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爷当兵时那点儿事(解放战争、抗美援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8:25:34
姥爷今年85了,辽宁旅顺人(就是今天的大连),46年参军,52年在朝鲜负伤后回国退役,离开朝鲜时的部队番号是后勤部第三分部汽车一团一营。老人家现在很健谈,大多是谈他的经历,但有几件事情我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下面我把他的谈话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

1、新兵训练时被选为汽车兵
新兵训练时,当时还是叫民主联军,辽北独立团。集训结束前不久,团里把新兵中读过几年书的新兵全集中起来了。那个时候中国真穷啊,三千多新兵,读完高小的人还不到二百人。就这样大家123报数,报到1的去当电话兵,报到2的去当卫生兵,我报到的是3 ,就去当了汽车兵。

2、四野的日本人和朝鲜人
我们团是汽车团,在当时已经算是特种兵了,团里有好多日本人和朝鲜人,都是以前留用的日本关东军。我们连里面还有一个全部由日本人组成的技术尖子班,遇到什么急难险重的任务,就由这个班的人出车去执行任务。
我们班里也有一个日本人和一个朝鲜人。日本人叫北田,他会讲一些中国话,我觉得他是个城府很深的人,他说他在关东军里是少尉,他驾驶技术很过硬,有一次还去帮助修理过电台,但这人话不多,城府很深,政治上也很反动。
还有就是那个朝鲜人,姓柳,中国话朝鲜话日本话都会说,他以前也是关东军。连里让他带着我学驾驶技术。这家伙很不是个东西,别的车上老兵带新兵都是手把手的教,这家伙几乎没教过我什么,开车的时候都是我自己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看他开车。遇到没有敌人炮火封锁或者没什么危险的路段时候,别的老兵都会把车给新兵来开,让新兵练练手,这家伙就是不肯给我开。每次车辆维修保养的时候,他在修,我在边上看着,他也不说什么话,每次修到关键的地方,他都会说少了件工具或材料,让我去取,等我一取回来,他车就修好了,每次都这样。跟了他学大半年,驾驶几乎还是一窍不通。
姥爷今年85了,辽宁旅顺人(就是今天的大连),46年参军,52年在朝鲜负伤后回国退役,离开朝鲜时的部队番号是后勤部第三分部汽车一团一营。老人家现在很健谈,大多是谈他的经历,但有几件事情我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下面我把他的谈话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

1、新兵训练时被选为汽车兵
新兵训练时,当时还是叫民主联军,辽北独立团。集训结束前不久,团里把新兵中读过几年书的新兵全集中起来了。那个时候中国真穷啊,三千多新兵,读完高小的人还不到二百人。就这样大家123报数,报到1的去当电话兵,报到2的去当卫生兵,我报到的是3 ,就去当了汽车兵。

2、四野的日本人和朝鲜人
我们团是汽车团,在当时已经算是特种兵了,团里有好多日本人和朝鲜人,都是以前留用的日本关东军。我们连里面还有一个全部由日本人组成的技术尖子班,遇到什么急难险重的任务,就由这个班的人出车去执行任务。
我们班里也有一个日本人和一个朝鲜人。日本人叫北田,他会讲一些中国话,我觉得他是个城府很深的人,他说他在关东军里是少尉,他驾驶技术很过硬,有一次还去帮助修理过电台,但这人话不多,城府很深,政治上也很反动。
还有就是那个朝鲜人,姓柳,中国话朝鲜话日本话都会说,他以前也是关东军。连里让他带着我学驾驶技术。这家伙很不是个东西,别的车上老兵带新兵都是手把手的教,这家伙几乎没教过我什么,开车的时候都是我自己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看他开车。遇到没有敌人炮火封锁或者没什么危险的路段时候,别的老兵都会把车给新兵来开,让新兵练练手,这家伙就是不肯给我开。每次车辆维修保养的时候,他在修,我在边上看着,他也不说什么话,每次修到关键的地方,他都会说少了件工具或材料,让我去取,等我一取回来,他车就修好了,每次都这样。跟了他学大半年,驾驶几乎还是一窍不通。
棒子西米都是坏啦坏啦的
lz是连载么,继续啊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回头把他送回朝鲜时应该告诉金大胖,此人政治上不可靠
话说老一辈人很多参加过战争的,我姥爷的弟弟(不知道该怎么叫)是志愿军里的军医,53年的时候因为冬季里缺少保暖衣物被冻伤了,战争结束后几个月就去世了,前几天还把他的烈士证翻出来了,是1954年发的
就这么多?没了?
3、车辆和编制

