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日本和韩国:在我国周边的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2:47:01


[b]1.俄罗斯的扩张和衰落
从彼得大帝算起,俄国的改革和崛起有了400年的历史。比照我们的编年史,400年只是一个王朝的长度,但是对于俄国人来说这是他们的全部。有意思的是,20世纪的两大超级强国都是公元1500年,也就是所谓“全球通史”开始之后崛起的新兴国家。他们具有很强的活力和扩张力。到18世纪中叶,俄国已经扩张到了太平洋沿岸,并且一再策动中亚地区的混乱形势,与清王朝的乾隆帝争夺西域的控制权。这是一个比匈奴、突厥更为强劲的对手。但在初期是清朝获胜,彻底剿灭了准格尔,控制了和田玉产地(今天的古玩市场上,乾隆时期的玉器是极为珍贵的)。由于七年战争的爆发,俄国卷入欧洲大战,消耗深重,且发生内乱,叶卡捷琳娜登上历史舞台。此后,这个德国女人一心向欧洲发展,渴望征服欧洲,在东方倒是缓和了一段时间。到19世纪初期,拿破仑战争带来了巨大的破坏,虽然俄军击败了拿破仑,亚历山大一世率军进入巴黎,但俄国还是要重新建设内政。英国发生工业革命之后,俄国的落后显得更加突兀了。不过这一时期,俄国把精力集中到对土耳其方向上的扩张,最终在1850年代与英法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这场战争的影响极为深远,不但推动了1861年的改革,还让英俄的“大博弈”向东方扩展。在波斯、中亚、阿富汗、远东,俄国一次次试图突围,一次次被英国人挡回去。直至在中国东北找到了突破口,结果还输掉了日俄战争。这次绵延万里的博弈,消耗了双方大量的实力,尤其是日俄战争的失利,导致俄国又把眼光放回了欧洲,成为参与一战的重要契机。

俄罗斯民族寻求扩张的心理根源,据说是对蒙古入侵的恐惧感和对温水港口的渴望。但是我认为这忽略了宗教因素对俄国人的深刻影响。俄国人的扩张欲望和理由首先来自于末代拜占庭皇帝的侄女嫁给莫斯科大公,使其获得了Cesar称号的权利,也就是所谓的“沙皇”这个称号。也就是说,俄罗斯帝国法统的正统性来自于对拜占庭帝国的血缘继承。那么在这一切的背后,显然是东正教的支持作用。由于拜占庭的失手,导致东正教失去了与罗马天主教并列的资格。现在他们只能寄希望与“第三罗马”,夺回君士坦丁堡。这也是为何沙皇俄国孜孜不倦地向土耳其人发动了十多次“俄土战争”的历史和心理原因,也是法律上的原因。只要夺回君士坦丁堡,我想沙俄的首都定会从莫斯科迁往那里吧。但是英国人不能允许俄国靠近埃及和苏伊士运河,当然也不可能允许一个新的“东罗马帝国”诞生,那样意味着印度殖民地的风险——其实拿破仑后来就曾经后悔说,我本来应该从埃及出发去攻打印度。

但是由于克里米亚战争的失利,俄国竟然和英国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大博弈”,一直跑到太平洋来,而英国人也真的追到了这里。在这背后,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沙俄皇室多从德国迎娶皇后,威廉二世就是尼古拉二世的表兄,而且尼古拉在威廉面前总是有自卑感,在俄国宫廷里身材高大的日耳曼人也总是很受宠。威廉推动下,尤其是“黄祸论”的推动,以及尼古拉在日本遇刺的经历,令俄国的注意力愈加偏离欧洲而前往万里之遥的亚洲,最终压垮了俄国。英国虽然达到了目的,但也不得不把大西洋的权势交给美国,把太平洋的权势交给日本,转过头去认真准备对付德国了。

因此,以俄国的国力实际是无法支持这么广袤的土地,还要与如此多的敌手对抗。大多数财政预算交给了军队,这样才维持了与德国的大体平衡,而教育科技投资严重不足;俄国严重依赖外国资本,虽然维特说过,给我二十年,让你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俄罗斯(似乎普京也这么说过),但是依赖于外国资本和工程师基础上的工业化进程是很脆弱的,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兴衰》里分析了很多。沙俄的崩溃已经宣告了这个庞大国家的解体,但是凭借列宁的国际主义和苏维埃制度,它竟然又神奇的复活了。苏联这个国家,从理论上说它的加盟共和国可以是无限的,直至包括全球,但主要还是旧沙俄领土。不过波罗的海三国直到1940年以后才再次被并入苏联,到1990年又最早脱离苏联。可见,俄国的扩张实际在一战以后便宣告终结,而苏联的建立只是把这个庞大国家又延续了几十年。

从早期开始,俄国就是初级产品的出口国,换取欧洲的技术和工业品,直到斯大林通过集体化来强行工业化。在沙俄末期的工业化留下了比较好的底子,如果没有一战,俄国也许会实现巴西式的工业化,但也很可能提早半个世纪进入中等收入陷阱——当然那样就不会叫拉美化,而是叫做“俄国病”了。实际上,俄国/苏联还真的患了病,只不过是在1970年代以后。由于秋明油田的开发和石油危机的爆发,苏联大赚石油美元,如同这些年的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一样,过上了好日子。但是这些收入没有能够转化为产业升级和技术质量的提升,反而形成“路径依赖”。到1985年以后,沙特加入打砸油价的行列,一下子石油价格暴跌,极大恶化了苏联的国际收支状况,令苏联经济雪上加霜。原来就存在的经济结构和运行的问题,这下子失去了缓冲的空间。城市市民生活质量下降,人民不满上升,最终促动了苏联的解体。

