稀奇古怪死因的便捷版辟谣
岳飞是主战派,但当时他已经辞官隐退了。
瞎扯。
第一、虽说岳飞是优秀的将领,但上升到女真毁灭者就完全是捧杀了,岳飞与宗弼(兀术)交手大致也就是平手。
第二、至于秦桧是金的高级卧底没有任何证据,实际上更靠谱的是秦桧是专门给赵构干脏活的,就是现在有关部门的临时工身份,根本不是文中那样的黑手,更像是赵构的前台。
第三、因为得国不正,赵家有一个根深蒂固、歇斯底里的偏执态度,防武将永远在第一位,其他无条件往后排。作为方面军大员,掌握军队数量最大的军中头号,岳飞很不慎重的参与到了赵构的立储讨论之中,这对赵构来说就相当于用刀子戳赵构的小弟弟一样不能容忍,按赵家一贯传统,这是典型的不臣之心、阴谋造反的铁证,于是赵构一手布置了杀害岳飞的阴谋
南金爵 发表于 2014-11-22 18:43
记得以前在本版看过一个文章,分析结论是南宋当时的经济状况和财力不足以支撑北伐战争。只能自保。而赵构资 ...
那是因为北宋灭亡的时候还没有左良玉刘泽清等这样的王八蛋将领,也没有李闯这样的人物,并且赵构当时的皇族兄弟们被一网打尽了。
直捣黄龙,迎回二君,欲置现君于何处,废君均无生路,不是现君亡,就是二君死,做人臣者觉定君王生死,当否?人君作何决断可想而知。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记得以前在本版看过一个文章,分析结论是南宋当时的经济状况和财力不足以支撑北伐战争。只能自保。而赵构资 ...
你放一个弱智在赵构那个位置上也不会比他玩的更糟
宋只能自保 金就有力灭宋?
只考虑宋 不考虑金 这种说法 看看就行了 当不得真
直捣黄龙,迎回二君,欲置现君于何处,废君均无生路,不是现君亡,就是二君死,做人臣者觉定君王生死,当否 ...
不仔细看帖子
瞎扯。
第一、虽说岳飞是优秀的将领,但上升到女真毁灭者就完全是捧杀了,岳飞与宗弼(兀术)交手大致也就 ...
1 秦桧是不是间谍不说 但是金支持其做宰相是不是真?

2 岳飞参与立储参与到什么地步?是不是利用自己的势力借着立太子结党营私?
鬼子0000 发表于 2014-11-24 23:12
直捣黄龙,迎回二君,欲置现君于何处,废君均无生路,不是现君亡,就是二君死,做人臣者觉定君王生死,当否 ...
一点也不读宋史呀。飞早就不提迎回二圣了,还在这拿这个当证据,要科普几遍才行呀?
qqweee 发表于 2014-11-25 00:16
1 秦桧是不是间谍不说 但是金支持其做宰相是不是真?

2 岳飞参与立储参与到什么地步?是不是利用自己 ...
没人说岳飞做的不对,但赵家眼里岳飞就是大逆不道。前面的狄青战功远超岳飞,当到了枢密副使,平时谨小慎微,话都不肯多说一句,结果如何?“国之大患”而已。

南金爵 发表于 2014-11-22 18:43
记得以前在本版看过一个文章,分析结论是南宋当时的经济状况和财力不足以支撑北伐战争。只能自保。而赵构资 ...


南宋财政能否支持岳飞北伐?议和后人民生活幸福了吗

http://tieba.baidu.com/p/2447290962


文章很长,只转最后一段:

