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国家首脑热线:大使馆事先协调 中国主动打电话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5 04:40:27
揭秘国家首脑热线:大使馆事先协调 中国主动打电话少

2014年01月05日  来源:山西晚报 







  并非一时兴起需要提前预约

  国家首脑热线揭秘
  2013年12月初,日本国家安全保障会议成立,日本将与美英两国的安保系统开通热线。据日本媒体报道,这条热线将设在国家安保局的局长办公室内,而局长办公室就在日本首相官邸。大国间的热线并不罕见,除安保热线,还有外长热线、防长热线,最高级别的则是首脑热线,这堪称是世界上保密级别最高的电话线路,首脑又是怎样给首脑打电话的呢?


  目的

  发生重大事件时能及时沟通
  首脑热线可追溯至50年前的美苏热线。第一代首脑热线只见文字不见声音,半个世纪过去了,通讯技术的发达令热线的形式也丰富了起来。在资深外交家、前上合组织秘书处副秘书长高玉生看来,有热线,虽然不一定表明两国关系好,但至少表明,“咱们的关系很重要。”“最初的大国热线主要是在容易出矛盾的大国之间。目的是为了发生重大事件时能及时沟通,避免擦枪走火。”高玉生对记者介绍说,盟国之间反而对热线的需求不大,因为盟国之间平常就能经常沟通,“比如美英之间,通话非常频繁。”
  早在1943年,白宫和英国唐宁街地下的作战室,就可以进行加密语音联系,但真正能让两国元首直接沟通的热线,则诞生在20年后美苏冷战期间。
  费用

  首条首脑热线美苏明算账
  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令全世界都捏了一把冷汗。当时,美苏两国领导人的意图需要12个小时才能到达对方阵营。一旦发生危机,还没来得及沟通,战争可能早已爆发。古巴导弹危机的成功化解不仅令世界免于毁灭,也让美苏意识到在最高层之间直接及时沟通是多么重要。这场危机直接促成了美苏热线的开通。
  1963年6月,美苏两国签订《建立直接联系线路的谅解备忘录》。根据这份文件,两国的直接通信线路包括:一条全天候的双向有线电报通路和一条全天候的双向无线电报通路。前者受到干扰时,就使用后者。莫斯科和华盛顿的两个终端都安装上电传设备。
  说是直接联系线路,实际上这条线路要跋涉万里,从华盛顿开始,历经伦敦、哥本哈根、斯德哥尔摩、赫尔辛基,最后才到达莫斯科,全长约1.6万公里。而无线电报线路则从华盛顿出发,经摩洛哥北部港口城市丹吉尔,传到莫斯科。
  双方还在备忘录中将如何分摊热线费用讲得一清二楚:苏联负担从莫斯科到赫尔辛基路段的费用,美国负担从华盛顿到伦敦路段的费用,中间部分双方平分。
  维护

  美俄热线每小时都要测试
  自从美苏热线开通后,当时美国很多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美国总统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拿起手边的“红色电话”,一个电话就打到了克里姆林宫。
  事实上,这样的场景是假想的,因为热线的一头的确在克里姆林宫,但当时另一头不在白宫而在五角大楼。最致命的错误是这条热线刚设立时根本就不是电话,而是一台电报机。
  第一代的热线根本不能传递声音,而是通过文字传递信息。这样的设置有两方面考虑:一是文字会更加准确,避免口头沟通可能引起误解;二是双方都可以在回答之前三思而言。
  因为肯尼迪在热线建立后不久就遇刺身亡,所以他从未用过。第一次使用是在1967年,当时以色列与邻国爆发“六日战争”,林登·约翰逊总统给克里姆林宫发了电报,向他解释美国在地中海的舰队活动,以免引起误会。在此后的多次战争期间,这条线路都发挥了作用。
  半个世纪以来,美俄热线进行了多次“升级”。原来的无线电通路被终止了,有线电报通路也成为了“候补”,为通信卫星所取代,可以进行语音聊天,甚至可以发送电子邮件。
  如今负责美俄热线监管和维护的克里格·鲍马管理着两个通讯卫星,手下有16名工作人员,其中8人是技术专家,另外8人是语言学家。他们24小时轮班倒,每小时都要测试一下设备。
  规则

