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印远东握手幕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1:21:47
中俄印远东握手幕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9日19:58 新民周刊

  三角无疑是所有几何图形中最牢固的组合。占世界40%人口、20%经济总量,三大国确实没必要针对第三方,三方合作本身就是一个聪明的选择。
  特约撰稿/刘 洪
  6月2日,远东,符拉迪沃斯托克。俄远东第一大港春意盎然。






  中国外长李肇星、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印度外长辛格三方握手,密集的闪光灯聚焦在这个有些败落的城市。
  三国外长的非正式会谈,因为牵涉到西方媒体揣度许久的“大三角联盟”,加之另一个亚洲大国日本近在咫尺却被排斥在外,笼罩了许多神秘色彩。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美日媒体多的是忧虑,日本《每日新闻》称:中俄印将成为与欧美并列的“新的一极”,三国动向备受世人瞩目。
  对于“战略三角”低调出场,中俄印媒体虽高度评价,但态度也相对超脱。俄新社一篇文章说:这是一件具有国际意义的事件,符城会晤表明,亚洲地区正在建立类似俄德法领导人定期会晤的机制。
  美日充满焦虑
  在国际会谈中,地点选择很有讲究,传递出许多敏感而不便直接言说的信息。这次选择了远东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美联社一篇文章就说,在离中国边境不远的城市举行会谈,“凸显了俄罗斯在远东的存在”。
  事实上,这已是三国外长第四次聚首,两次是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另一次是去年在哈萨克斯坦城市阿拉木图,但都是一系列多边外交活动中完成的“附加品”。
  这次远东会谈,是三国间第一次专门、特意、单独的会晤,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参加。尽管定位为“非正式”,时间不过一天,但所有国际媒体都注意到了这个有历史意义的“第一次”。
  俄外长拉夫罗夫说,这是三国外长首次独立并且是在国际框架之外举行的会晤。
  李肇星则表示,在当前国际局势发生复杂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中俄印三国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探讨三边互利合作十分有益。
  远东的会谈,牵动着海洋对岸的目光。对亚洲事务自认为有很大发言权的两大国——美国和日本谨慎地关注着事态进展。美联社一篇报道就说,三方会谈“一般被看作是平衡美国支配国际社会的举动”。
  此前,美陆军军事学院院刊《参数》更是说,中俄印“战略三角”,将对美国形成显而易见的威胁,可能会成为下一场“冷战”的前奏。
  翻阅美国的政治学著作,对中俄印结盟的提防无处不在。布热津斯基纵论天下的《大棋局》就称,一旦中俄印三国结盟,这个地理“三角”将挑战美欧日“一条线”,最终挑战美国控制欧亚大陆的战略意图。
  对日本来说,正值与中国和俄罗斯关系微妙的时刻,在远东一海之隔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三大国的外长会谈,置身事外的焦虑感从日本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和官员的消极评论中一目了然。
  日本《产经新闻》援引某西方消息灵通人士危言耸听的话说:“反对美国单极主宰的亚洲三个大国,在经济合作之后又加强包括军事领域在内的政治合作,这有可能成为亚洲新的不稳定因素。”
  考虑到这次会谈的背景:中印外长是直接飞赴远东,俄外长拉夫罗夫则是访日结束后直接从东京飞赴符拉迪沃斯托克,但日本却未被邀请与会,而且远东会谈讨论的重要话题之一就是日本非常关心的能源问题,一直自视为亚洲大国的日本的冷落感也就可想而知。
  谁是假想敌
  “我们联合,要对付谁?”
  在冷战时期,国家和国家间的联合,哪怕两个国家官员间的交往,都会引起外界的无限猜想。当事国也会首先思考这样的问题。
  中俄印三国有共同的假想敌吗?