绍兴和议之后,总有一种错误观念以为,随着和议的达成,人民负担会减轻。但实际这只是大多数人的美好意愿。因为和议达成,却不能大规模裁军。高宗不是傻子,他的目的是至少要能安安稳稳的坐皇帝,而单单凭借一纸和议,是不能实现这个目的的。因此即使小朝廷曾经做出主要针对岳飞一军的裁军举动(绍兴12年兵力数为22万左右,裁军约4万人,其中原岳飞一军从10万缩减到了7万人左),但被裁撤的军队数量却赶不上新组建或扩充的军队数,也因此直到绍兴和议十年之后,宋廷依旧维持了与和议前相仿佛的兵力数字,而在完颜亮南侵之前兵力数达到了惊人的三十万(宋史 兵制)。说起来,这也反映出宋廷的鸵鸟心理,不过既然强军被裁,那么也只能用数量来弥补质量了。
既然兵力没有显著下降,则军费开支这项沉重的负担必然转嫁到人民头上。于是我们在诸多史料中看到了异常滑稽的场面:一方面高宗故作宽仁减免苛捐杂税,一方面秦桧暗地指示诸路增加税额“十分之七八。”(见《宋史》秦桧传),甚至 “官收一岁之赋,而民输两倍之积。” 《系年要录》卷170)。于是“民力重困,饿死者众,皆桧之为也。”(<文献通考)卷5) 。

因为这种悲惨的境遇,本来已经平息的农民起义再次死灰复燃。当时只福建各地的农民起义,就有“数十百部,部数千至数十百人,如管天下、伍黑龙、卓和尚、何白旗.满小红、朱明领导的义军。还有宣州(安徽宣城县)的摩尼教徒在俞—的领导的起义,而当时宣州知州不是别个,正是秦桧之弟秦梓!此外,还有江西刘花、何花等人的起义。起义波及广东的循州、梅州、潮州、惠州等地。接着,海南岛的“琼、崖、詹、万四州”百姓、浙江台州地区的百姓),江西传州的摩尼教徒,福建建州颐宁县的饥民,浙江衡州的饥民,江西吉州地区的农民,都纷纷揭竿而起,杀富济贫,屡挫官军。
另一方面,竭尽民脂民膏军队素质反而大幅度下降。各屯驻大军从绍兴和议前的有力反攻河南,沦落到完颜亮南侵之时的一溃千里不得已凭江自守,实在让后来读史之人愤怒之余加以痛心无限。二十年供养供养出一只连国土安全都无法保障的军队,再一次说明了南宋朝廷议和政策的失败。

绍兴和议之后,官员的俸禄却是增加了。绍兴12年通过裁撤军队牺牲国防安全换取的部分财政结余转移支付到了官员俸禄及皇室消费上面,西湖歌舞终于尽情的演奏下去,直至完颜亮的铁骑惊破美梦。(据《两宋财政史》)

4结语打仗要花钱,这一点谁都知道。但是打仗同样能获得利益,却被许多人视而不见。就南宋朝廷而言,绍兴和议前基本是在传统的汉族农耕经济区作战,并取得了一些战果,至少稳定了秦岭淮河前线,甚至曾经将战线北推到河南地区。这些区域的经济恢复为南宋朝廷改善财政收支状况起到了重要作用,南宋朝廷从对金作战中所得到的远远大于其所付出的。而在绍兴和议之后,虽然有二十年的和平时期,但南宋依旧维持了与和议前相似的财政支出,人民的负担并未减轻,反而军队素质退化,在完颜亮南侵之时防线几近崩溃。即使不考虑国家尊严,人民对故土的感情,单纯从纯经济学角度而言,这也是完全失败的策略。因为,在全世界普遍的、永恒的和平确立之前,为实现这样的和平而支出一些费用,是绝对必要的。军事开支的数量,要能保证国家的安全,使之免受侵略。


南金爵 发表于 2014-11-22 18:43
记得以前在本版看过一个文章,分析结论是南宋当时的经济状况和财力不足以支撑北伐战争。只能自保。而赵构资 ...


