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师昌绪院士逝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3:19:37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4-11/11/c_127197667.htm

10日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获悉,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著名材料科学家、战略科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邀顾问、原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师昌绪先生,因病于2014年11月10日7时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师昌绪先生是我国高温合金的奠基人,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的科技事业。师昌绪先生致力于材料科学研究,在高温合金、合金钢、金属腐蚀与防护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主持研制出多项国家急需的战略材料及部件,丰富和发展了凝固理论、相变理论、性能评价方法;引领和推动了我国纳米科学技术、碳纤维、金属腐蚀与防护、生物医用材料、镁合金等学科的快速发展;造就和培育了大批材料与工程科学的杰出人才;就我国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新材料研究等重点科技领域发展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多项重要建议,为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4-11/11/c_127197667.htm

10日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获悉,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著名材料科学家、战略科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邀顾问、原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师昌绪先生,因病于2014年11月10日7时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师昌绪先生是我国高温合金的奠基人,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的科技事业。师昌绪先生致力于材料科学研究,在高温合金、合金钢、金属腐蚀与防护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主持研制出多项国家急需的战略材料及部件,丰富和发展了凝固理论、相变理论、性能评价方法;引领和推动了我国纳米科学技术、碳纤维、金属腐蚀与防护、生物医用材料、镁合金等学科的快速发展;造就和培育了大批材料与工程科学的杰出人才;就我国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新材料研究等重点科技领域发展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多项重要建议,为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1/15/c_12983396.htm
中共中央、国务院14日在北京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温家宝讲话。李克强主持大会。
  昨天上午10时,大会开始。胡锦涛首先向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材料科学家师昌绪,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著名血液学专家王振义颁发奖励证书,同他们握手,表示祝贺。
  随后,胡锦涛等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奖。
  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获奖者表示祝贺。他强调,崇尚科学技术的民族,才是最有希望的民族。
  师昌绪代表获奖人员发言时表示,中央召开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体现了对科技事业的重视和对科技工作者的关怀。
  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56项(人)。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人,奖金各500万元。


人物

  师昌绪:搞“材料”的“材料”


  人们都说他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

  他和各种材料打了一辈子交道,并为中国创造了多项第一,91岁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

  在学生眼中,他是北京的“心里美”萝卜,不嫉妒、不记仇,不怕别人超过自己,不欺上不瞒下。

  学生不知道该不该喊他“老师”,因为他姓师,害怕显得不尊重。

  他就是著名材料学家、两院院士师昌绪。

  日本全面侵华折断教员梦

  师昌绪,1920年出生在河北徐水的一个“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大家庭。伯祖父是前清进士,父亲是前清秀才。在12个叔伯兄弟中,师昌绪排行第七。

  师昌绪回忆,他小时候绝非什么聪明人。小学二年级,老师要求一天一夜背诵“(孙中山)总理遗嘱”,他背诵不出来而被罚站。

  “九一八”事变,师昌绪进入县立第一高小。随后,热河沦陷,日军入侵河北。课堂上,老师泣不成声地读着报纸上日军侵华的新闻,此时的师昌绪开始关心国家大事。师昌绪说,其间,他曾下乡宣传抗日,并希望国民政府派兵北上抗日。

  高小毕业后,师昌绪到保定师范学校读书,本希望毕业后当高小老师,“社会地位高,每月30块大洋,足够养家糊口。”
然而,日军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华,师昌绪的梦想折断,“也改变了整个人生道路”。日军很快逼近保定,师昌绪步行南下石家庄,然后从河北逃到河南。

  在决定谁走谁留时,一家人商定青壮年先走,因为他们最有可能被抓壮丁。17岁的师昌绪,踏上了逃亡路。逃亡路上,“大家争相逃命,草木皆兵,天空偶尔飞起一只老鹰,都会被误认为日本飞机”。

  逃到河南后,师昌绪进入豫西国立一中。师昌绪当上班长和全校军训大队长,“早上喊早操,假日下乡宣传抗日,有时入山砍柴、打草鞋”。

  为了考大学,师昌绪通过同等学力方式转校,后报西北师范学院大学先修班。在先修班半年后,师昌绪考了个第二,可以上任何大学,最后他报了西南联大。但因凑不齐路费,师昌绪未能如愿,不得不入国立西北工学院。

