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20世纪30年东北之旅(铁蹄下的大连-沈阳-长春-哈尔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21:28:06


视频来源: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INo4LHOSjM/

播放视频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INo4LHOSjM/
















大连部分

从福冈的门司港出发,乘船两天即可至大连。

大连是东北(最南端的)门户,“关东州”所在地。

大连港有很多开放式的近代化设施。

自大连港起,一路上能领略东北地域的大陆特色。我们领略大陆风情的东北之旅就从大连开始。

从码头乘火车从“日本桥”(今胜利桥)下穿过后,见到一座现代化的建筑就是大连站。



我们可以在大连站前乘坐马车前往“大和旅馆”(今大连宾馆)。“大和旅馆”是当时东北最高级的旅馆。(“大和旅馆”在哈尔滨、长春、大连、旅顺均有开设,当时东北能与之媲美的豪华旅馆只有哈尔滨中央大街的马迭尔旅馆)


“大和旅馆”位于大连市市中心起点“大广场”(今中山广场)辐射而出的道路上。

大连市政厅(日文汉字“市役所”,今工商银行大连分行办公楼)、大连医院(今大连铁路医院)、“满铁”本社(今大连铁路办事处)等大连市的重要设施均分布在中山广场附近或其直接辐射出的道路上。



从中山广场出发,沿“大山通”(今上海路)北行,穿过“日本桥”(今胜利桥)可见用以展示东北大陆丰富资源的“满蒙资源馆”(大连自然博物馆原址,曾为沙俄占领时期“达里尼(俄语遥远的地方)市”市政厅。)。


从中山广场出发,沿繁华的“常盘通”(今中山路)南行,可以到孩子们十分喜欢的“电气游园”(原大连市动物园旧址,地被“裕景”拿下)。


拍摄该片时大连总人口59万857人,日本人17万5483人。(而我国的事后统计,日本人于抗战胜利前回日本的最盛时期,竟占到市区人口的一半多一点。包括今南山风情区、高尔基路、黑石礁等市政设施完善、风景优美的地段迄今还有许多“日本楼”。大连与北九州结成姐妹城市时,北九州要走其中几座比较优秀的,经标记、切割后运至北九州重新组装。)

乘上当时世界最先进的“亚细亚号”特快蒸汽机车(最高时速可达120公里,从大连至长春如果只停靠大连、沈阳、长春和中间旅游胜地的快车,长大区间八个小时左右即可到达。】),向北可至沈阳、长春、哈尔滨。



视频来源: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INo4LHOSjM/

播放视频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INo4LHOSjM/
















大连部分
从福冈的门司港出发,乘船两天即可至大连。

2.jpg (180.82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8 14:47 上传


大连是东北(最南端的)门户,“关东州”所在地。

3.jpg (257.16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8 14:47 上传


大连港有很多开放式的近代化设施。

4.jpg (197.94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8 14:48 上传


自大连港起,一路上能领略东北地域的大陆特色。我们领略大陆风情的东北之旅就从大连开始。

5.jpg (256.21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8 14:49 上传


从码头乘火车从“日本桥”(今胜利桥)下穿过后,见到一座现代化的建筑就是大连站。

6.jpg (186.13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8 14:49 上传


7.jpg (192.94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8 14:50 上传


8.jpg (257.12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8 14:50 上传


我们可以在大连站前乘坐马车前往“大和旅馆”(今大连宾馆)。“大和旅馆”是当时东北最高级的旅馆。(“大和旅馆”在哈尔滨、长春、大连、旅顺均有开设,当时东北能与之媲美的豪华旅馆只有哈尔滨中央大街的马迭尔旅馆)

9.jpg (251.23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8 14:51 上传


10.jpg (240.77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8 14:51 上传


“大和旅馆”位于大连市市中心起点“大广场”(今中山广场)辐射而出的道路上。

11.jpg (273.9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8 14:52 上传


大连市政厅(日文汉字“市役所”,今工商银行大连分行办公楼)、大连医院(今大连铁路医院)、“满铁”本社(今大连铁路办事处)等大连市的重要设施均分布在中山广场附近或其直接辐射出的道路上。

