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施救,应对水中险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8:49:25
http://www.303yy.com/html/wbfw/bdcjbyf/10831.html

您的位置: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0三医院 >> 为兵服务 >> 部队常见病预防 >> 浏览文章         


科学施救,应对水中险情

发布日期:2012/8/6 11:23:00,来源:中国军网 点击数:61 【字体:大 中 小】

  新闻背景

  近期,受极端天气影响,全国各地暴雨频发,一些地区出现城市内涝、江河涨水或山洪暴发等自然灾害。战友们在野外驻训、抗洪抢险过程中,如遇险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科学自救与施救。

  连线专家:广州军区181医院呼吸消化内科主治医师 张清勇

  险情扫描

  水无常形,其中危机知多少

  水无常形,平静时可以恬静安详、柔情万种,愤怒时亦可激起千层浪花、万顷波涛。在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实则暗藏着种种危险:

  行车涉水。夏秋季节,驾车行驶在路上难免突遇暴雨,如果对路况和水情判断不准确,车辆陷入积水较深的低洼路段,可能导致发动机熄火,人员被困在车内。

  失足落水。官兵在野外驻训时,路经池塘或小河可能会不慎落入水中,由于事发突然,紧张慌乱之下,容易导致呛水,引发溺水事故。

  手脚抽筋。在进行武装泅渡、海训过程中,如果下水前准备活动不充分、水温偏低,个别官兵在水中可能突然出现手脚抽筋现象,引发痉挛性疼痛,导致泳姿变形而意外溺水。

  水情复杂。官兵们在陌生水域展开训练或救援时,由于对水情了解不足,遇到较为复杂的水底环境,如水草丛生、漩涡暗流、岩石湿滑、水湍浪急等,可能遇险。

  体力不支。如果官兵长时间在水中开展训练或执行抢险任务,身体过于疲劳,肌肉的收缩和反应能力会减弱,动作不协调,可能引起呛水、肌肉痉挛,引发溺水事故。

  被动溺水。官兵在下水救援溺水者时,由于被救者惊慌失措,容易造成救援者被动溺水。

  专家支招

  防患未然,科学自救与施救

  防患于未然,才能临危不乱。要想避免在水中发生危险,必须掌握水中遇险后的正确处置方法。专家为战友们介绍了一些避险和水中自救与施救的方法和窍门。

  谨慎驾驶,准确判断。汽车涉水实验数据表明,大部分车辆涉水安全深度只有30-40厘米,超过这个水位,就可能导致车辆熄火。因此,雨天行车,必须低速谨慎驾驶,如遇低洼路段,应提前观察判断水深,切记不要涉险进入水深超过轮胎一半及以上深度的积水区,如果不慎进入较深的积水区而且确认前方水不会更深,则可以挂低挡,保持一定油门,匀速通过积水区;如果前方积水更深,则不能冒险前行,要及时停车或倒回安全地域。

  沉着果断,弃车逃生。如果车辆误入较深的积水区,发动机熄火、积水水位持续上涨,车内人员千万不要在车里等待,要在第一时间打开车门逃生。如果水特别深,车门已被淹,由于外部水压大,车门难以打开,这时要打开门锁,摇下车窗,以便于他人从外部救援或自主逃生。如果车体整体被淹没,水压致使车门无法打开、车窗无法摇下,则要利用身边的锐利工具敲击车辆侧窗边缘和四角,敲碎玻璃后从窗口逃生。在其他努力也无效的情况下,要保持冷静,把面部贴近车顶呼吸,等车内水快充满、车内外水压趋于平衡时,再迅速打开车门逃生。

  如遇险情,切莫慌张。如果不慎落水,一定要保持冷静清醒,切莫慌张忙乱。不要将手臂上举胡乱扑动,这样只会使身体下沉更快。要迅速采取仰卧姿势,面朝上,使鼻子露出水面呼吸,用嘴吸气、用鼻呼气,呼气要浅,吸气要深,保持呼吸频率,并大声呼救。如果在水中发生手脚抽筋,不要心慌意乱,一定要保持镇静,保持身体平衡,停止游动,仰面浮于水面,并根据不同部位采取不同方法进行自救。腿抽筋时,可用手握住抽筋腿的脚趾,用力向上拉,使抽筋腿伸直,并用另一条腿踩水,另一只手划水,帮助身体上浮,这样连续多次即可恢复正常。手抽筋时,应迅速握紧拳头,再用力伸直,反复多次,直至复原。上腹部肌肉抽筋时,可掐中脘穴(在脐上四寸),配合掐足三里穴,还可仰卧水面, 把双腿向腹壁弯收,再行伸直,重复几次,即可缓解。身体恢复后,应改用别的游泳姿势游回岸边休息。如果不得不仍用同一游泳姿势,要注意防范再次抽筋。