  对于美日的疑虑,会后的联合公报中就别有意味地称,“三国互为战略伙伴关系,加强三方合作符合三国利益。这种合作寻求互利共赢,不针对任何第三方,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共同发展。”
  一些外交细节也很值得玩味。
  李肇星在前往符拉迪沃斯托克途中,与美国国务卿赖斯通了电话。新华社很简短的一则报道称:“双方表示,将共同努力为中美两国元首会晤和互访作准备,并进一步加强在重大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协调与合作。”俄外长拉夫罗夫在离开东京前往符拉迪沃斯托克时也表示,中俄印会晤“并不针对任何人”。
  这第一次三国外长单独会晤,也被定位为“非正式”会谈。
  外国媒体还注意到,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这个城市名称后面,中国媒体也没有用括号标注原先的中国旧称。
  那三国究竟是什么关系?俄副外长阿列克谢耶夫认为,这绝对不是要建立一种联盟关系,而是就全球性的问题交换看法。
  苏联前外长、俄罗斯对外政策协会主席阿列克谢·别斯梅尔特内赫甚至不同意使用“三角关系”这个词。在他看来,所谓“三角”,其实就跟以前的“轴心”一样,本身就有一种对峙的含义。
  他说,应该把印度、中国和俄罗斯关系,看作俄罗斯、德国和法国的“亚洲版”,俄德法是维持欧洲稳定的重要支柱,也并未妨碍欧洲其他政治关系,中俄印为什么就不能呢?
  显然,美日的担忧有着冷战思维的影子,从目前的事实看,中俄印都在积极发展与美国的关系,都认同美国是必不可少的贸易和政治伙伴。俄新社就指出,三国并不是要结为反美同盟,而是说,欧洲和亚洲的大国分别有自己的共同利益,只有它们自己可以保护自身的利益。
  印度尼赫鲁大学教授、印中关系专家斯瓦兰·辛格说,三国关系将是政治性和战略性的,它在本质上不会是军事性的。至于其未来发展,不大可能发展成东盟那样的正式集团,而是会发展成国家元首间的年度聚会以及其他高层会晤。
  随着三国关系的巩固,俄罗斯牵头人角色将逐渐淡化,中俄印在这个对话机制中将是完全平等的对话伙伴。俄罗斯政治评论家辛格弗斯基就说:“没有一个国家需要臣服于另一个国家。”
  “普里马科夫三角”
  在俄罗斯,中俄印三角又被称为“普里马科夫三角”——1998年俄罗斯总理普里马科夫访问印度时,首次倡议三国进行合作。
  普里马科夫当时说:“许多事情取决于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的政策。一个通过双边关系把每个角都连接起来的战略三角将使该地区乃至全球都更加稳定。”
  普氏当初的主张,确实有联合对应美国的意思。苏联解体后,俄外交政策尽管朝西方一面倒,但西方仍利用俄虚弱之际却不断压缩其战略空间——北约东扩隆隆进行,尽管俄罗斯强烈抗议,北约战争机器仍然对准了俄的斯拉夫兄弟——南联盟。
  印度则别有所图,它急于借助这个联盟,摆脱核试验后的国际孤立处境。
  其实,三国联盟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初,列宁从世界革命角度提出过苏联、中国和印度加强联合的构想,认为三国合作将对未来世界产生“决定性的影响”。50年代东西方对立开始时,苏联和印度都有三国联合共同对抗西方的打算。中苏间的决裂、中印后来的边境纷争,最终让三个一度很亲近的国家成了陌路人。
  1998年重提旧事,也反映了当时俄罗斯对国际秩序的新的摸索。印度国防问题分析研究所副所长乌代·巴斯卡尔说:“在冷战结束后,每一个大国都在摸索。目前这个世界既不是单极世界,也不是多极世界,更像是杂乱无章的两极世界。你得要同所有的国家打交道。”
  但当时的国际形势,三国联盟的构想显然不合时宜。路透社当时一篇发自新德里的电讯开头就说:“普里马科夫今天发出的同印度和中国建立战略三角关系的呼吁表明,俄罗斯要重温遏制华盛顿在南亚势力影响的旧梦。”
  最大的症结就是处于僵局中的中印关系。两国边境纷争解决方案一直未取得突破,印度更公然以中国威胁为由为自己发展核武器辩护。
  参与印度安全事务决策的高级官员苏布拉马尼亚姆就评价说:“我们同俄罗斯有着40年的牢固关系,但是(三角关系能否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
  面对国际上的冷遇,普里马科夫最后只能澄清说:“这并不是一个正式的建议。”
  三国关系完成质变
  中俄印三角战略对话的启动,实质上也是三国关系完全解冻的一个缩影。