南宋财政能否支持岳飞北伐?议和后人民生活幸福了吗

http://tieba.baidu.com/p/2447290962


文章很长,只转最后一段:

绍兴和议之后,总有一种错误观念以为,随着和议的达成,人民负担会减轻。但实际这只是大多数人的美好意愿。因为和议达成,却不能大规模裁军。高宗不是傻子,他的目的是至少要能安安稳稳的坐皇帝,而单单凭借一纸和议,是不能实现这个目的的。因此即使小朝廷曾经做出主要针对岳飞一军的裁军举动(绍兴12年兵力数为22万左右,裁军约4万人,其中原岳飞一军从10万缩减到了7万人左),但被裁撤的军队数量却赶不上新组建或扩充的军队数,也因此直到绍兴和议十年之后,宋廷依旧维持了与和议前相仿佛的兵力数字,而在完颜亮南侵之前兵力数达到了惊人的三十万(宋史 兵制)。说起来,这也反映出宋廷的鸵鸟心理,不过既然强军被裁,那么也只能用数量来弥补质量了。
既然兵力没有显著下降,则军费开支这项沉重的负担必然转嫁到人民头上。于是我们在诸多史料中看到了异常滑稽的场面:一方面高宗故作宽仁减免苛捐杂税,一方面秦桧暗地指示诸路增加税额“十分之七八。”(见《宋史》秦桧传),甚至 “官收一岁之赋,而民输两倍之积。” 《系年要录》卷170)。于是“民力重困,饿死者众,皆桧之为也。”(<文献通考)卷5) 。

因为这种悲惨的境遇,本来已经平息的农民起义再次死灰复燃。当时只福建各地的农民起义,就有“数十百部,部数千至数十百人,如管天下、伍黑龙、卓和尚、何白旗.满小红、朱明领导的义军。还有宣州(安徽宣城县)的摩尼教徒在俞—的领导的起义,而当时宣州知州不是别个,正是秦桧之弟秦梓!此外,还有江西刘花、何花等人的起义。起义波及广东的循州、梅州、潮州、惠州等地。接着,海南岛的“琼、崖、詹、万四州”百姓、浙江台州地区的百姓),江西传州的摩尼教徒,福建建州颐宁县的饥民,浙江衡州的饥民,江西吉州地区的农民,都纷纷揭竿而起,杀富济贫,屡挫官军。
另一方面,竭尽民脂民膏军队素质反而大幅度下降。各屯驻大军从绍兴和议前的有力反攻河南,沦落到完颜亮南侵之时的一溃千里不得已凭江自守,实在让后来读史之人愤怒之余加以痛心无限。二十年供养供养出一只连国土安全都无法保障的军队,再一次说明了南宋朝廷议和政策的失败。

绍兴和议之后,官员的俸禄却是增加了。绍兴12年通过裁撤军队牺牲国防安全换取的部分财政结余转移支付到了官员俸禄及皇室消费上面,西湖歌舞终于尽情的演奏下去,直至完颜亮的铁骑惊破美梦。(据《两宋财政史》)

4结语打仗要花钱,这一点谁都知道。但是打仗同样能获得利益,却被许多人视而不见。就南宋朝廷而言,绍兴和议前基本是在传统的汉族农耕经济区作战,并取得了一些战果,至少稳定了秦岭淮河前线,甚至曾经将战线北推到河南地区。这些区域的经济恢复为南宋朝廷改善财政收支状况起到了重要作用,南宋朝廷从对金作战中所得到的远远大于其所付出的。而在绍兴和议之后,虽然有二十年的和平时期,但南宋依旧维持了与和议前相似的财政支出,人民的负担并未减轻,反而军队素质退化,在完颜亮南侵之时防线几近崩溃。即使不考虑国家尊严,人民对故土的感情,单纯从纯经济学角度而言,这也是完全失败的策略。因为,在全世界普遍的、永恒的和平确立之前,为实现这样的和平而支出一些费用,是绝对必要的。军事开支的数量,要能保证国家的安全,使之免受侵略。

岳飞千古奇冤,说明政治生态到了南宋,是不能容忍任何一个出头鸟的,这不能不说是汉民族的悲哀,也决定了从宋以后一再被征服的命运了。
任何英雄,在政治上没有强大到可以自保的地步时,是不能太突出的,岳飞就是从个人悲剧变成民族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