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倭国6.5MM子弹打在身体上真的只是一个小穿孔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3:25:27


个人水平有限,文章内容是否有错误,我也不清楚,请大家自行判断解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国战场,由于正面战场密布山地水网田地,北方战场是巨大的游击区,所以在中国战场轻武器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武器。

中国军队步机枪是主要武器 大炮极少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国战场,由于正面战场密布山地水网田地,北方战场是巨大的游击区,所以在中国战场轻武器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武器,战斗形式也以轻武器近距离对射为主要形式。就是老天爷送给日本几个虎式坦克师团在中国湖南湖北的山地水网和华北追逐游击队也是毫无用武之地。

众所周知30-4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整体社会处于农村经济的相对落后的国家,只有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工业实力,中国士兵在抗战中最重要的武器就是步枪和机枪,军直属火炮最多的就是迫击炮,极少数重型榴弹炮在中国军队里都属于战略武器,轻易不敢动用,也舍不得发射炮弹。

作为中国军队最重要的武器步枪,在中国军队里可谓是五花八门,各式各样。6.5MM,7.92MM,6.8MM,7.65MM,7.62MM等等各种口径,尖弹,园弹各种弹型,原装弹复装弹应有尽有。就是同一型号的枪械,各地生产出来的也是质量参差不齐,更加上各地军阀根据自身情况对所产枪械做的改造,导致即使同一型号的枪械,各地生产的在零配件与弹药方面也不能通用的局 面,如果进行细分的话,仅步枪一项国军就有上百个品种,一种型号的步枪就可能有10多个不能通用的变种。所以要具体说中国军队的步枪性能,那是没有办法说的。


汉阳造结构简单 适合文盲士兵使用

中国军队使用最多的步枪肯定是总数超过100万支的汉阳造和中正式步枪,一个仿自德国委员会1888式,一个是仿自德国毛瑟1924式步枪。在抗战时期战争紧急,工厂也是唯以生产数量取胜,再加上缺乏优质钢材,导致这个时期生产的汉阳造步枪质量并不高,而汉阳造使用的圆头子弹,在世界上也早就过时了。这种初速很低的圆头子弹在射程和威力上都要比尖头弹小很多。汉阳造的优点是全长1.25米,刺刀长近40厘米,就和一支小梭镖一样,很适合进行白刃战(只是刺刀产量非常低,不得不装各种杂牌劣质刺刀)。这种步枪简单,实用比较适合中国军队的文盲士兵使用。

刚才说的是新式汉阳造,至于老式汉阳造,人送外号老套筒。都是些使用至少超过20多年以上的老枪了。膛线磨损严重,子弹打出去200米就开始晃悠了。可想精确射击距离也就是几十米的水平。这在战斗中就特别吃亏,只有对方打你,你却很难有机会还手。这样的步枪在抗战时候被称为烧火棍。

这样的烧火棍为什么不淘汰呢?原因很简单,抗战爆发的时候中国军队有100万支步枪,开战4年损失了55万支步枪,可是中国的年产步枪数量只有8万支左右。但是军队数量却在这4年扩大了一倍。这里面的差额至少是百万数量级的。烧火棍也比菜刀好使啊,这些烧火棍也就一直堂而皇之的继续在中国正规军里装备了。

缺乏装备补充 精锐军队越打越弱

我们知道当时中国军队有1个特别精锐的德械师第36师,他们在抗战刚爆发的时候,有4876支步枪,351挺轻机枪,76挺重机枪和24门迫击炮,16门山野炮,经过7年战争,到了1944年豫湘桂大会战时期,作为中国远征军一员的第36师只有1784支步枪,156挺轻机枪,48挺重机枪,山野炮是0。在抗战中,中国战场为什么没有波澜壮阔的大反攻,原因就在这里,中国军队不是越打越强,而是越打越弱了。到了最后根本就是苦苦支撑了。

中正式步枪则是中国军队主力部队的标签性武器,威力比较大,精度不错,质量优良。但是问题是后坐力比较大,那时的中国士兵大多身材瘦弱,实弹训练少。对这种后坐力比较恐惧。而且这种步枪比较短,不适合拼刺刀。

虽然中正式步枪威力不错,但是准确射击距离很近,士兵又没有经受过严格的射击训练。因此在和日军对射的时候就非常吃亏,到了战争后期,大量复装子弹进入部队,导致中正式步枪的射击精度大幅下降,在战斗中与日军对射,被日军打出1比5,1比10伤亡比的战斗比比皆是。


捷克式可以换枪管 但没有备用枪管

中国军队在二战使用过的轻机枪种类也是非常繁多,当中的核心主力就是捷克26式轻机枪。捷克式的优点就是制造简单,维护简便,很少出故障,对于刚从偏僻农村来的文盲士兵来说,枪械出故障是最头痛的事情。而且这种枪对环境使用能力更是超强,从寒冷的东北到炎热的广东,大江南北都没有问题。

