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两句斯特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6 13:53:20


有捞分的嫌疑,自己依然混混,不会使得别人昭昭。不是质量很高的帖子。
以前没事写的笔记,也不算是很用心的帖子。
比较笨,一直弄不清楚斯特林到底怎么回事。
  
  Idea1:
  斯特林发动机的那种4缸斜盘布置的确有很多的好处,曲轴好像不好替代(若是两个曲轴,那么单个的曲轴本身为了平衡振动,需要180的相位角差,管道不再是相邻而是必须要交叉,呈现8字形,复杂化。其实也并非如此,可以实现相邻气缸的90度相位角,曲轴安装配重)。
  活塞的活塞头体积很大,活塞头本身介于冷腔热腔之间,为了隔绝冷腔热腔,本身体积(长度)需要较大,令热腔冷腔部分的活塞体不能进入对方部分缸体,避免热损失。活塞头本身的热传导,可能造成能量的浪费。此外斜盘本身需要一定的空间。
  若是用斜盘来利用活塞头的空间,可以减小体积:
  活塞设计为哑铃状,一段作为热腔活塞头、一段作为冷腔活塞头,以连杆连接。连杆上有槽,同斜盘咬合。这样高度从原本的至少5a(若需要保证热腔冷腔部分的活塞体不能进入对方缸体,即4a的缸体以及a长的斜盘体积,缸体中是3a的活塞头,a的冷端、a的热端,2a的缓冲部分,)改进到至少3a(a的斜盘段、a的冷端、a的热端,活塞杠铃为2a长度),a为冲程。
  冷腔热腔之间的热传导除了发动机缸体,通过连杆途径耗散传热的“通量”大大减小。
  进一步减小热佚失,斜盘上下部分的空间隔开,这两部分空间的气体收到缸体的加热或是制冷,应避免串气。各个同侧的这部分空间相互联通,令各个气缸流畅运行。实际上这个设计中间部分的极端化就是那种法国名字的摇球泵(帽子泵)。
  为了进一步利用空间,鉴于斜盘真正有用的部分是同连杆摩擦滑动的部分,这一部分向内的空间也可以制作为发电机或是液力泵。这些能量转换部分的存在也有助于隔绝两部分气体。
  鉴于斯特林的压强差变化不是很大,是不是大缸径小冲程更合适?按照我的前述设想,1比1左右是极限,基本不能再扁很多了。斜盘直径大约就是气缸半径。再扁斜盘就不好驱动了。

  
  Idea2:
  在那个帽子泵基础上增加固定在外壳的4组8个阀片,隔绝出不同相位的缸体,这种斯特灵显得更简单,体积更小,理论包含阀片也是3a高度,但是其中2a部分几乎没东西只有简单阀片套。同样这部分空间可以利用,而且不是前面的套嵌结构。只是缸体有的部分既是冷腔又是热腔,不知道怎么办,是加厚中心旋转片拉开距离?。被冷热端重复使用的刚体可以看作等效热交换器么?。
  阀片的挥舞也可能导致能量的损失,需要轻质材料。挥舞是部分圆周运动,各个阀片圆心都是同一点,不能加工出轴,只可以是导轨。一组两侧对应片用连杆(缸体内侧最外缘?减少漏气几率)连接,强调密封同步。
  
  其实对于热交换器的意义尚未理解,例如为什么不设计为单向流,冷工质经过加热器、热工质经过冷却器,而非反复经过一个热交换器,仅仅为了利用其巨大的越大越好的比热容、越大越好的受热接触面积,充分受热膨胀与冷却收缩?当然这里是吸收利用工质的残余热量的。受热接触面积是可以实现很大的。
  工质经过加热之后再流向交换器是不是浪费?经过冷却器之后再经过交换器是不是浪费?是不是这样更好:热段的(热的)工质经过交换器初步冷却收缩,再流向冷却器、再进入收缩段,离开冷气缸后,再经过交换器初步膨胀,经过加热器进入加热热段膨胀。也就是:热交换器有4个通路,面对冷端两个、面对热段两个,各为单向的一进一出(其实可以是1,两套管路,这需要第三方介质,或者是2,简单的金属丝绒室加上配气开关);膨胀室、收缩室、加热器、冷却器各有两个通路,单进单出。也许需要配气机构?
  斯特林的90度相角就已经有了配气的意思了。我的想法理解:
  冷的跟随热的是热机
  1,当冷端处于上止点时,冷的工质进入交换器,在这里受热膨胀,气体膨胀后压强变大,压强增加,但是冷端处于上止点,热段处于冲程最佳发力点,因此主要是推动热段活塞做功;
  2,当热段活塞来到最下止点时,冷端活塞来到中间最佳发力点,向下运动,将一部分热工质向交换器、冷端反抽,冷却降温,整体工质被强行膨胀、冷却
  3,冷端活塞来到下止点,热段活塞处于向上运动的最快点。整体工质被强行压缩、升温,热的工质快速流经交换器
  4,热段活塞运动到上止点,冷端活塞处于向上运动最快点。这时工质来到热交换器,收缩体积。热活塞处于上止点,收缩的体积带来的压强减小作用于冷端活塞,做功。