  通话前,先通过大使馆协调时间
  50年过去了,冷战也结束了,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表示,美国总统依旧珍视与莫斯科的热线。
  当今世界格局中,危机不断产生,大国之间的热线种类也越来越多,“总统之间的、总理之间的、外长之间的、国防部长之间的等等。”高玉生表示。中国和美国、俄罗斯、法国之间都建立了首脑热线。中国和日本、印度则开通了“总理热线”。
  高玉生指出,现在建立热线的技术难度,比以前小多了。“以前热线要走海底光缆,比如美苏最初的热线。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现在的热线大都是通过通信卫星或者光纤,只要开通一条保密的线路就行。当然,这需要很多专门的设备。”
  虽然现代通讯技术已足够发达,但领导人热线仍采用“应约”的形式,通话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事先约定好的。“在通话前,要先通过大使馆打好招呼,协调好时间,”高玉生说道,“热线电话是免提的,双方都有翻译人员,现场交替传译。打电话也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在装有热线的整个屋子里,有主席(或总理),有时还有外长,有不少工作人员。”
  链接

  1中俄首脑热线开通早于中美
  1997年,在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即将正式访美之际,中美两国确定了这样的方针:开设首脑热线,定期举行外交部和国防部副部长级磋商,为增进相互信赖而建立对话渠道。
  次年,中美两国元首的直通电话通信线路正式建立,但这仍然晚于中俄“首脑热线”大约1个月的时间。
  中俄在1998年5月5日宣布开通“直接的总统热线”。时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朱邦造表示,这条安全的电信纽带是中国同外国首都之间的第一条,它将使江泽民主席和叶利钦总统得以“随时交换有关双边关系和国际问题的看法”。
  事实上,在1999年中法“首脑热线”建立时,5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只有英国尚未与中国建立首脑热线电话。第二年,当时的中国总理朱镕基与日本首相森喜朗也在商讨,决定建立中日政府首脑间的热线电话。两年后,连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和朱镕基的“日中首脑热线”终于开通。据日本媒体报道称,这条象征日中关系的热线可以将通话内容暗号化,以防国家机密情报外流。
  自从这些热线电话开通以来,“线上交流”彷佛也成为中国和外国领导人之间的“家常便饭”。2004年,美国大选结束后的3天时间里,中美高层就打了3通电话。而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国际事务,中国领导人办公桌上的电话铃声更是响个不停,谈话涵盖的范围较广。
  一份不完全统计的资料显示,2008年、2009年以及2010年,中国领导人应约的热线电话平均每月都有一通。
  2中国领导人主动打电话次数少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向记者概括道,首脑外交通过热线电话与中国进行沟通表现得越来越频繁,反映了中国地位的上升、开放以及重要性。
  在所有打给中国领导人的电话中,来自美国“白宫”的电话算是比较多的。
  2012年6月,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应约与美国副总统拜登通电话,双方就中美关系交换了意见。拜登在电话里高度评价美中关系的重要,他期待能够尽早访问中国。这也算是一种特别的“拉关系”了。
  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是电话另一端的“常客”。2008年11月,刚当选总统的奥巴马即向胡锦涛致来电话。此后,他在向中国领导人的通话中,不断表示愿意同中方一道,就广泛的重要问题加强协调和合作,进一步推进两国关系发展。
  “相对而言,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通常会就国际问题和国际事务发起倡议,所以在拨打热线电话时更为主动。”金灿荣解释道,这种历来形成的“主动性”,加上近两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西方领导人对“现金流”充裕的中国的需求更加迫切。
  而相比之下,中国领导人主动拨打热线电话的对象以发展中国家领导人为主。从内容上看,以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和灾难慰问为主。
  2012年4月,温家宝同时任日本首相菅直人通电话,对日本遭受强烈地震和海啸灾害表示慰问,并强调中方支持日方抗震救灾,愿同日方加强救灾和灾后重建等方面的合作。6个月后,温家宝致电泰国总理英拉,就泰国遭受罕见洪涝灾害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泰国政府和人民表示诚挚慰问。
  “另一方面,中国主动拨打电话的次数少,与中国主要致力于解决国内问题的立场相关。”金灿荣表示。
  本版稿件综合《新京报》《国际先驱导报》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4/01-05/5697792.shtml


揭秘国家首脑热线:大使馆事先协调 中国主动打电话少

2014年01月05日  来源:山西晚报 







  并非一时兴起需要提前预约

  国家首脑热线揭秘
  2013年12月初,日本国家安全保障会议成立,日本将与美英两国的安保系统开通热线。据日本媒体报道,这条热线将设在国家安保局的局长办公室内,而局长办公室就在日本首相官邸。大国间的热线并不罕见,除安保热线,还有外长热线、防长热线,最高级别的则是首脑热线,这堪称是世界上保密级别最高的电话线路,首脑又是怎样给首脑打电话的呢?

