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用飞机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2:19:32
年已70多岁高龄的朱宝流先生曾任空军某研究所副所长和总工程师,现在他虽然闲赋在家却仍然在进行空军装备的探索工作。在采访中,他深入地讲述了坚持竞争机制和不能放松关键技术研究对我国航空工业突围21世纪的重要性

记者:以您在空军装备研究方面多年的工作经历,请您从空军用户方的角度,谈谈半个世纪以来我国航空工业在军用飞机发展上存在哪些问题?

朱:我国航空工业走的是前苏联的发展和体制模式。但我认为学习别人的管理模式也好,经验和技术也好,必须要学到人家的精髓和核心部分才算成功。但我们在几个很重要的方面没有学到位,或者说至少没有学好。具体的说主要有两点:一是在关键技术领域,例如航空发动机领域,我们没能像前苏联在1939年开始时那样下狠工夫搞上去,以至于现在发动机成了我国军用飞机发展的瓶颈;二是我们在建立竞争机制上还没有像原苏联那样健全和成熟,不能说我们在发展航空新产品计划上没有竞争,但至少还没有形成一种能够真正起到推动航空技术进步的作用,还没形成一种公平有序的竞争制度。

最近闲来看了一些有关前苏联航空工业发展史的书籍和资料,感触很深。斯大林时代,苏联在1939年召开了一次全苏航空工业发展研讨会,当时在会上作的两个重要决策,我觉得是很英明的,一是作出了千方百计发展航空发动机、机载仪表系统和飞机配套产品的决定;二是作出了在航空产品发展和研制过程中必须建立竞争机制的决定。

根据前面一个决策,前苏联政府在研究飞机动力装置上全力以赴,甚至把发展航空发动机放到了要钱给钱,要人给人的最高优先权发展地位,从而在会议之后短短3年时间,就研制出了好几种气冷式、液冷式发动机。尽管刚开始发动机的性能并不是很好,但经过后期技术的不断进步,产品的不断改进,为今天俄罗斯航空动力装置的系列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虽然迄今俄罗斯航空发动机在工艺、油耗、寿命等方面与西方先进技术发动机相比还有这样那样的差距,但却很适合自己的工业能力和特点,为其一代又一代先进飞机平台的顺利上天奠定了良好基础,使之能够摆脱航空发达国家的制约。

另一个建立竞争机制的决策则完全改变了在这次会议之前,整个前苏联只有两个设计局(搞轰炸机的图波列夫和搞歼击机的波里卡波夫设计局),构不成竞争态势,不能刺激航空技术快速进步的局面。直到目前几家著名的飞机设计局,像米格、雅科福列夫、苏霍伊设计局等都是在当时这样一个十分正确的决策下, 经过与十数家设计单位各自设计的样机的激烈竞争才脱颖而出,并发展到今天闻名世界的规模。

俄罗斯多年来在航空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也充分证明当时的这两项决策的正确性和其对俄罗斯航空工业发展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记者:您认为,我国航空工业要突围21世纪主要应该注重哪几个方面?

朱:首先加强对以航空发动机为主的关键技术的投入。

航空动力装置技术发展滞后的问题,目前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军用航空装备的发展,导致空军在提新装备要求时,无法摆脱现有动力装置难以满足实际战技需求,却又没有其他选择余地的无奈状况。我国航空工业要突围21世纪,就要搞出真正能满足国防需要的军用飞机,如果我们不下大力气、花大本钱搞出我们自己的,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发动机,主机所就是设计出再好的平台也只能趴在地上当摆设。

我认为我国在发动机的发展上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在新机发展研制过程中,对发动机的发展重视程度往往停留在理论上,实际有效办法(政策上、投资上)少。上上下下虽然在理论上都清楚,发动机上不去对发展中国军民用飞机将意味着什么。可当投资和总体发展计划出现矛盾时,又往往会出现丢发动机,保机体的现象。当时好像很合理,但最终飞机也受害。当然,发动机在研制过程中需要巨额投资,在目前国家经济投入有限的条件下的确是一个很突出的矛盾。二是我们在发动机的发展过程中缺少有效的竞争机制也是一个原因。

第二个关键是加强竞争机制。

竞争的结果就意味着优胜劣汰。对于航空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产业来说,国家的投资在竞争中自然难免损失。但是如果我们惧怕竞争造成的损失,而不敢采取真正意义上的竞争,结果又会怎样呢?很可能是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发展研究部门耗费了几代人时光研制出来的产品无法满足用户的需要。到那时,我们在这个项目上所付出的代价将不仅仅是人力、财力的浪费,而是更为宝贵,而且无法弥补的时间代价。