捷克式机枪在中国军队的主要使用方法就是连续不断的三发点射。1-2挺捷克式轻机枪交替着,长时间进行点射压制日军。甚至是彻夜开火,阻挡日军前进。捷克式的缺点就是装弹量太少了,只有20发。一般点射6次,7次就得重新换弹夹。没有办法进行压制性射击,可以说捷克式轻机枪实际上类似于自动步枪比如勃朗宁1918式。

捷克式虽然可以更换枪管,但是问题是中国军队没有那么多枪管可以更换,而捷克式打200-300发子弹就会过热,导致子弹乱飞毫无威力。日军一般就是通过中国军队的捷克式机枪开火来判断来的是什么部队的,如果刚交火,那边的中国军队就使用捷克式连续扫射,那就说明这是一支菜鸟部队不足为惧,如果对面的中国军队不慌不忙的从各个角度交叉点射,而且还不断变换射击位置,那就要认真对待了,来的肯定是中国军队中的精锐部队。

苏式机枪太沉重 不适合炎热地区

中国军队还装备了800多挺,芬兰M26机枪,那简直是精度之王,在苏芬战争中大显神威。可是到了中国战场,由于中国风沙大,这种精密的机枪变成了故障之王,各种故障和卡壳。

苏联的托卡列夫-马克西姆机枪,中国军队也有1400挺,但是这种机枪空枪就有26斤重,加上弹药什么的达到了60斤,让瘦小的中国轻机枪手在长时间徒步行军的时候苦不堪言。

DP机枪,就是转盘机枪,弹药量大,坚固耐用,结构简单,训练方便。中国一看不错,进口了一批装备了第74军等精锐部队,但他的问题也是太重,容易卡壳,不适合在亚热带地区使用,在夏天由于,这种机枪不能换枪管,打200发就要休息。而在寒冷的苏联这却不是一个问题。

中国的另一个机枪大户是抗战前后进口的16000挺比利时FN-BAR-M1930式机枪,射击精度高,制作精良,训练简单。这种花了大把银子买来的名牌货到了中国以后,都是专供精锐部队使用的,指望着他们建立功勋。但是这种极为适合战场使用的机枪,也存在着弹匣只有20发子弹的问题,但是他有一个优点,让部队爱不释手,就是是个 7.92MM × 57MM弹就能使用,什么重尖弹,轻尖弹,圆头弹统统能打,象个栓动步枪一样不挑子弹。


38式步枪可以作为狙击步枪使用

日本陆军的轻武器有4大特点。远射程,精确度,寒区作战和白刃战。简单的说就是在寒冷的远东,自己肯定是以少打多,就要利用自己精确地射击远距离击杀苏军,精确射击是最好的节约弹药的办法,应为在辽阔的远东,补给车不可能老随时跟着你走。在必要时刻还要可以进行勇猛的白刃近战。

所以才有了当时世界最长的步枪,38式步枪秉承了日本武器制作精良的传统,做工精细。还配备了硬度最高的刺刀30式刺刀,而变的很适合白刃战的38式步枪。选用的6.5X50MM子弹,速度快,枪口几乎没有闪光,而且声音很小,在远距离杀伤力量大。按照美国的说法,这种子弹可以在150码的距离或者更远的距离可以打穿我们的钢盔。后来38式步枪在太平洋战场上做为狙击使用,比专门的配备了瞄准镜的专业狙击步枪还要受到部队的欢迎,应为你根本就不知道枪是从那里打来的,无烟无焰,让人苦恼。

三八式步枪可感后坐力不明显,便于射手发挥水平,实战射击精度极高。非常适合训练新兵,很适合身材不大的亚洲新兵快速提高射击成绩。按照日本陆军在1929年的射击教范规定,步枪要最远在400米开始射击,轻机枪在600米开始射击,重机枪在800米开始射击,而狙击步枪要最远在1000米开始射击。这样在中国军队进攻日军的时候,日军步枪在400米距离就已经准确开火了,等你到了30以内,日军都已经可以开火好多轮了,中国进攻部队也已经损失惨重。中国军队由于训练水平和武器性能,一般选择在防御时50米以内开火。实际上只有1-2次射击机会。

11年机枪需用专用机枪弹 否则卡壳

日军的机枪主要就是11年式,96式和99式。在抗战初期,日军使用的基本上全部都是大正11年式轻机枪,俗称歪把子。11年的供弹方式是漏斗式供弹,射击的时候只要将6个装有5发子弹的弹夹放进去就可以连续射击。目的是为了步枪和轻机枪弹药和弹具通用。但是这个独特的设计有一个问题,就是结构太复杂,对污垢敏感,当用于大角度高射或俯射时,在子弹装填完毕时,必需扣上弹簧盖板。使用普通步枪子弹容易过热,到最后还得使用专门的轻机枪子弹,才能进行长时间连续射击。