今天俄国似乎在重走这条路,但中国的外部支持可能形成一个缓冲垫。更重要的是,波罗的海三国已经是 北约成员国,乌克兰似乎也要离去,外高加索已经数次经历战火,自从彼得大帝以来收入囊中的土地都有失去的风险。且不论夺回君士坦丁堡,恐怕自保都难了。这种衰落不是偶然的。当年在东正教推动下的国际大扩张,给沙皇头上戴上了“上帝恩赐”这个冠冕。因此沙皇不仅仅是政治权威的核心,还是东正教的核心,这是维系不同民族的关键纽带。沙俄之后,有共产主义作为纽带,这样才有了苏联。如今,没有了东正教赋予神圣权利的皇帝,也没有红色的纽带,俄罗斯便只能依靠民族主义或者泛斯拉夫主义来维系团结。其结果之一是国内光头党的兴起,而同时乌克兰的光头党,高加索的民族主义当然也会随之兴起。

在远东地区大多是移民的后裔,其中有不少又返回了俄罗斯的欧洲部分。现在他们担心中国收回外兴安的国土,这是自然而然的了。关键一点是,俄国究竟是否有力量和潜力,在跨越上万公里的两个大洲维系国土的完整?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力量,还有周边影响力,文化力的因素。普京是俄国人能够遇到的最合适的领导人,至少比赫鲁晓夫以后的那些,要靠谱的多。但即便是普京的能力,也不能让远东多出来一百万人口。西伯利亚铁路维系的欧亚纽带并不牢固,而随着东部地区向中国输送能源,这种与中国的联系反而可能变得日益紧密,以至于进一步削弱对欧洲的俄罗斯的感情。一个最有可能的前景是,为了应对在欧洲部分的沉重压力,俄国必须加紧从远东调取能源给中国,换回足够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支持。这意味着为了欧洲部分的利益,而要俄罗斯远东地区付出代价,换来的权益却 不能为远东地区分享,而要全部输送回欧洲部分。这无疑是在重蹈美国独立的戏码——为了支付七年战争的昂贵战费,英国把压力集中给了北美殖民地,直接导致北美独立。后来的一战导致爱尔兰独立,二战则干脆失去了几乎所有殖民地。每一次大战都会极大削弱这个大国的权势。这大概是俄国始终不愿大规模启动远东地区和中国东北之间的经济联系的原因吧。但现在不得不这么做了,普京也算是豁出去了。

2. 日本的困局与宿命
日本按照考古学的角度来说,大概是与朝鲜半岛上的骑马民族有着深刻的渊源,而日本皇室很可能就是原来朝鲜半岛的某个王族。从本州岛西部登陆,逐步征服日本四个大岛。但是直到源平合战时期,日本东北部的奥羽地区一直处于半独立状态,源义经就是在那里成长和获得支持的。而日本的核心统治区域一直是关西地区以及关东平原,四国岛和九州岛被看做蛮勇之地。可见,如果确实又一个民族从本州岛西部出发,那么大概路线就是沿着南部沿海地区一直到达琵琶湖周围,建立统治中心,并且对九州岛和四国岛进行征服,但也没法完全改变当地土著的民俗。然后他们向关东进发驱逐虾夷人,所谓幕府大将军,其正式名称是”征夷大将军“,征讨的主要是关东地区,然后前往本州岛的东北部。但是,直到日本战国时代,东北部地区的存在感一直很低(除了独眼龙政宗),主要是看京畿地区和关西、关东的争夺。而随着德川成熟的体制的建立,日本才得以真正控制四个大岛,并且向琉球侵略。

丰臣秀吉入侵朝鲜的举动可以看做是一次军事冒险,是为了舒缓国内武士阶级的土地矛盾,给自家人建立封建采邑。当然,这个冒险失败了,也导致德川幕府的建立。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因素也恰恰寄托在德川体制内。德川体制实际是个”加盟连锁店“体制。德川固然拥有大权,但各个地方独立性相当强烈。到了18世纪以后,随着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发展,在大阪、江户地区形成了繁荣的商业。而 在税收上实际实行分税制,幕府也只能从自己的领地获得收入,各地方可以有自己的税收。(比如电影《忠臣藏》里,在主公自裁,领地没收的情况下,大总管紧急把积累多年的物资变卖为财物,分发给了诸多家臣)这样,商业当然是被鼓励的,如此才能有货币收入,才能给家臣发工资,而不仅仅是那点大米。在文化上,荷兰人传来的”兰学“以医学方式进入日本。兰学培养起了第一批西化的知识分子,他们成为了明治维新的启蒙者。