目前,世界上共有两种竞争发展航空产品的途径:一种是国内竞争,像美国和俄罗斯在发展军用飞机产品上所采用的方式一样;另一种是国际竞争,像瑞典,要么进行国际采购,要么发展自己的民族航空工业,研制自己的产品。其实竞争的方式与每个国家的国情有关,不能生搬硬套。关键的问题在于是否能够通过采用真正公平的竞争方式,诱发各竞争单位的积极性,得出满足用户要求的产品。

历史经验证明,竞争才能够出好产品、出人才。不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是不现实的。1939年,前苏联有10个歼击机设计部局,竞争到今天最后也仅剩下了3个。有雄心壮志不等于有真本事。现在我们的航空工业集团中应该说有竞争的条件,但我们在管理上还有一定的差距。

另一个问题是,只要是国家统筹出钱研制或买来的技术,就应该最终由国家来统一控制,而不能归哪一个企业独家所有,以利于这些国家花了代价,得来不易的技术能充分发挥作用。当然单位自己投资开发研究的技术除外。这种问题连美国这样的私有制国家都认识到了,我国应该更能解决和管理好。

此外,搞竞争究竟是搞方案竞争好,还是搞验证机竞争好?目前很难得出惟一的结论。一般来说,竞争不等于必须上生产线,可以进行方案或样机竞争。事实证明,用图纸搞竞争是不够的。如美国的F111就是搞的图纸竞争,后来证明是失败了。现在有了计算机和各种模拟技术,搞图纸竞争可能会好一些,但美国现在搞的ATF(F-22)、JSF计划还都是采用验证机试飞的竞争方式。美国、前苏联无论如何都坚持保持两个或更多对立竞争的研制和生产集团。

根据当年前苏联的经验,国家对那些竞争失败的设计局,不一定就解散,还要有一定的保护政策,至少应该有选择地使某些设计局具有保存一定技术实力的能力。这样它以后还可以继续搞预研,还会有机会研制另一种新飞机参加竞争。原苏霍伊设计局就有过这样的历史。另外,不封锁他们的技术发展途径,给他东山再起的机会。

此外,保持竞争的公平性是十分关键的。中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是独创的, 在竞争中既要注意发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优越性,又要搞适合我国特色的市场竞争。我国现在的竞争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才能避免我们曾经在竞争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加速进行企业体制改革,为航空工业企、事业单位减负将会大大有利于建立健全竞争机制。我国的大型航空企业大多都是从职工的托儿所一直到退休职工养老任务全包到底的发展模式,这种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使企业背负沉重的包袱, 往往造成一有任务,就对军方狮子大开口的局面,使国家原本有限的型号发展资金,面对企业庞大的资金需求显得杯水车薪。

记者:现在不少人有这样的观点:在目前的国际大协作时期,我们只要有设计先进平台的能力就行了,其他的东西,像发动机、机载设备等都可以进行国际采购。

朱:我不这样看。军用飞机不打仗可以靠进口,有点小冲突,有点风吹草动,依靠国际大协作就会很被动。发展中国的军用飞机完全不依靠国际协作的思想是不对的,但是如果希望像发动机、机载武器和高级电子设备这样的关键技术也依赖国外则必死无疑。大协作是和平时代的思想,经不起任何波折。仗一打起来,人家一封锁,就完全没有主动权了。

所以我认为,像飞机发动机、机载导弹、光电探测和对抗设备等关键技术产品,一定要下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来研制。

记者:您如何评价目前我国空军用户需求和现有装备性能水平之间存在的差距?

朱:首先,如前所述,军方在选择航空装备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我们现有发动机和其他机载设备技术发展能力的限制。由于我国军用飞机某些关键技术和性能还与世界先进水平有差距,有些产品又不成系列,给军方在航空装备采购时提战技指标造成了困难局面,按军方的实际任务要求来提吧,我们的客观条件不具备,不按任务需求提,又无法满足未来任务的发展需要。实际上,只要机载导弹技术和光电探测手段发展了,对飞机平台的性能要求反而不像以前那样苛刻了。例如,如果我们的歼八能装上先进的导弹和雷达,发动机的技术性能再提高一些,它的作战能力还是可以满足军方不少任务需求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要发展新机型了。建国以来,我国航空工业对空军建设的重大贡献有目共睹,所以我还要说,我们要有自己的雄心壮志,再接再厉,在关键技术上多下功夫。年已70多岁高龄的朱宝流先生曾任空军某研究所副所长和总工程师,现在他虽然闲赋在家却仍然在进行空军装备的探索工作。在采访中,他深入地讲述了坚持竞争机制和不能放松关键技术研究对我国航空工业突围21世纪的重要性

记者:以您在空军装备研究方面多年的工作经历,请您从空军用户方的角度,谈谈半个世纪以来我国航空工业在军用飞机发展上存在哪些问题?

