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军的新野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2:39:35
http://military.china.com/topic/ ... 325_all.html#page_2

随着两岸实力对比的变化,早先热衷于发展大型水面舰艇的台湾海军近年来又对中小型导弹舰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试图以此对日渐强大的大陆海军建立某种“不对称优势”。9月27日开始海试的“沱江”号导弹巡逻舰,便被台湾海军寄予了这样的期望。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自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后,如何保持台湾海峡的制海权就成为其主要的战略考量。在这种情况下,其海军建设自然也成为了重中之重。然而,对于海军这种需要现代工业支撑的军种来说,凭台湾当局自己的力量显然是玩不转的,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还需靠“友邦”支援。

    在上世纪70年代起,美国以近乎废铁的价格(每艘10万美元左右)开始向台湾大规模出口建造于二战期间的退役驱逐舰,台湾海军的多数“阳”字级驱逐舰,就是来源于此。凭借这些家当,台湾海军在上世纪70年代一度拥有了亚洲最大的驱逐舰部队,可谓风光一时。

    这个时候,虽然“旅大”级导弹驱逐舰已经开始建造(这也是美国向台湾大规模出售驱逐舰的主要原因),但尚未形成规模,大陆海军依然以“空、潜、快”为主,台湾海军优势非常明显。

    不过,美国人给的都是二战时期的旧舰,不仅武备落后,使用寿命也有限,尽管历经改进,但到了90年代后,还是纷纷退役。此时,受惠于岛内经济的发展,台湾海军已开始了“二代舰计划”。通过购买、租赁等方式,台湾海军换装了当时比较先进的几款美、法制驱护舰,水面舰艇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相比之下,大陆海军虽然已进入到驱护舰为主的时代,但在舰艇技术水平上,仍不能和台湾海军买来的这些“洋货”相提并论,特别是防空和反潜方面。也正是基于这种技术上的优势,使得台湾当局竟做起了“以武拒统”的美梦。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大陆经济、科技等领域的迅速发展,造舰水平和质量也有了巨大提升,不仅出现了诸如052D、052C之类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舰艇,在造舰速度和数量上也是今非昔比,以至于网友们纷纷戏称“一年开工一个舰队,下水一个舰队”。面对发展如此迅猛的大陆海军,台湾海军靠买已经难以应对,况且也没几个国家敢卖。不得已之下,其只好走起了“不对称”的路线,希望以装载大量反舰导弹的小型舰艇来对抗大陆威胁,“沱江”号导弹巡逻舰,便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

    令人费解的设计

    早在2009年,台湾海军就有研制新型舰艇的计划,并为此在2010年度“国防预算”中编列了所谓“迅海专案”,计划发展一型“隐身、快速、火力强”的小型舰艇。2012年11月2日,该计划首舰正式开工,历经将近一年半的建造后,这艘500吨左右的舰艇终于在2014年3月14日下水,并被命名为“沱江”号,舷号618。

    根据台湾海军公布的资料,该舰舰长60.4米,宽14米,吃水深度为2.3米,标准排水量502吨,续航力为2000海里,计划建造8至12艘。估计是受大陆的022导弹艇启发,“沱江”号采用了小水线面双体船设计,因此具有甲板面积宽敞、耐波性强、横向稳定性好的优点,也比较容易布置武器。

    从外形上看,该舰上层建筑与舰艇连接紧密,过渡自然,且均向内倾斜,桅杆也呈大倾角布置。除此之外,前甲板还采取了遮蔽式设计,不仅有利于隐身,升高后的舰艏也能适应更大风浪。从该舰设计可以看出,台湾海军为了保证其隐身性能,也是下了一番苦功夫。但就整体而言,外露卫星天线、火控雷达和近防炮等,仍能对整体隐身造成一定破坏,远比不上像“维斯比”级那样的全隐身舰艇。

    “沱江”号的武器设置也颇具特色,舰首为一门隐身版的76毫米奥托•梅莱拉舰炮,既能对舰,也能防空,舰尾则是一套密集阵系统。而出于对反舰能力的强烈追求,该舰在舰体中部搭载了8枚“雄风”2和8枚“雄风”3导弹,十分抢眼。除了这些“大家伙”,“沱江”号还载有4挺12.7毫米机枪,战时也能选择搭载若干套“毒刺”导弹,以增强防空能力。

    在动力上,“沱江”号采取了柴油机加喷水推进的配置,最高航速达到了38节。其中,发动机直接采用了“锦江”级导弹巡逻舰的MTU16V 1163 TB93型柴油机,但考虑到使用两台发动机的“锦江”级航速只有25节,该舰很可能将装备数量提高到四台。

    不知是为了追求简洁还是因为充满自信,“沱江”号的电子设备甚至远不如更早的“锦江”级完善,只装有航海雷达、“大成”数据链、舰炮火控雷达和卫星天线,远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探测系统。这不禁使人疑惑,难道该舰只是作为一个大号的导弹载舰使用?