一个被人忽略的现象是,维新的著名大事件,大多发生在大都市里而非乡村。这与中国是十分不同的。这说明在都市生活和商业化上来讲,维新势力背后的其实是市民阶级和大商人的影子。而下层武士只是被吸引来的作战主力。这里面渗透了从战国时代开始的幕府与地方诸侯恩怨,也涉及了公家和武家的矛盾,更是涉及武士制度本身的前途问题。就商业而言,固定身份的武士阶级只是社会的负担,因此在维新成功后不久武士阶级就遭到废除,从而引发了西南战争。以市民和农民为基础的新型日本军队,成功的战胜了旧武士阶级军事集团,展现了数百年商业和城市发展的成果。从此以后,农民出身和市民出身的青年日益成为日本陆海军的骨干,而旧时代的武士阶级一部分精英留下来,领导日本进行了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大赌博,促动了日本的崛起。

但是,正是这种社会结构导致明治之后日本迅速陷入衰颓。改革的不彻底性导致农民阶级不能摆脱地主阶级的严重剥削,而这个庞大的食利阶层没有产生强大的资本积累,导致日本资本严重不足。从中国掠夺来的资本相当一部分投入军用,并且围绕军需构成一个庞大的重化工业产业链条,却忽略了第一和第三产业的资本投入,使日本农业发展困难,农民生活处于困境之中。进入20世纪后,由于近代体制和医疗的进步,日本进入到人口高速增长期,这更加加剧了农村贫困问题。那么,日本的前途要么是”红色的一向一揆“,要么就是军国化。显然,农民出身为主的日本陆军占据了主导权,直接毁掉了大正年间不成熟的资产阶级民主。军国化能够改善日本的处境吗?当然不能。历史上,西班牙在收复失地运动后同样面临如何处理农民和军事贵族的问题。这也是伊萨贝拉派遣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动因,一大批西班牙军人赶往美洲去冒险。其中柯尔特斯征服了阿兹特克帝国,皮萨罗征服了印加帝国,他们大发横财。不过这没有拯救西班牙,同时也没有让拉丁美洲发展起来,反而陷入到了大庄园和职业军官团合伙掌权的境地。

在一切军事冒险失败后, 日本进行了深刻的社会和政治改革,但惟独没有改革天皇制度,这也是今天一切复辟主义的军国思潮的源泉。从财政上来说,日本进行了地方自治改革,中央政府已经不能像二战那样建立总动员体制了(实际上日本也没有一部总动员法)。从政治上讲,战后日本的职业官僚(各省次官)实际掌控大权,而政客只是表演家。现在日本是财阀、职业官僚和政客的联合体。安倍政权的表演,反映的是日本“三位一体”的政治架构的意志。安倍的种种突兀举动,至少是整个统治阶级的某种默许的结果。在缺少了“军阀”这把刀之后,财阀、各类旧制度下的复辟组织(遗老遗少)和技术官僚只能推动政客表演家们充当台前的木偶。这种政治不正是“大正民主”的某种复辟吗?结果并不能进行实际意义的改革,而只会在逐步的消耗中慢慢没落下去。

3. 韩国迅速崛起和异化
曾经作为日本殖民地的朝鲜半岛两个国家,分别继承了日本二战前的军阀和财阀体制:北边是军国一体,南边是财阀/国家一体。其政治、经济的种种表现,在20世纪初期便已经表演过一次。甚至包括文化上对中华文化的侵夺,20世纪初期的日本文人也没有少做多少。本来韩国也是军阀体制,但是朴槿惠老爹的改革,一方面增强了韩国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也实质上削弱了韩国军阀的社会基础——农民阶级的贫困化。由于以财阀重工业为发展先导,城市化水平迅速上升。在重工业发展后,韩国没有走向朝鲜的道路,而是在国际经济格局和产业链条的调整中,建设了更为完善的轻重工业体系。这样,在进入八十年代以后,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之势已经不可阻挡,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举办更是大大促动了韩国人对世界的了解和经济产业格局的国际化。至此,军阀体制的诸多政治经济文化基础正在不断削减。这个过程和台湾是很类似的。台湾与韩国一样在50年代后长期实行普遍义务兵制度(全民皆兵),国家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军事人员地位较高。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提升(尤其是第三产业地位的提高),民众的军事意识在不断削弱;农民阶级大量转化为工人阶级或者市民阶级,农业劳动力大量减少,农产品价格上升(有国家的关税政策保护),农业和农村的贫困化问题随之缓解。由此,形成军阀的社会基础丧失掉了,进入军队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的喜欢香水和防晒霜。请看这篇报道《韩国军人痴迷化妆品 比女人还疯狂》

有一句话在年轻韩国男人中非常流行——每个男人一生当中有三次痴迷化妆品。上大学时、入伍服役时和就职时。其中程度最深的就是入伍时。 韩国军人逐渐成为化妆品业界的“大客户”,有的化妆品公司专门推出了“军人套装”。此前,在韩国MBC电视台综艺节目《真正的男人》中,韩国入伍男演员柳秀英和战友们在集合之前喷喷雾以及仔细贴鼻贴、毛孔贴。韩国军人为何如此注重外貌?但实际情况确实如此。韩国军人逐渐成为化妆品业界的“大客户”。化妆品公司碧欧泉 (Biotherm)的韩国品牌经理李秀荣(音)说:“从2011年开始单独对军人顾客进行统计,统计数据每年飙升110%。”