朱:我国航空工业走的是前苏联的发展和体制模式。但我认为学习别人的管理模式也好,经验和技术也好,必须要学到人家的精髓和核心部分才算成功。但我们在几个很重要的方面没有学到位,或者说至少没有学好。具体的说主要有两点:一是在关键技术领域,例如航空发动机领域,我们没能像前苏联在1939年开始时那样下狠工夫搞上去,以至于现在发动机成了我国军用飞机发展的瓶颈;二是我们在建立竞争机制上还没有像原苏联那样健全和成熟,不能说我们在发展航空新产品计划上没有竞争,但至少还没有形成一种能够真正起到推动航空技术进步的作用,还没形成一种公平有序的竞争制度。

最近闲来看了一些有关前苏联航空工业发展史的书籍和资料,感触很深。斯大林时代,苏联在1939年召开了一次全苏航空工业发展研讨会,当时在会上作的两个重要决策,我觉得是很英明的,一是作出了千方百计发展航空发动机、机载仪表系统和飞机配套产品的决定;二是作出了在航空产品发展和研制过程中必须建立竞争机制的决定。

根据前面一个决策,前苏联政府在研究飞机动力装置上全力以赴,甚至把发展航空发动机放到了要钱给钱,要人给人的最高优先权发展地位,从而在会议之后短短3年时间,就研制出了好几种气冷式、液冷式发动机。尽管刚开始发动机的性能并不是很好,但经过后期技术的不断进步,产品的不断改进,为今天俄罗斯航空动力装置的系列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虽然迄今俄罗斯航空发动机在工艺、油耗、寿命等方面与西方先进技术发动机相比还有这样那样的差距,但却很适合自己的工业能力和特点,为其一代又一代先进飞机平台的顺利上天奠定了良好基础,使之能够摆脱航空发达国家的制约。

另一个建立竞争机制的决策则完全改变了在这次会议之前,整个前苏联只有两个设计局(搞轰炸机的图波列夫和搞歼击机的波里卡波夫设计局),构不成竞争态势,不能刺激航空技术快速进步的局面。直到目前几家著名的飞机设计局,像米格、雅科福列夫、苏霍伊设计局等都是在当时这样一个十分正确的决策下, 经过与十数家设计单位各自设计的样机的激烈竞争才脱颖而出,并发展到今天闻名世界的规模。

俄罗斯多年来在航空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也充分证明当时的这两项决策的正确性和其对俄罗斯航空工业发展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记者:您认为,我国航空工业要突围21世纪主要应该注重哪几个方面?

朱:首先加强对以航空发动机为主的关键技术的投入。

航空动力装置技术发展滞后的问题,目前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军用航空装备的发展,导致空军在提新装备要求时,无法摆脱现有动力装置难以满足实际战技需求,却又没有其他选择余地的无奈状况。我国航空工业要突围21世纪,就要搞出真正能满足国防需要的军用飞机,如果我们不下大力气、花大本钱搞出我们自己的,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发动机,主机所就是设计出再好的平台也只能趴在地上当摆设。

我认为我国在发动机的发展上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在新机发展研制过程中,对发动机的发展重视程度往往停留在理论上,实际有效办法(政策上、投资上)少。上上下下虽然在理论上都清楚,发动机上不去对发展中国军民用飞机将意味着什么。可当投资和总体发展计划出现矛盾时,又往往会出现丢发动机,保机体的现象。当时好像很合理,但最终飞机也受害。当然,发动机在研制过程中需要巨额投资,在目前国家经济投入有限的条件下的确是一个很突出的矛盾。二是我们在发动机的发展过程中缺少有效的竞争机制也是一个原因。

第二个关键是加强竞争机制。

竞争的结果就意味着优胜劣汰。对于航空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产业来说,国家的投资在竞争中自然难免损失。但是如果我们惧怕竞争造成的损失,而不敢采取真正意义上的竞争,结果又会怎样呢?很可能是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发展研究部门耗费了几代人时光研制出来的产品无法满足用户的需要。到那时,我们在这个项目上所付出的代价将不仅仅是人力、财力的浪费,而是更为宝贵,而且无法弥补的时间代价。