12.jpg (175.78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8 14:54 上传


13.jpg (180.06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8 14:54 上传


14.jpg (219.94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8 14:54 上传


从中山广场出发,沿“大山通”(今上海路)北行,穿过“日本桥”(今胜利桥)可见用以展示东北大陆丰富资源的“满蒙资源馆”(大连自然博物馆原址,曾为沙俄占领时期“达里尼(俄语遥远的地方)市”市政厅。)。

15.jpg (217.4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8 14:55 上传


16.jpg (234.41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8 14:55 上传


从中山广场出发,沿繁华的“常盘通”(今中山路)南行,可以到孩子们十分喜欢的“电气游园”(原大连市动物园旧址,地被“裕景”拿下)。

17.jpg (194.85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8 14:56 上传


18.jpg (249.84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8 14:56 上传


拍摄该片时大连总人口59万857人,日本人17万5483人。(而我国的事后统计,日本人于抗战胜利前回日本的最盛时期,竟占到市区人口的一半多一点。包括今南山风情区、高尔基路、黑石礁等市政设施完善、风景优美的地段迄今还有许多“日本楼”。大连与北九州结成姐妹城市时,北九州要走其中几座比较优秀的,经标记、切割后运至北九州重新组装。)

19.jpg (277.31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8 14:58 上传


乘上当时世界最先进的“亚细亚号”特快蒸汽机车(最高时速可达120公里,从大连至长春如果只停靠大连、沈阳、长春和中间旅游胜地的快车,长大区间八个小时左右即可到达。】),向北可至沈阳、长春、哈尔滨。

20.jpg (244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8 15:00 上传


21.jpg (294.16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8 15:01 上传

2014-8-8 15:15 上传

2014-8-8 15:29 上传



哈尔滨部分


乘“亚细亚号”特快蒸汽机车从长春站出发,4个小时后抵达本次旅行的最终目的地哈尔滨。

哈尔滨是有“东方小巴黎”(但更多时的称号是“东方莫斯科”)之称的美丽城市。哈尔滨是东北各城市中异域风情最浓的一个。



从哈尔滨站向北,可以走到中国大街(俄文Китайская)(今中央大街)

沿这条街一直北走,便可见到东北大江河之一的松花江。


  绿意葱葱的“埠头公园”(今兆麟公园)与中国人(当时日本殖民者刻意将满族蒙古族统治者称“满蒙人士”或“满蒙贵族”,而将汉族聚居区称为“满人街”,汉语称为“满语”,以期消除东北人民的中国人主体意识)的传统聚居区傅家甸(今道外区)隔铁路(哈大铁路)相望。


霁虹桥跨过(哈大)铁路将埠头区(今道里区)与傅家甸(今道外区)相连。

哈尔滨站向南可见“中央寺院”(俄文名“‘圣’尼古拉”大教堂,中国人俗称其为“喇嘛台”,“WG”期间被“红卫兵”一夜拆毁,今红博广场是其遗址)。

秋林公司

再沿大直街向东是极乐寺和哈尔滨文庙



远眺“忠灵塔”(抗战后肃清殖民遗毒期间已拆除)和“竞马场”(原址变化较大),向机场前进。本次东北之行结束,在机场返回日本。

拍摄时哈尔滨人口46万5621人,日本人3万2592人。

  乘“满洲航空”的飞机,从哈尔滨飞行1个半小时可抵长春。从长春飞抵福冈需要7个多小时,中间需要经停沈阳(视频中称“奉天”)和汉城(视频中称“京城”)。


哈尔滨部分

乘“亚细亚号”特快蒸汽机车从长春站出发,4个小时后抵达本次旅行的最终目的地哈尔滨。

1.jpg (220.69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8 15:33 上传


哈尔滨是有“东方小巴黎”(但更多时的称号是“东方莫斯科”)之称的美丽城市。哈尔滨是东北各城市中异域风情最浓的一个。

2.jpg (208.58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8 15:34 上传


3.jpg (225.51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8 15:34 上传


4.jpg (296.62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8 15:34 上传


从哈尔滨站向北,可以走到中国大街(俄文Китайская)(今中央大街)

5.jpg (258.04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8 15:35 上传


沿这条街一直北走,便可见到东北大江河之一的松花江。

6.jpg (254.85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8 15:36 上传


7.jpg (272.5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8 15:36 上传


  绿意葱葱的“埠头公园”(今兆麟公园)与中国人(当时日本殖民者刻意将满族蒙古族统治者称“满蒙人士”或“满蒙贵族”,而将汉族聚居区称为“满人街”,汉语称为“满语”,以期消除东北人民的中国人主体意识)的传统聚居区傅家甸(今道外区)隔铁路(哈大铁路)相望。