  了解水情,小心应对。部队进行训练或执行抢险救灾任务时,要提前了解所在水域的水势水情和水下环境,标明危险区域和注意事项,并提前做好应急预案,防范事故发生。下水后,官兵如遇水草缠身,切不可用力踩水或拼命挣扎,应放松身体,平卧水面,分开两腿,轻轻用手将水草捋下或扯断,自己无法摆脱时,应及时呼救;若身陷淤泥,则不可盲目用力抽拉,应轻轻将陷入淤泥中的肢体慢慢抽出,或借助身边的漂浮物、岸边的树枝、灌木等物体将身体被陷部分拖出。在河道突然放宽、收窄、骤然曲折处或河床高低不平等地方,往往会出现漩涡。如遇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时,漩涡会更多。这时,战友们应注意观察,提前防范,避免接近。如果已经靠近,切勿踩水或潜入水中。

  充分热身,保持体力。为了避免发生危险,在进行水中训练和作业前,必须进行10-15分钟的准备活动,可以通过跑步、做操、踢腿、深蹲等方式,将头、颈、双肩、双臂、腰腿、手、脚的关节活动开。下水前,还应用少量冷水冲洗一下身体,这样可以使人尽快适应水温,避免出现头晕、心慌、抽筋现象。下水前要充分考虑自身状况,在太饱、太饿、身体不适或过度疲劳时,不要下水。下水时间一般最长不超过两小时,战友们在训练和救援过程中切不可盲目逞强,避免因体力消耗过大无力游动,发生危险。如果遇到险情,一定要保持冷静,可在身体下沉时屏住呼吸,使肺部充满气体,只消片刻,身体便会自然上浮。此时,要放慢游动速度,控制动作幅度,可仰浮于水面以保持体力,等待救援。若身边有漂浮的物体或辅助设施,则可迅速向其靠拢,等体力恢复后再游回岸边。

  掌握方法,科学施救。在救助落水者时,由于被救者情绪极度恐慌,往往会在慌乱中紧紧抓抱施救者,或用力蹬踹,施救者有被拖入水中的危险。因此战友们在实施救援时,应首先利用身边的救生圈、树枝、绳索、衣服或漂浮物等辅助工具展开救援。若万不得已,需下水施救,则要在下水前尽快脱去衣裤和鞋子,从落水者的背后向其靠拢。靠近后,用一只手从背后托住落水者的下巴,使其仰面,另一只手绕住他的手臂,并用手肘用力夹住他的肩膀,以免其用力挣扎。与此同时,可大声向落水者喊话以安抚其情绪,使其主动配合施救者的动作,一齐奋力游回岸边。

  相关链接:

  上岸后的急救措施

  1、保持溺水者呼吸道畅通:溺水者往往因脑充血而出现中风现象,致使咀嚼肌痉挛,牙关紧闭,口中的淤泥、杂物和呕吐物等堵塞口腔,易造成呼吸道不畅。这时施救者可用大拇指由后向前顶住溺水者的下颌关节,用力前推,同时食指和中指向下扳溺水者下颌骨,将其口掰开,将其口腔或喉部的杂物、淤泥等取出。必要时将其舌头用手巾、纱布包裹拉出,以保持其呼吸道畅通。

  2、控水:急救者一腿跪在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腹部横置于自己屈膝的大腿上,使溺水者头部向下,接着按压其背部,使积水倒出;急救者也可以从后方抱起溺水者的腰部,使其背向上,头向下,也能使水倒出来。此过程不宜太长,以免延误复苏。

  3、心肺复苏: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如果呼吸心跳停止则应立即进行以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为主的心肺复苏抢救。做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佳。

  4、后送急救:通过现场急救,如果溺水者出现好转,应迅速将其转送至正规医院进一步诊疗,对心肺进行医疗综合评估,以利于控制溺水后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心脑血管意外等。现场急救无效者应迅速转送医院,尽可能做到边抢救边转送,以争取时间,挽救生命。


上一篇:野外驻训, 打好“皮肤保卫战”

