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众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5 19:15:22
http://sundawu1.blog.sohu.com/304964491.html
合众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

     领导干部的素质,其实主要是思想问题,因为思路决定出路,态度决定高度,企业很多问题都出在思想上。

我们企业管理的十六字方针是“组织健全、目标清晰、责任到人、奖罚分明”,什么是组织健全?一个班组有了带班长或者组长,才是称作组织健全,如果没有,再好的思想再好的决策也无法落实。我们不要小看一个带班长,如果他有情绪,自己都不想干,他下面的人会有积极性吗?目标清晰,指的是领导人下达的目标一定要可操作,要落实到人,并做到到奖罚分明。

我想到一句名言:合众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曾国藩非常推崇这句话。曾国藩是个君子,也有报国的胸怀,但是他在指挥湘军作战的时候,他的下层军官和士兵都跑到他朋友胡林翼的队伍去了。曾国藩百思不得其解:这些人都是我训练甚至提拔的,怎么会背叛我呢?他很不理解,也找不出他的问题所在。他的一个谋士建议说:有理想是君子行为,但你自己做君子可以,却不能让下面的人也跟着你做君子,因为大家都是有私心的。所以要“合众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曾国藩的部下为什么都跑到胡林翼那儿去?湘军攻下武汉的时候,曾国藩准备提升干部,怎么提升呢?平均每一百个人里提升两三个,他觉得这已经不少了。但胡林翼呢?他打下武汉后向朝廷保荐的人,占到总比例的百分之三十,就是一百个人打仗,有三十个人要提拔奖励,所以曾的部下都跟胡跑了。曾国藩明白“合众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的道理之后,迅速改变了自己的做法,而且曾国藩有胸怀,连自己的政治对手都提拔,所以最终成为清末名臣,连李鸿章、左宗棠这样的名臣都是他的门生。

联系到我们的企业,什么是私,什么是公?自私是人的本性,人们都想吃好、穿好、少干点活儿,还得多挣钱。哪个人不自私呢?建筑公司的工人们因为天热不想干活,那很正常。自私懒惰是人的本性,改造很难。那怎么才能“合众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呢?“公”,就是我们想建一个大午城,也许将来大午城可能会有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我们必须要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让大家共同为这个目标去奋斗;“私”,就是员工加盟大午集团得有前途,企业要满足员工的需求,起码是生活有保障,职工有住房,能养老,孩子能上学。我们的干部必须要考虑这些问题,不然员工为什么要跟着你?集团搞社保、内保,每年调整工资,逐步加大员工的福利和奖利,还准备在海南建干休所,这都是为了满足员工的需求,只有满足了员工的需求,员工才能与我们同心协力,建好大午城。

对于干部来说,你手下的人怎么成就你?我想,你所负责的项目、承担的任务就是“公”,是阶段性的目标。目标确定以后,干部要组织人手去完成这个目标,可能帮助你完成目标的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对于那些自私懒惰的员工,我们能不能扭转他们的想法,让他们也积极起来,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只要思路对了,是可以做到的。

以建筑公司为例,我曾经对建筑公司的领导说过,应该承包出去,干多了就多挣,干少了就少挣,这样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项目经理就是总承包人,只要承包下去,这个问题就好解决。当然,有些项目标的不好准确把握,但可以几个项目或年终算总账。原则就是员工尽力,企业必须保障员工的愿望需求,达到一种工作与报酬的心理平衡。

干部的思路决定出路。满足了工人的需求,工人和我们的目标就能够合到一起。干部和工人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有的领导不懂这些道理,而是想当工头,看着员工干,强迫员工干,这就是思路有问题。

有个例子。一个老板是搞房地产的,他有一个非常得力的助手。老板想奖励助手一套房子,让助手自己挑。于是助手就挑了一套160多平米的房子。老板觉得助手的胃口太大,很不满意,便给助手换了一套90平米的房子。老板这样做,助手能没有怨气吗?他觉得老板在算计他,以后这个助手会怎么做?大家可以去想象。其实老板在奖励他房子之前,应该明确地告诉他:我想给你一套房子,大概100平米左右,你也可以要大平米的,在价格上可以给你一定的优惠。

曾国藩多次给他的孩子们讲过这句话,“合众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我们也都要想一想,怎么满足员工和下属的私心?怎么将他们的需求引导到你的目标上去?人们对名利的追求是很正常的,不要怕下面的人要待遇,也不要怕下面的人懒,要给员工机会多挣钱,让员工看到前途。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干部,特别是官场中人,不是“合众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而是利用手中的公权力,教育属下奉公,自己却谋取私利。这样的做法可以称为“合众人之公,以成一人之私”。通常来说,这样的人都没有好下场。

http://sundawu1.blog.sohu.com/304964491.html
合众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