  热的跟随冷的是制冷制热,如下。
  
  1,当热端处于上止点时,冷段处于冲程最佳发力点,整体工质被强行膨胀、冷却,热的工质进入交换器,在这里收缩,。
  2,当冷段活塞来到最下止点时,热端活塞来到中间最佳发力点,向下运动,整体工质被强行膨胀、但是还加热:一部分冷工质向交换器、热端反抽,
  3,热端活塞来到下止点,冷段活塞处于向上运动的最快点。冷的工质快速流经交换器,整体工质被强行压缩,内能上升。
  4,冷段活塞运动到上止点,热端活塞处于向上运动最快点。这时热工质来到热交换器,强行压缩体积,内能增高。
  这好像看不到工质做功,而是吸收能量。也就是若是设置两个单向交换器,将有制冷段、制热段。


  我以为发动机最好是绝热体,燃料的热最终仅仅经过冷却器佚失出去。
  当然废气必会有热损失。燃烧室燃气经过加热器后,再导向热段汽缸头?,最后通向热交换器?也就是极热的燃气、很热的加热器排除气体到膨胀室,。。。编造不下去了。
  燃烧室加压似乎最好,但是流量又最好不高,因为废气带走的余热就多。想象发动机盖下面有一台锅炉。。。
  4冲程发动机,每2周一次吸气,若是3000转每分工作,一分钟吸气1500次;若是0.8L排量,则每一分钟需要吸气1200升,每秒20升。若是增压,则是约30升。
  看似使用一台小排量发动机作为燃气发生器是合适的,本身出产能量。但是不同特性的双机联合驱动太难了,需要寄希望于电动。
  工质:氢气会带来氢脆且易漏易爆易燃,氦气最好就是太贵。或者氮气?热容量越小越好,二氧化碳的比热就是很大的,分子量大嘛。气体摩尔体积总是一样,分子越重,动起来能量越大;同样的能量变成分子的运动,越轻的越容易动。那么分子量和比热容量是一致的吗?
  停机:人走了,机器还得在电脑托管下转一会儿,利用余热回收能量,也防止过热。
  
  斯特林里面能不能引入物像变化?


有捞分的嫌疑,自己依然混混,不会使得别人昭昭。不是质量很高的帖子。
以前没事写的笔记,也不算是很用心的帖子。
比较笨,一直弄不清楚斯特林到底怎么回事。
  
  Idea1:
  斯特林发动机的那种4缸斜盘布置的确有很多的好处,曲轴好像不好替代(若是两个曲轴,那么单个的曲轴本身为了平衡振动,需要180的相位角差,管道不再是相邻而是必须要交叉,呈现8字形,复杂化。其实也并非如此,可以实现相邻气缸的90度相位角,曲轴安装配重)。
  活塞的活塞头体积很大,活塞头本身介于冷腔热腔之间,为了隔绝冷腔热腔,本身体积(长度)需要较大,令热腔冷腔部分的活塞体不能进入对方部分缸体,避免热损失。活塞头本身的热传导,可能造成能量的浪费。此外斜盘本身需要一定的空间。
  若是用斜盘来利用活塞头的空间,可以减小体积:
  活塞设计为哑铃状,一段作为热腔活塞头、一段作为冷腔活塞头,以连杆连接。连杆上有槽,同斜盘咬合。这样高度从原本的至少5a(若需要保证热腔冷腔部分的活塞体不能进入对方缸体,即4a的缸体以及a长的斜盘体积,缸体中是3a的活塞头,a的冷端、a的热端,2a的缓冲部分,)改进到至少3a(a的斜盘段、a的冷端、a的热端,活塞杠铃为2a长度),a为冲程。
  冷腔热腔之间的热传导除了发动机缸体,通过连杆途径耗散传热的“通量”大大减小。
  进一步减小热佚失,斜盘上下部分的空间隔开,这两部分空间的气体收到缸体的加热或是制冷,应避免串气。各个同侧的这部分空间相互联通,令各个气缸流畅运行。实际上这个设计中间部分的极端化就是那种法国名字的摇球泵(帽子泵)。
  为了进一步利用空间,鉴于斜盘真正有用的部分是同连杆摩擦滑动的部分,这一部分向内的空间也可以制作为发电机或是液力泵。这些能量转换部分的存在也有助于隔绝两部分气体。
  鉴于斯特林的压强差变化不是很大,是不是大缸径小冲程更合适?按照我的前述设想,1比1左右是极限,基本不能再扁很多了。斜盘直径大约就是气缸半径。再扁斜盘就不好驱动了。

  
  Idea2:
  在那个帽子泵基础上增加固定在外壳的4组8个阀片,隔绝出不同相位的缸体,这种斯特灵显得更简单,体积更小,理论包含阀片也是3a高度,但是其中2a部分几乎没东西只有简单阀片套。同样这部分空间可以利用,而且不是前面的套嵌结构。只是缸体有的部分既是冷腔又是热腔,不知道怎么办,是加厚中心旋转片拉开距离?。被冷热端重复使用的刚体可以看作等效热交换器么?。
  阀片的挥舞也可能导致能量的损失,需要轻质材料。挥舞是部分圆周运动,各个阀片圆心都是同一点,不能加工出轴,只可以是导轨。一组两侧对应片用连杆(缸体内侧最外缘?减少漏气几率)连接,强调密封同步。
  