  作为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都身处亚洲的印度和中国一直有“瑜亮”情结。中印两国媒体都喜欢在发展指标中进行对比,国际上也总是把这两个国家间的竞争称为“龙象之争”。
  按照国际上的通行的理论,如果将一个潜在的对手视作敌人,那它肯定将成为一个敌人。
  有一个敌人在边境线上,肯定都不符合正全力发展经济的中印的国家利益。经过双方政治家的努力,中印关系迅速走出低谷,并在今年达到了近50年来的最好状态。
  温家宝总理两个月前的印度之行,更被外界普遍认为是一次里程碑性质的出访。双方签署了解决两国边境问题的政治指导原则,这是1981年中印边界谈判以来第一个政治指导性文件,标志着两国边境谈判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中印关系的回暖,为中俄印三角对话启动打下了必要的基础。作为其他两角,俄罗斯和中国早已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伙伴关系,今年秋天,俄中将在中国境内进行首次联合军事演习。俄罗斯与印度这两个传统盟友则一直在政治、军事、科技、经济各个领域密切合作。
  远东会谈还见证了另一个历史性时刻:中俄外长互换了《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批准书,这标志着两国彻底解决了所有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
  《俄罗斯报》就指出,三国在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上观点接近;三国在应付新的威胁与挑战,首先是恐怖主义方面,也面临着相似的问题;另外,中俄印作为亚洲三个相邻的大国,在保持亚太地区广大空间的稳定上具有很多共同利益。
  除了经济合作之外,中亚动荡的局势、恐怖主义的扩散,也是三国都面临的严峻挑战。不久前出版的《印度、中国、俄罗斯——亚洲三国的复杂关系》一书的合著者之一吉勒·博克拉认为,打击恐怖主义是所有伙伴关系的自然延伸。
  三国关系也完成了质的转变:从外部利益一致的“战略三角”——主要应对美国,到出于内部相互需要的“战略三角”——进行经济和安全合作的需要。
  能源的催化剂作用
  “两个人是伙伴,三个人就是人群了,但是这三个人看来却喜欢彼此做伴!为什么不呢,既然俄罗斯拥有过剩的石油和天然气供应,而中国和印度正在高速发展,其经济增长率将使之在许多年里进口能源。”
  这是印度《金融快报》对中俄印三国合作的解读,事实上,经济关系,尤其是能源合作,已成为三国关系深化的一个重要基础。
  2003年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国,印度则排名第六。但鉴于中印目前的迅速发展,按照海外分析人士的数据,到2030年,中国74%的石油将依靠进口;印度则更严重,91%石油不能自给。
  中印面临着同样的能源挑战。开发海外油气田,寻找稳定的能源保障,成为两国政府的紧迫问题。两国公司在海外油气市场上就多次碰面,也有过一些交手。俄罗斯联合金融集团石油天然气分析家奥沙利文指出,中印之间在能源问题上的竞争看起来没有中日竞争那么明显,但它确实存在。
  怎么办?国际能源机构执行干事克洛德·芒迪说,满足中国和印度燃料需求的问题“能够而且也应该通过国际和地区合作来解决”。
  印度石油和天然气部部长马尼·尚卡尔·艾亚尔就表示,印中两国在能源上的竞争,不可能演变为19世纪敌对的两个帝国之间的对抗。因为对抗只能是两败俱伤。
  他说:“印度和中国不必经过互相残杀最终才得出结论:在能源问题上合作才是上策。当然也可以展开竞争,因为市场是起主导作用的。”
  有着丰富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俄罗斯,自然就成为中国和印度的重要能源伙伴。俄罗斯也需要有稳定的出口保证已获取更多外汇。三国能源合作在加速,并对三国合作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
  德国前总理施密特在刚出版的《未来强国》一书中,称俄罗斯、印度、中国都是对未来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大国。它们的互动,将牵动亚洲乃至世界的政治格局。
  实事求是地讲,三国关系目前还是形式重于内容,三方都有一个适应过程。而且三方战略利益不完全相同,随着经济的发展,贸易摩擦也不可避免会出现。