这种机枪的优点是日本机枪所重视的弯枪托特别适合抵肩,射击舒适,精确度很高。

96式机枪配备瞄准镜 战场精度高

日本在1936年开始生产的96式轻机枪采用了30发上插式弹夹供弹,瞄准孔可以左右调整,应为在上面的弹夹档住了视线所以把准星放在了左侧,而且准星还有护翼保护,以免碰撞,影响射击精度。最后还在96式轻机枪的机匣变上安装了瞄准镜。这个在轻机枪安瞄准镜2战很罕见的。也使日本的轻机枪手拥有了惊人的准确率。99式轻机枪实际上就是使用7.7X58MM子弹的大威力96式机枪。日本96式机枪的优点是安装了瞄准镜可以轻松地准确点射400米以外的目标,而你的机枪没有这个瞄准镜,所以就看不清楚,也就自然地无法压制日军机枪,这也可能是日军防御的阵地很难打的一个原因之一吧。

92重机枪枪架沉稳 配夜间瞄准器

日军重机枪主要就是1932年定型的92式重机枪。日本把这种机枪做成气冷型的原因是为了避免水冷机枪的1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在寒区作战,还要给水冷机枪和水桶放防冻液,和射击的时候有白雾容易暴露目标,而且到了战地还要找水,很麻烦。而且92式重机枪的可折叠的外八字握把,和按钮式射击扳机,都是为了适应寒区作战地,道理很简单,那就是适合带厚手套操作机枪。

92式1个气冷机枪有54公斤比马克辛这个水冷机枪的49公斤还要重,实际上92式的枪身只有26.6公斤,还算可以,重要的是马克辛式重机枪还需要加4公斤水呢,加完水也是53公斤地。而且还要随身带8公斤水,实际上重量是很大的。

真正让92式重机枪重的是他有一副重型枪架,有27.8公斤比机枪本身还要重。枪架重的第一个好处就是稳定性特别的好,而且这个枪架还是前驻锄宽大,各条腿受力均匀。最多射击的时候只有轻微的左右散布,但基本上不会有很大的高低散布,射击的时候左右散布还有利于散射压制呢。而且这个枪架可以调节高低,以增强隐蔽性。

这样一挺有可以调节高低,稳定性非常高的重型枪架,配备有光学瞄准镜,枪口有消焰器,枪身准星上还有夜间瞄准器得92式重机枪在战场上,特别是伏击战中对中国军队的威胁特别的大。

日本6.5MM子弹真是只打一个洞吗

关于日本6.5MM子弹的威力,各种说法都有。其实究其原因是事情已经过了几十年了,中国很多人还是不了解自己在抗战时期的对手旧日本军队。日本的6.5MM子弹,其实并不是一种,日本有三种6.5MM子弹,其特点都不一样。

早期的6.5MM弹,实际上是个圆头子弹,威力最小,还飞的特别的远,一打就是一个对穿的小洞,很难在人体内翻滚,只有在远距离中弹,这种子弹才会在人体内翻滚,近距离就是对穿。

到了30年代以后,日本又开发出了一种6.5MM子弹,是一种轻型尖头6.5MM子弹,这种子弹重心有所偏后,弹芯是由铅锑合金构成。这种子弹在近距离命中人体就会发生翻滚,在中等距离命中也会在人体内发生翻滚,但是在远距离不行,和早期圆柱体6.5MM子弹完全不同。

到了6.5MM改进型尖头子弹出现后,性能又不一样了。这种子弹的被甲前厚而后薄,并有预制卡槽,重心在子弹后部,子弹一命中目标就翻滚,并翻滚后还容易碎裂,早期只用于机枪。重心在后的弹头,天生不稳定,没有足够旋转力的约束,发射出去会自动翻滚为弹头朝后,这样的弹头一旦命中物体立即就失去稳定性。几乎达到了达姆弹的效果,是威力最强的6.5MM子弹,在任何距离被命中,子弹都会在人体内翻滚。

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遇到了日军正规野战部队的大量机枪,这些机枪打的是6.5MM尖头弹和改进型6.5MM尖头弹,在战场上机枪火力密集。而在抗战初期日本步枪又是老式圆柱体子弹多,只是到了中期开始新型6.5MM尖头弹才大量装备步枪。防空防空苦咖啡所以国军说6.5MM子弹中近距离威力大的也有,说远距离威力大的也有。

在华北平原打游击的八路军和游击队遇到的是日军的治安部队,打的又是近距离袭击战,不是那种大型野战。都是非常近的距离交火,治安部队机枪比较少战场上机枪火力稀松,新型子弹相对也少。使用圆柱体6.5MM子弹比较多,这就造成了近距离命中人体后,就是打出一个小洞,子弹不会在人体内翻滚。因为游击战最常见的伏击战,基本上很少有远距离开火的机会。圆柱体6.5MM的特性是远距离命中才在人体内翻滚。

而英美澳军队在大反攻阶段遇到的日军,却是装备改进型6.5MM子弹的部队,他们的评判又和中国战场的军人不一样了。美军对38子弹的威力有明确认定,从25码到800码距离的中弹伤情都有比达姆弹威力还大的记录。

中国抗战从1937年到1945年,一直在以弱抗强,勉强支持。整个日本陆军在二战都没有遭到决定性重创,实力其实一直都在。中国战场从来也没有形成大反攻的条件,所谓的美援物资,截止1944年9月,分配给内地超过400万中国军队的只有1000支步枪,1706支冲锋枪,351挺机关枪,28门小口径战防炮,30门迫击炮和96门山炮,难道中国军队就靠这点装备对百万装备齐全,主力全在的日军进行大反攻?

