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作用不可忽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5:34:08
小国作用不可忽视



2014-06-02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视 点】

  关注大国角色源于大国对地区和世界地缘政治的重大影响力,但“小国”作用亦不可忽视。半个多世纪以前,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就凸显出特色理论——“小国论”,其意义在于分析这种国家的对外行为方式及其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分析的对象主要是东西对抗中的不结盟运动和77国集团等。虽然小国安全暂时有所改善,但由于当时国际法、国际道德和国际舆论的机制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导致“小国论”并未得到足够重视。

  追寻历史轨迹,萌动中的小国似一股洪大潜流推动着国际格局的建构与演变。一百多年前的欧亚大陆中心地带,在英俄等殖民帝国“大博弈”下,一些汗国、土邦、部落都是被宰割的对象。作为奥斯曼帝国版图的中东在历史上被英、法等西方国家人为分割,形成了服务于殖民体系和宗主国的“历史常态”。今天这片土地上已然出现了伊朗、阿富汗、哈萨克斯坦等大小不同的现代民族国家。它们都是独立和能动的主体,有各自的意愿与诉求,不似以前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在大国竞赛中,各国根据自身判断决定国家行为,追求国际生存空间和“理想地位”,因此这些国家基于自我主张给该地区带来了新一轮“小博弈”。

  在伊朗危机中,美国的强势地位不可否认,但伊朗问题实质是伊朗的国家地位问题,直接决定新波斯帝国能否诞生。位于“世界岛”上的中东局势错综复杂,历史长期以来形成的四大地缘政治力量——阿拉伯国家、波斯人的伊朗、突厥人的土耳其、犹太人的以色列构建成一个脆弱平衡。伊朗在追求“受人尊重的小国”进程中试图核崛起。伊斯兰革命以前,伊朗和以色列都制定有核武计划,都在建核反应堆;伊朗甚至争取到德国支持。1978年伊朗什叶派宗教革命断送了核武装国家的可能,巴列维国王通过世俗化的“白色革命”恢复波斯帝国强势地位的路线被彻底截断。革命后的伊朗点燃了伊斯兰内战的导火索,挑起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的新一轮厮杀,且树敌过多,使中东地区出现核均势的可能性逐步丧失。而小布什执意发动的伊拉克战争进一步打破了这种脆弱平衡。在中东地缘政治格局的进一步失衡中,遏制伊朗的主体不是美国,而是中东四大政治力量,其外部借重力量才是美国和欧洲。美国只是中东地区的过客而已;阿拉伯国家、伊朗、以色列和土耳其才是中东真正的主人。

  可见,小国并不意味着缺乏大主意。当我们在讨论大国责任时,关注小国生存之道仍不失为有益的探索,“小国论”不仅不能忽视,而且要更重视。一些小国虽然面积不大,却能对全球局势,尤其是地区局势产生巨大威力,可以推动一些关键问题(比如核武器)得到国际社会应有的重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不得不承认,在奉行霍布斯式丛林法则的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社会中,国家必须实行自助战略来维护生存与安全,所以小国问题确是一个悲观话题。挣扎于历史梦想与惨淡现实之间的小国,是勇往直前,还是随遇而安,这种迷茫将始终伴随它们的历史。

  (作者邢媛媛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http://news.gmw.cn/2014-06/02/content_11488866.htm小国作用不可忽视



2014-06-02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视 点】

  关注大国角色源于大国对地区和世界地缘政治的重大影响力,但“小国”作用亦不可忽视。半个多世纪以前,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就凸显出特色理论——“小国论”,其意义在于分析这种国家的对外行为方式及其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分析的对象主要是东西对抗中的不结盟运动和77国集团等。虽然小国安全暂时有所改善,但由于当时国际法、国际道德和国际舆论的机制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导致“小国论”并未得到足够重视。

  追寻历史轨迹,萌动中的小国似一股洪大潜流推动着国际格局的建构与演变。一百多年前的欧亚大陆中心地带,在英俄等殖民帝国“大博弈”下,一些汗国、土邦、部落都是被宰割的对象。作为奥斯曼帝国版图的中东在历史上被英、法等西方国家人为分割,形成了服务于殖民体系和宗主国的“历史常态”。今天这片土地上已然出现了伊朗、阿富汗、哈萨克斯坦等大小不同的现代民族国家。它们都是独立和能动的主体,有各自的意愿与诉求,不似以前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在大国竞赛中,各国根据自身判断决定国家行为,追求国际生存空间和“理想地位”,因此这些国家基于自我主张给该地区带来了新一轮“小博弈”。

  在伊朗危机中,美国的强势地位不可否认,但伊朗问题实质是伊朗的国家地位问题,直接决定新波斯帝国能否诞生。位于“世界岛”上的中东局势错综复杂,历史长期以来形成的四大地缘政治力量——阿拉伯国家、波斯人的伊朗、突厥人的土耳其、犹太人的以色列构建成一个脆弱平衡。伊朗在追求“受人尊重的小国”进程中试图核崛起。伊斯兰革命以前,伊朗和以色列都制定有核武计划,都在建核反应堆;伊朗甚至争取到德国支持。1978年伊朗什叶派宗教革命断送了核武装国家的可能,巴列维国王通过世俗化的“白色革命”恢复波斯帝国强势地位的路线被彻底截断。革命后的伊朗点燃了伊斯兰内战的导火索,挑起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的新一轮厮杀,且树敌过多,使中东地区出现核均势的可能性逐步丧失。而小布什执意发动的伊拉克战争进一步打破了这种脆弱平衡。在中东地缘政治格局的进一步失衡中,遏制伊朗的主体不是美国,而是中东四大政治力量,其外部借重力量才是美国和欧洲。美国只是中东地区的过客而已;阿拉伯国家、伊朗、以色列和土耳其才是中东真正的主人。

  可见,小国并不意味着缺乏大主意。当我们在讨论大国责任时,关注小国生存之道仍不失为有益的探索,“小国论”不仅不能忽视,而且要更重视。一些小国虽然面积不大,却能对全球局势,尤其是地区局势产生巨大威力,可以推动一些关键问题(比如核武器)得到国际社会应有的重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不得不承认,在奉行霍布斯式丛林法则的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社会中,国家必须实行自助战略来维护生存与安全,所以小国问题确是一个悲观话题。挣扎于历史梦想与惨淡现实之间的小国,是勇往直前,还是随遇而安,这种迷茫将始终伴随它们的历史。

  (作者邢媛媛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http://news.gmw.cn/2014-06/02/content_114888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