  但是三角无疑是所有几何图形中最牢固的组合。以占世界40%人口、20%经济总量,三大国本身能坐到一起讨论合作,就足以给世人以震撼感,也能给地区和整个世界一个稳定的支撑。用德国一媒体的话说,它们确实没必要针对第三方,三方合作本身就是一个聪明的选择。-中俄印远东握手幕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9日19:58 新民周刊

  三角无疑是所有几何图形中最牢固的组合。占世界40%人口、20%经济总量,三大国确实没必要针对第三方,三方合作本身就是一个聪明的选择。
  特约撰稿/刘 洪
  6月2日,远东,符拉迪沃斯托克。俄远东第一大港春意盎然。






  中国外长李肇星、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印度外长辛格三方握手,密集的闪光灯聚焦在这个有些败落的城市。
  三国外长的非正式会谈,因为牵涉到西方媒体揣度许久的“大三角联盟”,加之另一个亚洲大国日本近在咫尺却被排斥在外,笼罩了许多神秘色彩。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美日媒体多的是忧虑,日本《每日新闻》称:中俄印将成为与欧美并列的“新的一极”,三国动向备受世人瞩目。
  对于“战略三角”低调出场,中俄印媒体虽高度评价,但态度也相对超脱。俄新社一篇文章说:这是一件具有国际意义的事件,符城会晤表明,亚洲地区正在建立类似俄德法领导人定期会晤的机制。
  美日充满焦虑
  在国际会谈中,地点选择很有讲究,传递出许多敏感而不便直接言说的信息。这次选择了远东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美联社一篇文章就说,在离中国边境不远的城市举行会谈,“凸显了俄罗斯在远东的存在”。
  事实上,这已是三国外长第四次聚首,两次是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另一次是去年在哈萨克斯坦城市阿拉木图,但都是一系列多边外交活动中完成的“附加品”。
  这次远东会谈,是三国间第一次专门、特意、单独的会晤,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参加。尽管定位为“非正式”,时间不过一天,但所有国际媒体都注意到了这个有历史意义的“第一次”。
  俄外长拉夫罗夫说,这是三国外长首次独立并且是在国际框架之外举行的会晤。
  李肇星则表示,在当前国际局势发生复杂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中俄印三国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探讨三边互利合作十分有益。
  远东的会谈,牵动着海洋对岸的目光。对亚洲事务自认为有很大发言权的两大国——美国和日本谨慎地关注着事态进展。美联社一篇报道就说,三方会谈“一般被看作是平衡美国支配国际社会的举动”。
  此前,美陆军军事学院院刊《参数》更是说,中俄印“战略三角”,将对美国形成显而易见的威胁,可能会成为下一场“冷战”的前奏。
  翻阅美国的政治学著作,对中俄印结盟的提防无处不在。布热津斯基纵论天下的《大棋局》就称,一旦中俄印三国结盟,这个地理“三角”将挑战美欧日“一条线”,最终挑战美国控制欧亚大陆的战略意图。
  对日本来说,正值与中国和俄罗斯关系微妙的时刻,在远东一海之隔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三大国的外长会谈,置身事外的焦虑感从日本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和官员的消极评论中一目了然。
  日本《产经新闻》援引某西方消息灵通人士危言耸听的话说:“反对美国单极主宰的亚洲三个大国,在经济合作之后又加强包括军事领域在内的政治合作,这有可能成为亚洲新的不稳定因素。”
  考虑到这次会谈的背景:中印外长是直接飞赴远东,俄外长拉夫罗夫则是访日结束后直接从东京飞赴符拉迪沃斯托克,但日本却未被邀请与会,而且远东会谈讨论的重要话题之一就是日本非常关心的能源问题,一直自视为亚洲大国的日本的冷落感也就可想而知。
  谁是假想敌
  “我们联合,要对付谁?”
  在冷战时期,国家和国家间的联合,哪怕两个国家官员间的交往,都会引起外界的无限猜想。当事国也会首先思考这样的问题。
  中俄印三国有共同的假想敌吗?