     领导干部的素质,其实主要是思想问题,因为思路决定出路,态度决定高度,企业很多问题都出在思想上。

我们企业管理的十六字方针是“组织健全、目标清晰、责任到人、奖罚分明”,什么是组织健全?一个班组有了带班长或者组长,才是称作组织健全,如果没有,再好的思想再好的决策也无法落实。我们不要小看一个带班长,如果他有情绪,自己都不想干,他下面的人会有积极性吗?目标清晰,指的是领导人下达的目标一定要可操作,要落实到人,并做到到奖罚分明。

我想到一句名言:合众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曾国藩非常推崇这句话。曾国藩是个君子,也有报国的胸怀,但是他在指挥湘军作战的时候,他的下层军官和士兵都跑到他朋友胡林翼的队伍去了。曾国藩百思不得其解:这些人都是我训练甚至提拔的,怎么会背叛我呢?他很不理解,也找不出他的问题所在。他的一个谋士建议说:有理想是君子行为,但你自己做君子可以,却不能让下面的人也跟着你做君子,因为大家都是有私心的。所以要“合众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曾国藩的部下为什么都跑到胡林翼那儿去?湘军攻下武汉的时候,曾国藩准备提升干部,怎么提升呢?平均每一百个人里提升两三个,他觉得这已经不少了。但胡林翼呢?他打下武汉后向朝廷保荐的人,占到总比例的百分之三十,就是一百个人打仗,有三十个人要提拔奖励,所以曾的部下都跟胡跑了。曾国藩明白“合众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的道理之后,迅速改变了自己的做法,而且曾国藩有胸怀,连自己的政治对手都提拔,所以最终成为清末名臣,连李鸿章、左宗棠这样的名臣都是他的门生。

联系到我们的企业,什么是私,什么是公?自私是人的本性,人们都想吃好、穿好、少干点活儿,还得多挣钱。哪个人不自私呢?建筑公司的工人们因为天热不想干活,那很正常。自私懒惰是人的本性,改造很难。那怎么才能“合众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呢?“公”,就是我们想建一个大午城,也许将来大午城可能会有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我们必须要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让大家共同为这个目标去奋斗;“私”,就是员工加盟大午集团得有前途,企业要满足员工的需求,起码是生活有保障,职工有住房,能养老,孩子能上学。我们的干部必须要考虑这些问题,不然员工为什么要跟着你?集团搞社保、内保,每年调整工资,逐步加大员工的福利和奖利,还准备在海南建干休所,这都是为了满足员工的需求,只有满足了员工的需求,员工才能与我们同心协力,建好大午城。

对于干部来说,你手下的人怎么成就你?我想,你所负责的项目、承担的任务就是“公”,是阶段性的目标。目标确定以后,干部要组织人手去完成这个目标,可能帮助你完成目标的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对于那些自私懒惰的员工,我们能不能扭转他们的想法,让他们也积极起来,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只要思路对了,是可以做到的。

以建筑公司为例,我曾经对建筑公司的领导说过,应该承包出去,干多了就多挣,干少了就少挣,这样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项目经理就是总承包人,只要承包下去,这个问题就好解决。当然,有些项目标的不好准确把握,但可以几个项目或年终算总账。原则就是员工尽力,企业必须保障员工的愿望需求,达到一种工作与报酬的心理平衡。

干部的思路决定出路。满足了工人的需求,工人和我们的目标就能够合到一起。干部和工人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有的领导不懂这些道理,而是想当工头,看着员工干,强迫员工干,这就是思路有问题。

有个例子。一个老板是搞房地产的,他有一个非常得力的助手。老板想奖励助手一套房子,让助手自己挑。于是助手就挑了一套160多平米的房子。老板觉得助手的胃口太大,很不满意,便给助手换了一套90平米的房子。老板这样做,助手能没有怨气吗?他觉得老板在算计他,以后这个助手会怎么做?大家可以去想象。其实老板在奖励他房子之前,应该明确地告诉他:我想给你一套房子,大概100平米左右,你也可以要大平米的,在价格上可以给你一定的优惠。

曾国藩多次给他的孩子们讲过这句话,“合众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我们也都要想一想,怎么满足员工和下属的私心?怎么将他们的需求引导到你的目标上去?人们对名利的追求是很正常的,不要怕下面的人要待遇,也不要怕下面的人懒,要给员工机会多挣钱,让员工看到前途。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干部,特别是官场中人,不是“合众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而是利用手中的公权力,教育属下奉公,自己却谋取私利。这样的做法可以称为“合众人之公,以成一人之私”。通常来说,这样的人都没有好下场。

很赞同孙大午先生的观点,唯一不妥的是他引用的话"以成一人之公",大家都可以明白,所谓"一人"不是那一个人,而是高一级的管理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