飞利浦公司负责剃须刀等化妆工具市场营销业务的次长张真锡(音)表示:“化妆品消费最多的顾客被列为‘化妆品痴迷者’,其中有很多军人,他们愿意购买高价产品。”一些军人在“DCInside”化妆品论坛留言说:“现在在江原道负责守护铁栅栏,请给我推荐一款洗面奶。酵素洗面奶好,还是多功能洗面奶好?”、“离队在外赶紧留言。现在越来越干燥,含透明质酸的爽肤水怎么样?”、“因为受到来自上级的压力,头发都要掉了。该买蛋白质洗发露还是中性洗发露?”据说,防晒指数高的高效防晒霜、高级防脱发洗发露、护发精华、控油爽肤水、弹力面膜、固体香水是最受军人欢迎的产品

男性化妆品专门公司LAB SERIES次长金正淑(音)表示:“一般而言,其他男性顾客只买一个产品,而军人会买3、4个。不经常外出是一个原因,而更重要的原因似乎是军人想通过购物获得慰藉。军人是非常重要的顾客。”LAB SERIES最近推行了专门面向军人顾客的“LS Army”制度,只要加入成为会员就赠送3000韩元的电话卡,消费额超过9万韩元就免费送货到部队。金正淑表示:“军人非常喜欢这些优惠活动。”碧欧泉还提供“军人套装”,可以试用各种产品后再决定是否购买。

又比如这篇报道《韩国男人服役仍爱美 “花军人”化妆品市场持续扩大》

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在韩国,即使在军队服役,也不忘皮肤管理的20多岁“花军人”化妆品市场持续扩大。韩国知名购物网站 “11号街” 本月4日公布称 “上个月‘伪装面霜’的销售额比去年同一时期增长了18%”。韩国军事训练时涂抹的面霜为什么在购物网站上的销量会增加?

报道指出,因为悦诗风吟· 思亲肤 · 菲诗小铺 · The Saem等主流化妆品牌抢先推出了针对军人的“伪装面霜”。带着镜子的面霜被做成粉底盒的形状,里面选用的是适合做伪装的黄棕色·国防色·黑色,盒子表面是类似军服的条状花纹。面霜采用全天然植物成分,比起一般的伪装面霜,对肌肤几乎无刺激,所以非常受欢迎。与“伪装面霜”搭配的能够简单卸妆的卸妆湿巾销量也很高。据报道,“悦诗风吟” 还推出了同时包括伪装面霜、卸妆湿巾、泡沫洗面奶的套装。韩国“11号街” 男性美妆组李宗灿(音)组长透露 “皮肤较为多变的20岁左右的年轻军人,喜欢能把粗糙的皮肤变得嫩滑的化妆品。军人们的女朋友或者家人从网上购买化妆品寄到军队去。” 报道还指出,没水也能洗头的洗发水、即将退役的军人需要的“头发速生洗发水”等都是在军队很有人气的产品。

韩国“11号街” 将针对 “花军人”,在本月6~8日推出“守护祖国守护皮肤美妆特价展”。届时,伪装面霜、补水霜、隔绝紫外线产品、毛孔面膜、护肤面膜等最高优惠51%。“11号街”有关人士透露 “与去年相比,男性专用水分霜、隔绝紫外线产品、毛孔管理面膜销售额分别增长了36%、27%和25%”。

这种社会结构和年轻一代人的心理倾向上的巨大变化,导致我们看到日本、韩国、台湾、香港、澳门的年轻人的气质与大陆青年是不同的。这是一条年轻人”生活气质的第一岛链“。如果大家有机会常出去走走看看就会很深的感触到(前两年在首尔乘坐地铁,我正好赶上韩美联合军演的日子,有一些穿着迷彩服,带着黑色大框眼镜的年轻人也在坐地铁,虽然穿着军服,但在气质上确实有点韩剧”都教授式“的感觉,实在是”可爱的大男孩“啊,脸上似乎摸了奶油一般洁净)。我想,这条岛链上的年轻人站在一起的话,仅凭外表恐怕是不能很快分辨的吧?但是如果是个大陆来的青年,可能就比较容易分辨了。这应当是和产业结构和社会教育双重影响下的结果。




[b]1.俄罗斯的扩张和衰落
从彼得大帝算起,俄国的改革和崛起有了400年的历史。比照我们的编年史,400年只是一个王朝的长度,但是对于俄国人来说这是他们的全部。有意思的是,20世纪的两大超级强国都是公元1500年,也就是所谓“全球通史”开始之后崛起的新兴国家。他们具有很强的活力和扩张力。到18世纪中叶,俄国已经扩张到了太平洋沿岸,并且一再策动中亚地区的混乱形势,与清王朝的乾隆帝争夺西域的控制权。这是一个比匈奴、突厥更为强劲的对手。但在初期是清朝获胜,彻底剿灭了准格尔,控制了和田玉产地(今天的古玩市场上,乾隆时期的玉器是极为珍贵的)。由于七年战争的爆发,俄国卷入欧洲大战,消耗深重,且发生内乱,叶卡捷琳娜登上历史舞台。此后,这个德国女人一心向欧洲发展,渴望征服欧洲,在东方倒是缓和了一段时间。到19世纪初期,拿破仑战争带来了巨大的破坏,虽然俄军击败了拿破仑,亚历山大一世率军进入巴黎,但俄国还是要重新建设内政。英国发生工业革命之后,俄国的落后显得更加突兀了。不过这一时期,俄国把精力集中到对土耳其方向上的扩张,最终在1850年代与英法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这场战争的影响极为深远,不但推动了1861年的改革,还让英俄的“大博弈”向东方扩展。在波斯、中亚、阿富汗、远东,俄国一次次试图突围,一次次被英国人挡回去。直至在中国东北找到了突破口,结果还输掉了日俄战争。这次绵延万里的博弈,消耗了双方大量的实力,尤其是日俄战争的失利,导致俄国又把眼光放回了欧洲,成为参与一战的重要契机。