对于中国抗战来说,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只要能抗住一个工业强国不亡国,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就是对全球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如果中国抗战失败,那么百万日军和巨大数量的弹药就会南下,到那时无论是塞班岛,硫磺岛,还是冲绳群岛,日军数量都会翻倍,重武器和弹药数量暴涨数倍以上。美军会遇到更大更多的困难。

http://war.数字化养猪.com/14/0703/14/A08251QA00014J0G.html

个人水平有限,文章内容是否有错误,我也不清楚,请大家自行判断解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国战场,由于正面战场密布山地水网田地,北方战场是巨大的游击区,所以在中国战场轻武器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武器。

中国军队步机枪是主要武器 大炮极少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国战场,由于正面战场密布山地水网田地,北方战场是巨大的游击区,所以在中国战场轻武器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武器,战斗形式也以轻武器近距离对射为主要形式。就是老天爷送给日本几个虎式坦克师团在中国湖南湖北的山地水网和华北追逐游击队也是毫无用武之地。

众所周知30-4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整体社会处于农村经济的相对落后的国家,只有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工业实力,中国士兵在抗战中最重要的武器就是步枪和机枪,军直属火炮最多的就是迫击炮,极少数重型榴弹炮在中国军队里都属于战略武器,轻易不敢动用,也舍不得发射炮弹。

作为中国军队最重要的武器步枪,在中国军队里可谓是五花八门,各式各样。6.5MM,7.92MM,6.8MM,7.65MM,7.62MM等等各种口径,尖弹,园弹各种弹型,原装弹复装弹应有尽有。就是同一型号的枪械,各地生产出来的也是质量参差不齐,更加上各地军阀根据自身情况对所产枪械做的改造,导致即使同一型号的枪械,各地生产的在零配件与弹药方面也不能通用的局 面,如果进行细分的话,仅步枪一项国军就有上百个品种,一种型号的步枪就可能有10多个不能通用的变种。所以要具体说中国军队的步枪性能,那是没有办法说的。


汉阳造结构简单 适合文盲士兵使用

中国军队使用最多的步枪肯定是总数超过100万支的汉阳造和中正式步枪,一个仿自德国委员会1888式,一个是仿自德国毛瑟1924式步枪。在抗战时期战争紧急,工厂也是唯以生产数量取胜,再加上缺乏优质钢材,导致这个时期生产的汉阳造步枪质量并不高,而汉阳造使用的圆头子弹,在世界上也早就过时了。这种初速很低的圆头子弹在射程和威力上都要比尖头弹小很多。汉阳造的优点是全长1.25米,刺刀长近40厘米,就和一支小梭镖一样,很适合进行白刃战(只是刺刀产量非常低,不得不装各种杂牌劣质刺刀)。这种步枪简单,实用比较适合中国军队的文盲士兵使用。

刚才说的是新式汉阳造,至于老式汉阳造,人送外号老套筒。都是些使用至少超过20多年以上的老枪了。膛线磨损严重,子弹打出去200米就开始晃悠了。可想精确射击距离也就是几十米的水平。这在战斗中就特别吃亏,只有对方打你,你却很难有机会还手。这样的步枪在抗战时候被称为烧火棍。

这样的烧火棍为什么不淘汰呢?原因很简单,抗战爆发的时候中国军队有100万支步枪,开战4年损失了55万支步枪,可是中国的年产步枪数量只有8万支左右。但是军队数量却在这4年扩大了一倍。这里面的差额至少是百万数量级的。烧火棍也比菜刀好使啊,这些烧火棍也就一直堂而皇之的继续在中国正规军里装备了。

缺乏装备补充 精锐军队越打越弱

我们知道当时中国军队有1个特别精锐的德械师第36师,他们在抗战刚爆发的时候,有4876支步枪,351挺轻机枪,76挺重机枪和24门迫击炮,16门山野炮,经过7年战争,到了1944年豫湘桂大会战时期,作为中国远征军一员的第36师只有1784支步枪,156挺轻机枪,48挺重机枪,山野炮是0。在抗战中,中国战场为什么没有波澜壮阔的大反攻,原因就在这里,中国军队不是越打越强,而是越打越弱了。到了最后根本就是苦苦支撑了。

中正式步枪则是中国军队主力部队的标签性武器,威力比较大,精度不错,质量优良。但是问题是后坐力比较大,那时的中国士兵大多身材瘦弱,实弹训练少。对这种后坐力比较恐惧。而且这种步枪比较短,不适合拼刺刀。