  当时,国人多提倡实业救国,受到影响的师昌绪选择了矿冶系。大学毕业那年,师昌绪是全校五名林森奖(国民党元老,时任国民政府主席)得主之一。毕业后,分配到四川綦江电化冶炼厂,后来参与敌占区工厂接收,到了鞍钢工作。

  1948年,师昌绪利用两年前取得的出国资格赴美留学,先后在密苏里大学矿冶学院和欧特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朝鲜战争困扰回国梦

  攻读博士期间,师昌绪收到了国内北洋大学聘书,学业结束后打算回国。

  然而,一场战争差点让他的回国梦破灭。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当时同在美国的清华大学教授李恒德院士回忆,1951年9月,美国司法部禁止学习理工医学科的中国留学生离开美国回国,如果违反或企图离美,要处5年徒刑或5000美元罚款,或者二者兼施。在这种情况下,师昌绪不得不在麻省理工学院谋了助理研究员岗位,“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三年,可以说是争取回国的三年。”

在波士顿马宝路457号,师昌绪和另外两个同学买了滚筒油印机,秘密印制写给美国当局和联合国的两千多封信。从1953年夏到次年春,三人一直未停。

  师昌绪与李恒德等十几人度假时商量对策。李恒德说,当时他们就是想把被美国扣留的报告给祖国,后来他们联名致信周恩来。

  师昌绪还联系了印度孟加拉工学院,称要到该学院当学者,“想找一条曲折的回国途径”。

  后来,中美双方谈判解决了回国问题。1955年春,美国公布了76位中国留学生回国名单,师昌绪名列其中。

  回国前,导师柯恩问师昌绪:为什么回国?是不是嫌工资少,还是地位低?

  师昌绪回答说:我是中国人,在美国像我这样的人多得很,在中国像我这样的人却很少,很需要。

  同年8月,师昌绪乘坐克利夫兰总统号离开旧金山,就在他上船的那天,母亲离开了人世,迎接他的是穿孝的嫂嫂和侄子。

  “文革”中曾想轻生

  回国后,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严济慈找师昌绪谈话:可以去上海,也可以去沈阳。师昌绪说,服从国家分配,到哪儿都行。就这样,师昌绪被分配到位于沈阳的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一直工作了30年。

  上世纪50年代,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师昌绪被派往鞍钢。中国缺镍无铬,又受到封锁,师昌绪提出发展铁基高温合金,从而研制出我国第一个铁基高温合金808,部分代替了镍基高温合金,用作航空发动机的涡轮盘。

  不久,中苏关系恶化。中国高温合金生产必须立足国内,师昌绪到抚顺钢厂攻关。中科院金属所原所长李依依院士回忆,为了照顾怀孕的妻子,师昌绪每天往返于沈阳和抚顺之间,早晨赶早班火车到抚顺,晚上坐最后一班火车回家,每天如此。

一两个月的奔波,师昌绪肾盂肾炎并伴有尿血,一度腰都直不起来。师昌绪承认,虽然回国时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没想到这样苦。

  1963年,师昌绪接受了我国航空发动机空芯涡轮叶片的研制任务。在师昌绪等人的建议下,我国涡轮叶片由锻造合金发展为真空精铸,由实心叶片发展为空心叶片。这使我国成为美国之后第二个采用精铸气冷涡轮叶片的国家,仅比美国晚五年。

  随着“文革”的到来,美国特务等帽子扣在了师昌绪的头上,连他当年争取回国也被指摘为伪装和别有用心。

  师昌绪回忆,在审讯室被抽打得“皮开肉绽,短裤上粘的血肉难分”,一度产生轻生的念头。“九一三”事件后,师昌绪才得到“解放”。

  上书中央创建工程院

  李恒德记得,1978年底,他跟师昌绪在广州开会,听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公报,“振奋不已”,两人一起到广州闹市逛了一次街。

  中国工程院筹备组办公室主任葛能全回忆,1981年,中科院在长春开会,曾提出成立工程院,并责成张光斗、师昌绪等四位学部委员进行讨论,后因时机不成熟遭否决。

  1992年,师昌绪和其他5位中科院学部委员联名向中央递交报告,倡导成立工程院。

  师昌绪事后回忆,他们觉得中国发展经济,要靠工程师及工程技术人员,他们的地位亟待提高。

  报告获批后,师昌绪任筹备小组副组长。1994年,工程院成立,师昌绪当选副院长。

  工程院建院之初,由于级别不明,即使拿着国务院批文,连申请专用邮政编码都申请不到。1994年11月初,师昌绪到中南海面见时任国务委员的李贵鲜,“希望明确为正部级单位”。1995年1月,工程院级别问题得到解决。