  对于美日的疑虑,会后的联合公报中就别有意味地称,“三国互为战略伙伴关系,加强三方合作符合三国利益。这种合作寻求互利共赢,不针对任何第三方,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共同发展。”
  一些外交细节也很值得玩味。
  李肇星在前往符拉迪沃斯托克途中,与美国国务卿赖斯通了电话。新华社很简短的一则报道称:“双方表示,将共同努力为中美两国元首会晤和互访作准备,并进一步加强在重大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协调与合作。”俄外长拉夫罗夫在离开东京前往符拉迪沃斯托克时也表示,中俄印会晤“并不针对任何人”。
  这第一次三国外长单独会晤,也被定位为“非正式”会谈。
  外国媒体还注意到,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这个城市名称后面,中国媒体也没有用括号标注原先的中国旧称。
  那三国究竟是什么关系?俄副外长阿列克谢耶夫认为,这绝对不是要建立一种联盟关系,而是就全球性的问题交换看法。
  苏联前外长、俄罗斯对外政策协会主席阿列克谢·别斯梅尔特内赫甚至不同意使用“三角关系”这个词。在他看来,所谓“三角”,其实就跟以前的“轴心”一样,本身就有一种对峙的含义。
  他说,应该把印度、中国和俄罗斯关系,看作俄罗斯、德国和法国的“亚洲版”,俄德法是维持欧洲稳定的重要支柱,也并未妨碍欧洲其他政治关系,中俄印为什么就不能呢?
  显然,美日的担忧有着冷战思维的影子,从目前的事实看,中俄印都在积极发展与美国的关系,都认同美国是必不可少的贸易和政治伙伴。俄新社就指出,三国并不是要结为反美同盟,而是说,欧洲和亚洲的大国分别有自己的共同利益,只有它们自己可以保护自身的利益。
  印度尼赫鲁大学教授、印中关系专家斯瓦兰·辛格说,三国关系将是政治性和战略性的,它在本质上不会是军事性的。至于其未来发展,不大可能发展成东盟那样的正式集团,而是会发展成国家元首间的年度聚会以及其他高层会晤。
  随着三国关系的巩固,俄罗斯牵头人角色将逐渐淡化,中俄印在这个对话机制中将是完全平等的对话伙伴。俄罗斯政治评论家辛格弗斯基就说:“没有一个国家需要臣服于另一个国家。”
  “普里马科夫三角”
  在俄罗斯,中俄印三角又被称为“普里马科夫三角”——1998年俄罗斯总理普里马科夫访问印度时,首次倡议三国进行合作。
  普里马科夫当时说:“许多事情取决于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的政策。一个通过双边关系把每个角都连接起来的战略三角将使该地区乃至全球都更加稳定。”
  普氏当初的主张,确实有联合对应美国的意思。苏联解体后,俄外交政策尽管朝西方一面倒,但西方仍利用俄虚弱之际却不断压缩其战略空间——北约东扩隆隆进行,尽管俄罗斯强烈抗议,北约战争机器仍然对准了俄的斯拉夫兄弟——南联盟。
  印度则别有所图,它急于借助这个联盟,摆脱核试验后的国际孤立处境。
  其实,三国联盟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初,列宁从世界革命角度提出过苏联、中国和印度加强联合的构想,认为三国合作将对未来世界产生“决定性的影响”。50年代东西方对立开始时,苏联和印度都有三国联合共同对抗西方的打算。中苏间的决裂、中印后来的边境纷争,最终让三个一度很亲近的国家成了陌路人。
  1998年重提旧事,也反映了当时俄罗斯对国际秩序的新的摸索。印度国防问题分析研究所副所长乌代·巴斯卡尔说:“在冷战结束后,每一个大国都在摸索。目前这个世界既不是单极世界,也不是多极世界,更像是杂乱无章的两极世界。你得要同所有的国家打交道。”
  但当时的国际形势,三国联盟的构想显然不合时宜。路透社当时一篇发自新德里的电讯开头就说:“普里马科夫今天发出的同印度和中国建立战略三角关系的呼吁表明,俄罗斯要重温遏制华盛顿在南亚势力影响的旧梦。”
  最大的症结就是处于僵局中的中印关系。两国边境纷争解决方案一直未取得突破,印度更公然以中国威胁为由为自己发展核武器辩护。
  参与印度安全事务决策的高级官员苏布拉马尼亚姆就评价说:“我们同俄罗斯有着40年的牢固关系,但是(三角关系能否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
  面对国际上的冷遇,普里马科夫最后只能澄清说:“这并不是一个正式的建议。”
  三国关系完成质变
  中俄印三角战略对话的启动,实质上也是三国关系完全解冻的一个缩影。
  作为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都身处亚洲的印度和中国一直有“瑜亮”情结。中印两国媒体都喜欢在发展指标中进行对比,国际上也总是把这两个国家间的竞争称为“龙象之争”。
