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万亿地方债偿还风险加剧 债主堵住基层官员讨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8:54:14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40804/023519900045.shtml

2014年08月04日 02:35  第一财经日报          评论中大奖(94人参与) 收藏本文     
  楼市乏力今年2.4万亿地方债偿还风险加剧

  陈益刊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2014年上半年多数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增幅放缓,而刚性支出不减,这使今年地方政府2.4万亿元地方债的偿债压力陡增,风险凸现。

  《第一财经日报》了解到,一些地方债务问题突出,出现了债主把某地基层官员堵在会议室讨债的情形。

  审计署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从去年6月底至今年3月底,共有9个省份超8亿元的债务逾期未还。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有的地方也存在一定风险隐患,全面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

  偿债压力陡增

  截至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约11万亿元,而今年需要偿还的债务占债务总余额的21.89%,这意味着今年地方政府需偿还债务或为2.4万亿元。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此前称,今年是偿债压力最重的一年。

  经济下行压力下,多地财政收入吃紧,这加重地方偿债压力。

  根据各地披露的经济半年报,至少22省份经济增速落后于年初目标,11个省份财政收入增幅只有个位数。

  这也使得地方政府更加依赖卖地偿债。

  早在2012年底,就有11个省级、316个市级、1396个县级政府承诺以土地出让金偿还约3.5万亿元地方债。

  今年上半年,地方政府通过卖地收入达到21129亿元,同比增长26.3%。不过,由于楼市低迷,土地市场不景气,6月份地方卖地收入同比增幅跌至7.3%。

  南方某市一名官员称,由于当地土地市场不景气,多次出现土地流拍现象,为了把地卖出去,当地只好采取划小地块出让的办法。“价格低也要忍痛卖,一旦资金链断了,进入金融机构的‘黑名单’就更糟糕了”。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副教授郑春荣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今年经济下行会导致一些地方融资平台的收益能力下降,主要体现在以土地为资产的融资平台公司,这类公司一般通过做大资产(即收储土地)来增加负债,但是今年楼市低迷,土地估值下降、资产缩水,而负债却没变。但这多出现在县级融资平台,而更上一级(省级、地市级)的地方融资平台腾挪空间更大。

  尽管地方政府加速卖地,但开发商往往无力接单。这也让地方来自土地的财政收入萎缩。一名省级开发区官员称,由于地价下跌,当地今年财政收入至少要下降25%。

  除了卖地偿债外,地方政府还采取借新债还旧债的方法。根据审计署最新数据,2013年6月底至今年3月底,9个省本级政府为偿还到期债务举借新债达579.31亿元。

  偿债疏堵结合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即将出台。

  “目前我国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有的地方也存在一定风险隐患,全面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改革总的要求是,疏堵结合,开明渠、堵暗道,加快建立规范合理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 楼继伟在对媒体详解该方案时如是称。

  在“堵暗道”方面,地方融资平台和通过信托等渠道举债已被看紧。


  近些年,融资平台公司成为地方政府举债主体,截至2013年底,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公司举债超4万亿元(40756亿元)。对此,金融监管部门加强了对地方政府及融资平台公司的信贷管理,贷款规模得到有效控制。地方政府通过信托等影子银行融资的渠道也被收紧,去年,上海银监局辖区内政信合作产品增速明显放缓,在各种信托产品中比重已有下滑。

  在“开明渠”方面,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2014年5月,为建立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包括上海、广东、浙江等10个地区试点地方债自发自还,目前广东、山东、江苏三地已经完成政府债券发行工作,江西政府债已经公开招标,另外六地在积极准备中。

  楼继伟称,下一步规范地方债管理方向是在做好两项基础性工作上,继续扩大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

  两项基础性工作中,一项是推行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即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向社会公开政府家底;二是建立健全考核问责机制,探索建立地方政府信用评级制度。

  郑春荣对本报记者表示,“开明渠”、“堵暗道”的地方债管理思路很正确,楼部长会加速推行相应的改革措施,但巨额存量的地方债务如何化解仍是很重要的问题。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40804/023519900045.shtml

2014年08月04日 02:35  第一财经日报          评论中大奖(94人参与) 收藏本文     
  楼市乏力今年2.4万亿地方债偿还风险加剧

  陈益刊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2014年上半年多数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增幅放缓,而刚性支出不减,这使今年地方政府2.4万亿元地方债的偿债压力陡增,风险凸现。

  《第一财经日报》了解到,一些地方债务问题突出,出现了债主把某地基层官员堵在会议室讨债的情形。

  审计署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从去年6月底至今年3月底,共有9个省份超8亿元的债务逾期未还。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有的地方也存在一定风险隐患,全面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