 退休后按时上班三十年

  师昌绪闲不住,退休后坚持上班三十年。去年他的出差行程是:4月成都,5月沈阳和南京,6月沈阳,7月满洲里,8月哈尔滨和沈阳,9月山东,12月广州和厦门……

  师昌绪感到负担更重的是写《自传》,“没完没了地修改和寻找过去的照片”。他说,此生最大遗憾之一是没有学会用电脑,别人在电脑上可以随便改来改去,“而我要浪费很多纸张和时光”;过去手写的资料很多失散,而电脑中的资料随时可以调阅。

  师昌绪用“热心”概括一生。他在自述中写道,自己有个“好好先生”的名声,“所谓好好先生,只是不愿与人争的一种表现,并非软弱的代名词,更不能视为傻子”。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师昌绪到北京出差,学生李东研到旅馆看望导师。一推开门,师昌绪正和另一位老先生吃着北京的“心里美”萝卜。

  李东研觉得,“心里美”是师昌绪的写照,不嫉妒、不记仇,不怕别人超过自己,不欺上不瞒下。(记者 郭少峰)

  人物档案

  师昌绪

  1920年11月,出生于河北徐水,曾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

  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多年致力于材料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工作,率先开展了航空发动机的核心材料高温合金材料研发;率队研制出普遍用于战机发动机上的铸造九孔高温合金涡轮叶片,让中国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自主开发这一材料技术的国家;开发出多种节约镍铬的合金钢。


安为祖国所需之“材料”——追记师昌绪先生
http://www.chinadaily.com.cn/hqc ... ntent_12693087.html

今日7时7分,师昌绪先生逝世的消息像一声闷雷传入耳中,一位受人敬重的科学大家离开了我们。

  虽然,几天前在中国工程院采访,就已经得知先生身体状况很不好,但是,大家都在祈祷先生能够闯过这一关。

  奇迹终未出现。先生还是永远离开了我们。

  先生曾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随遇而安。但是,熟悉先生的人都知道,老人之“遇”,皆为祖国所需;老人之“安”,尽是殚精竭虑。

  先生曾说过:“我现在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其余时间总是在想事。有事干,人就充实。”是的,科技界都知道,直至耄耋之年,如无特殊情况,先生每个工作日都在坚持工作,依然会为国家新材料研究攻关不遗余力,依然会参与国家的科技战略布局,依然亲自为青少年作一些大型的科普讲座……

  就是这样一位老人,96岁辞世,较常人已是高寿,但却让世人有万般不舍。对先生而言,他又何尝舍得,对祖国,对人民,对科技界,他还有那么多事要做,有那么多话要说!

  这般高龄,为何还执着于祖国的科技发展?“我们这代人为什么爱国情结根深蒂固,因为祖国受欺辱太深。”2010年1月,先生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后深情流露,他的中国梦就是发轫于此。要让中国强盛、强大,是他的信念,一直激励他前进,终生未变。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政府阻挠中国留学生回国,先生被列为禁止回国的35名中国留学生之一。为此,他曾给周恩来总理写信求助,经过艰苦斗争,他终于在1955年得以乘坐一艘名为“克利夫兰总统号”的邮轮,踏上归国旅途。那年,先生37岁。

  回国后,先生选择到当时生活比较艰苦的沈阳中科院金属所,从事金属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一干就是30年。可是,条件艰苦又算得了什么?“人生在世,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要对人类有所贡献。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对中国作出贡献。”这是他一生所遵循的第一要义。

  正因一生执着于此,他的努力不仅奠定了我国高温合金研究的基础,还开拓了我国材料腐蚀的研究领域,为我国的材料科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高温合金是航空发动机最关键的材料。1959年,先生开始了铸造合金做涡轮叶片的研究,并取得创新成果。

  1964年,我国自行设计的超音速歼击机问世,而合适的航空发动机却没有着落,当时大家一筹莫展。北京航空研究院负责材料与工艺的荣科总工程师大胆提出采用空心涡轮叶片。在先生主持下,金属所100多人参与技术攻关,克服了很多困难,从实验室到试车、试飞,直至在工厂批量生产,仅用了一年多时间。