俄罗斯民族寻求扩张的心理根源,据说是对蒙古入侵的恐惧感和对温水港口的渴望。但是我认为这忽略了宗教因素对俄国人的深刻影响。俄国人的扩张欲望和理由首先来自于末代拜占庭皇帝的侄女嫁给莫斯科大公,使其获得了Cesar称号的权利,也就是所谓的“沙皇”这个称号。也就是说,俄罗斯帝国法统的正统性来自于对拜占庭帝国的血缘继承。那么在这一切的背后,显然是东正教的支持作用。由于拜占庭的失手,导致东正教失去了与罗马天主教并列的资格。现在他们只能寄希望与“第三罗马”,夺回君士坦丁堡。这也是为何沙皇俄国孜孜不倦地向土耳其人发动了十多次“俄土战争”的历史和心理原因,也是法律上的原因。只要夺回君士坦丁堡,我想沙俄的首都定会从莫斯科迁往那里吧。但是英国人不能允许俄国靠近埃及和苏伊士运河,当然也不可能允许一个新的“东罗马帝国”诞生,那样意味着印度殖民地的风险——其实拿破仑后来就曾经后悔说,我本来应该从埃及出发去攻打印度。

但是由于克里米亚战争的失利,俄国竟然和英国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大博弈”,一直跑到太平洋来,而英国人也真的追到了这里。在这背后,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沙俄皇室多从德国迎娶皇后,威廉二世就是尼古拉二世的表兄,而且尼古拉在威廉面前总是有自卑感,在俄国宫廷里身材高大的日耳曼人也总是很受宠。威廉推动下,尤其是“黄祸论”的推动,以及尼古拉在日本遇刺的经历,令俄国的注意力愈加偏离欧洲而前往万里之遥的亚洲,最终压垮了俄国。英国虽然达到了目的,但也不得不把大西洋的权势交给美国,把太平洋的权势交给日本,转过头去认真准备对付德国了。

因此,以俄国的国力实际是无法支持这么广袤的土地,还要与如此多的敌手对抗。大多数财政预算交给了军队,这样才维持了与德国的大体平衡,而教育科技投资严重不足;俄国严重依赖外国资本,虽然维特说过,给我二十年,让你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俄罗斯(似乎普京也这么说过),但是依赖于外国资本和工程师基础上的工业化进程是很脆弱的,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兴衰》里分析了很多。沙俄的崩溃已经宣告了这个庞大国家的解体,但是凭借列宁的国际主义和苏维埃制度,它竟然又神奇的复活了。苏联这个国家,从理论上说它的加盟共和国可以是无限的,直至包括全球,但主要还是旧沙俄领土。不过波罗的海三国直到1940年以后才再次被并入苏联,到1990年又最早脱离苏联。可见,俄国的扩张实际在一战以后便宣告终结,而苏联的建立只是把这个庞大国家又延续了几十年。

从早期开始,俄国就是初级产品的出口国,换取欧洲的技术和工业品,直到斯大林通过集体化来强行工业化。在沙俄末期的工业化留下了比较好的底子,如果没有一战,俄国也许会实现巴西式的工业化,但也很可能提早半个世纪进入中等收入陷阱——当然那样就不会叫拉美化,而是叫做“俄国病”了。实际上,俄国/苏联还真的患了病,只不过是在1970年代以后。由于秋明油田的开发和石油危机的爆发,苏联大赚石油美元,如同这些年的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一样,过上了好日子。但是这些收入没有能够转化为产业升级和技术质量的提升,反而形成“路径依赖”。到1985年以后,沙特加入打砸油价的行列,一下子石油价格暴跌,极大恶化了苏联的国际收支状况,令苏联经济雪上加霜。原来就存在的经济结构和运行的问题,这下子失去了缓冲的空间。城市市民生活质量下降,人民不满上升,最终促动了苏联的解体。

今天俄国似乎在重走这条路,但中国的外部支持可能形成一个缓冲垫。更重要的是,波罗的海三国已经是 北约成员国,乌克兰似乎也要离去,外高加索已经数次经历战火,自从彼得大帝以来收入囊中的土地都有失去的风险。且不论夺回君士坦丁堡,恐怕自保都难了。这种衰落不是偶然的。当年在东正教推动下的国际大扩张,给沙皇头上戴上了“上帝恩赐”这个冠冕。因此沙皇不仅仅是政治权威的核心,还是东正教的核心,这是维系不同民族的关键纽带。沙俄之后,有共产主义作为纽带,这样才有了苏联。如今,没有了东正教赋予神圣权利的皇帝,也没有红色的纽带,俄罗斯便只能依靠民族主义或者泛斯拉夫主义来维系团结。其结果之一是国内光头党的兴起,而同时乌克兰的光头党,高加索的民族主义当然也会随之兴起。