9.jpg (268.81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8 15:37 上传


8.jpg (211.1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8 15:37 上传


霁虹桥跨过(哈大)铁路将埠头区(今道里区)与傅家甸(今道外区)相连。

10.jpg (214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8 15:37 上传


哈尔滨站向南可见“中央寺院”(俄文名“‘圣’尼古拉”大教堂,中国人俗称其为“喇嘛台”,“WG”期间被“红卫兵”一夜拆毁,今红博广场是其遗址)。

11.jpg (250.19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8 15:38 上传


秋林公司

12.jpg (215.85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8 15:39 上传


再沿大直街向东是极乐寺和哈尔滨文庙

13.jpg (269.39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8 15:40 上传


14.jpg (244.94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8 15:40 上传



远眺“忠灵塔”(抗战后肃清殖民遗毒期间已拆除)和“竞马场”(原址变化较大),向机场前进。本次东北之行结束,在机场返回日本。

15.jpg (247.06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8 15:41 上传


拍摄时哈尔滨人口46万5621人,日本人3万2592人。

16.jpg (292.56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8 15:42 上传


  乘“满洲航空”的飞机,从哈尔滨飞行1个半小时可抵长春。从长春飞抵福冈需要7个多小时,中间需要经停沈阳(视频中称“奉天”)和汉城(视频中称“京城”)。

17.jpg (187.05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8-8 15:42 上传

日本人还是相当有一套的
当年日本可是把东三省当成本土建设的  没想到这块肉太大最后把自己给噎死了
好在日本人自己玩死自己了,不然现在至少东北铁定没了吧。


不说别的,日本对东北城市建设还是非常用心的,比当时的关内确实是强不少,按照30年代的标准,应该说很现代化,现在看都不难看。

日本侵略者对东北的侵占和掠夺毋庸置疑,应该受到历史的严惩和批判,但在每个人群体上,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感受的,认识一个沈阳铁路局的退休老干部,和他聊天简直是让我五味杂陈,也许他个人的感受和整个民族的苦难是不太一样的。

他是吉林梅河口人,父母都是农民,当时他说如果没有满洲,他是无法念书的,日本鬼子来了,要求家家户户的小孩子强迫上学,而且学费很低,几乎等于免费,因此父母同意他上学,当然日本老师很坏,歧视中国小孩,包庇日本孩子,而且强迫学日语。他属于那种聪明的孩子,条件很艰苦,但是学习很好,最后日本老师还挺喜欢他,对他学习一直关爱有加,还帮他推荐学校,直到到了高中上大学,记得他说是在长春上的大学学习铁道工程,因为成绩优异,还去过东京的大学培训,毕业后分到满铁,因为很勤快,很快进入满铁管理层,直到俄国人进入东北,折腾了几年到解放,最后在沈阳铁路局机关退休。

老者说了几点印象很深刻:一是日本人对待中国人很残酷,非常鄙视中国人,特别是中下层农民,但是对待学习好,工作能力强,日语流利的中国人,又显得很看重,很客气,可能属于刻意培养些上层精英吧,他说他是一直和日本人相处挺好的,他的日语到现在基本和汉语差不多,因为他说从小日语和汉语是一起学的,学校学日语,在家父母教点汉字。老者在这一点上还是挺感激日本人的,他说不是日本人让他念书,他一辈子就是个老农民了,不可能是现在的高工退休待遇。

二是日本人工作非常认真仔细,对满铁的精细化管理,他是非常认可的,认为直到他退休,沈阳铁路局的管理水平,也没有之前的满铁好。满铁对于中层以上干部还是不错的,他说福利待遇非常好,一个人工资养一家人绰绰有余,对于当时普通东北人遭受的苦难,他感受不深。他尽力支援过老家农村的亲戚,但是也是杯水车薪,当时普通中国人是吃不上什么白面大米的。

三是非常痛恨俄国人, 苏联人来了后,满铁好一点的机车、轨道、设备全给拆走了,好多是他们十几年的心血,很心疼,而且说俄国兵非常残暴,抢劫和强奸妇女很多,只是当时没法说。

