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减重小型化是大势所趋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17:54:19
现在很多人嘲笑小卫星是土豆,稍大一点的是西瓜南瓜,其实已经观念落伍了,随着电子技术材料技术的发展,卫星重量体积都在缩小,过去2吨重的卫星干的活现在200公斤的卫星就能干。又听说电推技术已经被新一代通信卫星采用,通信卫星也减重了,3.5吨或成为主流。所以你看各国新一代火箭都瞄着3-6.5吨这个范围去的,欧洲的阿丽亚娜6比5小多了,日本的H3也不比H2大,俄罗斯的安加拉也不是大火箭,中国也急着搞长征7和6,长征5都不着急了,印度因为火箭研制不断拖延反倒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GSLV马克3运力是4吨正好符合主流。
  现在长征5这个级别的火箭不上不下,过去是瞄着阿丽亚娜5这个级别去的,现在追上了但形势变了,幸好那个助推器没有白研制,用到了长征7上。以后长征5也就是发几个空间站舱段,几颗国内大通信卫星,嫦娥三期火星探测,载人登月也指不上。这样算下来也没有多少发啊,今后就是长征7和6的天下了。现在很多人嘲笑小卫星是土豆,稍大一点的是西瓜南瓜,其实已经观念落伍了,随着电子技术材料技术的发展,卫星重量体积都在缩小,过去2吨重的卫星干的活现在200公斤的卫星就能干。又听说电推技术已经被新一代通信卫星采用,通信卫星也减重了,3.5吨或成为主流。所以你看各国新一代火箭都瞄着3-6.5吨这个范围去的,欧洲的阿丽亚娜6比5小多了,日本的H3也不比H2大,俄罗斯的安加拉也不是大火箭,中国也急着搞长征7和6,长征5都不着急了,印度因为火箭研制不断拖延反倒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GSLV马克3运力是4吨正好符合主流。
  现在长征5这个级别的火箭不上不下,过去是瞄着阿丽亚娜5这个级别去的,现在追上了但形势变了,幸好那个助推器没有白研制,用到了长征7上。以后长征5也就是发几个空间站舱段,几颗国内大通信卫星,嫦娥三期火星探测,载人登月也指不上。这样算下来也没有多少发啊,今后就是长征7和6的天下了。
那得看设计目的了吧
阿6小不是说阿5大了,而是形成完整的产品系列。
一时半会减不下来的
再说了,纯电卫星变轨也太慢了
EXPRESS-AM5只差了三千多公里的轨道就花了3个月
一般的GTO卫星怎么也得有个一年左右吧


阿6可不小了……现在扯皮扯出来的这方案轻型状态就不比阿丽亚娜5G载荷小,重型状态直奔9吨宇宙神5 551的节奏啊……
另外全电星虽然3.5吨是主流,但是不要忘了主流通信卫星重量还在6吨左右悬着呢……而且很多卫星想轻型化都轻不下来……
倒是极轨星的确小型化趋势非常明显,主要集中在300千克到500千克,即使雷达星也都在1吨以下700千克左右。各种努力返璞归真追求功能专一化与编队部署的立方星就不说了……
实际上电子技术的进步还使得一些卫星越来越重。很多载荷原本需要单独一颗星,现在却可以搭载部署。在通信卫星上搭载航空管制载荷甚至卫星定位载荷,在商用遥感卫星上搭载气象载荷,在各种卫星搭载各种奇怪的转发器载荷……