  目的

  发生重大事件时能及时沟通
  首脑热线可追溯至50年前的美苏热线。第一代首脑热线只见文字不见声音,半个世纪过去了,通讯技术的发达令热线的形式也丰富了起来。在资深外交家、前上合组织秘书处副秘书长高玉生看来,有热线,虽然不一定表明两国关系好,但至少表明,“咱们的关系很重要。”“最初的大国热线主要是在容易出矛盾的大国之间。目的是为了发生重大事件时能及时沟通,避免擦枪走火。”高玉生对记者介绍说,盟国之间反而对热线的需求不大,因为盟国之间平常就能经常沟通,“比如美英之间,通话非常频繁。”
  早在1943年,白宫和英国唐宁街地下的作战室,就可以进行加密语音联系,但真正能让两国元首直接沟通的热线,则诞生在20年后美苏冷战期间。
  费用

  首条首脑热线美苏明算账
  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令全世界都捏了一把冷汗。当时,美苏两国领导人的意图需要12个小时才能到达对方阵营。一旦发生危机,还没来得及沟通,战争可能早已爆发。古巴导弹危机的成功化解不仅令世界免于毁灭,也让美苏意识到在最高层之间直接及时沟通是多么重要。这场危机直接促成了美苏热线的开通。
  1963年6月,美苏两国签订《建立直接联系线路的谅解备忘录》。根据这份文件,两国的直接通信线路包括:一条全天候的双向有线电报通路和一条全天候的双向无线电报通路。前者受到干扰时,就使用后者。莫斯科和华盛顿的两个终端都安装上电传设备。
  说是直接联系线路,实际上这条线路要跋涉万里,从华盛顿开始,历经伦敦、哥本哈根、斯德哥尔摩、赫尔辛基,最后才到达莫斯科,全长约1.6万公里。而无线电报线路则从华盛顿出发,经摩洛哥北部港口城市丹吉尔,传到莫斯科。
  双方还在备忘录中将如何分摊热线费用讲得一清二楚:苏联负担从莫斯科到赫尔辛基路段的费用,美国负担从华盛顿到伦敦路段的费用,中间部分双方平分。
  维护

  美俄热线每小时都要测试
  自从美苏热线开通后,当时美国很多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美国总统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拿起手边的“红色电话”,一个电话就打到了克里姆林宫。
  事实上,这样的场景是假想的,因为热线的一头的确在克里姆林宫,但当时另一头不在白宫而在五角大楼。最致命的错误是这条热线刚设立时根本就不是电话,而是一台电报机。
  第一代的热线根本不能传递声音,而是通过文字传递信息。这样的设置有两方面考虑:一是文字会更加准确,避免口头沟通可能引起误解;二是双方都可以在回答之前三思而言。
  因为肯尼迪在热线建立后不久就遇刺身亡,所以他从未用过。第一次使用是在1967年,当时以色列与邻国爆发“六日战争”,林登·约翰逊总统给克里姆林宫发了电报,向他解释美国在地中海的舰队活动,以免引起误会。在此后的多次战争期间,这条线路都发挥了作用。
  半个世纪以来,美俄热线进行了多次“升级”。原来的无线电通路被终止了,有线电报通路也成为了“候补”,为通信卫星所取代,可以进行语音聊天,甚至可以发送电子邮件。
  如今负责美俄热线监管和维护的克里格·鲍马管理着两个通讯卫星,手下有16名工作人员,其中8人是技术专家,另外8人是语言学家。他们24小时轮班倒,每小时都要测试一下设备。
  规则