当时中国造不了汽车,团里所有的车都是外国车。有关东军留下来的日产两吨半卡车,也有苏联的嘎斯卡车。后来后勤部和苏联搞交换,15吨黄豆一辆的价格,换来的苏联吉斯150卡车。解放后一汽生产的第一代老解放卡车,就是按照买来的苏联吉斯150卡车图纸生产的。

总的来说吉斯150还算不错,只要装的物资不超重,其他也没啥毛病。日本两吨半开车也还行,最多可装到四吨,再多就跑不动了。最次的嘎斯卡车,好像是嘎斯5还是嘎斯6,苏联人自己都不太用的车,拿到中国来给解放军用,都是用黄豆换回来的,这车太次,动力小不说,刹车还经常不好使,翻车事故特别多。所以我们在新兵的时候坐副驾驶位置,脚下经常放两块三角木,一旦这嘎斯车在坡道上停车的时候,新兵蛋子就拎个三角木跳下车去垫一下轮胎,防止溜坡。

还有就是道奇十轮大卡,这个车是我当兵开过最好的车了,马力大,速度快,而且发动机前面还有一个绞盘,只有找个树桩啥的固定一下,再陡的坡都能上去,非常好用。但这车完全靠缴获了,数量不多,分配给后勤部的就更少了,我们连曾经弄到过一辆,配给连里那个日本人的技术尖子班使用,遇到难度特别大的任务,就派这辆车出马。后来上级知道了,把这辆道奇十轮卡给收上去了。

49年之前,我们连是9个班,每班4辆车,连部还有一辆车,修理班还有1辆车,一共是38辆车。辽沈战役后,大量缴获的车辆补充进来,每班增加到6辆车,连部2辆,炊事班1辆,修理班1辆,全连58辆车。
好,老兵回忆录。希望多一些,记录我们前辈的光荣。
老美的东西确实牛.....来自: Android客户端
wyjty 发表于 2014-2-7 11:56
回头把他送回朝鲜时应该告诉金大胖,此人政治上不可靠
话说老一辈人很多参加过战争的,我姥爷的弟 ...
53年还不能很好的保暖啊
wyjty 发表于 2014-2-7 11:56
回头把他送回朝鲜时应该告诉金大胖,此人政治上不可靠
话说老一辈人很多参加过战争的,我姥爷的弟 ...
二姥爷                 
赶上直播了?
朝鲜人的做法没什么特殊的,90年代之前,中国工厂里的老师傅这样的很多,本身技术不错,但理论知识不足,许多诀窍考工作总结。后来,由于职业教育普及,以及新工人理论水皮的提高,技术诀窍逐渐贬值。
楼主加油,催更!
quweiping 发表于 2014-2-7 14:27
朝鲜人的做法没什么特殊的,90年代之前,中国工厂里的老师傅这样的很多,本身技术不错,但理论知识不足,许 ...
别瞎扯,职业技术学校出来的理论水平高,动手能力差,不可能和熟练技工比的,等他们成才超过老师傅那得是5~10年后的事情,好的技工不是那么容易超越的,虚心点。
解放前这种工匠保密自己手艺的风气很普遍,带徒弟上海话叫学生意也是靠偷师,就是暗自观察暗自琢磨,所以就算徒弟满师了所学所会的也多是一知半解,

和解放后学习苏联那种广泛开办技工学校,从文化学习开始逐次进入理论学习进而实践操作的培养方式完全不同。
mark9966 发表于 2014-2-7 15:43
别瞎扯,职业技术学校出来的理论水平高,动手能力差,不可能和熟练技工比的,等他们成才超过老师傅那得是 ...
你那年参加工作的,口气不小。
敬礼,此致,辛苦了
quweiping 发表于 2014-2-7 18:44
你那年参加工作的,口气不小。
八十年代初进的央企,怎么了?什么叫口气不小,实际如此。以各种技术学校来培养技工初始阶段和师傅带出来的区别不大,都是二三级工的水平,经过一段时间磨练,学校出来的发展潜力会超过师傅带徒弟模式,四~六级工才是实际生产中的主力,技术上到六级差不多本专业该会的都会了,往高级工走比的就是理论上的东西了。师傅带徒弟模式的缺点是理论差、成才慢,现在新技工一般也会指定师傅带一带,不一定教什么技能,主要是指导性的,正规企业都这么做。
mark9966 发表于 2014-2-7 19:16
八十年代初进的央企,怎么了?什么叫口气不小,实际如此。以各种技术学校来培养技工初始阶段和师傅带出来 ...
      你了解年轻人吗?我95年大学毕业,进的央企。当时,技术科的老总是60年的大本,几个大佬是老三届,干活的是78年后参加高考的一批,我是端茶送水的。
   现在我们90年代毕业的大佬,00年的在干活。一代人看不起下一代人很正常,但倚老卖老就过了。我看着这批“年轻人”,有不如我们的,但更多的方面比我们强。
   您该退休了。
quweiping 发表于 2014-2-7 19:33
你了解年轻人吗?我95年大学毕业,进的央企。当时,技术科的老总是60年的大本,几个大佬是老三届, ...