    最有趣的是该舰尾部一大片空甲板,从布置上看,应该是直升机起降区的位置,但根据“沱江”号最初的模型看,这个位置似乎就是空着的,并没有划上直升机起降标示。即使是下水后的照片,也并没有显示安装有任何直升机助降设备,相反还有很多杂物布置在此,相当令人费解。

    虚幻的“航母杀手”

    “沱江”号的出现,一度引起台湾舆论界一片欢呼,台湾媒体不知是被该舰看似科幻的外形所吸引,还是被高达16枚的载弹量所震撼,居然给予了其“航母杀手”的称号,宣传该舰能有效应付大陆的航母威胁,事实真的如此吗?

    要说打航母,首先要实现跟航母的接触。可就台湾海峡东西不过200公里宽的情况来说,即使岸基反舰导弹,也能覆盖海峡大部分海域,并不利于大型水面舰艇作战,因此,就算最终出现了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极端情况,航母也不会开赴台湾海峡。而且,以岸基飞机的航程来说,覆盖台湾全岛完全够用,这就更不需要画蛇添足的派航母进海峡或海峡附近作战,也就很难给“沱江”号接触的机会。当然,不能排除战时航母将绕至台岛西侧,对其防守的薄弱环节进行空中打击的情况。那么,“沱江”号能在这种对抗中给航母以打击吗?

    对航母来说,舰载战斗机最远警戒范围可达数百公里,舰载预警机的探测范围更是远超这一距离。而“沱江”号所搭载的“雄风”2和“雄风”3导弹的最远射程分别只有170和130公里,要想打航母,必须在确保生存的条件下进入这一有效射程,而在歼-15这一类舰载机面前,突防至航母170公里以内显然是“沱江”号难以做到的。

    “沱江”号赖以保证生存是其隐身性能和航速,但从其隐身设计上看,仅做到了对海基本合格,对空光是数组导弹发射箱就形成了巨大反射,很难逃过空中搜索。高航速可以降低反舰导弹的命中率,但必须要明显高于现有舰艇的速度,38节的航速虽然看似不低,却并没有突破性提高,要知道,“濒海战斗舰”是达到了47节的。

    即使这些因素都不考虑,把航母摆在某处海域让“沱江”号打,它都不一定能发现航母,因为这型舰并不具备基本的对海探测能力。其对外界的感知,主要依靠“大成”数据链,但到了战时,支持“大成”数据链的台湾预警探测系统能在打击下生存下来吗?生存下来后能实时掌握航母的信息吗?由此看来,“航母杀手”不过是自我安慰的口号和空想罢了。

    未来的野望

    其实,“沱江”号的建成,对台湾的意义还是比较大的。虽然最后的技术状态还难以知晓,但这毕竟是到目前为止台湾自己研制、建造的最先进的水面舰艇(“成功”级只能说根据图纸建造),吨位也能勉强脱离艇的级别。也许是暂时的成功给台湾海军一个巨大的鼓舞,使他们进而幻想了一个“大跃进”计划。

    根据日前爆出的消息,在“沱江”号刚刚开始海试的情况下,台湾海军又打算启动“迅海二阶段”计划,打算将500吨左右的“沱江”号放大为2000吨左右的护卫舰。如果单单是放大舰体还是比较靠谱的,只不过计划中还要为这种护卫舰安装相控阵雷达、MK-41垂发系统、“天剑”2防空导弹等一大堆先进的武器系统,并打算效仿“濒海战斗舰”,使其具备多种作战能力,步子迈的不可谓不大。但目前的情况下,这种护卫舰的结局,并不令人看好。

    2000吨级的双体护卫舰并不是台湾海军的最终追求,根据台湾官员透露给媒体的消息看,在将于11月正式公布的台湾海军未来20年造舰计划中,除了10至15艘这种护卫舰外,还有4艘10000吨级的大型驱逐舰、4至8艘排水量1200至3000吨的潜艇,以及数量不详的两栖船坞登陆舰,胃口不可谓不大。然而,在不依赖外部援助下,台湾想在20年的时间里从500吨跨越到10000吨,只能说是一种不切实际的野望,相比这个计划,还是美国的二手军舰更现实一点,毕竟,“保护费”总是要交的。