  通话前,先通过大使馆协调时间
  50年过去了,冷战也结束了,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表示,美国总统依旧珍视与莫斯科的热线。
  当今世界格局中,危机不断产生,大国之间的热线种类也越来越多,“总统之间的、总理之间的、外长之间的、国防部长之间的等等。”高玉生表示。中国和美国、俄罗斯、法国之间都建立了首脑热线。中国和日本、印度则开通了“总理热线”。
  高玉生指出,现在建立热线的技术难度,比以前小多了。“以前热线要走海底光缆,比如美苏最初的热线。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现在的热线大都是通过通信卫星或者光纤,只要开通一条保密的线路就行。当然,这需要很多专门的设备。”
  虽然现代通讯技术已足够发达,但领导人热线仍采用“应约”的形式,通话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事先约定好的。“在通话前,要先通过大使馆打好招呼,协调好时间,”高玉生说道,“热线电话是免提的,双方都有翻译人员,现场交替传译。打电话也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在装有热线的整个屋子里,有主席(或总理),有时还有外长,有不少工作人员。”
  链接

  1中俄首脑热线开通早于中美
  1997年,在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即将正式访美之际,中美两国确定了这样的方针:开设首脑热线,定期举行外交部和国防部副部长级磋商,为增进相互信赖而建立对话渠道。
  次年,中美两国元首的直通电话通信线路正式建立,但这仍然晚于中俄“首脑热线”大约1个月的时间。
  中俄在1998年5月5日宣布开通“直接的总统热线”。时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朱邦造表示,这条安全的电信纽带是中国同外国首都之间的第一条,它将使江泽民主席和叶利钦总统得以“随时交换有关双边关系和国际问题的看法”。
  事实上,在1999年中法“首脑热线”建立时,5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只有英国尚未与中国建立首脑热线电话。第二年,当时的中国总理朱镕基与日本首相森喜朗也在商讨,决定建立中日政府首脑间的热线电话。两年后,连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和朱镕基的“日中首脑热线”终于开通。据日本媒体报道称,这条象征日中关系的热线可以将通话内容暗号化,以防国家机密情报外流。
  自从这些热线电话开通以来,“线上交流”彷佛也成为中国和外国领导人之间的“家常便饭”。2004年,美国大选结束后的3天时间里,中美高层就打了3通电话。而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国际事务,中国领导人办公桌上的电话铃声更是响个不停,谈话涵盖的范围较广。
  一份不完全统计的资料显示,2008年、2009年以及2010年,中国领导人应约的热线电话平均每月都有一通。
  2中国领导人主动打电话次数少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向记者概括道,首脑外交通过热线电话与中国进行沟通表现得越来越频繁,反映了中国地位的上升、开放以及重要性。
  在所有打给中国领导人的电话中,来自美国“白宫”的电话算是比较多的。
  2012年6月,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应约与美国副总统拜登通电话,双方就中美关系交换了意见。拜登在电话里高度评价美中关系的重要,他期待能够尽早访问中国。这也算是一种特别的“拉关系”了。
  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是电话另一端的“常客”。2008年11月,刚当选总统的奥巴马即向胡锦涛致来电话。此后,他在向中国领导人的通话中,不断表示愿意同中方一道,就广泛的重要问题加强协调和合作,进一步推进两国关系发展。
  “相对而言,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通常会就国际问题和国际事务发起倡议,所以在拨打热线电话时更为主动。”金灿荣解释道,这种历来形成的“主动性”,加上近两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西方领导人对“现金流”充裕的中国的需求更加迫切。
  而相比之下,中国领导人主动拨打热线电话的对象以发展中国家领导人为主。从内容上看,以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和灾难慰问为主。
  2012年4月,温家宝同时任日本首相菅直人通电话,对日本遭受强烈地震和海啸灾害表示慰问,并强调中方支持日方抗震救灾,愿同日方加强救灾和灾后重建等方面的合作。6个月后,温家宝致电泰国总理英拉,就泰国遭受罕见洪涝灾害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泰国政府和人民表示诚挚慰问。
  “另一方面,中国主动拨打电话的次数少,与中国主要致力于解决国内问题的立场相关。”金灿荣表示。
  本版稿件综合《新京报》《国际先驱导报》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4/01-05/5697792.shtml


手底下管着十几亿人呢,谁像你们这些人这么闲的蛋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