  偿债压力陡增

  截至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约11万亿元,而今年需要偿还的债务占债务总余额的21.89%,这意味着今年地方政府需偿还债务或为2.4万亿元。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此前称,今年是偿债压力最重的一年。

  经济下行压力下,多地财政收入吃紧,这加重地方偿债压力。

  根据各地披露的经济半年报,至少22省份经济增速落后于年初目标,11个省份财政收入增幅只有个位数。

  这也使得地方政府更加依赖卖地偿债。

  早在2012年底,就有11个省级、316个市级、1396个县级政府承诺以土地出让金偿还约3.5万亿元地方债。

  今年上半年,地方政府通过卖地收入达到21129亿元,同比增长26.3%。不过,由于楼市低迷,土地市场不景气,6月份地方卖地收入同比增幅跌至7.3%。

  南方某市一名官员称,由于当地土地市场不景气,多次出现土地流拍现象,为了把地卖出去,当地只好采取划小地块出让的办法。“价格低也要忍痛卖,一旦资金链断了,进入金融机构的‘黑名单’就更糟糕了”。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副教授郑春荣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今年经济下行会导致一些地方融资平台的收益能力下降,主要体现在以土地为资产的融资平台公司,这类公司一般通过做大资产(即收储土地)来增加负债,但是今年楼市低迷,土地估值下降、资产缩水,而负债却没变。但这多出现在县级融资平台,而更上一级(省级、地市级)的地方融资平台腾挪空间更大。

  尽管地方政府加速卖地,但开发商往往无力接单。这也让地方来自土地的财政收入萎缩。一名省级开发区官员称,由于地价下跌,当地今年财政收入至少要下降25%。

  除了卖地偿债外,地方政府还采取借新债还旧债的方法。根据审计署最新数据,2013年6月底至今年3月底,9个省本级政府为偿还到期债务举借新债达579.31亿元。

  偿债疏堵结合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即将出台。

  “目前我国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有的地方也存在一定风险隐患,全面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改革总的要求是,疏堵结合,开明渠、堵暗道,加快建立规范合理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 楼继伟在对媒体详解该方案时如是称。

  在“堵暗道”方面,地方融资平台和通过信托等渠道举债已被看紧。


  近些年,融资平台公司成为地方政府举债主体,截至2013年底,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公司举债超4万亿元(40756亿元)。对此,金融监管部门加强了对地方政府及融资平台公司的信贷管理,贷款规模得到有效控制。地方政府通过信托等影子银行融资的渠道也被收紧,去年,上海银监局辖区内政信合作产品增速明显放缓,在各种信托产品中比重已有下滑。

  在“开明渠”方面,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2014年5月,为建立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包括上海、广东、浙江等10个地区试点地方债自发自还,目前广东、山东、江苏三地已经完成政府债券发行工作,江西政府债已经公开招标,另外六地在积极准备中。

  楼继伟称,下一步规范地方债管理方向是在做好两项基础性工作上,继续扩大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

  两项基础性工作中,一项是推行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即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向社会公开政府家底;二是建立健全考核问责机制,探索建立地方政府信用评级制度。

  郑春荣对本报记者表示,“开明渠”、“堵暗道”的地方债管理思路很正确,楼部长会加速推行相应的改革措施,但巨额存量的地方债务如何化解仍是很重要的问题。
很多地方债都是以信托的名义发行的   
很多地方债都是以信托的名义发行的
所以中央转而让他们发行自己为主体的地方债。。。通过信托,地方投融资平台这种债务,会变的非常隐蔽,风险性极大。。。
  为了政绩举债不可行
根本不用担心, 建立地方债资产管理中心,很容易冲帐!
货币始终在贬值,越早投资,效益越大!

过度追求GDP害死人
堵也是白堵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过度追求GDP害死人
吃相那叫难看!借的时候根本没想过要怎么还!
我鳖最HIGH 发表于 2014-8-4 08:56
吃相那叫难看!借的时候根本没想过要怎么还!