在远东地区大多是移民的后裔,其中有不少又返回了俄罗斯的欧洲部分。现在他们担心中国收回外兴安的国土,这是自然而然的了。关键一点是,俄国究竟是否有力量和潜力,在跨越上万公里的两个大洲维系国土的完整?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力量,还有周边影响力,文化力的因素。普京是俄国人能够遇到的最合适的领导人,至少比赫鲁晓夫以后的那些,要靠谱的多。但即便是普京的能力,也不能让远东多出来一百万人口。西伯利亚铁路维系的欧亚纽带并不牢固,而随着东部地区向中国输送能源,这种与中国的联系反而可能变得日益紧密,以至于进一步削弱对欧洲的俄罗斯的感情。一个最有可能的前景是,为了应对在欧洲部分的沉重压力,俄国必须加紧从远东调取能源给中国,换回足够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支持。这意味着为了欧洲部分的利益,而要俄罗斯远东地区付出代价,换来的权益却 不能为远东地区分享,而要全部输送回欧洲部分。这无疑是在重蹈美国独立的戏码——为了支付七年战争的昂贵战费,英国把压力集中给了北美殖民地,直接导致北美独立。后来的一战导致爱尔兰独立,二战则干脆失去了几乎所有殖民地。每一次大战都会极大削弱这个大国的权势。这大概是俄国始终不愿大规模启动远东地区和中国东北之间的经济联系的原因吧。但现在不得不这么做了,普京也算是豁出去了。

2. 日本的困局与宿命
日本按照考古学的角度来说,大概是与朝鲜半岛上的骑马民族有着深刻的渊源,而日本皇室很可能就是原来朝鲜半岛的某个王族。从本州岛西部登陆,逐步征服日本四个大岛。但是直到源平合战时期,日本东北部的奥羽地区一直处于半独立状态,源义经就是在那里成长和获得支持的。而日本的核心统治区域一直是关西地区以及关东平原,四国岛和九州岛被看做蛮勇之地。可见,如果确实又一个民族从本州岛西部出发,那么大概路线就是沿着南部沿海地区一直到达琵琶湖周围,建立统治中心,并且对九州岛和四国岛进行征服,但也没法完全改变当地土著的民俗。然后他们向关东进发驱逐虾夷人,所谓幕府大将军,其正式名称是”征夷大将军“,征讨的主要是关东地区,然后前往本州岛的东北部。但是,直到日本战国时代,东北部地区的存在感一直很低(除了独眼龙政宗),主要是看京畿地区和关西、关东的争夺。而随着德川成熟的体制的建立,日本才得以真正控制四个大岛,并且向琉球侵略。

丰臣秀吉入侵朝鲜的举动可以看做是一次军事冒险,是为了舒缓国内武士阶级的土地矛盾,给自家人建立封建采邑。当然,这个冒险失败了,也导致德川幕府的建立。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因素也恰恰寄托在德川体制内。德川体制实际是个”加盟连锁店“体制。德川固然拥有大权,但各个地方独立性相当强烈。到了18世纪以后,随着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发展,在大阪、江户地区形成了繁荣的商业。而 在税收上实际实行分税制,幕府也只能从自己的领地获得收入,各地方可以有自己的税收。(比如电影《忠臣藏》里,在主公自裁,领地没收的情况下,大总管紧急把积累多年的物资变卖为财物,分发给了诸多家臣)这样,商业当然是被鼓励的,如此才能有货币收入,才能给家臣发工资,而不仅仅是那点大米。在文化上,荷兰人传来的”兰学“以医学方式进入日本。兰学培养起了第一批西化的知识分子,他们成为了明治维新的启蒙者。

一个被人忽略的现象是,维新的著名大事件,大多发生在大都市里而非乡村。这与中国是十分不同的。这说明在都市生活和商业化上来讲,维新势力背后的其实是市民阶级和大商人的影子。而下层武士只是被吸引来的作战主力。这里面渗透了从战国时代开始的幕府与地方诸侯恩怨,也涉及了公家和武家的矛盾,更是涉及武士制度本身的前途问题。就商业而言,固定身份的武士阶级只是社会的负担,因此在维新成功后不久武士阶级就遭到废除,从而引发了西南战争。以市民和农民为基础的新型日本军队,成功的战胜了旧武士阶级军事集团,展现了数百年商业和城市发展的成果。从此以后,农民出身和市民出身的青年日益成为日本陆海军的骨干,而旧时代的武士阶级一部分精英留下来,领导日本进行了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大赌博,促动了日本的崛起。

但是,正是这种社会结构导致明治之后日本迅速陷入衰颓。改革的不彻底性导致农民阶级不能摆脱地主阶级的严重剥削,而这个庞大的食利阶层没有产生强大的资本积累,导致日本资本严重不足。从中国掠夺来的资本相当一部分投入军用,并且围绕军需构成一个庞大的重化工业产业链条,却忽略了第一和第三产业的资本投入,使日本农业发展困难,农民生活处于困境之中。进入20世纪后,由于近代体制和医疗的进步,日本进入到人口高速增长期,这更加加剧了农村贫困问题。那么,日本的前途要么是”红色的一向一揆“,要么就是军国化。显然,农民出身为主的日本陆军占据了主导权,直接毁掉了大正年间不成熟的资产阶级民主。军国化能够改善日本的处境吗?当然不能。历史上,西班牙在收复失地运动后同样面临如何处理农民和军事贵族的问题。这也是伊萨贝拉派遣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动因,一大批西班牙军人赶往美洲去冒险。其中柯尔特斯征服了阿兹特克帝国,皮萨罗征服了印加帝国,他们大发横财。不过这没有拯救西班牙,同时也没有让拉丁美洲发展起来,反而陷入到了大庄园和职业军官团合伙掌权的境地。

