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变推力配合多弹头,反导系统不是要完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9:18:43
如果变推力再配合多弹头,现有的反导系统还能挡得住么?比方说多弹头都装上反推变轨或减速,再扫描前下方找准目标,哪个水面目标能逃出生天?如果变推力再配合多弹头,现有的反导系统还能挡得住么?比方说多弹头都装上反推变轨或减速,再扫描前下方找准目标,哪个水面目标能逃出生天?
美国发展的反导系统是打算进行全程拦截的,甚至打算攻击发射前的载具,太复杂的弹头会导致导弹体积变大,发射装置的目标变得更明显,更容易被发现和遭到打击

而且飞行中的弹头如何判断何时进行变轨也是一个问题,弹头没有F-35上的EODAS那样的探测装置对导弹攻击进行预警,如果盲目的进行变轨,反而会影响导弹的精度

笑脸男人 发表于 2013-12-17 14:50
美国发展的反导系统是打算进行全程拦截的,甚至打算攻击发射前的载具,太复杂的弹头会导致导弹体积变大,发 ...
对付载具攻击的办法不想讨论(你的防御网织得密我就多打几发或配合多方向攻击,那个纯粹是比谁钱多,兔子现在好歹也不差钱),弹头在脱离黑障后遭遇的反导才是这套技术的用武之地嘛
变推力发动机用于弹道导弹?
你先搞出来变推力的固体火箭发动机……

阿黎 发表于 2013-12-17 15:29
对付载具攻击的办法不想讨论(你的防御网织得密我就多打几发或配合多方向攻击,那个纯粹是比谁钱多,兔子 ...


被动拦截并不是最优解,MD从上个世纪60年代就认识到主动出击,将敌方载具消灭在发射之前才是最佳的阻止敌方打击的办法,这会让敌方不得不投入巨资进行被动的防御

在大气层内进行太多的变轨和机动只会消耗弹头动能降低速度,而成为更容易被拦截的目标,而且导弹缺乏必要的传感器去判断什么时候才是最佳的机动时机,MD飞行员有强调躲避防空导弹的拦截需要目视看到防空导弹,然后判断机动的时机




阿黎 发表于 2013-12-17 15:29
对付载具攻击的办法不想讨论(你的防御网织得密我就多打几发或配合多方向攻击,那个纯粹是比谁钱多,兔子 ...


被动拦截并不是最优解,MD从上个世纪60年代就认识到主动出击,将敌方载具消灭在发射之前才是最佳的阻止敌方打击的办法,这会让敌方不得不投入巨资进行被动的防御

在大气层内进行太多的变轨和机动只会消耗弹头动能降低速度,而成为更容易被拦截的目标,而且导弹缺乏必要的传感器去判断什么时候才是最佳的机动时机,MD飞行员有强调躲避防空导弹的拦截需要目视看到防空导弹,然后判断机动的时机



笑脸男人 发表于 2013-12-17 14:50
美国发展的反导系统是打算进行全程拦截的,甚至打算攻击发射前的载具,太复杂的弹头会导致导弹体积变大,发 ...
如果是针对硬目标,盲目变轨肯定不行。

但是针对软目标的,变轨后精度差一点,比如差十十公里,问题不大。

对于我国这种执行核反击任务的核弹来说,只要落在敌人国土上,就是胜利。
笑脸男人 发表于 2013-12-17 15:47
被动拦截并不是最优解,MD从上个世纪60年代就认识到主动出击,将敌方载具消灭在发射之前才是最佳的阻止敌 ...
就用这次的地形规避系统做你说的探测器你看怎样
恐怖鸟 发表于 2013-12-17 15:50
如果是针对硬目标,盲目变轨肯定不行。

但是针对软目标的,变轨后精度差一点,比如差十十公里,问题不 ...
楼主想打击的显然不是软/面目标,中远程弹道导弹十几、几十马赫的再入速度已经让现有的拦截系统无法进行有效的拦截了,降低速度去做不必要的机动没有意义

阿黎 发表于 2013-12-17 15:52
就用这次的地形规避系统做你说的探测器你看怎样
地形规避能躲避导弹?海面上也没有什么地形需要规避

笑脸男人 发表于 2013-12-17 15:47
被动拦截并不是最优解,MD从上个世纪60年代就认识到主动出击,将敌方载具消灭在发射之前才是最佳的阻止 ...
用变推加姿态控制二次或三次加速,恢复速度,可行吗?
阿黎 发表于 2013-12-17 15:55
用变推加姿态控制二次或三次加速,恢复速度,可行吗?
太复杂的弹头没有意义,而且你也不可能在大气层内用那么小的发动机把弹头加速到十几马赫