  正是这些科研成果,直接促使我国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上了两个台阶,即从变形到铸造,从实心到空心。同时,也带动了全世界铸造气冷涡轮叶片的发展。

  1983年,先生上书国务院,建议加速研制大推力航空发动机,后被列为我国航空发动机研究的重点。十几年后该发动机投产,就是今天已批量生产的“太行”。2010年,该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获奖后,为了促进我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先生组织上百名院士和专家经过半年多的讨论和调研,报给国家一个项目。最后,国家在已确定的16个科技重大专项外,又加入了一个“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重大专项。

  先生为了实现心中的中国梦,出于科学家的责任感,在我国科技发展历程中的一些关键时刻,发挥了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科学家所应有的积极作用。

  对材料腐蚀数据的重视,便是最典型的一例。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先生早年对“重视金属腐蚀研究”的奔走呼吁,中科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得以筹建,他还几度挽救陷于困顿的中国金属网。事实上,在近年来一系列重大工程中,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开始显现出来。

  早在1982年,出于对国家工程科技发展的高瞻远瞩,他和张光斗、吴仲华、罗沛霖四人联名在《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实现四化必须发展工程科学技术》的文章。1992年8月,先生联合张光斗、王大珩、侯祥麟、张维、罗沛霖一起上书党中央和国务院,建议成立中国工程院。经过曲折的筹备过程,中国工程院于1994年成立。

  生前,先生担心科普工作不力将使青少年丧失对科学的兴趣,使我国科技人才遭遇“断代”。他提到,“20世纪60年代左右,小孩几乎人人都想当科学家。可如今青少年都想当公务员、企业家。”

  “迟暮夕阳余热暖,情真意切育英才。”这是先生与夫人郭蕴宜合写的《寻梦》长诗中的最后两句,也是先生一生为祖国所需而殚精竭虑的真实写照。



安为祖国所需之“材料”——追记师昌绪先生
http://www.chinadaily.com.cn/hqc ... ntent_12693087.html

今日7时7分,师昌绪先生逝世的消息像一声闷雷传入耳中,一位受人敬重的科学大家离开了我们。

  虽然,几天前在中国工程院采访,就已经得知先生身体状况很不好,但是,大家都在祈祷先生能够闯过这一关。

  奇迹终未出现。先生还是永远离开了我们。

  先生曾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随遇而安。但是,熟悉先生的人都知道,老人之“遇”,皆为祖国所需;老人之“安”,尽是殚精竭虑。

  先生曾说过:“我现在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其余时间总是在想事。有事干,人就充实。”是的,科技界都知道,直至耄耋之年,如无特殊情况,先生每个工作日都在坚持工作,依然会为国家新材料研究攻关不遗余力,依然会参与国家的科技战略布局,依然亲自为青少年作一些大型的科普讲座……

  就是这样一位老人,96岁辞世,较常人已是高寿,但却让世人有万般不舍。对先生而言,他又何尝舍得,对祖国,对人民,对科技界,他还有那么多事要做,有那么多话要说!

  这般高龄,为何还执着于祖国的科技发展?“我们这代人为什么爱国情结根深蒂固,因为祖国受欺辱太深。”2010年1月,先生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后深情流露,他的中国梦就是发轫于此。要让中国强盛、强大,是他的信念,一直激励他前进,终生未变。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政府阻挠中国留学生回国,先生被列为禁止回国的35名中国留学生之一。为此,他曾给周恩来总理写信求助,经过艰苦斗争,他终于在1955年得以乘坐一艘名为“克利夫兰总统号”的邮轮,踏上归国旅途。那年,先生37岁。

  回国后,先生选择到当时生活比较艰苦的沈阳中科院金属所,从事金属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一干就是30年。可是,条件艰苦又算得了什么?“人生在世,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要对人类有所贡献。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对中国作出贡献。”这是他一生所遵循的第一要义。

  正因一生执着于此,他的努力不仅奠定了我国高温合金研究的基础,还开拓了我国材料腐蚀的研究领域,为我国的材料科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高温合金是航空发动机最关键的材料。1959年,先生开始了铸造合金做涡轮叶片的研究,并取得创新成果。