在一切军事冒险失败后, 日本进行了深刻的社会和政治改革,但惟独没有改革天皇制度,这也是今天一切复辟主义的军国思潮的源泉。从财政上来说,日本进行了地方自治改革,中央政府已经不能像二战那样建立总动员体制了(实际上日本也没有一部总动员法)。从政治上讲,战后日本的职业官僚(各省次官)实际掌控大权,而政客只是表演家。现在日本是财阀、职业官僚和政客的联合体。安倍政权的表演,反映的是日本“三位一体”的政治架构的意志。安倍的种种突兀举动,至少是整个统治阶级的某种默许的结果。在缺少了“军阀”这把刀之后,财阀、各类旧制度下的复辟组织(遗老遗少)和技术官僚只能推动政客表演家们充当台前的木偶。这种政治不正是“大正民主”的某种复辟吗?结果并不能进行实际意义的改革,而只会在逐步的消耗中慢慢没落下去。

3. 韩国迅速崛起和异化
曾经作为日本殖民地的朝鲜半岛两个国家,分别继承了日本二战前的军阀和财阀体制:北边是军国一体,南边是财阀/国家一体。其政治、经济的种种表现,在20世纪初期便已经表演过一次。甚至包括文化上对中华文化的侵夺,20世纪初期的日本文人也没有少做多少。本来韩国也是军阀体制,但是朴槿惠老爹的改革,一方面增强了韩国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也实质上削弱了韩国军阀的社会基础——农民阶级的贫困化。由于以财阀重工业为发展先导,城市化水平迅速上升。在重工业发展后,韩国没有走向朝鲜的道路,而是在国际经济格局和产业链条的调整中,建设了更为完善的轻重工业体系。这样,在进入八十年代以后,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之势已经不可阻挡,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举办更是大大促动了韩国人对世界的了解和经济产业格局的国际化。至此,军阀体制的诸多政治经济文化基础正在不断削减。这个过程和台湾是很类似的。台湾与韩国一样在50年代后长期实行普遍义务兵制度(全民皆兵),国家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军事人员地位较高。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提升(尤其是第三产业地位的提高),民众的军事意识在不断削弱;农民阶级大量转化为工人阶级或者市民阶级,农业劳动力大量减少,农产品价格上升(有国家的关税政策保护),农业和农村的贫困化问题随之缓解。由此,形成军阀的社会基础丧失掉了,进入军队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的喜欢香水和防晒霜。请看这篇报道《韩国军人痴迷化妆品 比女人还疯狂》

有一句话在年轻韩国男人中非常流行——每个男人一生当中有三次痴迷化妆品。上大学时、入伍服役时和就职时。其中程度最深的就是入伍时。 韩国军人逐渐成为化妆品业界的“大客户”,有的化妆品公司专门推出了“军人套装”。此前,在韩国MBC电视台综艺节目《真正的男人》中,韩国入伍男演员柳秀英和战友们在集合之前喷喷雾以及仔细贴鼻贴、毛孔贴。韩国军人为何如此注重外貌?但实际情况确实如此。韩国军人逐渐成为化妆品业界的“大客户”。化妆品公司碧欧泉 (Biotherm)的韩国品牌经理李秀荣(音)说:“从2011年开始单独对军人顾客进行统计,统计数据每年飙升110%。”

飞利浦公司负责剃须刀等化妆工具市场营销业务的次长张真锡(音)表示:“化妆品消费最多的顾客被列为‘化妆品痴迷者’,其中有很多军人,他们愿意购买高价产品。”一些军人在“DCInside”化妆品论坛留言说:“现在在江原道负责守护铁栅栏,请给我推荐一款洗面奶。酵素洗面奶好,还是多功能洗面奶好?”、“离队在外赶紧留言。现在越来越干燥,含透明质酸的爽肤水怎么样?”、“因为受到来自上级的压力,头发都要掉了。该买蛋白质洗发露还是中性洗发露?”据说,防晒指数高的高效防晒霜、高级防脱发洗发露、护发精华、控油爽肤水、弹力面膜、固体香水是最受军人欢迎的产品

男性化妆品专门公司LAB SERIES次长金正淑(音)表示:“一般而言,其他男性顾客只买一个产品,而军人会买3、4个。不经常外出是一个原因,而更重要的原因似乎是军人想通过购物获得慰藉。军人是非常重要的顾客。”LAB SERIES最近推行了专门面向军人顾客的“LS Army”制度,只要加入成为会员就赠送3000韩元的电话卡,消费额超过9万韩元就免费送货到部队。金正淑表示:“军人非常喜欢这些优惠活动。”碧欧泉还提供“军人套装”,可以试用各种产品后再决定是否购买。

又比如这篇报道《韩国男人服役仍爱美 “花军人”化妆品市场持续扩大》

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在韩国,即使在军队服役,也不忘皮肤管理的20多岁“花军人”化妆品市场持续扩大。韩国知名购物网站 “11号街” 本月4日公布称 “上个月‘伪装面霜’的销售额比去年同一时期增长了18%”。韩国军事训练时涂抹的面霜为什么在购物网站上的销量会增加?