目前,世界上共有两种竞争发展航空产品的途径:一种是国内竞争,像美国和俄罗斯在发展军用飞机产品上所采用的方式一样;另一种是国际竞争,像瑞典,要么进行国际采购,要么发展自己的民族航空工业,研制自己的产品。其实竞争的方式与每个国家的国情有关,不能生搬硬套。关键的问题在于是否能够通过采用真正公平的竞争方式,诱发各竞争单位的积极性,得出满足用户要求的产品。

历史经验证明,竞争才能够出好产品、出人才。不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是不现实的。1939年,前苏联有10个歼击机设计部局,竞争到今天最后也仅剩下了3个。有雄心壮志不等于有真本事。现在我们的航空工业集团中应该说有竞争的条件,但我们在管理上还有一定的差距。

另一个问题是,只要是国家统筹出钱研制或买来的技术,就应该最终由国家来统一控制,而不能归哪一个企业独家所有,以利于这些国家花了代价,得来不易的技术能充分发挥作用。当然单位自己投资开发研究的技术除外。这种问题连美国这样的私有制国家都认识到了,我国应该更能解决和管理好。

此外,搞竞争究竟是搞方案竞争好,还是搞验证机竞争好?目前很难得出惟一的结论。一般来说,竞争不等于必须上生产线,可以进行方案或样机竞争。事实证明,用图纸搞竞争是不够的。如美国的F111就是搞的图纸竞争,后来证明是失败了。现在有了计算机和各种模拟技术,搞图纸竞争可能会好一些,但美国现在搞的ATF(F-22)、JSF计划还都是采用验证机试飞的竞争方式。美国、前苏联无论如何都坚持保持两个或更多对立竞争的研制和生产集团。

根据当年前苏联的经验,国家对那些竞争失败的设计局,不一定就解散,还要有一定的保护政策,至少应该有选择地使某些设计局具有保存一定技术实力的能力。这样它以后还可以继续搞预研,还会有机会研制另一种新飞机参加竞争。原苏霍伊设计局就有过这样的历史。另外,不封锁他们的技术发展途径,给他东山再起的机会。

此外,保持竞争的公平性是十分关键的。中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是独创的, 在竞争中既要注意发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优越性,又要搞适合我国特色的市场竞争。我国现在的竞争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才能避免我们曾经在竞争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加速进行企业体制改革,为航空工业企、事业单位减负将会大大有利于建立健全竞争机制。我国的大型航空企业大多都是从职工的托儿所一直到退休职工养老任务全包到底的发展模式,这种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使企业背负沉重的包袱, 往往造成一有任务,就对军方狮子大开口的局面,使国家原本有限的型号发展资金,面对企业庞大的资金需求显得杯水车薪。

记者:现在不少人有这样的观点:在目前的国际大协作时期,我们只要有设计先进平台的能力就行了,其他的东西,像发动机、机载设备等都可以进行国际采购。

朱:我不这样看。军用飞机不打仗可以靠进口,有点小冲突,有点风吹草动,依靠国际大协作就会很被动。发展中国的军用飞机完全不依靠国际协作的思想是不对的,但是如果希望像发动机、机载武器和高级电子设备这样的关键技术也依赖国外则必死无疑。大协作是和平时代的思想,经不起任何波折。仗一打起来,人家一封锁,就完全没有主动权了。

所以我认为,像飞机发动机、机载导弹、光电探测和对抗设备等关键技术产品,一定要下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来研制。

记者:您如何评价目前我国空军用户需求和现有装备性能水平之间存在的差距?

朱:首先,如前所述,军方在选择航空装备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我们现有发动机和其他机载设备技术发展能力的限制。由于我国军用飞机某些关键技术和性能还与世界先进水平有差距,有些产品又不成系列,给军方在航空装备采购时提战技指标造成了困难局面,按军方的实际任务要求来提吧,我们的客观条件不具备,不按任务需求提,又无法满足未来任务的发展需要。实际上,只要机载导弹技术和光电探测手段发展了,对飞机平台的性能要求反而不像以前那样苛刻了。例如,如果我们的歼八能装上先进的导弹和雷达,发动机的技术性能再提高一些,它的作战能力还是可以满足军方不少任务需求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要发展新机型了。建国以来,我国航空工业对空军建设的重大贡献有目共睹,所以我还要说,我们要有自己的雄心壮志,再接再厉,在关键技术上多下功夫。
除了火箭,
中国不管汽车摩托飞机轮船,发动机都是麻烦事儿.
中国人就是没心所以才---
以下是引用图列波夫在2003-7-14 0:16:00的发言:
除了火箭,
中国不管汽车摩托飞机轮船,发动机都是麻烦事儿.

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