  1964年,我国自行设计的超音速歼击机问世,而合适的航空发动机却没有着落,当时大家一筹莫展。北京航空研究院负责材料与工艺的荣科总工程师大胆提出采用空心涡轮叶片。在先生主持下,金属所100多人参与技术攻关,克服了很多困难,从实验室到试车、试飞,直至在工厂批量生产,仅用了一年多时间。

  正是这些科研成果,直接促使我国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上了两个台阶,即从变形到铸造,从实心到空心。同时,也带动了全世界铸造气冷涡轮叶片的发展。

  1983年,先生上书国务院,建议加速研制大推力航空发动机,后被列为我国航空发动机研究的重点。十几年后该发动机投产,就是今天已批量生产的“太行”。2010年,该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获奖后,为了促进我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先生组织上百名院士和专家经过半年多的讨论和调研,报给国家一个项目。最后,国家在已确定的16个科技重大专项外,又加入了一个“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重大专项。

  先生为了实现心中的中国梦,出于科学家的责任感,在我国科技发展历程中的一些关键时刻,发挥了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科学家所应有的积极作用。

  对材料腐蚀数据的重视,便是最典型的一例。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先生早年对“重视金属腐蚀研究”的奔走呼吁,中科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得以筹建,他还几度挽救陷于困顿的中国金属网。事实上,在近年来一系列重大工程中,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开始显现出来。

  早在1982年,出于对国家工程科技发展的高瞻远瞩,他和张光斗、吴仲华、罗沛霖四人联名在《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实现四化必须发展工程科学技术》的文章。1992年8月,先生联合张光斗、王大珩、侯祥麟、张维、罗沛霖一起上书党中央和国务院,建议成立中国工程院。经过曲折的筹备过程,中国工程院于1994年成立。

  生前,先生担心科普工作不力将使青少年丧失对科学的兴趣,使我国科技人才遭遇“断代”。他提到,“20世纪60年代左右,小孩几乎人人都想当科学家。可如今青少年都想当公务员、企业家。”

  “迟暮夕阳余热暖,情真意切育英才。”这是先生与夫人郭蕴宜合写的《寻梦》长诗中的最后两句,也是先生一生为祖国所需而殚精竭虑的真实写照。

你为什么要主动回国?肯定是别有用心。
会哪国外语是哪国特务。
真是某个伟大十年的奇葩写照。
段干木 发表于 2014-11-11 15:45
你为什么要主动回国?肯定是别有用心。
会哪国外语是哪国特务。
真是某个伟大十年的奇葩写照。

在那种无知、反智、暴虐、凶残的黑暗年代里,师昌绪这样的老一辈科学家忍受着巨大的不公和冤屈,却无改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

他们伟大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更显出那些丑恶之徒的渺小和卑劣
金属所设备老化,人员下放。
“伟大十年”就是这样对待金属材料研发的。
96岁,算是高寿了。老人家走好

段干木 发表于 2014-11-11 15:45
你为什么要主动回国?肯定是别有用心。
会哪国外语是哪国特务。
真是某个伟大十年的奇葩写照。

弄的歼七都没几架、歼八不提也罢,远程导弹爆炸,人造卫星坠地
就这样子在研制的歼九还拼了命的升指标双35都出来,后来这项目下马有的人还可惜还大骂买办
段干木 发表于 2014-11-11 15:45
你为什么要主动回国?肯定是别有用心。
会哪国外语是哪国特务。
真是某个伟大十年的奇葩写照。

弄的歼七都没几架、歼八不提也罢,远程导弹爆炸,人造卫星坠地
就这样子在研制的歼九还拼了命的升指标双35都出来,后来这项目下马有的人还可惜还大骂买办
段干木 发表于 2014-11-11 15:45
你为什么要主动回国?肯定是别有用心。
会哪国外语是哪国特务。
真是某个伟大十年的奇葩写照。
师昌绪曾在其回忆录中这样写道:“人生在世,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要对人类有所贡献。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对中国作出贡献,这是人生的第一要义。”
FriedrichIV 发表于 2014-11-11 15:46
在那种无知、反智、暴虐、凶残的黑暗年代里,师昌绪这样的老一辈科学家忍受着巨大的不公和冤屈,却无改 ...
”师老说,他们那批人回国不是为了寻找更好的机遇,而是一心为了报国,谋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才会形成一个“学术自由、勇于创新的和谐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