可惜的是,政府的信用被恶意透支了。
nevermore123 发表于 2014-8-4 08:59
可惜的是,政府的信用被恶意透支了。
现在政府借贷的信用依然远远比私人借贷好得多。
吃相那叫难看!借的时候根本没想过要怎么还!
   政绩到手高升走人 ,还管你后任怎么还债?
nevermore123 发表于 2014-8-4 08:59
可惜的是,政府的信用被恶意透支了。
还好吧,比如城投基金,建设基金,年回报都是10%,8%,远高于银行利率,而且政府年年兑现。最重要的是,你想投资,没有门路人家还不带你玩。政府的信用怎么恶意透支,金字招牌比银行还保险。
wtzoo 发表于 2014-8-4 09:58
还好吧,比如城投基金,建设基金,年回报都是10%,8%,远高于银行利率,而且政府年年兑现。最重要的是, ...
问题就在于城投项目本身有8%10%的回报率吗??
债券收益越高越说明债券品质低,地方政府玩庞式游戏都要这么高大上
缺无花 发表于 2014-8-4 10:18
问题就在于城投项目本身有8%10%的回报率吗??
债券收益越高越说明债券品质低,地方政府玩庞式游戏都要这么 ...
呵呵,不要用西方公司债的眼光看中国政府的地方债,8%-10%的收益,是能够保障的,这一点请楼主放心……
wtzoo 发表于 2014-8-4 10:25
呵呵,不要用西方公司债的眼光看中国政府的地方债,8%-10%的收益,是能够保障的,这一点请楼主放心……
你能告诉我怎么保障吗??是拆东墙补西墙吗??
你能告诉我怎么保障吗??是拆东墙补西墙吗??
靠每年财政收入增加值保障。
缺无花 发表于 2014-8-4 10:28
你能告诉我怎么保障吗??是拆东墙补西墙吗??
还真是蛮好笑的,城投基金地方债,号称是债,其实都是投资,投资都是有收益的,有些是防洪防汛修路等公益性支出,这个短期没有回报,但是也算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不去做,让哪家有良心的私营企业来做么?至于收益性投资,那就更多了,参股地方银行(银行暴利不解释)、收储国有集体土地(土地有多暴利也不解释)、参股投资或建立国有公司(国企大多还是很好混的)、拆迁及地块拍卖(不解释),不胜枚举,县级市级都有城投金融平台,所谓的债,都是花在钱生钱和基础设施上。还是第一次回帖的那句老话,你想玩,还不带你玩呢!
bokei 发表于 2014-8-4 10:42
靠每年财政收入增加值保障。
问题就在于怎么增加财政收入
wtzoo 发表于 2014-8-4 10:45
还真是蛮好笑的,城投基金地方债,号称是债,其实都是投资,投资都是有收益的,有些是防洪防汛修路等公益 ...
呵呵,游戏都快玩不下去了,谁爱玩谁玩吧
http://lt.cjdby.net/thread-1884773-1-1.html
问题就在于怎么增加财政收入
基础设施投入能增加税收,就算是地产如此不景气的一年,卖地收入增速都有百分之8,另外近年的财政收入增速都在10左右,所以大家都肯借钱给政府。
缺无花 发表于 2014-8-4 10:57
呵呵,游戏都快玩不下去了,谁爱玩谁玩吧
http://lt.cjdby.net/thread-1884773-1-1.html
呵呵,没玩过就不要说葡萄酸
bokei 发表于 2014-8-4 10:59
基础设施投入能增加税收,就算是地产如此不景气的一年,卖地收入增速都有百分之8,另外近年的财政收入增 ...
这个还要按月份来算,年初土地成交还是很猛的,承接了13年的势头,但从四月份开始已经转头向下,六七月更是惨不忍睹,这个势头下去,全年可能是负增长了。
wtzoo 发表于 2014-8-4 10:45
还真是蛮好笑的,城投基金地方债,号称是债,其实都是投资,投资都是有收益的,有些是防洪防汛修路等公益 ...
一顿饭不能把半年的吃完,即使半年的饭菜都摆在那里。玩儿过头就要经受惩罚,这口气接上接不上,都够地方政府喝一壶的。
zell2001 发表于 2014-8-4 07:51
很多地方债都是以信托的名义发行的
然后以银行理财产品的名义卖出去。
债主来头大啊,想起当年报上登的小餐馆老板被地方政府的3W多张白条给逼停业了,要钱?门都不让进的
这个还要按月份来算,年初土地成交还是很猛的,承接了13年的势头,但从四月份开始已经转头向下,六七月更 ...
全年为负不太可能,下半年经济增速都开始回稳,土地出让也会回暖。

wtzoo 发表于 2014-8-4 10:25
呵呵,不要用西方公司债的眼光看中国政府的地方债,8%-10%的收益,是能够保障的,这一点请楼主放心……


10%的收益还能保障。。。还放心。。。

银行贷款利率是多少?就这地方都保障不了,银监一开始坚决不允许地方债务展期,后来呢?

地方债风险不高,银行至于严控地方债规模,把风险从表内往表外推么?
wtzoo 发表于 2014-8-4 10:25
呵呵,不要用西方公司债的眼光看中国政府的地方债,8%-10%的收益,是能够保障的,这一点请楼主放心……


10%的收益还能保障。。。还放心。。。

银行贷款利率是多少?就这地方都保障不了,银监一开始坚决不允许地方债务展期,后来呢?

地方债风险不高,银行至于严控地方债规模,把风险从表内往表外推么?