  其实对于热交换器的意义尚未理解,例如为什么不设计为单向流,冷工质经过加热器、热工质经过冷却器,而非反复经过一个热交换器,仅仅为了利用其巨大的越大越好的比热容、越大越好的受热接触面积,充分受热膨胀与冷却收缩?当然这里是吸收利用工质的残余热量的。受热接触面积是可以实现很大的。
  工质经过加热之后再流向交换器是不是浪费?经过冷却器之后再经过交换器是不是浪费?是不是这样更好:热段的(热的)工质经过交换器初步冷却收缩,再流向冷却器、再进入收缩段,离开冷气缸后,再经过交换器初步膨胀,经过加热器进入加热热段膨胀。也就是:热交换器有4个通路,面对冷端两个、面对热段两个,各为单向的一进一出(其实可以是1,两套管路,这需要第三方介质,或者是2,简单的金属丝绒室加上配气开关);膨胀室、收缩室、加热器、冷却器各有两个通路,单进单出。也许需要配气机构?
  斯特林的90度相角就已经有了配气的意思了。我的想法理解:
  冷的跟随热的是热机
  1,当冷端处于上止点时,冷的工质进入交换器,在这里受热膨胀,气体膨胀后压强变大,压强增加,但是冷端处于上止点,热段处于冲程最佳发力点,因此主要是推动热段活塞做功;
  2,当热段活塞来到最下止点时,冷端活塞来到中间最佳发力点,向下运动,将一部分热工质向交换器、冷端反抽,冷却降温,整体工质被强行膨胀、冷却
  3,冷端活塞来到下止点,热段活塞处于向上运动的最快点。整体工质被强行压缩、升温,热的工质快速流经交换器
  4,热段活塞运动到上止点,冷端活塞处于向上运动最快点。这时工质来到热交换器,收缩体积。热活塞处于上止点,收缩的体积带来的压强减小作用于冷端活塞,做功。

  热的跟随冷的是制冷制热,如下。
  
  1,当热端处于上止点时,冷段处于冲程最佳发力点,整体工质被强行膨胀、冷却,热的工质进入交换器,在这里收缩,。
  2,当冷段活塞来到最下止点时,热端活塞来到中间最佳发力点,向下运动,整体工质被强行膨胀、但是还加热:一部分冷工质向交换器、热端反抽,
  3,热端活塞来到下止点,冷段活塞处于向上运动的最快点。冷的工质快速流经交换器,整体工质被强行压缩,内能上升。
  4,冷段活塞运动到上止点,热端活塞处于向上运动最快点。这时热工质来到热交换器,强行压缩体积,内能增高。
  这好像看不到工质做功,而是吸收能量。也就是若是设置两个单向交换器,将有制冷段、制热段。


  我以为发动机最好是绝热体,燃料的热最终仅仅经过冷却器佚失出去。
  当然废气必会有热损失。燃烧室燃气经过加热器后,再导向热段汽缸头?,最后通向热交换器?也就是极热的燃气、很热的加热器排除气体到膨胀室,。。。编造不下去了。
  燃烧室加压似乎最好,但是流量又最好不高,因为废气带走的余热就多。想象发动机盖下面有一台锅炉。。。
  4冲程发动机,每2周一次吸气,若是3000转每分工作,一分钟吸气1500次;若是0.8L排量,则每一分钟需要吸气1200升,每秒20升。若是增压,则是约30升。
  看似使用一台小排量发动机作为燃气发生器是合适的,本身出产能量。但是不同特性的双机联合驱动太难了,需要寄希望于电动。
  工质:氢气会带来氢脆且易漏易爆易燃,氦气最好就是太贵。或者氮气?热容量越小越好,二氧化碳的比热就是很大的,分子量大嘛。气体摩尔体积总是一样,分子越重,动起来能量越大;同样的能量变成分子的运动,越轻的越容易动。那么分子量和比热容量是一致的吗?
  停机:人走了,机器还得在电脑托管下转一会儿,利用余热回收能量,也防止过热。
  
  斯特林里面能不能引入物像变化?
文科生表示理解较难




详细请链接:http://pengky.cn/stirling/3-shuanggangVxing/shuanggangVxing.html
斯特林发动机是一种外燃机,依靠发动机气缸外部热源加热工质进行工作,发动机内部的工质通过反复吸热膨胀、冷却收缩的循环过程推动活塞来回运动实现连续做功。由于热源在气缸外部,方便使用多种热源,一些新能源如生物质能、地热,特别是太阳能都是斯特林发动机的动力源泉,当前对新能源的渴求给斯特林发动机带来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双缸V型曲柄连杆斯特林发动机

α型斯特林发动机——等温压缩阶段

α型斯特林发动机——等容升温阶段

α型斯特林发动机——加热等温膨胀阶段

α型斯特林发动机——等容冷却

楼主不是711的吧……看称谓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