报道指出,因为悦诗风吟· 思亲肤 · 菲诗小铺 · The Saem等主流化妆品牌抢先推出了针对军人的“伪装面霜”。带着镜子的面霜被做成粉底盒的形状,里面选用的是适合做伪装的黄棕色·国防色·黑色,盒子表面是类似军服的条状花纹。面霜采用全天然植物成分,比起一般的伪装面霜,对肌肤几乎无刺激,所以非常受欢迎。与“伪装面霜”搭配的能够简单卸妆的卸妆湿巾销量也很高。据报道,“悦诗风吟” 还推出了同时包括伪装面霜、卸妆湿巾、泡沫洗面奶的套装。韩国“11号街” 男性美妆组李宗灿(音)组长透露 “皮肤较为多变的20岁左右的年轻军人,喜欢能把粗糙的皮肤变得嫩滑的化妆品。军人们的女朋友或者家人从网上购买化妆品寄到军队去。” 报道还指出,没水也能洗头的洗发水、即将退役的军人需要的“头发速生洗发水”等都是在军队很有人气的产品。

韩国“11号街” 将针对 “花军人”,在本月6~8日推出“守护祖国守护皮肤美妆特价展”。届时,伪装面霜、补水霜、隔绝紫外线产品、毛孔面膜、护肤面膜等最高优惠51%。“11号街”有关人士透露 “与去年相比,男性专用水分霜、隔绝紫外线产品、毛孔管理面膜销售额分别增长了36%、27%和25%”。

这种社会结构和年轻一代人的心理倾向上的巨大变化,导致我们看到日本、韩国、台湾、香港、澳门的年轻人的气质与大陆青年是不同的。这是一条年轻人”生活气质的第一岛链“。如果大家有机会常出去走走看看就会很深的感触到(前两年在首尔乘坐地铁,我正好赶上韩美联合军演的日子,有一些穿着迷彩服,带着黑色大框眼镜的年轻人也在坐地铁,虽然穿着军服,但在气质上确实有点韩剧”都教授式“的感觉,实在是”可爱的大男孩“啊,脸上似乎摸了奶油一般洁净)。我想,这条岛链上的年轻人站在一起的话,仅凭外表恐怕是不能很快分辨的吧?但是如果是个大陆来的青年,可能就比较容易分辨了。这应当是和产业结构和社会教育双重影响下的结果。


继续说下去呀。怎么只有俄国?
通篇没有什么 依据
不错,更新啊!
anthonyshen 发表于 2014-10-9 00:10
继续说下去呀。怎么只有俄国?
累了,歇会儿。
当小说看看是可以的。哈哈,继续
坐等直播啊!
俄罗斯维持这么大的国土面积,确实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让他们的民族复兴变得困难重重。人,相对集中起来才能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我一见到那些对领土扩张盲目兴奋的P民们,就觉得好笑。今天要占领这,明天要抢回那,他们不知道占了那么多土地只是要消耗大量财力的,不能经营好就是负资产。不如让他们开放门户,和他们做生意,反而有钱赚。这就是为什么英国会放弃印度、美国会放弃菲律宾的根本原因。俄罗斯也是因为国土面积太大被拖跨了。
......
苏联宣传俄罗斯沙文主义
难得的好文。但是没有实际的例子补充难免有点大而化之的味道。坐等作者更新。
楼主分析的不错   希望继续   在专业人士眼中肯定不算好  但在业余人士中分析的的确碉堡
小日本看俄国最不顺眼的就是人口差不多,但是国土确实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好文。分析得不错。
放在帝国时代游戏动画前
写的不错啊?是原创么?
比较精辟的总结
毛子人太少,地太大,羡慕啊
毛子人太少,地太大,羡慕啊
毛子横跨欧亚大陆。。。




个人认为分析的不错!
houshanghai 发表于 2014-10-9 19:19
毛子人太少,地太大,羡慕啊
人少而地大,在工业革命后确实是一个好的发展条件。但是在农业时代,将会导致土地价格低廉,劳力昂贵,而资本积聚困难的不利经济条件。

美国和南美国家通过黑奴买卖解决了廉价劳动力的供给问题,但也迫使美国人必须努力进行劳动生产的机械化改造。同时,充分地利用了欧洲移民源源不断带来的资本和技术(据说第一台美国纺纱机就是一个英国移民工匠凭借记忆重新制造出来的,而当时英国禁止机器出口)。这些条件都是俄国所不具备的。
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而且还很有角度!受教了。
花军人的情况真是如此吗?不可想像…
极速飞行 发表于 2014-10-10 00:57
花军人的情况真是如此吗?不可想像…
在地铁上观察,觉得味道有点香,皮肤保养的也比较好,可能刚洗完澡,抹了护肤品吧。
极速飞行 发表于 2014-10-10 00:57
花军人的情况真是如此吗?不可想像…
不过韩国男生的穿着打扮和护肤保养确实比较好,而且衣服样式和化妆品也不错,很多中国人都在明洞那里买东西,甚至还有日本人。当时我在那里买了件西服上衣,才200多块钱,打一折的。
分析的很好,请继续。
没有了?楼主继续更啊!
20岁的小伙子 如果像楼主所说的那样子 阳刚之气都没有
并且不是个例 那国家还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