虽然中正式步枪威力不错,但是准确射击距离很近,士兵又没有经受过严格的射击训练。因此在和日军对射的时候就非常吃亏,到了战争后期,大量复装子弹进入部队,导致中正式步枪的射击精度大幅下降,在战斗中与日军对射,被日军打出1比5,1比10伤亡比的战斗比比皆是。


捷克式可以换枪管 但没有备用枪管

中国军队在二战使用过的轻机枪种类也是非常繁多,当中的核心主力就是捷克26式轻机枪。捷克式的优点就是制造简单,维护简便,很少出故障,对于刚从偏僻农村来的文盲士兵来说,枪械出故障是最头痛的事情。而且这种枪对环境使用能力更是超强,从寒冷的东北到炎热的广东,大江南北都没有问题。

捷克式机枪在中国军队的主要使用方法就是连续不断的三发点射。1-2挺捷克式轻机枪交替着,长时间进行点射压制日军。甚至是彻夜开火,阻挡日军前进。捷克式的缺点就是装弹量太少了,只有20发。一般点射6次,7次就得重新换弹夹。没有办法进行压制性射击,可以说捷克式轻机枪实际上类似于自动步枪比如勃朗宁1918式。

捷克式虽然可以更换枪管,但是问题是中国军队没有那么多枪管可以更换,而捷克式打200-300发子弹就会过热,导致子弹乱飞毫无威力。日军一般就是通过中国军队的捷克式机枪开火来判断来的是什么部队的,如果刚交火,那边的中国军队就使用捷克式连续扫射,那就说明这是一支菜鸟部队不足为惧,如果对面的中国军队不慌不忙的从各个角度交叉点射,而且还不断变换射击位置,那就要认真对待了,来的肯定是中国军队中的精锐部队。

苏式机枪太沉重 不适合炎热地区

中国军队还装备了800多挺,芬兰M26机枪,那简直是精度之王,在苏芬战争中大显神威。可是到了中国战场,由于中国风沙大,这种精密的机枪变成了故障之王,各种故障和卡壳。

苏联的托卡列夫-马克西姆机枪,中国军队也有1400挺,但是这种机枪空枪就有26斤重,加上弹药什么的达到了60斤,让瘦小的中国轻机枪手在长时间徒步行军的时候苦不堪言。

DP机枪,就是转盘机枪,弹药量大,坚固耐用,结构简单,训练方便。中国一看不错,进口了一批装备了第74军等精锐部队,但他的问题也是太重,容易卡壳,不适合在亚热带地区使用,在夏天由于,这种机枪不能换枪管,打200发就要休息。而在寒冷的苏联这却不是一个问题。

中国的另一个机枪大户是抗战前后进口的16000挺比利时FN-BAR-M1930式机枪,射击精度高,制作精良,训练简单。这种花了大把银子买来的名牌货到了中国以后,都是专供精锐部队使用的,指望着他们建立功勋。但是这种极为适合战场使用的机枪,也存在着弹匣只有20发子弹的问题,但是他有一个优点,让部队爱不释手,就是是个 7.92MM × 57MM弹就能使用,什么重尖弹,轻尖弹,圆头弹统统能打,象个栓动步枪一样不挑子弹。


38式步枪可以作为狙击步枪使用

日本陆军的轻武器有4大特点。远射程,精确度,寒区作战和白刃战。简单的说就是在寒冷的远东,自己肯定是以少打多,就要利用自己精确地射击远距离击杀苏军,精确射击是最好的节约弹药的办法,应为在辽阔的远东,补给车不可能老随时跟着你走。在必要时刻还要可以进行勇猛的白刃近战。

所以才有了当时世界最长的步枪,38式步枪秉承了日本武器制作精良的传统,做工精细。还配备了硬度最高的刺刀30式刺刀,而变的很适合白刃战的38式步枪。选用的6.5X50MM子弹,速度快,枪口几乎没有闪光,而且声音很小,在远距离杀伤力量大。按照美国的说法,这种子弹可以在150码的距离或者更远的距离可以打穿我们的钢盔。后来38式步枪在太平洋战场上做为狙击使用,比专门的配备了瞄准镜的专业狙击步枪还要受到部队的欢迎,应为你根本就不知道枪是从那里打来的,无烟无焰,让人苦恼。

三八式步枪可感后坐力不明显,便于射手发挥水平,实战射击精度极高。非常适合训练新兵,很适合身材不大的亚洲新兵快速提高射击成绩。按照日本陆军在1929年的射击教范规定,步枪要最远在400米开始射击,轻机枪在600米开始射击,重机枪在800米开始射击,而狙击步枪要最远在1000米开始射击。这样在中国军队进攻日军的时候,日军步枪在400米距离就已经准确开火了,等你到了30以内,日军都已经可以开火好多轮了,中国进攻部队也已经损失惨重。中国军队由于训练水平和武器性能,一般选择在防御时50米以内开火。实际上只有1-2次射击机会。