年轻人不要眼高手低,都是这么过来的,我们进厂当年大学生还是干部编制呢,第一年一样要下去轮岗,辛苦是真辛苦,但是不这样你就不可能熟悉各部门人员和工作流程,没法融入集体里面去。你说的那种情况有,但是你真要是有真才实学不怕没机会,我可没有什么看不起年轻人的想法,也不认为什么一代不如一代,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活法,本身就不可能想法一样。你呢心态问题,看着能力不如你但资历比你高的人不服气可以理解,但不要忘记一点,后代里比你我能干聪明的大有人在,等到你我都要靠混资历了怎么办?退一万步讲,那个行业没有论资排辈?那个企业都能做到人尽其才?95年进厂的你应该也是个管理者或技术骨干了,慢慢熬吧总有一天,你也会熬成大佬的。
quweiping 发表于 2014-2-7 19:33
你了解年轻人吗?我95年大学毕业,进的央企。当时,技术科的老总是60年的大本,几个大佬是老三届, ...
这个要看情况,机械专业毕业的学生,一般要经过5-10年的实践才能成为熟练的工人。部分悟性好的1-2年也有小成,但是要想非常熟练很难的。
不要歪楼
楼要歪了……
96A 发表于 2014-2-7 14:16
53年还不能很好的保暖啊
据说是朝鲜的冬天太冷,棉衣又不到位,所以得了严重的肺病,到了53年实在坚持不住回国了,然后不久就去世了
这楼要歪了
搬个板凳听故事
mark9966 发表于 2014-2-7 19:57
年轻人不要眼高手低,都是这么过来的,我们进厂当年大学生还是干部编制呢,第一年一样要下去轮岗,辛苦 ...
       您老错了,我进来也是干部编制,但实打实在车间干了一年,车钳焊铆都会一些。现在,我的位置已经是大佬了,徒弟都有5~6个,但还在国企的不多了。现在再往上就得熬资历,估计得到50岁了,因此并不在意什么位置。
    现在的年轻大学生,基本功没有扩招前扎实,更不用说和80年代的比(2%的录取率,可以想想是什么样的水平),但学习能力很强,知识面宽,胆子也大的多。我现在的希望他们早日成才,不敢有丝毫的轻视。
    至于工人队伍,也是一样,70年代的老师傅都退了,80年代的也不多,这些人很聪明,但是否勤奋说不上,我在班组待的时候,最看不惯的就是他们:周一~周五不干活,休息日混加班;平时不干活,下班前紧忙活;领导不在不干活,领导来了瞎忙活。现在电影电视总说这批人辛苦,但由于各种原因限制,工作效率并不高。技术上,由于文化程度不高,他们可以用各种土办法解决问题,但随着教育的普及(特别是计算机的普及),许多东西已经成了屠龙技。如我们热处理车间,老师傅可以根据炉内的颜色判断温度,现在测温枪和热电偶更方便准确,工人早就不去学他的绝技了。
    我没有不尊重老师傅的意思,只是想:我作为一个正在变成老师傅的人,想为这些新人们说句话,不要拿我们上辈对我们的态度去评价我们的下一辈,因为一代会比一代强。我相信,这样更有利于现在这些年轻人的成长。
   