阿黎 发表于 2013-12-17 15:52
就用这次的地形规避系统做你说的探测器你看怎样
和导弹的环境有根本的不同,毫无可比性
1、探测器速度在每秒几十米量级,导弹再入时为每秒几千米量级
2、月球上没有大气层,也就没有云雾干扰视线、没有巨大的摩擦加热、没有风、没有气动阻力干扰。

好比一个是在公园里散步,一个是在火山岩浆中长跑。
楠宫萧vn 发表于 2013-12-17 15:41
变推力发动机用于弹道导弹?
你先搞出来变推力的固体火箭发动机……
为什么一定要固态?这是弹头上的小发动机,液态也好用吧
笑脸男人 发表于 2013-12-17 15:47
被动拦截并不是最优解,MD从上个世纪60年代就认识到主动出击,将敌方载具消灭在发射之前才是最佳的阻止 ...
不能说变轨没什么用,但是单弹头变轨突防实际效能再高,实际威慑力也还是小。。美帝真正害怕的还是SSN20..SS-18..SS-24那样的大家伙。。速度快。。投掷质量大,分导弹头多,诱饵和假目标也多。。
阿黎 发表于 2013-12-17 15:58
为什么一定要固态?这是弹头上的小发动机,液态也好用吧
怎么储存和应急发射?紧急加注?
只需能变轨,没必要变推力。弹头在返回前略微变轨就能避开拦截弹。因再入仓或者叫返回舱速度一般20倍音速,每秒5--6公里的极速。近程地对地也有12倍音速。拦截弹上升速度4倍音速顶天了,约等于1.5公里,还是推进剂刚烧完时的速度,后来则是急剧掉速度。等于用15公里速度的车去撞60公里速度的车,人家方向略打一下就远你而去。这个老美心里清楚。但军火商为了订单为了赚钱,忽悠ZF下订单。ZF和军火商大家心照不宣。
楠宫萧vn 发表于 2013-12-17 16:00
怎么储存和应急发射?紧急加注?
毛子不是有有效期十年+的液体燃料吗。。?
笑脸男人 发表于 2013-12-17 15:55
地形规避能躲避导弹?海面上也没有什么地形需要规避
不是,是用地形规避系统找到航母
shinobi4587 发表于 2013-12-17 16:02
毛子不是有有效期十年+的液体燃料吗。。?
那是主发动机燃料。即使毛子用第聂伯射卫星,卫星的燃料还是入场前加注……
再说导弹弹头即使用上RCS发动机,单元燃料也就够了吧?
笑脸男人 发表于 2013-12-17 15:56
太复杂的弹头没有意义,而且你也不可能在大气层内用那么小的发动机把弹头加速到十几马赫
7500牛不小了,一个弹头才多重?

阿黎 发表于 2013-12-17 16:03
不是,是用地形规避系统找到航母


地形规避和找航母没有什么关系啊


阿黎 发表于 2013-12-17 16:03
不是,是用地形规避系统找到航母


地形规避和找航母没有什么关系啊

shinobi4587 发表于 2013-12-17 15:59
不能说变轨没什么用,但是单弹头变轨突防实际效能再高,实际威慑力也还是小。。美帝真正害怕的还是SSN20. ...
导弹需要知道在什么时候变轨,但是这是导弹很难实现的技术

阿黎 发表于 2013-12-17 16:05
7500牛不小了,一个弹头才多重?
大概有三米长,1吨左右

笑脸男人 发表于 2013-12-17 16:06
导弹需要知道在什么时候变轨,但是这是导弹很难实现的技术
现在的技术在中段没有这个能力吗。。?
楠宫萧vn 发表于 2013-12-17 15:41
变推力发动机用于弹道导弹?
你先搞出来变推力的固体火箭发动机……
这个还真有,MD有可以节流80%的固体发动机在测试

我国也有能节流有35%的固体发动机
G6-52L 发表于 2013-12-17 15:57
和导弹的环境有根本的不同,毫无可比性
1、探测器速度在每秒几十米量级,导弹再入时为每秒几千米量级
2 ...
导弹在黑障区可不可以像这次这样用光学地形规避系统找到航母?(大雾天用远红外,改改镜头镀膜,再液氢冷却?)
楠宫萧vn 发表于 2013-12-17 16:00
怎么储存和应急发射?紧急加注?
这也算问题?
笑脸男人 发表于 2013-12-17 16:11
大概有三米长,1吨左右
这个是连载具吧?单算弹头没这么重
shinobi4587 发表于 2013-12-17 16:12
现在的技术在中段没有这个能力吗。。?
为了对抗敌方的干扰,显然这个系统不能使用遥控的方式;像现在反舰巡航导弹大多设定有航路规划一样进行按程序变轨也是一种办法,但是这样的变轨不可能太频繁的进行,不然会影响精度和射程,而在两次变轨之间的部分,显然是敌方进行中段拦截的好时机;根据敌方雷达照射进行电子反制,但是对于标准三拦截弹则没有太好的办法,标准三的动能拦截弹头完全不辐射无线电信号;装备F-35那样的EODAS可以依靠动能弹头的调姿发动机启动释放的红外信号进行探测,然后进行机动躲避,但是这样复杂的弹头真的能实现吗?