11年机枪需用专用机枪弹 否则卡壳

日军的机枪主要就是11年式,96式和99式。在抗战初期,日军使用的基本上全部都是大正11年式轻机枪,俗称歪把子。11年的供弹方式是漏斗式供弹,射击的时候只要将6个装有5发子弹的弹夹放进去就可以连续射击。目的是为了步枪和轻机枪弹药和弹具通用。但是这个独特的设计有一个问题,就是结构太复杂,对污垢敏感,当用于大角度高射或俯射时,在子弹装填完毕时,必需扣上弹簧盖板。使用普通步枪子弹容易过热,到最后还得使用专门的轻机枪子弹,才能进行长时间连续射击。

这种机枪的优点是日本机枪所重视的弯枪托特别适合抵肩,射击舒适,精确度很高。

96式机枪配备瞄准镜 战场精度高

日本在1936年开始生产的96式轻机枪采用了30发上插式弹夹供弹,瞄准孔可以左右调整,应为在上面的弹夹档住了视线所以把准星放在了左侧,而且准星还有护翼保护,以免碰撞,影响射击精度。最后还在96式轻机枪的机匣变上安装了瞄准镜。这个在轻机枪安瞄准镜2战很罕见的。也使日本的轻机枪手拥有了惊人的准确率。99式轻机枪实际上就是使用7.7X58MM子弹的大威力96式机枪。日本96式机枪的优点是安装了瞄准镜可以轻松地准确点射400米以外的目标,而你的机枪没有这个瞄准镜,所以就看不清楚,也就自然地无法压制日军机枪,这也可能是日军防御的阵地很难打的一个原因之一吧。

92重机枪枪架沉稳 配夜间瞄准器

日军重机枪主要就是1932年定型的92式重机枪。日本把这种机枪做成气冷型的原因是为了避免水冷机枪的1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在寒区作战,还要给水冷机枪和水桶放防冻液,和射击的时候有白雾容易暴露目标,而且到了战地还要找水,很麻烦。而且92式重机枪的可折叠的外八字握把,和按钮式射击扳机,都是为了适应寒区作战地,道理很简单,那就是适合带厚手套操作机枪。

92式1个气冷机枪有54公斤比马克辛这个水冷机枪的49公斤还要重,实际上92式的枪身只有26.6公斤,还算可以,重要的是马克辛式重机枪还需要加4公斤水呢,加完水也是53公斤地。而且还要随身带8公斤水,实际上重量是很大的。

真正让92式重机枪重的是他有一副重型枪架,有27.8公斤比机枪本身还要重。枪架重的第一个好处就是稳定性特别的好,而且这个枪架还是前驻锄宽大,各条腿受力均匀。最多射击的时候只有轻微的左右散布,但基本上不会有很大的高低散布,射击的时候左右散布还有利于散射压制呢。而且这个枪架可以调节高低,以增强隐蔽性。

这样一挺有可以调节高低,稳定性非常高的重型枪架,配备有光学瞄准镜,枪口有消焰器,枪身准星上还有夜间瞄准器得92式重机枪在战场上,特别是伏击战中对中国军队的威胁特别的大。

日本6.5MM子弹真是只打一个洞吗

关于日本6.5MM子弹的威力,各种说法都有。其实究其原因是事情已经过了几十年了,中国很多人还是不了解自己在抗战时期的对手旧日本军队。日本的6.5MM子弹,其实并不是一种,日本有三种6.5MM子弹,其特点都不一样。

早期的6.5MM弹,实际上是个圆头子弹,威力最小,还飞的特别的远,一打就是一个对穿的小洞,很难在人体内翻滚,只有在远距离中弹,这种子弹才会在人体内翻滚,近距离就是对穿。

到了30年代以后,日本又开发出了一种6.5MM子弹,是一种轻型尖头6.5MM子弹,这种子弹重心有所偏后,弹芯是由铅锑合金构成。这种子弹在近距离命中人体就会发生翻滚,在中等距离命中也会在人体内发生翻滚,但是在远距离不行,和早期圆柱体6.5MM子弹完全不同。

到了6.5MM改进型尖头子弹出现后,性能又不一样了。这种子弹的被甲前厚而后薄,并有预制卡槽,重心在子弹后部,子弹一命中目标就翻滚,并翻滚后还容易碎裂,早期只用于机枪。重心在后的弹头,天生不稳定,没有足够旋转力的约束,发射出去会自动翻滚为弹头朝后,这样的弹头一旦命中物体立即就失去稳定性。几乎达到了达姆弹的效果,是威力最强的6.5MM子弹,在任何距离被命中,子弹都会在人体内翻滚。

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遇到了日军正规野战部队的大量机枪,这些机枪打的是6.5MM尖头弹和改进型6.5MM尖头弹,在战场上机枪火力密集。而在抗战初期日本步枪又是老式圆柱体子弹多,只是到了中期开始新型6.5MM尖头弹才大量装备步枪。防空防空苦咖啡所以国军说6.5MM子弹中近距离威力大的也有,说远距离威力大的也有。