四是职业天花板很明显,在满铁中国管理人员也不少,和日籍同事关系也不错,一起游玩喝酒也很多,但是中国籍干部一般到课长就上不去了,极个别的特别优秀的有更高的位置,但是大部分到课长就到头了,但是一些能力素质一般般的日本人,熬年头就一直向上,大家对此非常痛恨,但也没办法,后期很多中国人就是混日子多,没有年轻时候用心了。但是满铁毕竟是日本企业文化,普遍非常认真积极,和现在的日本企业有点像。

五是日本人比较直来直去,没有歪门邪道的东西,满铁的管理非常正规,课以下干部,只要你按照制度认真工作,提拔是没有问题的,不需要和日籍的上层干部送礼拉关系,唯一就是见到上级干部,要弯腰鞠躬行礼,日语要多用敬语,其他无所谓,反而是逢年过节,中国节日,日本干部还给中国人送礼,笼络人心。到了国民党时期和解放后,勾心斗角,政治运动,贪污腐败,权力斗争全来了,真的是很不适应,老干部话里话外很多时候都很怀念满洲时期,认为同事上下级关系简单纯洁,心情比较舒畅,不像解放后那么压抑……

六是当时的东北人,虽然自己生活并不怎么样,但是普遍对中国有种轻视,认为满洲比中国发达的多,看不起从关内来的逃难的。有点像改革开放初期香港人、台湾人看大陆的感觉。但是对于中国人的身份,还是很认同的,他说这是一种矛盾心态,很多人一方面痛恨日本人,痛恨汉奸走狗,但是另一方面,看到关内的情况,又觉得国内乱七八糟,穷的一塌糊涂,还不如满洲太平。

七是东北的中国人心情很复杂,一方面痛恨日本人侵吞中国的土地,有着很深的亡国之恨,另一方面又对满洲国短短几年时间发生的巨大变化羡慕不已,认为日本人的建设能力比张作霖强不少。而且与一般人了解不一样的是,当时日本在东北的投资,吸纳了很多东北人从农村来到城市,成为一名工人和体面的市民,而且日本在东北办教育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当时在城市有正当工作的中国公务员和工厂工人,生活质量应该说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他们是受益者,因此对日本其实有不少的感激,而对于没有文化和工作经商改变自身命运的东北农民来说,他们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受到的盘剥侮辱最重,因此对日本人也最为痛恨和反抗,当时的满洲,这种城乡之间福利、情感和生活上的巨大割裂和差异,其实是日本人最头痛的问题。

谢绝地域帖和扣帽子。日本在东北的滔天罪行,不需要再说明,但是每个人的境遇却又各不相同,其实我听完后,最深的感觉是:

知识改变命运,适者生存~~ {:soso_e113:}

不说别的,日本对东北城市建设还是非常用心的,比当时的关内确实是强不少,按照30年代的标准,应该说很现代化,现在看都不难看。

日本侵略者对东北的侵占和掠夺毋庸置疑,应该受到历史的严惩和批判,但在每个人群体上,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感受的,认识一个沈阳铁路局的退休老干部,和他聊天简直是让我五味杂陈,也许他个人的感受和整个民族的苦难是不太一样的。

他是吉林梅河口人,父母都是农民,当时他说如果没有满洲,他是无法念书的,日本鬼子来了,要求家家户户的小孩子强迫上学,而且学费很低,几乎等于免费,因此父母同意他上学,当然日本老师很坏,歧视中国小孩,包庇日本孩子,而且强迫学日语。他属于那种聪明的孩子,条件很艰苦,但是学习很好,最后日本老师还挺喜欢他,对他学习一直关爱有加,还帮他推荐学校,直到到了高中上大学,记得他说是在长春上的大学学习铁道工程,因为成绩优异,还去过东京的大学培训,毕业后分到满铁,因为很勤快,很快进入满铁管理层,直到俄国人进入东北,折腾了几年到解放,最后在沈阳铁路局机关退休。