下一篇:穿林入壑,远离丛林疾患有门道http://www.303yy.com/html/wbfw/bdcjbyf/10831.html

您的位置: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0三医院 >> 为兵服务 >> 部队常见病预防 >> 浏览文章         


科学施救,应对水中险情

发布日期:2012/8/6 11:23:00,来源:中国军网 点击数:61 【字体:大 中 小】

  新闻背景

  近期,受极端天气影响,全国各地暴雨频发,一些地区出现城市内涝、江河涨水或山洪暴发等自然灾害。战友们在野外驻训、抗洪抢险过程中,如遇险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科学自救与施救。

  连线专家:广州军区181医院呼吸消化内科主治医师 张清勇

  险情扫描

  水无常形,其中危机知多少

  水无常形,平静时可以恬静安详、柔情万种,愤怒时亦可激起千层浪花、万顷波涛。在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实则暗藏着种种危险:

  行车涉水。夏秋季节,驾车行驶在路上难免突遇暴雨,如果对路况和水情判断不准确,车辆陷入积水较深的低洼路段,可能导致发动机熄火,人员被困在车内。

  失足落水。官兵在野外驻训时,路经池塘或小河可能会不慎落入水中,由于事发突然,紧张慌乱之下,容易导致呛水,引发溺水事故。

  手脚抽筋。在进行武装泅渡、海训过程中,如果下水前准备活动不充分、水温偏低,个别官兵在水中可能突然出现手脚抽筋现象,引发痉挛性疼痛,导致泳姿变形而意外溺水。

  水情复杂。官兵们在陌生水域展开训练或救援时,由于对水情了解不足,遇到较为复杂的水底环境,如水草丛生、漩涡暗流、岩石湿滑、水湍浪急等,可能遇险。

  体力不支。如果官兵长时间在水中开展训练或执行抢险任务,身体过于疲劳,肌肉的收缩和反应能力会减弱,动作不协调,可能引起呛水、肌肉痉挛,引发溺水事故。

  被动溺水。官兵在下水救援溺水者时,由于被救者惊慌失措,容易造成救援者被动溺水。

  专家支招

  防患未然,科学自救与施救

  防患于未然,才能临危不乱。要想避免在水中发生危险,必须掌握水中遇险后的正确处置方法。专家为战友们介绍了一些避险和水中自救与施救的方法和窍门。

  谨慎驾驶,准确判断。汽车涉水实验数据表明,大部分车辆涉水安全深度只有30-40厘米,超过这个水位,就可能导致车辆熄火。因此,雨天行车,必须低速谨慎驾驶,如遇低洼路段,应提前观察判断水深,切记不要涉险进入水深超过轮胎一半及以上深度的积水区,如果不慎进入较深的积水区而且确认前方水不会更深,则可以挂低挡,保持一定油门,匀速通过积水区;如果前方积水更深,则不能冒险前行,要及时停车或倒回安全地域。

  沉着果断,弃车逃生。如果车辆误入较深的积水区,发动机熄火、积水水位持续上涨,车内人员千万不要在车里等待,要在第一时间打开车门逃生。如果水特别深,车门已被淹,由于外部水压大,车门难以打开,这时要打开门锁,摇下车窗,以便于他人从外部救援或自主逃生。如果车体整体被淹没,水压致使车门无法打开、车窗无法摇下,则要利用身边的锐利工具敲击车辆侧窗边缘和四角,敲碎玻璃后从窗口逃生。在其他努力也无效的情况下,要保持冷静,把面部贴近车顶呼吸,等车内水快充满、车内外水压趋于平衡时,再迅速打开车门逃生。

  如遇险情,切莫慌张。如果不慎落水,一定要保持冷静清醒,切莫慌张忙乱。不要将手臂上举胡乱扑动,这样只会使身体下沉更快。要迅速采取仰卧姿势,面朝上,使鼻子露出水面呼吸,用嘴吸气、用鼻呼气,呼气要浅,吸气要深,保持呼吸频率,并大声呼救。如果在水中发生手脚抽筋,不要心慌意乱,一定要保持镇静,保持身体平衡,停止游动,仰面浮于水面,并根据不同部位采取不同方法进行自救。腿抽筋时,可用手握住抽筋腿的脚趾,用力向上拉,使抽筋腿伸直,并用另一条腿踩水,另一只手划水,帮助身体上浮,这样连续多次即可恢复正常。手抽筋时,应迅速握紧拳头,再用力伸直,反复多次,直至复原。上腹部肌肉抽筋时,可掐中脘穴(在脐上四寸),配合掐足三里穴,还可仰卧水面, 把双腿向腹壁弯收,再行伸直,重复几次,即可缓解。身体恢复后,应改用别的游泳姿势游回岸边休息。如果不得不仍用同一游泳姿势,要注意防范再次抽筋。