阿黎 发表于 2013-12-17 16:19
这个是连载具吧?单算弹头没这么重


显然有大气层内飞行时用于控制的小翼,加速弹头的发动机体积也很大




阿黎 发表于 2013-12-17 16:19
这个是连载具吧?单算弹头没这么重


显然有大气层内飞行时用于控制的小翼,加速弹头的发动机体积也很大



笑脸男人 发表于 2013-12-17 16:06
导弹需要知道在什么时候变轨,但是这是导弹很难实现的技术
靠更高的监视卫星吧?卫星探知反导系统启动,再通知飞行中段的导弹,不行吗?(这时导弹还在外空间,没进入黑障)
阿黎 发表于 2013-12-17 16:26
靠更高的监视卫星吧?卫星探知反导系统启动,再通知飞行中段的导弹,不行吗?(这时导弹还在外空间,没进 ...
我觉得用隐身无人机比卫星更合适,显然卫星更容易被摧毁和干扰,但是还是存在通讯链路被干扰的问题,你可看MD搞的LRASM反舰导弹,因为考虑TG可能的电子干扰,而不得不搭载不依靠体系支援的中段制导系统


笑脸男人 发表于 2013-12-17 16:24
为了对抗敌方的干扰,显然这个系统不能使用遥控的方式;像现在反舰巡航导弹大多设定有航路规划一样进行按 ...
单弹头还是有能力的。。当然可能会影响精度。。至于射程,白杨M 1万公里以上的射程走北极方向一样能覆盖美国大部。。。问题是面对加固目标时,多次变轨对精度影响到底有多大。。。
笑脸男人 发表于 2013-12-17 16:30
我觉得用隐身无人机比卫星更合适,显然卫星更容易被摧毁和干扰,但是还是存在通讯链路被干扰的问题,你可 ...
很对呀,无人机或卫星或北斗应答系统
xixingmanji 发表于 2013-12-17 16:13
这个还真有,MD有可以节流80%的固体发动机在测试

我国也有能节流有35%的固体发动机
那不是节流,是开孔反推……用于精确速度释放弹头……而且开了就关不了,只是降推,说不上节流,更说不上变推力……
阿黎 发表于 2013-12-17 16:36
很对呀,无人机或卫星或北斗应答系统
如果你不考虑干扰和破坏的话


shinobi4587 发表于 2013-12-17 16:32
单弹头还是有能力的。。当然可能会影响精度。。至于射程,白杨M 1万公里以上的射程走北极方向一样能覆盖 ...
弹头上带着的地形规避系统扫一遍降落区不就解决精度了
笑脸男人 发表于 2013-12-17 15:47
被动拦截并不是最优解,MD从上个世纪60年代就认识到主动出击,将敌方载具消灭在发射之前才是最佳的阻止 ...
你怎么还坚持大气层内变轨机动降速,会导致更容易被拦截的观点?

我可以给你一些文献看看。等一会
笑脸男人 发表于 2013-12-17 16:11
大概有三米长,1吨左右
你先看看这篇论文,这是PAC3拦截螺旋机动再入目标的仿真分析
http://www.docin.com/p-352800005.html
PAC3是具备直接侧力控制能力的防空导弹
是目前地球上最先进的末端反导导弹。
螺旋机动是潘兴II的典型机动方式。着地速度不超过3马赫。
你可以看看文中的论点。5KM高度为啥比15km更难拦截(文中的理由实际是,实际拦截导弹过载跟不上,
为啥你抓住拦截弹机动过载问题,拦截弹弹目交会角两个问题深入研究下去就明白了。不是简单的导弹减速,所以拦截就容易很多倍,实际减速机动,拦截难度提升了很多倍)

这里说一下,大气层内再入机动有三种,一种是平面机动/正弦机动,一种是螺旋机动,最后还有一种突防导引一体化机动,我们的DF21D是最后这种,难度最高,拦截的可能性是最小的。

下面是一些参考资料,你慢慢看,我懒得截图,标记和注解了
http://www.docin.com/p-695337489.html
http://www.docin.com/p-418826934.html
http://www.doc88.com/p-609927472421.html  这个是对拦截平面机动的研究
http://www.doc88.com/p-31775855128.html 认真看这篇
http://www.doc88.com/p-906598432495.html
支持J8 发表于 2013-12-17 22:15
你先看看这篇论文,这是PAC3拦截螺旋机动再入目标的仿真分析
http://www.docin.com/p-352800005.html
P ...
我觉得这些文档只能证明再入机动目标之间拦截的难易程度,无法证明进行再入机动的目标比没有进行机动的十几马赫的弹头更难拦截