   

http://military.china.com/topic/ ... 325_all.html#page_2

随着两岸实力对比的变化,早先热衷于发展大型水面舰艇的台湾海军近年来又对中小型导弹舰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试图以此对日渐强大的大陆海军建立某种“不对称优势”。9月27日开始海试的“沱江”号导弹巡逻舰,便被台湾海军寄予了这样的期望。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自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后,如何保持台湾海峡的制海权就成为其主要的战略考量。在这种情况下,其海军建设自然也成为了重中之重。然而,对于海军这种需要现代工业支撑的军种来说,凭台湾当局自己的力量显然是玩不转的,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还需靠“友邦”支援。

    在上世纪70年代起,美国以近乎废铁的价格(每艘10万美元左右)开始向台湾大规模出口建造于二战期间的退役驱逐舰,台湾海军的多数“阳”字级驱逐舰,就是来源于此。凭借这些家当,台湾海军在上世纪70年代一度拥有了亚洲最大的驱逐舰部队,可谓风光一时。

    这个时候,虽然“旅大”级导弹驱逐舰已经开始建造(这也是美国向台湾大规模出售驱逐舰的主要原因),但尚未形成规模,大陆海军依然以“空、潜、快”为主,台湾海军优势非常明显。

    不过,美国人给的都是二战时期的旧舰,不仅武备落后,使用寿命也有限,尽管历经改进,但到了90年代后,还是纷纷退役。此时,受惠于岛内经济的发展,台湾海军已开始了“二代舰计划”。通过购买、租赁等方式,台湾海军换装了当时比较先进的几款美、法制驱护舰,水面舰艇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相比之下,大陆海军虽然已进入到驱护舰为主的时代,但在舰艇技术水平上,仍不能和台湾海军买来的这些“洋货”相提并论,特别是防空和反潜方面。也正是基于这种技术上的优势,使得台湾当局竟做起了“以武拒统”的美梦。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大陆经济、科技等领域的迅速发展,造舰水平和质量也有了巨大提升,不仅出现了诸如052D、052C之类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舰艇,在造舰速度和数量上也是今非昔比,以至于网友们纷纷戏称“一年开工一个舰队,下水一个舰队”。面对发展如此迅猛的大陆海军,台湾海军靠买已经难以应对,况且也没几个国家敢卖。不得已之下,其只好走起了“不对称”的路线,希望以装载大量反舰导弹的小型舰艇来对抗大陆威胁,“沱江”号导弹巡逻舰,便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

    令人费解的设计

    早在2009年,台湾海军就有研制新型舰艇的计划,并为此在2010年度“国防预算”中编列了所谓“迅海专案”,计划发展一型“隐身、快速、火力强”的小型舰艇。2012年11月2日,该计划首舰正式开工,历经将近一年半的建造后,这艘500吨左右的舰艇终于在2014年3月14日下水,并被命名为“沱江”号,舷号618。

    根据台湾海军公布的资料,该舰舰长60.4米,宽14米,吃水深度为2.3米,标准排水量502吨,续航力为2000海里,计划建造8至12艘。估计是受大陆的022导弹艇启发,“沱江”号采用了小水线面双体船设计,因此具有甲板面积宽敞、耐波性强、横向稳定性好的优点,也比较容易布置武器。

    从外形上看,该舰上层建筑与舰艇连接紧密,过渡自然,且均向内倾斜,桅杆也呈大倾角布置。除此之外,前甲板还采取了遮蔽式设计,不仅有利于隐身,升高后的舰艏也能适应更大风浪。从该舰设计可以看出,台湾海军为了保证其隐身性能,也是下了一番苦功夫。但就整体而言,外露卫星天线、火控雷达和近防炮等,仍能对整体隐身造成一定破坏,远比不上像“维斯比”级那样的全隐身舰艇。

    “沱江”号的武器设置也颇具特色,舰首为一门隐身版的76毫米奥托•梅莱拉舰炮,既能对舰,也能防空,舰尾则是一套密集阵系统。而出于对反舰能力的强烈追求,该舰在舰体中部搭载了8枚“雄风”2和8枚“雄风”3导弹,十分抢眼。除了这些“大家伙”,“沱江”号还载有4挺12.7毫米机枪,战时也能选择搭载若干套“毒刺”导弹,以增强防空能力。

    在动力上,“沱江”号采取了柴油机加喷水推进的配置,最高航速达到了38节。其中,发动机直接采用了“锦江”级导弹巡逻舰的MTU16V 1163 TB93型柴油机,但考虑到使用两台发动机的“锦江”级航速只有25节,该舰很可能将装备数量提高到四台。

    不知是为了追求简洁还是因为充满自信,“沱江”号的电子设备甚至远不如更早的“锦江”级完善,只装有航海雷达、“大成”数据链、舰炮火控雷达和卫星天线,远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探测系统。这不禁使人疑惑,难道该舰只是作为一个大号的导弹载舰使用?