老者说了几点印象很深刻:一是日本人对待中国人很残酷,非常鄙视中国人,特别是中下层农民,但是对待学习好,工作能力强,日语流利的中国人,又显得很看重,很客气,可能属于刻意培养些上层精英吧,他说他是一直和日本人相处挺好的,他的日语到现在基本和汉语差不多,因为他说从小日语和汉语是一起学的,学校学日语,在家父母教点汉字。老者在这一点上还是挺感激日本人的,他说不是日本人让他念书,他一辈子就是个老农民了,不可能是现在的高工退休待遇。

二是日本人工作非常认真仔细,对满铁的精细化管理,他是非常认可的,认为直到他退休,沈阳铁路局的管理水平,也没有之前的满铁好。满铁对于中层以上干部还是不错的,他说福利待遇非常好,一个人工资养一家人绰绰有余,对于当时普通东北人遭受的苦难,他感受不深。他尽力支援过老家农村的亲戚,但是也是杯水车薪,当时普通中国人是吃不上什么白面大米的。

三是非常痛恨俄国人, 苏联人来了后,满铁好一点的机车、轨道、设备全给拆走了,好多是他们十几年的心血,很心疼,而且说俄国兵非常残暴,抢劫和强奸妇女很多,只是当时没法说。

四是职业天花板很明显,在满铁中国管理人员也不少,和日籍同事关系也不错,一起游玩喝酒也很多,但是中国籍干部一般到课长就上不去了,极个别的特别优秀的有更高的位置,但是大部分到课长就到头了,但是一些能力素质一般般的日本人,熬年头就一直向上,大家对此非常痛恨,但也没办法,后期很多中国人就是混日子多,没有年轻时候用心了。但是满铁毕竟是日本企业文化,普遍非常认真积极,和现在的日本企业有点像。

五是日本人比较直来直去,没有歪门邪道的东西,满铁的管理非常正规,课以下干部,只要你按照制度认真工作,提拔是没有问题的,不需要和日籍的上层干部送礼拉关系,唯一就是见到上级干部,要弯腰鞠躬行礼,日语要多用敬语,其他无所谓,反而是逢年过节,中国节日,日本干部还给中国人送礼,笼络人心。到了国民党时期和解放后,勾心斗角,政治运动,贪污腐败,权力斗争全来了,真的是很不适应,老干部话里话外很多时候都很怀念满洲时期,认为同事上下级关系简单纯洁,心情比较舒畅,不像解放后那么压抑……

六是当时的东北人,虽然自己生活并不怎么样,但是普遍对中国有种轻视,认为满洲比中国发达的多,看不起从关内来的逃难的。有点像改革开放初期香港人、台湾人看大陆的感觉。但是对于中国人的身份,还是很认同的,他说这是一种矛盾心态,很多人一方面痛恨日本人,痛恨汉奸走狗,但是另一方面,看到关内的情况,又觉得国内乱七八糟,穷的一塌糊涂,还不如满洲太平。

七是东北的中国人心情很复杂,一方面痛恨日本人侵吞中国的土地,有着很深的亡国之恨,另一方面又对满洲国短短几年时间发生的巨大变化羡慕不已,认为日本人的建设能力比张作霖强不少。而且与一般人了解不一样的是,当时日本在东北的投资,吸纳了很多东北人从农村来到城市,成为一名工人和体面的市民,而且日本在东北办教育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当时在城市有正当工作的中国公务员和工厂工人,生活质量应该说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他们是受益者,因此对日本其实有不少的感激,而对于没有文化和工作经商改变自身命运的东北农民来说,他们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受到的盘剥侮辱最重,因此对日本人也最为痛恨和反抗,当时的满洲,这种城乡之间福利、情感和生活上的巨大割裂和差异,其实是日本人最头痛的问题。

谢绝地域帖和扣帽子。日本在东北的滔天罪行,不需要再说明,但是每个人的境遇却又各不相同,其实我听完后,最深的感觉是:

知识改变命运,适者生存~~ {:soso_e113:}
楼主又在掀就伤疤
不服不行,在民族融合方面,鬼子甩TG几条街
据说长春是亚洲第一个普及抽水马桶的城市
很多年前,我一个初中同学,就这么讲过,说东北的城市,都是日本人建起来的
鬼子在东北留下的建筑,上世纪80年代还有不少。
好在日本人自己玩死自己了,不然现在至少东北铁定没了吧。
除非中华民族一直沉沦下去,要不,绝不会允许旁边有个强国
日本铁蹄蹂躏下的长春图片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