  按照国际上的通行的理论,如果将一个潜在的对手视作敌人,那它肯定将成为一个敌人。
  有一个敌人在边境线上,肯定都不符合正全力发展经济的中印的国家利益。经过双方政治家的努力,中印关系迅速走出低谷,并在今年达到了近50年来的最好状态。
  温家宝总理两个月前的印度之行,更被外界普遍认为是一次里程碑性质的出访。双方签署了解决两国边境问题的政治指导原则,这是1981年中印边界谈判以来第一个政治指导性文件,标志着两国边境谈判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中印关系的回暖,为中俄印三角对话启动打下了必要的基础。作为其他两角,俄罗斯和中国早已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伙伴关系,今年秋天,俄中将在中国境内进行首次联合军事演习。俄罗斯与印度这两个传统盟友则一直在政治、军事、科技、经济各个领域密切合作。
  远东会谈还见证了另一个历史性时刻:中俄外长互换了《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批准书,这标志着两国彻底解决了所有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
  《俄罗斯报》就指出,三国在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上观点接近;三国在应付新的威胁与挑战,首先是恐怖主义方面,也面临着相似的问题;另外,中俄印作为亚洲三个相邻的大国,在保持亚太地区广大空间的稳定上具有很多共同利益。
  除了经济合作之外,中亚动荡的局势、恐怖主义的扩散,也是三国都面临的严峻挑战。不久前出版的《印度、中国、俄罗斯——亚洲三国的复杂关系》一书的合著者之一吉勒·博克拉认为,打击恐怖主义是所有伙伴关系的自然延伸。
  三国关系也完成了质的转变:从外部利益一致的“战略三角”——主要应对美国,到出于内部相互需要的“战略三角”——进行经济和安全合作的需要。
  能源的催化剂作用
  “两个人是伙伴,三个人就是人群了,但是这三个人看来却喜欢彼此做伴!为什么不呢,既然俄罗斯拥有过剩的石油和天然气供应,而中国和印度正在高速发展,其经济增长率将使之在许多年里进口能源。”
  这是印度《金融快报》对中俄印三国合作的解读,事实上,经济关系,尤其是能源合作,已成为三国关系深化的一个重要基础。
  2003年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国,印度则排名第六。但鉴于中印目前的迅速发展,按照海外分析人士的数据,到2030年,中国74%的石油将依靠进口;印度则更严重,91%石油不能自给。
  中印面临着同样的能源挑战。开发海外油气田,寻找稳定的能源保障,成为两国政府的紧迫问题。两国公司在海外油气市场上就多次碰面,也有过一些交手。俄罗斯联合金融集团石油天然气分析家奥沙利文指出,中印之间在能源问题上的竞争看起来没有中日竞争那么明显,但它确实存在。
  怎么办?国际能源机构执行干事克洛德·芒迪说,满足中国和印度燃料需求的问题“能够而且也应该通过国际和地区合作来解决”。
  印度石油和天然气部部长马尼·尚卡尔·艾亚尔就表示,印中两国在能源上的竞争,不可能演变为19世纪敌对的两个帝国之间的对抗。因为对抗只能是两败俱伤。
  他说:“印度和中国不必经过互相残杀最终才得出结论:在能源问题上合作才是上策。当然也可以展开竞争,因为市场是起主导作用的。”
  有着丰富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俄罗斯,自然就成为中国和印度的重要能源伙伴。俄罗斯也需要有稳定的出口保证已获取更多外汇。三国能源合作在加速,并对三国合作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
  德国前总理施密特在刚出版的《未来强国》一书中,称俄罗斯、印度、中国都是对未来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大国。它们的互动,将牵动亚洲乃至世界的政治格局。
  实事求是地讲,三国关系目前还是形式重于内容,三方都有一个适应过程。而且三方战略利益不完全相同,随着经济的发展,贸易摩擦也不可避免会出现。
  但是三角无疑是所有几何图形中最牢固的组合。以占世界40%人口、20%经济总量,三大国本身能坐到一起讨论合作,就足以给世人以震撼感,也能给地区和整个世界一个稳定的支撑。用德国一媒体的话说,它们确实没必要针对第三方,三方合作本身就是一个聪明的选择。-
目前还很松散,要加强联合。可笑的小日本总认为自己是大国[em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