    最有趣的是该舰尾部一大片空甲板,从布置上看,应该是直升机起降区的位置,但根据“沱江”号最初的模型看,这个位置似乎就是空着的,并没有划上直升机起降标示。即使是下水后的照片,也并没有显示安装有任何直升机助降设备,相反还有很多杂物布置在此,相当令人费解。

    虚幻的“航母杀手”

    “沱江”号的出现,一度引起台湾舆论界一片欢呼,台湾媒体不知是被该舰看似科幻的外形所吸引,还是被高达16枚的载弹量所震撼,居然给予了其“航母杀手”的称号,宣传该舰能有效应付大陆的航母威胁,事实真的如此吗?

    要说打航母,首先要实现跟航母的接触。可就台湾海峡东西不过200公里宽的情况来说,即使岸基反舰导弹,也能覆盖海峡大部分海域,并不利于大型水面舰艇作战,因此,就算最终出现了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极端情况,航母也不会开赴台湾海峡。而且,以岸基飞机的航程来说,覆盖台湾全岛完全够用,这就更不需要画蛇添足的派航母进海峡或海峡附近作战,也就很难给“沱江”号接触的机会。当然,不能排除战时航母将绕至台岛西侧,对其防守的薄弱环节进行空中打击的情况。那么,“沱江”号能在这种对抗中给航母以打击吗?

    对航母来说,舰载战斗机最远警戒范围可达数百公里,舰载预警机的探测范围更是远超这一距离。而“沱江”号所搭载的“雄风”2和“雄风”3导弹的最远射程分别只有170和130公里,要想打航母,必须在确保生存的条件下进入这一有效射程,而在歼-15这一类舰载机面前,突防至航母170公里以内显然是“沱江”号难以做到的。

    “沱江”号赖以保证生存是其隐身性能和航速,但从其隐身设计上看,仅做到了对海基本合格,对空光是数组导弹发射箱就形成了巨大反射,很难逃过空中搜索。高航速可以降低反舰导弹的命中率,但必须要明显高于现有舰艇的速度,38节的航速虽然看似不低,却并没有突破性提高,要知道,“濒海战斗舰”是达到了47节的。

    即使这些因素都不考虑,把航母摆在某处海域让“沱江”号打,它都不一定能发现航母,因为这型舰并不具备基本的对海探测能力。其对外界的感知,主要依靠“大成”数据链,但到了战时,支持“大成”数据链的台湾预警探测系统能在打击下生存下来吗?生存下来后能实时掌握航母的信息吗?由此看来,“航母杀手”不过是自我安慰的口号和空想罢了。

    未来的野望

    其实,“沱江”号的建成,对台湾的意义还是比较大的。虽然最后的技术状态还难以知晓,但这毕竟是到目前为止台湾自己研制、建造的最先进的水面舰艇(“成功”级只能说根据图纸建造),吨位也能勉强脱离艇的级别。也许是暂时的成功给台湾海军一个巨大的鼓舞,使他们进而幻想了一个“大跃进”计划。

    根据日前爆出的消息,在“沱江”号刚刚开始海试的情况下,台湾海军又打算启动“迅海二阶段”计划,打算将500吨左右的“沱江”号放大为2000吨左右的护卫舰。如果单单是放大舰体还是比较靠谱的,只不过计划中还要为这种护卫舰安装相控阵雷达、MK-41垂发系统、“天剑”2防空导弹等一大堆先进的武器系统,并打算效仿“濒海战斗舰”,使其具备多种作战能力,步子迈的不可谓不大。但目前的情况下,这种护卫舰的结局,并不令人看好。

    2000吨级的双体护卫舰并不是台湾海军的最终追求,根据台湾官员透露给媒体的消息看,在将于11月正式公布的台湾海军未来20年造舰计划中,除了10至15艘这种护卫舰外,还有4艘10000吨级的大型驱逐舰、4至8艘排水量1200至3000吨的潜艇,以及数量不详的两栖船坞登陆舰,胃口不可谓不大。然而,在不依赖外部援助下,台湾想在20年的时间里从500吨跨越到10000吨,只能说是一种不切实际的野望,相比这个计划,还是美国的二手军舰更现实一点,毕竟,“保护费”总是要交的。

   

弹丸之地。瞎折腾


台湾军费多少了 100亿美元?一年就失踪大王那样的可以造十艘了
继续努力啊 以后再来造航母  IDF废物利用搞上舰

台湾军费多少了 100亿美元?一年就失踪大王那样的可以造十艘了
继续努力啊 以后再来造航母  IDF废物利用搞上舰
hzwdlii 发表于 2014-10-23 00:33
是大的搞不起了才来搞小的吧
大的没搞的起过。。。买的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