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国际时评:该如何应对埃博拉升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3:32:16
http://world.people.com.cn/n/2014/1014/c157278-25831944.html

人民网>>国际>>滚动新闻

新华国际时评:该如何应对埃博拉升级?

2014年10月14日13:32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原标题:新华国际时评:该如何应对埃博拉升级?

  新华网华盛顿10月13日电(新华国际时评)该如何应对埃博拉升级?

  新华社记者林小春

  下一个艾滋病?21世纪的“黑死病”?随着西非埃博拉死亡人数超过4000关口,美欧埃博拉防线相继失守,埃博拉疫情又现升级势头。面对潜在的埃博拉传入风险,我们应该做好心理和物质上的准备,同时也要做好科普和卫生预防宣传工作,避免出现恐慌情绪。

  一直以来,无论欧美,还是亚洲,都表示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遏制住埃博拉病毒。但遏制病毒蔓延不等于不会有零星的病例出现。欧美的3例埃博拉患者均说明了这一点。美国的第一个患者是一名输入型病例,来自西非国家利比里亚,在接受治疗过程中他又感染了一名美国女护士。欧洲也是一名女护士在护理从非洲返回的埃博拉患者过程中感染。埃博拉能以这种方式攻陷欧美,难保它不会以同样方式登陆亚洲。

  做好心理和物质上的准备,并不是出台几份指南就可以了,而是要落实到操作细节上。美国的教训提醒我们,是否所有传染病科和急症科的医生和护士都知道要询问病人最近的旅行史?一旦发现疑似患者,是否知道该怎样应对?医务人员是否都得到足够培训去护理病人?怎样尽可能降低病毒接触风险?甚至,哪些防护服最方便穿与脱?医务人员能不能正确地使用它们?

  正如美国卫生官员所言,上述这些措施看似容易完成,但要100%做到其实很难。西班牙女护士感染据称就是因为戴着被污染的手套摸了一下自己的脸,而美国女护士也“违反(护理)程序”,据信有可能是在脱掉防护服的过程中感染病毒。这两个跟头都是及时的警钟。美国作为一个高医疗水平的国家,其应对埃博拉的防线中尚且出现漏洞,其他国家也许应该借机自问:真的准备好了吗?

  近来,许多国家加强了针对西非旅客的入境检查,这是防范埃博拉入境的重要举措。但必须提醒的是,埃博拉不是感染后即表现出来,而是有最长可达21天的潜伏期。来自西非的旅客完全有可能在入境之后才发病,就像美国上述输入型病例那样,这样的旅客是各大小医院和诊所必须高度警惕的重点。美国政府13日就表示,将要求美国所有医院把来自西非的发热或其他症状病人当成埃博拉患者对待。

  在防范埃博拉的同时,也要做好科普和卫生预防宣传工作,并提高工作的透明度,避免在发现埃博拉患者或疑似患者后出现谣言,引起社会恐慌。

  埃博拉虽然具有高度传染性和高度致死性,但传播途径有限,只能通过体液或接触污染物品传播。因此,虽然埃博拉尚未有有效药物和疫苗,但仍可有效控制:那就是迅速发现病人,做好隔离措施,快速找到他们的接触者并跟踪观察。这样就会打破病毒的传播链条。近来有消息说,非洲人口第一大国尼日利亚已经控制住埃博拉的蔓延,靠的就是打破其传播链条。

  但让人们不恐慌,不等于说埃博拉病毒不可怕,不等于让人们不害怕。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主任托马斯·弗里登说:“害怕是正常的情绪。事实上,我们希望护理埃博拉患者的医务人员害怕。我们希望他们对风险保持敬畏,这样才能在感染控制程序上做到没有任何疏漏。”

  既然“无形的魔鬼”来了,还是理性、沉着、细致地加以应对为上。

(来源:新华网)


延伸阅读:

世卫组织:埃博拉需“全球警惕”
世行2亿美元助西非抗击埃博拉
美疾控官员:控制埃博拉需做三件事
美针对西非埃博拉发布最高级旅行警告
美国孩子压力大 平均水平超成人http://world.people.com.cn/n/2014/1014/c157278-25831944.html

人民网>>国际>>滚动新闻

新华国际时评:该如何应对埃博拉升级?