阿6可不小了……现在扯皮扯出来的这方案轻型状态就不比阿丽亚娜5G载荷小,重型状态直奔9吨宇宙神5 551的节奏啊……
另外全电星虽然3.5吨是主流,但是不要忘了主流通信卫星重量还在6吨左右悬着呢……而且很多卫星想轻型化都轻不下来……
倒是极轨星的确小型化趋势非常明显,主要集中在300千克到500千克,即使雷达星也都在1吨以下700千克左右。各种努力返璞归真追求功能专一化与编队部署的立方星就不说了……
实际上电子技术的进步还使得一些卫星越来越重。很多载荷原本需要单独一颗星,现在却可以搭载部署。在通信卫星上搭载航空管制载荷甚至卫星定位载荷,在商用遥感卫星上搭载气象载荷,在各种卫星搭载各种奇怪的转发器载荷……
都高不过SPACEX 9R,卫星4吨多的时候回收使用,卫星5吨多的时候不回收。
电子技术进步卫星变小就是个伪命题 用最少的燃料最低的成本 完成最多的任务才是方向 东西变小 为啥不能加功能?
纸飞机 发表于 2014-7-4 23:08
一时半会减不下来的
再说了,纯电卫星变轨也太慢了
EXPRESS-AM5只差了三千多公里的轨道就花了3个月
电推只适合维持轨道用。
longxia 发表于 2014-7-4 23:27
电子技术进步卫星变小就是个伪命题 用最少的燃料最低的成本 完成最多的任务才是方向 东西变小 为啥不能加功 ...
但是电推技术的采用使南北轨道维持所需的燃料大幅度降低,转发器数量得以增加。
但是极轨星与低轨星使用电推成本上没有优势,实际上就是因为电子技术的进步得以降低发射重量。典型的就是美国国防部的克莱门汀探测器,一颗500千克级卫星获得的科研成果超过人类之前50前的总和……
很多光学星为了使分辨率更高,镜筒都做得庞大,这样镜头直径和焦距都可以做得很大。而这些尺寸是无法缩小的。反正“锁眼”系列是越做越大,大到集装箱卡车那样的规模,0.1米的分辨率是有巨大代价的。

五角大楼最近的几颗光学侦察星被取消以后,直接作为太空望远镜送给NASA。
楠宫萧vn 发表于 2014-7-4 23:51
但是电推技术的采用使南北轨道维持所需的燃料大幅度降低,转发器数量得以增加。
但是极轨星与低轨星使用 ...
可能我没说清 我意思是大趋势 肯定是燃料成本和功能直接的平衡 而不是简单的缩小卫星来减少发射成本
我来看贴学习的
可能我没说清 我意思是大趋势 肯定是燃料成本和功能直接的平衡 而不是简单的缩小卫星来减少发射成本
这又和燃料成本有什么关系?燃料成本占发射以及卫星全寿命成本的比例非常小……
燃料成本占发射成本比例不超过五分之一,占卫星全寿命成本不超过百分之一……
某些卫星确实是越造越小,例如极轨气象卫星,美帝恨不得把载荷塞到商用遥感卫星上;还有些是越玩越大,例如同步轨道气象卫星,风云4的设计已经接近通信卫星了;最明显的例子还是立方星的兴起,这东西论发射成本与功能集成度都没有优势,就是研发成本低……
制约卫星重量与功能的是平台重量与平台功率,制约平台重量的则是火箭载荷。
楠宫萧vn 发表于 2014-7-4 23:51
但是电推技术的采用使南北轨道维持所需的燃料大幅度降低,转发器数量得以增加。
但是极轨星与低轨星使用 ...
低规卫星(500千米以下)还是有价值的,这个高度大气阻力明显,维持轨道所需燃料太多,现在那些小型化水平高的遥感卫星(<500千克级)不少都用电推维持轨道
安加拉5规模不小的,要是拿到卡角或是海南来发射,GTO能打十几吨. 俄国吃了高纬度的亏,火箭都得做的比别人大

要是4吨全电星真的成为主流,F9R适逢其会,重型猎鹰倒是完全没有用武之地了
低规卫星(500千米以下)还是有价值的,这个高度大气阻力明显,维持轨道所需燃料太多,现在那些小型化水 ...
有些低轨卫星卫星还没电推贵-_-||而且低轨卫星普遍寿命不长……
schliffen 发表于 2014-7-5 10:12
安加拉5规模不小的,要是拿到卡角或是海南来发射,GTO能打十几吨. 俄国吃了高纬度的亏,火箭都得做的比别人 ...
空间站分段,40吨,50吨级。
还有土星,海王星探测器之类的,不用耗费十几年时间玩引力弹弓,直飞。
技术进步就要大踏步往前走,集成电路制程从微米到纳米了,可是cpu的核心面积却越做越大。同样卫星设备做小也不全是为了卫星小型化,做小只是手段,不一定是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