  了解水情,小心应对。部队进行训练或执行抢险救灾任务时,要提前了解所在水域的水势水情和水下环境,标明危险区域和注意事项,并提前做好应急预案,防范事故发生。下水后,官兵如遇水草缠身,切不可用力踩水或拼命挣扎,应放松身体,平卧水面,分开两腿,轻轻用手将水草捋下或扯断,自己无法摆脱时,应及时呼救;若身陷淤泥,则不可盲目用力抽拉,应轻轻将陷入淤泥中的肢体慢慢抽出,或借助身边的漂浮物、岸边的树枝、灌木等物体将身体被陷部分拖出。在河道突然放宽、收窄、骤然曲折处或河床高低不平等地方,往往会出现漩涡。如遇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时,漩涡会更多。这时,战友们应注意观察,提前防范,避免接近。如果已经靠近,切勿踩水或潜入水中。

  充分热身,保持体力。为了避免发生危险,在进行水中训练和作业前,必须进行10-15分钟的准备活动,可以通过跑步、做操、踢腿、深蹲等方式,将头、颈、双肩、双臂、腰腿、手、脚的关节活动开。下水前,还应用少量冷水冲洗一下身体,这样可以使人尽快适应水温,避免出现头晕、心慌、抽筋现象。下水前要充分考虑自身状况,在太饱、太饿、身体不适或过度疲劳时,不要下水。下水时间一般最长不超过两小时,战友们在训练和救援过程中切不可盲目逞强,避免因体力消耗过大无力游动,发生危险。如果遇到险情,一定要保持冷静,可在身体下沉时屏住呼吸,使肺部充满气体,只消片刻,身体便会自然上浮。此时,要放慢游动速度,控制动作幅度,可仰浮于水面以保持体力,等待救援。若身边有漂浮的物体或辅助设施,则可迅速向其靠拢,等体力恢复后再游回岸边。

  掌握方法,科学施救。在救助落水者时,由于被救者情绪极度恐慌,往往会在慌乱中紧紧抓抱施救者,或用力蹬踹,施救者有被拖入水中的危险。因此战友们在实施救援时,应首先利用身边的救生圈、树枝、绳索、衣服或漂浮物等辅助工具展开救援。若万不得已,需下水施救,则要在下水前尽快脱去衣裤和鞋子,从落水者的背后向其靠拢。靠近后,用一只手从背后托住落水者的下巴,使其仰面,另一只手绕住他的手臂,并用手肘用力夹住他的肩膀,以免其用力挣扎。与此同时,可大声向落水者喊话以安抚其情绪,使其主动配合施救者的动作,一齐奋力游回岸边。

  相关链接:

  上岸后的急救措施

  1、保持溺水者呼吸道畅通:溺水者往往因脑充血而出现中风现象,致使咀嚼肌痉挛,牙关紧闭,口中的淤泥、杂物和呕吐物等堵塞口腔,易造成呼吸道不畅。这时施救者可用大拇指由后向前顶住溺水者的下颌关节,用力前推,同时食指和中指向下扳溺水者下颌骨,将其口掰开,将其口腔或喉部的杂物、淤泥等取出。必要时将其舌头用手巾、纱布包裹拉出,以保持其呼吸道畅通。

  2、控水:急救者一腿跪在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腹部横置于自己屈膝的大腿上,使溺水者头部向下,接着按压其背部,使积水倒出;急救者也可以从后方抱起溺水者的腰部,使其背向上,头向下,也能使水倒出来。此过程不宜太长,以免延误复苏。

  3、心肺复苏: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如果呼吸心跳停止则应立即进行以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为主的心肺复苏抢救。做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佳。

  4、后送急救:通过现场急救,如果溺水者出现好转,应迅速将其转送至正规医院进一步诊疗,对心肺进行医疗综合评估,以利于控制溺水后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心脑血管意外等。现场急救无效者应迅速转送医院,尽可能做到边抢救边转送,以争取时间,挽救生命。


上一篇:野外驻训, 打好“皮肤保卫战”

下一篇:穿林入壑,远离丛林疾患有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