2014年10月14日13:32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原标题:新华国际时评:该如何应对埃博拉升级?

  新华网华盛顿10月13日电(新华国际时评)该如何应对埃博拉升级?

  新华社记者林小春

  下一个艾滋病?21世纪的“黑死病”?随着西非埃博拉死亡人数超过4000关口,美欧埃博拉防线相继失守,埃博拉疫情又现升级势头。面对潜在的埃博拉传入风险,我们应该做好心理和物质上的准备,同时也要做好科普和卫生预防宣传工作,避免出现恐慌情绪。

  一直以来,无论欧美,还是亚洲,都表示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遏制住埃博拉病毒。但遏制病毒蔓延不等于不会有零星的病例出现。欧美的3例埃博拉患者均说明了这一点。美国的第一个患者是一名输入型病例,来自西非国家利比里亚,在接受治疗过程中他又感染了一名美国女护士。欧洲也是一名女护士在护理从非洲返回的埃博拉患者过程中感染。埃博拉能以这种方式攻陷欧美,难保它不会以同样方式登陆亚洲。

  做好心理和物质上的准备,并不是出台几份指南就可以了,而是要落实到操作细节上。美国的教训提醒我们,是否所有传染病科和急症科的医生和护士都知道要询问病人最近的旅行史?一旦发现疑似患者,是否知道该怎样应对?医务人员是否都得到足够培训去护理病人?怎样尽可能降低病毒接触风险?甚至,哪些防护服最方便穿与脱?医务人员能不能正确地使用它们?

  正如美国卫生官员所言,上述这些措施看似容易完成,但要100%做到其实很难。西班牙女护士感染据称就是因为戴着被污染的手套摸了一下自己的脸,而美国女护士也“违反(护理)程序”,据信有可能是在脱掉防护服的过程中感染病毒。这两个跟头都是及时的警钟。美国作为一个高医疗水平的国家,其应对埃博拉的防线中尚且出现漏洞,其他国家也许应该借机自问:真的准备好了吗?

  近来,许多国家加强了针对西非旅客的入境检查,这是防范埃博拉入境的重要举措。但必须提醒的是,埃博拉不是感染后即表现出来,而是有最长可达21天的潜伏期。来自西非的旅客完全有可能在入境之后才发病,就像美国上述输入型病例那样,这样的旅客是各大小医院和诊所必须高度警惕的重点。美国政府13日就表示,将要求美国所有医院把来自西非的发热或其他症状病人当成埃博拉患者对待。

  在防范埃博拉的同时,也要做好科普和卫生预防宣传工作,并提高工作的透明度,避免在发现埃博拉患者或疑似患者后出现谣言,引起社会恐慌。

  埃博拉虽然具有高度传染性和高度致死性,但传播途径有限,只能通过体液或接触污染物品传播。因此,虽然埃博拉尚未有有效药物和疫苗,但仍可有效控制:那就是迅速发现病人,做好隔离措施,快速找到他们的接触者并跟踪观察。这样就会打破病毒的传播链条。近来有消息说,非洲人口第一大国尼日利亚已经控制住埃博拉的蔓延,靠的就是打破其传播链条。

  但让人们不恐慌,不等于说埃博拉病毒不可怕,不等于让人们不害怕。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主任托马斯·弗里登说:“害怕是正常的情绪。事实上,我们希望护理埃博拉患者的医务人员害怕。我们希望他们对风险保持敬畏,这样才能在感染控制程序上做到没有任何疏漏。”

  既然“无形的魔鬼”来了,还是理性、沉着、细致地加以应对为上。

(来源:新华网)


延伸阅读:

世卫组织:埃博拉需“全球警惕”
世行2亿美元助西非抗击埃博拉
美疾控官员:控制埃博拉需做三件事
美针对西非埃博拉发布最高级旅行警告
美国孩子压力大 平均水平超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