在华北平原打游击的八路军和游击队遇到的是日军的治安部队,打的又是近距离袭击战,不是那种大型野战。都是非常近的距离交火,治安部队机枪比较少战场上机枪火力稀松,新型子弹相对也少。使用圆柱体6.5MM子弹比较多,这就造成了近距离命中人体后,就是打出一个小洞,子弹不会在人体内翻滚。因为游击战最常见的伏击战,基本上很少有远距离开火的机会。圆柱体6.5MM的特性是远距离命中才在人体内翻滚。

而英美澳军队在大反攻阶段遇到的日军,却是装备改进型6.5MM子弹的部队,他们的评判又和中国战场的军人不一样了。美军对38子弹的威力有明确认定,从25码到800码距离的中弹伤情都有比达姆弹威力还大的记录。

中国抗战从1937年到1945年,一直在以弱抗强,勉强支持。整个日本陆军在二战都没有遭到决定性重创,实力其实一直都在。中国战场从来也没有形成大反攻的条件,所谓的美援物资,截止1944年9月,分配给内地超过400万中国军队的只有1000支步枪,1706支冲锋枪,351挺机关枪,28门小口径战防炮,30门迫击炮和96门山炮,难道中国军队就靠这点装备对百万装备齐全,主力全在的日军进行大反攻?

对于中国抗战来说,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只要能抗住一个工业强国不亡国,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就是对全球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如果中国抗战失败,那么百万日军和巨大数量的弹药就会南下,到那时无论是塞班岛,硫磺岛,还是冲绳群岛,日军数量都会翻倍,重武器和弹药数量暴涨数倍以上。美军会遇到更大更多的困难。

http://war.数字化养猪.com/14/0703/14/A08251QA00014J0G.html
原来超大有差不多的帖子……
38式初速太高在多少距离之内打到人弹头会崩导致杀伤很大,再远就是打不死人。
跟子弹质量也有关系
看过一个帖子,美国佬太平洋战场拍照的被38打中后受伤和死亡的士兵创面,近距离打中还是挺吓人的。
看过一个帖子,美国佬太平洋战场拍照的被38打中后受伤和死亡的士兵创面,近距离打中还是挺吓人的。
就原来超大那帖子吧。
楼主这篇的网易军事的新文章吧,上午才看过。感觉说的没超大里好啊。
威力再怎么也不可能小到哪去,毕竟是全威力子弹啊,不过跟同期的加兰德,毛瑟,莫辛纳甘有差距是肯定的。
CD原来有个帖子,介绍过友坂步枪弹的
里面那个防空防空苦咖啡是什么啊。广告吗。
【到了6.5MM改进型尖头子弹出现后,性能又不一样了。这种子弹的被甲前厚而后薄,并有预制卡槽,重心在子弹后部,子弹一命中目标就翻滚,并翻滚后还容易碎裂,早期只用于机枪。重心在后的弹头,天生不稳定,没有足够旋转力的约束,发射出去会自动翻滚为弹头朝后,这样的弹头一旦命中物体立即就失去稳定性。几乎达到了达姆弹的效果,是威力最强的6.5MM子弹,在任何距离被命中,子弹都会在人体内翻滚。】
这个不能认同,膛线赋予的转速不够,只会造成弹头摇摆不可能翻转为尾部向前,如果会翻转,表示根本就没有膛线,用的是滑膛枪
所谓的“人道枪”、“人道弹”的说法,总觉得有些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里面,子弹再差劲,也不会像被针扎一下那样轻松就能应付过去。
【到了6.5MM改进型尖头子弹出现后,性能又不一样了。这种子弹的被甲前厚而后薄,并有预制卡槽,重心在子弹 ...
38枪缠距较短,转速高,子弹在命中目标后才会由于重心靠后而翻转变形。
      友板弹的杀伤力根本不是吹的那样一枪两眼儿,美军有被友板弹杀伤的尸体效果图,中弹之后创面非常大,对人体伤害严重的很。友板弹的这个口径又不是日本一家在用,我记得瑞典和意大利也有这个口径,长度也差不多。相反,我觉得友板这个弹应该还是不错的,首先它的后坐力相对要小,当时亚洲人体格小,那种7.92弹后坐力非常大,而友板弹后坐力小就很适合亚洲人的体格,让士兵特别是新兵在使用中不会有一种恐惧感,不影响射击精度。其次,日本资源匮乏,如果能生产10000发7.92弹的材料,我想应该能生产更多的友板6.5弹,一上量,同等材料数量生产的数量和同等吨位运输弹药以及士兵携带同样重量弹药时优势就出来了。
      论坛上有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就是以讹传讹。说友板弹不行,说日本南部手枪不行,其实他们没有看到,日本人二战期间对武器的制造的研究设计工作应该是非常细致的。日本人很会立足于本国制造业水平、本国资源、使用人员情况、和对手这几个出发点来设计武器,比如三八式步枪、92步兵炮、41年式山炮等等,这些武器虽然不是什么国际先进水平,但是无一不是实事求是的衡量的自己国家水平之后设计制造的。从这点上来说,早期日本的设计师的理念应该是相当成功的。反观我们呢?有次我甚至在论坛上看到有人吹,中正式多牛逼质量多好,威力多大,真是笑话,且不说这个枪是仿造德国的,单单就是这个枪的材料跟德国人差尼玛十万八千里了,更别说有咩有考虑过是否适合咱们中国人使用了。
      我们很多网友不能用情绪化的眼光来看问题,动不动就对日本的东西嗤之以鼻。我们更应该看到人家的优点,也许正是我们所缺乏的东西。
另外,子弹击中人体,翻滚伤害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伤害就是,人体大部分是液体,一个高速运动的物体突然进入体内,由于液体不能被压缩,有大量能量传递到身体的别的部位,类似往水中丢石头。这种伤害我忘了叫什么了,但是也很大。
"单单就是这个枪的材料跟德国人差尼玛十万八千里了,更别说有咩有考虑过是否适合咱们中国人使用了。"
咱的材料又怎么了?早期买的是欧洲货、后来重庆造的也是通过一样标准检验的,只是和今天兔子的武器一样,打磨的不精细,战时体制嘛。连英国的Webley手枪也打上”War Finish”,你要怎样?
38式在中远距离的杀伤力还是很可观的,但是在中短距离内就一般了,问题还是出在子弹的转速上,太高了,过于稳定。