quweiping 发表于 2014-2-7 21:58
您老错了,我进来也是干部编制,但实打实在车间干了一年,车钳焊铆都会一些。现在,我的位置已经 ...
你话我是赞成的,但实际做起来很难,你看我们如今不少人还是在关键岗位上没走,其实是因为历史原因造成的,我们接的主要是六十年代大学生的摊子,因为十年动乱嘛七十年代大学生没机会成才,所以我们那代人压力最大机会也最多,提拔早在岗时间也长,你后面十年一轮替实际是正常的梯队升迁模式,再说国企的升迁个人能力决定的关键岗位很少的,大部分只能论资排辈慢慢来,没办法的事情,国外也差不多。题外话,我们这些老帮菜都没退(不是不想,年龄未到),你们正是传帮带的时候,那轮的到你们享清福
wyjty 发表于 2014-2-7 21:11
据说是朝鲜的冬天太冷,棉衣又不到位,所以得了严重的肺病,到了53年实在坚持不住回国了,然后不久就去世 ...
哎,可惜了
4、解放天津偷卡车
这里就得先提一下团里的参谋长,这个团参谋长相当有来头,原先是四野司令部的参谋,当时就是副师级的干部了,据说是因为在搞对象时违反了相关的政策,才被连撸了好几级,下放到后勤部的汽车团当参谋长。参谋长的老婆也随着他到了汽车团,好像姓彭,我们也见过。
由于参谋长在四野司令部里待过,所以他上面也认识很多人,各种内线消息也知道的多。天津刚刚解放后,参谋长就突然集合了我们团驾驶员和修理人员一共三十多人,开着一辆美制中吉普和一辆卡车就向着天津城出发了。参谋长和另一位参谋带着一个警卫班坐中吉普,我们其余三十多人就在卡车上。进了天津城后,局面还比较乱,路上有些地雷都还没有清理干净。在一个路口我们的车就被工兵拦下来了,一位手拿小旗的工兵排长要我们不要靠近,随后这位排长就转身去查看路口拐角处的情况了。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就听见“嘭”的一身巨响,我们几十个人立刻跳下车卧倒,刚才那位排长被炸得粉身碎骨,他身上的木制驳壳枪套碎片就散落在我们面前。几分钟以前还在和我们说话的一个活生生的生命,瞬间就消失了,太残酷了。
进了天津城后,参谋长把我们安排在一家两层楼的客栈里吃饭、休息。到了天黑以后,参谋长又再次召集大家,并宣布了此次行动的任务。原来是驻守天津的原国民党的一个汽车团缴械投降了,番号好像是叫支六运输团,具体名字我也记不清了,那些车辆就停放在金汤桥不远处的大街上,我们这次的任务就是要偷偷地弄一批车回去以补充咱们团的车辆,说穿了就是去偷车,只是这样的偷窃是上级领导安排的。晚上参谋长带队到了那地方一看,长长的大街上整整齐齐地停满了卡车,还有一种我们没有见过的卡车,走近一看他们说是加拿大制造的卡车,车身上写着“救济总署”几个大字,车辆维护保养的非常好,大部分车里都还有汽油,但是所有的车都被三角木固定住了,车门也被铁丝锁死了。大家二话不说,立刻动手拆铁丝和三角木,但是很快就被城防警备部队发现,他们立刻赶来制止了我们,并拿出了四野司令部颁发的《入城准则》,底下还有司令部的大印。咱们自知理亏没办法,我们三十多人只好先回客栈等,只留下参谋长和另一位参谋在那里交涉。这一等就是7天,才把我们放出来,这次车也没弄到手,还被关了几天,很倒霉。
留用的日本人基本上都是技术工人或工程师吧?不太可能是关东军,不然去西伯利亚那批人算什么呢?
czm1968 发表于 2014-2-8 09:09
留用的日本人基本上都是技术工人或工程师吧?不太可能是关东军,不然去西伯利亚那批人算什么呢?
确实是关东军,而且留用的还不少
楼主啊,你要抓紧啊
回头把他送回朝鲜时应该告诉金大胖,此人政治上不可靠
话说老一辈人很多参加过战争的,我姥爷的弟 ...
你确定53年的志愿军缺少保暖衣服吗?
留用俘虏有什么奇怪啊,这属于正大光明的缴获
hamonica 发表于 2014-2-8 11:46
确实是关东军,而且留用的还不少
你不能随口乱说,除去象航空队这样没被苏军抓到的漏网之鱼,在四野日本人基本上都是平民,或者是工厂留用技术工人,有不少回忆录证明的,几乎没有关东军成员.
禁止双弓 发表于 2014-2-8 13:46
你确定53年的志愿军缺少保暖衣服吗?
这个已经没人知道了,也有可能是头两年冻坏的,不过确实是战争结束前病重回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