缺无花 发表于 2014-8-4 10:55
问题就在于怎么增加财政收入


先借贷,再修路,先把路边上的土地买出建商铺、工厂,再从商铺工厂里收税呗。

当然这个循环也不是每个地方都玩的转的。不过从全国整体上看,赚头更大
缺无花 发表于 2014-8-4 10:55
问题就在于怎么增加财政收入


先借贷,再修路,先把路边上的土地买出建商铺、工厂,再从商铺工厂里收税呗。

当然这个循环也不是每个地方都玩的转的。不过从全国整体上看,赚头更大
红袖添香夜读书 发表于 2014-8-4 11:37
10%的收益还能保障。。。还放心。。。

银行贷款利率是多少?就这地方都保障不了,银监一开始坚决不 ...
呵呵,爱信不信

缺无花 发表于 2014-8-4 10:57
呵呵,游戏都快玩不下去了,谁爱玩谁玩吧
http://lt.cjdby.net/thread-1884773-1-1.html


你转的这篇恰恰说明不是什么大问题。

“十个茶壶七个盖,许多地方债务问题都快捂不住了,”一位银行部门省级分行的领导说“由于风险监管要求很严,现在银行跟地方政府只能握手不敢拥抱。”

当地一位官员说,“价格低也要忍痛卖,一旦资金链断了,进金融机构的黑名单就更糟糕了。”

国家审计署财政审计司四处处长雷达说,地方债风险虽然总体可控,但由于全国财政收入不可能打通使用,并不排除相当一部分地区存在风险



中国的地方政府不像其他一些国家的地方政府可以直接发债,发债的话不需要拿资产做抵押,而只是拿政府税收做担保。中国地方政府是靠地方融资平台来借钱的,地方融资平台就是城投公司、是企业,它向银行贷款是需要有资产抵押的,通常主要就是土地。

如果地方政府还不起债了,那顶多也就是城投公司破产,地方政府该干嘛还干嘛,只不过以后再搞基建投资不容易搞到钱了而已。

受影响大的是银行,可中国的银行系统本来不良贷款率就很低。以2013年来说,按照银监会的统计口径,只有1.49%,按照世行和IMF的统计口径就更低了,仅有1%。这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非常低的。

截至2013年年中,地方融资平台的总债务也只有4万亿出头而已,即便有20%的地方融资平台破产了,且那些抵押的土地一钱不值,那中国银行系统的不良贷款率也仅仅上升1个百分点,依然属于相当低的水平。更何况那些抵押的土地不可能一钱不值。。。

缺无花 发表于 2014-8-4 10:57
呵呵,游戏都快玩不下去了,谁爱玩谁玩吧
http://lt.cjdby.net/thread-1884773-1-1.html


你转的这篇恰恰说明不是什么大问题。

“十个茶壶七个盖,许多地方债务问题都快捂不住了,”一位银行部门省级分行的领导说“由于风险监管要求很严,现在银行跟地方政府只能握手不敢拥抱。”

当地一位官员说,“价格低也要忍痛卖,一旦资金链断了,进金融机构的黑名单就更糟糕了。”

国家审计署财政审计司四处处长雷达说,地方债风险虽然总体可控,但由于全国财政收入不可能打通使用,并不排除相当一部分地区存在风险



中国的地方政府不像其他一些国家的地方政府可以直接发债,发债的话不需要拿资产做抵押,而只是拿政府税收做担保。中国地方政府是靠地方融资平台来借钱的,地方融资平台就是城投公司、是企业,它向银行贷款是需要有资产抵押的,通常主要就是土地。

如果地方政府还不起债了,那顶多也就是城投公司破产,地方政府该干嘛还干嘛,只不过以后再搞基建投资不容易搞到钱了而已。

受影响大的是银行,可中国的银行系统本来不良贷款率就很低。以2013年来说,按照银监会的统计口径,只有1.49%,按照世行和IMF的统计口径就更低了,仅有1%。这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非常低的。

截至2013年年中,地方融资平台的总债务也只有4万亿出头而已,即便有20%的地方融资平台破产了,且那些抵押的土地一钱不值,那中国银行系统的不良贷款率也仅仅上升1个百分点,依然属于相当低的水平。更何况那些抵押的土地不可能一钱不值。。。
wtzoo 发表于 2014-8-4 09:58
还好吧,比如城投基金,建设基金,年回报都是10%,8%,远高于银行利率,而且政府年年兑现。最重要的是, ...
要看哪里的政府了,一线城市的信用等级远高于三,四线以后的城市。
扯,我们这边政府就是靠借新债还旧债,财政收入就是靠卖地皮,不然你以为就那些死税收够干嘛?付个人员工资和日常开销都嫌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