捷克式轻机枪不是打三发点射,是打2发点射!这个事情我记得很清楚,抗战时候国军将领陈诚教育国军士兵正确使用机枪点射战术,因为日军歪把子机枪点射都是3发,陈诚很形象的说:鬼子打一个点射就是问:怕不怕?国军用捷克式点射2发回击就是:不怕!不怕!
  其实从两种机枪的装弹量也可以看出这种点射更加符合实际。捷克式20发弹匣,正好够10个2发点射,鬼子歪把子漏斗式弹匣可以装6个5发弹夹正好30发,三发点射正好够10个点射需要。


捷克式轻机枪不是打三发点射,是打2发点射!这个事情我记得很清楚,抗战时候国军将领陈诚教育国军士兵正确使用机枪点射战术,因为日军歪把子机枪点射都是3发,陈诚很形象的说:鬼子打一个点射就是问:怕不怕?国军用捷克式点射2发回击就是:不怕!不怕!
  其实从两种机枪的装弹量也可以看出这种点射更加符合实际。捷克式20发弹匣,正好够10个2发点射,鬼子歪把子漏斗式弹匣可以装6个5发弹夹正好30发,三发点射正好够10个点射需要。
好用的话,霓虹何必再搞九九式步枪弹
lixiaoyong 发表于 2014-7-6 16:15
好用的话,霓虹何必再搞九九式步枪弹
立课题骗经费呗。
二战期间,如果击中腹部,肠道破裂,基本没救
6.5友坂弹的杀伤机理更类似于M193这类战后新一代小口径步枪弹,需要一定的速度来使弹头破碎失稳。
6.5是老式子弹改弹头,因为高初速,缠距小,所以近距离子弹姿态过稳,容易造成一枪两眼,中远距离速度降下后,杀伤力就正常了。
对日交战时,中国这边以近距离作战拼刺刀为主,美国是正常距离的对射。
对这种杀伤作用反差大的子弹当然感觉不一样了。
美援只有351挺机枪?  装在美援的飞机上的机枪都不只这个数
好像是枪的缠距小,子弹 旋转快,稳定定性好,近距离穿透过高,导致子弹来不及传递能量就穿过人体了。
这其实是日本人的战斗思想,他们注重远距离精确射击,中长距离子弹精确和杀伤力是他们的最求。
可惜八路军没什么子弹,都是100内埋伏好冲锋,38枪的近距离高穿透低杀伤的问题就突出了。
太平洋大多丛林战,也是近距离战斗多。
理论上的东西我是不懂,不过我姥爷抗日的时候被打穿了肺,就是前后俩眼。当时负伤以后刚送进医院部队打败了要撤退,有个心眼不错的军官跟他说没人能顾得上你了,你要是还能动我就给你一匹马,你自己跑吧。我姥爷就带着伤自己骑马跑回家了。躺了几个月伤好以后也没留下病根。幸亏那子弹没留在身体里,不然就麻烦了。
zc-kf 发表于 2014-7-7 16:45
理论上的东西我是不懂,不过我姥爷抗日的时候被打穿了肺,就是前后俩眼。当时负伤以后刚送进医院部队打败了 ...
老人是国军将士吧
dogox 发表于 2014-7-6 10:27
【到了6.5MM改进型尖头子弹出现后,性能又不一样了。这种子弹的被甲前厚而后薄,并有预制卡槽,重心在子弹 ...
人家说的是命中目标后子弹才翻转。这正是小口径杀伤的特点啊
钢铁般的意志 发表于 2014-7-5 09:36
原来超大有差不多的帖子……
38式初速太高在多少距离之内打到人弹头会崩导致杀伤很大,再远就是打不死人。 ...
看原文,38的子弹有三种,新型弹药不存在你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